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PPT 42页)

合集下载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课件)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课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内容:包括物质资本再生产和资 本关系再生产两个方面
资本关系再生产:通过分配、交 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实现资本 的发展和扩大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简单再生产: 原有资本的 简单再利用
扩大再生产: 资本规模的 扩大和增长
物质资料再 生产:生产 资料和消费 资料的更新
和替换
社会资本再生产 是资本主义经济 体系中另一个重 要的概念,它揭 示了资本主义社 会资本的发展过 程和规律,对于 认识资本主义经 济体系的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资本的循环和周 转及社会资本再 生产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正 确理解和把握这 些概念有助于全 面认识资本主义 经济体系的发展 规律。
正确理解和把握 资本的循环和周 转及社会资本再 生产,有助于我 们深入了解资本 主义经济体系的 本质和特征,为 制定科学合理的 经济政策提供理 论支持。
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 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 产过程,即生产过程 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 进行。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的发展离不开社会 资本再生产,它是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正确理解和把握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对于 认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资本的循环和周 转是资本主义经 济体系中的核心 概念,正确理解 和把握这些概念 有助于深入认识 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规律。
社会资本再生产是资本循环和周转的必然结果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社会资本再生产是资本循环和周转的延续: 资本循环和周转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础, 只有通过有效的循环和周转,社会资本才能 实现再生产。
添加 标题
社会资本再生产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社会资本再生产,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 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ppt40张)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ppt40张)

二、相对过剩人口
1、相对过剩人口: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言,劳动力的供
给太多或者说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2、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原因:(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
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生物)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结果:
3、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趋势:
a、 资本积累的必然性: b、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家为追求更多剩余价值,取得竞 争优势,不断改进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导致在全部资 本中不变资本比重上升,可变资本比重相对缩小,从而导致资 本有机构成提高,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趋势。
结论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上述特征表明:资 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过程,不仅是物质资 料的再生产过程,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再生产过程。一方面,工人创造的 财富不断地转化为资本,再生产出资本家; 另一方面,通过工人的个人消费,又不断 地再生产出劳动力商品或雇佣劳动者,由 此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地延续下去。
பைடு நூலகம்
(二)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的关系
1、相互促进 : 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增大, 增强了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它 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资本集 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更大的增殖 能力,促进资本积累并推动资本 积聚。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
首先,资本积聚以剩余价值的积累为前提,资本集 中不以积累为必要前提。 其次,资本积聚的实现会受到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 生产要素增长的制约,资本集中则较少受社会实际生产 要素增长的限制。 再次,资本积聚在增大单个资本的同时,也增大了 社会总资本;资本集中则一般不能直接增大社会总资 本,但可以改变资本的结构和质量。 最后,通过资本积聚方式扩大单个资本规模,受到 社会财富绝对增长量(包括生产和生活资料)的限制 一般速度较慢,资本集中不受这种限制,可以用很快 的速度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ppt45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ppt45张)

方面要考察实现物质补偿问题。
社会总产品和服务的各个组成部分经过流通进入消费,在
价值上得到补偿,在使用价值上得到替换,这就是社
会总产出的实现。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2、为什么说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市场实现问题? 首先,社会资本再生产反映了资本的现实运动,而资本 从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是资本运动之“惊 险的跳跃”。 如果社会总产出不能或部分不能顺利销售,所耗费的资 本就不能得到或不能充分得到价值补偿,社会再生 产就不能正常进行。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社 会总产品的含义、社会生产部门的分 类以及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 简单再生产及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等市场态势的变 化;培养同学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 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我国的实际经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第二节 社会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可变资本v),以及
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
(剩余价值m)。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2.两大部类的划分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区分为用于
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
相应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I)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社 会 总 产 品
价值构成 实物构成
c+v+ m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第一节 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价值补偿 实物替换 社 c+v+ 价值构成 会 m 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 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 总 生产资料 成部分如何通过商品 币后,如何再购买到再 实物构成 产 出售以货币形式实现 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品(卖的出去) 价值 和消费资料(买的回来)

