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 100分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考试95分卷答案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考试95分卷答案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1.()表现为三种形式:包括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A.生态价值观B.经济价值观C.世界价值观D.自我价值观2.政府应该购置(),设置专业车辆标志交企业运用,按需发放清运车通行证,以提高垃圾处理效率A.垃圾分类清运专业车辆B.运载量大的货车C.无资质的垃圾分类车辆D.低价的货车3.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只有()能够将工业文明从现代工业的危机中解救出来A.科技文明B.生态文明C.经济发展D.社会进步4.中国经济由“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变的最大制约是()。
A.科技水平落后B.传统农民太多,无法短时间内转变C.科技和农业没有很好地结合D.都不对5.()质量是保障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
A.生态环境B.物质文明C.文化文明D.自然环境6.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的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和()之间的搭配。
A.分解者B.三级生产者C.多级生产者D.都不对7.现代生态文明观,是以尊重和维护()为主旨,以人类社会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A.生态环境B.自然环境C.人文环境D.生态文明8.“十二五”环境宣传教育行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中不属于这五项的是?()A.推进依法开展环境宣传教育B.建立有利于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C.宣传经济发展的重要性D.建立规范的全民环境意识评估体系9.()生态学家O.Yanitsy(1984)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A.前苏联B.德国C.美国D.瑞典10.自然价值观宏观分为两种:()A.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和非人类中心自然价值观B.经济中心价值观和非经济中心价值观C.个人利益价值观和集体利益价值观D.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价值观11.()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 100分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 100分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1.有害垃圾的收集容器应该为()颜色A.红B.黑C.白D.灰2.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
A.工业文明B.物质文明C.社会文明D.人文文明3.()是一个包括自然、工业和社会的地域综合体,是一种新型工业形态,是生态工业的聚居场所。
A.生态工业园B.经济技术开发区C.高新技术开发区D.都不对4.现代服务业初步发展出现于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确立于20世纪()年代。
A.70B.60C.80D.905.()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同时也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废弃物A.有害垃圾B.无用垃圾C.危险垃圾D.废弃垃圾6.()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A.生态产业B.知识产业C.绿化产业D.人文产业7.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提出的一个新概念A.五十年代B.八十年代C.六十年代D.七十年代8.()是一种趋向尽可能降低对于能源、水或是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也尽可能降低废热、二氧化碳、甲烷与废水的排放的城市A.生态社区B.生态城市C.环保社区D.环保组织9.()表现为三种形式:包括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A.生态价值观B.经济价值观C.世界价值观D.自我价值观10.()是我国经专门机构认定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A.环保食品B.绿色食品C.安全食品D.优质食品11.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A.相互独立B.没有关系C.相互制约、相互依存D.经济利益12.现代生态文明观,是以尊重和维护()为主旨,以人类社会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考试95分卷答案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考试95分卷答案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1.()表现为三种形式:包括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A.生态价值观B.经济价值观C.世界价值观D.自我价值观2.政府应该购置(),设置专业车辆标志交企业运用,按需发放清运车通行证,以提高垃圾处理效率A.垃圾分类清运专业车辆B.运载量大的货车C.无资质的垃圾分类车辆D.低价的货车3.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只有()能够将工业文明从现代工业的危机中解救出来A.科技文明B.生态文明C.经济发展D.社会进步4.中国经济由“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变的最大制约是()。
A.科技水平落后B.传统农民太多,无法短时间内转变C.科技和农业没有很好地结合D.都不对5.()质量是保障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
A.生态环境B.物质文明C.文化文明D.自然环境6.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的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和()之间的搭配。
A.分解者B.三级生产者C.多级生产者D.都不对7.现代生态文明观,是以尊重和维护()为主旨,以人类社会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A.生态环境B.自然环境C.人文环境D.生态文明8.“十二五”环境宣传教育行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中不属于这五项的是?()A.推进依法开展环境宣传教育B.建立有利于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C.宣传经济发展的重要性D.建立规范的全民环境意识评估体系9.()生态学家O.Yanitsy(1984)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A.前苏联B.德国C.美国D.瑞典10.自然价值观宏观分为两种:()A.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和非人类中心自然价值观B.经济中心价值观和非经济中心价值观C.个人利益价值观和集体利益价值观D.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价值观11.()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答案泰州市

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考试答案(95分)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1.()表现为三种形式:包括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A.生态价值观B.经济价值观C.世界价值观D.自我价值观2.政府应该购置(),设置专业车辆标志交企业运用,按需发放清运车通行证,以提高垃圾处理效率A.垃圾分类清运专业车辆B.运载量大的货车C.无资质的垃圾分类车辆D.低价的货车3.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只有()能够将工业文明从现代工业的危机中解救出来A.科技文明B.生态文明C.经济发展D.社会进步4.中国经济由“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变的最大制约是()。
A.科技水平落后B.传统农民太多,无法短时间内转变C.科技和农业没有很好地结合D.都不对5.()质量是保障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
A.生态环境B.物质文明C.文化文明D.自然环境6.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的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和()之间的搭配。
