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健康心理学ppt课件

健康心理学ppt课件

ppt课件章. 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11出
健康心理学
第十六章 患者行为
一 、 1.安全的需要 患 者 心
患者因病就诊,面对疾病的预后、各种诊疗方法以 及新的医院环境,有恐惧感、茫然、无助感。医护 人员耐心细致的解释安慰,可以减少患者的恐惧感; 坚定、自信的医护人员工作风格,稳定、宁静、有 序的医疗环境,都可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使患者 放心接受治疗。
推委患者是法律和道德禁止的。
③保守个人隐私的权利 ---公民隐私权,这是医 德的要求,也有法律的
明文规定。
④有知情同意的权利---患者有权知 道自己的病情,在有益无害的前提 下,医护人员应如实告之。患者及 家属有权同意或拒绝某些医疗措施,
有权选择医生和医院。
ppt课件章. 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9出
ppt课件章. 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7出健康理学第十六章 患者行为
寻医行为
ppt课件章. 目录 节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8出
健康心理学
①减免以往的社会责任 ---免除角色责任与病种
及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权利
第十六章 患者行为
②享受医疗救助的权利---个体生命 健康受到疾病的威胁,寻求医疗帮 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医务人 员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患者,拒绝、
从健康到生病期 接受生病期
恢复期
心理行为 变化
主要干预 方法
心理防御
—埋怨 —自责 —自得
接受事实
—以自我为中心 —较顺从易合作 —迫切希望 早日治愈疾病
帮助、鼓励、
倾听、理解、 及时赞扬并 避免针锋相 对
协助病人获
取关于疾病 的知识和治 疗的信息, 并进行健康 教育

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

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

从现阶段咨询心理学自身发展状况来看,心 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与神经症的某些症状 之间,界限混浊不清。一来造成咨询心理学 对精神病学的依附;而来给咨询心理学的临 床分类诊断和确定工作目标带来麻烦。
ppt课件
17
从总体来看,心理健康咨询所涉及的主要工 作内容——属于心理不健康状态。
对“心理健康咨询对象”的分类,用“用途” 和“效度”这两个维度,作为分类的可靠检 验标准。 许又新
(六)康复能力: (七)心理自控力: (八)自信心(是否有恰当的自信) (九)社会交往 (十)环境适应能力:
ppt课件
10
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一、概念的区分(临床心理学领域)
正常心理——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 或:不包含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
异常心理——有典型精神障碍(精神病)症状的 心理活动
降了。 (二)意识水平: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
若经常分散——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ppt课件
8
(三)暗示性:
易受暗示的人——易被环境无关因素引起情 绪波动、思维动摇。
(四)心理活动强度:抵抗能力(强烈精神打击)
认识水平
与人的 生活经验
有关
性格特征
神经系统的素质
ppt课件
9
(五)心理活动耐受力(内受力) 对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过程。
ppt课件
14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使用心理学的干预手段,可以帮助人们端 正生活方式,除去种种不良生活习性,如吸烟、大量 饮酒、不好的饮食习惯等等,以便保护人的身体健康, 等等。
有以下3个方面: 1.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2.防御压力和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学问题; 3.培养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心理学问题。

健康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

健康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
健康心理学完整版ppt课 件
欢迎来到健康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本课程将带领你深入了解健康心理学的 基本概念和重要特征,以及身体健康心理对整体健康的影响。
什么是健康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
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健康之间相互影响的学科。它关注身体、心理和社 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以及如何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和心理幸福。
身体感知和健康心理
正念饮食
通过正念饮食来增强对身体 需求和食物摄入的意识,保 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身体扫描冥想
通过冥想习惯,提高对身体 感觉和健康状况的觉察度。
瑜伽
瑜伽练习可以促进身体灵活 性、平衡感和身心健康。
身体健康心理问题的干预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不健康的思维和 行为模式来解决身体和心 理问题。
心理教育
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帮 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 身体健康心理问题。
社会支持
通过获得他人的支持和理 解,减轻身体健康心理问 题的负面影响。
总结和展望
健康心理学作为一门关注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和 干预身体健康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这 些知识,促进人们的整体健康与幸福。
行为影响
良好的身体健康心理可 以促进积极的健康行为, 如定期锻炼、良好的饮 食习惯和规律作息。
心理影响
身体健康心理与心理幸 福感、积极情感和自尊 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减压技巧和身体健康
1
深呼吸
通过缓慢、深入的呼吸来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2
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释放压力,提升心情和免疫力。
3
冥想
通过冥想练习来放松大脑,增强专注力和抗压能力。

