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五文言文阅读(三)(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高考语文难点强化针对练5难点5文言阅读(含解析)

2020高考语文难点强化针对练5难点5文言阅读(含解析)

难点强化针对练5 (难点5:文言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贤主愈大愈惧,愈强愈恐。

凡大者,小邻国也;强者,胜其敌也。

胜其敌则多怨,小邻国则多患。

多患多怨,国虽强大,恶得不惧?恶得不恐?故贤主于安思危,于达思穷,于得思丧。

《周书..》曰:“若临深渊,若履薄冰。

”以言慎事也。

武王胜殷,入殷,未下舆,命封黄帝..之后于铸,封帝尧之后于黎,封帝舜之后于陈。

下舆,命封夏后之后于杞,立成汤之后于宋,以奉桑林..。

武王乃恐惧,太息流涕,命周公旦进殷之遗老,而问殷之亡故,又问众之所说,民之所欲。

殷之遗老对曰:“欲复盘庚之政。

”武王于是复盘庚之政,发巨桥之粟,赋鹿台之钱,以示民无私。

出拘救罪,分财弃责,以振穷困。

封比干之墓,旌箕子之宫,表商容之闾,士过者趋,车过者下。

三日之内与谋之士封为诸侯诸大夫赏以书社庶士弛政去赋然后济于河西归报于庙。

乃税马于华山,税牛于桃林,马弗复乘,牛弗复服。

衅鼓旗甲兵,藏之府库,终身不复用。

此武王之德也。

故周明堂..外户不闭,示天下不藏也。

唯不藏也,可以守至藏。

赵襄子攻翟,胜佐人、中人,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有忧色。

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也?”襄子曰:“江河之涨也,不过三日。

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

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

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

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

齐荆吴越,皆尝胜矣,而卒取亡,不达乎持胜也。

唯有道之主能持胜。

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

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知。

善持胜者,以术强弱。

(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第三》)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三日之内与谋之士封/为诸侯诸大夫赏/以书社庶士弛政去赋/然后济于河西归/报于庙B.三日之内/与谋之士/封为诸侯/诸大夫赏以书社/庶士弛政去赋/然后济于河/西归报于庙C.三日之内/与谋之士/封为诸侯诸大夫/赏以书社庶士/弛政去赋/然后济于河西归/报于庙D.三日之内与谋之士封/为诸侯诸大夫/赏以书社庶士/弛政去赋/然后济于河/西归报于庙答案:B解析:“三日之内”表示时间,应该断开,排除A项、D项。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15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15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2019-2020年咼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15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一、(江西崇义中学xx届月考)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

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

出理延绥仓储,有能声。

以杨溥荐,擢莱州知府。

内地输辽东布,悉贮郡库,岁久朽敝,守者多破家。

恭别构屋三十楹贮之,请约计岁输外,余以充本府军饷,遂放遣守者八百人。

也先犯京师遣民兵数千入援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居府六年莱人以比汉杨震景泰中,超迁湖广右布政使。

诸司供给,率取之民。

恭与僚佐约,悉罢之。

公安、监利流民擅相杀。

恭下令愿附籍者听,否则迨秋遣归,众遂定。

寻迁江西左布政使。

司有________ 雍,典守者咸获罪。

定均徭.法,酌轻重,十年一役,遂为定例。

天顺二年,宁王奠培不法,恭劾之,削其护卫,王稍戢。

迁右副都御史,代李秉巡抚苏、松诸府。

按部,进耆老言利病,为兴革。

与都督徐恭浚仪真漕河,又浚常、镇河,避江险。

已,大治吴淞江。

民赖其利,目曹家港为“都堂浦”。

初,周忱奏定耗羡则例,李秉改定以赋之轻重递盈缩。

其例甚平,而难于稽算,吏不胜烦扰。

恭乃罢去,悉如忱旧。

吏部缺右侍郎,李贤、王翱举恭。

遂召用。

置“劝惩簿”,有闻皆识之。

翱甚倚恭,转左,父忧 .起复。

宪宗即位,乞致仕.。

不允。

成化五年,尚书李秉罢。

商辂欲用姚夔,彭时欲用王概,而北人居言路者,谓时实逐秉,喧谤于朝。

时称疾不出,侍读尹直以时、概皆己乡人,恐因此得罪,急言于辂,以恭代秉。

越五月,母丧归。

服除,起南京吏部,劾罢诸司不职者数人。

十^一年春,命参赞机务。

居三年,致仕。

又二年卒。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也先犯/京师遣民兵数千入援/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居府六年/莱人以比汉杨震/B.也先犯/京师遣民兵数千入援/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居府六年/莱人以比汉杨震/C.也先犯京师/遣民兵数千入援/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居府六年/ 莱人以比汉杨震/D.也先犯京师/遣民兵数千入援/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居府六年/ 莱人以比汉杨震/【解析】语段中,“京师”是动词“犯”的对象,其后应停顿;“食”是动词“乏”的宾语;动词“请”的内容是“俟秋成” 。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三 含答案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三 含答案

