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单元试卷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九下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姓名: 班级: 成绩: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 1.下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

造成A段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内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经济大危机D.美苏“冷战”2.一位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与之相符的是A.华盛顿谴责殖民主义者的罪行B.林肯批评南方种植园主的叛乱C.威尔逊揭露一战的灾难性后果D.罗斯福感叹经济危机的破坏性3.下列不符合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主要特点的是A.涉及范围特别广 B.持续时间比较长 C.破坏性特别大D.破坏性特别小4.下表为1928-1934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一览表(单位:亿美元)。

导致表中美国1928-1932年国民生产总值发生变化原因是A.罗斯福新政B.越南战争C.经济大危机D.朝鲜战争5.“新政不但对接脱大萧条危机起了最直接的作用,而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这里的“新政”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6.右图为罗斯福新政时实行的一项措施,该措施A.恢复了银行信用 B.弥补了农业损失C.加强了政府调控 D.提供了就业机会7.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应对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扩大耕地面积以增加产量 D.发动对外战争转嫁危机8.“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这段材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项措施?A.调整工业 B.整顿银行 C.调整农业 D.以工代赈9.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20亿美元修建了以下工程。

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测试题(附解析)

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测试题(附解析)

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测试题(附解析)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它们的共同目标。

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1)材料中的“联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2)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1942 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2)同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世界面临着法西斯的威胁,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日宣战,加入了反法西斯的行列,1942 年,26 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的全部人力,物力和财力反抗法西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从此世界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反抗法西斯,在加上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总之,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

(或:团结协作有利于应对人类共同危机)【解析】【分析】【详解】(1)结合材料中的“摧毁法西斯”“联盟”可知,指的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依据所学可知,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2)结合材料,依据所学可知,面对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各国逐渐走向联合。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

宣言签署后,诺曼底登陆战役、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苏联在欧战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都体现了“宣言”所倡导的团结合作精神。

因此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2.罗斯福新政要探究“罗斯福新政”,首先需要收集、辨析史料。

(1)就研究“罗斯福新政”而言,以上三则材料哪些是原始史料,哪些是非原始史料?(填写字母)。

最新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达标试题

最新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达标试题

最新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达标试题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后,德、意、目法西斯签订联合作战协定,声称三国“有毫不动摇的决心”在这场战争“胜利结束前决不放下武器",并“紧密合作”建立法西斯的“新秩序”面对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行动,加强盟国内的团结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张美国的海报就是为此而印制的。

图上文字为“团结,我们就能强大”“团结,我们就能获胜。

”画面上有密密层层裹着美、英、中、苏等国国旗的巨炮向天空轰击,驱散了空中浓重的阴霾,象征着盟国的团结具有巨大的力量,打开法西斯乌云,恢复世界光明…——摘编自陈仲丹《墙头政治》注:“墙头政治”是指在公共场所张贴的有政治意又的文告或宣传画。

(1)请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阅读以上材料,困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示例一】观点:反法西斯联盟是取得二战胜利的根本保证论述:德、意、日法西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疯狂侵略扩张,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

1942年,40多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釆取统筹安排,协同作战。

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中国发动全面大反攻,促使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综上所述,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协同作战,相互支援,是取得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和保证。

【示例二】观点: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问题论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意、日法西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疯狂侵略扩张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942年,40多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相互支援,采取统筹安排,协同作战,打败了邪恶的法西斯,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最新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复习试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复习试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复习试题(含答案)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的他是一位身残志坚的智者……他以“新政”为竞选口号,赢得人民的广泛支持。

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以压倒优势胜出。

……他以必胜的心态推出了全方位的改革措施……材料二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

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美国总统是谁?他就职前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他上台后是怎样应对的?(2)针对材料二中“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的问题,他采取了什么措施?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他采取了什么措施?(3)材料中的这次改革有什么特点?(4)这次改革对美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答案】(1)罗斯福经济大危机采取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2)“以工代赈”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或者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3)加强国家干预(4)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他以新政为竞选口号,赢得人民的广泛支持……以必胜的心态推出了全方位的改革措施……”可知,1929年到1933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进行了“新政”改革。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可知,“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的问题,他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政策;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他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开始稳定下来。

