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重庆中考语文b卷试题及答案2024

重庆中考语文b卷试题及答案2024重庆中考语文B卷试题及答案(2024年模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 一诺千金,金榜提名C. 明察秋毫,名列前茅D. 声名狼藉,狼心狗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他因为学习好,所以品德高尚。
C. 他虽然学习好,但是品德高尚。
D. 他学习好,品德高尚。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月亮躲进了云层。
C. 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阳光洒在大地上。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 《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
C. 《水浒传》是元代作家施耐庵所著。
D. 《西游记》是宋代作家吴承恩所著。
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项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6.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真是不可理喻。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当益壮。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气横秋。
D.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老马识途。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跑得很快。
C.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D. 他跑得比闪电还快。
8.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B. 中秋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C.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D. 重阳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9. 下列诗句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项是:A.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0. 下列成语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一蹴而就,真是令人佩服。
202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A卷(解析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刿论战
《左传》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重庆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A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为了深入传承汉字文化,学校将筹建一面“汉字文化墙”,请完成小题。
③句中“这种问候”中的“这种”指代①中的“作乡音晤谈般的亲切问候”,故③紧排在①之后,故排在第四处的是③,所以这四个句子的正确排序是②④①③;
故选B。
任务三:创作汉字诗
4.参照示例,从下面的备选汉字中任选一个为文化墙创作一首小诗。可从字形分析哲理,也可用意象表达情思,句式不限。
备选汉字:人 旦 云 灯
A.曹刿请见见缝插针
B.弗敢加也 雪上加霜
C.下视其辙如出一辙
D.公问其故故弄玄虚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彼竭我盈,故克之。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选文开头点出“远谋”,后文多次写曹刿的“远谋”,“远谋”二字乃全文“眼目”。
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重庆市2009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
22 年来,酉阳乡村教师庞家奎用瘦弱的脊背,为南溪河对岸的孩子架起了一座求学之桥,没有让一个孩子辍(chuò)学。
B。
孔子、孟子、司马迁,这些先贤给我们建造的精神家园,淡泊如月下的高山流水,温馨(x īn)如春夜的清风明月。
C.为让所有中国人都远离饥饿.袁隆平执著不懈,苦心孤诣(zhǐ)地研究出了高产杂交水稻。
D.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又像一个忍俊不禁(jīn)的笑容,就耍绽开似的.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妖娆真谛仓茫风起云踊B.闲适禁固轩昂顾名思意C.解剖仰幕眷恋遮天敝日D.轻盈慰藉仿徨袖手旁观3。
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 分)A 。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这种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B.中学生读书,须对意蕴深刻的内容推敲细思。
不求甚解、图圈吞枣的态度是断不可取的. C。
我们不要为一棵树木而放弃了整片森林,为一朵鲜花而放弃了整春天。
读书也是这样,不要处处死抠字句,又是不求甚解,反而收获颇丰。
D。
有些书是你人生的导师,必须精读;有些书是你人生的伴侣,必须随身;有些书则是你人生中的过客,只须匆匆一瞥,不求甚解、粗观其貌即可。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清加以改正。
(4 分)①“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位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我市形成。
创作和发送红色短信已蔚然成风.②巴渝文化、红岩文化,都是创作红色短信的源流,而激励重庆人创作就是激发重庆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③通过开展送红色短信,我们可以④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重庆市民的素质。
(l)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重庆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重庆市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答题前将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写清楚。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阔绰(chuò)贮蓄(zhù)玷污(zhān )浑身解数(xiè)B.迸溅(bèng )枯涸(hé)挑衅(xìn )锲而不舍(qì)C.倔强(jiàng )拮据(jù)污秽(huì)锐不可当(dāng)D.荒谬(miù)愧怍(zuò)真谛(dì)吹毛求疵(cī)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仰慕凛冽鞠躬尽瘁一代天娇B.阴诲嬉闹眼花潦乱夜色苍茫C.取缔笼罩重峦叠嶂抑扬顿挫D.迁徙羁拌脍炙人口锋芒毕露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为保障游客权益,是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①重庆也将欢迎第14个直辖日。
