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20年春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第1课时 动能与势能》教案
第十章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2020春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第1课时动能与势能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3.知道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阅读课本第206~和208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__能量__;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的__转化__过程,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__焦耳__,符号__J__.2.物体由于__运动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现象:①静止的子弹没有杀伤力,而高速射出的子弹具有很大的杀伤力;②你能用手接住一个飞来的乒乓球,但你不敢也不能用手直接接住一个飞来的铅球.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观察: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猜想: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速度__有关,__速度__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质量__有关,__质量__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实验:①将__同一__钢球,从斜面__不同__高度滚下,观察钢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越大,说明钢球对木块做的功__越多__,钢球的动能__越大__.实验说明:从不同高度滚下的钢球,具有不同的__动__能.进一步说明:物体的动能与__物体的运动速度__有关,__速度__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②换用__不同质量__的钢球,从__同一__高度让其滚下,让学生观察钢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从而得出结论:运动物体的__质量__越大,动能就越__大__.结论: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__速度__和__质量__.在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__大__,动能越__大__;在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__大__,动能越__大__.问题:①碰撞过程中,你是如何判断钢球做没做功?试验中怎样比较动能的大小?②在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时为什么要用同一个钢球?③在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时为什么要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1.利用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表示钢球动能的大小运用的是转换法;2.此实验还运用了控制变量法.1.据CCTV报道:2012年5月29日,在高速公路上驾驶客车的司机吴斌,被前方突然飞来的一小物块击破挡风玻璃后击中腹部.他整个肝脏破裂,却以超人的意志力忍着剧痛,完成了靠边停车等保障安全的一系列动作,保证了25名乘客安全,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飞来的物块使吴师傅致命的主要原因,是它具有(A)A.较大的动能B.较大的势能C.较大的密度D.较大的硬度2.一跳伞运动员跳离飞机,当降落伞张开后,他将匀速下降,此时他的重力势能将__减小__,他的动能将__不变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图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I.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Ⅱ.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I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速度__的关系.(2)步骤Ⅱ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质量__的关系.(3)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控制钢球__速度__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比较钢球__动能__的大小.认识势能并探究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阅读课本第207~209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物体由于__高度位置__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2.物体因__弹性形变__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3.__重力__势能和__弹性__势能统称势能.分组设计实验:探究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大小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能、势能影响的因素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产生原因物体运动物质被举高物质发生弹性形变影响因素物体质量:大而大运动速度:大而大物体质量:大而大被举高度:大而大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大而大1.下列各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势能:A.被举高的铁锤:__重力势能__.B.被拉长的弹簧:__弹性势能__.C.被拉弯的弓:__弹性势能__.D.被水库蓄的水:__重力势能__.E.空中飞行的鸟:__动能和重力势能__.F.云彩中的小冰粒:__重力势能__.2.如图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圆弧轨道,将一小球由轨道的P点自由释放,滚动到Q点.在此过程中,动能先变__大__后变__小__,重力势能__先变小后变大__.3.小明看到运动员拉弓射箭时,弓拉得越弯,箭射得越远.小明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1)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弹簧压缩__不同__(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放置在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木块__移动距离的大小__,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3)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灭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__错误__(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__.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练习部分.第2课时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阅读课本第207页和209、210页内容,完成下面填空:1.__动__能与__势__能统称为机械能.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__转化__,动能可以转化为__势能__,势能也可以转化为__动能__.3.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问题:(1)被举高的粉笔具不具有能量?为什么?解:具有能量,因为它可以对外界做功.(2)当粉笔头下落经过某一点时,粉笔头具有什么能量?解:(此时既有重力势能,又有动能).(3)分析比较在某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解:(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观察滚摆的运动,并思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实验1:滚摆实验(1)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处于__静止__状态,此时摆轮只具有__重力势__能,没有__动__能.