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学化学方程式大对类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物质的种类、数量以及反应的发生过程。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十分重要,它对于化学研究、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明确组成物质的种类与数量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起始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生成的新物质称为生成物。
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明确地知道化学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H₂ + O₂ → 2H₂O。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反应物种类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种类是水,并且反应中2个单位的氢气和1个单位的氧气生成了2个单位的水。
规定反应的比例与条件化学方程式还可以规定化学反应的比例与条件。
在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显示了它们之间的摩尔关系。
例如,在2H₂ + O₂ → 2H₂O这个方程式中,可以看出2个单位的氢气和1个单位的氧气反应生成2个单位的水分子。
这告诉我们,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为2:1。
如果反应物的摩尔比不满足这个比例,反应就无法进行或者不能完全进行。
此外,方程式还可以显示反应的条件,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例如,2CO+ O₂ → 2CO₂这个方程式表示了一种燃烧反应,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发生。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反应的具体条件要求,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指导化学实验与工业生产化学方程式是指导化学实验与工业生产的重要依据。
在化学实验中,研究者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提示,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步骤,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明确所需反应物的种类与数量,从而实现预期的反应结果。
此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化学方程式可以指导生产工艺的设计,合理安排原料投入、反应条件等,提高产品的产率和质量。
分析化学方程式反应平衡化学方程式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反应的平衡情况。
在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显示了它们之间的物质转化关系。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标题: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化学方程式1、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的火焰)2、钠与水反应(浮在水面四处游动)3、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蓝色沉淀)4、钠与氯气反应(白烟)5、钠与硫反应(浅黄色固体)二、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化学方程式1、镁在空气中燃烧(白光)2、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白色固体)3、镁与稀硫酸反应(大量气泡)4、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刺激性气味)5、镁与氧气反应(白色固体)三、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化学方程式1、铝在空气中燃烧(明亮的白光)2、铝与三氧化二铁反应(熔化,不滴落)3、铝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的冒出气泡)4、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5、铝与冷水不反应,但遇热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四、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化学方程式1、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2、铁与盐酸稀硫酸或稀盐酸硝酸反应(生成亚铁盐和氢气)3、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红色物质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混合物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4、铁在氯气中燃烧(棕黄色烟)铁的氧化物。
5、与盐酸一氧化碳反应(工业上用此反应炼铁)6、与盐酸稀盐酸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7、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气)8、与水蒸气反应(水煤气制取氢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和结果的重要工具。
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列举一些常见的高中化学方程式,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酸与碱的反应酸与碱的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类型之一。
