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不能滥用
走进益生菌的神秘世界

锐一段汇聚精彩的追踪·聚焦张宇(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益生菌”,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无论是在商场、超市还是在药店里,最显眼的位置永远都属于益生菌食品和保健品。
仿佛一夜之间,我们已经从全民补钙跨越到了人手必备益生菌的时代。
那么,益生菌究竟为何物?作用又有哪些?话不多说,笔者今天就带你走进益生菌的世界。
益生菌的人生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是历代哲人都在思考的人生三大哲理问题。
今天,我们也从益生菌的“人生三问”出发,去揭开益生菌的真面目。
第一问,益生菌是谁?益生菌是指能够通过定植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我们有益的活性微生物。
听起来有点拗口,简单来说,益生菌就是一些细菌和真菌,与众不同的是,它们必须长期生存在体内(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定植)才能发挥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作用。
而调节人体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是益科学24小时Science in24hours2020年第01期生菌发挥作用的机制。
但是这里隐藏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是要成为这个前提,还是要发挥这个机制,都需要保证益生菌有一个适合的量,至于其原因以及量究竟是多少,接下来笔者会有详解。
第二问,益生菌从哪里来?人们对益生菌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
法国有位儿科医生叫做亨利•迪塞尔,他喜欢研究儿童的粪便。
有一次,他发现在腹泻儿童的粪便里Y形细菌的数量要比正常儿童的低,于是他猜想这类细菌是否与腹泻有关,如果额外补充一些或者通过某些物质刺激体内的这类细菌繁殖,患者的症状是否可以得到减轻?他的猜想最终在半个世纪后得以证实。
学界则把这种需要额外补充的活菌或刺激人体固有细菌繁殖的物质命名为“益生菌”,而Y型细菌正是被大众所熟知的双歧杆菌。
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对人体有益的菌类,但它们并不都是益生菌。
有益菌最常存在于人体肠道和一些发酵食品中。
根据2019年5月发布的《中国营养学会益生菌与健康专家共识》规定,食品中的有益微生物,只有在进行分离鉴定、安全评价及功能试验后符合益生菌概念的,才能称为益生菌。
益生菌常用知识点总结大全

益生菌常用知识点总结大全导语: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益生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认识益生菌的重要性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益生菌不仅可以帮助人体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还能改善肠道功能、促进营养吸收等。
本文将从益生菌的定义、分类、作用、应用、剂量和服用禁忌等方面全面总结益生菌的相关知识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益生菌的定义益生菌是指能够在人体肠道内繁殖并发挥生理功能的活菌,它们通过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调节肠道环境,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作用。
益生菌常见的来源包括发酵食品、膳食补充剂和药品等。
二、益生菌的分类1. 根据菌种分类益生菌可以根据其菌种的不同进行分类,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2. 根据来源分类益生菌可以根据其来源进行分类,包括来自发酵食品的益生菌和来自膳食补充剂的益生菌。
3. 根据功能分类益生菌可以根据其功能进行分类,包括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营养吸收、增强免疫力等。
三、益生菌的作用1. 调节肠道菌群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菌群,通过竞争作用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降低有害菌在肠道内的数量。
2. 改善肠道功能益生菌能够改善肠道功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缓解腹泻,减少肠胃不适。
