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二节工业区位(第1课时)工业的区位选择练习中图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7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8讲 工业区位课件 中图版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7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18讲 工业区位课件 中图版
归纳西雅图产业转型过程中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西雅图的产业经历了木材工 业、造船业、飞机制造业、生物技术产业及信息产业和 绿色产业等类型,所以影响其产业转型的主导区位因素 的变化是由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再向知 识、技术密集型的转型过程。 [答案] 从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型,再向 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型。
第七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 18 讲 工业区位
第七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考纲解读 1.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掌握主要工业指向类型 的特点及区位选择。 2.运用工业区位原理进行工业布局的合理选择,掌握工 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3.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4.从地理环境对工业生产影响的角度,认识人类与地理 环境的关系。
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 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 其区位选择亦有所差异。
1.考虑工业的环境要求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 电子厂、 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感光器材厂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 的上游
(3)根据分布地区判断 ①普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但伊 春家具厂布局的主导因素则是原料。 ②新疆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而上海的棉纺织工 业则属于市场指向型。 ③伊利集团呼和浩特乳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指向型,而其 在北京、大庆的液态奶基地则属于市场指向型。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确定后,在工业布局时优先考虑,并对 其他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典例
__原__料__不便于长
原料指向
接近原料
途运输或运输原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7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2讲工业区位教学案含解析中图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7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2讲工业区位教学案含解析中图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7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2讲工业区位教学案含解析中图版第2讲工业区位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工业区位因素;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以区域图、工业区位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工业区位条件的分析评价、工业主导因素判断、工业区或工业部门的合理布局,考查区域工业的形成条件、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如2018·全国卷Ⅰ·T1~3,2018·全国卷Ⅱ·T1~3,T36,2018·全国卷Ⅲ·T1、2,T36;2017·全国卷Ⅰ·T4、5;2016·全国卷Ⅰ·T36(3)等。

1.区域认知:瞄准重点区域,熟知区域的自然及社会经济发展特征。

2.综合思维:综合分析区域工业布局与发展特点,说明工业地域形成过程及主要区位因素的影响。

3.人地协调观:正确认识工业生产活动特点,科学处理生产活动对理环境的影响,科学规划设计工业活动,树立持续的人地协调观。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区位因素主要影响工业的生产特点工业区位类型布局原则举例原材料对原料的依赖性很高,原材料消耗量大、运输费用所占比重大原料指向型接近原料产地制糖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早期钢铁工业市场需求产品不易长途运输或运输费用偏高市场指向型靠近市场布局啤酒等饮料制造业、家具制造业运输影响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快运输指向工业布局在沿中国、日本沿海的钢条件捷多样的运输系统可降低运输费用型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等地区铁工业劳动力的素质掌握特殊熟练技能的劳动者对工业布局有重要的影响技术指向型接近劳动者素质高的地区精密仪器制造业、微电子工业劳动力成本廉价的劳动力可降低生产成本劳动力指向型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工业环境条件工业“三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好的环境会吸引某些特定工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重加利福尼亚南部电影工业云集、德国慕尼黑其他因素动力因素、政策因素、集聚因素、企业家的个人喜好或特殊关系等寻找最优区位珠江三角洲华侨投资(1)交通和科技的发展①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7.2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课件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7.2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课件

-17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迁移应用 第(1)题,由材料可知,中资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 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因此其主要目的是 拓展国际市场。故选B项。第(2)题,结合经纬度可知,M国位于非洲 西北部,选项中的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法国,距离M国最近的是 法国;因此若考虑运输成本,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法国。 故选D项。
第2讲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 域联系
-2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目标导向: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从而学会分析某种工 业进行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 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 事物的联系。 2.三大主要因素 (1)运输: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 原料产地;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 近市场。 (2)土地: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对于需要较多土地的工 业企业影响较大。 (3)集聚: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关产业集聚,可节约 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同时可以开展协作,促进 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布局在原料产地,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第4题,乙、丙、丁三地产品运费 和原料运费等值线均凸向高值,即产品和原料的运费均较低,应为交通便
关闭
利的地区。 3.A 4.B
解析 答案
-22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23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目标导向:(1)通过了解工业生产活动过程,理解工业多部门之间 的联系。 (2)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分析某地工业分散和工业集聚的原因,提高 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2节工业区位学案中图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2节工业区位学案中图版

