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
重庆八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重庆八中2013—2014学年度(上)期末考试高二年级 语 文 试 题 命题:阎雪 唐卓伶 审核:张泽勇 打印:阎雪 校对:唐卓伶 第I卷 一、基础知识运用。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晕船(yūn)吞没(m)兼收并蓄(xù) B.叨扰() 颓圮(pǐ)载体(zi)() C.(àn) ()()D.血渍(jì) 拮据(jù)撺掇(cuān)枯燥无味(zào) 下列各组词语中,一组是( )下列句中加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有些地方官员工作急功近利,谋发展简单粗放,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却视而不见百姓的生活困难,缺少公仆意识。
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国画大师吴东魁先生向安徽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了300万元及他创作的30幅估价500万元的书画作品,“气功大师”王林A.许多制度本是好的,但如果缺乏一个严密的监管体系,尽管这个制度有多么好的初衷,都有可能在执行中出现腐败问题。
2013年3月10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是一份有“分”有“合”的机构改革方案。
“岭南四大园林”之一的余荫山房以布局精细著称,是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为表达对先祖的感恩,取“余荫”作为园名。
为了避免楼市调控不陷入尴尬的局面,各地方政府须继续“给力”限购政策,切实调整供应结构,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和供应的力度。
帆山子传 (清)袁枚 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韩康伯邻居,康伯母每闻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
介立有清操,虽石无储,不取非其道。
有水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
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妻自负薪冬日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重庆市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诗句。
(6分)(1)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运用叠词来感叹人个体生命短暂,但是人类生命和江月一样延绵不绝的句子是:“,。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展现迷离恍惚,道路弯曲不定的世界的两句诗是:“,。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诗是:“,。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秤竿以一当十槟榔(bīng)改弦更张(xián)B. 倾轧疾恶如仇纠葛(gé)车载(zài)斗量C. 龟裂非分之想糊弄(hú)人影幢幢(chuáng)D. 揣摩暗度陈仓粮囤(dùn)一声不吭(kēn)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但此举被论者称为“火中取栗”之举,因为一旦此举不能阻止股票下跌,则其必将陷于更大的困境。
B. 鄙人虽然毕业于名牌大学建筑学专业,但是刚出道不久,要完成这样大型艰巨的设计任务,还是觉得绠短汲深,特别需要业界高手的指点。
C. 耸人听闻的上海踩踏事件说明我们的民众缺少了基本的防范意识,我们的群聚活动还需要进行合理的指导和规范。
D. 人才交流中心的档案恒河沙数,要将这些档案管理好,必须注重培养管档人员的责任心。
警惕性,认真落实档案管理人员的年度培训制度,提高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和政策业务水平。
4.依次填入下边两段话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荀子阐发的“礼”的人文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从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而不是使礼制作为宗教的一种仪规。
试举一例以明之。
如,荀子对于人问“雩而雨何也?”回答说:“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
”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则典故。
“雩”原是一种宗教色彩很浓的求雨仪式,,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这种仪式,只是认为不应当把它神化。
重庆八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重庆八中2013—2014学年度(上)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命题:阎雪唐卓伶审核:张泽勇打印:阎雪校对:唐卓伶第I卷一、基础知识运用。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混.沌(hún)晕.船(yūn)吞没.(mò)兼收并蓄.(xù)B.叨.扰(dāo)颓圮.(pǐ)载.体(zǎi)数.见不鲜(shuò)C.间.隔(jiàn)发酵.(jiào)字帖.(tiè)称心遂.愿(suì)D.血渍.(jì)拮据.(jù)撺.掇(cuān)枯燥.无味(zà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缘份伎俩拌脚石舐犊情深B.萧索弦律无明火措手不及C.抱怨刹那名信片无尚光荣D.风采分歧暴发户不计其数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有些地方官员干工作急功近利,谋发展简单粗放,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却视而不见....百姓的生活困难,缺少公仆意识。