3. 促进营养吸收益生菌能够促进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的吸收,提高人体对营养的利用率,帮助维持人体的营养平衡。
4. 增强免疫力益生菌能够增强免疫力,通过调节肠道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5. 减少肠道疾病风险益生菌能够降低肠道炎症、肠道肿瘤的风险,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四、益生菌的应用1. 发酵食品中的益生菌常见的发酵食品包括酸奶、酸奶饮料、发酵乳、发酵豆浆、酸菜、酸豆角等,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益生菌,适合用于日常饮食中。
2. 膳食补充剂中的益生菌市面上有很多益生菌的膳食补充剂,包括益生菌胶囊、益生菌片剂、益生菌颗粒等,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益生菌产品进行补充。
益生菌种类和制品

益生菌种类与制品益生菌是指改善宿主微生态平稳而发挥有利作用,达到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活菌制剂及其代谢产物。
益生菌存在于地球上的各各角落里面,动物体内有利的细菌或真菌要紧有:乳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
目前世界上研究的功能最壮大的产品主若是以上各类微生物组成的复合活性益生菌。
益生菌系一种对动物有利的细菌,它们可直接作为食物添加剂服用,以维持肠道菌丛的平稳。
在国外已开发出数以百计的益生菌保健产品,其中包括:含益生菌的酸牛奶、酸乳酪、酸豆奶和含多种益生菌的口服液、片剂、胶囊、粉末剂等等。
迄今为止,科学家已发觉的益生菌大体上可分成三大类,其中包括:①乳杆菌类(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拉曼乳杆菌等);②双歧杆菌类(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椭圆形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③革兰氏阳性球菌(如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等)。
另外,还有一些酵母菌与酶亦可归入益生菌的范围。
益生菌对人体到底有哪些保健和抗病作用?国外一些学者以为,其作用能够归纳为:①防治腹泻;②减缓不耐乳糖病症;③预防阴道感染;④增强人体免疫力;⑤减缓过敏作用;⑥降低血清胆固醇;⑦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生长。
预防或改善腹泻:饮食适应不良或服用抗生素均会打破肠道菌群平稳,从而致使腹泻。
补充益生菌有助于平稳肠道菌群及恢复正常的肠道pH值,减缓腹泻病症。
减缓不耐乳糖病症:乳杆菌可帮忙人体分解乳糖,减缓腹泻、胀气等不适病症,可与牛奶同食。
③预防阴道感染:酸牛奶中的嗜酸乳杆菌可抑制阴道内白色念珠菌的繁衍。
欧洲所做的双盲对如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女病人每人每日口服150毫升含大量益生菌的酸牛奶,结果阴道感染发生率大大低于安慰剂组妇女。
④增强人体免疫力:在肠道内存在着超级发达的免疫系统。
益生菌能够通过刺激肠道内的免疫性能,将太低或太高的免疫活性调剂至正常状态。
益生菌这种免疫调剂的作用也被以为有助于抗癌与抑制过敏性疾病。
⑤增进肠道消化系统健康:益生菌能够抑制有害菌在肠内的繁衍,减少毒素,增进肠道蠕动,从而提高肠道性能,改善排便状况。
lifespace益生菌说明书

lifespace益生菌说明书200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给益生菌的定义为:“给与一定数量的、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剂。
”国际营养学界普遍认可,益生菌是一种人体有益的物质,可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服用,来维持肠道菌丛的平衡,它还可为宝宝的肠道迅速建立和保持正常菌群。
因此益生菌几乎成了逢病必用,无病强身的灵丹妙药。
除了各个商家的大力宣传之外,一些医生也频频向家长推荐,使家长走入滥用益生菌的误区。
但是对于滥用益生菌的危害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关注。
益生菌的作用1、可以缓解乳糖不耐症状,促进机体营养吸收,双岐杆菌还能降低血氨,改善肝脏功能2、有整肠的作用,调节微生态失调,预防腹泻3、可代谢产物产生生物拮抗,加强人体免疫力4、对高血压有一定效果5、预防阴道感染6、可以缓解过敏7、能降低血清胆固醇8、能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生长等益生菌能长期吃吗?根据科学研究表明,适量食用益生菌维持良好的体内菌群平衡才是最恰当的。
无论是益生菌奶制品还是纯益生菌的制剂,都不要过量食用,尤其是作为药剂食用的纯益生菌制剂,使用时更应谨慎。
