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度量衡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史》课件

总结词
远古传说与历史记载
详细描述
介绍中国古代的远古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 和伏羲八卦等。同时,介绍最早的历史记载《尚书》和 《史记》等。
夏商西周时期
总结词
夏朝建立与国家发展
详细描述
阐述夏朝的建立和发展,介绍夏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 化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介绍夏朝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
总结词
北朝的民族融合
南北朝的战争与和平
南北朝时期,双方进行了长期的战争 和和平谈判,最终在隋朝时期实现了 全国统一。
北朝在政治上实行了民族融合政策, 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05
隋唐时期
隋朝的贡献
完成中国统一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数百年的分裂 状态,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创立科举制度
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为选拔人才 提供了公平的机会。
03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
秦朝的统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 权国家,为后世政治制度奠定
了基础。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 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发展。
修建万里长城
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 ,秦始皇下令修建万里长城。
焚书坑儒
为了推行儒家思想,秦始皇采 取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对文化
《中国古代史》ppt 课件
目 录
• 引言 • 中国古代史的开端 • 秦汉时期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隋唐时期 •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 • 明清时期 • 结论
01
引言
课程简介
01
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史》
02
03
04
适用对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对中古 代史感兴趣的公众主要内容
加油站计量员教材ppt课件

量衡制度。为我国古代计量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该制度
中的度、量制采用了十进制,还实行了定期检定等严格
的法制管理,以保证度量衡的准确统一。另外,还明文
规定了各种度量衡器具的允许误差。这时,计量已从原
始的度量衡发展为比较完善的古典度量衡。直到19世纪
中叶清朝末期,米制正式传入我国止,两千多年的历代
封建王朝的度量衡制度,基本上都沿用了秦制。
数值 计量单位
ppt课件
3
秤 尺
计量工作简史
计量在中国古代 历史上称为:
“度量衡”
其含义包括长度、
容量、质量的计
量,所用的主要
斗 器具是: “尺”、(长度)
“斗”、(容量)
“秤”。(质量)
ppt课件
4
在国外,尺子在英语中和统治者 一词是一样的 “ruLer”。
我国古代将砝码称为“权”,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确认 将天平的符号作为中国人 民法院的标志,标示天平 代表法制的公平。这些都 表明计量是象征着权利和 公平的活动。
ppt课件
10
建国60多年,我国的计量事业取得了 辉煌的成就,中国的计量单位从杂乱 无章到与国际接轨统一计量单位, 从行政管理走向法制管理,这都凝聚 计量工作者的辛勤与汗水。
计量在发展生产和科技进步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代计量科学已经进入了量子计量学阶段,我们要把 系统工程等现代化科学技术融入到计量科学中去,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同时,使我国 计量事业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更快的跨入世界计量 科学的先进行列。
由于米制的构成比较科学,很快就为大部分国家所
接受并相继采用。可是由于旧中国一直处于帝国主义的
控制之下,各种计量制度混用,如中国的铁路、航运权
复习课件:秦汉时期的经济共20ppt

(二)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
2.抑商政策
(1)措施:贬低社会地位,侮辱人身; 加重商人赋税负担;
出告缗令,没收财产;
不断改变币值,使其商人储存货币价值降低。
严控奢侈。
(2)影响:
滋长了小农意识和闭关自守的思想;
延缓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导致了商业文化的滞后。
『即时体验』 1.(2019·海南海口调研)汉高祖刘邦时期,规定女子到15岁还没有结婚,每年必须
限田;限制商贾占田;改变币制;
(二))原因:
经济稳定有利于保障安定和国家太平;
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决定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消弭社会动乱产生的土壤;
(2)方式:
颁发重农诏书,宣传农业;
嘉奖农家,举孝悌力田者,免其徭役;
减轻田租,以示鼓励;
强调粮食储备的重要性;
贵粟法。
②计算物品长短的器具叫度,测量物品容积的器具叫量,测量物体轻重的器具叫衡。 (2)作用:奠定了度量衡、货币的基本制度;有利于国家收税,对人民进行经济控制; 有利于经济交流,促进商业发展。 3、秦律:国家法令具体指导农业生产。
二、汉朝经济:
1、农业: (1)工具:铁制农具种类增加。曲柄锄、大镰等。 (2)技术:牛耕推广,西汉的耦犁,东汉一牛挽犁。 (3)水利:汉武帝、王景治理黄河。坎儿井。 (4)作物: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物种石榴、苜蓿、胡麻(芝麻)、胡桃(核桃) 等 传入内地。 (5)田庄:汉代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即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6)赋税制度:汉朝实行“编户齐民”制度,作为征收田租、人口税、更赋和服徭役、 兵役的依据。
三、秦汉经济
一、秦朝经济
1、继续推行商鞅的“奖励耕战”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 。 (1)内容:“令黔首自实田;征收统一的土地税,见税十五。” (2)评价: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但赋税过重。 2、统一度量衡货币。 (1)内容:①圆形方孔钱为通用货币,半两一枚;黄金为上币,镒(24两)为单位。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计量管理与法规
REPORTING
计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计量管理定义
通过科学、技术和法制手段,对 测量活动进行组织、协调、控制 和监督,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的过程。
计量管理原则
公正性、科学性、法制性和统一性。
计量管理目标
实现测量过程的有效控制,保障测 量数据的准确可靠,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提供计量技术支撑。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具有 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词头以及法定计量单位在构成组合形式时的书写规则等。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特点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具有法制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等特点,其使用受到国家法律的保 障和监督。
微型化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发展,计量技术将实现微型化,使得测 量设备更加便携、易于使用。
网络化
未来计量技术将实现网络化,能够实现远程测量和数据共享,提高测 量效率和便捷性。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2023
PART 03
计量器具与测量原理
REPORTING
计量器具的分类与特点
长度计量器具
卡尺、千分尺、测微仪等,用于 测量物体的尺寸和形状。
质量计量器具
天平、砝码、电子秤等,用于测 量物体的质量。
时间频率计量器具
秒表、计时器、频率计等,用于 测量时间和频率。
电磁学计量器具
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等,用 于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
计量单位的分类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基本单位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 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等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导出单位是由基本单位通过定义、定律或一定的关系式推导出 来的单位。
REPORTING
计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计量管理定义
通过科学、技术和法制手段,对 测量活动进行组织、协调、控制 和监督,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的过程。
计量管理原则
公正性、科学性、法制性和统一性。
计量管理目标
实现测量过程的有效控制,保障测 量数据的准确可靠,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提供计量技术支撑。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具有 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词头以及法定计量单位在构成组合形式时的书写规则等。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特点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具有法制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等特点,其使用受到国家法律的保 障和监督。
微型化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发展,计量技术将实现微型化,使得测 量设备更加便携、易于使用。
网络化
未来计量技术将实现网络化,能够实现远程测量和数据共享,提高测 量效率和便捷性。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2023