B.时光匆匆,篮球场上的少年来到了社会的竞技场,他从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C.国画大师吴东魁先生向安徽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了300万元现金及他创作的30幅估价500万元的书画作品,人们都称赞他是位从善如流....的慈善家。
D.“气功大师”王林在明星圈里颇有名气,听说这位大师一发功疾病就能消除,今天,某报记者特意考查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那么大能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许多制度本身是好的,但如果缺乏一个严密的监管体系,尽管这个制度有多么好的初衷,都有可能在执行中出现腐败问题。
B.2013年3月10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是一份有“分”有“合”的机构改革方案。
重庆市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在评价诸葛亮时,借刘备“______”这一举动,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
(2)《离骚》中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4)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
(5)《小石潭记》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话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大量非本小区人员居住在小区地下室,严重影响居民的安全保障!业主们忍无可...忍.,多次投诉街道综合治理办。
②中国渔政201船开始向北返航,离开钓鱼岛海域,我在右侧的甲板上看到,两艘日本巡逻舰还是不即不离....地随行在旁。
③李达康看着眼前这位和自己共事了十多年的问事,他深深感到,这次分离,他们很快就会相去无几....。
④应该看到,结构调整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培育一个成熟的产业需要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
⑤由于标签缺失、信息不足,少数不法经营者趁机以次充好、掺杂掺假,致使散装食品浑水摸鱼....、良莠不齐。
⑥不确定的研究成果,不应去蹭某个社会热点,只应有一说一,弃用“也许”“大概”等模棱两可....的词汇。
A. ①③⑤B. ①④⑥C. ②③⑥D. ②④⑤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国际金融论坛研究院执行院长、香港大学教授肖耿6日在北京出席国际金融论坛年会时认为,中国不应花过多努力考虑经济增长率B. 到非洲打拼了近40年,胡介国不仅拼得了数亿身家,还成为中国和尼日利亚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尼日利亚成为名人C. 快节奏的社会,一些人轻视书写错误,倘有人认真追究错误则往往被视为“不识趣”,这实际上代表了一些人遇事不认真且反对“较真”D. 只要还有一个人乃至一家一户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奋斗4.选出下面几个话语情境中表述准确的一项()A. 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重庆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名句文常默写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描写,画面色彩鲜明、红白相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无疑是一届经济适用型奥运会。
因为这届的奥运会不仅给巴西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而且费用成本超低。
B. 湖北交警在常规检查时,一本驾照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该证的领证日竟是东汉末年的200年7月4日,可谓是中国最早的驾照了。
C. 少女组合Sunshine尽管颜值不高,但是网络人气却是越来越高。
高人气终有收获,近日她们成功拿到了一个网络游戏的代言合同。
D. 拉布拉多犬是一种温和、活泼的中大型犬,它嗅觉灵敏,没有攻击性而且智商较高,适合做猎犬、工作犬、导盲犬和缉毒犬。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袭家大院坐落在庄北首的东西大街上,进大门左转,是一座砖雕和垂花木雕形成的角门,:;。
由此可见当年东家颇有心计,因榆木梁含有“余粮”之意。
①昂首看,房顶檩上嵌着做工精细的方形木片,梁为榆木,粗壮结实②门前,厦檐下浮雕龙凤栩栩如生,窗棂上刻鸟描梅活灵活现,精工巧艺令现代人感叹③由此迈进第一重四合院④观看东西,各有两根立柱顶梁夹间⑤东、西、南房错落有致,五层台阶衬托起五间高大明亮的北屋⑥推门进屋,迎面是两根木立柱组成的屏风,据说,屏风上面悬挂的是治家格言与袭家祖训。
A. ⑤⑥④③①②B. ③⑤②⑥④①C. ⑤④②⑥③①D. ③④⑤②⑥①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4.阅读下面一段关于吐槽的文字,然后概括吐槽的五个特点。
语文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重庆市2022-2023学年(上)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命题单位:重庆缙云教育联盟】1. C(A.“场景的绝对真实”错。
原文为“以期最大程度地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并不是强调场景的绝对真实。
B.“呈现出细节上的客观真实”不当,原文为“梅兰芳表现的摇船少女在细节上与客观真实相去甚远”,梅兰芳表现的摇船少女在细节上与客观真实相去甚远。
C.正确。
D.“只有以不同寻常的新形式来表现不同寻常的人与事物,才能激发观众的陌生感和惊奇感”错误。
文中说的是“演员应突破那种强调移情共鸣的演剧观的束缚,用不同寻常的新形式来表现那些人们所习惯的、熟悉的事物,以使观众对这些事物感到陌生、意外和好奇”,首先应是“用不同寻常的新形式来表现那些人们所习惯的、熟悉的事物”;此外,“只有……才……”说法绝对。