LifeSpace益生菌Life Space婴幼儿益生菌适用人群1、免疫力较低,容易感冒发烧咳嗽的婴幼儿。
人体70%的免疫系统在肠道!益生菌通过改善营养吸收,抑制有害微生物,去除肠道里产生毒性大肠杆菌产生的肠毒素,刺激免疫球蛋白IgA,刺激淋巴细胞等方式,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2、患有湿疹、过敏性体质的婴幼儿通过调节婴幼儿免疫,从根本上改善湿疹,安全、有效,经临床医学证实,最适合湿疹儿童的益生菌!3、容易腹泻、拉肚子、便秘的婴儿、儿童。
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因此抵抗力较低,肠道容易受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感染。
4、服用抗生素的婴幼儿。
增加被抗生素杀死的有益细菌数量,提高免疫力。
用法用量:0-2岁婴幼儿:每天1-2克(产品内附1克量勺)2Life Space儿童专用益生菌适用人群儿童:可混入果汁,牛奶及食物中正常调理:每日一次,每天1克(产品内附1克量勺)缓解便秘:每日二次,每天2克(产品内附1克量勺)服用抗生素及放疗期间:每日一次,一次1克(与抗生素分开至少两小时服用)3Life Space孕妇专用益生菌适用人群1、免疫力较低,容易感冒发烧咳嗽的孕妇。
益生菌的服用方法

益生菌的服用方法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生物,它可以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系统功能,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正确的服用方法对于发挥益生菌的功效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益生菌的服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益生菌产品非常重要。
在选择益生菌产品时,应该注意产品的功效、菌株种类、存活数量、保质期等因素。
可以选择信誉好、口碑佳的品牌,或者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其次,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来确定益生菌的剂量。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服用10亿至100亿个益生菌菌落形成单位(CFU)是比较合适的,而儿童和老人则可以适当减少剂量。
在服用益生菌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调整。
接着,正确的服用时间也是很重要的。
一般来说,最佳的服用时间是在饭后30分钟到1小时之间。
这样可以避免益生菌受到胃酸的破坏,提高其存活率,从而发挥最大的功效。
同时,应尽量避免与热水一起服用,以免高温对益生菌的活性产生影响。
此外,益生菌的保存方法也需要注意。
一般来说,益生菌产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另外,一旦打开包装,就应尽快使用完毕,避免受潮和污染影响产品质量。
最后,长期坚持服用益生菌也是非常重要的。
益生菌并不是一次性的药物,它需要长期持续地服用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所以,建议大家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服用计划,并坚持不懈地执行。
总之,正确的益生菌的服用方法对于发挥益生菌的功效至关重要。
选择合适的产品、确定适当的剂量、掌握正确的服用时间、注意产品的保存以及长期坚持服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以上建议,正确地服用益生菌,从而获得更好的健康效果。
益生菌制剂的选用

益生菌制剂的选用益生菌制剂又称微生态调节剂,可以通过菌群调节、营养、修复、再生肠黏膜屏障等功能,调节和保持人体微生态平衡,合理利用益生菌制剂防治相关疾病会使患者获益。
笔者通过复习国内外相关指南、文献,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对益生菌的临床使用进行总结,供临床参考。
益生菌制剂的分类益生菌依据菌株来源和作用机制,分为原籍菌制剂、共生菌制剂和真菌制剂。
●原籍菌制剂所使用的菌株来源于人体肠道原籍菌群,服用后可以直接补充原籍菌,发挥作用,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粪肠球菌、酪酸梭菌等。
●共生菌制剂所使用的菌株来源于人体肠道以外,与原籍菌有共生作用,服用后能够促进原籍菌的生长与繁殖,或直接发挥作用,如芽孢杆菌、枯草杆菌。
●布拉酵母菌属真菌制剂,有独特的抗菌抗毒素等作用机制。
表1临床常用益生菌制剂参考循证证据挑选益生菌制剂目前临床上益生菌制剂多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如:防治Hp感染、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慢性肝病、肠易激综合征、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急性肠道感染等。