专题突破训练:文言文阅读03一、文言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明德马皇后讳某,伏波将军援之小女也。

少丧父母。

兄客卿敏惠早夭,母蔺夫人悲伤发疾慌惚。

后时年十岁,干理家事,救制僮御。

内外咨禀,事同成人。

初,诸家莫知者,后闻之,成叹异.焉。

后尝久疾,太夫人令筮之,筮者日:“此女虽有患状而当大贵,兆不可言也。

”后又呼相者使占诸女,见后,大惊日:“我必为此女称臣。

然贵而少子,若养它子者,得力乃当逾于所生。

”初,援征五溪蛮,卒于师,虎贲中耶将梁松、黄门侍耶窦固等因谮之,由是家益失势,又数为权责所侵侮。

后从兄严不胜忧愤,白太夫人绝窦氏婚,求进女掖庭。

由是选后入太子宫。

①,傍接同列,礼则修备,上下安之。

遂见宠异,常居后堂。

时年十三。

奉承阴后显宗即位,以后为贵人。

时后前母姊女贾氏亦以选入,生肃宗。

帝以后无子,命令养之。

谓日:人未必当自生子,但患爱养不至耳。

”后于是尽心抚育,劳悴过于所生。

肃宗亦孝性淳笃,恩性天至,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

后常以皇嗣未广,每怀忧叹,荐达左右,若恐不及。

皇太后曰:“马贵人德冠后宫,即其人也。

”连立为皇后。

先是数日,梦有小飞虫无数赴着身,又入皮肤中而复飞出。

既正位宫闱,愈自谦肃。

身长七尺二寸,方口,美发。

能诵《易》,好读《春秋》、《楚辞》,尤善《周官》、董仲舒书。

常衣②,望见后袍衣疏粗,反以为绮觳,就视,乃笑。

后辞曰:大练,裙不加缘。

朔望诸姬主朝请“此缯特宜染色,故用之耳。

”六宫莫不叹息。

十五年,帝案地图,将封皇子,悉半诸国。

时楚狱连年不断,囚相证引,坐系者甚众。

后.虑其多滥,乘间言及,恻然。

帝感悟之,夜起彷徨,为思所纳,卒多有所降宥。

.及帝崩,肃宗即位,尊后曰皇太后。

(摘自《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注]①阴后:即阴皇后。

②朝请:即拜谒皇室,要求皇后妃嫔也参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后闻之,咸叹异焉异:对…感到惊异.案:通“按”,察看.帝案B地图,将封皇子..因相证引,坐系 C者甚众系:关联..卒多有所降宥 D 宥:宽宥,饶恕.)(分)3.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明马皇后入宫后严于律己的一组是(5.①内外咨禀,事同成人②奉承阴后,傍接同列,礼则修备③能诵《易》,好读《春秋》④既正位宫闭,愈自谦肃⑤此缯特宜染色,故用之耳⑥后虑其多滥,乘间言及,恻然D.②③④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皇后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亡,所以,她很小就料理家事,管理僮仆,僮仆家里家外凡事向她请示报告。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练习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练习含解析

专题五文言文阅读必备知识建构热点提分1 文言断句题(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生征见。

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

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第一步:理解句子的含义这句话的意思是: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

(京津鲁琼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落实训练高效增分文言文阅读(三)(含解析)

(京津鲁琼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五落实训练高效增分文言文阅读(三)(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三)一、(2019·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弱冠举乡试,学大进。

顾益好言兵,且善射。

登弘治十二年进士..。

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

瑾诛,量移庐陵知县。

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

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

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

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

不如直捣南昌。

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

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众曰:“善”。

宸濠果自安庆还兵。

乙卯遇于黄家渡。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

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

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

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

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

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

徐起,三发三中。

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

..尚书。

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

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遂笃信不疑。

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

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B.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C.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D.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解析:选B。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五文言文阅读(一)(含解析)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五文言文阅读(一)(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一)一、(201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策,字少逸,敦煌人。