故选:C。
)2.B(A.“这种观剧心态是不可取的”错误,材料一没有否定这种观剧心态,选项无中生有。
B.正确。
C.“如果布莱希特没有在莫斯科观看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演出,就不会……”假设不成立。
观看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演出只是触发其理论创作的充分条件,选项表述绝对。
D.“沉浸式演出方式将会取代中国传统戏曲的程式化表演”错误。
由原文“而要改变欧洲剧场中舞台上的演员与舞台下的观众同悲欢的状况,就必须进行戏剧艺术审美思维的变革。
在布莱希特看来,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为欧洲戏剧艺术的变革提供了重要借鉴”可知,布莱希特肯定的是中国传统戏曲的程式化表演,不应是沉浸式演出方式将会取代中国传统戏曲的程式化表演。
)3.D(D.定场诗中含有对人物的评价性内容,有利于保持舞台表演与观众接受之间的距离,产生“陌生化”效果。
ABC三项都有利于演员、观众入戏,难以产生“陌生化”效果。
故选:D。
)4.①先指出理论建构的契机:受到梅兰芳演出的影响。
②然后论述理论建构的原因:对“第四堵墙”演剧观的不满。
③接着论述理论建构的借鉴:中国古典戏曲的“陌生化”美学原则。
重庆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考试)

重庆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成为我们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无可非议的议题,是对公民道德的考量,也是对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能力的挑战。
B . 一次次见到如此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一次次大饱朵颐,却似乎再没有馋涎欲滴的感觉,更没有当初对一顿红烧肉就如盼过年般朝思暮想的心情。
C . 宣城在市直单位推行的党员上岗戴党徽制度得到党员干部的积极响应,姚玉舟认为这样做不仅能约束广大党员干部的危言危行,更方便群众监督。
D . 年轻人有热血有豪情,充满对未来的想象,但这不是浮躁的理由,年轻人更应当脚踏实地而不是天马行空地生活、工作,这样无悔青春,无悔时代。
2. (2分) (2018高一上·西湖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有专家认为,以标榜草根创新精神为幌子的山寨文化泛滥的原因,是由于中国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位。
B . 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能否和热爱和平的国家一道,阻止美军攻打伊拉克的悲剧重演,不仅符合世界和谐发展的大势,也符合中国的利益。
C . 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D . 国家今后或许将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3. (2分)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四个话语情境,在语言表达方面最为得体的一项是()A . 采访节目: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刚刚因病离世,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B . 某高校学生去看望5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学生紧握老师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违了。
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C . 某名作家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王老师,拜读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D . 某校新闻网: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重庆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器物审美”逐渐进入美学界的视野,这正是当下美学研究重要的“转向标”之一。
器物审美是建立在实用性基础之上的审美,审美离不开实用功利性。
由于器物审美的对象主要是人类生活中实用的物品,这些物品的实用性远远超越了审美性,因此,器物审美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审美活动。
首先,器物要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所需要的适用性、可用性,这是器物自身拥有的功利价值,是其存在的根由。
因此它在形制样式的设计上,是实用性决定器物的形式,而不是审美的目的决定器物的形制样式。
例如,秦汉以后货币的主要形制是外圆内方,这主要是由制造铜钱的工艺决定的。
铜钱采用熔铜铸钱工艺,浇铸出来后其边缘往往有毛刺,需要去刺磨光。
为了大批量加工,工匠们就在铜钱模型中间开一方孔,把一串钱穿在方形棍子上以便打磨加工。
另一方面,铜钱外圆内方又契合了古人“天圆地方”的空间意识、“外圆内方”的为人处事之道,加之铜钱在几何形式上的对称之美、钱面上的文字艺术之美,为审美提供了可能。
其次,器物制造者在充分满足了器物的实用性之后,才去注重器物的审美品质。
可以说,器物的审美特性是附着于、寄生于实用性上面的。
格罗塞说:“我们的定义曾经说过,艺术的努力是要由它的整个过程或者它的结果来引起审美感情……我们必须承认这个定义在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十分切合实际的。
原始民族的大半艺术作品都不是纯粹从审美动机出发,而是同时想使它在实际的目的上有用,而且后者往往还是主要动机,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欲望而已。
”原始民族的所谓“艺术作品”是后人进行的命名,或者说是后人从艺术角度进行的追认。
实际上它们是原始先民出于巫术(宗教)、生产、生活等目的制造的器物。
