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设备及使用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感统培训课件(含多场景)

感统培训课件(含多场景)

感统培训课件引言:感统培训是一种针对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进行的特殊训练。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大脑无法有效处理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协调困难等问题。

本课件旨在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感统培训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技巧,以帮助儿童改善感觉统合能力,提高学习和生活技能。

第一部分: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1.1感觉统合的定义和重要性感觉统合是指大脑接收、解释和组织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的过程。

它对于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影响着他们的注意力、动作协调、情绪调节和社交互动等方面。

1.2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可能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协调困难、情绪波动、社交障碍等症状。

这些表现可能对他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造成困扰。

第二部分: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和技巧2.1触觉训练触觉是儿童最早发展的感觉之一,对于他们的情感发展和社交互动至关重要。

触觉训练包括抚触、按摩、沙盘游戏等,旨在提高儿童的触觉敏感性和适应性。

2.2前庭觉训练前庭觉是儿童身体平衡和空间定位的重要感觉。

前庭觉训练包括荡秋千、旋转、平衡木等,旨在提高儿童的前庭觉敏感性和调节能力。

2.3本体觉训练本体觉是儿童对自己身体位置和运动的感知。

本体觉训练包括跳跃、翻滚、爬行等,旨在提高儿童的本体觉敏感性和协调能力。

第三部分: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和评估3.1训练计划的制定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感觉统合训练计划。

计划应包括训练的目标、内容、频率和时长等。

3.2训练的实施在实施感觉统合训练时,应注重与儿童的互动和参与,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训练活动,并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和方法。

3.3训练效果的评估定期评估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以了解训练的效果。

评估可以通过观察、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以全面了解儿童的进步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

结论:感统培训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可以帮助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改善感觉统合能力,提高学习和生活技能。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教师和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和训练方法,为儿童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感觉统合训练PPT

感觉统合训练PPT

动态平衡训练
进行走路、跑步、跳跃等活动, 增强身体在动态状态下的平衡能
力。
前庭刺激训练
利用旋转、摇晃、俯仰等动作, 给予前庭系统适当的刺激,促进
前庭平衡觉的发展。
2024/1/25
17
触觉训练
触觉感知训练
触觉与运动结合训练
通过触摸不同材质、形状、温度的物 体,提高触觉感知的敏锐度和分辨能 力。
在运动中增加触觉元素,如赤脚走路 、戴手套拍球等,提高触觉与运动的 协调能力。
22
家长参与和支持策略
1 2
家长沟通与指导
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儿童在家庭中的表现 和需求,为家长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家庭训练计划
制定个性化的家庭训练计划,指导家长在家中为 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巩固训练效果。
3
家长互助小组
组建家长互助小组,鼓励家长之间分享经验、交 流心得,共同为儿童的成长进步努力。
使用行为评定量表,对儿童的行为表 现进行评定,以辅助感觉统合能力的 评估。
其他专业评估工具
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选择使用其他 专业的评估工具,如运动能力评估、 认知能力评估等。
15
03
针对性训练方案设计
2024/1/25
16
前庭平衡觉训练
静态平衡训练
通过站立、闭眼、单脚站立等方 式,提高身体静态平衡能力。
2024/1/25
23
05
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2024/1/25
24
效果评估方法介绍
观察法
通过观察儿童在训练前后的行为、情绪、注意力等方面的变化,评 估训练效果。
量表评估法
使用专业的评估量表,如感觉统合能力评定量表、儿童行为评定量 表等,对儿童进行定期评估,了解训练效果。

