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二化学教案盐类水解(精选3篇)

高二化学教案盐类水解(精选3篇)

高二化学教案盐类水解(精选3篇)教案一:盐类水解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1. 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常见的盐类水解反应;2. 掌握盐类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3. 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1. 盐类水解反应的常见类型和特点;2. 盐类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

教学难点:1. 盐类水解反应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教学准备:教学PPT、实验装置与试剂、教学模型等。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通过提问的方式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盐的水解现象。

举例并让学生回答,如:酸性盐和碱性盐在水中溶解会有什么现象?Step 2:概念讲解通过教学PPT的呈现,讲解盐类水解的概念:指的是盐在水中溶解时,与水分子发生反应产生酸、碱或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并指出盐类水解反应是离子溶液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Step 3:常见盐类水解反应通过示意图和实验现象的呈现,讲解常见盐类水解反应:酸性盐水解、碱性盐水解、氧化还原性盐水解等。

每种盐类水解反应都分别给出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反应条件。

Step 4:盐类水解原理和影响因素通过实验现象和示意图的呈现,讲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强调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有:盐的酸碱性质、水解度、温度等。

Step 5:实验演示进行盐类水解反应的实验演示,如:氯化铵水解反应,观察反应现象并记录数据。

Step 6:讨论与总结让学生进行讨论,总结盐类水解反应的特点,对比不同类型盐类水解反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Step 7: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找出身边的几种常见盐,并通过查阅资料,找出它们可能发生的水解反应,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案二:酸性盐的水解实验学习目标:1. 了解酸性盐水解的概念和反应类型;2. 掌握酸性盐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3. 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和记录酸性盐水解反应的现象与数据。

教学重点:1. 酸性盐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2. 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

盐类水解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盐类水解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会测pH方法,且感受事实
引导填表
填表
加工信息
提问:水的电离平衡受到什么影响?
陈述
理解本质
强调水解本质
下定义
深入理解本质
概括水解规律
朗读并理解
把握规律
以NH4Cl水解为例
分析移动方向
运用勒夏特列原理
联系水解的应用,交流溶液配制、除油污、净水剂等方面的应用
体会
联系实际
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
析例
学方法并解题
1.从前面化学平衡知识来看还好,但从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作业、检测以及学生的反映综合看,学生对弱电解质电离知识的抽象性感到困难,容易陷于迷思状态。因此,在盐类水解知识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走的认知发展线是抓联系、作对比、重分析、细梳理。2.我认为学生本节最主要的障碍点是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和水解平衡与电离平衡交织问题。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应与学生共同营造生机勃勃的生态课堂。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盐类水解概念和规律、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和利用。
难点: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溶液中离子浓度比较大小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测盐溶液pH实验
进行实验
运用水解知识
讲解盐与盐反应,举例讲解
学习思路并解题

理解水解为吸热反应
归纳小结,举例
学习,解题
将盐类水解知识系统化、强化、深化
七、教学评价设计
我设计的是学生化学学习自我评价表,栏目有:预习、上课与思考、实验和解释、作业和检测,实施以来对一些同学确实起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教案-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精选3篇)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教案-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精选3篇)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教案-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精选3篇)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盐类的水解是指盐在水中溶解时,部分离子与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酸或碱。

2. 掌握盐类的水解反应的表达形式和计算方法。

3. 了解盐类水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1. 盐类的水解反应的表达形式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2. 盐类水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

教学过程:1. 复习复习上节课的盐类的定义和制备方法。

2. 引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当盐溶于水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盐类的水解是什么意思?3. 学习- 盐类的水解反应的定义和表达形式通过示意图和实验现象,讲解盐类的水解反应的定义和表达形式。

- 盐类的水解反应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和计算,讲解盐类的水解反应的计算方法。

4. 拓展让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以下现象:- 为什么海水是咸的?- 为什么某些农作物只能在碱性土壤中生长?5. 实践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不同盐溶于水时的实验现象,并分析其中的水解反应。

6. 应用让学生思考盐类水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7. 总结通过小结,巩固所学知识。

8. 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二、教案二教学目标:1. 掌握盐类水解反应的定义和表达形式。

2. 理解盐类水解反应的原理。

3. 熟练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盐的水解反应。

教学重点:1. 盐类水解反应的定义和表达形式的掌握。

2. 盐类水解反应原理的理解。

教学难点:1. 盐类水解反应的原理的理解。

2. 盐类水解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引入盐类水解反应的概念。

二、讲授1. 盐类溶解与水解的区别通过示意图和实验现象讲解盐类溶解与水解的区别。

2. 盐类水解反应的定义通过示例引导学生推导盐类水解反应的定义。

3. 盐类水解反应的表达形式介绍盐类水解反应的表达形式和常见的水解反应。

4. 盐类水解反应的原理通过实例和实验解释盐类的水解反应的原理。

三、练习1. 让学生练习盐类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高二化学教案盐类的水解(精选3篇)