直至现在,人们制造器物也是实用为先,兼顾审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八中2013—2014学年度(上)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命题:阎雪唐卓伶审核:张泽勇打印:阎雪校对:唐卓伶第I卷一、基础知识运用。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混.沌(hún)晕.船(yūn)吞没.(mò)兼收并蓄.(xù)B.叨.扰(dāo)颓圮.(pǐ)载.体(zǎi)数.见不鲜(shuò)C.间.隔(jiàn)发酵.(jiào)字帖.(tiè)称心遂.愿(suì)D.血渍.(jì)拮据.(jù)撺.掇(cuān)枯燥.无味(zà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缘份伎俩拌脚石舐犊情深B.萧索弦律无明火措手不及C.抱怨刹那名信片无尚光荣D.风采分歧暴发户不计其数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有些地方官员干工作急功近利,谋发展简单粗放,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却视而不见....百姓的生活困难,缺少公仆意识。
B.时光匆匆,篮球场上的少年来到了社会的竞技场,他从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C.国画大师吴东魁先生向安徽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了300万元现金及他创作的30幅估价500万元的书画作品,人们都称赞他是位从善如流....的慈善家。
D.“气功大师”王林在明星圈里颇有名气,听说这位大师一发功疾病就能消除,今天,某报记者特意考查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那么大能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许多制度本身是好的,但如果缺乏一个严密的监管体系,尽管这个制度有多么好的初衷,都有可能在执行中出现腐败问题。
B.2013年3月10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是一份有“分”有“合”的机构改革方案。
C.“岭南四大园林”之一的余荫山房以布局精细著称,是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为表达他对先祖的感恩,取“余荫”作为园名。
D.为了避免楼市调控不陷入尴尬的局面,各地方政府须继续“给力”限购政策,切实调整供应结构,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和供应的力度。
二、社科文阅读。
(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5—7题。
人们通常把缺乏音乐感知能力、唱歌找不着调的人称为音盲。
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对此展开了研究。
他们发现,有些人缺乏把握音调的能力是因为从小没有受过音乐训练,这些人只要经过训练即可逐渐恢复音乐能力;而有些人可能患有“失歌症”,正是这种病症夺去了他们的音乐本能。
早在19世纪就有文献对失歌症进行了描述,文献里记载了许多人终身对音乐没有认知的轶事。
不过,直到2002年,第一份研究失歌症的论文才正式发表。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伊莎贝拉·珀利兹。
珀利兹说,多数人都能轻易分辨音高的细微差别,但对失歌症的患者来说,即使两个音相差一个八度,他们仍然察觉不出变化。
此后,珀利兹的研究小组又发现了许多类似的病例。
这些人拥有正常的听力、智力和记忆力,却完全无法感知音乐。
对他们来说,大多数曲调听起来都差不多,如果听不到歌词,即使很熟悉的歌曲他们也听不出来;不和谐的和弦令大多数人避之不及,他们却不觉得难听。
失歌症患者不能准确地唱出一首歌。
不过,他们往往意识不到,以为自己唱得还不错。
失歌症可能存在很多种情况。
珀利兹的研究小组发现,大约一半失歌症患者在韵律认知方面有问题。
但是,还是有一些失歌症患者喜欢听音乐,因为他们很想享受那种韵律感。
另外,在有的失歌症患者听来,音乐就像用扳手敲击水管一样让人感到不舒服。
不过,觉得音乐难以忍受的患者只是少数,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音乐只会令他们感到困惑。
据统计,大约有4%的人患有失歌症,而且失歌症表现出较强的遗传性。
究竟是什么导致失歌症的呢?珀利兹推测,人脑中有一个专门处理音乐的“模块”,当这个部分发育不全时,人们就会出现失歌症症状。
正因为如此,失歌症单单影响患者的音乐认知,而对听力、智力等没有影响。
如果珀利兹推测正确的话,那么音乐同语言一样,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为适应环境需要而被先天植入脑部的。
有些研究人员不同意此观点。
他们发现,失歌症不单纯是音乐上的不足,还与语言或空间处理等能力有联系。
例如,有些失歌症患者存在沟通障碍,当别人通过改变语调来表达情绪时,他们辨别不出对方传达的生气、恐惧或讽刺等情绪,难以领会对方的“弦外之音”。
因此,正常的音乐认知可能与脑部掌握语言声调的回路有关。
另外,失歌症患者的空间处理能力比较差。
例如,给他们看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建筑物的照片,他们不能分辨出照片上的是同一幢建筑。
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与他们的右脑的早期发育有关。
珀利兹的研究小组对失歌症患者的脑部进行了扫描,目前,他们已经发现,失歌症患者的一个大脑区域的脑白质与普通人有细微的不同,这个区域与辨别音高和记忆旋律有关。
研究人员还在寻找导致失歌症具有遗传性的基因。
现在,失歌症已成为科学家了解脑部如何处理音乐奥秘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
随着研究逐渐深入,那些不能享受音乐的人有可能重新获得音乐带来的乐趣。
5.关于失歌症及其研究,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通常把缺乏音乐感知能力、唱歌找不着调的音盲和经过训练不能恢复音乐能力的人称为失歌症患者。
B.失歌症表现出较强的遗传性,但是导致失歌症具有遗传性的基因目前还没有找到。
C.与其他研究者的看法不同,珀利兹等人认为失歌症是一种单纯的音乐上的不足。
D.其他研究人员与珀利兹的研究观点虽然不同,但是他们都认为失歌症可能与人的脑部发育有关。