PART 03
计量器具与测量原理
REPORTING
计量器具的分类与特点
长度计量器具
卡尺、千分尺、测微仪等,用于 测量物体的尺寸和形状。
质量计量器具
天平、砝码、电子秤等,用于测 量物体的质量。
时间频率计量器具
秒表、计时器、频率计等,用于 测量时间和频率。
电磁学计量器具
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等,用 于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
计量单位的分类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基本单位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 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等七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导出单位是由基本单位通过定义、定律或一定的关系式推导出 来的单位。
秦统一中国ppt课件

印称为玺(xǐ) 命令称为诏(zhào)
二、建立中央集权
统一后,为_加__强__对___全__国__的__有___效__统_,治秦
2.结合表格右侧示意图以及课本 朝创立了以_皇__帝_为中心的中__央__集__
内容,将横线空白处补充完整
权___制__度__。
法家
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 称“_皇__帝__”,总揽全国政治、
秦灭六国
1.秦为什么能灭六国?怎样灭六国的? 2.秦朝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一、秦灭六国
1.背景
材料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 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
(1)社会结构:战后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影响了社会稳定, 广大民众期盼结 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材料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2)经济基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史,记具·备李了斯统列一传的》实力。
材料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只重用才能。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 缭相传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 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措施 统一车轨(车同轨)
措施:大修驰道,拆除路障; 统一全国车 辆两轮之间的距离(车同轨)
秦 驰 道
有利于车辆畅行无阻,交通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 发展;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巩固统治。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措施
秦始皇还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 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思考:假如你是秦朝的大臣,你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二、建立中央集权
统一后,为_加__强__对___全__国__的__有___效__统_,治秦
2.结合表格右侧示意图以及课本 朝创立了以_皇__帝_为中心的中__央__集__
内容,将横线空白处补充完整
权___制__度__。
法家
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 称“_皇__帝__”,总揽全国政治、
秦灭六国
1.秦为什么能灭六国?怎样灭六国的? 2.秦朝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一、秦灭六国
1.背景
材料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 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
(1)社会结构:战后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影响了社会稳定, 广大民众期盼结 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材料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2)经济基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史,记具·备李了斯统列一传的》实力。
材料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只重用才能。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 缭相传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 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措施 统一车轨(车同轨)
措施:大修驰道,拆除路障; 统一全国车 辆两轮之间的距离(车同轨)
秦 驰 道