父同,仕唐,官至容管经略使。

策少聪警好学,尤乐章句..。

居洛阳敦化里,尝浚甘泉井,得古鼎,耳有篆字..曰“魏黄初元年春二月,匠吉千”,且又制作奇巧,同甚宝之。

策时在父傍,徐言曰:“建安二十五年,曹公薨,改年为延康,其年十月,文帝受汉禅,始号黄初,则是黄初元年无二月明矣。

鼎文何谬欤!”同大惊,亟遣启书室,取《魏志》展读,一不失所启,宗族奇之,时年十三。

未弱冠,落发为僧,居雍之慈恩精庐,颇有高致。

唐广明末,大盗犯阙,策遂返初服,奉父母逃难,君子多之。

及丁家艰...,以孝闻。

服满,自屏郊薮,一无干进意,若是者十余载,方出为广文博士,改秘书郎。

王行瑜帅邠州,辟为观察支使,带水曹员外郎,赐绯。

及行瑜反,太原节度使李克用奉诏讨伐,行瑜败死,邠州平。

策与婢肩舆其亲,南出邠境,属边寨积雪,为行者所哀。

太祖闻而嘉之,奏为郑滑支使,寻以内忧去职。

制阕,除国子博士,迁膳部员外郎。

不一岁,华帅韩建辟为判官,及建领许州,又为掌记。

天复中,策奉其主书币来聘,太祖见而喜曰:“张夫子且至矣。

”即奏为掌记,兼赐金紫..。

天祐初,表其才,拜职方郎中,兼史馆修撰,俄召入为翰林学士,转兵部郎中、知制诰,依前修史。

未几,迁中书舍人,职如故。

太祖受禅,改工部侍郎,加承旨。

其年冬,转礼部侍郎。

明年,从征至泽州,拜刑部侍郎、平章事,仍判户部,寻迁中书侍郎,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焉乾化二年秋,卒。

所著《典议》三卷、制词歌诗二十卷、笺表三十卷,存于其家。

(节选自《旧五代史·张策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焉/B.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焉/C.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焉/D.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焉/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五文言文阅读(三)(含解析)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五文言文阅读(三)(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三)一、(南昌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温仲舒字秉阳,河南人。

