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结构力学课后题答案第六章 薄壁工程梁理论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结构力学课后题答案第六章 薄壁工程梁理论

第六章 薄壁工程梁理论6-1 求如图所示剖面的弯曲正应力,设壁板不受正应力,缘条面积都是2200mm ,已知载荷.105,1056mm N M mm N M y x ⋅⨯=⋅=图中尺寸单位为mm.(a)(a )解:确定形心坐标轴。

()()mm AAy mm AAx 50480120,804160160=+==+=则在形心坐标轴下,1点、2点、3点、4点的坐标分别为()()()()50,80,50,80,30,80,70,80----确定相应于形心坐标轴下的剖面惯性矩,惯性积和总面积。

43442442102.31056.21008.1Amm y x A J Amm x A J Amm y A J i i i xy i i y i i x ∑∑∑⨯-==⨯==⨯==求当量弯矩。

()()()()()-19.230M P a508025.842MPa 5080216MPa103080856MPa 34708045072.004132.0,1021154.0110973560196296.014321662=---=-⋅=⋅=-+-=⨯=⎪⎭⎫⎝⎛⨯+=⨯⋅=⎪⎭⎫⎝⎛⨯+==-=,,,,,,σσσσσy x y x J J M M k M J J M M k M J J J k x xy x y y y xy y x x yx xy(b)(b )解:确定形心坐标轴。

()()mmAAy x 10042002000mm4AA100100=+==+-=在形心坐标轴下,1点、2点、3点、4点的坐标分别为()()()()100,100,100,0,100,0,100,100---。

确定相应于形心坐标轴下的剖面惯性矩,惯性积和总面积。

224x i 224244100()2100()2100()i y i i xy i i i J A y A mm J A x A mm J A x y A mm ==⨯==⨯==-⨯∑∑∑求当量弯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结构力学 课后习题答案 第6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结构力学 课后习题答案 第6章

6-1 题6-1图所示平面桁架,各杆Ef 相同,求在载荷P 作用下桁架各杆的内力。

解:(1)解除约束:系统静不定度为K=1,故解除1-2杆的约束, 代之以约束力X 1,如图6-1a 所示。

(2)内力分析:求<<P>>状态下的内力N p 、 单位状态<<1>> 下的内力N 1,内力分别如图6-1b,6-1c 所示。

(3)求典型方程中的影响系数δ11和载荷系数△1PEfdEf l N i i )223(2111+===∑ δ EfPdEf l N N i i P P 2111-===∆∑(4)求解多余约束力X 1:由典型方程01111=∆+P X δ解得:PP d EfEf Pd X P 172.0)223()223(22/1111≈-=+=∆-=δ(5)用叠加原理11X N N N P +=求出各杆的内力PN N P N N P N N P N )12(;)222(;)22(;)223(45342414251312-==-==-==-=6-2 题6-2图所示平面桁架,杆长AD=DC=BC=1m,AC 杆和BD 杆的截面积A AC =A BD =200mm 2,A AD =A DC =A BC =150mm 2, 各杆材料均相同,E =200KN/mm 2,当C 点受垂直载荷P =100KN 作用时,求该结构各杆的内力。

解:(1)解除约束:系统静不定度为K=1,故解除CD 杆的约束, 代之以约束力X 1,如图6-2a 所示。

(2)内力分析:求<<P>>状态下的内力N p 、 单位状态<<1>>下的内力N 1,内力分别如图6-2b,6-2c 所示。

(3)求典型方程中的影响系数δ11和载荷系数△1P1150.0803342111≈+===∑ i i Ef l N δ4316.048093411-≈-===∆∑P Ef l N N i i P P (4)求解多余约束力X 1:由典型方程01111=∆+P X δ解得:755.3663437233480480934/1111≈--=+⨯--=∆-=P P X P δ(5)用叠加原理求出各杆的内力: 11X N N N P +=KN N C B 480.88=-KN N D B 252.3-=-748.46=-C A NKN N D A 877.1=-KN N D C 755.3=-如图6-2d 所示。