第2节工业区位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工业区位因素(对应学生用书第128页)[识记—基础梳理]1.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在早期,原料和市场需求是影响工业布局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2)随着工业的发展,劳动力素质和成本也成为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3)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后,环境因素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区位因素了。

2.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原材料、市场需求、运输条件、劳动力的素质和成本、环境条件、动力、政策及个人因素等。

[图文助记]1. 工业布局与水源工业生产用水后会产生废水,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水质,故这类工业应远离水源地,布局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

2. 家具制造业的主导区位因素由于木材比家具好运,运输费用低,一般来说家具制造业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

但布局在我国“林都”黑龙江省伊春市的家具制造业靠近原料地,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理解—要点突破]1.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土地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水源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的、优质的水源原料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运输成本对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大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动力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耗能较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能源供应地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政策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交通运输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市场工业靠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取市场信息①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其区位选择亦有所差异。

a.考虑工业的环境要求:区位选择要求典例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自来水厂、啤酒厂区位选择要求典例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机械厂、仓库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钢铁厂、水泥厂Ⅰ有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a.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则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如下图中A处。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二讲工业区位练习中图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七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二讲工业区位练习中图版
答案:3.C 4.A
(20xx·江西4月检测)下图反映20xx年某地四种农产品运输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随运输距离的变化。读图,回答5~7题。
5.从运输成本考虑,最适合远销国际市场的农产品是 ( )
A.①B.②
C.③D.④
6.以产品①为原料的工业部门,区位选择中宜优先接近( )
A.原料B.市场
C.技术D.能源
1.与日、韩相比较,中国发展冻干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市场广阔B.技术先进
C.原料丰富廉价D.交通便利
2.中国果蔬冻干食品加工企业可能首先兴起于 ( )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D.青藏地区
解析:第1题,可用排除法,与日、韩相比,我国交通不占优势;材料中提及“冻干食品国际需求量巨大,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说明我国市场和技术条件都不具有优势;相对日、韩两国,我国是农业大国,原料丰富且廉价。第2题,由材料中“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可知其首先兴起于经济、技术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
答案:(1)种类多;分布广;东南多,西北少;以能源和金属矿产为主。
(2)甘蔗 巴西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广布,盛产甘蔗。
(3)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及农产品丰富;降水充沛,淡水丰富;有优良的天然海港,海上交通便利;有众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府;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发历史早。
800

17~40
不限
2 000~4 000元
淮北海绅服饰有限公司
裁剪机工
500

不限
不限
计件
淮北宏亚纺织有限公司
缝纫工、机修工
300

18~42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第七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2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件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文地理 第七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2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件

