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生活的艺术

合集下载

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

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




漆匜(yí) 汉代
剔红牡丹花卉大圆盒 明代永乐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金银平脱古琴 唐代
金银平脱古琴 唐代
2003年,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1.远古的陶器; 2.钟鸣鼎食——青铜器; 3.绚丽的漆器; 4.土与火的艺术——瓷器。
瓷器 是土与火的艺术,是
最早的瓷器——青瓷
青瓷羊形烛台 六朝 中国国家博物馆
邢窑白瓷穿带壶(唐) 藏于上海博物馆
元青花 景德镇
斗彩 高足杯 明代
五彩 鱼藻纹罐 清代
粉彩 福寿盘 清代
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定窑
釉色以天青 釉色为粉青色, 釉面有许多
色为主,似玉 釉面有冰裂开 浅白的细小
之美。
片纹。
裂纹,称为
“百圾碎。
鱼纹彩陶盆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从写实发展到写意 从具象演变为抽象
蛙纹彩陶壶
高20厘米
胎壁厚处为1-2毫米
薄处仅为0.3-0.5毫米
重50克
有精密的几何镂孔


黑如漆


薄如纸

明如镜
声如磬(qing)
山东博物馆
造型典雅的黑陶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标志,造型与装 饰非常丰富,渗透着创造者对生活的理解和适 应。远古彩陶不仅以其独特的造型风格和特定 的艺术内涵为后来人类文化的范本,同时也对 未来华夏民族的思维形成、审美意识及文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错 银 青 铜 牛





灯盏

灯座 汉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

第一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1.我国的工艺美术包括玉器、青铜器、漆器、陶瓷、丝绸织绣等。

一、陶器1.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作品有:彩陶漆器双耳瓶、黑陶高脚杯、温久陶盉等2.黑陶的制作工艺比较特殊,是在烧制时用泼水熏烟的方法使碳素渗入陶器胎质,在出窑以后精心打磨,使它发出黝黑的光亮。

3.黑陶是轮制而成,胎体较薄,造型别致、简洁,十分精致且充满神秘气息,是当时有地位的人才能使用的高级器皿。

二、青铜器1.青铜爵距今已有3000多年,是我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

2.金文,也称钟鼎文,铸造或刻在青铜器上,书法由甲骨文演变而来,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中的一种重要书体。

3.毛公鼎是目前发现铭文最长的青铜器,为研究西周的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

4.四鹿四龙凤错金银铜方案(战国)5.错银青铜牛形灯(汉代)6.编钟是战国时代的青铜乐器。

钟的单体非常高大,共有65件,总重达2500千克,整套编钟和梁架宏伟壮观。

这套编钟是青铜铸造和音乐艺术领域的共同奇迹。

7.经过实际的测音我们知道,战国编钟的总音域达5个八度,半音的标音位置可以靠组合而定,古今中外的曲目几乎都能演奏。

三、漆器1.漆器不怕酸碱,可以防水、防虫,防蛀,在生活中是一种使用的器物。

2.漆壶(汉代)、漆案(战国)、漆匜(汉代)、漆食案(汉代)3.云纹剔犀盒(元代——张成造)4.描金药盒(明代)5.金银平脱古琴(唐代)6.金银平脱器是唐代最华丽、最盛行的一种漆器。

四、瓷器1.我国是瓷器的发明国,中国也因此被称为瓷国。

2.青瓷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产生的瓷器。

——青瓷羊形烛台(六朝)3.白瓷的烧造要求很高,要在坯体本身以及釉料中去除氧化铁等杂质,这样才能烧出纯白的瓷器。

磁州窑白瓷孩儿枕(北宋)、邢窑白瓷穿带壶(唐代)、汝窑三足洗(北宋)4.宋代是中国瓷器艺术的高峰时期,有汝、哥、官、定、钧五大名窑。

5.元代开始,江西景德镇烧造成功白底蓝花的瓷器,这就是青花瓷。

它是在瓷器胎上用氧化钴绘画,然后再罩上透明釉,入窑以高温烧成的。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生活中的材料PPT课件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生活中的材料PPT课件

