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版劳动与技术四下教案教案资料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学生:缝口袋时要用平针,从布的反面缝起,然后再把它翻过来,布的正面朝外。 教师:为什么?
学生:这样既看不到大大的针脚,又使布的图案清晰、美观。 学生:特别是缝口时要用卷针,要不然沙子漏出来,就只有包,没有沙子了。 „„ „„
3.学习了钉纽扣的两种方法,想一想,还有什么别的钉法吗?
4.其他样子的纽扣怎么钉?出示各种不同式样的纽扣,说说你用什么
5.如果正式在衣服上钉纽扣,还应该注意什么?
(1)纽扣的位置要对准衣服上的扣洞,可用专用粉笔做上记号
(2)进针后,要把针线往上提,不能往旁边拉,以免针尖戳到别人。
四、交流评议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评议后在教材上填“☆”“☆☆”
(7)穿松紧带—穿带管比较长,要缝得平直,便于穿带。
可以用松紧带,也可以用细绳穿。工具最好用针孔较粗的大号针,这样穿起来相对容易些,用铁发夹或回形针穿带也可以。
(8)翻面整理——检査缝制是否紧密,并根据个人的喜好配上小装饰品。
3.独立操作,巡视指导。
2.学生练习,互教互学。重点模仿穿针和打止结。
四、探究学习
钉双眼扣。
截取比手臂略长些的一段线,用手将线头捻得又尖又直,再把线头穿进针眼,并在线的另一端打个结。可以结合“小贴士”的注意事项进行操作。
确定钉纽扣的位置后,用左手捏紧纽扣和布,从布的正面进针,穿过纽扣的一个孔,再从纽扣的另一个孔进针,在布的背面将线收紧。按这样的方法重复4~5次,使纽扣固定在布面上。
2.学会钉纽扣。
3.在学钉纽扣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受劳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钉纽扣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目标1.1 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劳动与技术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年级下册《劳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学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家庭劳动培养学生在家中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学会扫地、拖地、洗碗、整理房间等基本家务技能。
2.2 农田劳动让学生了解农田劳动的基本知识,学会除草、浇水、施肥等基本农田劳动技能。
2.3 手工制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如纸飞机、风筝、小船等。
2.4 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会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环保技能。
2.5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策略3.1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生活中学习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3 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4 激励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进行评价。
4.2 终结性评价在学习结束时,对学生所学的劳动技能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4.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周:家庭劳动技能培训学习扫地、拖地、洗碗等基本家务技能。
5.2 第二周:农田劳动技能培训学习除草、浇水、施肥等基本农田劳动技能。
5.3 第三周:手工制作技能培训学习制作纸飞机、风筝等简单手工作品。
四下劳动与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认识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3.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认识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生活自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劳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设置劳动与技术实践区,准备相关劳动工具。
2. 教学材料:劳动与技术相关书籍、案例资料。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
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提供后续章节的详细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评价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劳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劳动心得,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学生学习效果如何。
2. 学生反馈: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有所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是否有所培养。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劳动与技术的感悟文章。
2. 家长签字确认,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劳动情况。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在家庭作业中的完成情况。
河南科技版 《劳动与技术》 第十一课《公益广告牌 》 说课

环节一:情景体验引起共鸣
情景体验
