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脲酶活性的测得
土壤脲酶活性的比色法测定

土壤脲酶活性的比色法测定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测量土壤中脲酶的存在和活性。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一种叫做脲酶试剂盒的工具,该试剂盒中包含了所需的试剂和比色剂。
具体的测试步骤如下:
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并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将混合物加入试剂盒中,加入脲酶试剂。
按照试剂盒中的说明,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反应。
比较样品的颜色和标准对照物的颜色,并记录下来。
根据脲酶试剂盒的不同,颜色的变化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脲酶的存在和活性越高,样品的颜色就会越深。
通过对样品颜色的比较,就可以知道土壤中脲酶的存在和活性水平。
请注意,这种方法只能测量土壤中脲酶的活性水平,并不能测量脲酶的种类和数量。
土壤脲酶活性的比色法测定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土壤中脲酶存在和活性的方法。
它使用脲酶试剂盒,包含所需试剂和比色剂。
测试步骤包括取样、加水搅拌、加入试剂盒、反应并比较颜色。
结果表明,脲酶存在和活性越高,样品颜色越深。
注意,这种方法只能测量脲酶活性水平,不能测量脲酶种类和数量。
土壤脲酶活性测定(改良靛酚蓝比色法)

土壤脲酶的测定方法(改良靛酚蓝比色法)一、原理以尿素为底物,经培养后根据脲酶酶促产物--氨(忽略硝化过程造成的氨氮损失)在碱性介质中与苯酚、次氯酸钠作用生成蓝色的靛酚。
该生成物数量与氨浓度成正比。
后即称为靛酚蓝比色法,其结果精确性较高,重现性较好,在脲酶活性测定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二、试剂1)甲苯1ml/ps注:甲苯易挥发,要在通风条件好的地方操作。
2)5%尿素:称取5g尿素,用水溶至100ml。
10ml/ps3)柠檬酸盐缓冲液(PH6.7):184g柠檬酸和147.5g氢氧化钾(KOH)溶于蒸馏水。
将两溶液合并,用1mol/LNaOH将PH调至6.7,用水稀释定容至1000ml。
20ml/ps注:柠檬酸和氢氧化钾混合时大量放热,需小心缓慢混合,冷却后定容。
4)苯酚钠溶液(1.35mol/L):62.5g苯酚溶于少量乙醇,加2ml甲醇和18.5ml丙酮,用乙醇稀释至100ml(A液),存于冰箱中;27gNaOH溶于100ml水(B液)。
将A、B溶液保存在冰箱中。
使用前将A液、B液各20ml混合,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4ml/ps注:实际配比为:125g苯酚+4ml甲醇+37ml丙酮+25ml乙醇,混合溶解为A液。
54g氢氧化钠溶解为B液,冷却后备用。
A+B,定容至1000ml即得苯酚钠溶液。
苯酚有毒,常温下凝固,不宜称取,需小心。
5)次氯酸钠溶液:用水稀释试剂,至活性氯的浓度为0.9%,溶液稳定。
3ml/ps注:一般次氯酸钠溶液瓶上标注为活性≥5.5%,163.64ml次氯酸钠定容至1000ml。
6)氮的标准溶液:精确称取0.4717g硫酸铵溶于水并稀释至500ml,得到1ml含有0.2mg 氮的标准液;再将此液稀释10倍(吸取5ml标准液定容至100ml)制成氮的工作液(0.01mg/ml)。
二、器材50ml三角瓶,50ml容量瓶,漏斗,25ml试管,定量滤纸,振荡器,分光光度器四、操作步骤1)称取5g过1mm筛的风干土样于50ml三角瓶中,加1ml甲苯,振荡均匀,盖好;注:实际称取2g土。
土壤脲酶的测定方法(苯酚钠—次氯酸钠比色法)

土壤脲酶的测定方法(苯酚钠—次氯酸钠比色法)一、原理脲酶存在于大多数细菌、真菌和高等植物里。
它是一种酰胺酶作用是极为专性的,它仅能水解尿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和二氧化碳、水。
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有机物质含量、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正相关。
根际土壤脲酶活性较高,中性土壤脲酶活性大于碱性土壤。
人们常用土壤脲酶活性表征土壤的氮素状况。
土壤中脲酶活性的测定是以脲(尿素)为基质经酶促反应后测定生成的氨量,也可以通过测定未水解的脲(尿素)量来求得。
本方法以脲(尿素)为基质,根据酶促产物氨与苯酚—次氯酸钠作用生成蓝色的靛酚,来分析脲酶活性。
二、试剂1)甲苯2)10%脲(尿素):称取10g脲(尿素),用水溶至100ml。
3)柠檬酸盐缓冲液(PH6.7):184g柠檬酸和147.5g氢氧化钾(KOH)溶于蒸馏水。
将两溶液合并,用1mol/LNaOH将PH调至6.7,用水稀释定容至1000ml。