太平兴国二年,举进士,为大理评事。

迁秘书丞,坐事除名。

未几,复起为右赞善大夫,通判睦州。

端拱三年秋,彗星见...,召对..别殿,仲舒以为“国家平太原以来,燕、代之交,城守年深,杀伤剽掠,彼此迭见。

大河以北,农桑废业,户口减耗。

凋弊之余,极力奉边。

丁壮备徭,老弱供赋。

遗庐坏堵,不亡即死。

邪人媚上,犹云乐输。

加以兵卒践更,行者辛苦,居者怨旷。

愿推恩宥,以绥民庶”。

太宗嘉纳之,遂赦河北。

淳化四年,罢知秦州。

先是,俗杂羌人。

羌人居于渭河之南,大洛、小洛门寨,多产良木,为其所据。

岁调卒采伐给京师,必以赀假道于羌户。

然不免攘夺,为民患。

仲舒至,部兵历按诸寨,谕其酋以威信,诸部献地内属。

既而悉徙其部落于渭北,立堡寨以限之。

民感其惠,为画像祠之。

会有言仲舒生事者,上谓近臣曰:“仲舒当以绥怀为务。

古者伊、洛之间,尚有羌、浑杂居,况此羌部内属,素居渭南,土著已久,一旦擅意斥逐,或至骚动,又烦吾关右..之民。

”乃命知凤翔薛惟吉与仲舒对易其任。

会内侍蓝继宗使秦州还,言得地甚利。

乃召仲舒,拜户部侍郎。

二寨后为内地,岁获巨木之利。

咸平初,拜礼部尚书,罢政,出知河阳。

逾年,知开封府。

景德中并州缺守上以北门重镇须大臣镇抚非温仲舒不可令宰相谕旨仲舒不愿往大中祥符中进秩户部尚书三年,卒,年六十七。

赠左仆射,谥恭肃。

仲舒敏于应务。

少与吕蒙正契厚,又同登第..。

仲舒黜废累年,蒙正居中书,极力援引,及被任用,反攻蒙正,士论薄之。

(选自《宋史·温仲舒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德中/并州缺守/上以北门重镇须大臣/镇抚非温仲舒不可/令宰相谕旨/仲舒不愿往/大中祥符中/进秩户部尚书/B.景德中/并州缺守/上以北门重镇须大臣镇抚/非温仲舒不可/令宰相谕旨/仲舒不愿往/大中祥符中/进秩户部尚书/C.景德中/并州缺守/上以北门重镇须大臣/镇抚非温仲舒不可/令宰相谕旨仲舒/不愿往/大中祥符中/进秩户部尚书/D.景德中/并州缺守/上以北门重镇须大臣镇抚/非温仲舒不可/令宰相谕旨仲舒/不愿往/大中祥符中/进秩户部尚书/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二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将作大匠严之子。

为人美辞貌,有俊才。

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

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

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

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

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相望。

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

’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

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

”故往应骘召。

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注)典校秘书。

是时,邓太后监朝,骘兄弟辅政。

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

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

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

颂奏,忤邓氏,滞于东观,十年不得调。

因兄子丧,自劾归。

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

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

出为河间王厩长史。

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

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

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

居宇器服,多存侈饰。

尝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

年八十八,延熹九年卒于家。

遗令薄葬。

论曰: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

夫事苦,则矜全之情薄;生厚,故安存之虑深。

登高不惧者,胥靡之人也;坐不垂堂者,千金之子也。

原其大略,归于所安而已矣。

(注)东观:汉代宫中藏书、著书的机构。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B.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C.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D.马融辞命邓氏/逡巡陇汉之间/将有意于居贞乎/既而羞曲士之节惜/不赀之躯终/以奢乐恣性党附成讥/固知识能匡欲者鲜矣/(2)下列是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舍人,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宋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明代军卫应袭子弟也称“舍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三)一、(南昌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温仲舒字秉阳,河南人。

太平兴国二年,举进士,为大理评事。

迁秘书丞,坐事除名。

未几,复起为右赞善大夫,通判睦州。

端拱三年秋,彗星见...,召对..别殿,仲舒以为“国家平太原以来,燕、代之交,城守年深,杀伤剽掠,彼此迭见。

大河以北,农桑废业,户口减耗。

凋弊之余,极力奉边。

丁壮备徭,老弱供赋。

遗庐坏堵,不亡即死。

邪人媚上,犹云乐输。

加以兵卒践更,行者辛苦,居者怨旷。

愿推恩宥,以绥民庶”。

太宗嘉纳之,遂赦河北。

淳化四年,罢知秦州。

先是,俗杂羌人。

羌人居于渭河之南,大洛、小洛门寨,多产良木,为其所据。

岁调卒采伐给京师,必以赀假道于羌户。

然不免攘夺,为民患。

仲舒至,部兵历按诸寨,谕其酋以威信,诸部献地内属。

既而悉徙其部落于渭北,立堡寨以限之。

民感其惠,为画像祠之。

会有言仲舒生事者,上谓近臣曰:“仲舒当以绥怀为务。

古者伊、洛之间,尚有羌、浑杂居,况此羌部内属,素居渭南,土著已久,一旦擅意斥逐,或至骚动,又烦吾关右..之民。

”乃命知凤翔薛惟吉与仲舒对易其任。

会内侍蓝继宗使秦州还,言得地甚利。

乃召仲舒,拜户部侍郎。

二寨后为内地,岁获巨木之利。

咸平初,拜礼部尚书,罢政,出知河阳。

逾年,知开封府。

景德中并州缺守上以北门重镇须大臣镇抚非温仲舒不可令宰相谕旨仲舒不愿往大中祥符中进秩户部尚书三年,卒,年六十七。

赠左仆射,谥恭肃。

仲舒敏于应务。

少与吕蒙正契厚,又同登第..。

仲舒黜废累年,蒙正居中书,极力援引,及被任用,反攻蒙正,士论薄之。

(选自《宋史·温仲舒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德中/并州缺守/上以北门重镇须大臣/镇抚非温仲舒不可/令宰相谕旨/仲舒不愿往/大中祥符中/进秩户部尚书/B.景德中/并州缺守/上以北门重镇须大臣镇抚/非温仲舒不可/令宰相谕旨/仲舒不愿往/大中祥符中/进秩户部尚书/C.景德中/并州缺守/上以北门重镇须大臣/镇抚非温仲舒不可/令宰相谕旨仲舒/不愿往/大中祥符中/进秩户部尚书/D.景德中/并州缺守/上以北门重镇须大臣镇抚/非温仲舒不可/令宰相谕旨仲舒/不愿往/大中祥符中/进秩户部尚书/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答文言断句题需要理解句子大意、正确把握句间关系。