例如,盐酸(HCl)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和水(H2O):HCl + NaOH → NaCl + H2O类似的反应还有硫酸与氢氧化钡的反应:H2SO4 + Ba(OH)2 → BaSO4 + 2H2O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类型之一。
化学方程式的种类和计算等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的种类和计算等量关系在化学领域中,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方式。
化学方程式可以告诉我们反应所涉及的物质,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产生的产物。
方程式通常由反应物、箭头和产物组成。
本文将探讨化学方程式的种类以及如何计算等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反应式、离子方程式和离子-离子方程式。
其中,反应式是最简单的方程式类型,只包含纯物质和化合物。
例如,2H₂ + O₂→ 2H₂O就是一个反应式,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离子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离子交换的方程式。
如果反应中存在溶液,离子方程式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反应发生的过程。
以NaCl和AgNO₃反应生成AgCl为例:NaCl(aq) + AgNO₃(aq) → AgCl(s) + NaNO₃(aq)。
在这个方程式中,"(aq)"表示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了离子。
离子-离子方程式是离子方程式的另一种形式,它更进一步地描述了发生交换反应的离子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
仍以NaCl和AgNO₃反应生成AgCl为例:Na⁺(aq) + Cl⁻(aq) + Ag⁺(aq) + NO₃⁻(aq) → AgCl(s) + Na⁺(aq) + NO₃⁻(aq)。
这个方程式中,离子产生了相互作用并且生成了析出物。
计算等量关系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比例关系来确定化学反应的量。
例如,在反应式N₂+ 3H₂→ 2NH₃中,可以看到氮气和氢气的比例为1:3,而氨的生成量为2。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有5 mol的氮气,则需要15 mol的氢气才能完全反应生成10 mol的氨。
为了计算等量关系,首先需要确定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计量数。
化学计量数是一个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数量。
然后,通过进行化学计量数的比较,可以确定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以反应式N₂ + 3H₂ → 2NH₃为例,氮气的化学计量数为1,氢气的化学计量数为3,氨的化学计量数为2。
高中化学化合反应方程式的推导题解析与应用

高中化学化合反应方程式的推导题解析与应用化学化合反应方程式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们常常遇到的题型。
通过推导和解析这类题目,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原理,并且能够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以几个具体的题目为例,详细解析化学化合反应方程式的推导过程,并探讨其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题目要求推导氯化铁和氯化铜的反应方程式。
我们知道,氯化铁的化学式是FeCl2,氯化铜的化学式是CuCl2。
根据化合价的原则,我们可以得知氯化铁中的铁离子的化合价为+2,氯化铜中的铜离子的化合价为+2。
因此,氯化铁和氯化铜在反应中会发生离子交换,生成新的化合物。
根据离子交换的原则,我们可以得到反应方程式为:FeCl2 + CuCl2 → FeCl3 + CuCl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推导化合反应方程式的关键在于了解化合物的化学式和离子的化合价,以及离子交换的原则。
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后,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解答类似的题目。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例子。
假设题目要求推导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
硫酸铜的化学式是CuSO4,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NaOH。
根据化合价的原则,我们可以得知硫酸铜中的铜离子的化合价为+2,氢氧化钠中的钠离子的化合价为+1,氢氧根离子的化合价为-1。
因此,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在反应中会发生离子交换,生成新的化合物。
根据离子交换的原则,我们可以得到反应方程式为: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推导化合反应方程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化合物中各个离子的化合价,以及离子交换的原则。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才能够准确地推导出反应方程式。
除了推导化合反应方程式,我们还可以通过已知的反应方程式来解答一些实际应用题。
例如,假设题目给出了氧化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并且给出了氧化铁的质量和反应产物的质量,要求求解二氧化碳的质量。
高一化学方程式大全打印版

高一化学方程式大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一化学方程式示例:
1. 酸碱中和反应:
酸 + 碱→盐 + 水
例如:HCl + NaOH → NaCl + H2O
2. 酸与金属反应:
酸 + 金属→盐 + 氢气