高二化学教案盐类的水解(精选3篇)

高二化学教案盐类的水解(精选3篇)教案一:盐类的水解教学目标:1.了解盐类的水解反应。

2.掌握盐类的水解方程式和产物。

3.通过实验观察盐类的水解过程,并总结规律。

教学重点:盐类的水解方程式和产物。

教学难点:盐类的水解规律。

教学准备:实验材料:NaCl,Na2SO4,CuSO4,BaCl2,试管,移液管,酚酞指示剂。

实验器材:烧杯,三角废旧瓷片,酒精灯,玻璃棒。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提问,引导学生回忆有关酸碱和盐类的知识,并了解到盐类有时候也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Step 2 实验观察:1.将NaCl溶解于一定量的水中,用酚酞指示剂滴定,观察颜色的变化。

2.重复步骤1,使用Na2SO4、CuSO4、BaCl2替代NaCl,观察颜色的变化。

Step 3 实验结果解释: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盐类的水解规律。

Step 4 归纳总结:让学生总结盐类的水解方程式和产物,并把实验结果归纳到盐类的水解规律中。

Step 5 拓展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盐类是可以水解的,这些水解反应有什么特殊的应用。

Step 6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延伸: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盐溶液的水解情况,进一步深入了解盐类的水解反应规律。

教案二:盐类的水解与溶液的酸碱性教学目标:1.了解盐类的种类和水解的基本反应方程式。

2.掌握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水解之间的关系。

3.能够通过实验判断盐溶液中酸、碱或中性的特点。

教学重点: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水解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判断盐溶液中酸、碱或中性的特点。

教学准备:实验材料:NaCl,Na2SO4,CuSO4,BaCl2,酚酞指示剂,酚酞溶液。

实验器材:试管,玻璃棒,滴管。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盐的定义和不同种类的盐,以及酸碱与盐的关系。

Step 2 实验观察:1.将NaCl溶解于一定量的水中,用酚酞指示剂滴定,观察颜色的变化。

盐类水解的应用教案三篇

盐类水解的应用教案三篇

盐类水解的应用教案三篇盐类水解的应用教案1本节课的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解盐类水解的应用,包括均衡常数、氢离子和羟离子浓度计算以及常见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如何利用盐类水解的化学反应来控制酸碱溶液的性质以及如何选择和应用适合的酸碱指示剂来判定酸碱溶液。

本节课紧密结合了前面所学的化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教学目标:1.了解盐类水解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掌握计算均衡常数、氢离子和羟离子浓度的方法。

3.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和应用。

4.能够利用盐类水解的化学反应来控制酸碱溶液的性质。

教学重点:1.盐类水解的应用。

2.均衡常数、氢离子和羟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

3.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和应用。

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计算出来的酸碱指数来选择适合的酸碱指示剂。

2.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对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有一定的认识。

此外,学生也已经学习过酸碱反应和酸碱指示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因此,本节课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和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教学策略:1.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和酸碱指示剂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2.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盐类水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和酸碱指示剂的认识和理解。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1.讲授法。

通过讲解相关化学知识来让学生掌握盐类水解的应用,提高学生对酸碱指示剂的了解。

2.实验法。

采用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和酸碱指示剂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

3.讨论法。

通过学生的讨论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盐类水解的应用教案2导入环节(5分钟):教学内容:通过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盐类的水解反应,大家再次理解水解反应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盐类的水解》教案

《盐类的水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

2. 使学生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运用盐类水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盐类水解的概念:盐类在水中溶解时,阳离子与阴离子分别与水分子发生作用,产生酸碱性质的过程。

2. 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类在水中溶解时,离子与水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发生变化,从而使溶液呈现酸碱性。

3. 盐类水解的规律:根据盐类离子的酸碱性质,分为强酸强碱盐、弱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和弱酸弱碱盐,它们的水解程度不同。

4.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离子浓度、温度、溶剂等。

5. 盐类水解在实际中的应用:如调节土壤pH值、制备缓冲溶液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盐类水解的概念、实质、规律及影响因素。

2. 难点: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盐类水解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盐类水解在实际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地展示盐类水解的过程。

五、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

2. 第3-4课时:分析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3. 第5-6课时:实例分析,了解盐类水解在实际中的应用。