木头
寻找常见的材料
金属
寻找常见的材料
塑料
寻找常见的材料

寻找常见的材料
玻璃
寻找常见的材料
纤维
寻找常见的材料
木头、金属、塑料、纸、玻璃、纤维这6 种材料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每种材 料都有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那么同学们知 道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吗? 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观察桌上老师为你 们准备的6种物品,用适当的词语来描述这些 材料。
2、你们还知道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吗? 水杯。杯身是由玻璃制成,杯盖由金属制成。
(二)书包里的材料
观察完我们身上的材料,接下来让我们再来调 查我们书包里的物品,观察它们都是由哪些材料制 成的。下面各小组合作调查,并把结果填写在导学 单上的表格中。
观察要求:
1、先观察再记录。(观察时要按一定的顺序)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到表格中。 3、注意小组内交流要轻声。 4、讨论结束并完成表格后请快速坐好 。
102.人生过程的景观一直在变化,向前跨进,就看到与初始不同的景观,再上前去,又是另一番新的气候――。[叔本华]
103.为何我们如此汲汲于名利,如果一个人和他的同伴保持不一样的速度,或许他耳中听到的是不同的旋律,让他随他所听到的旋律走,无论快慢或远近。――[梭罗]
104.我们最容易不吝惜的是时间,而我们应该最担心的也是时间;因为没有时间的话,我们在世界上什么也不能做。――[威廉· 彭]
• ●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雨果
• ●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高尔基 •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宁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课 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5-苏少版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课 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5-苏少版

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教材分析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制作精巧,在世界工艺美术中独树一帜。

优美的彩陶、庄重的青铜器、绚丽的漆器、典雅的瓷器无不反映出历代能工巧匠卓越的创造智慧,闪烁着灿烂的艺术光彩,为世人所赞赏。

本课时选取陶器为代表,从工艺制作、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欣赏和分析,通过观察和探究陶器的材料、造型和装饰,了解中国工艺美术中陶器的起源、历史沿革和发展,感受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领略中国陶器的成就。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了解陶器的历史、发展历程、造型特征、装饰风格及文化内涵。

技能目标:通过探究,学生能了解陶器的不同类型,以及造型和实用性之间的联系。

情感目标:通过赏析,学生能感受我国工艺美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陶器的基本特点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通过赏析,对陶器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有深入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预习课本1到7页,思考什么是工艺美术,自己组织语言说一说。

(以教室里的花洒为例,引导学生思考。

)启发学生发现陶器、瓷器、漆器的共同特点:实用、美观。

教师总结工艺美术的概念: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二、新课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的工艺美术。

书上展示给大家的工艺品,它们平时被存放在什么地方?(博物馆)2、图片欣赏,介绍国内几个有代表性的博物馆。

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美术课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真正走进博物馆”,去了解这些工艺品背后蕴藏着的中国历史和文化。

3、欣赏并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门类。

欣赏陶器、青铜器、玉器、瓷器、漆器、丝绸等图片,提问:其中哪一类工艺品距离我们最为遥远?(陶器)陶器就是这节课我们作为重点来了解和学习的一种工艺品。

4、通过具体作品的欣赏,了解陶器的历史、造型特点、文化内涵,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

湘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及各课后教学反思

湘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及各课后教学反思

第1课请到绿色商店来教学目标:了解绿色食品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尝试为一种绿色食品做一个合理的包装设计。

掌握商品广告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方法,为喜欢的产品做一个广告设计。

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艺术、生活的热爱及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教学重点:认识了解绿色食品,并对喜欢的物品做一个广告设计,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难点:设计食品包装的方法。

教学准备:素描纸、水粉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包装重要性。

1.情境导入,了解包装的重要性。

小明和小强到超市里去买零食吃,超市新进了许多好吃的新品种,你猜猜,他们会选哪些呢?为什么?(学生回答)2.老师小结:物品包装非常重要,它不仅仅可以保护物品,还可以让我们了解物品的名称、内容、属性以及与其他物品的区别。

