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2)习题库
结构力学复习题库,DOC

结构力学题库300题一、名词解释(抽4题,每题5分)。
1、线弹性体:2、结构力学基本假设:3、影响线:4、影响量:5、一元片:6、二元片:7、二刚片法则:8、三刚片法则:9、零载法:10、梁:11、刚架:12、桁架:13、拱:14、静定结构:15、超静定结构:16、绘制桁架中“K”,“X”,“T”型组合结构并说明受力特点:17、二力构件:18、临界荷载:19、临界位置:20、危险截面:21、包络线:22、绝对最大弯矩:23、虚功原理:24、虚力原理:25、虚位移原理:26、图乘法:27、功互等定律:28、位移互等定律:29、反力互等定律:30、反力位移互等定律:31、力法方程:32、对称结构的力法方程(写三次超静定结构)33、结构正对称力正对称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34、结构正对称力反对称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35、将一般对称结构受力分解为正对称和反对称受力结构:36、奇数跨超静定结构的受力特点:37、偶数跨超静定结构的受力特点:二、判断题(抽5题,每题2分)1、在任意荷载下,仅用静力平衡方程即可确定全部反力和内力的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
(O)2、图中链杆1和2的交点O可视为虚铰。
(X)23、在图示体系中,去掉1—5,3—5,4—5,2—5,四根链杆后,得简支梁12,故该体系为具有四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X)4、几何瞬变体系产生的运动非常微小并很快就转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因而可以用作工程结构。
(X)5、有多余约束的体系一定是几何不变体系。
(X)6、图示体系按三刚片法则分析,三铰共线,故为几何瞬变体系。
(O)7、计算自由度W小于等于零是体系几何不变的充要条件。
(X)8、两刚片或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中,不仅指明了必需的约束数目,而且指明了这些约束必须满足的条件。
(O)9、在图示体系中,去掉其中任意两根支座链杆后,所余下部分都是几何不变的。
(X)10、静定结构的全部内力及反力,只根据平衡条件求得,且解答是唯一的。
《结构力学习题集》2-静定结构内力

第二章 静定结构内力计算一、是非题1、 静定结构的全部内力及反力,只根据平衡条件求得,且解答是唯一的。
2、静定结构受外界因素影响均产生内力,内力大小与杆件截面尺寸无关。
3、静定结构的几何特征是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4、图示结构||M C =0。
aa5、图示结构支座A 转动ϕ角,M AB = 0, R C = 0。
BCaaAϕ2a26、荷载作用在静定多跨梁的附属部分时,基本部分一般内力不为零。
7、图示静定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 AB 是基本部分,BC 是附属部分。
ABC8、图示结构B 支座反力等于P /2()↑。
9、图示结构中,当改变B 点链杆的方向(不通过A 铰)时,对该梁的影响是轴力有变化。
AB10、在相同跨度及竖向荷载下,拱脚等高的三铰拱,水平推力随矢高减小而减小。
11、图示桁架有9根零杆。
12、图示桁架有:N 1=N 2=N 3= 0。
aaaa13、图示桁架DE 杆的内力为零。
a a14、图示对称桁架在对称荷载作用下,其零杆共有三根。
15、图示桁架共有三根零杆。
16、图示结构的零杆有7根。
17、图示结构中,CD 杆的内力 N 1=-P 。
a 418、图示桁架中,杆1的轴力为0。
4a19、图示为一杆段的M 、Q 图,若Q 图是正确的,则M 图一定是错误的。
图M Q 图二、选择题1、对图示的AB 段,采用叠加法作弯矩图是:A. 可以;B.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C. 不可以;D. 在一定条件下不可以。
2、图示两结构及其受载状态,它们的内力符合:A. 弯矩相同,剪力不同;B. 弯矩相同,轴力不同;C. 弯矩不同,剪力相同;D. 弯矩不同,轴力不同。
PPP2 l ll l3、图示结构M K(设下面受拉为正)为:A. qa22;B. -qa2;C. 3qa22;D. 2qa2。
2a4、图示结构M DC(设下侧受拉为正)为:A. -Pa;B.Pa;C. -Pa;D. Pa。
a a5、在径向均布荷载作用下,三铰拱的合理轴线为:A.圆弧线;B.抛物线;C.悬链线;D.正弦曲线。
结构力学复习试题库

结构力学题库300题一、名词解释(抽4题,每题5分)。