摆轮下降时其__高度__降低,__重力势__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__动__能越来越大.摆轮转到最低点时,__转动__最快,__动__能最大;__高度__最低,__重力__势能最小.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__重力势__能逐渐转化为__动__能.(2)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实验2:单摆实验(1)将摆绳一端挂在黑板上,使单摆在黑板前,平行于黑板摆动,在黑板上记录摆球运动路线中左最高点A、右最高点C和最低点B的位置.(2)分析单摆实验:小球从A摆到B的过程中是__重力势__能转化为__动__能,从B点摆到C点的过程中是__动__能转化为__重力势__能;小球在__B__点动能最大,在__A(或C)__点动能最小,小球在__A(或C)__点重力势能最大,在__B__点重力势能最小.实验3: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课件(或实验)演示: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实验.1.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必定有动能和势能各自的变化,而且是此增彼减.2.动能的增减变化,要以速度增减来判断.3.重力势能的增减变化,要以物体离地面高度的增减变化来判断.4.弹性势能的增减变化,要根据弹性形变大小的变化来判断.1.把上紧发条的玩具车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玩具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跑动,此过程中玩具车能量的变化情况是(A)A.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B.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减小C.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增大D.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减小2.下列现象中,由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C)A.动车匀速上坡B.脚踩滑板从高处滑下C.滚摆自下而上运动D.火箭加速升空3.如图所示,一个小球由静止从光滑曲面的顶端自由滑下,若它在顶端的重力势能为65 J,则滑到底端的动能是(D)A.35 JB.50 JC.55 JD.65 J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练习部分.。
2020春(安徽)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课件:10.6.1 动能与势能

能力提升练
11.[中考·温州]将一支内有弹簧的圆珠笔向下按压(如图所示) ,放手后笔会向上弹起一定高度。下列关于该过程中能 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下按笔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 B.向下按笔的过程中,笔的重力势能增大 C.笔向上弹起的过程中,笔的重力势能增大 D.笔向上弹起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
能力提升练
(3)物体落地前瞬间的动能EK2。
物体下落的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高度减小,速度 增大,所以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落地前瞬间的高度 为0,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所以物体落地前瞬 间的动能:EK2=EK1+Ep=0.8 J+6 J=6.8 J.
素养核心练
15.[2019·合肥包河区二模]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由 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上并压缩弹簧,已知小 球从a处开始接触弹簧,压缩至c处时弹簧最短。从a至c 处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Δl之间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且在整个过程中弹簧始终发生弹性 形变,则从a至c处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基础巩固练
6.下列物体只具有重力势能的是( B ) A.飞翔的小鸟 B.树上的苹果 C.飞流直下的瀑布 D.绕地球飞行的同步卫星
基础巩固练
7.如图表示撑竿跳高运动的几个阶段:助跑、撑竿起跳、 越横杆。运动员在助跑阶段时具有___动_____能,运动员 在撑竿起跳阶段时,竿具有_弹__性__势___能,运动员在越横 杆阶段时具有__重__力__势__能和____动____能。
素养核心练
A.小球的惯性不断减小 B.小球到达b处时,其所受的合力不为零 C.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 D.小球所受的重力始终大于弹簧产生的弹力
素养核心练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10章 第6节合理利用机械能

第6节合理利用机械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实例从做功的角度描述能量,能说出能量与做功的关系,记住能量的单位.2.能利用实例或实验初步认识动能、势能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解释相关的现象.3.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4.理解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和势能的存在,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和势能的概念.2.在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物理问题的意识.2.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2.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难点】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动能与势能【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06-209,完成以下问题:1.在物理学中,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2.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的转化过程.物体做的功越多,说明某种能转化为别的形式的能越多.因此,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J).3.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由于高度位置所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因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人们将重力势能、弹性势能这类能称为势能.4.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合作探究】探究一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1.让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的快慢一样吗?哪次木块B被撞得远?说明了什么?答:实验表明,钢球从高处滚下,高度越高,钢球运动到底部时速度越快,木块B被撞得越远.说明质量相同时,钢球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改变钢球的质量,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哪个钢球把物体B 撞得远?说明了什么?答:实验表明,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钢球能将木块B撞得越远.说明钢球的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3.转换法在本实验中是如何体现的?答:在同一水平面上,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小球的动能越大.4.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是如何体现的?答:不同小球从同一位置释放,控制小球在撞击木块时速度相同,探究动能和质量的关系;同一小球从不同位置释放,控制质量不变,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5.你知道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吗?答:物体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探究二物体的重力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A.