从句意来看,“镇抚”的行为的发出者是“大臣”,且“非温仲舒不可”语意完整,因而“大臣镇抚”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

“谕旨”意为“晓谕皇帝诏令”,“旨”作“谕”的宾语,结构完整,而“不愿往”的是“仲舒”,“仲舒不愿往”主谓之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D项。

故答案为B项。

答案:B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彗星见,古人认为彗星出现代表不祥,是旱灾、水灾、战争等发生的征兆。

B.召对,指我国古代君主召见大臣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C.关右,古人以西为右,亦称“关西”,历史上曾泛指函谷关或山海关以西地区。

D.登第,即登科,指科举时代应考之人被录取,“登第”有时又特指考取进士。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山海关以西地区”错,应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答案: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温仲舒为民着想,极力劝赦百姓。

他从边境不宁、农桑荒废、户口减少、徭役苛重等多个方面劝说皇上,条分缕析,情真意切,使得皇上大赦黄河以北地区。

B.温仲舒为政有方,解决边境之患。

任秦州知州时,他采用谕以威信、迁徙部落、建立堡寨等多种手段,解决了渭河以南的问题,使百姓蒙恩、国家获利。

C.温仲舒被人中伤,招致皇上误解。

有人称温仲舒在秦州无事生非,皇上因而也认为温仲舒在处置羌人的问题时方法不当,以致发生了骚乱,影响到安定。

D.温仲舒仕途不顺,一生转徙多地。

考中进士后他先后任大理评事、秘书丞,但被除名;后任礼部尚书,又被罢免;又曾在地方上任睦州通判、河阳知府等职。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以致发生了骚乱,影响到安定”错,原文是说皇上认为可能导致骚动,又烦扰关右的百姓。

答案:C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岁调卒采伐给京师,必以赀假道于羌户。

然不免攘夺,为民患。

译文:(2)仲舒黜废累年,蒙正居中书,极力援引,及被任用,反攻蒙正,士论薄之。

译文: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答案:(1)每年征调士兵采伐林木供应京城,必须用钱财向羌族人借道通行。