也有学者提出,益生菌制剂可预防结肠癌。
此外,还可作为辅助用药用于新生儿黄疸、乳糖不耐受、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等。
益生菌制剂的临床作用具有明显的菌种特异性。
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例,现有研究表明,双歧杆菌对其有效,而乳杆菌则无效。
同一菌种用于不同人群的作用和疗效也可能不同。
以鼠李糖乳杆菌为例,国外Meta分析指出其对儿童效果显著,但用于成人时与安慰剂组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该菌在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方面也有类似情况。
因此,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临床情况,选用特定的菌种尤为必要,菌种选择可参考表2、表3。
表2基于证据的不同临床情况下成人选用的特定菌种A级证据:基于同质RCT的系统评价、单个RCT(可信区间窄)和全或无结论式研究;B级证据:基于同质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单个队列研究(包括低质量RCT,如随访率<80%)、结果研究及生态学研究、同质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和单个病例对照研究、或A级证据的外推得出的结论;C级证据:基于病例分析、低质量的队列和病例对照研究、或B级证据外推得出的结论;D级证据:基于经验未经严格论证的专家意见,或基于基础医学研究得出的证据。
中国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法规管理

欧洲食品与饲料菌种协会 (2002 )
益生菌 —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 物,通过摄入或局部应用足够数 量,对宿主产生一种或多种特殊 且经论证的功能性健康益处。
PROBIOTICS -
Probiotics are living microorganisms, which when ingested or locally applied sufficient numbers, have one or more specified demonstrated functional health benefits for the host (EFFCA 2002)
(七)对经过驯化、诱变的菌种,应 提供驯化、诱变的方法及驯化剂、诱 变剂等资料。 (八)以死菌和/或其代谢产物为主 要功能因子的保健食品应提供功能因 子或特征成分的名称和检验方法。 (九)生产的技术规范和技术保证。
(十)生产条件符合《保健食品生产 良好规范》的证明文件。 (十一)使用《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 生菌菌种名单》之外的益生菌菌种 的,还应当提供菌种具有功效作用的 研究报告、相关文献资料和菌种及其 代谢产物不产生任何有毒有害作用的 资料。
常用的益生菌
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乳杆菌(Lactobacillus)
认为是安全
•
健康人体的肠道和泌尿-生殖道 粘膜中数量相当高 极罕见与疾病有关
•
认为有安全性问题 除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esei Shirota)和嗜酸乳杆菌 ( L. acidophilus NCFM)有 几百年的安全使用历史外,大 部分益生菌没有安全使用历
食品,除按保健食品注册管 理有关规定提交申报资料 外, 还应提供以下资料:
月嫂十大坑

月嫂十大坑1、让宝宝固定姿势睡觉有些家长为了让宝宝睡一个好看的头型,强行,想尽一切办法去固定宝宝的睡姿,下面这种枕头就是风行淘宝的纠正头型的畅销款。
其实这种枕头的危害很大,宝宝吐奶不能转头容易呛奶;如果不小心堵住口鼻会引起窒息,严重要了宝宝的性命。
宝宝刚吃完奶建议侧卧,不管左侧还是向右侧都可以,这样也有利于胃内食物顺利进入肠道,减少吐奶引起的呛奶。
如果大人清醒着而且能时刻看着宝宝,可以让宝宝趴睡。
此外,新生儿出生后往往都保持着胎内的姿势,四肢仍然蜷曲,小手喜欢举着睡,小腿弯曲像只小青蛙。
家长应根据宝宝的特点和不同的情况,交替选择适合宝宝的睡眠姿势,因为宝宝也和大人一样,都喜欢找一个舒服的姿势睡觉,这样能让宝宝拥有优质的睡眠。
2、给满月宝宝剃光头宝宝不要剃光头,但是可以用婴儿电推子把头发推短,但还有很多地方有满月就要给宝宝剃光头的习俗。
殊不知,剃光头这一举动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隐患。
因为婴儿头部皮肤非常的娇嫩,而且囟门尚未完全闭合,剃头时容易损伤宝宝皮肤和囟门处。
抱宝宝出门,头发不仅可以保护婴儿头部皮肤免受紫外线、灰尘等刺激,而且头发还能帮助人体散热、调节温度。