-20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读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对该工业地域形成影响较小的是( ) A.动力因素 B.交通因素C.资源条件D.劳动力因素 关闭 2.该地域工业生产联系的突出优点是( ) 读图可知,该地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了多种工业,延长了产业链,同时 A.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 进口铁矿,发展了钢铁工业,并且对废弃物进行了回收利用。C项。 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 C.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成本 关闭 市场规模大 ,产品竞争力强 1~D. 2.1.D 2.B
解析 答案
-21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环太湖和环杭州湾地区丝绸纺织业具有悠久的历史,盛泽与绍兴 两大纺织业产业集群分别是环太湖与环杭州湾两个纺织业集聚区 的核心。下图为盛泽和绍兴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图。读图,完成第 3~4题。
-22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典题试做 题组训练
3.绍兴、盛泽发展纺织产业集群的原因是( ) ①靠近桑蚕、棉花和黄麻产地,原料丰富 ②纺织业基础好 ③ 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市场广大 ⑤“中部崛起” 政策的支持 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 关闭 4.盛泽和绍兴集群在纺织服装产业价值链中优势明显的地区及 第3题,黄麻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和西南地区,不适合在环太湖和环杭州湾 其主要表现是( ) 地区种植;环太湖和环杭州湾地区属于东部地区,与“中部崛起”的政策无 A.盛泽,在研发设计阶段主要从事更为复杂的服装面料设计 关,B. 所以①⑤说法错误。故 B项正确。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在研发设 盛泽,在生产加工阶段主要从事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薄型织物 计、生产加工和市场营销三个环节中 ,绍兴集群从事的活动的价值量均比 的生产 C.绍兴,在生产加工阶段主要从事价值量高的纺机制造、厚型织 盛泽集群高 ,排除A、B两项;绍兴从事的是价值量高的染整等环节,不从事关闭 物、染整和服装生产 纺机制造 3~4.3.B ,排除 4.D C项。 D.绍兴,在营销阶段主要从事价值量高的品牌的市场开拓 解析 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7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2讲 工业区位学案 中图版-中图版高三全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7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2讲 工业区位学案 中图版-中图版高三全册

第2讲工业区位考纲考点知识细化能力要求应用实践工业区位因素,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结合某企业的建设分析具体因素分析某区域工业的布局,考查工业区位主要工业导向类型及特点准确判断某企业的类型分析相关统计图表,判断主导区位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理解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发展历程分析某地区工业发展,考查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会判断污染类型,进行区位选择分析某类工业的发展,考查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判断环境污染的原因结合布局示意图,考查环境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联系的主要表现会判断工业联系类型分析区域工业布局状况及相关示意图,考查工业联系和工业集聚的关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的意义规范表述集聚的好处工业地域的形成、分类分析区域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结合区域分布图,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与特点传统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的发展特点理解著名工业区的特点结合区域工业分布图,考查传统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传统工业区的问题、措施总结归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新工业区新工业区的主要类型掌握不同类型的新工业区的差异结合相关示意图,考查新工业区的发展新工业区的发展特点规范表述新工业区的特点(对应学生用书第161页)一、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区位因素主要影响工业的生产特点工业区位类型布局原则举例原材料对原料的依赖性很高,原材料消耗量大、运输费用所占比重大原料指向型接近原料产地制糖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早期钢铁工业市场需求产品不易长途运输或运输费用偏高市场指向型靠近市场布局啤酒等饮料制造业、家具制造业运输条件影响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快捷多样的运输系统可降低运输费用运输指向型工业布局在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等地区中国、日本沿海的钢铁工业劳动力的素质掌握特殊熟练技能的劳动者对工业布局有重要的影响技术指向型接近劳动者素质高的地区精密仪器制造业、微电子工业劳动力成本廉价的劳动力可降低生产成本劳动力指向型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工业环境条件工业“三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好的环境会吸引某些特定工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重加利福尼亚南部电影工业云集、德国慕尼黑其他因素动力因素、政策因素、集聚因素、企业家的个人喜好或特殊关系等寻找最优区位珠江三角洲华侨投资(1)交通和科技的发展①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专题三 地理区位分析课件 中图版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专题三 地理区位分析课件 中图版