1、线弹性体:2、结构力学基本假设:3、影响线:4、影响量:5、一元片:6、二元片:7、二刚片法则:8、三刚片法则:9、零载法:10、梁:11、刚架:12、桁架:13、拱:14、静定结构:15、超静定结构:16、绘制桁架中“K”,“X”, “T”型组合结构并说明受力特点:17、二力构件:18、临界荷载:19、临界位置:20、危险截面:21、包络线:22、绝对最大弯矩:23、虚功原理:24、虚力原理:25、虚位移原理:26、图乘法:27、功互等定律:28、位移互等定律:29、反力互等定律:30、反力位移互等定律:31、力法方程:32、对称结构的力法方程(写三次超静定结构)33、结构正对称力正对称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34、结构正对称力反对称结构的受力、变形特点:35、将一般对称结构受力分解为正对称和反对称受力结构:36、奇数跨超静定结构的受力特点:37、偶数跨超静定结构的受力特点:二、判断题(抽5题,每题2分)1、在任意荷载下,仅用静力平衡方程即可确定全部反力和内力的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
(O)2、图中链杆1和2的交点O可视为虚铰。
(X)123453、在图示体系中,去掉1—5,3—5, 4—5,2—5,四根链杆后,得简支梁12 ,故该体系为具有四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X ) 1 2 3 454、几何瞬变体系产生的运动非常微小并很快就转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因而可以用作工程结构。
(X )5、有多余约束的体系一定是几何不变体系。
(X )6、图示体系按三刚片法则分析,三铰共线,故为几何瞬变体系。
(O )7、计算自由度W 小于等于零是体系几何不变的充要条件。
(X )8、两刚片或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中,不仅指明了必需的约束数目,而且指明了这些约束必须满足的条件。
(O )9、在图示体系中,去掉其中任意两根支座链杆后,所余下部分都是几何不变的。
(X )10、 静定结构的全部内力及反力,只根据平衡条件求得,且解答是唯一的。
(整理)《结构力学2》习题集同济版.

南华大学《结构力学II》习题集(适合于大土木工程各专业方向)组编:刘华良班级:姓名:学号:建筑工程与资源环境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教研室衡阳2005年前言本习题集取材于第九章位移法9-l 确定下列各结构的位移法未知数目,并绘出基本结构。
9-2~9-3 用位移法计算下列结构内力.并绘出其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
题9-2图题9-3图9-4~9-11 用位移法绘制下列结构弯矩图。
题9-4图题9-5图题9-6图题9-7图题9-8图题9-9图题9-10图题9-11图9-12~9-15 用位移法绘制下列具有斜杆的刚架的弯矩图。
题9-12图题9-13图题9-14图题9-15图9-16~9-17 列出下列结构的位移法典型方程式,并求出所有系数和自由项。
题9-16图题9-17图9-18~9-23 用位移法绘制下列具有无限刚性杆结构的M图。
题9-18图题9-19图题9-20图题9-21图题9-22图题9-23图9-24~9-26 用位移法绘制下列刚架M图。
题9-24图题9-25图题9-26图9-27 用位移法绘制图9-27所示结构弯矩图,并求桁架杆的轴向力。
题9-27图9-28 用位移法求图9-28所示桁架各杆轴向力。
题9-28图9-29 图9-29所示为一个三角形刚架,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试写出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并求出所有系数和自由项。
题9-29图9-30~9-31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有剪力静定杆组成的刚架的M图。
题9-30图题9-31图9-32~9-41 利用对称性,用位移法求作下列结构的M图。
题9-32图题9-33图题9-34图题9-35图题9-36图题9-37图题9-38图题9-39图题9-40图题9-41图9-42~9-48 试直接按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方程计算题9-2、9-5、9-8、9-11、9-12、9-24、9-35,并绘出M图。
题9-42图题9-43图题9-44图题9-46图题9-47图题9-48图9-49~9-52 试用位移法求作下列结构由于支座位移产生的M图。
李廉锟版 结构力学 第二章 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 习题参考答案

结构力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复习思考题习题8. 图2-27所示体系因A、B、C三铰共线所以是瞬变的,这样分析正确否?为什么?解:【这道题对理解思路挺有帮助的。
】第一步:计算计算自由度WW=3m-(2h+r)=3×6-7×2=4>3 所以结构是常变体系。