例如:2HCl + Zn → ZnCl2 + H2
3. 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碱 + 非金属氧化物→盐 + 水
例如: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 化合物分解反应:
化合物→元素(或氧化物)
例如:2HgO → 2Hg + O2
5. 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金属 + 非金属氧化物→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例如:2Na + Cl2O → Na2O + Cl2
6. 酸与碳酸盐反应:
酸 + 碳酸盐→盐 + 二氧化碳 + 水
例如:2HCl + Na2CO3 → 2NaCl + CO2 + H2O
7. 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酸 + 金属氧化物→盐 + 水
例如:2HCl + MgO → MgCl2 + H2O
8. 酸与金属碳酸盐反应:
酸 + 金属碳酸盐→盐 + 二氧化碳 + 水
例如:2HCl + CaCO3 → CaCl2 + CO2 + H2O
这只是一小部分高一化学中常见的方程式示例。
化学方程式的种类非常多,根据不同的反应类型和化学反应方程的基本规律,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方程式。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会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反应方程式,并学习如何正确地写出它们。
初中化学方程式按反应类型总结

初中化学方程式按反应类型总结一、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变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箭头的左边,而生成物位于箭头的右边。
化学方程式中反映了反应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二、化学反应类型分类1. 加和反应加和反应是指两种或更多的单质相互作用,生成一种复合物或化合物。
例如:2H2 + O2 → 2H2O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2. 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是指一种化合物分解成两种或更多的其他物质。
例如:2H2O → 2H2 + O2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3. 双替换反应双替换反应是指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互相交换位置的反应。
例如: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
4.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取电子,发生氧化和还原现象的化学反应。
例如:2Fe + 3CuSO4 → Fe2(SO4)3 + 3Cu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铁和铜。
5. 电解反应电解反应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外加电流引起物质分解的反应。
例如:2H2O → 2H2 + O2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
6. 过渡金属反应过渡金属反应是指含有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参与的反应。
例如:Fe + CuSO4 → FeSO4 + Cu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铁和铜。
三、化学方程式的编写步骤1. 根据所描述的化学反应过程,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
2.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3. 根据反应类型,编写化学方程式,并保持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4. 检查方程式的平衡性,可以通过均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来保证方程式的平衡。
四、化学反应类型的应用化学反应类型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化学变化过程,并且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实验和生产操作。
五、总结化学方程式按反应类型可以分为加和反应、分解反应、双替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电解反应和过渡金属反应等不同类型。
初中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总结

初中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总结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法。
它可以清晰地描述化学反应物质的种类、组成以及反应生成物质的种类、组成等信息。
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和化学理论研究中广泛应用。
下面是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总结。
一、酸碱中和反应方程式:酸碱中和反应指的是酸与碱反应时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例如:1. HCl + NaOH → NaCl + H2O2.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指的是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例如:1. 2Na + Cl2 → 2NaCl2. Zn + 2HCl → ZnCl2 + H2三、置换反应方程式:置换反应指的是一种元素被另一种元素替代的反应。
例如:1. 2Al + 2HCl → 2AlCl3 + H22. Zn + CuSO4 → ZnSO4 + Cu四、合成反应方程式:合成反应指的是两个或多个物质反应生成一个物质的反应。