图片展示并介绍:许多种商品摆在货架上.有无包装、普通包装和绿色食品包装三类。

观察分析,认识绿色商品。

3.教师小结:有绿色标志的为绿色商品,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的商品,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4.认识了解绿色食品标志和中国环境标志。

说说标志中的形状,图形和象征意义。

5.举例欣赏一些绿色食品和物品。

6.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你喜欢的绿色物品设计包装。

欣赏书中图片:普通包装的物品和绿色物品包装两类,绿色标志明显。

二、自主探究,掌握设计、制作方法。

1.基本要素(1)小组讨论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每组代表总结。

(2)教师小结。

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品名和产地等文字及相关图像、商标以及绿色标志等。

2.制作过程:(1)构思:确定广告宣传对象(可以是学习用品、食物、服装等你所熟悉的物品),构思图画、文字内容和编排形式。

(2)构图:用铅笔准确地在图纸上设计底稿。

(3)绘制:选择上色工具,描绘制作。

四、创造表现。

1.出示作业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展示。

教师分析典型作品,解决疑难问题。

(1)版画形式的合理。

(2)文字大小、颜色、字体与画面的协调。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框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框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翻船
第八页,共33页。
看似深奥(shēn ào) 的问题有时只要果 断的行动便可以解 决了.
第九页,共33页。
不同的现象共同
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谈谈(tán tán) 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生活(shēnghuó)与哲 学密切相关。
第十页,共33页。
注意(zhù yì):
哲学上讲的世界,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自然界, 二是人类社会, 三是人的思维和意识。
人们对上述问题的理性思考。这主要说明
A.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
B.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C.源于生活的哲学都是科学的
D.对世界的思考是正确改造世界的根本保证
【B】
第二十七页,共33页。
4.人们在经过了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主要体现了 A.人们改造是金额(jīn é)的水平取决于主观认识 B.思维方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起决定作用 C.真正的哲学智慧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没有哲学就没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去 ,玩得很开心。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 ,于是出去跟年轻人谈判。他说 :“ 我 很喜欢你们踢桶玩 ,如果你们每天来玩 , 我给你们三人每天每人 (měi rén)一块钱。 ” 三个小青年很高兴 ,更起劲表演它们的 足下功。 过了三天 ,老人忧愁地说 : " 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 减了一半 , 明天起 ,我只给你们 5 毛钱。 " 小青年们很不开 心 , 但还是答应。每天放学后 ,继续去进行表演。一个星期后 , 老人愁眉苦脸地对他们说 :" 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 ,对不起 ,
• B、哲学的产生(chǎnshēng)和发展有赖于人 们的思考和实践

第1课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课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课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和谐的生活空间。

2.掌握设计和谐生活空间所需要的技巧。

3.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和谐的生活空间2.设计和谐生活空间的技巧3.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谐生活空间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和谐生活空间的概念,掌握设计和谐生活空间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在实践中考虑和谐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1.讲授2.示范3.讨论4.练习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谈论家里和学校中的空间和环境来引出和谐的生活空间的概念。

2. 讲解(20分钟)1.什么是和谐的生活空间?和谐生活空间可以给人带来愉悦、平静、秩序等感受。

通过色彩、光线、材料、风格、布局等方面的合理搭配,营造出一种有秩序的、和谐的、舒适的生活环境。

2.设计和谐生活空间的技巧•均衡:在空间内保持均衡的比例、形状、颜色等。

•对比:将不同的元素进行对比,产生不同的效果。

•重复:在空间中重复某些元素,产生统一感。

•节奏:在空间内营造出节奏感,让人感到自然舒适流畅。

•材料:合理选用材料,符合空间风格和使用需求。

3. 练习(30分钟)•让学生找一组图片,进行观察和分析,看看元素之间的联系、颜色、形状等是否符合和谐地理念。

4. 示例(15分钟)示范如何应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来设计一个和谐的生活空间。

5. 讨论(15分钟)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所示范的空间的感受和自己的设计思路。

六、教学评估1.课堂及练习表现2.完成小组作品的质量和互动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练习和讨论强化了知识技能的掌握。

但同时,考虑到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和谐因素,可能需要加一些具体细节和实例来简化和丰富这些和谐因素的理解。