4)苯酚钠溶液(1.35mol/L):62.5g苯酚溶于少量乙醇,加2ml甲醇和18.5ml丙酮,用乙醇稀释至100ml(A液),存于冰箱中;27gNaOH溶于100ml水(B液)。
将A、B溶液保存在4℃冰箱中。
使用前将A液、B液各20ml混合,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5)次氯酸钠溶液:用水稀释试剂,至活性氯的浓度为0.9%,溶液稳定。
取10%的次氯酸钠溶液9ml,用蒸馏水定容到100ml。
6)氮的标准溶液:精确称取0.4717g硫酸铵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得到1ml含有0.1mg氮的标准液;再将此液稀释10倍(吸取10ml标准液定容至100ml)制成氮的工作液(0.01mg/ml)。
标准曲线制作:在测定样品吸光值之前,分别取0、1、3、5、7、9、11、13ml氮工作液,移于50ml容量瓶中,然后补加蒸馏水至20ml。
再加入4ml苯酚钠溶液和3ml次氯酸钠溶液,随加随摇匀。
20min后显色,定容。
1h内在分光光度计上于578nm波长处比色。
土壤酶活活性测定方法

土壤脲酶(urease)活性的测定方法:靛酚比色法(一)方法原理土壤中脲酶活性的测定是以尿素为基质,酶促水解生成的氨与酚类化合物起反应生成蓝色的靛酚,颜色深度与氨含量相关,因而用于脲酶活性的测定。
(二)试剂1)甲苯2)10%尿素:称取10g尿素,用水溶至100mL。
3)柠檬酸盐缓冲液(PH6.7):184克和147.5克氢氧化钾溶于蒸馏水。
将两溶液合并,用1mol/LNaOH将PH调至6.7,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
4)苯酚钠溶液(1.35mol/L):62.5克苯酚溶于少量乙醇,加2毫升甲醇和18.5毫升丙酮,用乙醇稀释至100毫升(A),存于冰箱中;27克NaOH溶于100毫升水(B)。
将A、B溶液保存在冰箱中。
使用前将2溶液各20毫升混合,用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
5)次氯酸钠溶液:用水稀释试剂,至活性氯的浓度为0.9%,溶液稳定。
6)氮的标准溶液:精确称取0.4717克硫酸铵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得到1mL含有0.1mg氮的标准液。
(三)测定步骤(1)标准曲线绘制吸取配置好的氮溶液10mL,定容至100mL,即稀释了10倍,吸取1,3,5,7,9,11,13mL移至50mL容量瓶,加水至20mL,再加入4mL苯酚钠,仔细混合,加入3mL次氯酸钠,充分摇荡,放置20分钟,用水稀释至刻度。
将着色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于578nm处进行比色测定,以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以光密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图。
(2)土壤中脲酶活性的测定称取10 g土壤置于100mL容量瓶中。
用2mL甲苯处理15分钟。
往瓶中加入10mL 10%尿素溶液和20mL柠檬酸缓冲液(pH6.7)。
仔细混合后,将瓶放在37℃恒温箱中,放置3 h。
与此同时,进行以水代替基质,及无土壤的基质对照测定。
培养结束后,用热至38℃的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将悬液过滤。
吸取1mL 滤液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加至10mL。
然后按标准曲线绘制的操作加入苯酚钠等试剂,显色,比色,最后根据标准曲线求出氨态氮含量。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综合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综合引言:土壤酶活性是指土壤中特定酶在一定时间内分解特定底物的能力,是评估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和土壤肥力状况的重要指标。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是研究土壤酶活性的关键手段之一、本文将综合介绍常用的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包括蔗糖酶活性测定方法、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方法和脲酶活性测定方法。
一、蔗糖酶活性测定方法:蔗糖酶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磷酸酶,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能够水解蔗糖为葡萄糖和果糖。
测定土壤蔗糖酶活性可以反映土壤中酶的数量和活性。
1.提取土壤酶液:将土壤与玻璃棒研磨均匀,用0.5mol/L甘油缓冲液(pH6.8)溶解土壤,离心沉淀,得到土壤酶液。
2.酶活性测定:取一定量的土壤酶液加入蔗糖底物和缓冲液,在37℃恒温振荡下反应30分钟,用酒精停止反应,加入硫酸,取样测定比色液的吸光度。