《结构力学》习题解答(内含解答图)

《结构力学》习题解答(内含解答图)
习题2-21图习题2-21解答图
解:将固定铰支座换为单铰,如图(b),由于与基础的约束多余三个,故基础作为刚片Ⅰ。铰结BF为刚片Ⅱ,铰结△CDE为刚片Ⅲ。刚片Ⅰ与刚片Ⅱ是由杆AB和支撑杆F相连,虚铰在无穷远处,刚片Ⅰ与刚片Ⅲ是由杆AC和支撑杆E相连,虚铰在两杆的延长线的交点处,而刚片Ⅱ与刚片Ⅲ是由杆BC和杆FD相连,虚铰在两杆的延长线的交点处。此时,三铰不共线,该体系为几何不变体,且无多余约束。
所以,体系是几何不变得,且无多余约束。
习题2-2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解:从图2-15(b)可知,杆件CD和链杆3及铰D构成二元体,可以去掉;取杆件CB为刚片Ⅰ,基础作为刚片Ⅱ,根据规则一,两刚片是通过杆AB、链杆1、2组成几何不变体。所以,整个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习题2-2图习题2-2解答图
习题2-10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习题2-10图习题2-10解答图
解:由于与基础的约束多余三个,故基础作为刚片Ⅰ。铰结△ABF为刚片Ⅱ,铰结△BCD为刚片Ⅲ。刚片Ⅰ与刚片Ⅱ是由杆EA和支撑杆F相连,虚铰在两杆的延长线的交点处,刚片Ⅰ与刚片Ⅲ是由杆EC和支撑杆D相连,虚铰在两杆的延长线的交点处,而刚片Ⅱ与刚片Ⅲ是铰B相连。此时,三铰不共线,该体系为几何不变体,且无多余约束。
习题2-26图习题2-26解答图
解:将链杆截断,截断一处,去掉一个约束,共去掉四个约束;再将刚性联结杆截断,截断一处,去掉三个约束,共去掉十二个约束,如图(b)。此时,体系变成与基础独立相连的三个单一杆件,见图(b)。所以,该体系具有十六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
2.3.2提高题
提高题2-1 试对图示体系作几何组成分析。
所以,由规则一知,体系是几何不变体,且无多余约束。

结构力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结构力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1章绪论(无习题)第2章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习题解答习题2.1是非判断题(1) 若平面体系的实际自由度为零,则该体系一定为几何不变体系。

( )(2) 若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0,则该体系一定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3) 若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0,则该体系为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4) 由三个铰两两相连的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 )(5) 习题2.1(5) 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CEF后,剩余部分为简支刚架,所以原体系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习题 2.1(5)图(6) 习题2.1(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ABC后,成为习题2.1(6) (b)图,故原体系是几何可变体系。

( )(7) 习题2.1(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EDF后,成为习题2.1(6) (c)图,故原体系是几何可变体系。

( )(a)(b)(c)习题 2.1(6)图习题2.2填空(1) 习题2.2(1)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

习题2.2(1)图(2) 习题2.2(2)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_体系。

习题 2-2(2)图(3) 习题 2.2(3)图所示4个体系的多余约束数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题 2.2(3)图(4) 习题2.2(4)图所示体系的多余约束个数为___________。

习题 2.2(4)图(5) 习题2.2(5)图所示体系的多余约束个数为___________。

习题 2.2(5)图(6) 习题2.2(6)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有_________个多余约束。

习题 2.2(6)图(7) 习题2.2(7)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有_________个多余约束。

习题 2.2(7)图习题2.3 对习题2.3图所示各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a)(b)(c)(d)(e)(f)(h)(g)(i)(j)(k)(l)习题2.3图第3章 静定梁与静定刚架习题解答习题3.1 是非判断题(1) 在使用力图特征绘制某受弯杆段的弯矩图时,必须先求出该杆段两端的端弯矩。

