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简介及名言

合集下载

《孟子》名言名句50句

《孟子》名言名句50句

《孟子》名言名句50句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强调人的本性善良,认为人应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自身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以下是孟子的50句名言名句,总计约2000字:1.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解析:这句话强调成功必经历磨练和辛苦,只有经历困苦才能真正成长和取得巨大成就。

2. "人无善志,何以为善人?”解析:善良的行为源于内心的善良志向,只有具备良好的志愿,才能成为真正的善人。

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解析:人人都有同情心,不忍看到他人遭受苦难,这是人类共同的天性。

4. "人之本性善。

”解析: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有社会的种种压力才会迫使人偏离本性。

5.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所不包也。

”解析:对于一个真正的君子来说,他包容一切,不排斥任何人,以广阔的胸怀对待天下众生。

6. "先王之道,礼义仁智信也。

”解析:孟子认为,古代伟大君王的管理之道是基于礼仪、道义、仁爱、智慧和诚信。

7. "道不远人,人之将迷也,不在道也。

”解析:孟子认为,人迷失于道并不是因为道远,而是因为人自身的迷茫和执着。

8. "道不行不至,思不达不见。

”解析:孟子意味着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理解道理和感受其中的真理。

9. "用心止于止,然后可以得止。

”解析:只有内心真正地停止执念和欲望,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和内心的满足。

10. "志当存高远。

”解析:孟子认为,人的志向应该追求高远的目标,不断进取和进步。

11. "孔子晏子之言,言利害之端。

”解析:这句话意味着孟子强调追求道德行为不仅要看到短期的利益,还要能够看到远大的目标。

12. "不学礼义,无以立。

”解析:孟子强调只有通过学习礼仪和道义,才能真正地立足于社会。

13. "修己以教人。

《孟子》中名言名句

《孟子》中名言名句

《孟子》中名言名句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理论及其言论深受后世影响。

在《孟子》一书中,孟子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这些语句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则《孟子》中的名言名句。

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是孟子在谈论生死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时提到的一句名言。

他意在表达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无论是在生前的价值追求还是面临死亡时的勇气和决心,都应尽可能地珍惜。

2.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这句话强调了成功与艰辛之间的必然联系。

孟子认为,如果一个人想要有非凡的成就,就必须经历困苦和劳动,并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3. "人皆有不足,而不知足者寡矣。

"孟子在这句话中告诫人们要满足自己所得,不要因为贪婪而永无止境地追求更多。

他认为,知足常乐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4.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

"这是孟子在探讨人与道的关系时提到的一句名言。

他认为,道本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之中,只要人们秉持着道德准则,与他人善待、互助合作,就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团结。

5.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句话强调了人类的无知与迷茫状态。

孟子认为,人类在出生时并不具备所有智慧和知识,因此无法避免迷失和困惑。

然而,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人们可以逐渐明白自己的处境,并获得智慧。

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表达了对知识、喜好和欢乐的态度。

孟子认为,知识虽然宝贵,但能够真正理解并享受其中乐趣的人更可贵。

他强调,只有对某事感兴趣并从中获得乐趣的人,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潜力。

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提到了这句名言。

他认为,人们不必过于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应该关注自己是否真正了解他人。

孟子的详细资料0873

孟子的详细资料0873

孟子Meng.zi名:轲字:子舆籍贯: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生卒:前385年-前304年【孟子概述】【名人简介】孟子生卒年(约前372-前289),名轲。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称为“亚圣”。

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

曾游历齐、宋、滕、魏诸国,宣传先王之道。

不为采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

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笔带锋芒,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增强说服力,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经典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名言解说】淫:乱。

移:改变。

屈:屈服。

富贵不能乱我本心,贫贱不能改我志向,威武不能变我气节。

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豪杰,这三者必不可少。

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著有《孟子》一书。

有《孟子》七篇传世,为儒家经典之一。

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其主要主张有“仁政”、“王道”理论。

司马迁认为《孟子》为孟轲自撰,“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见《史记·孟荀列传》)。