如图甲、乙所示,同一钩码在不同高度由静止下落,撞击沙子上的相同小桌,观察桌腿下陷深度.B.如图乙、丙所示,将质量不同的钩码,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沙子上的相同小桌,观察桌腿下陷深度.1.转换法在本实验中是如何体现的?答: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桌的桌腿在沙子里陷得越深,说明钩码的重力势能越大.2.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是如何体现的?答:同一重物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控制重物质量相同,探究重力势能与重物所在高度的关系;质量不同的重物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控制重物所在高度相同,探究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3.根据实验现象,你知道物体的重力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吗?答: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质量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演示一射箭时弓的形变越大,箭射得越远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答: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教师点拨】1.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质量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3.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大小有关,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跟进训练】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速度大的球一定比速度小的球动能大B.同一辆车运动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C.子弹的速度比火车的速度大,所以子弹动能就比火车动能大D.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洒水的洒水车动能不变2.下列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的是(C)A.停在水平路面的汽车B.被捏成娃娃的橡皮泥C.腾空的跳高运动员D.被压缩的弹簧知识点二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09-210,完成以下问题: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合作探究】探究三动能与势能的转化1.观察滚摆的运动,想想滚摆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变化的?答:(1)摆锤向下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摆锤的动能变大,摆锤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2)当摆锤过中点向上转动过程中,速度变小,摆锤的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摆锤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2.分析单摆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怎样相互转化的?3.你知道蹦蹦杆的能量转化过程吗?答:当你依靠自身的重力挤压蹦蹦杆下端的弹簧时,原有的重力势能就以弹性势能的形式储存在弹簧中.跃起时,弹性势能被释放出来,转化为动能和重力势能,帮助你向上跳跃.4.你得到了什么结论?答: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演示二 小制作——抛掷装置(1)如图所示,利用橡皮筋、木片及瓶盖,制作一个抛掷乒乓球的装置. (2)使用中,把橡皮筋拉得紧一点,松手后,球是不是被抛得更远?答:是,因为橡皮筋越紧,所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当手指松开后,球获得的能量将越多,故球将会被抛得更远.【教师点拨】1.在分析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情况时,首先分析能量转化的全过程,找出它是由几个过程组成的;然后对每个过程中的物体的状态进行分析,什么因素发生了变化;继而确定哪种能量减少,哪种能量增加.2.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之间不能直接转化.只有伴随动能的转化才能实现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跟进训练】请试着说出蹦床运动员蹦床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解:蹦床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在与蹦床面将要接触时,具有一定的动能,与蹦床面接触后,床面发生弹性形变,运动员的动能转化成蹦床的弹性势能.课堂小结合理利用机械能⎩⎪⎪⎪⎪⎨⎪⎪⎪⎪⎧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机械能⎩⎪⎪⎪⎨⎪⎪⎪⎧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影响因素:质量、速度势能⎩⎪⎨⎪⎧重力势能⎩⎪⎨⎪⎧物体由于高度位置所具有的能影响因素:质量、高度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6节合理利用机械能导学案1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6节合理利用机械能导学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的第6节,具体章节为“合理利用机械能”。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了解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2. 掌握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 掌握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4. 学会运用机械能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地描述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2. 能够运用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解决实际问题;3. 能够理解和掌握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原理;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2. 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原理。
难点:1. 动能、势能的计算方法;2. 运用机械能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投石器;2. 滑梯;3. 篮球;4. 斜面。
学具:1. 笔记本;2. 彩笔;3.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投石器、滑梯、篮球和斜面等教具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2. 知识点讲解:讲解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原理。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投石器、滑梯等实例中的能量变化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的动能和势能变化。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2. 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原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解释机械能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2. 列出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3. 阐述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原理;4. 应用机械能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1. 机械能是物体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2. 影响动能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影响势能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高度。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第1课时动能和势能