健康心理学课件

健康心理学课件

心理健康提升的方法和技巧
• 进修课程学习技能和应对策略。 • 增加心理健康素养,如情绪管理和积极心态。 • 寻求专业援助和支持。
健康心理学课件
欢迎来到健康心理学课件,本课件将为您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与身 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让我们一起探索心理健康的世界!
什么是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在身心健康方面达到幸福和成功的学科。它探讨 了心理健康的定义、重要性和促进方法。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整体幸福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它可以提高人们的情绪稳定 性、应对压力能力和社交关系的质量。
自尊心问题
对自己价值的负面评价,缺乏自信和自尊。
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1
良好的自我护理
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
2
积极的心理应对
学会面对压力和挑战,建立健康的应对机制。
3
社交支持
与亲友建立密切联系,分享情感和增强归属感。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基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环境因素
家庭、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密切相关的。研究表明,心理健康问题会增加患病风 险,并对治疗和康复产生不利影响。
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焦虑
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过度担心和 恐惧,影响日常生活。
压力
由于外部或内部压力因素引起的身体和心理上 的紧张感。
抑郁
一种情绪障碍,导致持续的悲伤、失去兴趣和 欢乐感。

健康心理学ppt课件

健康心理学ppt课件
“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 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 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 不健康状态。
24
诊断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 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 懊丧、自责等)
2、不良情绪持续满1个月,或间断地持续2个月仍不能自 行化解;
19
二、 效度
所谓效度,就是确定“心理不健康状态”真 实存在的标尺。
(一)症状学效度 1、 临床经验证实“心理不健康特征”的真实性; 2、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说明“心理不健康
特征组合”是真实的;
20
(二)预测效度
1.对自然发展的预期 进入“心理不健康状态”之后的自然发展历程,可因
个人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环境条件的变化、所 受刺激的性质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三种不同的结果:
不甚强烈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在出现的早期, 可被此类社会支持化解。
(2)专业的心理咨询。
22
(三) 结构效度
1.在理论上,促成或影响“心理不健康状态”的 因素有:
(1)人口学因素:青春发育期、更年期更易发生。 (2)个性心理特征: (3)身体健康水平 (4)社会变迁
23
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一、第一类型—心理问题 定义:
10
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一、概念的区分(临床心理学领域)
正常心理——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 或:不包含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
异常心理——有典型精神障碍(精神病)症状的 心理活动
“正常”和“异常”是标明和讨论“有精神障碍” 或“没有精神障碍”等问题的一对范畴。
“健康”和“不健康”是在“正常”范围内,讨 论“正常心理”水平的高低和程度的如何。 11

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

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 至今没有公认的统一判断标准,是 依据日常生活经验来区分正常与异常心 理。 (一)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二)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三)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四)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李心天(1991)对依据人们看问题角度不同 ,粗略地将非标准化的区分,归纳如下: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1)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 , 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 2 )“自我”学习外部世界理性地处理“本 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体验焦 虑。 ( 3 )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我们必须克 制、压抑非理性冲动。
4.简评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历史功绩,首先不在心理学方面, 而是在哲学方面;更主要地影响和波及到社会学、 人类学、文学、艺术、历史学等。
具体内容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一单元 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 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具体内容

第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第一单元 概述 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六节关于健康心理学第七节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八节压力与健康ppt精选版具体内容具体内容第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一单元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第二单元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三单元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第六节关于健康心理学ppt精选版具体内容具体内容第七节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一单元概述第二单元心理不健康的分类第八节压力与健康第一单元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第二单元压力的适应第三单元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ppt精选版第二单元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三单元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ppt精选版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

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

健康心理学  ppt课件

第一单元 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
心理健康的标志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 ④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 率的生活。——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 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
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学习内容
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第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兰常林
2
ppt课件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一单元 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 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二、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严重心理问题
第一,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 刺激。
第二,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 半年以下。
第三,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 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 “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十) 环境适应能力
P325
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心理正常 (无精神障碍)
心理不正常/心理异常 (有精神障碍)
心理不健康(心
心理 健康
理问题、严重心 理问题、部分可 疑神经症/神经症
含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 其他各类精神障碍

健康心理学 第一章ppt课件

健康心理学 第一章ppt课件

三、引导健康心理学发展的因素
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有其背景因素,健 康心理学的发展自亦不能例外,综合言之,引导 其发展的因素可归纳成下列五点(Taylor,2003):
(一)疾病型态的改变(比率为/100,000人)
引导健康心理学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已经发生 在美国及其他高度工业化社会的疾病型态的变化,
长期研究各种文化下的治病措施,付出大量
心力关注亚文化和伦理对健康、健康行为和幸福感
的影响力。 例如,他们就发现,文化对于喝酒、饮食的影
响非常的大。

