5.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历程(2012)
2020年高考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文档:专题5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

专题五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新航路开辟至工业革命前夕总体上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6世纪前后~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①由萌芽到不断发展,资产阶级产生并不断壮大,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治以荷兰、英国为开端,②革命时代到来,西欧逐步走出中世纪。
欧美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启动,英、美分别确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③、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进行,欧洲封建制度迅速解体,资本主义④开始形成并发展。
以意大利为先导,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并发展,⑤进入前工业化时代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高举⑥大旗,批判封建思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启蒙运动以⑦为核心,猛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科技哥白尼、伽利略把人类带入近代自然科学时期。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提出,标志着⑧的形成答案▶①资本主义经济②资产阶级③君主立宪制④世界市场⑤手工工场⑥人文主义⑦理性主义⑧近代自然科学01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考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就制度内容而言,特点具体表现如下(1)“虚”“实”结合。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特有的代议制政体开始形成,君主权力日益虚化,国王逐渐“统而不治”,议会权力上升。
(2)“议会至上”,即立法权在三权中居于核心地位。
(3)以两党制衡为核心的议会内阁制。
反对党的作用更具有英国特色。
2.就制度演进过程而言,呈现出以下特点(1)延续性。
如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早期内阁的形成到责任内阁制的完善。
(2)渐进性。
君主立宪制自1689年初步确立后便不断完善。
(3)创新性。
如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都具有开创性。
(4)法制化。
英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变化与法制化进程密切相关。
考点2▶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特点(1)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美国政府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平等独立的部门组成,分权制衡,以此防止权力的滥用。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政治方面: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经济方面: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文化方面: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和发展、经典力学的创立14、15、16世纪1、14、15世纪,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意大利是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地区之一)2、14、15世纪,意大利掀起文艺复兴运动。
是欧洲近代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为新航路开辟和宗教改革提供了精神动力。
3、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4、1487,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5、1492,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第一次到达美洲大陆14、15、16世纪6、1497,葡萄牙人达伽马绕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
7、1519-1522,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完成了环球航行。
8、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促进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推动人类社会由分散、孤立到整体的发展,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这一时期西班牙和葡萄牙由于率先开辟新航路和进行殖民扩张,成为近代最早的世界性大国。
14、15、16世纪9、1517,德意志人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宗教改革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10、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11、1581,荷兰摆脱西班牙国王的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奠定基础。
14、15、16世纪1588,英国在海战中打败殖民帝国西班牙的舰队,成为海上强国。
16世纪晚期,波旁封建王朝开始统治法国。
17、18世纪17世纪初英、荷、法三国几乎同时走上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6.现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历程(2012)

►问题二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不同
(1)社会制度:分别是在实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 两个大国。 (2)经济基础:前者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相对落后; 后者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实力强大。 (3)经济体制:前者以计划性经济为主导,减少政府对 经济的干预;后者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加强政府对经济的 干预。 (4)涉及的范围:前者集中于经济领域;后者以经济措 施为主,也涉及到社会保障、就业失业、工人权利等多项 内容,涵盖面广,改革更具社会性。 (5)影响力:前者的改革原则和精神在后来苏联发展过 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发展;后者的发展模式得到了 很好的延续和发展,并被借鉴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典例训练
例1.富兰克林·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 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 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C【解析】解答本题应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进行分析 判断。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一定与新政内容有关,据 此逐一分析备选项,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不是推 行计划经济模式。福利国家是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0世 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因此A、B、D三 项不符合题意。《全国劳工关系法》是新政颁布的法案之一, C项正确。
政策,终于在30年代酿成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重创了资本主义经济,
“自由放任” 政策破产。为迅速摆脱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首次以空前 的力度全面加强了国家对经济济运行机制,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2)苏联:十月革命后,苏俄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例5.(2011·上海单科·18)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 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 )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

雷泽编著的《历代英王生平》中写道:“1701年,(议
会)通过了一项嗣位法,这个法案除了其他内容外,保 证要由新教徒继位,……而且未经议会允许不得离开 王国。”这一法案 A.开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和限制王权的原则 ( )。
B.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
C.标志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D.从法律上根除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可能性
知识速览
高考突破
归纳拓展
上页 下页 返回
(1)掌握“光荣革命”的影响与《权利法案》 的内容、意义,梳理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 2. 英 美 代 实,分析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议 制 的 确 (2)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 的权力结构,理解1787年宪法对美国政治体 立 制的影响;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 制的异同 (1)掌握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成就,明确马 丁· 路德等人的宗教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 3. 西 方 人 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文精神的 (2)列举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 发展 蒙思想家的观点,认识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 的发展
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
5.从社会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交流加强,
知识速览
高考突破
归纳拓展
上页 下页 返回
(1)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 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 人的价值和尊严,其实质是宣传资产阶级 思想 (2)宗教改革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 思想方面 放了思想,使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 发展 (3)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提倡民主 和科学、自由和平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对法国、对欧洲、对世界都产生 了重大的影响
尚未进行工业革命,故B项不正确;18世纪初,内阁制尚 未确立,故C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 D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