弹性势能 5.如图所示,运动员在射箭比赛时总是要把弓拉得很弯,其
主要目的是( C ) A.增大箭的弹性势能 B.增大箭的重力势能 C.增大弓的弹性势能 D.使箭沿直线运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星题 中档练
6.[2023·福建中考]东南海域水质的改善,给了中华白海豚一 个温馨的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海豚跃出海面减速上升过程,动能不变 B.海豚跃起到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C.海豚从高处落回海面过程,重力势能不变 D.海豚在海面下加速下潜过程,动能变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飞机在林场上空某一高度喷洒农药时,水平匀速飞行,飞 机的动能 减小 ,重力势能 减小 。(均填“增 大”“减小”或“不变”) 易错点睛:要注意题干隐藏条件,如:“投放救灾物资的 飞机”“正在洒水的洒水车”(质量均减小),“正在工 作的清洁车”(质量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动能 2.[2023·揭阳二模]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关”的实验中,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三个实验,将小球沿 着同一斜面由静止释放,并与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相 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速度的关系,选择 甲、乙 两个 图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小球的质量一定时, 速 度 越大,则动能越大。
(2)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应选择甲、丙 两个图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小球的速度一定
时, 质量 越大,则动能越大。 (3)实验中,通过比较 木块移动的距离 来判断小球动能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春全册第十章机械与人第六节第1课时动能与势能

合作探究
实验目的
探究物体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外力撤消后,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可能与弹性形变有关。
经过实验探究会发现: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大小有关, 物体的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能量。
2. 影响动能的因素有________ 质量 和___________. 速度 3. 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有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高度 质量 4. 同一个物体_______________, 其弹性势能越大。 弹性形变越大
二、判断题
1. 只要是弹簧就具有弹性势能。() × 2. 在高空飞行的小鸟,只具有动能。()× 3. 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 4. 用细线挂在天花板上的物体,没有做功,但它也具有能量
() √
5. 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动能。() √ 6. 二楼的东西一定比三楼的东西重力势能小。() ×
•物体因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人们将像重力势能、弹性势能这类能称为势能。
物体有时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动能和势能的统
称为机械能。
合作探究
实验目的
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步骤 如下图,将木块放在水平面上,让钢球(木球)静止开始 沿斜面向下运动。并记录木块被撞击后运动距离。
课堂小结
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运动
动能
与速度和质量有关
被举高
机械能
势能
重力势能
弹性形变
与被举高度和质量有关
弹性势能
与弹性和形变大小有关
沪科版2020年春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第1课时动能与势能》教案

教案:沪科版2020年春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第1课时动能与势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沪科版2020年春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的第一个课时,主要讲述动能与势能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能量的转化。
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 能量转化: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物体下落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动能与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掌握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化规律。
3. 能够运用动能与势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能与势能的转化规律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动能与势能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能量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物理实验器材。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滚摆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动能与势能的转化。
2. 概念讲解:讲解动能与势能的概念,以及影响动能与势能的因素。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化规律,并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动能与势能转化。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动能与势能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能量转化应用:讨论动能与势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行驶、电梯上升等。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动能、势能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能量转化规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实例中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实例1:物体从高处下落,速度越来越快。
实例2:投掷物体,物体在空中飞行。
2. 答案:实例1:正确。
物体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实例2:正确。
物体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讲解、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动能与势能的概念、影响因素和能量转化规律。
新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10章机械与人第6节合理利用机械能第1课时动能和势能

第1课时动能和势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3.初步理解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弹性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2.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不超载,关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重点: 理解动能、势能;知道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 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962年11月在美国马里兰州上空,一架正在飞行的子爵号飞机与一只天鹅相撞,使飞机坠毁。
机上17人全部死亡。