3.统计分析:根据比色液吸光度与标准曲线对照,计算出土壤蔗糖酶活性。
二、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方法:过氧化氢酶是一种氧化还原酶,能够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
测定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可以反映土壤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情况。
1.提取土壤酶液:将土壤与甘油缓冲液混合,加入液氮使其冷冻破碎,离心沉淀得到土壤酶液。
2.酶活性测定:取一定量的土壤酶液加入过氧化氢底物和缓冲液,在25℃恒温振荡下反应一定时间,停止反应后加入酒精,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3.统计分析:根据吸光度与过氧化氢递减曲线对照,计算出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三、脲酶活性测定方法:脲酶是一种解脲酸酯的酶,能够水解尿素为氨和二氧化碳。
测定土壤脲酶活性可以反映土壤中氮循环的情况。
1.提取土壤酶液:将土壤与脲酸酯缓冲液混合,用玻璃棒研磨均匀,离心沉淀得到土壤酶液。
2.酶活性测定:将一定量的土壤酶液加入脲酶底物和缓冲液,在37℃恒温振荡下反应一定时间,反应停止后加入酒精,用比色法测定吸光度。
3.统计分析:根据吸光度与标准曲线对照,计算出土壤脲酶活性。
结论:以上就是蔗糖酶活性测定方法、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方法和脲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综合介绍。
土壤脲酶活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脲酶的作用及其在土壤氮素循环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土壤脲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3. 分析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土壤脲酶是一种水解酶,能够将土壤中的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
土壤脲酶活性反映了土壤中氮素转化和循环的能力。
本实验采用苯酚钠滴定法测定土壤脲酶活性,通过计算生成的氨的量来反映土壤脲酶活性。
三、实验材料1. 土壤样品:采集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样品。
2. 试剂:苯酚钠、氢氧化钠、硼酸、盐酸、硫酸铜、硫酸锌、尿素、蒸馏水等。
3. 仪器:分析天平、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烧杯、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 土壤样品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风干、磨细、过筛(筛孔直径为2mm),备用。
2. 土壤脲酶活性的测定:(1)配制苯酚钠溶液:称取苯酚钠0.1g,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0.1mol/L苯酚钠溶液。
(2)配制0.5mol/L氢氧化钠溶液。
(3)配制硼酸溶液:称取硼酸0.5g,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0.5mol/L硼酸溶液。
(4)配制硫酸铜溶液:称取硫酸铜0.5g,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0.5mol/L硫酸铜溶液。
(5)配制硫酸锌溶液:称取硫酸锌0.5g,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0.5mol/L硫酸锌溶液。
(6)配制0.5mol/L盐酸溶液。
(7)配制尿素溶液:称取尿素0.5g,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0.5mol/L 尿素溶液。
(8)取10g土壤样品,加入100ml蒸馏水,充分振荡,使土壤中的脲酶与尿素充分接触。
(9)取5ml土壤悬浊液,加入5ml苯酚钠溶液,混匀。
(10)加入5ml氢氧化钠溶液,混匀。
(11)在60℃水浴中加热30分钟。
(12)加入5ml硼酸溶液,混匀。
(13)加入5ml硫酸铜溶液,混匀。
(14)加入5ml硫酸锌溶液,混匀。
(15)加入5ml盐酸溶液,混匀。
(16)静置30分钟,使沉淀完全。
土脲酶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脲酶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土脲酶的测定方法;3. 分析土脲酶在土壤环境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土脲酶是一种水解脲的酶,能将土壤中的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从而释放出氮素。
