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蔚蓝色的地球》PPT课件
合集下载
《蔚蓝色的地球》我们生活的地球PPT课件三

火箭升天
到目前为止,人 类只登上了月球,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 小小的遗憾。展望 21世纪,人类将插 上科技的翅膀,在 更加广阔的宇宙空 间纵横驰骋!
阿波罗11号
麦哲伦号
1.如果让你说一句话来号召大家保护 地球,你会怎么说?设计一条公益 广告语。
2.根据所学的地理、天文知识,以及 日常所观察到的内容,为地球写一份 自我介绍。(300字左右)
地球每个圈层的成分、 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 和 地球内圈两大部分。
地球自转 地球存在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自转。天空中各种天
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
地球公转 1543年著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
一书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地球 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 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球
讨论:
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运动
地球是一个直径为 12800千米的、美丽的、 蔚蓝色的球体。整个地 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 是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 人类经过千百年的探索, 到16世纪哥白尼建立日 心说后才普遍认识到: 地球是绕太阳公转的行 星之一。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 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 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 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 面积有3800万千米。
月相变化
地球的特征
可爱之处
气温变化 大气层
斜轴
特征
宜人 美妙
称道
旋转速度 重力 气候
刚好合适 有价值 多变
《蔚蓝色的地球》课件

《蔚蓝色的地球》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 地球的结构与组成 • 地球的生态环境 • 地球的资源与利用 • 地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结语:珍爱我们的家园
01
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地球的形成
1 2
3
星云凝聚
地球是由宇宙尘埃和气体凝聚形成的,大约在45亿年前,一 个旋转的星云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凝聚成行星。
01
生物圈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生态系
统。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02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03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城市化、工业化、土
地利用等,这些影响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04
地球的资源与利用
矿物资源
矿物种类
地球上已发现的矿物有3000多种,包括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 和能源矿物等。
矿物分布
矿物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如中国 、美国、澳大利亚等。
矿物利用
矿物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交通、通讯等领域,对人类 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能源资源
1 2
能源类型
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等 ,其中化石能源是目前主要的能源来源。
月球年龄推算
月球的形成时间与地球相近,通过对月球岩石的定年,也可以推算出地球的年龄。
陨石研究
通过对坠落到地球的陨石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太阳系的年龄,进而推算出地球的年龄。
地球的演化过程
早期地球
01
地球形成初期,环境极为恶劣,火山活动频繁 ,大气成分与现在截然不同。
$number {01}
目录
• 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 地球的结构与组成 • 地球的生态环境 • 地球的资源与利用 • 地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结语:珍爱我们的家园
01
地球的起源与演化
地球的形成
1 2
3
星云凝聚
地球是由宇宙尘埃和气体凝聚形成的,大约在45亿年前,一 个旋转的星云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凝聚成行星。
01
生物圈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生态系
统。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02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03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城市化、工业化、土
地利用等,这些影响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04
地球的资源与利用
矿物资源
矿物种类
地球上已发现的矿物有3000多种,包括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 和能源矿物等。
矿物分布
矿物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如中国 、美国、澳大利亚等。
矿物利用
矿物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交通、通讯等领域,对人类 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能源资源
1 2
能源类型
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等 ,其中化石能源是目前主要的能源来源。
月球年龄推算
月球的形成时间与地球相近,通过对月球岩石的定年,也可以推算出地球的年龄。
陨石研究
通过对坠落到地球的陨石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太阳系的年龄,进而推算出地球的年龄。
地球的演化过程
早期地球
01
地球形成初期,环境极为恶劣,火山活动频繁 ,大气成分与现在截然不同。
蔚蓝色的地球 我们生活的地球PPT优秀课件3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球
讨论:
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运动
地球是一个直径为 12800千米的、美丽的、 蔚蓝色的球体。整个地 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 是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 人类经过千百年的探索, 到16世纪哥白尼建立日 心说后才普遍认识到: 地球是绕太阳公转的行 星之一。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 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 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 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 面积有3800万千米。
月相变化
地球的特征 可爱之处
气温变化 大气层
斜轴 旋转速度 重力 气候
特征
宜人 美妙
作用
不至于过度兴奋 或自行焚化 四季交替 生活免于单调 24小时昼夜交替 (自转) 房子不会轻易被 风吹走 生活免于单调
火箭升天
到目前为止,人 类只登上了月球,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 小小的遗憾。展望 21世纪,人类将插 上科技的翅膀,在 更加广阔的宇宙空 间纵横驰骋!