第五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第五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第六讲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和把握现 代经济中的信用制度、虚拟经济及其与实体 经济的关系,最终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 实经济中的金融现象和问题。
4、两种划分法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前者较后者更抽象,前者依据最终用途、后者生产 部门发展依据,前者涵盖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后者还包括服务 业,前者包括中间产品在内的所有物质产品、后者仅包括各部 门的增加值。 联系:除将物质产品价值划分为C、V、M外、服务产品价 值也划分为C、V、M,为全面反映现代社会生产结构,可把为 生产提供的服务纳入第一部类,把为生活提供的服务纳入第二 部类、这样,所有的物质生产和服务生产就构成社会总生产, 社会全部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就构成社会总产出。
二、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基本实现条件 1、实现过程 (1)ⅠC在第一部类内部交换实现,因其使用价值形态和价值补偿 对象都是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 (2)Ⅱ(V+M)在第二部类内部交换实现,因其使用价值形态和价 值补偿对象都是消费资料和生活服务。 (3)Ⅰ(V+M)使用价值形态是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价值补偿需 要消费资料和生活服务,ⅡC使用价值形态是消费资料和生活服务、 价值补偿需要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因此,两者通过两大部类之间交 换实现。 2、基本实现条件 Ⅰ(V+M)=ⅡC 因为,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最关键的就是两大部类之 间的平衡能否得到保持。另外,两大部类的内部平衡也可简约为该公 式。
三、社会总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 社会总产出的实现,是指社会总产品和服务的 各个组成部分经过流通进入消费,在价值上得到补 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即市场实现问题。 1、资本的价值补偿,意味着社会资本周转又回到原出 发点,可开始新一轮再生产。 2、资本的实物补偿,意味着再生产所需要的各类生产 要素能够得以保证,使再生产更加得以顺利进行。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PPT 71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PPT 71张)

2

第二部类内部交换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实现 1

4000( c ) + 1000( v ) +1000( m ) =6000(生产资料)
3

2000( c ) + 500( v ) + 500( m ) =3000(消费资料)
2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实现
Ⅰ Ⅱ 2000c Ⅱ
实物形态
社 会 总 产 品
价值构成 实物构成
c+v+ m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二)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1、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 从使用价值角度划分:社会总产品或总 商品资本)可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 大类。 生产生产资料的那些部门总和,称为第 I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那些部门总和,称 为第Ⅱ部类。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如运输、通信、 商贸、旅游、金融保险、医疗卫生、公 共事业、文化娱乐、科技教育、新闻出 版等行业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 能覆盖包括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的服务生产在内的整个 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 的发展状况有全面和综合的反映,并有助于我们通过 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各自的比重的变化来观察和分 析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
但是三次产业的分类标准在各国还未完全统一,
第三次产业的内容也显得比较庞杂。

(四)两大部类和三次产业划分法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 从方法论上看,前者较后者更为抽象,后者较为具 体; (2) 从分类的依据看,前者依据产品的最终用途,后者 依据生产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序列; (3) 从涵盖面看,前者以社会总产品概念涵盖一切物质 生产部门,后者以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包容社会所有 生产部门,特别是包括服务业; (4) 从计算口径看,前者包括了原材料等中间产品在内 的所有物质产品,后者则只统计各部门的增加值(即 不包括构成当年新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价值)。

社会再生产实现PPT课件

社会再生产实现PPT课件
第20页/共29页
3.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第一部类全部产出(供给)必须在总量和结构上都符合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生产服务的补偿需要和扩 大再生产的追加需要;第二部类全部产出(供给)必须在总量和结构上都符合两大部类对生活资料、生活服务 的补偿需要和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需要。
(2)假定不存在技术进步,因而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与原资本的有机构成相同;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 分按一定的比例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即:
第24页/共29页
第四节 现
供求平衡与市场实
第25页/共29页
1.供求平衡与不平衡
( 1 ) 社 会 总 产 出 实 现 的 理 想 状 态 是 供 求 的 平 衡 , 包 括 总 量 平 衡 和结构平衡。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不平衡是绝对的;供 求平衡是相对的。
(2)市场以价格和供求数量的信号,对生产者和需求者的行为 进而对资源的分配起引导作用。在市场导向下的社会再生产过 程,由于市场的强制作用,不致使供求发生无限背离的趋势。
第11页/共29页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
• Ⅱ(c+v+m)=Ⅰ(v+m)+Ⅱ(v+m) • 消费资料总供给=消费资料总需求
第12页/共29页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是通过以 下三个方面的交换而实现的:
1、(1)第一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 间的交换。
(2)第二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 之 间的交换。
(3)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第28页/共2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9页/共29页
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
第6页/共29页
首先,社会资本再生产反映了资本的现实运动,而资本从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是资本运动的‘惊险跳 跃’,表明既有生产过程是否顺利实现,也同时表明下一个生产过程能否正常运转。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培训课件ppt(40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培训课件ppt(40张)