4. 第7-8课时: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盐类水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第9-10课时:总结与复习,进行课堂测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盐类水解概念和实质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盐类水解规律和影响因素的掌握情况。

3. 实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盐类水解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通过报告的形式进行。

4. 课堂测试:设计相关的测试题目,测试学生对盐类水解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盐类水解的相关章节。

2.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盐类水解的过程和实例。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思路及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思想启迪学生思考探究,使学生自主建构“盐类的水解”概念,理解“盐类的水解”实质,掌握“盐类的水解”规律。

设计时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支撑,体现互动、渗透、交叉、有效等现代教学观,以重构教材内容为起点进行教学设计。

具体来说,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发现,蓄势待发→设案探究,巡视指导→交流合作,整合信息→迁移应用,拓宽知识→讨论探究,小结升华”等环节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分析、归纳出盐类的水解实质规律,形成解决盐类水解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

本节设计力求渗透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的教育,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盐类水解反应的概念教学难点:盐类的水解实质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解决法四、实验用品玻璃棒、玻璃片、PH 试纸、标准比色卡、试管若干Na2CO3、NaCl、NH4Cl、(NH4)2SO4、CH3COONa、BaCl2六种溶液Na2CO3固体,用无水乙醇配制的酚酞试液,蒸馏水五、教学过程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新课引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一些盐如 NaCl、Na2CO3、NaHCO3等,Na2CO3可用于清洗油污俗称纯碱,明明是盐,为什么称为碱呢?环节 2.引导发现,蓄势待发[设问]很多盐溶液呈碱性或呈酸性,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环节 3.设案探究,巡视指导请大家回顾初中所学的 PH 试纸的使用方法,用 PH 试纸测定下列溶液,下面我们分为 6 个小组进行实验盐溶液 NaCl Na2CO3 NH4Cl CH3COONa (NH4)2SO4 BaCl2PH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 ___[学生实验]学生分组测上述溶液 PH 并作好记录1[学生汇报并电脑投影]学生先汇报后投影环节 4.交流合作,整合信息[师]什么样的盐呈酸性?什么样的盐呈碱性?什么样的盐呈中性?引导学生分析盐的组成并填表。

2023年高三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高三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高三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案(精选3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盐类的定义和分类;掌握盐类的水解反应类型和条件。

2.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盐类的结构和性质推测其水解产物;能够根据给定的反应条件,预测盐类的水解反应类型。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精神。

教学重点:1. 盐类的定义和分类。

2. 盐类的水解反应类型和条件。

教学难点:1. 根据盐类的结构和性质推测其水解产物。

2. 根据给定的反应条件,预测盐类的水解反应类型。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和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预习检测:教师通过小测试的形式检验学生对盐类的定义和分类的掌握情况。

2. 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盐类相关的实际应用,如食盐的用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盐类的定义和分类:教师通过讲解盐类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常见的无机盐类和酸盐类。

2. 盐类的水解反应类型和条件: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验案例,讲解盐类的水解反应类型和条件。

三、实验探究(30分钟)1. 实验目的: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研究不同盐类的水解反应类型和条件。

2. 实验步骤:a. 实验1:将硝酸铜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

b. 实验2:将硫酸铁溶液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

c. 实验3:将氯化铵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

3. 实验结果和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盐类的水解产物和反应类型。

四、归纳总结(15分钟)1. 学生归纳总结盐类的水解反应类型和条件,并做出反应方程式。

2. 学生讨论并解答疑问,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说明。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生通过讨论和研究,推测其他盐类的水解反应类型和条件。

2. 学生设计和进行小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笔记和课后习题。

2. 提示学生注意复习下节课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课盐类的水解教学
设计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集体备课教案高2020级化学组
教材先提出盐溶液的酸碱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得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其组成的关系,再通过微观分析得出其本质原因。

针对这一内容组织形式、结合学生已经基本具备解决问题的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知识和平衡移动原理知识,本节课适合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同时,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根据概念的分类和学习的认知学心理,概念的形成要通过具体的例证进行概念感知、对例证进行分析、比较、辨别,在此基础上舍弃非本质特征、提取其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综合上述两点,我设计了如下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质疑――理论讲解――交流应用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场地:高2020级(17)班
实验器材:试剂瓶、烧杯、玻璃棒、pH试纸等
本节课将用到
白板,白板笔,计算机,投影仪,图片,课件PPT等。