在这历史性的喜庆时刻,大型音乐会《复兴之路》,②在重庆人民大会堂将于6月18日至20日演出。
据介绍,③这次演出的节目大多是以浑厚雄壮的交响乐为主。
届时,④这些节目缩展现的宏伟瑰丽的史诗气质必将深深打动,掀起庆祝建党90周年、庆贺直辖的高潮。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2)第②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3)第③处句式杂糅,应改为(4)第④处成分残缺,应在后添加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考重庆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重庆市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A卷)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满分12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北部的河流,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hé)。
B.当它戛.(gá)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
C.那条粗糙.(cāo)的干舌头正像砂纸一样地磨擦着他的两腮。
D.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xiè)便往往触他之怒。
2.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啜泣缀连气冲斗牛B.猝然翩然地灵人杰C.呵责驻足人生鼎沸D.诘难拮据吹毛求疵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傅雷先生苦心孤诣....,一部家书,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B.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真是本色当行....啊!C.元宵以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了下来,周而复始....,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
D.这场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1。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今年六月以来,我市大部地区气温都呈现“飙升”态势。
B.节日的解放碑,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C.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作品。
D.自从白公馆、渣滓洞实行免费开放以来,接待了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B.《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C.老舍,著名作家,我们学过的他的作品有《济南的冬天》《秋天》。
D.杰克·伦敦是美国小说家,他的小说《热爱生命》讲述了美国西部淘金者的故事。
6.仿照下面的画线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4分)“中国梦”催生“重庆梦”,激发“我的梦”。
梦想给予拥有者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会因为梦想而在世界之林中跃马扬鞭,日新月异;重庆会因为梦想;我会因为梦想。
2022年重庆中考语文试题a卷答案及解析

2022年重庆中考语文试题a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 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
根据语境,应选“栩栩如生”,表示形象生动,如同活的一样。
2. 考查成语的使用。
“不胫而走”意为不通过脚行走而迅速传播,符合题意。
3. 考查语句的衔接连贯。
根据上下文,选择“不仅...而且...”的选项,使句子更通顺。
二、填空题
1. 根据题目要求,填写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相匹配的诗句。
2. 填写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相匹配的诗句,考察学生对古诗文的掌握。
三、阅读理解
1. 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中心思想。
2.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如人物性格特点、情节发展等。
3.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如比喻、拟人等。
四、古文翻译
1. 将指定的古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保持原意。
2. 翻译时要注意语句的通顺和准确性。
五、作文
1. 根据题目要求,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
2. 写作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3. 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解析】
本次中考语文试题a卷涵盖了词语使用、成语运用、语句衔接、古诗文填空、阅读理解、古文翻译和作文等多个方面,全面考察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在解答过程中,学生需要准确理解题目要求,结合语境和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同时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作文部分则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围绕主题展开有深度的思考和表达。
202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1. 填写汉字“回文图”中空缺的字音、字形。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2. 任务二:编写介绍词ㅤㅤ汉字博大精深,是华夏民族创造的令人_____的文化瑰宝。
①汉字,纵跨几千年时光,横越数万里广袤土地,让所有南腔北调、方言异音的海内外中国人,都能作乡音晤谈般的亲切问候。
②汉字起源甚平,经过数千年的淡变,形成了丰富的字体与书风。
③这种问候所展现的民族向心力与文化聚合力,是其它文字所不及的。
④从字体的古今演变中,可以窥探古人生活与文化的点点滴滴。
因此我们可以说:“汉字是全球华人共同的乡音。
”(1) 填入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______A.叹为观止B.富丽堂皇C.附庸风雅D.眼花缭乱(2) 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语序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______A.①④②③B.②④①③C.④③①②D.③①②④3. 任务三:创作汉字诗参照示例,从下面的各选汉字中任选一个为文化墙创作一首小诗。
可从字形分析哲理,也可用意象表达情思,句式不限。
备选汉字:人旦云灯4. 根据《傅雷家书》《骆驼祥子》的相关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教材建议《傅雷家书》的阅读方法是选择性阅读,请你为小渝推荐书中最值得阅读的部分,并说明理由。
(2) 老舍曾评价祥子:“在新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习惯。
”你是否赞同老舍的看法?试举例说明。
5. 综合性学习。