向同学们展示各种不文明场所情景、各种不文明的习惯,引导学生观察逐步了解广告牌,激 发学生保护环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环节一:情景体验引起共鸣
不同样式广告牌
【设计意图】:出示不文明习惯真实图片能更加直观的的让同学们认识了解生活中公益广告 牌的作用,通过广告牌善意的提醒,引起学生对公益广告牌浓厚的制作兴趣。
环节五:一起来欣赏
展示学生好的创意作品,让大家来欣赏、学习、评价。
【设计意图】:本课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和其他同学鼓励性的评价会给他 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将热爱公益的思想渗透到每位学生的心中,让学生享受到创作成功的 乐趣。
评价
环节六:扩展延伸
影视
动漫
广播
【设计意图】:虽然今天我们的学习活动本身就属于公益广告,但是在以后的 生活学习中更希望大家把这个活动进行到底,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身边的人,做 一个讲文明,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好公民。也对本课的情感目标有了更好的诠释。
情感目标
使学生懂得公益广告的作用,明白其中的道理,受到关爱他人、保 护环境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团结合作关系。
三、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交给学生
+ + + 观察法
讨论法
演示法
情景教 学法
说学法
目的
引起共鸣 扩展思路 学会动手
✓ 情景体验法:真实情景激发感情 引起共鸣
谢谢大家
希望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批评和指导
环节三:通过对比,一起分析共同学习
公益主题
融入生活,总结
保护环境 奉献爱心 反对浪费 交通安全 其他
河南科技版劳动与技术四下教案【范本模板】

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下册学校班级任课教师学习目标:1、知道为什么要打扫校园,打扫校园是每位同学应尽的义务。
2、会打扫校园。
3、以小组为单位清扫校园,并做好记录。
学习重点:1、知道为什么要打扫校园,打扫校园是每位同学应尽的义务。
2、会打扫校园。
学习难点:以小组为单位清扫校园,并做好记录.学习方法:演示法、动手实践法学习准备:小组清扫记录表学习流程:一、导入:整洁优美的校园,不仅有利于学习,而且有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打扫校园是每位同学应尽的义务。
二、讨论交流:1、打扫校园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2、打扫校园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三、学方法:1、土质地面:捡静杂物,产品凸出的地方,轻扫.2、硬化地面:清扫,用拖把拖干净。
3、花坛中:拔除杂草,清扫枯叶、纸片和其它杂物,粉刷墙壁.四、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清扫校园,并且填好记录表。
五、交流探究:你想过要把废弃物分类存放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学习目标:1、知道蔬菜择洗后,要经过刀工处理才能烹制成菜肴.2、学会切菜的方法。
3、尝试在家切菜,帮妈妈做家务。
学习重点:1、蔬菜择洗后,要经过刀工处理才能烹制成菜肴。
2、切菜的方法。
学习难点:尝试在家切菜,帮妈妈做家务。
学习方法:交流讨论法、演示法学习准备:1、每种切法适应的蔬菜:黄瓜、火腿肠、大白菜叶、萝卜。
2、刀具、小案板.学习流程:一、导入:1、出示所带工具,询问学生切过这些菜吗?你是怎样切的?2、蔬菜择洗后,一般都要经过刀工处理才能烹制成菜肴。
怎样切菜呢?家庭做菜时主要把菜切成片、丝(条)、块(丁)。
二、学技能1、切片:刀与菜板垂直,刀的内侧面紧贴左手手指中间关节弯曲处.这种刀法适于切质地脆嫩的蔬菜(直切).锯切:像拉锯一样,适用于切质地细嫩或有韧性、较厚(粗)的原料,如豆腐、生肉、卤肉、火腿肠等。
2、切丝(条):先把原料片叠齐,再用直切或锯切方法切成丝。
(直叠形)原料片薄而形状均匀的,可以把2-3片直叠起来切,也可以斜排成瓦棱形切。
四下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认识到劳动是技术的基础。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关系2.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3. 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4. 生活中的技术应用5.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三、教学重点:1. 劳动与技术的关系2. 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3. 生活中的技术应用四、教学难点:1. 劳动与技术的关系2. 生活中的技术应用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实践法: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技术。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技术应用,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与技术的结合。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和体验。
二、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10分钟)1. 教师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强调劳动是技术的基础。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三、劳动的意义和价值(5分钟)1. 教师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劳动的感悟。
四、基本的劳动技能训练(5分钟)1. 教师示范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