工场手工业时期近代文明的兴起 (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时期的文明发展 (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工场手工业时期近代文明的兴起 (15世纪末—18世纪中期) 阶段特征:
政治:
资产阶级代议制开始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和政
党政治。 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促成以西欧为 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 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 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理性主义为核心 的启蒙运动。 科技: 文艺复兴催生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成就最为突出的是经 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一、新航路开辟
Ⅱ、新航路与中国 1、新航路开辟时期中国的朝代?经济特征? 2、与西方开辟新航路的所体现出的积极对外政策 相比,明代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3、明代海禁政策下的贸易与西欧贸易目的有何不同? 4、明代外交由开放走向封闭,但新航路的开辟依旧 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
工业革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的贫 困化,城市化问题(医疗、住房、教育等)。 社会史观
三、两次工业革命 ㈡运用多元史观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折点。 文明史观 促进了人类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 的工业化、城市化,思想文化的理性化、科 学化,生活的现代化、文明化。 近(现)代化史观
三、两次工业革命 ㈠比较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7、社会生活: 城市化进程。
8、文学艺术:
(一)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绘画。 (二)现代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绘画。
三、两次工业革命 ㈡运用多元史观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一览表
问题解析:
1、工业革命前,英国社会的剧烈变革: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展在英国?其原因要从工业革命前的历史阶段中寻找。
(1)经济上: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扩张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英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2)政治上: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逐步形成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3)外交上:积极进行海外扩张,参与殖民抗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思想上:16世纪英国进行宗教改革,建立民族教会;启蒙运动最早在英国出现,产生了霍布斯、洛克等启蒙思想家。
总之,工业革命前,英国社会的剧烈变革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的是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要求,也是英国崛起的表现。
学习过程中抓住这一线索,综合英国在工业革命前的相关史实,强化通史意识。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课件 专题五: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3)材料三中国在“器物上感觉不足”,因而采取了什么措施?
结果怎样?“革命”指什么事件?“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了
吗?谈谈你的看法。
考
贯
通
情 提示:开展洋务运动。结果:失败了,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
快
古 今
中
讯 目的。辛亥革命。看法:没有落空:取得了武昌起义的胜利, 外
·
·
权 威
对
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今 中
讯
外
· 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
权
· 对 点
威 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
解
提 能
专
读 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梁启超在1923年写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
考 出:“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 贯
中 外
·
·
权 的具体代表作。
对 点
威
提
解
能
专
读
练
考
贯
通
情
古
快
今
中
讯
外
·
·
权
对 点
威
提
解
能
专
读
练
19世纪中后期及20世纪初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对比
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
考
(1)19世纪中期,由 (1)列强发动侵 这一时期,中国
贯 通
情 快
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华战争,中国逐 思想界开始摆脱
古 今
讯
的入侵,自然经济开 渐沦为半殖民地 愚昧无知的局面,
5.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历程(2012)解析