3、冲奶粉有些家长总觉得按照说明书泡出来的奶太淡了,往往会自己偷偷再加一些,再加一些,觉得这样宝宝才能吃饱长胖。
千万不要这样,不按说明书而把奶粉冲的很浓,不仅不能让宝宝长胖而且会损伤宝宝的肠胃。
一定要按说明来,给宝宝冲泡奶粉不宜过浓也不可过淡。
因为牛奶中的钠含量是人体的两倍,牛奶浓度越高含钠越多,易使婴儿血钠浓度升高,引起诸如便秘、血压上升甚至抽搐、昏迷等症状,影响宝宝的肠胃功能,因此家长切莫好心办坏事。
4、叫醒宝宝吃奶小宝宝的睡眠相当重要,尤其新生儿几乎一天都在睡觉,由于人体70%左右的生长激素都是深睡眠的时候分泌的。
有些宝宝一觉睡三四个小时,家长就会因为担心宝宝睡得太久会饿,不惜牺牲宝宝的睡眠,刻意叫醒熟睡中的宝宝起来吃奶。
要知道频频打扰宝宝的睡眠才是真正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一些家长非常喜欢给孩子吃益生菌制剂,不管是孩子不爱吃饭、积食、还是腹泻、便秘,过敏性疾患,甚至体弱多病也要吃益生菌来增加抵抗力。
益生菌几乎成了逢病必用,包治百病,无病强身的灵丹妙药。
除了商家的大力宣传以外,一些医生也频频地向家长推荐益生菌制剂,使得家长走入滥用益生菌的误区。
但是对于滥用益生菌的危害和副作用却很少有人提起。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警惕。
什么是益生菌?200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将益生菌定义为:“给与一定数量的、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剂。
”
地球上的微生物很多,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和病毒等等,与人体伴随终生的微生物恐怕就属细菌了。
一个正常成人体内的细菌大约是1000万亿个,一个人体内细菌的重量大约1~2公斤。
人体的细菌从数量上和功能上起最大作用的当属生活在结肠和直肠里的细菌了,胃和十二指肠几乎没有细菌。
胎儿的肠道内是没有细菌的,出生后细菌很快从开放性器官——皮肤、眼睛、鼻子、耳道、口腔、上呼吸道以及肛门等处进入人体,到第3天细菌数已接近高峰,逐渐立足、繁殖、并建立微生态平衡。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因为母乳中含有乙型乳糖和低聚糖,所以肠道的细菌主要是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
小儿消化道的细菌有益生菌,像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也有致病菌,像沙门菌、志贺杆菌、葡萄球菌等;还有一些条件致病菌(又称双向性菌群):像大肠杆菌、肠球菌等,这些条件致病菌为数不多但长期存在肠道中,一般是无害的,但是如果小儿患有严重营养不良或者菌群失衡就可能引起疾病,甚至还会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感染性疾病。
益生菌多为厌氧菌,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多为需氧菌。
正常情况下,小儿体内细菌构成一定比例:其中厌氧菌:双歧杆菌占95%,乳酸杆菌占1%,其它厌氧菌占3%,需氧菌(大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所占比例不足1%。
体内厌氧菌占绝对优势,几乎是需氧菌的1000倍,因此起到保护肠道健康的作用。
益生菌对于人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肠道益生菌含有各种酶,因此可以水解蛋白质、分解碳水化合物。
使脂肪皂化,溶解纤维素,合成人体需要的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
人体是一个可以自己生产益生菌的大工厂,吃进的食物经过肠道消化、分解和发酵可产生大量的益生菌群,这是人类肠道与生俱来的生理功能。
普通人对益生菌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多,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还能自行调整体内的菌群平衡。
但是腹泻患儿由于微生
态严重失衡,其中需氧菌与厌氧菌比例接近1:1,因此肠道失去了厌氧菌的屏障和保护作用,所以腹泻发生。
对于发育中的正常孩子来说完全没有必要额外补充益生菌,益生菌不是保健药物,也不是补药,更不是万能药。
益生菌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之下:一种是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使得抗生素不但杀死了致病菌,同时也杀死了与之同存的益生菌,因此需要补充益生菌以重新建立体
内微生态屏障。
另一种就是因为腹泻,造成大量的益生菌丢失,失去制约的致病菌或者条件致病菌此时引发疾病,造成肠道菌群失衡,为之补充益生菌,重新建立肠道菌群平衡,维护肠道健康。
即使应用益生菌也是在医生指导之下短期使用,不能长期使用。