土脲酶的活性是土壤氮素循环的重要指标,对土壤肥力、作物生长及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酚酞比色法测定土脲酶活性。
在碱性条件下,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与酚酞指示剂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通过测定红色络合物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氨的浓度,进而推算出土脲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土壤样品、尿素、酚酞指示剂、氢氧化钠、硫酸、无水碳酸钠、硫酸钾、蒸馏水等;2.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锥形瓶、移液管、烧杯、漏斗、玻璃棒、容量瓶等。
四、实验步骤1. 土壤样品的制备: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过滤,收集滤液;2. 标准曲线的制作: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氨标准溶液,分别加入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滴定数据,绘制标准曲线;3. 土脲酶活性的测定:a. 将土壤样品与适量的尿素溶液混合,加入酚酞指示剂,在一定的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b. 反应结束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滴定数据;c.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氨的浓度,进而推算出土脲酶的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的制作:绘制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1-1.0mg/L;2. 土脲酶活性的测定: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土壤样品的土脲酶活性,并进行分析。
(此处省略实验数据及分析)六、实验结论1. 土脲酶在土壤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活性受土壤类型、温度、水分、有机质等因素的影响;2. 本实验采用酚酞比色法测定土脲酶活性,操作简便,结果准确;3. 通过对土壤样品的测定,可以了解土壤中土脲酶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为土壤改良和作物生长提供依据。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时间等因素,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 使用移液管、滴定管等精密仪器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误差;3. 实验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废弃物,确保实验安全。
土壤脲酶活性的测得

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土壤脲酶的活性一、实验目的:1.测定土壤脲酶活性的意义。
2.掌握测定土壤脲酶活性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靛酚蓝比色法的基本原理是:被测物浸提剂中的NH4+,在强碱性介质中与次氯酸盐和苯酚反应,生成水溶性染料靛酚蓝,其深浅与溶液中的NH4+-N含量呈正比,线性范围为0.05~0.5mg/l之间。
靛酚蓝反应原理如下:NH3+ OCl——NH2Cl +OH-三、实验试剂1)10%尿素:称取10g尿素,用蒸馏水溶至100ml。
2)柠檬酸盐缓冲液(PH=6.7):184克柠檬酸和147.5克氢氧化钾溶于蒸馏水。
将两溶液合并,用1mol/LNaOH将PH调至6.7,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
3)苯酚钠溶液(1.35mol/L):62.5克苯酚溶于少量无水乙醇,加2毫升甲醇和18.5毫升丙酮,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00毫升(A),存于冰箱中;27克NaOH溶于100毫升水(B)。
将AB溶液保存在冰箱中。
使用前将2溶液各20毫升混合,用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
4)次氯酸钠溶液:用水稀释试剂至活性氯的浓度为0.9%,溶液稳定。