阿波罗11号
麦哲伦号
1.如果让你说一句话来号召大家保护 地球,你会怎么说?设计一条公益 广告语。 2.根据所学的地理、天文知识,以及 日常所观察到的内容,为地球写一份 自我介绍。(300字左右)
称道
刚பைடு நூலகம்合适 有价值 多变
地球: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数百万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中国北极黄河站
讨论:
地球上为什么存在生命?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能插上 翅膀,飞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奥秘。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 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就是大名鼎鼎 的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1961年4月12日, 他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环绕地球飞行 一圈,历时108分钟,写下了人类航天 飞行的新篇章。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球
讨论:
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运动
地球是一个直径为 12800千米的、美丽的、 蔚蓝色的球体。整个地 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 是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 人类经过千百年的探索, 到16世纪哥白尼建立日 心说后才普遍认识到: 地球是绕太阳公转的行 星之一。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 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 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 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 面积有3800万千米。
月相变化
地球的特征 可爱之处
气温变化 大气层
斜轴 旋转速度 重力 气候
特征
宜人 美妙
作用
不至于过度兴奋 或自行焚化 四季交替 生活免于单调 24小时昼夜交替 (自转) 房子不会轻易被 风吹走 生活免于单调
火箭升天
到目前为止,人 类只登上了月球,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 小小的遗憾。展望 21世纪,人类将插 上科技的翅膀,在 更加广阔的宇宙空 间纵横驰骋!
阿波罗11号
麦哲伦号
1.如果让你说一句话来号召大家保护 地球,你会怎么说?设计一条公益 广告语。 2.根据所学的地理、天文知识,以及 日常所观察到的内容,为地球写一份 自我介绍。(300字左右)
称道
刚பைடு நூலகம்合适 有价值 多变
地球: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数百万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中国北极黄河站
讨论:
地球上为什么存在生命?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能插上 翅膀,飞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奥秘。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 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就是大名鼎鼎 的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1961年4月12日, 他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环绕地球飞行 一圈,历时108分钟,写下了人类航天 飞行的新篇章。
最新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人教版小学5年级下册思品蔚蓝色的地球PPT

地球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因此,它是我们人类 的唯一家园。千百年来,人类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用自己的智慧一 次次揭开了地球的奥秘。
科学工作者通过考察、 研究古生物化石和岩石, 可以知道几百万年乃至数 亿年前地球生命的情况和 当时的生存环境。
↑五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解读化石
化石是曾经活着的事物的骨头、细胞、痕迹、烙印(模子)和化 学残留物。化石记录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并不是在同一时刻产生出 来的。细菌的形成早在植物;而鱼类的出现则早于哺乳动物。鳄鱼在 地球上已经有2.5亿年的历史。人类则至少有100万年的历史。同时, 有一些生物如三叶虫,在生活了数亿年之后,又逐渐灭绝了。
你从这两篇日记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 了什么?
蔚蓝色的地球
从太空看地球
我们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如果你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 空,可能会指着地球说:‚看,天上那颗星就是我们的家——地球!‛ 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那么美丽:蔚蓝色的表面,白云缭绕,就像罩着 一层薄薄的面纱;海洋和陆地,轮廓分明,展现着人们不同的生存环境。
地球上的蓝色是……陆地 是…… 白色的涡流是……
北极是个神秘的地方,人们对它的 探索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以后,不 断有人前往北极探险,有的甚至献出 了自己的生命。2004年7月28日,我国 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建立 了中国北极黄河站。这是中国第一个 北极科学考察站。它的建成,将对我 们科学地了解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及其对世界环境的影响有重大的作用。
1520年11月,当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穿过一 条弯弯曲曲的海峡后,终于见到了浩瀚的太平洋。 后人将这条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峡,称为 ‚麦哲伦海峡‛。1521年3月,麦哲伦船队来到菲 律宾。这年4月麦哲伦在一次地方部族的纠纷中被 杀。 1522年9月,麦哲伦船队中仅存的一条船—— 维多利亚号,终于回到了西班牙,原来的船员只 剩下18人。 历时3年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一次通过实践 向世人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蔚蓝色的地球精品课件

2015-6-23
公元前2世纪,中国汉代使者张骞出 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公元13世纪,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 为中国与亚欧建交竖起了路标。 公元15世纪初,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 7次下西洋留下了著名的航海图。 公元15世纪末,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 航海发现美洲大陆。 公元16世纪,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环绕地球航行一周,证明地球是圆的。