试计算:该企业这个月是增加了就业人口还是 减少了就业人口造成工人失业,数量若干?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培训课件(ppt40页)
12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培训课件(ppt40页)
解答: ∵按原资本有机构成9:1
100000美元可雇佣工人=10000/50=200名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19:1后
原资本有机构成变为95000:5000 追加资本40000美元资本的有机构成为38000:2000 ∴本月可变资本=5000+2000=7000美元
二、资本积累量的决定因素
❖ 影响或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基本因素:
❖ 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 积累量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方向关系。
❖ 2、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 生产率提高与资本积累量成正方向关系。
❖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的大小。在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则使资本积 累量增大,反之亦然。
扩大再生产。 4
思考:资本家为什么要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来扩大再 生产呢?
❖ “节欲论”: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西尼尔把资本积 累归因于资本家“节欲”的美德,而利润则是对资本家节欲 美德的报酬。
❖ 马克思:资本积累是一种客观经济规律。决定资本积累的主 要力量不是资本家的个人品质特点,而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的内在逻辑。具体而言,资本家必须进行扩大再生产,是出 于两重原因:
可雇佣的工人数=7000 / 50=140人 本月失业人数为:200人-140人=60人 答:该企业在本月就业人数减少,失业人数为60人。
劳动力“蓄水池”(产业后备军); 有利于加强对在业工人的剥削。 ❖ 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基本形式: 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

第五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经济运行周期.ppt

第五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经济运行周期.ppt

三、经济危机的作用
(二)危机期间销毁过剩商品的原因 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中寻找 1.过剩商品,缓解供求矛盾,在减少销量的同时,保 证利润。 2.存商品需支付贮存保管费用,若危机持续长,不仅 不能出售商品,而且连保管费用也得不到回收。 3.再生产的间断销毁固定资本,是为了赢得时间淘汰 落后的不合经济发展的固定资本,提高生产效率,为 日后获取大量利润创造条件。
一、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二)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研究社会资本运动是从社会总产品出发的,其考
察的公式是社会总产品资本的运动形式。 社会总产品: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部门所
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
实现问题,即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
二、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 前提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
(一)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必须从简单再生产开始 1.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 2.扩大再生产复杂于简单再生产,只有分析简单再生 产才能为扩大再生产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3.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和交换关系: Ⅰ 4000C+1000V+1000m=6000 Ⅱ 2000C+500V+500m=3000
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 本V和剩余价值m;从物质上,按最终用途分为生产 资料和消费资料,与此相适应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 类: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生产用I表示,第二部类消费 资料生产用Ⅱ表示。把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C、 V、m,把社会生产分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两大部 类,是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 提。
二、经济危机的经济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1000v+1000m)与Ⅱ2000c的交换为例来说明货币的媒介作用。
1、假定由I部类的资本家提供作为交换媒介的1000货币:
Ⅰ 1000支付本部类工人工资购买Ⅱ1000消费资料 购买Ⅰ1000生产资料,货币回到Ⅰ资本家手中
Ⅱ用1000
2、假定由Ⅱ部类的资本家预付500货币:
Ⅱ用500购买Ⅰ生产资料 Ⅰ用得到500购买Ⅱ消费资料
所有个别资本的有机的总和构成社会总资本,所 有个别资本运动的有机整体形成社会总资本运动。 2、区别
个别资本运动的本身不包括个人消费和与此相适应 的简单商品流通;
而在社会资本的运动中不仅包含生产消费,而且 包含生活消费;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而且包含一般商 品流通;不仅包含预付资本的流通,而且包含剩余价 值的流通。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0年12月9日星期三
2、简单再生产图式 根据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分为c、v、m
三个部分,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设 计再生产图式如下:
Ⅰ4000c+1000v+1000m=6000 (生产资料) Ⅱ 2000c+ 500v + 500m =3000 (消费资料)
资本流通 (生产消费)
A
W —— G —— W … P … W′
社会总商品资本:W′(W+w)
G′
Pm
w —— g —— w
一般商品流通 (个人消费)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0年12月9日星期三
2、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 社会总产品从物质形式上看,由生产资料和消
费资料两部分组成。与社会总产品的物质形式相适 应,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Ⅰ部类 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Ⅱ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
(二) 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 1、 我们在考察个别资本再生产时,是假定资本家购买
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资本家及工人购买消费资料都是 没有任何困难的。 2、但是,在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时,不仅要考察社会 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的补偿问题,而且要考察社会总 产品在实物形态上的补偿问题。 3、 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问题, 从另一方面说,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 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
Ⅰ (v + m) =Ⅱc