问小小的飞鸟为什么能对飞机产生这么大的破坏力?【自主预习案】1、一个物体___________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说明具有的能量就越______。
能量的单位是_________。
2、运动的钢球,流动的空气,水共同特点:它们都在________,都在对外________,因而都具有________。
这种形式的能叫________。
3、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重力势能,与物体_______、_______有关。
物体由于发生______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物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课堂探究案】探究点一: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如狂风能吹倒大树,而微风只能使树枝摇动。
猜测:动能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_有关。
2同样速度行驶的大货车和出租车,假设撞在电线杆上,货车将其撞弯的程度要比出租车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动能与势能》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
2、探究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相关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教学重点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理解势能的概念。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钢球、木球、木块、钩码、沙箱、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复习“功”的概念之后指出,列举生活中的水、风、弓等,它们是如何对别的物体做功,引入生活、生产中包含多种多样的“能”;再确定今天要学习的是动能和势能。
二、讲解新知
探究点一动能与势能
1.认识能量。
流动的水可以推动水轮机做功;风可以推动帆船前进而做功;张开的弓可以使箭射出而做功;等等。
物理学中,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即它具有做功的本领,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因此,流动的水、风,张开的弓都具有能量。
能量这个概念与前面学过的功的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打个比方,一家企业对外能够支付的钱越多,就表示这家企业的资金越雄
厚。
2.动能与势能。
我们周围的能量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动能与势能;我们先来认识几个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做功的实例。
(1)风吹帆船航行;急流的河水把石块冲走;运动的钢球把木块推开。
这些都是运动的物体对外做功的实例,表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2)人在打桩时,先把重锤高高举起,重锤落下就能把木桩打入地里;铅球从高处落下时能把地面砸个坑。
重锤和铅球由于被举高而能够对外做功,表明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
(3)弓被拉弯后能把箭射出去,弹簧被压缩后能把压在它上面的物体弹起,弓和弹簧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能够对外做功,表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概念规律:
(1)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作动能。
(2)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作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作弹性势能。
探究点二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
1.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问题: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想:学生猜想……
探究:
(1)将木板放在光滑斜面下的水平桌面上,将木块放在木板上,分别让同一钢球从不同的高度(h1和h2)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撞击木块,记下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
(2)分别让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和钢球从同一高度(h)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撞击木块,记下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
(3)把数据记入下表,并比较各组数据。
序号下滑物体下滑高度/cm木块运动的距离/cm
1钢球15 4.5
2钢球258.3
3木球20 2.2
4钢球20 6.6
结论
数据分析:对比表中1、2两行数据,同一钢球从不同的高度静止释放,起点高的2钢球到达低端的速度大,与木板撞击后使木块运动的距离长,表明2钢球的动能大;对比3、4两行数据,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和钢球的质量不同,钢球的质量大,当它们从同一高度被静止释放时,到达斜面低端的速度相同,但钢球撞击木块运动的距离长,表明钢球的动能大。
结论:质量相同时,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速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大。
概念规律: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2.探究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问题:物体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想:学生发言……
探究:
(1)将小方桌腿朝下水平放在沙箱的沙子上,使用同一钩码从不同高度(h1,h2)自由下落冲击小方桌,记下方桌下陷的深度。
(2)将体积相近的钩码和木块从同一高度h自由下落冲击小方桌,记下方桌下陷的深度。
(3)把数据记入下表,比较各组数据。
序号举高的物体举高的高度/cm小方桌陷入沙中的深度/cm
1钩码20约1.2
2钩码40约2.0
3钩码30约1.6
4木块30约0.4
结论
数据分析:对比表1、2行,同一钩码被举得越高,能使小桌下陷得越深,说明质量相同的物体,被举得越高,它的重力势能越大;对比表3、4两行数据,钩码和木块的体积相近,钩码的质量大,它们被举高相同的高度,钩码使小桌下陷得深,说明被举高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重力势能越大。
概念规律: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处在的高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处在的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另外一种势能——弹性势能,它和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三、板书设计
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
第1课时动能与势能
一、能量
二、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特点: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
三、势能
1.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2)特点: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
2.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2)特点: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有:动能、势能的概念;探究动能、势能的影响因素。
能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只能通过有关的物理现象来肯定它的存在。
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有利于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思维处于感性阶段,他们容易接受相对形象的物理概念,对抽象的“能”的概念都感到困惑。
所以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初步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知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