ㅤㅤ年级将开展“天下国家•革命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准备推出一期主题展板,请完成以下任务。
【栏目设计】(1) 展板需围绕“革命文化”设计几个栏目,请你补充出来。
栏目一:______栏目二:革命故事荟萃栏目三:______【前言撰写】(2) 请根据“革命文化”的主题,为展板撰写一段前言。
(80字以内)6. 古典之音,萦萦在耳,请按提示填空,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试题。
曹刿论战《左传》ㅤㅤ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023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真题以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23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真题以及答案解析【word版】2023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诗《临江仙·滔滔江水》所表述的意境的是()A.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山河无尽时。
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C.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D.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2. 下列词语中,有错误用法的一项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前方已见出口光明。
B.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3. 《浪淘沙·北戴河》的作者是()A.戴望舒B.汪国真C.舒婷D.徐志摩4. 下列关于成语“一表人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形容人才出众,大有可为。
B.成语故事的主角是康熙皇帝。
C.出自《水浒传》。
D.后来,“一表人才”转变为“一表非凡”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昨天晚上迟做作业,早上背书的时候就觉得疲惫不堪。
B.这道题做得十分的困难,许多同学们都不会做。
C.目前,很多孩子在日常饮食中膳食纤维缺乏的情况都比较的普遍。
D.单凭他现在的研究状态,难以想象如何通过高考。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八年级下册请用自己的话简述课本中所学的《人间词话》。
(1)你了解《人间词话》吗?请简要介绍一下。
(2)《人间词话》中包括哪些篇章?(3)列举三个《人间词话》中的成语或词语,并解释其含义。
(4)寻找一首《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歌,结合你读过的有关《人间词话》的篇章,简要分析这首诗和《人间词话》的联系。
2023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1. A。
本题要求考生根据题干所给出的诗句,适当解读表达的意象和意境,然后结合选项,选择与题干不符的选项。
本题为填词型选择题。
2. A。
本题考查考生识记语言的正确性及运用正确语言表达。
需要考生辨析句中“山重水复”与“前方已见出口”的逻辑关系。
3. D。
本题要求考生加强对作者的了解,明确汪之真、舒婷、徐志摩这些非《北戴河》的作者,并正确选择出《北戴河》的作者戴望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作者:————————————————————————————————日期:2010年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点评:渝北区实验中学龚向明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予我无所栖.(qī)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
B.蝉虫多年在黑暗的地下修炼,最终换来响彻四周的引吭.(háng)高歌;蚌壳强忍沙粒磨砺的巨大痛楚,最终化为美丽的珍珠。
C.母爱是博大精深的史诗,雨果说母爱的手臂是由温柔做成的,孩子们在其中酣.(gān)睡。
D.槐花满满的一树雪白,袅.(niǎo)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
【参考答案】C【答案点评】生字出自教材内,注音错误的项比较明显,应该没有难度。
2.下列加点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A.2009年7月1日,学贯中西、德高望众....的季羡林、任继愈走了,在一个需要大师的国度,在一个大师稀缺的年代,一天之内陨落两颗巨星,学界同悲、举国痛惜。
B.美丽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特长”,所以平凡的你不必自卑,即使是黯然失色....的岁月,一样会被你的“特长”映亮。
C.凭借“健康重庆”建设的丰硕成果,我市在2014年第五届全国体育大会的主办权竞争中略胜一酬....,成为赢家。
D.5月9日,“蓝色经典——天之蓝”杯第14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团体总决赛落下帷幕,空政文工团代表队荣鹰..一等奖。
【参考答案】B【答案点评】词语出自教材内,此题明考书写,实考理解,对词语理解不到位,容易答错。
3.下列加点的文字用括号内的词语替代后,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3分)A.上海世博会以其雄伟的场馆,多元的文化,高新的科技及全球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着无与伦比....的梦幻世博。
(无可比拟)B.实力超群的中国女子羽毛球队不可思议....地输给韩国队后,主教练李永波坦言:“年轻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不可想象)C.经典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对提升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不可怀疑)D.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不动声色)【参考答案】D【答案点评】此题明考成语运用,实考成语理解。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与发达地区相比,①重庆中小学生存在矮个多、胖墩多、近视眼多等。
挑食、偏食,②形成了一部分学生营养摄入不足,不利于长高。
而过多的食用高油、高热和高糖食品,会让无法消耗的能量转化成脂肪,积蓄在体内,形成“胖墩”身材。
学生近视眼越来越多,一方面与他们的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缺乏有关,另一方面,课业负担和娱乐负担造成用眼过度,③影响危害了视力健康。
④有关部门已专门对这一现状进行研究和调查,并寻找相应对策。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3)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参考答案】(1)特征(2)应将“形成”改为“导致”(3)影响(4)调查和研究。
【答案点评】这里有两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第(1)题可否添加“问题”,第(2)题“形成”可否改为“造成”,第(3)题可否删去“危害”?查相关报道的原文,有以下说法:“视力低下是我市青少年面临的五大健康问题之一”“专家认为,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造成重庆学生营养失调,是个矮、体胖形成的主要原因”“由于学生的挑食、偏食,造成了一部分营养摄入不足,不利于长高”“石元刚表示,一方面与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缺乏有关,另一方面,课业负担和娱乐负担造成用眼过度,影响了视力健康”。