[深 度 解 读 ]
区位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1)掌握要素:位置要素、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 ①位置要素: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②自然要素:地形(类型、海拔、起伏、地质状况等);气候
(气温、降水、光照、及各光热水的组合和气象灾害等);水 文(河、湖等水文与水系特点、水源、水能、洪涝等);植被 和土地和土壤等。
命题角度二
工业区位因素的选择
2.(2015· 新课标Ⅱ,6~7)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
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 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 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 置。据此完成(1)~(2)题。
(1)中资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 目的是( ) B.拓展国际市场 D.增加当地就业
土壤、光照、热量等方面分析。
答案
甲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
在地中海沿岸,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 水源充足;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 温差大。
乙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盆地
边缘的绿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温带大 陆性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
集中的地方,因此适合生产、生活的自然条件和影响因素不 断变化是其特征。 ④交通区位:决定交通运输线的区位是社会经济因素,同时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4)纵看变化:从纵向分析,区位因素都处在发展变化之
中。如:交通条件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城市形态的变化。 (5)综合分析: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影响工业、农业、商 业、城市、交通、旅游等的自然区位因素和人文区位因素 中的各因素,以寻求最佳区位,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生态效益最大化。 (6)抓住主导:区位选择中一般是注重看是否满足其主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的区位选择一、选择题(2015·福建文综,5~6)一个国家中某种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程度用R 值表示,R 值越大表示该商品出口的优势越强。

下表为2005~2012年中国、东南亚Y 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前六位的R 值。

读表完成1~2题。

表A.工业品比较优势强B.工业品所占比重小C.农产品比较优势弱D.农产品出口总量大2.决定Y 国鞋子、服装出口优势的生产要素是( ) A.科技B.资金C.劳动力D.原材料解析 第1题,从表中可以发现,两国出口商品的R 值排第一位的是工业品,其优势明显,故A 项正确;Y 国出口商品中农产品比较优势不弱,故C 项错误;中国出口商品中比较优势前六位均为工业品,则工业品所占比重大,故B 项错误;表中信息不能反映商品出口总量多少,故D 项错误。

第2题,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

影响鞋子、服装产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廉价劳动力,故C 项正确。

答案 1.A 2.C(2012·课标文综,8~9)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

读下图,完成3~4题。

3.由上图可以推断,该区域(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4.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该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工资水平升高,剩余劳动力减少。

T0年时工资水平低,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说明此时工业化水平很低,工业企业主要是初加工类型,类型不多。

T1~T2年期间工资水平明显升高,说明新产业代替旧产业,处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T2年后产业升级基本完成,但未显示出衰退迹象。

第4题,甲类产业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的工资一直较低,说明属于附加值较低的产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应该更早被淘汰;由于甲类产业所能支付的工资较低,应该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相对于甲类产业,乙类产业工资水平高,属于较高层次的产业,进入本区域的时间相对较晚。

答案 3.C 4.B(2016·九江期中)丹麦玩具公司乐高(Lego)将在中国开设第一家玩具工厂,以满足亚洲地区对乐高玩具不断增长的需求。

乐高预计这座工厂将在2017年完工,届时将聘用大约2 000名员工。

据此,完成5~6题。

5.乐高玩具公司到中国建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B.市场C.原料D.运费6.乐高玩具公司到中国建厂,最可能导致( )A.大量劳动力迁出丹麦B.中国的就业压力明显减轻C.中国城市化水平提高D.增强乐高玩具的市场竞争力解析第5题,中国消费人口众多,乐高玩具公司到中国建厂的最主要因素是市场。

第6题,乐高玩具公司到中国建厂,可增强乐高玩具的市场竞争力。

答案 5.B 6.D(2015·福建质检)下图示意我国某家具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等过程。

读图完成7~8题。

7.该企业把家具加工选择在越南,主要是因为越南( )A.原料充足B.劳动力廉价C.市场需求大D.加工水平高8.该企业在城市布局体验馆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信息网络B.环境舒适度C.交通通达度D.生产地距离解析第7题,注意与越南家具厂相关的箭头,原料是来自芬兰木材、我国企业总部提供商品设计、产品运到中国,故在越南主要从事加工环节。

从图中也可看出,越南家具业不可能很发达,则加工水平也不高。

故家具加工布局在越南,主要是因为越南劳动力廉价。

第8题,注意与图中体验馆相关的箭头,有考察实物、送货安装、调控运输等,都离不开便捷的交通,故交通通达度是布局体验馆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