第1课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课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课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理解生活空间的重要性•熟悉表现和谐温馨的学习方法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表现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和维护自己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关注他人的生活需求和幸福感二、教学内容2.1 教学内容概述本课时主要探讨家居环境和谐、美好的重要性,以及在家居环境中的一些常见元素,让学生通过表现这些元素来表达家庭的和谐、温馨。

2.2 课时安排•第一部分:课前准备(5分钟)•第二部分:学生自主学习(35分钟)•第三部分:集体讨论(20分钟)•第四部分:教师总结(10分钟)3.1 课前准备(5分钟)教师打开幻灯片,展示有关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和看法,感受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带来的影响。

3.2 学生自主学习(35分钟)教师向学生分发画纸,让学生依照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现自己的家居环境,突出和谐温馨的元素。

学生可以采用油画、水彩、素描、拼贴等形式表现。

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和创造力进行自主创作,老师在课堂上适时提醒学生注意的要点。

学生可以找自己家中的照片或者实物,进行观察和描绘。

在学生自主创作时,老师可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3.3 集体讨论(20分钟)学生完成自己的画作后,教师把画作拉到讲台上进行评选和探讨。

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带领学生进行讨论:画面中有哪些元素?哪些元素是温馨、和谐的?为什么?怎样添加更多的互动性?课堂上其他学生对这幅画有哪些看法或者建议?3.4 教师总结(10分钟)教师以集体讨论中的内容进行总结。

让学生了解温馨和谐的生活空间对我们的生活和情感的重要性,并要表达对学生作品的大力肯定。

四、教学评价4.1 自我评价教师应在课程中适时检查学生作品,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建议。

教师还应在课程结束后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改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生活的艺术——中国工艺美术附录: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为本教材第一课时的内容,该内容在小学五、六年级已分散在各教学内容过程之中,同时该内容在高中美术教材中又再一次呈现,所不同的仅仅是知识的浅显度和美术鉴赏的跨度问题。

初中的学习既要不同于小学浅显初步的认知内容,又要不同于高中较有深度的鉴赏,因此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上不能对作品进行纯理论解说或就单一的知识性理解,也不能对作品就事论事的表面欣赏。

基于以上因素,根据教材编写的思路和要求,将该课设定为以器皿装饰文化为主线,以造型工艺手段为次线,以材料为辅线,紧紧抓住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真正认识古代工艺美术的特征是从生活实用需要到精神审美需要。

在教学方法上,以走进博物馆为途径,对古代彩陶、青铜、漆器、瓷器开展问题讨论的方式进行互动教学,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去探寻工艺美术表象背后的生活文化、艺术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

最终理解为什么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从未忘记对美的追求。

在培养欣赏能力上抓住具有代表性的器物进行深入地探索,初步学会对工艺美术欣赏的方法。

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伟大成就,为人类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特别在制作技艺和工艺美学诸多方面获得的极高成就,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对现代社会所具有的意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历史感和文化自觉是非常必要的。

让学生通过从生活到艺术、物质到精神的人类发展过程去理解工艺美术与社会、文化宗教、经济、政治的关系。

以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路径欣赏——走进博物馆,从古代工艺美术的不同种类入手,对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进行分析,体会每件作品的工艺性、实用性、艺术性,感受民族工艺的辉煌成就。

学习——面对作品,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去探寻古代工艺美术表象背后的生活文化、艺术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

理解为什么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从未忘记对美的追求。

在培养欣赏能力上抓住具有代表性的器物进行深入的探索,初步学会对工艺美术欣赏的方法。

探寻——在分析和交流中探寻古代工艺美术代表作的特点,充分体会它的工艺和审美情趣。

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伟大成就,为世界人类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特别在制作技艺和工艺美学诸多方面获得过极高的成就。

体会——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对现代社会所具有的意义,通过生活到艺术、物质到精神的人类发展过程去理解工艺美术与社会、文化宗教、经济、政治的关系。

课时建议建议为两课时,这样可以较深入地进行分析体会。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有所了解,领会彩陶、青铜、漆器、瓷器等工艺美术作品独特的审美意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对世界人类的物质文化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提高审美趣味。