感觉统合训练方案PPT课件

感觉统合训练方案PPT课件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表现
1
感觉统合器材与用途
1全功能系列: 滑板爬、趴地推球、吊床、转椅、滑梯 2前 庭 系 列: 吊床、转椅、趴地推球、滑板爬、滚筒、滚垫、翻跟斗、
爬带、滑 梯
3触觉系列: 袋鼠跳、羊角球、触觉球、挤压、大笼球、擦浴、风筒、
滚垫、涂料、 滚筒、趴地推球、捏泥
4本体系列: 跳绳、跳床、乐乐球、拍球、躲避球、翻跟斗、青蛙跳、跳数字 5五感系列:台、平衡木、乐乐球、大笼球、爬袋、躲避球、
延伸活动:也可同时玩捉迷藏游戏,但要先将可能撞伤的物品移开。 。
7
强化平衡感训练:
1、摇啊摆
适用对象:手脚不灵活、经常跌倒的儿童。 。
指导目标:强化中枢神经及大脑运动神经功能,丰富亲子互动 指导重点:让儿童平躺,大人抓住其两腿,上下屈伸、开合、左右摇晃;
让儿童平躺,大人抓住其双手,上下屈伸、闭合,左右摇动;让儿童平躺,大人抓住 其右脚,向左摇过左脚位置,接着换左脚、右手及左手,这种过中线的活动,对儿童 身体协调帮助很大;大人用双手扶抱儿童,让他屈着身体左右摇晃,并将他抱紧一些。 动作不宜太快,缓慢、正确、渐进式的进行,以免让儿童感到不适。
延伸活动:儿童双手高举小皮球,或双手各夹一个
小皮球,向前、向左、向右踏脚走步。
3
前庭功能失调训练:
2、模仿动物
适用对象:过动不安、经常撞墙、跌倒、身体协调不良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神经及中枢脊髓神经,使前庭平衡能力顺利发展。 指导重点:让儿童俯卧在铺上大棉被的软垫上,抬头看着大人,并由大人引
导进行手指及手部动作。或者让儿童蹲趴着,学狗以四肢爬行,并抬头“汪汪”学狗 叫,双脚还可学狗踢动。大人也可用手脚支撑,弓起身体呈大象状,儿童则装成小象, 在大人身旁爬行,或穿越大人身下。另外,也可以让儿童趴在有轮子的木箱上,以手 脚划动之。

感统训练讲座PPT课件

感统训练讲座PPT课件
• 增强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在感统训练中,儿童需要与其他小朋友合作完成任务 或游戏,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同时,通过与不同年 龄段和背景的人互动,儿童可以学会如何与不同类型的人相处和沟通。
2024/1/28
11
03
儿童感统发展特点与评估
2024/1/28
12
儿童感统发展特点
01 感觉器官发育
系统性原则
将训练内容划分为不同模 块,确保每个模块之间的 内在联系和逻辑性。
趣味性原则
增加训练的趣味性,激发 孩子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 。
2024/1/28
17
不同年龄段儿童训练方案
01
02
03
0-3岁婴幼儿
以亲子互动游戏为主,通 过触觉、听觉、视觉等感 官刺激促进孩子感知觉发 展。
2024/1/28
觉等多方面的感官刺激。
保持家庭环境整洁有序
02
避免过度刺激和混乱,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培养秩序感。
合理安排生活作息
03
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户外活动,有
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21
家长参与孩子感统训练方法
观察并记录孩子表现
留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官反应和表现,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未来感统训练将更加注重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合作,如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以提供更 加全面、综合的干预措施。
30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01
对感统训练的认识和理解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对感统训练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意识到了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02
学习到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学员们分享了自己在讲座中学习到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并表示将在未来