6.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出现失歌症症状是由人脑中专门处理音乐的“模块”发育不全造成的,由此可以推知失歌症对人的听力、智力等没有影响。
B.随着科学家对脑部如何处理音乐奥秘的深入研究,失歌症的成因有可能被揭开,失歌症患者有可能被治愈。
C. 当他人用愤怒的语调指责失歌症患者时,失歌症患者无法听懂这愤怒,因而影响了他与别人的沟通。
D. 如果一个人能较为轻易地辨别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同一幢建筑的不同照片,那么我们可以判定此人不是失歌症患者。
7.根据文意,概括“失歌症”患者的特点。
(3分)三、古诗文阅读。
(2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16分)帆山子传(清)袁枚真州有逸人曰帆山子,姓员,名燉,字周南。
帆山子,其别号也。
性豪放不羁。
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
尝曰:“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
或下一令曰:途遇一姝,平视者笞,受笞者必多;又下一令曰:归家能殴兄妹者赏,受赏者必少。
何也?一情中所有,一情中所无也。
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
”其持论快彻,大率类是。
余每至邗江,必招与俱。
帆山知余之好其论也,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
尤长于说往事,叙先贤遗迹。
凡可喜可愕,可嗢噱①绝倒者,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尽态极妍。
..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韩康伯邻居,康伯母每闻帆山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
帆山介立有清操,虽石粟无储,不取非其道。
所居之地二十里,有水以贪泉名之,谓饮者怀无厌之欲。
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妻日自负薪,冬日无被。
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篱垣仄陋,不容妻子。
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
身短而髯,圆面。
终身布衣,家无石米,气象充充然,不类贫者。
行止有耻,遇人无机心。
假馆某某家,偶有不称于意,色斯举.矣。
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
几上罗列图书、珮环。
椭狡②零星,手自摹拭。
见美男子则惵然意下,目往而足欲随,或尤之,笑曰:“吾何与哉?《易》称‘见金夫③,不由躬’,圣人诏.我矣。
”其风趣如此。
论曰:庄子有“人貌而天”之说,帆山子真气盎然,盖纯乎天者也。
年七十四而终。
闻之临终预知死期,奉其祖父木主④埋先人垅中,而以所玩器物尽贻朋好,拱手而逝。
自称无方..民。
其信然矣。
其挚友名江吟香者素敦风义,有友五人,哀其皆无后,每逢寒食,辄具鸡黍纸钱。
设位,祀之于江上之延生佛舍。
帆山,其一也。
此行盖即宋玉“招魂”、圣人“于我殡”之义。
呜呼,仁哉! (选自《袁枚全集》,有删改)注:①嗢噱(Wà jué):笑谈,笑话。
②椭狡:小器具。
③金夫:有钱有势的男子。
④木主:木制的祖先牌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高下:认为他高或低B.色斯举.矣举:表现C.圣人诏.我矣诏:教导D.自称无方..之民无方:没有出路9.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帆山子性格“不羁”的一组是(3分) ()①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②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③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④行止有耻,遇人无机心⑤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⑥椭狭零星,手自摹拭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帆山子看来,命令人在路上不直视美貌女子,或者回到家里殴打自己的兄妹,都是不符合人的本性的。
B.帆山子见到美男子就心慌意乱,眼睛盯着而脚像要跟着,他却风趣幽默地解释说自己合乎圣人之道。
C.文章结尾说帆山子有仁爱之心,故而在他死后,他的好朋友江吟香每逢寒食节就会在寺庙中设灵位祭祀他。
D.帆山子是一位隐士,为人豪放不羁而又自尊自爱,谈吐、举止都显示出他是—个“真气盎然”的人。
第Ⅱ卷11.文言断句与翻译(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
(2分)②有水以贪泉名之,谓饮者怀无厌之欲。
(2分)(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3分,限断6处)苻坚召见(高泰),悦之。
问以为治之本。
对曰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未有官得其人而国家不治者也坚曰可谓辞简而理博矣。
(3)翻译下列课内文言文句子。
(4分)①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2分)(《祭十二郎文》)翻译:②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2分)(《伶官传序》)翻译: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卖花声张舜民楼上久踟躇。
地远身孤。
拟将憔悴吊三闾。
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
不醉何如。
又看暝色满平芜。
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1)词中抒情主人公“踟躇”的原因有哪些?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具体分析“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一句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