结构力学_第六章_作业参考答案(整理_BY_TANG_Gui-he)

结构力学_第六章_作业参考答案(整理_BY_TANG_Gui-he)

结构力学 第六章习题 参考答案TANG Gui-he6-1 试用积分法求图示刚架B 点的水平位移。

q解:(1) 实际状态下的内力AC 杆:22P qx M qlx =−+BC 杆:2P qlxM =(2) 虚拟状态下的内力AC 杆:M x = BC 杆:M x = (3)求Bx Δ200411()223 ()8l lp Bx M M ds qlx qx xdx qlx xdx EIEI EI qlΔ==+−+=∑∫∫∫i i→6-2 图示曲梁为圆弧形,EI =常数。

试求B 的水平位移。

1解:(1) 实际状态下的内力(sin 2p FM R R )θ=− (2) 虚拟状态下的内力1sin M R θ=i (3)求 Bx Δ/2312(sin )sin 22p Bx M M ds F F R R R Rd EIEIEIπθθθΔ==→−=∑∫∫ii i ()R6-3B AAB解:(1) 实际状态下的内力20sin()(1cos )p M qRd R qR θϕθϕθ=−=−∫i(2) 虚拟状态下的内力1sin M R θ=i(3)求 Bx Δ/2421(1cos )sin ()2p Bx M M ds FR qR R Rd EIEIEIπθθθΔ==←−=∑∫∫i i6-4 图示桁架各杆截面均为,32210m A −=×210 GPa E =,40 kN F =,。

试求:(a) C 点的竖向位移;(b) 角ADC 的改变量。

2 m d =F (kN)NP解: 实际状态下的桁架内力如上图。

(a )在C 点加上一个单位荷载,得到虚拟状态下的内力如上图。

11[2()(222322]22210)()N Np Cy F F l F d F d EAEA FdEAΔ==−−+↓++=+∑i i i i i i iNPNP(b)虚拟状态下的内力如上图。

11(22()(]4) ()N NpADCF F lF dEA EA dFEAϕ∠Δ==++−=∑ii i i增大6-6 试用图乘法求指定位移。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结构力学是一门研究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内力、变形和稳定性的学科。

课后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和提高解题技巧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的参考答案,供学习者参考:第一章:结构力学基础1. 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的区别:静定结构是指在已知外力作用下,其内力和位移可以通过静力平衡方程和几何关系唯一确定的结构。

超静定结构则是指静力平衡方程和几何关系不足以唯一确定其内力和位移的结构。

2. 弯矩图的绘制方法:绘制弯矩图首先需要确定结构的支反力,然后通过截面平衡条件,逐步求出各截面的弯矩值,并将其绘制成图形。

第二章:静定梁的内力分析1. 简支梁的内力计算:对于简支梁,可以通过静力平衡条件和截面平衡条件来计算梁的内力,包括剪力和弯矩。

2. 悬臂梁的内力计算:悬臂梁的内力计算需要考虑梁端的外力和力矩,通过静力平衡条件求解。

第三章:静定桁架的内力分析1. 节点法的应用:节点法是通过在桁架的节点上施加平衡条件来求解节点的反力,进而求得杆件的内力。

2. 截面法的应用:截面法是通过选取桁架的某一截面,对该截面进行平衡分析,求得截面两侧杆件的内力。

第四章:静定拱的内力分析1. 三铰拱的内力计算:三铰拱的内力计算通常需要利用静力平衡条件和几何关系,计算出拱的反力和弯矩。

2. 双铰拱和无铰拱的内力特点:双铰拱和无铰拱的内力计算更为复杂,需要考虑更多的平衡条件和几何关系。

第五章: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1. 力法的应用:力法是通过建立力的平衡方程来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通常需要引入多余未知力。

2. 位移法的应用:位移法是通过建立位移的平衡方程来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通常需要引入位移未知数。