这个条件表明,只有两大部类之间的产品在价值上相等, 在实物上相互补偿,才能使得两大部类的再生产正常进行。
2、派生实现条件
(1)第Ⅰ部类全部产品价值,应该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价 值之和。即①式两边同时加上Ⅰc ,用公式表示:
Ⅰ(c+v+m) =Ⅰc +Ⅱc

(2)第Ⅱ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应该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
① Ⅰ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生产资料)
③ ②
Ⅱ 2000c + 500v + 500m = 3000(消费资料)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0年12月9日星期三
(二)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
1、基本实现条件
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应该等于第Ⅱ部类 的不变资本。用公式表示,即: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0年12月9日星期三
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总产品及其实物构成与价值构成
1、社会总产品的含义
所谓社会总产品,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社会 的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和。在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总产品表现为社会总商品资本。
▲社会总产品(社会总商品资本)的运动公式: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0年12月9日星期三
3.三重交换关系
为了进行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各部分的产品在价值上和实 物上要得到补偿,就需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交换:
第一,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即4000c内部的交换。 第二,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即500v十500m内部的交换。 第三,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即Ⅰ(1000v十1000m)和Ⅱc之间 的交换。 ▲ 上述三大方面交换关系,我们可以用图式表示如下:
实物
部类
构成 c+v+m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Ⅰ Ⅱ 4、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A. 价值:c+v+m;B. 实物:Ⅰ生产资料和Ⅱ生活资料
◎ 把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分为两大部类,以及把社会总产 品的价值构成分为c、v、m三个部分,是马克思确立的社会资 本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0年12月9日星期三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0年12月9日星期三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一、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一)简单再生产图式和三重交换关系 1、假定前提 为使问题研究简单化,这里做如下假定: ①整个社会是纯粹的资本主义性质生产; ②全部不变资本价值周转时间为一年; ③供求平衡价格与价值一致; ④没有对外贸易; ⑤ mˊ=100%
与剩余价值之和。即①式两边同时加上Ⅱ(v+m),用公式表
示: Ⅱ(c+v+m) =Ⅰ(v+m) +Ⅱ(v+m)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0年12月9日星期三
(三)货币的媒介作用
上面对再生产实现条件的的分析中,我们是以物易物进行交换
的,抛开了货币的媒介作用。但是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各部门的 交换并不是以物易物,而是由货币充当媒介来进行的。现在我们以
Ⅱ再把已收回的500购买Ⅰ500生产资料 料,货币回到Ⅱ资本家手中
Ⅰ500购买Ⅱ500消费资
这样,两大部类资本家共垫付了1500的货币,使I(1000v+1000m) 与Ⅱ2000c在价值上和实物上都得到了补偿。
第五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应掌握: 社会资本再 及其周期

1.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原理; 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3.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周期性。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0年12月9日星期三
第一节 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
一、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
▲一种产品究竟属于生产资料,还是属于消费 资料,主要是看它在再生产过程中的最终用途。 3、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
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看,由三部分组成,即不 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
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0年12月9日星期三
社会总产品(社会总商品资本)的构成
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