有人谈到益生菌可以预防和治疗一些过敏性疾患,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炎等,经过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益生菌对改善哮喘病临床症状无任何功效。
医学界对益生菌在过敏性鼻炎的疗效仍持质疑的态度。
益生菌在异位性皮肤炎的治疗作用医学界还没有定论。
长期应用益生菌会对人体构成潜在的危害。
医学研究证明:人体长期使用人工合成的益生菌产品,会促使肠道功能逐步丧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久之人体肠道便会产生依赖性,医学上称之为“益生菌依赖症”。
而人体一旦患上“益生菌依赖症”,终生都将依靠和使用人工合成的口服益生菌产品来维持生命的健康状态。
一些医学专家还提出:益生菌的过度使用可能成为孕育“超级病菌”的新温床。
由于许多乳酸菌对抗生素具有多重抗药性,透过与病原菌的共同生活、接触,很可能将自身携带的抗药性基因传递给病原菌,使之获得抗药性而成为“超级病菌”,导致感染时可能无药可医。
其他可能的副作用还包括影响醣类与脂肪的代谢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失调等等。
美国卫克佛瑞斯特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医学院小儿科阿菲纳许?雪提(AvinashK.Shetty)博士研究团队所发表研究中指出,虽然益生菌在正常健康的人身上或有益处,如有助减缓儿童腹泻疾病,不过像免疫不全、免疫低下患者,或者极度虚弱的人在使用益生菌时要特别留意感染风险,益生菌很可能留在血液中,进而引起败血症、心内膜炎等疾病。
那么如何刺激小儿体内产生更多的益生菌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一个有菌喂养的过程,因为乳房的乳管中含有正常的益生菌群,通过母乳喂养可以将正常菌群传给孩子,让孩子尽早建立肠道的正常菌群;同时母乳中含有双歧因子,双歧因子在母乳中的低聚糖(即为益生元,母乳中的低聚糖
大约有100多种)作用下,生成双歧杆菌或乳酸杆菌。
双歧杆菌不但定植在大肠中,而且能够迅速繁殖起来。
这些益生菌通过酵解乳糖和低聚糖其代谢产物为酸性物质,可以起到制约致病菌的作用。
同时母乳中的低聚糖还可以与肠道致病菌竞争肠上皮粘膜细胞的受体,并对致病菌产生的毒素起直接抑制作用。
对于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儿,最好选择富含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低聚糖又称益生元,可以起到调整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的作用,例如低聚果糖可以起到增殖双歧杆菌的作用。
●食品多样化,注意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的摄入:如含麸子比较多的麦粉、粗粮、薯类、豆类、蔬菜和菜苗、水果、魔芋、海藻等植物性食品,这些食品富含可溶性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益生菌的繁殖和发展、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不要过多摄入动物性食品,因为这些食品不含有的膳食纤维和低聚糖,而且过多食用高蛋白的饮食可以促进肠道腐败菌的生长,产生一些有害物质。
●正确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不但可以杀死致病菌,同时也是益生菌的杀手,尤其是广谱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的结果就会杀死了益生菌、破坏了肠道菌群平衡,尤其是滥用抗生素会增强细菌耐药性,从而衍生“超级细菌”,使得患者无药可用,不可治疗。
因此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能用一种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没有明确病原菌可以使用广谱的,一旦明确病原菌就要选用敏感的窄谱抗生素;轻度和中度感染不建议联合用药;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时就要用够剂量、用够疗程,不能随便停药。
●减少不必要的医学检查手段:例如放射检查和治疗也会对肠道菌群平衡造成严重破坏。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杜绝一切可能造成致病菌侵入的环节。
在此声明:此文并不是说益生菌不好,也不是告诉大家益生菌不能用,而是告诉大家应用益生菌有它的适应症,不能滥用,如果把它当作补药和保健药物长期给孩子服用就大错而特错了。
同时也要提醒家长,即使孩子需要服用益生菌,也要注意益生菌制剂中细菌的数量和活菌的数量,而且有的益生菌株不能经受胃酸(强酸环境)和肠液(碱性环境)的腐蚀,结果吃进的益生菌不能活着到结肠,更谈不上繁殖了,吃了也是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