例如:1. C + O2 → CO22. 2H2 + O2 → 2H2O五、分解反应方程式:分解反应指的是一个物质被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物质的反应。
例如:1. 2H2O → 2H2 + O22. 2KClO3 → 2KCl + 3O2六、和合反应方程式:和合反应指的是两个或多个物质反应生成一个或多个物质的反应。
例如:1. H2 + Cl2 → 2HCl2. 2H2 + O2 → 2H2O以上是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大全总结的一部分,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反应对应着不同的方程式形式。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例如反应物在方程式的左边,生成物在方程式的右边,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表示等等。
在实际应用中,化学方程式还可以用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进行平衡,以及用俄歇尔方程式进行计算,这些在高中化学中会进一步学习。
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发生的过程,可以用于实验设计、物质的合成与分解、数据计算等。
九年级学到的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学到的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主要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等类型。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化学方程式示例:
1. 化合反应: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 2MgO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 Fe3O4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 2CuO
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2 = SO2
2. 分解反应:
水电解:2H2O = 2H2 + O2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 = NH3 + H2O + CO2
高锰酸钾分解:KMnO4 = K2MnO4 + MnO2 + O2
氯酸钾分解:KClO3 = KCl + O2
3. 置换反应:
锌与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铁与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AgNO3 = Cu(NO3)2 + 2Ag
以上只是九年级化学中的部分化学方程式,实际上,化学方程式是非常丰富的,可以通过元素周期表、化合价规则和实验现象等进行学习和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bbb 高考总复习之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bb 化学 第一册bb第一章 卤素bb 第一节 氯气bb 1、NaCl 2Cl Na 22−−→−+点燃bb2、22CuCl Cl Cu −−→−+点燃bb3、32FeCl 2Cl 3Fe 2−−→−+点燃bb4、HCl2Cl H 22−−−−→−+点燃(光照)bb5、32PCl 2Cl 3P 2−−→−+点燃bb6、523PCl Cl PCl →+bb7、HClO HCl O H Cl 22+→+bb8、OH 2CaCl ClO Ca Cl 2OH Ca 222222++→+)()(bb9、HClO 2CaCO O H CO ClO Ca 3222+↓→++)(bb10、OH NaCl NaClO Cl NaOH 222++→+bb11、↑++−→−+∆2222Cl O H 2MnCl MnO HCl 4bb12、OH 8Cl 5KCl 2MnCl 2HCl 16KMnO 22224+↑++→+(浓)bb13、2O HCl 2HClO 2+−−→−见光bb 第二节 氯化氢bb 14、↑+→+HCl NaHS O S O H NaCl 442(浓)bb15、↑+−→−+∆HCl S O Na NaCl NaHS O 424bb16、↑+−→−+∆HCl 2S O Na S O H NaCl 24242(浓)(14、15结合)bb17、33HNO AgCl AgNO HCl +↓→+bb18、33NaNO AgCl AgNO NaCl +↓→+bb19、33KNO AgCl AgNO KCl +↓→+bb20、↑++→+2223CO O H CaCl CaCO HCl 2bb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bb 21、O H Cu H CuO 22+−→−+∆bb22、OH 2NO 4CO HNO 4C 2223+↑+↑→+bb23、OH 3NO NH NO Zn 4HNO 10Zn 4234233++−→−+∆)((极稀)bb24、4243324S O H 15PO H 6P Cu 5O H 24CuS O 15P 11++→++bb25、OH 3KCl Cl 3HCl 6KClO 223+↑→+(浓)bb26、OH 3NO NH NO Mg 4HNO 10Mg 4234233++−→−+∆)((极稀)bb27、O H 31SO K S O Fe 9S O Cr S O H 31O Fe 6O Cr K 2423423424243722+++→++)()(bb28、↑+↑+→++2223CO 3N S K S C 3KNO 2bb 第四节 卤族元素bb 29、HF 2F H 22→+bb30、HBr 2Br H 22→+bb31、HI 2I H 22→+bb32、22Br NaCl 2Cl NaBr 2+→+bb33、22I KCl 2Cl KI 2+→+bb34、22I KBr 2Br KI 2+→+bb35、33NaNO AgBr AgNO NaBr +↓→+bb36、33KNO AgI AgNO KI +↓→+bb37、2Br Ag 2AgBr 2+−−→−光照bb 第二章 摩尔 反应热bb 第一节 摩尔bb 38、22CO O C →+bb39、↑+→+22H MgCl HCl 2Mg bb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bb 40、22H ZnCl HCl 2Zn +→+bb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bb 