感觉统合培训资料PPT课件

感觉统合培训资料PPT课件

.
12
感觉统合案例:剥桔子
眼睛看到(视觉):黄色,圆形的 手摸到(触觉):粗糙的外皮,多汁的果肉 鼻子闻到(嗅觉):芬芳的气味,味觉酸甜的 VS 用手掂它的重量(动觉):它是重的
.
13
感觉统合案例:剥桔子
综合这些客观的感觉,才形成对桔子的主观知觉。
桔子可以当球玩,因为它是圆的;
打到人身上很痛因为它是重的;
VS
.
29
例子二:平衡觉失调
听觉: 丢三落四
运动协调
头颈部 平衡
睡眠障碍
自控力差
.
平衡觉失调具体表现
30
例子二:平衡觉失调
” 母亲孕期缺乏适度运动。
” 早产(发展不足)。
” 大龄生产。
” 过度保护,运动不足(尤其 爬行阶段)。
.
31
例子三
摔倒的妞妞
VS
.
32
例子三:动觉失调
典型动觉功能失调,幼儿身体形象认知与自律神经发生了紊乱导致。
帮助给予:
给予适当的搀扶;提醒孩子如何保持身体的平衡和适当的运动。
训练目的:
促进身体两侧协调动作的能力。
.
49
袋鼠跳跳
在地面上摆放数个小号的呼啦圈, 要孩子以双脚跳或单脚跳的方式 跳过所有的圈圈。
难度设置:
A.双脚跳,把圈之间的距离放近一点; B.把呼啦圈之间的距离放远一点; C.单脚跳; D.单脚跳并连续跳完所有圈圈。
难度设置:
A.刚开始训练时,绳圈可以相对 做大一点,容易取出; B.先训练从头套到脚,再训练从 脚套到头。
帮助给予:
提醒孩子不要用蛮劲儿,要学习技巧。
训练目的:
改善身体概念及计划动作的能力, 并提供触觉刺激。

感觉统合训练方案课件(1)

感觉统合训练方案课件(1)

强化触觉训练:
7、小皮球绕世界
适用对象:触觉敏感、紧张、焦躁、情绪化、爱哭、爱咬人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肌肤对外界的适应力 。 指导重点:将小皮球从儿童的胸前滚到腹部、大腿、回到头部,或是从背
部滚到屁股。或让儿童站、坐、躺着,滚动时要时而用力,时而放松,给儿童不同的 感觉。或改用气球抚触,同时配合音乐,制造快乐气氛。
指导目标:突破触觉防御过强障碍,强化关节信息 。 指导重点:用薄毛毯包裹儿童,并在地上轻轻转动。也可轻轻压儿童的身
体,以强化儿童关节讯息。
延伸活动:也可改用被单或旧报纸,让儿童站着或躺着
均可,轻轻按摩他的身体,还可放点音乐或儿歌,为儿童助兴
强化触觉训练:
6、化妆舞会
适用对象:焦躁、紧张、爱哭、粘人、情绪化的儿童
延伸活动:也可改用板凳或小桌子。并且注意其稳定性,
避免儿童跌倒,出现意外。
强化平衡感训练:
3、拍打气球
适用对象:肢体不灵活、容易跌倒、平衡感不佳、容易情绪化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觉、中枢神经系统及运动协调。 指导重点:以绳子垂吊数个气球,高度约离儿童伸手可及20公分处。让儿
童由地上跃起,用手来拍打气球,由于儿童必须仰头,手眼协调下才能完成这项游戏, 因此有助于头部活动及前庭觉的成熟。
的头,一人抓脚,摇晃数下后,轻轻将他丢向床铺,引导他放松,在床上抖动身 体。
延伸活动:让儿童躺在棉被上,大人手执两边摇晃,并将他丢向床铺。
Hale Waihona Puke 强化平衡感训练:7、坐球游戏
适用对象:大肌肉发育不良、肢体不灵活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大肌肉、前庭中枢及脊髓中枢神经健全发展。 指导重点:儿童可以轻轻坐在坐球上,上半身保持垂直放松的姿势,闭上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操作PPT课件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操作PPT课件
谢谢倾听!
精品ppt
36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品ppt
37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训练目的: 主要训练增强弯曲 本体觉的输入和骨盆控制 能力、下肢控制能力、关注力;一心多用,唱数能力1~10.
• 正确操作:1、诱寻下扶物单脚半跪、交替半跪。 • 2、指令或示范做并一个动作数一个数,要求跟着做和复
诵数数1~10(有语言能力孩子)。 • 3、指令下完成交替半跪及数数动作,此项要求学生具有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操作
精品ppt
1
感觉统合失调
• 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大脑神经 系统进行有效整合,而使机体不能和谐的 运作,久而久之形成种种障碍,最终影响 身心健康。
精品ppt
2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表现
• 1. 前庭功能失调: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很 难与其他同学相处。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 难等。
• 训练目的: 主要训练增强弯曲本体觉的输 入
• 正确操作:1.制造轻松愉悦的情境 • 2.设计各种学习、游戏与人互动活动 • 3.通过食物,玩具等个别喜好的增强物诱导
精品ppt
6
二、 高跪、跪起
• 训练目的: 主要训练增强弯曲 本体觉的输 入和骨盆控制能力。
• 正确操作:1.动作示范 • 2.通过食物,玩具等个别喜好的增强物诱导 • 3.与人互动活动 • 4.从扶物到不扶
• 正确操作:双手放在球的两侧抱紧球,头 侧躺,身体放松。有仰、躺滚压转动(老 师从侧面推上球)俯卧滚压、转动。(脚 心多做几次)