(3)根据所学可知,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方式。

(4)根据所学可知,新政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新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票全线暴跌,金融市场哀鸿一片,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危机爆发了,为缓解危机,1933年美国联邦政府发行了约25亿美元的国债,到30年代末国债发行量高达400多亿美元。

——摘编自(美)劳赫威《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1)根据材料,指出“大危机”开始的经济部门。

(2)小历认为,罗斯福政府发行国债反映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金融。

(2)判断:同意。

理由:为应对危机,克服财政困难,罗斯福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干预),大量发行国债,刺激工农业生产,提供就业机会【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美国股票全线暴跌,金融市场哀鸿一片,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危机爆发了”的信息可知,“大危机”开始的经济部门是金融。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同意小历的看法,根据材料“1933年美国联邦政府发行了约25亿美元的国债,到30年代末国债发行量高达400多亿美元”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危机,克服财政困难,罗斯福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干预),大量发行国债,刺激工农业生产,提供就业机会,有效的缓解了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所以我同意小历的看法。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罗斯福新政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两次新政,第一次新政的主要立法,是在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期间完成的,时间为99天,因此被称为百日新政。

这一阶段的新政侧重于当务之急,即遏制经济衰退,挽救业已奔溃的金融危机和濒临奔溃的农业危机,复兴工业,消除失业和饥饿。

第二次新政的时间为1935—1939年。

这一阶段的新政注重具有长远影响的立法。

——乔继堂《罗斯福炉边谈话》(1)罗斯福总统在位期间的经济困难跟哪一事件有直接关系?罗斯福总统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经济困难?(2)小历同学说“罗斯福为遏制经济衰退,以调整工业为核心,使美国彻底渡过了经济危机。

最新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 达标试题(含解析)

最新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 达标试题(含解析)

最新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达标试题(含解析)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票全线暴跌,金融市场哀鸿一片,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危机爆发了,为缓解危机,1933年美国联邦政府发行了约25亿美元的国债,到30年代末国债发行量高达400多亿美元。

——摘编自(美)劳赫威《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1)根据材料,指出“大危机”开始的经济部门。

(2)小历认为,罗斯福政府发行国债反映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金融。

(2)判断:同意。

理由:为应对危机,克服财政困难,罗斯福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干预),大量发行国债,刺激工农业生产,提供就业机会【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美国股票全线暴跌,金融市场哀鸿一片,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危机爆发了”的信息可知,“大危机”开始的经济部门是金融。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同意小历的看法,根据材料“1933年美国联邦政府发行了约25亿美元的国债,到30年代末国债发行量高达400多亿美元”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危机,克服财政困难,罗斯福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干预),大量发行国债,刺激工农业生产,提供就业机会,有效的缓解了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所以我同意小历的看法。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他挽救了市场经济。

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

他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十一集:危局新政(美国下)》(1)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2)有美国人说他的“新政”是“潜滋暗长的社会主义”。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九下历史《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美国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A.摆脱了经济危机B.恢复了国家经济C.巩固了民主政权D.巩固了工农联盟2.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中说:“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1933年罗斯福总统采取的“行动”是()A.对外进行侵略扩张B.推行“杜鲁门主义”政策C.放任经济自由发展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3.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新应用”是指()A.自由放任政策B.国家干预经济C.实行独裁统治D.发动对外战争4.当今世界上,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势力已经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那么,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B.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C.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D.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5.法西斯力量在一个国家里掌握政权,最早出现在()A.德国B.日本C.西班牙D.意大利6.如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漫画家所画的一副漫画.“牙医”希特勒出来喊:下一个!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最后一顶帽子是英国.这一漫画中的英法等大国推行的政策是()A.马歇尔计划 B.绥靖政策C.冷战政策D.杜鲁门主义7.“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这段话中的“我”代表的是()A.德国人B.捷克斯洛伐克人C.波兰人D.英国人8.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表述正确的是()A.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不可以联合B.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战争C.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人民的联合D.战争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不能推动科技的发展9.1940年12月,罗斯福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