五、生活中的技术应用(5分钟)1. 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技术应用,如用电、用火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技术应用经验。
六、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八、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编写一篇关于劳动与技术的日记。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劳动表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完美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劳动和技术的概念;2.了解不同劳动和技术的实践应用;3. 培养学生对劳动和技术的兴趣和热爱;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含义和分类:- 劳动的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劳动的分类: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
2.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技术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技术的应用领域:生活、教育和工作等。
3. 劳动和技术的联系:- 劳动和技术的关系及相互依赖性;- 举例说明劳动和技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研究劳动和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了解不同劳动和技术的实践应用。
2. 教学难点:- 揭示劳动和技术的联系及相互依赖性。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探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劳动和技术的应用。
3. 观察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实践,加深对劳动和技术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劳动和技术的兴趣。
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劳动和技术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3. 分类研究:分别介绍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概念和实践应用。
4. 技术应用:列举生活、教育和工作等方面的技术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 讨论与总结: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理解,然后进行整体总结。
6. 拓展延伸:邀请一些有相关经验或专业知识的人士来校园进行讲座或实践指导,加深学生对劳动和技术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反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观察、记录学生的表现和回答,给予及时反馈。
2. 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以激发学生自主研究的动力。
3. 小组评价: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分享对课程的理解和收获。
七、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和实物素材:用于导入和示范实验。
2. 案例分析材料:提供真实的技术应用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劳技教案下册全册教案

劳技教案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劳动与技术教育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历史和发展。
3.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
4.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5. 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兴趣。
2.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定义、历史和发展,使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概念。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4. 实践:学生参与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亲身实践并体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作用。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合作能力。
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和讨论的情况,评估学生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中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第二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一、教学目标1. 掌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
2. 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
2. 劳动与技术教育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