但也有观点认为,从书中用语来看,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共七篇,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

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孟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孟子,又名孟弩,是中国历史上最受尊崇的一位思想家、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他的思想与语言影响了统治者们,并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的文化发展。

在孟子的著作中,有许多著名的名言和句子,这些名言和句子不仅在很多中国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孟子最具影响力的一句言论就是“兼爱”,“兼爱”意味着一种高尚理想,即克服自私,把爱投向全世界,众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共同发展,这是孟子精神的核心。

他说:“兼爱可以升天,仁则国富,爱可以达到神仙之境。

”这句话表明,“兼爱”不仅是人们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最好方式,也是一种改善社会贫富差距的普世道德准则。

另一句有影响力的孟子名言是“先知必受责备”,这句名言被用来提醒人们要尊重先知,因为先知受到的责备是为了帮助人们避免犯错。

孟子认为,人们要尊重和责备先知,因为他们拥有智慧和知识,能够为未来出谋划策,能够教导人们错误的行为,促使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孟子还曾说过“人皆欲勇”这句话,用以提醒人们要勇敢站起来,敢于斗争、奋斗;不要消沉,要勇敢向前挺进。

在他看来,只有勇敢,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敢于直面困难,勇于奋斗,才能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

孟子另一句经典名言是“秉性而行”,它的含义是人们要坚持原则,不要随波逐流,只有坚持自己原则,才能够做出自己真正认为正确的决策,这也是孟子一贯强调的做人原则。

最后,孟子又有一句经典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提醒人们,不论是大的好事还是小的坏事,人们都要有责任心,都应该把自己有力量的去做,不可因为是小的坏事就忽略不计,也不可因为是小的好事就不去做。

这是孟子所言的“君子慎其细行”的精髓所在。

由此可见,孟子的名言和句子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许多名言深深影响了未来几千年的中国文化。

孟子的思想是博大精深,含义深刻。

世人应该从孟子名言中体悟其精神,在生活实践中学习他的智慧,不断提升自我素质,拥抱社会精神,为社会、为家庭、为国家做出贡献。

《孟子》名言名句70则(附译文)

《孟子》名言名句70则(附译文)

《孟子》70句名言‎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

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仁者无敌。

--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1、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

1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中的经典名言名句150则,道理深刻,经典至极!

《孟子》中的经典名言名句150则,道理深刻,经典至极!

《孟⼦》中的经典名⾔名句150则,道理深刻,经典⾄极!孟⼦(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姬姓孟⽒,名轲,字号不详(⼦舆、⼦居等字表皆出⾃伪书,或后⼈杜撰),邹国(今⼭东邹城)⼈。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物之⼀,地位仅次于孔⼦,与孔⼦并称“孔孟”。

《孟⼦》⼀书,属语录体散⽂集,是孟⼦的⾔论汇编,由孟⼦的弟⼦共同编写完成。

书中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之于国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篇编⼊中学语⽂教科书中。

《孟⼦》中的经典名⾔名句150则,道理深刻,经典⾄极!天将降⼤任于是⼈也,必先苦其⼼志,劳其筋⾻,饿其体肤,空乏其⾝,⾏拂乱其所为。

——《孟⼦·告⼦章句下·第⼗五节》穷则独善其⾝,达则兼善天下。

——《孟⼦·尽⼼章句上·第九节》⽆为其所不为,⽆欲其所不欲。

——《孟⼦·尽⼼章句上·第⼗七节》⼈之患,在好为⼈师。

——《孟⼦·离娄章句上·第⼆⼗三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滕⽂公章句下·第⼆节》君⼦不怨天,不尤⼈。

——《孟⼦·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其⾝正⽽天下归之。

——《孟⼦·离娄章句上·第四节》尽信书,则不如⽆书。

——《孟⼦·尽⼼章句下·第三节》劳⼼者治⼈,劳⼒者治于⼈。

——《孟⼦·滕⽂公章句上·第四节》⾃暴者,不可与有⾔也;⾃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孟⼦·离娄章句上·第⼗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和。