【历史】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历史】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重大问题,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可知,雅尔塔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重大问题。
(5)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三、四可知,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在军事上、经济上、外交决策上做出了贡献。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不得不暂时搁置反共反苏政策,立即宣布支持苏联,把消灭纳粹德国作为首要任务……”可知,美国宣布支持苏联的原因是为了共同反对法西斯。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可知,26国《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这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
(2)材料二中美国“不得不暂时搁置反共反苏政策,立即宣布支持苏联”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美国参与签订的26国《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什么形成?《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奠定了什么胜利的基础?
(4)材料四美国总统罗斯福参加了雅尔塔会议,据材料回答这次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哪些方面做出了贡献?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本主义制度就像一棵出现枯枝烂叶的树一样,激进分子说:“把它砍倒。”保守分子说:“不要动它。 ”我则采取折中的办法:“让我们把它修剪一 下,这样我们既不会失去老树干,也不会失去新枝。
——罗斯福
材料二: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 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部编版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单元试卷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材料从欧洲战场的军事作战来看,中国多年的艰苦抗战,不仅消耗日军实力,还把日军牵制在中国战场上,阻滞了日本与欧洲战场德意法西斯的联结,从而延缓了整个法西斯集团扩大战争的步伐。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德国不断催促日本出兵西伯利亚,目的是配合德军合力夹击苏联,使苏联处于东西两面作战的危险境地。

这一时期,经过几次会战,日军损失惨重,在中国军队的打击下,日本对帮助德国出兵苏联无能为力,对此状况日本政府很明白,不得已改变其计划,决定“暂不介入德苏战争”,而“继续努力解决中国事变”。

中国战场对日军的牵制,减缓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压力,对苏军最后的战略反攻,直至苏军出境作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自戴燕《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依据上述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横线上填“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横线上填“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横线上填“未涉及”。

①中国的抗战扼制了德意日法西斯联合的步伐,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由于中国战场的牵制,使日本无力介入苏德战争,加快了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步伐。

③迫于英美强大的军事攻势,日本不得已改变计划,决定“暂不介入德苏战争”。

④苏德战争使苏联用巨大的牺牲彻底打败并摧毁了德国的法西斯政权,改写了战后世界格局,苏联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灾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何重要意义?【答案】(1)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④未涉及(2)损耗了大量财富,夷平了许多城市和村庄,6000多万人民死亡。

(写出两点即可)拯救了世界文明,恢复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写出两点即可)【解析】【详解】(1)①据“从欧洲战场的军事作战来看,中国多年的艰苦抗战,不仅消耗日军实力,还把日军牵制在中国战场上,阻滞了日本与欧洲战场德意法西斯的联结,从而延缓了整个法西斯集团扩大战争的步伐”可知,“中国的抗战扼制了德意日法西斯联合的步伐,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

故题干表述正确。

②据“中国战场对日军的牵制,减缓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压力,对苏军最后的战略反攻,直至苏军出境作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可知,“由于中国战场的牵制,使日本无力介入苏德战争,加快了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步伐”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

故题干表述正确。

③据“在中国军队的打击下,日本对帮助德国出兵苏联无能为力,对此状况日本政府很明白,不得已改变其计划,决定‘暂不介入德苏战争’,而‘继续努力解决中国事变’”可知,“迫于英美强大的军事攻势,日本不得已改变计划,决定‘暂不介入德苏战争’”违背了材料。

故题干表述错误。

④据材料可知,“苏德战争使苏联用巨大的牺牲彻底打败并摧毁了德国的法西斯政权,改写了战后世界格局,苏联一跃成为超级大国”材料未涉及。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战争遍及世界各地,损耗了大量财富,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夷平了许多城市和村庄,6000多万人民死亡。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人民力量和帝国主义力量的对比,德、意、日法西斯的崩溃,英法的削弱,从整体上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经受了考验,提高了觉悟,增强了力量,它给世界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战后出现两股汹涌澎湃的潮流,诞生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它们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一系列国家摆脱了民族压迫,赢得了独立,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瓦解了。