有利于车辆畅行无阻,交通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 发展;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巩固统治。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措施
秦始皇还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 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思考:假如你是秦朝的大臣,你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古代计量史长度计量实用ppt(共17张PPT)

中国古代计量史
计量活动是用数值来表示事物的量。因此最早的测量是 在学会记数之后才开始的。原始人群通过劳动、生活和分配, 对数的量逐步有所认识,并产生了表示数量的方法,如结绳 记事和按量估堆等。
人类对长度的测量,大约是从天然洞穴里搬期的七孔刀,孔距均匀,孔 眼相当,是经过比较测量的
承上启下的汉代度量衡
汉代度量衡制度是在秦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 们早期的测量常常用人体测定一个量,如“布手知 尺”“迈步定田”“手捧成升”等。
汉代出现了以自然物定度量衡标准。《汉书·律历 志》所说的“一黍之广度之”,即选用中等大小的黍横 排,一粒黍的宽度相当于一分之长。
为求证此说,有人曾做过多次试验:用山西、北京等地方所 产浅黄色和深褐色的黍子横排100粒,约合23厘米,与汉代一尺 之长约略相合。
近代对度量衡的改革及米制的推行
清代末年政治腐败,当权者对内无力治理国家,对 外无力抵御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被各国占领,由于外 国的经济侵略,各国度量衡也纷纷传入,对中国度量衡 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它带有很深的半殖民性质。清政 府无力抵制各国制度在中国的使用,也无力统一国内的 度量衡,因此造成了制度、器具、量值等各方面的极度 混乱。
春在秋秦战 始国皇时统期一历全时国时50候0秦多,年统始,一大度皇大量小颁衡小便发的成诸为统侯刻国一不多容度达缓数的量十大个衡事,。的它们法形成令了一;个沿个独用立的战中国央集(权国秦家)。 时度量衡制度、 春清秋代战 末国年时政期治历腐法时败规,50当0;多权年者制,对大造内大无小和力小治颁的理诸国发侯家国度,多对量达外数无衡十力个的抵,御标它帝们国准形主成器义了的一;入个侵实个。独行立的严中格央集的权国检家定。 制度。
两支商代骨尺
春秋战国--度量衡发展的繁荣与混乱时期
计量活动是用数值来表示事物的量。因此最早的测量是 在学会记数之后才开始的。原始人群通过劳动、生活和分配, 对数的量逐步有所认识,并产生了表示数量的方法,如结绳 记事和按量估堆等。
人类对长度的测量,大约是从天然洞穴里搬期的七孔刀,孔距均匀,孔 眼相当,是经过比较测量的
承上启下的汉代度量衡
汉代度量衡制度是在秦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 们早期的测量常常用人体测定一个量,如“布手知 尺”“迈步定田”“手捧成升”等。
汉代出现了以自然物定度量衡标准。《汉书·律历 志》所说的“一黍之广度之”,即选用中等大小的黍横 排,一粒黍的宽度相当于一分之长。
为求证此说,有人曾做过多次试验:用山西、北京等地方所 产浅黄色和深褐色的黍子横排100粒,约合23厘米,与汉代一尺 之长约略相合。
近代对度量衡的改革及米制的推行
清代末年政治腐败,当权者对内无力治理国家,对 外无力抵御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被各国占领,由于外 国的经济侵略,各国度量衡也纷纷传入,对中国度量衡 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它带有很深的半殖民性质。清政 府无力抵制各国制度在中国的使用,也无力统一国内的 度量衡,因此造成了制度、器具、量值等各方面的极度 混乱。
春在秋秦战 始国皇时统期一历全时国时50候0秦多,年统始,一大度皇大量小颁衡小便发的成诸为统侯刻国一不多容度达缓数的量十大个衡事,。的它们法形成令了一;个沿个独用立的战中国央集(权国秦家)。 时度量衡制度、 春清秋代战 末国年时政期治历腐法时败规,50当0;多权年者制,对大造内大无小和力小治颁的理诸国发侯家国度,多对量达外数无衡十力个的抵,御标它帝们国准形主成器义了的一;入个侵实个。独行立的严中格央集的权国检家定。 制度。
两支商代骨尺
春秋战国--度量衡发展的繁荣与混乱时期
中国古代刑法(中幻灯片PPT

(三)犯罪的客体
5、政令制度 古代刑法保护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还必须严
格维护从中央到地方层层统辖的严密政令管理 制度,破坏这种政令制度的行为就构成严重的 犯罪。如违反宫廷禁卫管理的“阑入宫门”、 违反赋税管理的“脱漏户口”、违反军事管理 的“擅发兵”等,都是对国家政令制度的破坏。 6、人身利益 对人身利益的保护可以说是刑法从其诞生之日 即具有的功能,历代刑法中有关杀人、伤害、 殴打、奸淫、拐卖等行为的罪名是非常繁多的, 都是对人身利益的侵犯。
(一)犯罪的主体
(4)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的犯罪。在认定 与管辖方面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主 体来看待。中国古代将外国人称为“化 外人”,唐律已经正式明确规定,凡是 “化外人”犯罪,如双方当事人均来自 同一国家,则依其本国法律决断,采取 属人主义原则;如双方当事人来自不同 的国家,则依唐律处断,采取属地主义 原则。后来明代对“化外人相犯”的所 有情形,一律采取属地主义原则,依照 明律进行认定与管辖。清律继承了明律
期的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了“谋反”、 “谋叛”、“谋大逆”、“大不敬”等 罪名,并将其纳入“十恶”重罪,予以 非常严厉的处罚。另外对于泄露皇帝行 踪、住所、言语机密以及欺谩、诋毁、 诬蔑、怨恨、诽谤皇帝等行为,中国古 代刑法都做出了非常详尽的处罚规定, 严格维护君主的权威。