参考答案应注意其多元性。
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4分)2010年上海世博会重庆馆设计主题确定为“山地森林城市”,面积600平方米的馆内设有“天生重庆”“人文重庆”“奇迹重庆”3个展示区,分别呈现了壮美的三峡景观、独特的人文元素以及未来重庆城市规划。
观众可欣赏刺绣、版画、川江号子、铜梁龙等具有巴渝特色的民俗文化,体验高科技产品……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参观后欣然为重庆馆写下一副对联:上联是“三千年历史文脉尽现其中”,下联是“八万里山河新貌彰显眼前”,横批为“馆小乾坤大”。
⑴请写出你对黄市长这副对联的横批“馆小乾坤大”的理解。
(2分)【参考答案】展馆虽小,却将重庆的雄奇壮美山川,悠久灿烂历史浓缩在了其中。
【答案点评】本题为“小阅读”,理解语句的含义。
联系上文“乾坤大”当指馆内布置的内容,应该包括三大方面,即“天生重庆”“人文重庆”“奇迹重庆”或“壮美的三峡景观、独特的人文元素以及未来重庆城市规划”。
但是参考答案只涉及到“壮美的三峡景观、独特的人文元素”两个方面,没有包含“未来重庆城市规划”。
⑵请为重庆馆写一句赞美的话,至少要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2分)【参考答案】示例:比喻——重庆馆,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世博园,熠熠生辉;对比、排比——上海夜景甲华夏,香港夜景甲亚洲,重庆夜景甲天下。
【答案点评】本题为“小写作”,考查抒情的表达方式。
示例“上海夜景甲华夏,香港夜景甲亚洲,重庆夜景甲天下”有两大毛病:第一,答非所问,这里赞美的是重庆而非重庆馆;第二,自相矛盾,上海夜景是华夏第一,同属华夏的香港、重庆,它们的夜景是不是华夏第一,如果不是,又如何能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一呢。
示范学生吹牛皮说假话也得讲逻辑才行。
6.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背影虽已远去,却永远的定格在了作者的泪光中。
B.在德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书写了一曲悲壮的爱国主义之歌。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国难当头、山河沦陷的年代,诗人艾青抒发了他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D.小说《孔乙己》中,鲁迅把旧中国浓缩为一个鲁镇,把焦点聚集在咸亨酒店,把悲剧演绎在街边的柜台旁,把炎凉的世态投影到孔乙己身上。
【参考答案】B【答案点评】本题题干不严谨,B项是对作者所属国籍的陈述有误,而题干却是要求学生选择“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明明是一道文学常识题,却偏偏拿课文理解来误导考生。
7.综合性学习(10分)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
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
(50字以内)(3分)材料一: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
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
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
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
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
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
“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参考答案】“低碳生活”指:以节能的方式,以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的生活方式。
【答案点评】本题既是“小阅读”——考查提取信息,又是“小写作”——考查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答案中“以节能的方式”,把节能作为唯一的方式,太绝对。
按照材料中“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说法,节能是主要方式之一,不是唯一的方式。
(2)为本次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
(4分)①②【参考答案】示例:今天你低碳了吗?低碳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低碳 , 让生活更美好。
享受低碳生活,不再被OUT。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清爽地球靠大家, 低碳走进你我他。
温室效应我不要, 低碳生活我拥抱。
节省水电讲环保,低碳生活我来造。
少坐汽车多行走, 低碳健康我拥有。
低碳走进千万家,节能环保我参加。
低碳让地球解脱苦难。
【答案点评】本题是“小写作”,答案比较开放,重点是语句通顺,有感染力。
示例中“低碳生活我来造”之“造”当是“创造”之意,但是“创造”简缩为“造”的情况不多见,不值得提倡。
(3)在以“低碳生活,我们能做什么”为主题的班会上,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
(80字左右)(3分)【参考答案】示例1:“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在提倡健康生活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让我们走进“低碳生活”,为我们的美好生活献计献策,共建我们最美好的家园。
示例2: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我们不希望2012成为现实。
今天,我们真的必须低碳!【答案点评】本题是“小写作”,考查“开场白”的写作。
开场白要求内容方面提出主题,语言方面富有激情。
参考答案的示例做得比较好。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8.默写填空。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诗经·蒹葭》)(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3)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4)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归京的友人吟诵:“山回路转不见君,”,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入川的朋友作别:“,天涯若比邻”,尽显洒脱旷达之意。
【题中的两个冒号应该删去】(5)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但始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为民请命,实践了他“,”的伟大抱负。
(《岳阳楼记》)(6)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
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写照。
【参考答案】(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长河落日圆(3)受任于败军之际(4)雪上空留马行处,海内存知己(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
(15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