同时拯救了世界文明,恢复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2.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材料一中,两张图片中的场景分别出现在哪两次重大历史事件中?(2)材料二中,三张图片分别反映的是19世纪中期的美国、俄国、日本出现的社会危机。

请根据图片的历史信息,分别指出面对社会危机,美国、俄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摆脱了危机。

(3)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欧美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些。

(4)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陷入一片困顿和恐慌之中。

为度过这一困难局面,美国实施了哪一措施?日本和德国又是如何应对这一困难局面的?【答案】(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2)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或废除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3)革命(战争)改革两种方式(4)罗斯福新政;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处死查理一世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事件;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是法国大革命中的事件。

(2)依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三张图片分别反映的是19世纪中期的美国、俄国、日本出现的社会危机,面对社会危机,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摆脱危机;俄国通过废除农奴制改革来摆脱危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革摆脱了危机。

(3)依据上述材料的内容可知,英国、法国和美国通过战争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俄国和日本通过改革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由此可知,欧美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革命和改革。

(4)依据所学可知,第一小问:为度过经济大危机的困难局面,美国实施了新政;第二小问:日本和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来应对这一困难局面。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会。

我们只要明智而勇敢地承担起来,这项任务并不是不能解决的。

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罗斯福演说(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中A、B两个时段美国失业率的变化情况?(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A段失业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从A到B时段发生这一变化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政府面对失业问题的首要任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面对这样的任务,美国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答案】(1)A段变化情况:逐渐上升(由低到高);B段变化情况:逐渐下降(由高到低)。

(2)A段失业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大危机;从A到B时段发生这一变化的最重要原因是:罗斯福新政。

(3)首要任务:给人民以工作机会;措施:以工代赈,筹划大规模公共工程的兴建,以增加就业。

【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信息可知,图A:美国的失业人数在1929到1933年逐渐上升;图B:美国的失业人数在1933—1937年逐渐减少。

(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中A段失业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大危机。

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造成失业率上升。

第二小问,1933年失业率下降的原因是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以后,实行了罗斯福新政。

兴建公共工程,人们开始有了就业机会,失业率下降。

新政使得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度过了经济危机,使得就业人口增加。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会。

我们只要明智而勇敢地承担起来,这项任务并不是不能解决的。

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可知,美国政府面对失业问题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会。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面对这样的任务,美国主要采取了以工代赈,筹划大规模公共工程的兴建,以增加就业。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中心措施是对工业进行调整,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具体措施:以工代赈,筹划大规模公共工程的兴建,以增加就业。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

4.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不可磨灭。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整个国家都将永远记住这次日本对我们进攻的性质。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对我们无端进行卑鄙的进攻,美国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美)罗斯福材料二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不得不暂时搁置反共反苏政策,立即宣布支持苏联,把消灭纳粹德国作为首要任务,呼吁齐心协力打击法西斯,并开始向苏联提供武器装备。

1942年,美苏政府签订了互相援助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接受了美方价值约109.8亿美元的援助。

材料三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使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各国逐渐走向联合。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材料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德国败局已定之时,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重大问题,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

——均摘自北师大教材九下《世界历史》请回答:(1)材料一罗斯福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美国宣布对日作战使二战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变化?(2)材料二中美国“不得不暂时搁置反共反苏政策,立即宣布支持苏联”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美国参与签订的26国《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什么形成?《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奠定了什么胜利的基础?(4)材料四美国总统罗斯福参加了雅尔塔会议,据材料回答这次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什么?(5)结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哪些方面做出了贡献?【答案】(1)日本突袭珍珠港(或答太平洋战争);使二战规模达到最大(2)为了共同反对法西斯。

(3)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4)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重大问题。

(5)军事上、经济上、外交决策上【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对我们无端进行卑鄙的进攻,美国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可知,它就是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它使二战规模达到最大。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不得不暂时搁置反共反苏政策,立即宣布支持苏联,把消灭纳粹德国作为首要任务……”可知,美国宣布支持苏联的原因是为了共同反对法西斯。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可知,26国《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这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