2015-6-23
你们知道我国第一位登上 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
杨 利 伟
2015-6-23
2003年10月15日上午九时,中国 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 船,承载着民族的希望,飞上太空。十 月十六日清晨六时二十八分,天安门升 国旗的时候,飞船成功返回了地面,中 国五千年的梦想终于成真。
地球究竟有多大? 地球一圈的周长是4万千米,如果 一个人每天行走50千米,问他绕地球 一周需要多少天?折合多少年? 地球小资料 重量:59.76万亿亿吨 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 周长:4万千米 半径:6371.004千米
2015-6-23
2015-6-23
猜一猜: 这些精确的数据是怎么得来的? 利用高科技仪器测量出来的。
2015-6-23
啊!它是个蓝色大水球!我们给地 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做水球。 —— 尤里.加加林
2015-6-23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能插上翅 膀,飞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奥秘。1957 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大名鼎鼎 的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1961年4月12日, 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一 圈,历时108分钟,写下了人类航天飞行 的新篇章。
2015-6-23
后来人们又发现有些现象不对, 比如说:站在海边,看见大海是圆弧形 的,每当大船开进港口时,总是先看到 旗杆,再看到船身。一个人一直往南边 走,总是会回到出发的地方。于是,进 一步提出了浑天说。
公元前2世纪,中国汉代使者张骞出 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公元13世纪,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 为中国与亚欧建交竖起了路标。 公元15世纪初,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 7次下西洋留下了著名的航海图。 公元15世纪末,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 航海发现美洲大陆。 公元16世纪,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环绕地球航行一周,证明地球是圆的。
2015-6-23
你们知道我国第一位登上 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
杨 利 伟
2015-6-23
2003年10月15日上午九时,中国 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 船,承载着民族的希望,飞上太空。十 月十六日清晨六时二十八分,天安门升 国旗的时候,飞船成功返回了地面,中 国五千年的梦想终于成真。
地球究竟有多大? 地球一圈的周长是4万千米,如果 一个人每天行走50千米,问他绕地球 一周需要多少天?折合多少年? 地球小资料 重量:59.76万亿亿吨 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 周长:4万千米 半径:6371.004千米
2015-6-23
2015-6-23
猜一猜: 这些精确的数据是怎么得来的? 利用高科技仪器测量出来的。
2015-6-23
啊!它是个蓝色大水球!我们给地 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做水球。 —— 尤里.加加林
2015-6-23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能插上翅 膀,飞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奥秘。1957 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大名鼎鼎 的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1961年4月12日, 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一 圈,历时108分钟,写下了人类航天飞行 的新篇章。
2015-6-23
后来人们又发现有些现象不对, 比如说:站在海边,看见大海是圆弧形 的,每当大船开进港口时,总是先看到 旗杆,再看到船身。一个人一直往南边 走,总是会回到出发的地方。于是,进 一步提出了浑天说。
五年级下册品德和社会之蔚蓝色的地球课件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 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
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 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 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内圈可 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 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 内核圈。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行星是本身不发光,围绕恒星(如太阳)转动的天体。恒 星是自身能发光的球状类天体。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543年著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球
讨论:
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思考:古希腊的埃拉托色 尼是如何测量地球大小的?
地球是一个直径为12800千米 的、美丽的、蔚蓝色的球体。整 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具 有明显的圈层结构。人类经过千 百年的探索,到16世纪哥白尼建 立日心说后才普遍认识到:地球 是绕太阳公转的行星之一。
一书中首先完了地球上的白天和黑夜变化,地球公转造成 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
卫星指的是在围绕一颗行星轨 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人 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月球 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 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 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它的平 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地球直 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积有 3800万千米。
2、从麦哲伦的事例中你 感觉到什么?
火箭升天
地球上有很多未解之
谜,到目前为止,人类 只登上了月球,这不能 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展望21世纪,人类将插 上科技的翅膀,在更加 广阔的宇宙空间纵横驰 骋!