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产生的原因,了解工艺美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工艺美术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2. 方法与过程:围绕问题触发学生去思考,对器物由表及里地进行探究,不求答案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提高学生对工艺美术审美的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性,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了解主要工艺品种的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对彩陶、青铜、漆器、瓷器等工艺品的功能、造型、色彩、纹样等方面的讨论,领会其审美特点及文化内涵。

三、教学准备收集各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代表作品及相关资料,预习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相关知识、课件、课后的课堂知识检测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问题一:你们去过博物馆吗?这些是哪里的博物馆?无锡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师:博物馆里的内容很多,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各地的博物馆去了解一下生活的艺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设计意图:以博物馆为主体线索,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对古代彩陶、青铜、漆器、瓷器开展问题讨论,进行互动教学,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去探寻工艺美术表象背后的文化。

最终理解为什么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从未忘记对美的追求。

同时,让学生懂得博物馆是一个承载世界文明的地方,也是每个中学生经常要去的地方,她对于记录人类的历史,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揭题(板书:“生活的艺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师: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主要可以分成陶器、漆器、青铜器、瓷器、玉器和丝绸等等,这些工艺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这节课我们重点来欣赏陶器、漆器、青铜器和瓷器。

3. 新授知识第一部分:彩陶(板书)彩陶的意义:中国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存最有代表性的是彩陶,彩陶的发明是人类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迈进的重要标志。

彩陶的定义: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陶胚上,以天然矿物为彩料描绘图案,然后入窑烧制而成的一种陶器。

烧成的器皿胎质坚硬,图案清晰美丽,呈红色图案的是用赤铁矿颜料,黑色的是用锰颜料。

赏析作品《双耳瓶》在甘肃博物馆收藏着的彩陶器皿《双耳瓶》(课件)猜猜它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瓶底做成尖底?为什么瓶口做的那么小?两侧的耳环又有什么作用?(师生共同讨论)这是打水器皿,底尖便于入水,瓶口小不易让水泼出,两侧的双耳便于提携。

师:古人根据生活的需要创造了许多造型不同的陶器。

它们都是干什么用的呢?(课件展示:钵、瓮、盆、鬹、瓶、杯)A.器形特点:这些器型各有各的特点,腹大便于储物;口小不易外溢;口大便于盛物;三足便于烧煮,等等。

原始制陶的外形基本特征是圆形器,轮廓曲线连贯流畅,匀称优美,富有韵律,具有一种大气稳重、和谐宁静之美。

B.纹饰特点:中国彩陶最具有特色的地方体现在它的纹饰上。

师生共讨论:为什么陶器上的纹饰都在腹部以上?这与他们的生活有关,远古的人类席地而坐,视线成俯视状,自上而下,所以大口器皿的纹样大多装饰在内侧,小口器皿的纹样装饰在外面的上半部,这样不影响观赏,体现了古人尽善尽美的追求。

赏析作品《涡纹彩陶罐》赏析作品《舞蹈盆》:从陶盆的纹饰中反映了早期人类的精神追求。

师生共同讨论:为什么古人喜欢将鱼纹和蛙纹画在许多陶罐上?这是一种生殖崇拜,人们模仿它,崇拜它,希望获得与它一样的能力,把一种美好的愿望赋予其中。

这种似蛙非蛙、似人非人的怪物,被称为“蛙神”。

很多考古学者认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就是由“蛙”演变过来的。

赏析作品《黑陶高脚杯》师:现藏于山东博物馆的《黑陶高脚杯》你们发现颜色有何变化?生:由红转黑。

黑陶的工艺介绍:这是古代的一种独特的陶器烧制工艺,采用了“封窑的技术”,当窑内达到一定温度,就灭火浇水封口,窑内会产生烟,这些烟中的碳分子渗透到陶体中,使杯身变成了黑色。

出窑以后再打磨、抛光,就是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非常漂亮。

在这之前,我们看到的陶器都是泥条盘筑而成,这个高脚杯却使用了拉胚工艺技术,这是古代陶器工艺的一大进步,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延用这种方法。