(一)政治类犯罪
在维护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方面,中国古代刑 法除了“谋反”、“谋叛”等重要罪名外,历 朝历代还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罪名。如汉代 规定:辅佐诸侯的大臣发现诸侯有罪而不报告 中央的“阿党”罪;中央朝臣结交京外诸侯的 “附益”罪;舍弃朝廷的官职而奉事诸侯的 “左官”罪;诸侯王擅自越出其封国国界的 “出界”罪。
(一)犯罪的主体
(2)一些特殊的职业人员可以成为特殊的犯 罪主体,主要包括医生、工匠、厨师等。如唐 律对医生违反本来的医疗病方而欺诈疗治疾病 或者不依照病方而给他人配药等行为,规定了 专门的犯罪,等等。
中国古代度量衡.ppt

• 《孔丛子·小尔雅》:“举步为跬,倍跬 为步,两手之盛谓之掬。”
人有高矮壮弱之分,用人体来度量难 以划一,于是人们进而借用日常使用的工 具或器皿来进行度量。 • 斤:原是砍木头的斧子 • 斗、升:原是舀酒的勺子 • 豆、区、釜、锺都是盛器
齐国子禾子铜釜
发展到由政府用法律来规定度量 衡的标准和换算关系,这是社会的进 步。
战国之后亩制换算表 6尺=1步,240步=1亩
唐代之后亩制换算表 5尺=1步,240步=1亩
秦汉里制换算表 6尺=1步,300步=1里
隋唐里制换算表 6小尺=1步,300步=1里 5大尺=1步,360步=1里
元代里制换算表 5尺=1步,240步=1亩
清代里制换算表 5尺=1步,360步=1亩
历代 1 里折合今之米数
商 周 战国 秦 汉 三国 晋 唐 宋 元 明 清
历代尺度换算表 1黍=1分 10分=1寸 10寸=1尺 10尺=1
丈
战国量器
秦朝量器
汉代量器
新 莽 嘉 量
明清量器
历代 1 升折合今之毫升数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秦汉晋唐宋元明清
宋代之前量度换算表 1200黍=1籥,2籥=1合,10合=1
中国古代度量衡
关于度量衡的传说
• 《大戴礼记·五帝德》:黄帝“设五 量。”
• 《世本·帝系》:少昊“同度量、调 律吕。”
• 《尚书·舜典》:舜“协时月正日, 同律度量衡。”
最原始的度量衡应当与人体有关
• 《大戴礼记·主言》:“布指知寸,布手 知尺,舒肘知寻。”
• 《说文解字》:“妇手为咫,人长为 丈。”“六尺为步,步百为亩。”
清乾隆 清康熙
人有高矮壮弱之分,用人体来度量难 以划一,于是人们进而借用日常使用的工 具或器皿来进行度量。 • 斤:原是砍木头的斧子 • 斗、升:原是舀酒的勺子 • 豆、区、釜、锺都是盛器
齐国子禾子铜釜
发展到由政府用法律来规定度量 衡的标准和换算关系,这是社会的进 步。
战国之后亩制换算表 6尺=1步,240步=1亩
唐代之后亩制换算表 5尺=1步,240步=1亩
秦汉里制换算表 6尺=1步,300步=1里
隋唐里制换算表 6小尺=1步,300步=1里 5大尺=1步,360步=1里
元代里制换算表 5尺=1步,240步=1亩
清代里制换算表 5尺=1步,360步=1亩
历代 1 里折合今之米数
商 周 战国 秦 汉 三国 晋 唐 宋 元 明 清
历代尺度换算表 1黍=1分 10分=1寸 10寸=1尺 10尺=1
丈
战国量器
秦朝量器
汉代量器
新 莽 嘉 量
明清量器
历代 1 升折合今之毫升数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秦汉晋唐宋元明清
宋代之前量度换算表 1200黍=1籥,2籥=1合,10合=1
中国古代度量衡
关于度量衡的传说
• 《大戴礼记·五帝德》:黄帝“设五 量。”
• 《世本·帝系》:少昊“同度量、调 律吕。”
• 《尚书·舜典》:舜“协时月正日, 同律度量衡。”
最原始的度量衡应当与人体有关
• 《大戴礼记·主言》:“布指知寸,布手 知尺,舒肘知寻。”
• 《说文解字》:“妇手为咫,人长为 丈。”“六尺为步,步百为亩。”
清乾隆 清康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唐里制换算表 6小尺=1步,300步=1里 5大尺=1步,360步=1里
元代里制换算表 5尺=1步,240步=1亩
清代里制换算表 5尺=1步,360步=1亩
.
26
历代 1 里折合今之米数
清乾隆 清康熙
元 唐大里 唐小里
东汉 西汉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
27
• 《孔丛子·小尔雅》:“举步为跬,倍跬 为步,两手之盛谓之掬。”
.
3
人有高矮壮弱之分,用人体来度量难 以划一,于是人们进而借用日常使用的工 具或器皿来进行度量。
• 斤:原是砍木头的斧子 • 斗、升:原是舀酒的勺子 • 豆、区、釜、锺都是盛器
齐国子禾子铜釜
.
4
发展到由政府用法律来规定度量 衡的标准和换算关系,这是社会的进 步。
• 《礼记·明堂位》:周公“制礼作 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
• 《周礼》:内宰“陈其货贿,出 其度量淳制。”大行人“大瑞节, 同度量,成牢礼,同数器。”质 人“同其度量,壹其淳制,巡而 考之。”
商代. 牙尺 长15.8厘米
5
历代尺度
.
6
.
7
.
8
.
9
.
10
历代 1 尺折合今之厘米数
35
30
0
秦汉晋唐宋元明清
.
17
宋代之前量度换算表 1200黍=1籥,2籥=1合,10合=1
升 10升=1斗,10斗=1斛,1斛=1石
元代之后量度换算表
10勺=1合,10合=1升,10升=1斗
5斗=1斛,2斛=1石
.
18
楚 国 权 衡
.
19
秦权
.
20
宋代铜秤砣 元代铜秤砣
清代天平
明代戥子 清代工部伍百两砝码
.
21
历代1斤折合今之克数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周
秦
汉
晋
唐
清
.
22
唐代之前重量换算表 10黍=1累,10累=1铢,24铢=1两
16两=1斤,30斤=1钧 唐代之后重量换算表
10毫=1厘, 10厘=1分, 10分=1钱, 10钱=1两, 16两=1斤, 30=1钧,4钧=1石
25
20
15
10
5
0
商 周 战国 秦 汉 三国 晋 唐 宋 元 明 清
历代尺度换算表
1黍=1分 10分=1寸 10寸=1尺 10尺=1
.丈
11
战国量器
.
12
秦朝量器
.
13
汉代量器
.14新 莽 Fra bibliotek 量.
15
明清量器
.