答案7.B 8.C(2015·福建漳州一模)“工业4.0”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

下图是德国制造业进步的四个阶段。

读图回答9~10题。

9.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B.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C.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D.对资源的配置要求将降低10.“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B.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C.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D.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解析第9题,图中显示由机械生产,依次过渡到流水线生产、可编程序生产、网络物理系统生产,这个过程中,生产更加灵活和便利,对技术和信息,以及设备要求更高,故A 项正确。

第10题,网络物理系统生产就是智能生产,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定制生产,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使工业生产更加分散和灵活布局。

答案9.A 10.C(2015·湖南益阳模拟)下图是某企业厂址与原料和产品运费的关系,等值线数值表示每万元产值的运输费用。

读图完成11~13题。

11.该企业可能是( )A.石油化工厂B.家具厂C.水产品加工厂D.电子元件厂12.从运输费用而言,该企业最佳厂址应选在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13.若在乙、丙两地设厂,其生产每万元产值的运输费用可能相差( )A.680元B.1 250元C.1 840元D.2 420元解析第11题,图中显示原料运费要远高于产品运费,则厂址应布局于原料地,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四个备选项中水产品加工厂是典型的原料导向型工业,故C项正确。

第12题,依题意,原料和产品运费之和最小处是最佳厂址,经计算可知丁处每万元产值的运费小于1 000元,是四地中最少的。

第13题,乙处原料运费为2 000元、产品运费介于400元~500元之间,则运费之和为2 400元~2 500元之间;同理可算出丙地运费之和为900元~1 400元之间。

故两地运费之和相差值介于1 000元~1 600元之间。

答案11.C 12.D 13.B二、综合题14.[2015·浙江文综,37(2),8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图甲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

图乙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

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长江江苏段________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利用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

(8分)解析比较长江江苏段南北岸岸线资源条件,要详细比较三级岸线资源的结构状况,北岸一级占到25%,三级占55%,南岸一级占21%,三级占57%,一级最优,比较结果是北岸优于南岸;分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原因可以从运输条件、用水状况、环境容量等方面分析。

答案北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宜采用水运;用水量较大,沿长江分布,用水便利;环境容量较大。

15.(2014·海南地理,10分)俄罗斯亚洲地区森林资源丰富,2007年,中俄共同投资5亿美元在哈巴罗夫斯克建设了一座以木材为原料的纸浆厂,产品主要销往我国。

下图示意哈巴罗夫斯克附近地区的铁路和河流。

简述哈巴罗夫斯克建设纸浆厂的有利条件。

(10分)解析根据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并结合图文信息来分析。

纸浆厂有利因素:原料丰富(亚寒带针叶林丰富)、交通便利(铁路运输和河运)、距离消费市场(靠近中国)、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协作条件较好等。

答案临近原料产地(离木材产地较近);临铁路枢纽(铁路交会点),交通运输方便。

临近两国交界处,接近市场(中国);临江(河),用水、河运方便;基础设施较好。

16.[2015·四川文综,13(4),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2013年4月26日开始运行。

“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展较快。

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补性强。

材料二“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图1);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

一列载有服装鞋帽、家用电器、个人电脑的“蓉欧快铁”奔驰在途中,判断列车的运行方向,并结合汽车生产条件,分析该列车终到站所在地区汽车生产的区位优势。

(6分)解析该铁路线“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展较快”说明成都平原可以生产家用电器、个人电脑等产品;同时成都平原较西欧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也利于发展服装、鞋帽等产业,故该列车应自东向西运行。

汽车工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的传统工业,生产规模大,零部件多,对资金、原材料、生产协作条件要求较高;材料中告之“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则列车终到站所在地区汽车生产具有资金、技术、原材料、生产协作等方面的优势。

答案自东向西。

欧洲中部地区有传统工业区,原材料丰富,协作条件好;汽车制造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资金雄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