板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强酸强碱盐:中性
强酸弱碱盐:酸性
强碱弱酸盐:碱性
二、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
1、理论分析:CH
3
OONa溶液(显碱性):
CH
3OONa=CH
3
OO—+Na+
+
H
2
OH++OH—
CH
3
COOH
2、盐类水解的定义
3、实质
4、规律
5、条件
6、特征
三、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①一般用,不用气体或沉淀符号;
②多元弱酸根分布写,以第一步为主;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被蜂蛰伤莫大
意——大妈差点送了
命!
某日上午10点左右,家
住市区的李大妈与邻居
一起到附近山上采槐花
时,不慎被蜜蜂蜇伤,
当时她并未在意,以为
没什么大碍。

回家后,李大妈感到被
蜇处疼痛加剧、呼吸困
难、意识模糊,家人急
忙拨打急救电话,医生
对症处理,经过治疗,
李大妈才脱离危险。

【问】为什么Na2CO3溶
液、NaHCO3溶液、肥皂
水可以消除疼痛?
探究2:盐溶液是否一定
呈中性?
【演示探究】实验内
容:室温下,用PH试纸
测以下5种盐溶液的pH
值,确定它们的酸碱
性。

【质疑】盐,既不会电
离出H+,也不会电离出
OH-,为什么也会显示出
不同的酸碱性?这就是
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
题:盐类的水解
【质疑】如果盐不同,
则情况可能不同,我们
就先以CH
3
OONa溶液(显
碱性)为例来分析。


溶液中,存在两种电解
质CH
3OONa和H
2
O,所以
存在两个电离:
NH
4Cl=NH
4
++Cl-,H
2
O H+
+OH-,电离之后,按理说,也应该有[OH -]=[H+],最终不相等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思考回答:
Na2CO3溶液、NaHCO3溶
液、肥皂水可能显碱性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分
析得出结论:
盐溶液不一定都是
中性,有的呈酸性,有的
呈碱性
思考,回答:只能来自
离子之间的反应,溶液
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
出的H+或OH-反应。

思考,回答:H+与CH
3
OO-
反应能结合成弱电解质
CH
3
COOH,才能不断地反
应,所以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
习兴趣,轻松进入学习
状态。


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学
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过渡自然
不断地设置台阶,由学
生熟悉的旧知识入手,
逐渐由旧知识引出新知
识。

经过层层分析,最
后找到本质原因——盐
类水解。

么?
【质疑】四种离子是不是能相互反应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板书】
CH
3OON
3
OONa=CH
3
OO-+Na+
+
H
2
O H++OH—
CH
3
COOH
CH3COONa+H2O CH3COOH+NaOH CH3COO-+H2O CH3COOH+OH-【讲解】溶液中[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就不断地向正反应方向移动,[OH-]增加。

在新平衡中,自然有[OH-]<[H+],所以溶液显碱性。

【讲解】由以上分析知道,在CH3OONa溶液中,盐CH3OONa电离出的CH3OO-和水电离出的H+反应生成了弱电解质CH3COOH,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促进水的电离),这就是CH3OONa水解的过程。

根据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概括出盐类水解的定义。

【板书】一、定义
【课件】:
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讲解】可以从CH
3
OONa 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中,同学们可以发现盐的水解可以看作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板书】
中和
碱+酸盐+水
水解倾听、理解、记录理解、掌握盐类的水解
的定义
新旧知识相互联系,加
深理解。

【练习】同样道理,大学生练习,一学生回巩固已学知识,调动学
家自己练习一下,NHCl 溶液为什么显酸性?【评价】同学回答得很好。

【讲解】在NaCl溶液中,由于NaCl电离的Na+和Cl-都不是弱离子,不能与H2O电离的H+或OH-结合,因此溶液呈中性。

【归纳】强碱强酸盐不能电离出弱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打破水的电离平衡,因此不水解。

答:在NH
4
Cl溶液中,
存在两种电解质NH
4
Cl
和H
2
O,所以存在两个电
离:NH
4
Cl=NH
4
++Cl-,
H
2
O H++OH-,NH+
4

OH-反应能结合成弱电解
质,使溶液中[OH-]不断
减小,水的电离平衡就
不断地向正反应方向移
动,因此[OH-]<[H+],
所以溶液显酸性。

倾听、理解、记录
生的思维。

掌握强碱强酸盐不能水
解的原因
【归纳】根据前面几种
盐的能否发生水解及其
水解过程可以得出盐类
水解的实质
【板书】二、实质
【课件】
实质水的电离平衡被破
坏,使水的电离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

(促
进水的电离)
结果:盐的溶液呈现出
不同程度的酸、碱性。

倾听、理解、记录掌握盐类水解的实质
【课后思考】盐类的水解是否有规律可循?若有,其规律是什么?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并为下一节课作铺垫。

1、本节课设计思路完善,知识点比较全,讲解也到位,学生氛围挺高的!
2、学生互动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