第二步:分析几何构造性。
去二元体(I刚片和1杆),剩下部分是II、III刚片通过2根杆相连,是常变体系。
但是,为什么会得到如题中的结论呢?是因为2杆重复利用了,相当于在体系中多加了一根杆,增加一个联系,从而得出错误结论。
几何构造性分析,所有杆件不能重复、不能遗漏。
解:第一步:计算计算自由度WW=2j-(b+r)=2×10-(17+4)=-1,有一个多余联系。
第二步:分析几何构造性。
从上至下依次去二元体,最后发现有一根杆是多余的。
该体系是有一个多于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
习题2-2 试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机动分析。
解:第一步:计算计算自由度WW=2j-(b+r)=2×14-(25+3)=0这表明体系具有几何不变所需最少的联系数目。
第二步:分析几何构造性。
去掉二元体后如图所示,分别在三角形基础上依次增加二元体从而形成刚片I、II,此刚片I、II通过一铰和一根不通过此铰的杆相连,得到的体系是几何不变的,且没有多余联系。
解:第一步:计算计算自由度3(2)321(2303)0W m h r =−+=×−×+=或者2()212(213)0W j b r =−+=×−+= 这表明体系具有几何不变所需最少的联系数目。
第二步:分析几何构造性此体系的支座链杆只有三根,且不完全平行也不交于一点,若体系为一刚片,则他与地基是按两刚片规则组成的,因此只需分析体系本身是不是一个几何不变的刚片即可。
去掉M 和C 两个二元体。
在b 图中,KFL 刚片、ABF 刚片和GEJ 刚片通过不共线的三个铰(Ⅰ,Ⅱ)、(Ⅱ,Ⅲ)和(Ⅰ,Ⅲ)两两连接,由三刚片规则可知,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联系。
结构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结构力学练习题及答案(总4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 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正确,X 表示错误)(本大题分4小题,共11分) 1 . (本小题 3分)图示结构中DE 杆的轴力F NDE =F P /3。
( ).2 . (本小题 4分)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只能采用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 )3 . (本小题 2分)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
( )4 . (本小题 2分)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基本结构超静定次数一定比原结构高。
( )二. 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本大题分5小题,共21分) 1 (本小题6分)图示结构EI=常数,截面A 右侧的弯矩为:( )A .2/M ;B .M ;C .0; D. )2/(EI M 。
2. (本小题4分)图示桁架下弦承载,下面画出的杆件内力影响线,此杆件是:( ) A.ch; ; ; .23. (本小题 4分)图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A. 图b;B. 图c;C. 图d;D.都不对。
( )( a) (b) (c) (d)4. (本小题 4分)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 为常数且相同;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 ) 5. (本小题3分)图示梁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A.F P l 3/(24EI); B. F P l 3/(!6EI); C. 5F P l 3/(96EI); D. 5F P l 3/(48EI).三(本大题 5分)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1F P482四(本大题 9分)图示结构B 支座下沉4 mm ,各杆EI=×105 kN·m 2,用力法计算并作M 图。
五(本大题 11分)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 图。
结构力学第2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解(1)AB部分(图(a-1)):
, ; ,
(2)BC部分((图(a-2)):
, ; ,
,
(3)CA部分的弯矩图可以从C点开始画。
2-19(b)
解(1)取整体结构为隔离体:
(2)AGE部分:(图(b-1))