16
历代 1 升折合今之毫升数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
23
历代 1 亩折合今之亩数
1.2 1
0.8 0.6 0.4 0.2
0
周 战国 秦 汉大 汉小 魏 晋 唐 宋 明 清
.
24
先秦亩制换算表 6尺=1步,100步=1亩
战国之后亩制换算表 6尺=1步,240步=1亩
唐代之后亩制换算表 5尺=1步,240步=1亩
.
25
秦汉里制换算表 6尺=1步,300步=1里
中国古代度量衡
.
1
关于度量衡的传说
• 《大戴礼记·五帝德》:黄帝“设五 量。”
• 《世本·帝系》:少昊“同度量、调 律吕。”
• 《尚书·舜典》:舜“协时月正日, 同律度量衡。”
.
2
最原始的度量衡应当与人体有关
• 《大戴礼记·主言》:“布指知寸,布手 知尺,舒肘知寻。”
• 《说文解字》:“妇手为咫,人长为 丈。”“六尺为步,步百为亩。”
元代里制换算表 5尺=1步,240步=1亩
清代里制换算表 5尺=1步,360步=1亩
.
26
历代 1 里折合今之米数
清乾隆 清康熙
元 唐大里 唐小里
东汉 西汉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
27
• 《孔丛子·小尔雅》:“举步为跬,倍跬 为步,两手之盛谓之掬。”
.
3
人有高矮壮弱之分,用人体来度量难 以划一,于是人们进而借用日常使用的工 具或器皿来进行度量。
• 斤:原是砍木头的斧子 • 斗、升:原是舀酒的勺子 • 豆、区、釜、锺都是盛器
齐国子禾子铜釜
.
4
发展到由政府用法律来规定度量 衡的标准和换算关系,这是社会的进 步。
• 《礼记·明堂位》:周公“制礼作 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
• 《周礼》:内宰“陈其货贿,出 其度量淳制。”大行人“大瑞节, 同度量,成牢礼,同数器。”质 人“同其度量,壹其淳制,巡而 考之。”
商代. 牙尺 长15.8厘米
5
历代尺度
.
6
.
7
.
8
.
9
.
10
历代 1 尺折合今之厘米数
35
30
0
秦汉晋唐宋元明清
.
17
宋代之前量度换算表 1200黍=1籥,2籥=1合,10合=1
升 10升=1斗,10斗=1斛,1斛=1石
元代之后量度换算表
10勺=1合,10合=1升,10升=1斗
5斗=1斛,2斛=1石
.
18
楚 国 权 衡
.
19
秦权
.
20
宋代铜秤砣 元代铜秤砣
清代天平
明代戥子 清代工部伍百两砝码
.
21
历代1斤折合今之克数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周
秦
汉
晋
唐
清
.
22
唐代之前重量换算表 10黍=1累,10累=1铢,24铢=1两
16两=1斤,30斤=1钧 唐代之后重量换算表
10毫=1厘, 10厘=1分, 10分=1钱, 10钱=1两, 16两=1斤, 30=1钧,4钧=1石
25
20
15
10
5
0
商 周 战国 秦 汉 三国 晋 唐 宋 元 明 清
历代尺度换算表
1黍=1分 10分=1寸 10寸=1尺 10尺=1
.丈
11
战国量器
.
12
秦朝量器
.
13
汉代量器
.14新 莽 Fra bibliotek 量.
15
明清量器
.
16
历代 1 升折合今之毫升数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
23
历代 1 亩折合今之亩数
1.2 1
0.8 0.6 0.4 0.2
0
周 战国 秦 汉大 汉小 魏 晋 唐 宋 明 清
.
24
先秦亩制换算表 6尺=1步,100步=1亩
战国之后亩制换算表 6尺=1步,240步=1亩
唐代之后亩制换算表 5尺=1步,240步=1亩
.
25
秦汉里制换算表 6尺=1步,300步=1里
中国古代度量衡
.
1
关于度量衡的传说
• 《大戴礼记·五帝德》:黄帝“设五 量。”
• 《世本·帝系》:少昊“同度量、调 律吕。”
• 《尚书·舜典》:舜“协时月正日, 同律度量衡。”
.
2
最原始的度量衡应当与人体有关
• 《大戴礼记·主言》:“布指知寸,布手 知尺,舒肘知寻。”
• 《说文解字》:“妇手为咫,人长为 丈。”“六尺为步,步百为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