感觉统合ppt课件完整版

感觉统合ppt课件完整版

04 家庭环境中感觉统合培 养策略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影响分析
家庭氛围
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有 助于孩子形成积极、健康 的心理状态,为感觉统合 发展奠定基础。
家庭教育方式
民主、开放的教育方式有 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 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感 觉统合的良性发展。
家庭环境布置
合理布置家庭环境,提供 丰富多样的刺激,有助于 孩子感觉系统的正常发展 。
案例二
某中学的感觉统合教育创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学生体验感。
案例三
某高校的感觉统合教育探索,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学生 需求。
06 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感觉统合定义及重要性
解释了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对身体各种感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 程,强调了其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感觉统合失调表现及原因
1 2
引领者
制定并执行感觉统合教育政策,推动相关教育改 革。
协调者
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师生提供必要的教育支持和 辅助。
3
评估者
定期评估感觉统合教育成果,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
校园内资源整合利用策略探讨
设施整合
优化校园设施布局,创造适合感觉统合教育的物理环境。
课程整合
将感觉统合教育融入日常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案例展示:优秀训练方案剖析
案例一
针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采用 感觉统合训练结合认知行为疗法 ,有效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和学习
成绩。
案例二
针对自闭症儿童,设计个性化感 觉统合训练方案,结合音乐、游 戏等元素,改善儿童的社交能力
和情绪状态。
案例三
针对多动症儿童,通过感觉统合 训练调整儿童的身体平衡和协调 性,减少多动行为,提高自控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统合训练室的设备及使用
常用设备及性能
弹跳床
(1)功能:可强化前庭刺激,并锻炼儿童弹跳力和下肢肌力。

(2)操作:睁眼或闭眼状态下完成跳下/跃上蹦床、双腿分合或前后交替跳、跳跃转体、跪跳等。

另有床上跳绳、跳跃接球等。

(3)安全要求:定期稳固螺丝,排除周边障碍物,跳跃时儿童双臂屈曲置于胸前。

羊角球
(1)功能:用于驱赶、头颈姿势保持与下肢运动间协调训练,前庭觉训练,运动计划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并对改善儿童注意力,增加下肢、腰腹部肌肉力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还可以用于触觉训练。

(2)操作:儿童坐球上,双腿至于球前,稍分离。

双手紧握把手,身体屈曲,赤脚/穿鞋,睁眼/闭眼等不同方向跳动或转体或跨障碍物(表面钝角无尖角)等。

(3)安全要求:①训练场地地面平坦,场地开阔,无其他物品。

②多名儿童同时训练时,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防止互相撞击。

③训练时必须有感统老师在场监护,确保安全。

触觉球(大滚球)
(1)功能:进行触压觉功能训练,并在平衡觉、本体感觉以及认知训练中有重要功能,是感觉统合训练中重要辅助器械之一。

(2)操作:用于儿童接受主动/被动的触压觉刺激,如持球搓揉肌肤、手抓握训练、脚踩/踢训练、儿童间互动抛接训练等。

(3)安全要求:幼儿踩踏触觉球易导致躯体失去平衡,倒地时应避开眼区、防止刺伤眼球,防止后仰跌倒,头颈受伤(颈椎畸形儿童慎用)
大陀螺
(1)功能:前庭功能训练器械,对儿童大脑刺激较强,可促进其动作协调能力。