5)氮的标准溶液(0.1mg/ml):精确称取0.4717克硫酸铵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得到1ml含有0.1mg氮的标准液。
四、实验过程1.标准曲线的测定吸取10ml氮的标准溶液定容至100ml,摇匀。
从其中分别吸取0,1.00,3.00,5.00,7.00,10.00ml移至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20ml,再加入4ml苯酚钠,充分混合。
加入3ml次氯酸钠,充分摇荡,放置20分钟,用水稀释至刻度。
将显色液在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于578nm处,以1cm比色皿进行比色测定,以试剂空白为参比。
以标准溶液氮含量为横坐标,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土样中脲酶活性的测定分别称取2g过1mm筛的风干土样于3个100ml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1ml甲苯,以使土样全部湿润为宜。
放置15分钟后,加入5ml 10%尿素溶液和10ml柠檬酸缓冲液(pH=6.7),并摇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土壤脲酶的活性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土壤脲酶活性的意义。
2. 掌握测定土壤脲酶活性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靛酚蓝比色法的基本原理是:被测物浸提剂中的NH4+,在强碱性介质中与次氯酸盐和苯酚反应,生成水溶性染料靛酚蓝,其深浅与溶液中的NH4+-N含量呈正比,线性范围为0.05~0.5mg/l之间。
靛酚蓝反应原理如下: NH3 + OCl——NH2 Cl +OH-
三、实验试剂
1) 10%尿素:称取10g尿素,用蒸馏水溶至100ml。
2)柠檬酸盐缓冲液(PH=6.7):184克柠檬酸和147.5克氢氧化钾溶于蒸馏水。
将两溶液合并,用1mol/LNaOH将PH调至6.7,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
3)苯酚钠溶液(1.35mol/L):62.5克苯酚溶于少量无水乙醇,加2毫升甲醇和18.5毫升丙酮,用无水乙醇稀释至100毫升(A),存于冰箱中;27克NaOH溶于100毫升水(B)。
将AB溶液保存在冰箱中。
使用前将2溶液各20毫升混合,用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
4)次氯酸钠溶液:用水稀释试剂至活性氯的浓度为0.9%,溶液稳定。
5)氮的标准溶液(0.1mg/ml):精确称取0.4717克硫酸铵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得到1ml含有0.1mg氮的标准液。
四、实验过程
1.标准曲线的测定
吸取10ml氮的标准溶液定容至100ml,摇匀。
从其中分别吸取0,1.00,3.00,5.00,7.00,10.00ml移至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20ml,再加入4ml苯酚钠,充分混合。
加入3ml次氯酸钠,充分摇荡,放置20分钟,用水稀释至刻度。
将显色液在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于578nm处,以1cm比色皿进行比色测定,以试剂空白为参比。
以标准溶液氮含量为横坐标,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土样中脲酶活性的测定
分别称取2g过1mm筛的风干土样于3个100ml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1ml甲苯,以使土样全部湿润为宜。
放置15分钟后,加入5ml 10%尿素溶液和10ml柠檬酸缓冲液(pH=6.7),并摇匀。
将锥形瓶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24h。
培养结束后,用热至38℃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荡,并将悬液用滤纸过滤到锥形瓶中。
设置有土无基质对照,即考察各种溶液和土壤中氨氮存在带来的影响。
相当于其他实验中所做的空白对照。
分别吸取()ml滤液于3个50ml比色管中,加蒸馏水至20ml,充分震荡,然后加入4ml 苯酚钠,充分混合,再加入3ml次氯酸钠充分摇荡,放置20分钟,用水稀释至刻度,溶液呈现靛酚的蓝色(在1h内保持稳定)。
在分光光度计上用1cm比色杯,于578nm处进行比色测定。
土壤脲酶活性以24小时1g土壤中NH3-N的毫克数表示。
五、注意事项:
蒸馏水的要求——无氨水;
试剂加入的顺序;
测定时间的控制;
六、思考题
1.测定土壤脲酶活性的意义是什么?
2.试验中为什么加入甲苯?
3.测定土壤脲酶活性的其他方法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