3. 劳动与技术教育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教育原则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劳动与技术教育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4. 实践:学生参与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亲身实践并应用劳动与技术教育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科技版劳动与技术四下教案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下册学校班级任课教师学习目标:1、知道为什么要打扫校园,打扫校园是每位同学应尽的义务。
2、会打扫校园。
3、以小组为单位清扫校园,并做好记录。
学习重点:1、知道为什么要打扫校园,打扫校园是每位同学应尽的义务。
2、会打扫校园。
学习难点:以小组为单位清扫校园,并做好记录。
学习方法:演示法、动手实践法学习准备:小组清扫记录表学习流程:一、导入:整洁优美的校园,不仅有利于学习,而且有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
打扫校园是每位同学应尽的义务。
二、讨论交流:1、打扫校园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2、打扫校园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三、学方法:1、土质地面:捡静杂物,产品凸出的地方,轻扫。
2、硬化地面:清扫,用拖把拖干净。
3、花坛中:拔除杂草,清扫枯叶、纸片和其它杂物,粉刷墙壁。
四、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清扫校园,并且填好记录表。
五、交流探究:你想过要把废弃物分类存放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学习目标:1、知道蔬菜择洗后,要经过刀工处理才能烹制成菜肴。
2、学会切菜的方法。
3、尝试在家切菜,帮妈妈做家务。
学习重点:1、蔬菜择洗后,要经过刀工处理才能烹制成菜肴。
2、切菜的方法。
学习难点:尝试在家切菜,帮妈妈做家务。
学习方法:交流讨论法、演示法学习准备:1、每种切法适应的蔬菜:黄瓜、火腿肠、大白菜叶、萝卜。
2、刀具、小案板。
学习流程:一、导入:1、出示所带工具,询问学生切过这些菜吗?你是怎样切的?2、蔬菜择洗后,一般都要经过刀工处理才能烹制成菜肴。
怎样切菜呢?家庭做菜时主要把菜切成片、丝(条)、块(丁)。
二、学技能1、切片:刀与菜板垂直,刀的内侧面紧贴左手手指中间关节弯曲处。
这种刀法适于切质地脆嫩的蔬菜(直切)。
锯切:像拉锯一样,适用于切质地细嫩或有韧性、较厚(粗)的原料,如豆腐、生肉、卤肉、火腿肠等。
2、切丝(条):先把原料片叠齐,再用直切或锯切方法切成丝。
(直叠形)原料片薄而形状均匀的,可以把2-3片直叠起来切,也可以斜排成瓦棱形切。
原料片大、薄、长的,可先卷成卷,再横过来切丝,如海带、大白菜叶等。
切时刀距小,切出的是丝;刀距大些,切出的就是条了。
3、切块(丁):一般有2立方厘米大小,一些原料体积大或形状不规则,要先切成厚片,再切成宽条,最后切成块,如熟肉、白萝卜、土豆等。
切丁是把原料切成像小指头肚一样的小块,如肉丁、豆腐丁、土豆丁等。
三、议一议:切片、条、块三种切法中,哪种切法是最基础的?学习目标:1、知道有些菜适合凉拌,有的菜适合热炒。
2、通过学技能,会做炒西红柿鸡蛋和炒香菇青菜两款菜。
学习重、难点:通过学技能,会做炒西红柿鸡蛋和炒香菇青菜两款菜。
学习方法:交流讨论法、演示法学习流程:一、导入:家庭做菜时,除了凉拌菜,更多的就是炒菜了。
今天我们学做两款炒菜。
二、学技能1、炒西红柿鸡蛋(1)出示原料(2)讲解做法边讲边演示。
注意:将西红柿在沸水中浸泡一会儿后取出,可去皮。
2、炒香菇青菜(1)出示原料(2)讲解做法边讲边演示。
注意:干香菇需先用温开水发好、择净。
三、讨论交流1、做热菜和做凉菜相比,除了择(洗)菜、切菜、调味等程序相同外,其他操作程序有什么不同?应注意些什么?2、为什么有的香菇青菜炒得软塌塌的,口感不清脆、不爽口?学习目标:1、学会理财,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2、学会正确对待金钱、运用金钱。
学习重点:学会理财,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学习难点:学会正确对待金钱、运用金钱。
学习方法:交流讨论法学习流程:一、讨论交流出示记录表:《小明一个月的消费情况》想一想,哪些是必要的消费,哪些是不必要的消费?怎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呢?二、学理财把钱存入银行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费,还可以增值。
你存过钱吗?了解存钱取钱的方法吗?1、存钱。
需有效证件。
2、取钱。
注意核对信息。
3、认识银行卡。
除了用存折存、取钱外,还有更方便快捷的银行卡。
你认识银行卡吗?三、有意义的消费帮助贫困学生重返校园。
想一想,还有哪些消费也是很有意义的?四、小试身手当一周小家长,安排全家生活,记录消费情况。
和父母一起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消费,哪些是不合理的消费?五、总结把钱存在银行里,就不会随意乱花钱了。
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消费,把钱用在有意义的消费上。
学习目标:1、能说出制作室内小装饰品的意义。
2、通过学习,会制作一些室内小装饰品。
学习重、难点:通过学习,会制作一些室内小装饰品。
学习方法:观察法、演示法学习流程:一、导入:同学们,用一些闲置废弃的材料制作精巧的室内小装饰品,会增添许多轻松、活泼的氛围。
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两件室内小装饰品。
二、做吊篮1、展示材料和工具2、动手做师边做边讲解。
学生试着学做。
三、做小熊1、准备材料和工具2、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小熊。
3、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学生注意:(1)注意避开乒乓球的损坏部分,使熊脸光滑、干净。
(2)选取的塑料瓶口要小于乒乓球。
(3)组合粘贴后怎样整体美化一下?(4)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学习目标:1、学习制作火柴盒帆船。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学习制作火柴盒帆船。