阿波罗11号 麦哲伦号
1.地球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请在网 上查一查,把你所查到的未解之谜 罗列出来。
月相变化
自主思考
1、人造卫星拍摄的 地球全景照片中,地 球上的蓝色、黄色、 白色分别代表什么?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球 1 蔚蓝色的地球》课件_6

环球一周的航行。麦哲伦虽然死去了,但是他对后世航海和科学事业所做的贡献,却是让我们 每一个人都不能忘记的。
地球的大小
地球究竟有多大呢?我们现在 所测得的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 万千米。打个比方,如果我们 手拉手环绕地球站成一圈,大 约需要4000万名同学。假如 你想步行绕地球一圈,每天走 50千米,请你算一算需要多 长时间才能走完。
人教版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蔚蓝色的地球
一、古代篇
古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 麦哲伦环球航行 • 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一支由200多人、5艘船只组成的浩 • 浩荡荡的船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港口出发,开始了环 • 球远洋探航。 • 1521年3月初,在水尽粮绝、人人疲乏虚弱之际,航队来到 • 了富饶的马里亚那群岛,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3月底 • 船队来到了菲律宾群岛。他的环球航行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 他从西方向西航行终于到达了东方,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 • 地球的的确确是球形的。 • 然而麦哲伦在一次与地方部族的冲突中,麦哲伦被杀。 • 从1519年9月到1522年9月,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人类的第一次
三、未来篇
地球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把 你们想到的地球之谜罗列出来, 它们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号召大家保护地 球,你会怎么说?设计一条公益广告 语。
• 感谢地球
• 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 • 感谢朝霞捧出了黎明 • 感谢春光融化了冰雪 • 感谢大地哺育了生灵 • 感谢地球母亲赐予我生命 • 感谢时光长留永恒公正 • 感谢你,我衷心谢谢你 • 这旋转不惜蔚蓝色的星球
二、现代篇
你知道第一个来太空亲眼目睹地球倩影的人是谁吗 (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
你们从这幅图中发现了什么?
地球的大小
地球究竟有多大呢?我们现在 所测得的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 万千米。打个比方,如果我们 手拉手环绕地球站成一圈,大 约需要4000万名同学。假如 你想步行绕地球一圈,每天走 50千米,请你算一算需要多 长时间才能走完。
人教版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蔚蓝色的地球
一、古代篇
古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 麦哲伦环球航行 • 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一支由200多人、5艘船只组成的浩 • 浩荡荡的船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港口出发,开始了环 • 球远洋探航。 • 1521年3月初,在水尽粮绝、人人疲乏虚弱之际,航队来到 • 了富饶的马里亚那群岛,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3月底 • 船队来到了菲律宾群岛。他的环球航行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 他从西方向西航行终于到达了东方,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 • 地球的的确确是球形的。 • 然而麦哲伦在一次与地方部族的冲突中,麦哲伦被杀。 • 从1519年9月到1522年9月,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人类的第一次
三、未来篇
地球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把 你们想到的地球之谜罗列出来, 它们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号召大家保护地 球,你会怎么说?设计一条公益广告 语。
• 感谢地球
• 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 • 感谢朝霞捧出了黎明 • 感谢春光融化了冰雪 • 感谢大地哺育了生灵 • 感谢地球母亲赐予我生命 • 感谢时光长留永恒公正 • 感谢你,我衷心谢谢你 • 这旋转不惜蔚蓝色的星球
二、现代篇
你知道第一个来太空亲眼目睹地球倩影的人是谁吗 (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
你们从这幅图中发现了什么?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球 1 蔚蓝色的地球》课件_29

这是个“迟到的13亿”。由于实 行计划生育政策,30年来中国 少生了3亿多人。算一算,如果 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中国现在 有多少人?
加拉大目前人口是 3000万,那么中国 30年来少生的人口 相当于10个加拉大
的人口。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控制人口。80年代提倡“一对夫妻只 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高速增长的形势缓和下来,使 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为控制世界人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去你们社区的居委会(村委会) 调查一下5年来的人口出生情
况,看看有什么变化。
结论:
影响地球母亲健康 的首要因素就是人口 越来越多。在过去半个
世纪中,人口的不断增 长使地球不堪重负,我 们生活的地球快被人类 “压垮”了。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近10年来,几乎每个国家的粮食总量都有所增长,但在非洲、 亚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地区,粮食增长跟不上人口的增长。调查表 明,全世界有7亿人处于饮食严重不足的状态。在这些国家,每年 有1500—2000万人直接死于营养不良,其中3/4是儿童。
人口过多还造成了哪些问题呢?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人口过多对我们的影响。。
人类造就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活,创造了辉 煌的现代文明。但人口不断增长,需要的资源 和能源越来越多,给地球的压力越来越大。人 口增长过快造就了许多社会问题。
我们一起看一看遇到了哪些社会问题?
上下班高峰期,地铁里人贴着解住房拥挤状况。
“不堪重负”的地球
下面的图,表示世界人口数再过去50年的变化。在 过去的50年里,世界人口从20多亿增长到了60多亿。
小资料:地球能承受多少人?