但仍不免被他们抢夺,成为百姓的祸患。

(考查点:“给”“假道”“患”)(2)温仲舒被贬退多年,吕蒙正在中书省任职,极力举荐他,等到温仲舒被任用后,反而攻击吕蒙正,士大夫议论时都看不起他。

(考查点:“黜废”“援引”“薄”) 【参考译文】温仲舒字秉阳,河南人。

太平兴国二年,考中进士,任大理评事。

升迁后担任秘书丞,因犯法被削职为民。

不久,又被起用为右赞善大夫、睦州通判。

端拱三年秋天,彗星出现,皇上在别殿召见大臣应对,温仲舒认为“国家平定太原以来,燕、代交界的地方,多年战争,杀伤抢劫的事,前后不断。

黄河以北地区,农桑荒废,户口减少。

衰败之余,极力供给边疆所需。

壮丁服徭役,老弱供赋税。

遗弃房屋,毁坏墙壁,百姓不是逃亡就是死去。

奸臣媚惑皇上,还说百姓乐于交税。

加上被征者可以用钱雇人代替服役,出征的人辛苦,居家的人怨恨。

希望朝廷施以恩惠,以安抚百姓”。

太宗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大赦黄河以北地区。

淳化四年,罢为秦州知州。

在此之前,汉人与羌人杂居。

羌人居住在渭河南面,大洛、小洛门寨,出产很多优质木材,这些木材被他们占据。

每年征调士兵采伐林木供应京城,必须用钱财向羌族人借道通行。

但仍不免被他们抢夺,成为百姓的祸患。

温仲舒到任后,率领士兵巡视各寨,用威信晓谕部落首领,各部落都献地请求归附朝廷。

后来把这些部落都迁徙到渭河北面,建立堡寨来控制他们。

百姓感激他的恩惠,为他画像祭祀他。

正遇有人说温仲舒挑起事端,皇上对亲近大臣说:“温仲舒应以安抚为重。

古时伊、洛一带,尚且有羌族、浑族与汉人杂居,况且这些羌族归属朝廷,一向居住在渭河以南,成为本地居民已很长时间,一旦任意驱逐,可能导致骚动,又烦扰我关右的百姓。

”于是命令凤翔知府薛惟吉与温仲舒对调职务。

适逢内侍蓝继宗出使秦州回朝,对皇上说得到渭南之地非常有利。

于是皇上召见温仲舒,授任户部侍郎。

后来大洛、小洛二寨成为内地,每年获得采伐巨木的利益。

咸平初年,温仲舒被授任礼部尚书,后被罢免了职务,离开京城担任河阳知府。

过了一年,任开封府知府。

景德年间,并州缺太守,皇上认为北门重镇必须由大臣镇守安抚,非温仲舒不可,命令宰相宣谕旨意,温仲舒不愿去。

大中祥符年间,升为户部尚书。

大中祥符三年,去世,终年六十七岁。

追赠为左仆射,谥号为“恭肃”。

温仲舒处理事务机敏。

年轻时与吕蒙正交情深厚,又一起考中进士。

温仲舒被贬退多年,吕蒙正在中书省任职,极力举荐他,等到温仲舒被任用后,反而攻击吕蒙正,士大夫议论时都看不起他。

二、(合肥市2019届高三调研性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杨士奇,泰和人。

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已用荐征授教授,当行,王叔英复以史才荐。

遂召入翰林,充编纂官。

永乐五年,广东布政使徐奇载岭南土物馈廷臣,或得其目籍以进。

帝阅无士奇名,召问。

对曰:“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帝遽命毁籍。

六年,帝北巡,命与蹇义、黄淮留辅太子..。

太子喜文辞,王汝玉以诗法进。

士奇曰:“殿下当留意六经..,暇则观两汉诏令。

诗小技,不足为也。

”太子称善。

初,帝起兵时,汉王数力战有功。

帝许以事成立为太子。

既而不得立,怨望。

帝又怜赵王年少,宠异之。

由是两王舍而间太子,帝颇心动。

九年还南京,召士奇问监国状。

士奇以孝敬对,且曰:“殿下天资高,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

”帝悦。

十二年,帝北征。

士奇仍辅太子居守。

汉王谮太子益急。

帝还,以迎驾缓,尽征东宫官黄淮等下狱。

士奇后至,宥之。

行在诸臣交章劾士奇不当独宥,遂下锦衣卫狱,寻释之。

仁宗即位,擢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

初,帝监国时,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

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

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

”或有言大理卿虞谦言事不密。

帝怒,降一官。

士奇为白其罔,得复秩。

又大理少卿弋谦以言事得罪。

士奇曰:“谦应诏陈言。

若加之罪,则群臣自此结舌矣。

”帝立进谦副都御史,而下敕引过。

英宗即位。

士奇既耄,子稷傲很,尝侵暴杀人。

复有人发稷横虐数十事,遂下之理。

士奇以老疾在告。

天子恐伤士奇意,降诏慰勉。

士奇感泣,忧不能起。

卒,年八十。

赠太师,谥文贞。

(选自《明史·杨士奇传》,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B.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C.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D.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臣适病弗预”意为臣恰逢得病没有参加(赠行),句意完整,且与“以故独不及”构成因果关系,“以故”前应断开,排除C、D两项。

“今受否未可知”意为现在各位大臣接受与否还不知道,句意完整,而且后文“且”意为“况且”,与前句形成递进关系,“且”前应断开,排除B项。

选A。

答案:A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文是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一位皇帝所用年号可多达十几个。

B.太子指古代帝王的已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儿子,封建时代的太子地位仅次于皇帝。

C.六经指经过孔子整理并传授的六部古籍,具体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

D.礼部为六部之一,负责掌管典礼事务与科举、赋税等事,长官称礼部尚书。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赋税由户部主管而非礼部。

答案: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士奇史才出众,而不看重诗才。

他凭借史学才华被举荐进入官场,参与辅佐太子时,曾经劝诫太子不要学习诗法小技。

B.杨士奇力辅太子,卷入宫廷斗争。

汉王和赵王联手挑拨皇帝和太子的关系,杨士奇坚决维护太子,因此下狱并被关押很久。

C.杨士奇为人正直,维护朝臣。

他劝谏皇帝遵行即位时颁布的诏书,宽恕曾经忤逆的臣子;又为虞谦辩白,还帮弋谦争取免罪。

D.杨士奇忠君报国,然而治家不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