学习难点: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学习方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学习准备:2—3个完整的空火柴盒,一张16开白纸,直径3—4毫米、长200毫米的细木(竹)条一根,500毫米的细线一段,直尺,剪刀,锥子。
学习流程:一、导入:同学们,用空火柴盒制作的船模小巧逼真。
今天我们就学做一只“火柴盒帆船”。
拿出你们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吧!二、动手做。
1、剪出船头、船尾。
2、粘好船体骨架。
3、在船体骨架上打眼。
4、用白纸剪出船底,粘成船体。
5、做好帆和舵。
6、安上帆和舵,一只帆船就做好了。
三、新思路。
你还会用什么质地的材料制作船模?学习目标:1、知道轻巧舒适的拖鞋能使人足部的劳累得到缓解,十分有益于身心健康。
2、通过学习会制作成一双精美的纸质花拖鞋。
学习重、难点:通过学习会制作成一双精美的纸质花拖鞋。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动手操作法学习准备:有一定厚度和韧性的旧纸盒,彩纸、铅笔、剪刀和胶水。
学习流程:一、导入:在家里人们都喜欢穿一双轻巧、舒适的拖鞋。
这不但使人们的心理得到放松,更能使足部的劳累得到缓解,十分有益于身心健康。
今天,我们就来学做双纸质花拖鞋。
二、动手做。
1、准备材料和工具。
2、动手做。
⑴剪出有一定规格的纸板。
⑵剪出鞋底。
⑶剪襻带。
⑷把鞋底与襻带组合、粘牢。
三、认知拓展。
你还知道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场合适合穿拖鞋?学习目标:1、知道刻印有朱文印(阳文印)和白文印(阴文印)等种类。
2、会简单的刻印。
学习重、难点:会简单的刻印。
学习方法:动手操作法、展示交流法学习准备:有关刻印的图片、材料和工具学习流程:一、导入展示有关刻印的图片,介绍:刻印在我国历史悠久,自商代至今已有3000——4000年的历史,而且内容丰富,风格流派各异。
二、学习简单的刻印。
1、准备好材料。
切削喜欢的印章模块形状。
2、描画印图。
3、贴压印图。
4、动手刻印。
5、拓印样。
三、交流探究1、如果想刻出一方朱文印,应刻去印图中的什么部分?2、你觉得还可以用身边的什么材料刻印章?学习目标:1、知道所有的木质家具,都是由一件一件单独的木头部件巧妙地连接起来的。
2、会用学到的方法做一件木质工艺品。
学习重、难点:会用学到的方法做一件木质工艺品。
学习方法:动手操作法、展示交流法学习准备:薄木板、厚垫纸、白纸、复写纸、白乳胶、钢丝锯、小刀、细砂纸、铅笔。
学习流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所有的木质家具,都是由一件一件单独的木头部件巧妙地连接起来的。
那么,木质家具中的部件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呢?出示相关图片:榫结合金属件结合:角铁、合页、钉钉胶结合二、动手做。
1、设计图样。
2、拓印图样。
在设计的图样和薄木板中间垫上复写纸。
3、切割(或锯割)部件。
用小刀切割或用钢丝锯锯割。
4、打磨成形。
5、组接成品。
想一想,兔子的耳朵、尾巴和兔的前、后肢组接方法相同吗?三、交流探究1、制作中运用了木制品部件连接的哪种结合?2、要想使兔耳和兔尾的连接更牢固,除了已用的榫结合方法外,最好用哪种结合法?学习目标:1、知道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2、学会制作雄鹰风筝。
学习重、难点:学会制作雄鹰风筝。
学习方法:动手操作法、展示交流法学习准备:制作雄鹰风筝的材料和工具学习流程:一、导入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博物馆在哪儿吗?在美国的华盛顿。
美国华盛顿的宇航博物馆里有这样一条标语:“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你见过这些风筝吗?(出示风筝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制作雄鹰风筝。
二、学技能1、出示材料和工具。
2、动手做。
⑴裁剪蒙面纸。
⑵彩绘蒙面纸。
⑶修整竹篾。
用刀刮竹篾的两面,并用细砂纸打磨光滑。
⑷裱糊风筝。
⑸缝角管,穿横竹篾。
⑹拴提线,粘飘带。
三、放飞。
你的雄鹰风筝做好了吗?快去放飞一下看如何吧!学习目标:1、认识空气调节器和电热取暖器。
2、学会使用空气调节器和电热取暖器。
学习重、难点:学会使用空气调节器和电热取暖器。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动手操作演示法学习准备:空气调节器实物,遥控器,电热取暖器实物。
学习流程:一、导入同学们,现在城市居民家庭中广泛使用了空气调节器,简称“空调。
瞧,咱们教室就有一台。
另外,大多家庭中还使用了电热取暖器,实现了冬暖夏凉。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两中家用电器。
二、看一看。
空气调节器:壁挂式空气调节器(如我们教室的这一台)。
柜式空气调节器(出示图片)空调能制冷、制热、去湿,加快室内空气流动,对室内空气起除尘、净化、调温作用。
三、学技能拿出空调遥控器,边讲解边演示。
1、打开空调前,应先设定所需温度。
下列指标可供参考:夏季26~28℃冬季18~20℃2、再选择制冷或制热速度开关。
3、最后,打开电源开关,空调就能按要求运转了。
注意:无论是意外停电或是正常关机,都能马上再次开机,必须关机5分钟以后再开机。
否则,会损坏空调内部机件。
如何操作和使用空调,要以厂家提供的说明书为准。
四、学知识。
认识电热取暖器:PTC陶瓷取暖器石英取暖器电热油汀取暖器五、学方法。
使用电热取暖器应注意两点,一是室内密封要好,易于升温,保温;二是放在室内人们不易碰到的地方。
开启:逐步升温调整:室温升到预定温度时,调低温控器,保持室内湿度。
保养:表面清洁。
所有电热取暖器都要远离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不用时要拔出插头,切断电源。
六、议一议。
1、为什么无论夏季制冷或冬季制热都不宜把温度设定的过低或过高?2、你觉得同时使用以上两种家电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学习目标:1、认识电冰箱。
2、知道电冰箱的用途。
3、会使用电冰箱。
学习重、难点:会使用电冰箱。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学习流程:一、导入电冰箱既可以用来短期储存多种生、熟食品,又可以制作清凉饮料和冷食,给生活带来很多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