A.分解者B.三级生产者C.多级生产者D.都不对7.现代生态文明观,是以尊重和维护()为主旨,以人类社会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A.生态环境B.自然环境C.人文环境D.生态文明8.“十二五”环境宣传教育行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中不属于这五项的是?()A.推进依法开展环境宣传教育B.建立有利于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C.宣传经济发展的重要性D.建立规范的全民环境意识评估体系9.()生态学家O.Yanitsy(1984)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A.前苏联B.德国C.美国D.瑞典10.自然价值观宏观分为两种:()A.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和非人类中心自然价值观B.经济中心价值观和非经济中心价值观C.个人利益价值观和集体利益价值观D.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价值观11.()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80分试卷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80分试卷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1.(A)表现为三种形式:包括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A.生态价值观B.经济价值观C.世界价值观D.自我价值观2.政府应该购置(A),设置专业车辆标志交企业运用,按需发放清运车通行证,以提高垃圾处理效率A.垃圾分类清运专业车辆B.运载量大的货车C.无资质的垃圾分类车辆D.低价的货车3.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只有(B)能够将工业文明从现代工业的危机中解救出来A.科技文明B.生态文明C.经济发展D.社会进步4.中国经济由“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变的最大制约是(D)。
A.科技水平落后B.传统农民太多,无法短时间内转变C.科技和农业没有很好地结合D.都不对5.(A)质量是保障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
A.生态环境B.物质文明C.文化文明D.自然环境6.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的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和(A)之间的搭配。
A.分解者B.三级生产者C.多级生产者D.都不对7.现代生态文明观,是以尊重和维护(D)为主旨,以人类社会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A.生态环境B.自然环境C.人文环境D.生态文明8.“十二五”环境宣传教育行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中不属于这五项的是?(C)A.推进依法开展环境宣传教育B.建立有利于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C.宣传经济发展的重要性D.建立规范的全民环境意识评估体系9.(C)生态学家O.Yanitsy(1984)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A.前苏联B.德国C.美国D.瑞典10.自然价值观宏观分为两种:(A)A.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和非人类中心自然价值观B.经济中心价值观和非经济中心价值观C.个人利益价值观和集体利益价值观D.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价值观11.(A)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
公需课《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100分试卷

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1.(A),也称可持续消费,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
A.绿色消费B.节约消费C.环保消费D.都不对2.(A)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的目标出发,在生态经济系统的共生原理、长链利用原理、价值增值原理和生态经济系统的耐受性原理指导下,对资源进行合理开采A.生态工业B.传统工业C.现代农业D.都不对3.生态意识的重要特点在于用(A)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A.生态学B.经济学C.伦理学D.人文学4.(A)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A.生态产业B.知识产业C.绿化产业D.人文产业5.(A)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直接手段和重要工具。
A.科技B.规则C.道德D.法律6.现代生态文明观,是以尊重和维护(A)为主旨,以人类社会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A.生态环境B.自然环境C.人文环境D.生态文明7.中国经济由“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变的最大制约是(A)。
A.科技水平落后B.传统农民太多,无法短时间内转变C.科技和农业没有很好地结合D.都不对8.(A)是以保护人体健康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所有科技活动的总称A.绿色科技B.绿色经济C.绿色团体D.绿色社会9.我国首个获批的生态省是?(B)A.山东B.海南C.浙江D.广东10.(C)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A.1980B.1981C.1982D.198311.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A)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代表了一种更为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A.生态文明B.科技文明C.知识文明D.自由文明12.建立健全与生态城市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需要廉洁、高效、透明的政府体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证和(B)A.建设资源处理共享的平台B.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C.专门的政府部门配合D.建设政府部门上下沟通的有效机制13.(A)模式能使生产过程中向环境排放的物质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A.循环生产B.单向生产C.复合生产D.有机生产2.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1.垃圾分类工作,政府的任务重点包含:(ABCD)A.建立供垃圾分拣的专门场地B.制订垃圾分类标准,统一分类回收容器的颜色和标识,加强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的建设C.通过学校教育孩子,从孩子做起D.表彰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家庭2.以下选项可以概括生态文明的特征的有哪些?(ABCD)A.系统性B.平等性C.伦理性D.能效性3.判断题【本题型共5道题】1.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考试95分卷答案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考试95分卷答案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1、()表现为三种形式:包括生态得经济价值、生态得伦理价值与生态得功能价值三个方面A.生态价值观B.经济价值观C.世界价值观D.自我价值观2、政府应该购置(),设置专业车辆标志交企业运用,按需发放清运车通行证,以提高垃圾处理效率A.垃圾分类清运专业车辆B.运载量大得货车C.无资质得垃圾分类车辆D.低价得货车3、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得角度来说,只有()能够将工业文明从现代工业得危机中解救出来A.科技文明B.生态文明C.经济发展D.社会进步4、中国经济由“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变得最大制约就是()。
A.科技水平落后B.传统农民太多,无法短时间内转变C.科技与农业没有很好地结合D.都不对5、()质量就是保障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得最基本得民生。
A.生态环境B.物质文明C.文化文明D.自然环境6、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得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与()之间得搭配。