2.经济方面
(1)经济发展:15世纪前后,随着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在
意大利及西欧沿海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17~18世纪,英、法、北美等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进一步发 展,进入到工场手工业阶段,新兴的资产阶级及新贵族得以壮大。 (2)世界市场: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
►问题三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它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 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其思想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反对基督教的 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 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反对教会的精神禁锢和罗马教廷的权威统治。它既 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运动。马丁· 路德的信仰即可得救的主 张,实际上是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这其实就是鼓吹思想的自由,也表达了对人的尊重。宗教改革使千千万万 的民众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 播和发展。 十四、十五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以 解放人们的思想,在文艺复兴影响下的宗教改革也表达了人文主义的诉求, 冲击了罗马神权的统治。批判神权、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 和宗教改革共同的人文主义倾向。前者主要在知识阶层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 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 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 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
A【解析】解答本题应分析材料信息并结合启蒙思想家 的代表思想进行分析判断。“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 了……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反 映了主权在民的主张,这是卢梭的主要主张。伏尔泰主张天 赋人权,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康德强调理性和自由,故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的状态,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
形开始出现。17~18世纪,先是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继而英 法在世界各地展开殖民扩张和争夺,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最大的
殖民国家。在此过程中,西欧与世界各地更多的地区建立了直接的
贸易关系,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3.思想方面 (1)文艺复兴:在经历了中世纪一千多年的精神黑暗之后, 14世纪前后,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人文主义思想得以复
例2.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 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 其主旨的是( )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C【解析】本题要求掌握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关键 考查人文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相互关系。A项强调文化产生 的经济根源,不是材料的主旨;B项不完全准确,到启蒙运 动时期这种神学色彩已经几乎没有;D项人民主权学说是启 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C项意 大利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源于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中 的人文主义精神。
►问题三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它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 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其思想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反对基督教的 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 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反对教会的精神禁锢和罗马教廷的权威统治。它既 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运动。马丁· 路德的信仰即可得救的主 张,实际上是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这其实就是鼓吹思想的自由,也表达了对人的尊重。宗教改革使千千万万 的民众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 播和发展。 十四、十五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以 解放人们的思想,在文艺复兴影响下的宗教改革也表达了人文主义的诉求, 冲击了罗马神权的统治。批判神权、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 和宗教改革共同的人文主义倾向。前者主要在知识阶层,而后者则激发了 普通民众。
(1)科学发现:①物理学方面,先是16世纪的伽利略发现了 自由落体定律,为经典力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后是17世纪牛顿
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推
动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②生物学方面,封建神创学说受到冲 击。18世纪下半期,生物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细胞学说发展起 来,早期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2)文学艺术:18世纪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于“理性王
2.经济方面
(1)经济发展:15世纪前后,随着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在
意大利及西欧沿海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17~18世纪,英、法、北美等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进一步发 展,进入到工场手工业阶段,新兴的资产阶级及新贵族得以壮大。 (2)世界市场: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
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②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 制衡的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提高了行政
效率,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③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即必须由
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来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 人员为主组成内阁。政党政治的主要内容是议会斗争,各党通过对议席的
兴,人们以各种形式宣扬人性的力量,抨击教会的虚伪。
(2)启蒙运动:17~18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各国封建专 制矛盾的尖锐,推动了始自于英国,在法国达到高潮的启蒙运动,
他们高举“理性”和“天赋人权”的思想旗帜,冲击着欧洲的封
建专制统治,并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
4.科学文化
第五篇: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中外关联
19世纪中后期及20世纪初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对比
一、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文明兴起
通史坐标
阶段特征
1.政治方面:16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工场手工业) 的发展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思想动员,这一时期欧美早期资产 阶级革命风起云涌,资本主义代议制度得以初步确立。 (1)英国:17世纪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之后,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体制,并在18世纪逐渐确 立责任内阁制,再加上革命时期出现的政党政治,共同构成了英国 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基本内容。 (2)美国:1783年主共和体制及联邦制度,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精 神,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政治选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例5. “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 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 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 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
A【解析】解答本题应分析材料信息并结合启蒙思想家 的代表思想进行分析判断。“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 了……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反 映了主权在民的主张,这是卢梭的主要主张。伏尔泰主张天 赋人权,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康德强调理性和自由,故B、
C、D均不符合题意。
例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 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 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 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 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 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1)文艺复兴时期:反对神学对人的束缚,利用基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体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热切地从各 督教;将古典思想与基督教相结合;以宗教的形式表现 个层面来审视宗教信仰。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 人文精神。 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 启蒙学者:以理性的、历史的态度审视和探讨宗教神 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宗教 学问题;批判宗教对人性、自由的束缚;要求宗教宽容。 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方法……确 实,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合基督 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 现中的一种。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 18世纪的启蒙学者怎样对待宗教问题。(6分)
国”的渴望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推动了浪漫主义文学、美术及
音乐的兴起,涌现出雨果、德拉克洛瓦及贝多芬等享誉世界的浪 漫主义文学家和艺术家。
重点问题
►问题一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①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议会由议员组
成,议员由普选产生。国家重大立法和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议会讨论并经多
►问题四
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的重大发展
(1)批判对象:文艺复兴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 观;而启蒙运动直指封建制度(封建教权、专制王权、贵族 特权)。 (2)涉及领域:文艺复兴集中在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 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 面。 (3)批判形式:启蒙运动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 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4)思想特点:启蒙运动思想家不再承认外界的权威,把 理性当作评判是非的标准,高举了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5)社会蓝图:启蒙运动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 图——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的新制度。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 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 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 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 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 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2)文艺复兴:确立人的尊严、人的价值,要求人的解放;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体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热切地从各 抨击教会腐败,冲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愚昧思想束缚; 个层面来审视宗教信仰。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 宗教改革:否定教皇权威,破除神权统治; 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 启蒙运动:弘扬理性精神,推动思想解放,更彻底地摆脱 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宗教 思想束缚。(8分) 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方法……确 实,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合基督 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 现中的一种。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 启蒙运动在打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思想禁锢上所起的作用。(8分)
典例训练
例1.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在描述当时的英国 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 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 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C【解析】解答本题应从题干中的时间“1707~1754” 入手,结合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根据材料中的时 间,英国此时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人们因此谋取与之对等的政 治地位,因此C项是出现材料这一状况的原因。
例3.某思想家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 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 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 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下列各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观点 的史实依据是英国( ) A.议会的出现 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D.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B【解析】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法 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 权、财政权等权力。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 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确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