41、O H 2SO Na SO H NaOH 224242+→+bb第四节 反应热bb 42、kJ 5.393CO O C 22+−−→−+(气)(气)(固)点燃bb43、kJ 6.483O H 2O H 2222+→+(气)(气)(气)bb44、kJ 6.571O H 2O H 2222+→+(液)(气)(气)bb45、kJ 3.131H CO O H C 22-+−→−+∆(气)(气)(气)(固)bb 第三章 硫 硫酸bb 第一节 硫bb 46、S Cu S Cu 22−→−+∆bb47、FeS S Fe −→−+∆bb48、S H H S 22−→−+∆bb49、2CS C S −−→−+高温bb50、22S O O S −−→−+点燃bb51、O H 3S O K S K 2KOH 6S 32422++−→−+∆bb 第二节 硫的氢化物和氧化物bb 52、↓+−→−∆S H S H 22bb53、2222S O 2O H 2(O 3S H 2+−−→−+点燃足)bb54、↓+−−→−+S 2O H 2(O S H 2222点燃不足)bb55、↓+−−→−+S 3O H 2S O S H 2222点燃bb56、HBr2S Br S H 22+↓→+bb57、↑+→+S H FeCl HCl 2FeS 22bb58、4224S O H CuS S H CuS O +↓→+bb59、HAc 2PbS S H PbAc 22+↓→+bb60、O H NaHS NaOH S H 22+→+bb61、O H S Na NaOH NaHS 22+→+bb62、OH 2S Na NaOH 2S H 222+→+(60、61结合)bb63、HCl2FeCl 2S FeCl 2S H 232++↓→+bb64、↑+→+S H FeS O FeS S O H 2442(稀)bb65、3222S O H O H S O ⇔+bb66、3O V 22SO 2O SO 252∆−−→←+bb67、4223S O H O H S O →+bb68、↑++→+22424232S O O H S O Na S O H S O Na bb69、OH S O Na NaOH 2S O 2322+→+bb70、32CaSO CaO SO →+bb71、O H CaSO OH Ca 2S O 2322+↓→+)(bb72、23232HS O Ca O H CaS O S O )(→++bb73、O H 2S 3S H 2S O 222+↓→+bb74、42222SO H HCl 2O H 2Cl SO +→++bb75、42222SO H HBr 2O H 2Br SO +→++bb76、42424422SO H 2SO K MnSO KMnO 2O H 2SO 5++→++bb 第三节 硫酸的工业制法bb 77、↑+−−→−+23222S O 8O Fe 2O 11FeS 4高温bb78、3O V 22SO 2O SO 252∆−−→←+bb79、4232S O H S O O H →+bb 第四节 硫酸 硫酸盐bb 80、O H 2S O 2CO S O H 2C 22242+↑+↑−→−+∆(浓)bb81、O H 2S O 3S O H 2S 2242+↑−→−+∆(浓)bb82、O H 2S O PO H S O H P 224342+↑+−→−+∆(浓)bb83、O H 2S O S S O H S H 22422++−→−+∆(浓)bb84、O H 2S O CuS O S O H 2Cu 22442+↑+−→−+∆(浓)bb85、HCl 2BaS O S O H BaCl 4422+↓→+bb86、NaCl2BaS O S O Na BaCl 4422+↓→+bb87、NaCl 2BaCO CO Na BaCl 3322+↓→+bb88、↑++→+2223CO O H BaCl HCl 2BaCO bb89、↑++→+222333CO O H NO Ba HNO 2BaCO )(bb90、↑++→+2223232CO O H S Na S O H CO Na bb91、42232S O H 2O S O H 2→+bb92、42232S O Na 2O S O Na 2→+bb93、423CaSO 2O CaSO 2→+bb94、O H 6S O 3S O Fe S O H 6Fe 22234242+↑+−→−+∆)((浓)bb95、O H S O Na S O Br S O H 2NaBr 22422242++↑+−→−+∆(浓)bb96、↑+−→−+∆HCl 2S O Na S O H NaCl 24242(浓)bb97、O H 11C 12O H C 2SO H 11221142+−−−→−浓bb 第四章 碱金属bb 第一节 钠bb 98、ONa 2O Na 422→+bb99、222O Na O Na 2→+bb100、NaCl 2Cl Na 22−−→−+点燃bb101、SNa S Na 22−−→−+研磨bb102、↑+→+22H NaOH 2O H 2Na 2bb103、↑++→++242242H SO Na OH Cu CuS O O H 2Na 2)(bb 第二节 钠的氧化物bb 104、NaOH 2O H O Na 22→+bb105、↑+→+2222O NaOH 4O H 2O Na 2bb106、3222CO Na CO O Na →+bb107、232222O CO Na 2CO 2O Na 2+→+bb108、OH NaCl 2HCl 2O Na 22+→+bb109、↑++→+2222O O H 2NaCl 4HCl 4O Na bb110、O H CO NaCl 2HCl 2CO Na 2232+↑+→+bb111、OH CO NaCl HCl NaHCO 223+↑+→+bb112、O H CO CO Na NaHCO 222323+↑+−→−∆bb113、OH CO Na NaOH NaHCO 2323+−→−+∆bb114、O H 2CO Na CaCO OH Ca NaHCO 2232323++↓→+(少量))(bb115、O H NaOH CaCO OH Ca NaHCO 2323++↓→+(足量))(bb116、NaCl 2BaCO BaCl CO Na 3232+↓→+bb117、NaCl2CaCO CaCl CO Na 3232+↓→+bb118、O H 2CO 2CaCl HCl 2HCO Ca 22223+↑+→+)(bb119、OH 2CO Na CaCO NaOH 2HCO Ca 232323++↓→+)(bb120、O H S O NaCl HCl NaHS O 223+↑+→+bb 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bb 121、O Li 2O Li 422−−→−+点燃bb122、22KO O K −−→−+点燃bb123、MX 2X M 22→+(M 表示氧族元素,X代表卤族元素)bb124、MH 2H M 22→+bb125、↑+→+22H MOH 2O H 2M 2bb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bb 本章内容、性质特殊,所有化学反应方程式均融在其他章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