A.分解者B.三级生产者C.多级生产者D.都不对7、现代生态文明观,就是以尊重与维护()为主旨,以人类社会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得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环境得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A.生态环境B.自然环境C.人文环境D.生态文明8、“十二五”环境宣传教育行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中不属于这五项得就是?()A.推进依法开展环境宣传教育B.建立有利于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得体制机制C.宣传经济发展得重要性D.建立规范得全民环境意识评估体系9、()生态学家O、Yanitsy(1984)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A.前苏联B.德国C.美国D.瑞典10、自然价值观宏观分为两种:()A.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与非人类中心自然价值观B.经济中心价值观与非经济中心价值观C.个人利益价值观与集体利益价值观D.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价值观11、()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得主体,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得全面发展就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得。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得分100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1.生态城市的出现正是对应了()的要求A.可持续发展B.唯经济发展C.经济发展D.综合发展2.()既要反映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反映经济发展潜力。
A.经济指标B.生态环境指标C.生态网络指标D.管理指标3.()是人类利用资源获取价值实现的一种经济活动,其目的为了增加产出和经济收入,增加社会财富,以满足和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
A.工业生产B.农业生产C.创办企业D.承包农田4.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的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和()之间的搭配。
A.分解者B.三级生产者C.多级生产者D.都不对5.倡导(),意味着确立一个新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核心A.生态文明B.节能环保C.绿色出行D.社会文明6.()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生态文明建设7.()生态学家O.Yanitsy(1984)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A.前苏联B.德国C.美国D.瑞典8.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从“治本”入手。
“本”就是深藏于人们心灵的以()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意识或观念A.生态道德意识B.经济手段C.宣传手段D.个人意识苏醒9.()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同时也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废弃物A.有害垃圾B.无用垃圾C.危险垃圾D.废弃垃圾10.()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A.政治建设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11.自()年地球高峰会议正式提出“永续发展”主题,绿色消费被视为是达成全球永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工作。
A.1990B.1991C.1992D.199312.()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A.生态产业B.知识产业C.绿化产业D.人文产业13.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从()即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出发A.生态学原则B.科技至上原则C.经济至上D.以人为主2.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1.市区水资源利用的措施包括:()A.开发各种节水技术节约用水B.雨、污水分流,建设储蓄雨水的设施C.路面采用不含锌的材料,下水道口采取隔油措施D.通过湿地等进行自然净化2.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科技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他们表现在哪些方面?()A.环境管理决策中部分热点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B.基础性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C.现有环境科技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难以适应科技创新需要D.环境基础信息获取与共享能力相对薄弱3.判断题【本题型共5道题】1.在我国走科技进步促进发展与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协调发展之路是可行的Y.对N.错2.新一轮工业革命将以绿色科技为主导Y.对N.错3.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判断题【本题型共5道题】
1.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人本身,在于人的行为。
Y.对 N.错
2.环境基准与标准领域包括2个方面:环境基准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环境保护标准制订技术和方法研究
Y.对 N.错
8.()是一种趋向尽可能降低对于能源、水或是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也尽可能降低废热、二氧化碳、甲烷与废水的排放的城市
A.生态社区 B.生态城市 C.环保社区 D.环保组织
9.()表现为三种形式:包括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
A.生态价值观 B.经济价值观 C.世界价值观 D.自我价值观
6.()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
A.生态产业 B.知识产业 C.绿化产业 t)是()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A.五十年代 B.八十年代 C.六十年代 D.七十年代
A.生态工业园 B.经济技术开发区 C.高新技术开发区 D.都不对
4.现代服务业初步发展出现于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确立于20世纪()年代。
A.70 B.60 C.80 D.90
5.()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同时也包括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或有毒物质废弃物
A.有害垃圾 B.无用垃圾 C.危险垃圾 D.废弃垃圾
10.()是我国经专门机构认定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
A.环保食品 B.绿色食品 C.安全食品 D.优质食品
11.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A.相互独立 B.没有关系 C.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D.经济利益
12.现代生态文明观,是以尊重和维护()为主旨,以人类社会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 100分
1.单选题【本题型共13道题】
1.有害垃圾的收集容器应该为()颜色
A.红 B.黑 C.白 D.灰
2.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
A.工业文明 B.物质文明 C.社会文明 D.人文文明
3.()是一个包括自然、工业和社会的地域综合体,是一种新型工业形态,是生态工业的聚居场所。
3.生态科学知识是生态意识的科学基础,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意识的灵魂。
Y.对 N.错
4.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给人类自身提供良好的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Y.对 N.错
5.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Y.对 N.错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1.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有()。
A.景观层次的农业土地利用布局——景观模式 B.生态系统层面的农业生态系统组分能物流连结——循环模式 C.群落层面的生物种群结构——立体模式 D.种群层次的生物关系安排——食物链模式
2.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现代第三产业。1985年《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将第三产业分为几个层次有()
A.生态环境 B.自然环境 C.人文环境 D.生态文明
13.建立健全与生态城市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需要廉洁、高效、透明的政府体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证和()
A.建设资源处理共享的平台 B.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 C.专门的政府部门配合 D.建设政府部门上下沟通的有效机制
2.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