: ; :
:
(4)结构的弯矩图(图(b-2))。
2-19(C)
解(1)AB部分(图(c-1)):
解:弯矩图凹向应该与荷载方向相同。改正后的弯矩图如图(e-1)所示。
解铰处无外力偶,弯矩为0。改正后的弯矩图如图(f-1)所示。
2-18试作图示刚架内力图。
2-18(a)
2-18(b)
2-18 (c)
2-18 (d)
2-18 (e)
2-18 (f)
2-18 (g)
2-18(h)
2-19试作图示刚架弯矩图。
解(1)求支座反力。这是一个基——附结构的桁架。先由附属部分开始计算。取D结点以左部分为隔离体
,
取整体为对象
(2)求指定杆轴力。
Ⅰ—Ⅰ截面(图(b)
,
Ⅱ-Ⅱ截面(图(c))
,
:
2-6试判断图示桁架中的零杆并求1、2杆轴力。
解:(1)判断零杆。如图(a)所示。
(2)求支座反力
,
,
,
(3)求指定杆轴力
由I结点的平衡条件,得
:
由比例关系
,
,
: ,
2-10选用较简捷的方法计算图示桁架中指定杆的轴力。
解(1)求支座反力
,
(2)求指定杆轴力
结点C:去掉零杆CD
: ,
结点G
,
Ⅰ—Ⅰ截面(图(a))
:
结构力学(2.1.2)--静定结构内力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

Fp
Fp
4×d
(d)
3-7 试求图示抛物线( y 4 fx(l x) / l 2 ) 三铰拱距左支座 5m 的截面内力。
4m 4m 3d
4m
5 kNF P 1
d
10 kN 1 F3(Pf×)d F2P
2
NN N
习题 3-6 图
2
d
N
15 kN
1
d2/02kN/md d/2
40 kN·m
y
A
B 20 kN
8×1 m
习题 3-5 图
杆件的内力。
80 kN
1 N
2 N
4m 2m
4m
2m
(a)
2m 2m 2×d
20 kN
3.6 试 用 较 简单的 方法求 图示桁 架指定
4
3
1
N 2
NN
Fp
Fp
Fp Fp 8×d
Fp
Fp N
Fp N
(b)
3×2 m d
60 kN
1
N
2
N
4×2 m (c)
Fp 1
2m
6m
6m
2m
(b)
习题 3-16 图
l
3m
4m 4m
3-17 试作图示组合结构的弯矩图和轴力图。
20 kN/m
B
C
A 4m 4m 4m 4m
(a)
习题 3-17 图
20 kNA 20 kN/m
BCD源自4m4m4m(b)
3-1 略
参考答案
3-2 (a) FNAB 25kN (b) FNAB 2.5FP
A
3m
(a)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结构的动力计算判断题
体系的振动自由度等于集中质量数。
()
图示体系具有1个振动自由度。
()
图示体系具有2个振动自由度。
()
图示体系具有3个振动自由度。
()
图示体系具有2个振动自由度。
()
图示体系具有2个振动自由度。
()
结构的自振频率除与体系的质量分布状况、杆件刚度有关外,还与干扰力有关。
()自由振动是指不受外界干扰力作用的振动。
()
自由振动是由初位移和初速度引起的,缺一不可。
()
有阻尼单自由度体系的阻尼比越大,自振频率越小。
()
临界阻尼现象是指起振后振动次数很少且振幅很快衰减为零的振动。
()惯性力并不是实际加在运动质量上的力。
()
计算一个结构的自振周期时,考虑阻尼比不考虑所得的结果要大。
()临界阻尼振动时质点缓慢地回到平衡位置且不过平衡点。
()
阻尼力总是与质点加速的方向相反。
()
在某些情形下建立振动微分方程式时,不考虑重力的影响是因为重力为恒力。
()
图示结构的自振频率为w,在干扰力P(t)=P sin qt作用下,不管频率q怎样改变,动位移y(t)的方向总是和P(t)的方向相同。
()
计算图示振动体系的最大动内力和动位移时可以采用同一个动力系数。
()
不论干扰力是否直接作用在单自由度体系的质量m上,都可用同一个动力系数计算任一点的最大动位移。
()
单自由度体系受迫振动的最大动位移的计算公式y max=my j中,y j是质量m的重量所引起的静位
移。
()
多自由度体系作自由振动,一般包括所有的振型,不可能出现仅含某一主振型的振动。
()解得图(a)所示两个自由度体系的两个主振型为图(b)和图(c),此解答是正确的。
()
图(a)与图(b)所示梁的自由振动频率w A、w B相比,w A>w B。
()
填空题
动力荷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荷载。
振动自由度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改变一个结构的自振周期,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立振动微分方程的刚度法所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条件。
建立振动微分方程的柔度法所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__条件。
研究自由振动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结构的_________________。