现代人对此杯做出了这样的评价:黑如漆,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

此杯器型左右对称,高贵典雅,散发着一种深邃神秘的感觉。

总结:同学们,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标志,造型与装饰非常丰富,渗透着创造者对生活的理解和适应。

远古彩陶不仅以其独特的造型风格和特定的艺术内涵成为后世人类文明的开端,同时也对后来华夏民族的思维形成、审美意识及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部分:青铜(板书)随着彩陶的发展,人们又发明了新材料和新工艺——青铜工艺。

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夏商周的青铜艺术水平是最高的,流传下来的数量也最多。

青铜文化艺术以其雄伟的造型,古朴的纹饰,丰富的铭文著称于世,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又一颗灿烂的明珠。

师:让我们走进湖北博物馆,听一段由青铜器演奏的音乐。

(课件展示)刚才我们听到的那段大气磅礴的音乐是用世界上最大的青铜乐器“编钟”演奏的《国殇》,对它的了解我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已经通过文字进行了解读。

青铜的种类和产生的意义:青铜器的造型非常丰富,除了乐器以外,还有兵器、食器、酒器、车马器等生活用具。

青铜的出现,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赏析作品《爵》师:你们看,这是在河南偃师博物馆里馆藏的中国现存最早的青铜器《爵》,它是一个盛酒器,造型很特别,整个外型像个麻雀的形状,前面是雀嘴,后面是雀尾,收腹,细腰,三足的设计使器型非常稳定,底部可以点火,加热温酒,设计非常合理。

欣赏比较《司母戊方鼎》《毛公鼎》师:这两件青铜器可能大家都非常熟悉,《司母戊方鼎》是目前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另一件是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里的《毛公鼎》,它们都是当时国家的重器,标志着使用者的等级和身份。

但最主要的作用还是用来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先。

中国的古代有严格的“列鼎制度”象征着国家统治的秩序。

不同之处:器形:一方一圆、一刚一柔。

纹饰:一繁一简、一狰狞一素雅,纹饰非常精美,饕餮纹、夔纹、人兽结合的纹饰是当时人们所崇拜的神灵,富有想象力。

铭文:一长一短。

在中国的青铜器上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要铸刻文字,也就是金文,这是与其他国家青铜器不同的地方(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800年西亚的两河流域)。

《毛公鼎》是现在发现铭文最长的青铜器,鼎里面铸有497个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文化艺术很宝贵的历史资料。

《毛公鼎》文字书写的完美布局,章法纵横宽松疏朗,错落有致顺乎自然而无做作,呈现出一派天真烂漫的艺术意趣。

说明西周晚期的文字书写已具有纯熟书写技巧和表现手法的形式和规律。

赏析作品《牛形灯》师:在古代,青铜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这是藏于南京博物院的《牛形灯》。

此灯分三个部分,均可拆卸。

灯座是牛身,上面分灯盏,烟管。

点火以后所产生的烟尘通过烟管导入灯座腹腔中的清水溶解,从而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

制作上巧用铜银纹饰,设计得非常合理、精美,体现了当时实用和艺术相结合的最高水平。

第三部分:漆器(板书)与我们早期人类息息相关的另一种工艺美术器物,那就是漆器。

漆器大多是用木胎和竹胎制作而成,也有用脱胎工艺制作的。

代表作品《漆器碗》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漆器碗》是在浙江余姚发现的河姆渡文化时期的漆碗。

它的发现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

该碗是中国现知最早的一件漆器,是追溯中国漆器最重要的实物资料。

战国时期,是我国漆器工艺的第一个繁荣期,到了秦汉时期到达顶峰。

课件展示“各种漆器图片”师:从战国时期到汉代,人们在漆器上主要用了什么颜色?生:红和黑。

红色和黑色对比强烈,在红与黑交织的画面上形成流动飞扬、变幻神奇的神话般的世界。

同时也显得沉稳大气古朴,这样的颜色一直沿用至今,“中国红”一直是我们最常用的民族象征的色彩,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的颜色就是用了这样的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