(2)操作:儿童盘坐于陀螺内,身体晃动以带动大陀螺旋转。

另可依据儿童体态和大陀螺直径改为双人同坐训练。

(3)安全要求:年龄较小的儿童训练时,需要人员在旁协助。

袋鼠跳布袋
(1)功能:增强儿童腿部和腰腹部力量,强化前庭刺激,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2)操作:立于袋中,双手提袋边,沿既定路线进退或原地前后、左右、转身跳跃。

(3)安全要求:场地平坦、开阔、松软。

平衡木
(1)功能:用于前庭功能、本体感觉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

(2)操作:儿童在睁眼/闭眼状态下,完成前进、后退或侧行等动作,可以时儿童自主操作,也可以时在老师或同伴的协助下进行。

为提高训练水平,可要求儿童在行走中完成指令性动作、运输物品或互动训练等。

(3)安全要求:①周围无尖锐异物或障碍物。

②注意脚下打滑、跌落。

③上下平衡木时,注意平衡木边角,防止刮、击脚趾及脚踝等。

④多名儿童同时在多个在多个平衡木训练时,注意两两间隔,须保持1m以上的间距。

插板(可调式木钉板)
(1)功能:感知-动作协调训练,本体感觉及空间感知能力的训练。

可与平衡木、浪桥、花生球等设施结合使用,增强前庭觉、注意力等的训练强度。

(2)操作:儿童走过平衡木后把插棍插入(或拔出)相应的洞中。

也可采用儿童俯卧吊台或吊缆上,在感统老师的协助摆动下,操作预置前方的插板。

操作方式多变:(不)定序插入或拔出、依指令插入或拔出不同颜色、形状的插柱。

(3)安全要求:与浪桥组合使用时,需控制台面的摆动速度,防止挫伤儿童手指。

与球类组合使用时须防止儿童从球体滑落,头面部撞击到插板上。

浪桥
(1)功能:主要用于前庭觉功能训练。

如与其他设备结合使用,可训练儿童注意力、视感知-动作协调力。

(2)操作:儿童取卧、坐等体位在睁眼/闭眼状态下进行多向度荡摆、旋转。

训练形式可以主动训练,也可以是被动或助动训练。

在浪桥的不同组件上,儿童完成的动作部相同。

吊台、吊筒及吊缆除了完成摆荡外也可以完成旋转训练,吊马则以摆荡为主。

训练水平高的儿童可以在荡摆或旋转训练的同时完成躯体及其他动作或儿童间的互动活动,如:传接球、搭积木、插/取插件等。

(3)安全要求:①训练场地铺设软垫,清理周边的无关设备、物品。

设备远离墙面及玻璃窗。

②检查A字形铁架螺丝紧固情况,绳索与吊台等组件的连接是否牢固。

③训练初期,使用安全带固定儿童躯体。

谨防儿童旋转训练进行当中,儿童突然离开吊台等设备。

④儿童不得单独使用该设备,需有感统老师在场实施监视、指导,也不宜儿童间进行互相训练。

⑤训练人员及时调控荡摆幅度,防止儿童躯体特别是头部撞击铁架。

滚筒
(1)功能:可用于运动、平衡、认知等整合能力训练。

(2)操作:双手推/退滚,低重心平衡训练。

另可配和认知内容训练。

(3)安全要求:地面平坦无异物。

钻滚筒
(1)功能:进行平衡能力训练器械,并可增强运动能力,另可配以认知素材进行高位统合训练。

(2)操作:爬行、翻滚。

相同或不同材质滚筒组合进行训练。

(3)安全要求:为缓解紧张感和害怕情绪,可在滚筒中放入好在喜爱的物品让其取出,或者在滚筒另一侧鼓励儿童前进。

滑梯
(!)功能: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两维度刺激前庭,用于平衡能力、头颈及躯体运动动态控制和消除心理紧张等方面的训练,并对触觉功能、视觉功能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2)操作:儿童在滑板上以特定的体位(趴、坐、蹲、跪等)完成自上而下的滑行。