当图示梁其余条件不变,仅杆长增大时自振频率将随之_______。
当图示梁其余条件不变,仅抗弯刚度增大时自振频率将随之_______。
临界阻尼是指________类情形。
(A)阻尼比小于零;(B)阻尼比为1;(C)阻尼比小于1。
结构的动力特性指的是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
阻尼比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算得比值。
临界阻尼常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界阻尼常数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单自由度体系的自振频率为w,阻尼比为h,则计入阻尼时该体系w¢=__________。
动力计算中的柔度法主要适用于分析______________类型结构。
动力计算中的刚度法主要适用于分析______________类型结构。
共振区域是指干扰力频率q和自振频率w之比值在____________区间的振动。
研究强迫振动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结构的_________________。
图示单自由度体系动力弯矩的幅值M=mM j,其中M j表示_____引起的静力弯矩。
(A)质量m的重量(B)动荷载幅值P
图示体系的动力系数为m,干扰力幅值引起的弯矩为M j,则动力弯矩幅值M=________。
m j
若已知单自由度系统的刚度系数为r11,质点质量为m,则临界阻尼系数值的大小为____________。
设图示系统的位移动力系数为m,则计算动内力时________。
(A)可以直接应用m;(B)应另外计算动力系数。
设图示系统中干扰力频率q略小于体系的自振频率,为避免共振,可以________。
(A)增大P值;(B)增大抗弯刚度EI。
图示体系的振动自由度为_______。
(A)4 (B)2 (C)3
图示体系的振动自由度为________。
各杆EI为常量。
(A)2 (B)3 (C)4
图示体系中的质点m1在________方向振动。
图示体系中的质点m2在________________方向振动。
无阻尼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微分方程其通解为,式中C1与C2是两个积分常数,由______________确定。
结构自振周期T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
(A)每秒振动的次数
(B)干扰力变化一周所需秒数
(C)振动一周所需秒数
图示体系的弹簧刚度为k,由自振频率计算公式可知____________。
(A)r11=k;(B)r11≠k。
设图(a)、(b)二体系自振频率分别为w1、w2。
则由自振频率的计算方法可知____________。
(A)w1>w2(B)w1<w2(C)w1=w2
已知无阻尼单自由度体系的自振频率为w,质点的初位移y0,初速度v0,则质点的振幅为_________。
图示无阻尼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运动微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图示单自由度体系的无阻尼受迫振运动微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在受迫振动中阻尼在___________区域的影响最为明显。
动力平衡与静力平衡在力系方面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振型的两个主要正交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受迫振动的初始阶段存在自由振动,由于_______存在使自由振动逐渐衰减至零。
体系按某一主振型振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刚架振动时的侧移刚度r11=__________。
(不计二柱质量)
用集中质量法近似计算无限自由度体系自振频率的简便作法是_____________。
用能量法近似计算无限自由度体系自振频率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多自由度体系主振型的两个主要正交条件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当用柔度法建立图示有阻尼单自由度体系的运动微分方程时柔度系数为_________。
当用柔度法建立图示有阻尼单自由度体系的运动微分方程时柔度系数为_________。
下列计算简图中只有第____种体系在计算位移和内力时才可采用同一个动力系数。
用能量法计算具有均布质量简支梁的第一频率时,应选用第______曲线方程作为振型曲线。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