——《孟⼦·公孙丑章句下·第⼀节》爱⼈者⼈恒爱之,敬⼈者⼈恒敬之。

——《孟⼦·离娄章句下·第⼆⼗⼋节》贤者以其昭昭,使⼈昭昭;今以其昏昏,使⼈昭昭。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孟子及其门人的著作集合。

其中包含了许多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对我们的生活和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孟子》中的名言警句。

1. “人之初,性本善。

”这是孟子的名言之一。

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相信人性的善良本质,要尊重和发扬人的善良品质。

2.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这句话告诉我们,制定法律容易,但是执行法律却很难。

这也告诉我们,法律的执行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和机制,才能保证法律的有效性。

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注重道德和义理,而小人则注重个人利益。

这也告诉我们,要成为君子,就要注重道德和义理,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追求。

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遵循规矩和法律,才能够实现和谐和发展。

这也告诉我们,要注重规矩和法律,不要随意违反规定和制度。

5. “人无信不立。

”这句话告诉我们,信任是人类社会的基石。

只有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和谐和发展。

这也告诉我们,要注重信任和诚信,不要欺骗和欺诈他人。

6.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应当注重品德和美德,不要做出恶劣的行为和举止。

这也告诉我们,要注重自我修养和提高,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美好品质和素质。

7. “君子之道,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注重道德和义理,不是为了取悦他人或者追求个人利益,而是为了追求真正的义理和道德。

这也告诉我们,要注重道德和义理,不要追求短期的个人利益。

8.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注重言行一致,不会因为他人的言论而评价他人,也不会因为他人的身份而否认他人的言论。

这也告诉我们,要注重言行一致,不要轻易评价他人或否认他人的言论。

9.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善人善言,君子之德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注重道德和义理,而善人则注重言行一致和品德高尚。

《孟子》名言警句

《孟子》名言警句

《孟子》名言警句
以下是《孟子》中的名言警句,每条都附有解释,供您参考: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解释:坚守正道的人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失去正道则会孤立无援。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解释:财富和地位不能使人的心志变得不坚定,贫困和低贱也不能改变一个人的信念,权势和武力不能使人的意志屈服。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解释:在不得志时,要保持自己的道德修养;在得志时,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天下人。

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解释:如果完全相信书中的内容,那还不如没有书。

意指应该批判地接受知识,不要盲目迷信。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释:忧患可以激发人的斗志,使人更加坚强;而安逸享乐则会消磨人的意志,导致人变得软弱无力。

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解释:君子看重的是道义,而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解释:一个人有所不为的事情,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意指要有所选择和取舍。

8、“尽心知性知天命。


解释:如果竭尽心力去了解自己的本性,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命运。

9、“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解释: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对其进行教育。

这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解释:尊敬自己家的老人,并推己及人地去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家的孩子,并推己及人地去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这是人类社会应有的道德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简介及名言
1、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2、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

3、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5、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6、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7、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9、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则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义与利不可兼得,则舍生取义者也!
10、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11、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1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4、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1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
取义者也。

16、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

17、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18、人皆可以为尧舜。

19、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20、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21、吾善养浩然之气。

22、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23、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24、虽千万人,吾往矣。

25、养心莫善于寡欲。

26、夫志,气之帅也。

27、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29、无恒产而有恒心者,为士为能。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30、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1、且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3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33、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34、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3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6、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37、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

3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9、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

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4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1、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42、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草尚之风,必偃。

4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4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46、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47、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4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9、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50、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51、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2、爱人者,人恒爱之。

敬人者,人恒敬之。

53、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

5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5、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5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
谓大丈夫。

57、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8、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59、尽心知性,尽性知天。

60、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61、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62、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包厨也。

6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64、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6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66、天下有道,以道殉身。

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67、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68、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9、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70、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7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2、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7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7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7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78、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79、同情他人的心,是仁的开端;羞恶的心,是义的开端;恭敬的心,是礼的开端;辨别是非的心,是智的开端。

孟子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汉族,名轲,字子舆。

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上,他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
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

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

加封为“亚圣公”,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

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