滑行时,上肢、躯干、头颈完成规定动作、指令性动作。

(3)安全要求:①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大小合适的滑板。

A.采取卧趴式滑行时,面向前,两腿伸直、抬头,双手牵拉滑梯道壁起划或由感统老师于孩子臀部助推,滑行期间,双臂平举伸直。

B.坐滑:伸腿正向/背向坐滑:儿童坐于滑板上,面向或背向滑行方向,双腿并
拢伸直,双臂平举伸直、身体前倾起滑。

C.盘坐滑:包括盘坐正滑、盘坐倒滑、及盘坐侧滑。

(其他项目同伸腿正向/侧向坐滑)
D.跪滑:正跪滑/侧跪滑/倒跪滑:儿童取跪位,滑板至于儿童膝及小腿下方,面向前,双手牵拉滑梯道壁起滑。

起初,儿童屈体全跪(臀部及大腿紧贴小腿及脚踝),上肢前平举,两膝及小腿间的间距尽可能大。

随训练水平提高,逐步提高身体重心,躯干直立(立跪),上肢侧平举。

E.蹲滑:正蹲滑/倒蹲滑/侧跪蹲滑:儿童取蹲位,滑板至于儿童双脚下方,面向前。

②在滑道滑行前,儿童先在平面练习用双手滑行及从板上滑落的自我保护动作(如:抱头翻滚等),以备意外发生时应用。

滑板
(!)功能:用于视、听、触、本体感觉、前庭功能等的整合训练及身体动作协调性训练等。

(2)操作:与滑梯结合使用,完成多向度、多体位的训练(类化):卧趴板上,双手滑行;仰卧板上,双手抱头,双下肢推动滑板滑行;分腿坐倒滑;盘腿坐惯性滑;一脚踩于车上,另一脚滑行;或用滑板搬运货物。

(3)安全要求:①严格在感统老师监督指导下游戏。

②防止滑轮及板面碾压、夹挤手脚等。

③禁忌儿童独立站立、蹲在滑板上。

独角凳
(1)功能:该器械的优势功能是促进身体前庭平衡功能,强化身体形象概念。

(2)操作:一腿屈膝90°支撑,另一腿伸平,保持平衡,同时可以拍球或进行认知训练。

(3)安全要求:坐稳后再进行训练。

地面平坦,四周无障碍物
平衡触觉木
(1)功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刺激儿童手部、脚部及全身触压觉神经末梢,改善触觉、平衡觉及空间感知能力。

(2)操作:儿童在睁眼/闭眼状态下正走、倒走、侧走、交叉走,双手及躯体其他部位主动或被动触摸。

(3)安全要求:①平衡木至于铺有地毯地板上,儿童身体失去平衡后侧向倒地,以免撞击膝部或头面部。

②训练前清洗脚(或穿薄棉袜)、手等部位,以防汗液打滑及污染训练器械。

儿童认知训练组件
(!)功能:上下肌力低下的患儿进行手指抓握训练。

(2)操作:儿童用手抓握积木放入相应图形的木盒中。

(3)安全要求:幼儿训练时需有感统老师在场,避免被组件的边角碰伤。

旋转盘
(1)功能:训练儿童前庭觉、触觉、本体感觉,提高身体各部位协调性。

(2)操作:儿童坐、站于转台上,睁眼/闭眼使转盘转动。

(3)安全要求:场地开阔,儿童有较好的抓握能力。

注意避免撞到周围的孩子。

圆形滑车
(1)功能:训练儿童前庭平衡,视觉阅读能力。

(2)操作:儿童坐于滑车上,由感统老师或较大的孩子牵引绳索使其滑行。

(3)安全要求:孩子相互游戏时,
圆平衡板
(1)功能:训练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觉,增强身体的控制能力。

(2)操作:正、侧立行走,仰卧前后摇晃。

(3)安全要求:地面平坦。

防止走滚翻到,砸伤儿童。

单人跷跷板
(1)功能:促进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同时可增强身体对所处空间位置的感受能力。

(2)操作:儿童站于板上,依指令完成蹲、站等动作,或与其他动作组合实施统和训练,如进行头颈部、上肢及躯干的各种动作或与同伴完成板上传球等活动。

站立面向下平放,可训练儿童站梅花桩。

(3)安全要求:①首先训练下板的方法,避免板失衡后侧击小腿。

②初训者及幼儿训练需训练人员扶持或近身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