(三)公共健康科学家(public
health scientists)
开始将他们的研究兴趣,从卫生设备、
病菌媒介(特別是啮齿类动物和昆虫)控制和
传染病散布等传统重心,扩展到危害健康的 行为(如抽烟和滥用药物)。

第一节 健康心理学的背景

一、健康与疾病模式
不同的健康与疾病模式,将会导致不同学科领域的发 展。因此,健康心理学的发展背景可谓是源于健康与疾病 模式。 健康与疾病模式的发展演进包括: 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 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 行为健康(behavioral health)、 行为医学(behavioral medicine) 健康心理学(Health Psychology )等五个阶段(Ogden, 1996; Sarafino,2002; Stemberg,2001)。
7.肺结核、8.战争、9.腹泻疾病、10.人类免疫缺乏病
毒(HIV)。

这个推估也支持了,未来人类会发生慢性疾 病的发展趋势。
疾病谱特征

感染性疾病 vs 慢性疾病 生物性致病源 vs 行为性致病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信心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 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 实践中逐步提高。
22
(九)、社会交往
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
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 出现种种异常心理。
一个人与社会中其他人的交往,也 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水平。
23
(十)、环境适应能力
而从发展角度看,健康心理是在常规 条件下,个体为应对千变万化的内、外 环境,围绕某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常模, 在一定(两个标准差)范围内不断上下 波动的相对平衡过程。
28
不健康心理
当心理活动变的相对失衡,而且对个 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起着负面作 用,那么,这时的心理活动,便称为 “不健康心理”状态。
9
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
体验标准 操作标准 发展标准 要把三种标准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
考察和衡量。
10
体验标准
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
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
我评价。
11
操作标准
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
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
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
健康心理学
1
主要内容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关于健康心理学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压力与健康
2
具体内容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一单元 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 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3
具体内容
25
心理正常、心理异常问题的图示
心理正常
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
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部分可疑神经症
心理不正 常
含变态人格, 确诊的神经症, 其他各类精神障 碍
26
健康心理与不健康心理
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 心理过程。
不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 心理过程。
27
健康心理
健康心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在某一 时段内,展现着自身的正常功能。
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 。
12
发展标准
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 时间纵向 考察分析 。
发展标准指有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 能性,并且有使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切实 可行的行动措施。
13
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
(一)、周期节律性
(二)、意识水平
(三)、暗示性
(四)、心理活动强度.
(五)、心理活动耐受力.
20
(七)、心理自控力
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 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 的。
精神活动和过程的随意性程度以及 自觉控制的水平高低,是与自控能力有 关的。
21
(八)、自信心
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
任务时,必然会首先估计一下自己的应
付能力。这种自我评估有两种倾向,一
种是估计过高,一种是估计过低。
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折磨一 个人整整一生,也可以使一个人痛苦很 久。
对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看作一 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耐 受力。
19
(六)、康复能力
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 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
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而且 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当再次回忆起这 次创伤时,他们表现得较为平静,原有 的情绪色彩也很平淡。
(六)、康复能力
(七)、心理自控力
(八)、自信心
(九)、社会交往
(十)、环境适应能力
14
(一)、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 自己内在的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 动的效率做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 变化。
15
(二)、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 平为客观指标。
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 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它后果 如记忆水平下降等等也越严重。
16
(三)、暗示性
易受暗示性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
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
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
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
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
17
(四)、心理活动强度
5
第一单元 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 性定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1946年)曾 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所谓心理 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 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6
心理健康的标志
该次大会也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不健康心理活动”涵盖一切偏离常 模而丧失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
29
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
常形与变形 评定方法
30
心理冲突的常形
一是夫妻关 系不和,病人长期想离婚又不想离婚, 十分苦恼;
第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第一单元 概述 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4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一单元 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 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③有幸福感;
④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 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7
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 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 稳定的状态。
8
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 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
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一种强烈的精神打击出现在面前,不同的
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 这就能看出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 这种抵抗力主要是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 人的生活经验以及固有的性格特征和先天神经 系统的素质也都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
18
(五)、心理活动耐受力
心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人为了个体保存 和种族延续,就必须适应环境。人不仅能适应 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实践和认识去改造环境。
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 很快地适应下来以保持心理平衡,这就是人们 的环境适应能力,往往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活 动的健康水平。
24
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一、临床心理学领域概念的区分 二、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的具体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