第六章:结构的稳定性分析1. 欧拉临界载荷的计算:欧拉临界载荷是指细长杆件在轴向压力作用下失稳的临界载荷,可以通过欧拉公式计算。

2. 非线性稳定性分析:对于非线性问题,稳定性分析需要考虑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和几何非线性,通常需要采用数值方法求解。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__重庆大学出版社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__重庆大学出版社

第1章 绪论(无习题)第2章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习题解答习题2.1 是非判断题(1) 若平面体系的实际自由度为零,则该体系一定为几何不变体系。

( )(2) 若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 =0,则该体系一定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 (3) 若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 <0,则该体系为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 (4) 由三个铰两两相连的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 )(5) 习题2.1(5) 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CEF 后,剩余部分为简支刚架,所以原体系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B DACEF习题 2.1(5)图(6) 习题2.1(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ABC 后,成为习题2.1(6) (b)图,故原体系是几何可变体系。

( )(7) 习题2.1(6)(a)图所示体系去掉二元体EDF 后,成为习题2.1(6) (c)图,故原体系是几何可变体系。

()(a)(b)(c)AEBFCD习题 2.1(6)图【解】(1)正确。

(2)错误。

0W 是使体系成为几何不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3)错误。

(4)错误。

只有当三个铰不共线时,该题的结论才是正确的。

(5)错误。

CEF 不是二元体。

(6)错误。

ABC 不是二元体。

(7)错误。

EDF 不是二元体。

习题2.2 填空(1) 习题2.2(1)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

习题2.2(1)图(2) 习题2.2(2)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_体系。

习题2-2(2)图(3) 习题 2.2(3)图所示4个体系的多余约束数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题2.2(3)图(4) 习题2.2(4)图所示体系的多余约束个数为___________。

习题2.2(4)图(5) 习题2.2(5)图所示体系的多余约束个数为___________。

习题2.2(5)图(6) 习题2.2(6)图所示体系为_________体系,有_________个多余约束。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解答:6位移法习题解答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解答:6位移法习题解答

第6章位移法习题解答习题6.1确定用位移法计算习题6.1图所示结构的基本未知量数目,并绘出基本结构。

(除注明者外,其余杆的EI为常数。

)(a) (b) (c) (d)习题6.1图【解】各题基本未知量(取独立未知结点位移为基本未知量)如下:(a)n=4 (b)n=2 (c)n=6 (d)n=8习题6.2是非判断(1)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个数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无关。

()(2)位移法可用于求解静定结构的内力。

()(3)用位移法计算结构由于支座移动引起的内力时,采用与荷载作用时相同的基本结构。

()(4)位移法只能用于求解连续梁和刚架,不能用于求解桁架。

()【解】(1)正确。

位移法求解时基本未知量是结构的未知结点位移,与结构是否超静定无关。

(2)正确。

无任何结点位移发生的静定结构内力图可利用载常数直接确定;有结点位移发生的静定结构则可利用位移法的一般步骤计算。

(3)正确。

用位移法计算支座位移引起的内力时,可采用与荷载作用相同的基本结构,自由项可根据形常数和支移值确定。

(4)错误。

只要能够取得杆端力与杆端位移之间的函数关系,位移法就可用于求解任何杆系结构。

习题6.3已知习题6.3图所示刚架的结点B产生转角θB =π/180,试用位移法概念求解所作用外力偶M。

习题 6.3图【解】30i π 。

发生转角θB 时,可直接求得结点B 所连的各杆端弯矩,再由结点B 的平衡条件即可得M 。

习题6.4 若习题6.4图所示结构结点B 向右产生单位位移,试用位移法中剪力分配法的概念求解应施加的力F P 。

习题 6.4图【解】315lEI。

结点B 向右产生单位位移时,横梁所连各柱端剪力之和即为F P 。

习题6.5 已知刚架的弯矩图如习题6.5图所示,各杆EI =常数,杆长l =4m ,试用位移法概念直接计算结点B 的转角θB 。

m习题 6.5图【解】由M 图可知,BC 杆上无外荷载,其杆端弯矩为330BC BC B M i θ==-,由此求得40B EI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