• 生态学家提供的根据生物圈 能提供的实物量,预测出地 球的人口容量位80亿人口。 上世纪末,全世界的人口已 达60多亿。目前,人口还在 不断增长,联合国发表的 《2050年全球人口预测》报 告,预计2050年全球人口总 数为90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行50千米,从地心走到地表 要走127天,饶地球一圈要走801 天,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比,地球 的体积比最小的冥王星大110倍, 是最大的木星的1/1316。地球的 体积比月球大48倍,是太阳的 1/130万。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都是地 球的居民,对于我们生存的地球, 你了解多少呢? 单位:千米 0 ~40 地壳 40 ~ 400 上地幔 400 ~ 650过渡区域 650 ~2700 下地幔 2700 ~ 2890电离层的最下层 2890 ~ 5150 外核 5150 ~ 6378 内核
地壳的厚度不同,海洋处较薄,大洲下较厚。内核与地壳为 实体;外核与地幔层为流体。不同的层由不连续断面分割开,这 由地震数据得到;其中最有名的有数地壳与上地幔间的莫霍面- 不连续断面了。 地球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地幔,剩下 的大部分在地核;我们所居住的只是整 体的一个小部分
让我们用双 手保护地球 吧!
地球上的蓝色是海洋, 陆地是凸出来的地方, 白色的涡流是云。
1961年4月12日 加加林——世界首次飞行太空的人 加加林,世界第一名航天员,苏联英雄。1934年3月9日生于格 扎茨克区克卢希诺镇。1955年从萨拉托夫工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参军。 1957年在契卡洛夫第一军事航空飞行员学校结业,同年成为红旗北 方舰队航空兵歼击机飞行员。1960年被选为航天员。1961年4月12 日,他驾驶“东方”1号飞船完成有史以来的首次太空飞行,使人 类从太空观察到了自己居住的地球。“东方”1号飞船于莫斯科时 间9时07分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飞,以1小时48分的时间绕地球飞行 1圈并安全返回,降落在萨拉托夫州斯海洛夫卡村地区。1961年4月 14日,他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加加林后来去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 学院进修,1968年毕业,同年3月27日在一次练习飞行中因飞机失 事遇难。为纪念他,苏联将他的出生地改名为加加林区。国际航空 联合会设立了加加林金质奖章。月球背面的一座球形山也以他的名 字命名。其主要著作有《通向宇宙之路——苏联航天员札记》 (1969)、《炽热的感情!(讲话、书信和访问记汇编)》(1971 年)。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都是地 球的居民,对于我们生存的地球, 你了解多少呢? 单位:千米 0 ~40 地壳 40 ~ 400 上地幔 400 ~ 650过渡区域 650 ~2700 下地幔 2700 ~ 2890电离层的最下层 2890 ~ 5150 外核 5150 ~ 6378 内核
地壳的厚度不同,海洋处较薄,大洲下较厚。内核与地壳为 实体;外核与地幔层为流体。不同的层由不连续断面分割开,这 由地震数据得到;其中最有名的有数地壳与上地幔间的莫霍面- 不连续断面了。 地球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地幔,剩下 的大部分在地核;我们所居住的只是整 体的一个小部分
让我们用双 手保护地球 吧!
地球上的蓝色是海洋, 陆地是凸出来的地方, 白色的涡流是云。
1961年4月12日 加加林——世界首次飞行太空的人 加加林,世界第一名航天员,苏联英雄。1934年3月9日生于格 扎茨克区克卢希诺镇。1955年从萨拉托夫工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参军。 1957年在契卡洛夫第一军事航空飞行员学校结业,同年成为红旗北 方舰队航空兵歼击机飞行员。1960年被选为航天员。1961年4月12 日,他驾驶“东方”1号飞船完成有史以来的首次太空飞行,使人 类从太空观察到了自己居住的地球。“东方”1号飞船于莫斯科时 间9时07分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飞,以1小时48分的时间绕地球飞行 1圈并安全返回,降落在萨拉托夫州斯海洛夫卡村地区。1961年4月 14日,他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加加林后来去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 学院进修,1968年毕业,同年3月27日在一次练习飞行中因飞机失 事遇难。为纪念他,苏联将他的出生地改名为加加林区。国际航空 联合会设立了加加林金质奖章。月球背面的一座球形山也以他的名 字命名。其主要著作有《通向宇宙之路——苏联航天员札记》 (1969)、《炽热的感情!(讲话、书信和访问记汇编)》(197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