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有外伤性创口,骨折骨端与外界直接相通,常伴有软组织损伤和骨髓脱出。
这种骨折通常需要紧急的急救和护理措施,以避免感染和进一步的损伤。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和护理的标准操作步骤。
二、急救准备1. 保护现场:确保现场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 戴上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防止感染和血液传播的风险。
3. 住手出血: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直接压迫伤口,以控制出血。
如果出血较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加压止血。
4. 赋予安抚和疼痛缓解:对伤者进行心理安抚,使用药物或者冷敷等方式缓解疼痛。
三、急救操作步骤1.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洁的温开水冲洗伤口,去除杂质和污垢。
2. 消毒伤口: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如碘酒或者酒精,消毒伤口以预防感染。
3. 覆盖伤口:使用无菌敷料或者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外界污染。
4. 固定骨折:使用适当的固定物,如夹板、绷带或者石膏,固定骨折部位,以减轻疼痛和防止进一步移位。
5. 抬高伤肢:将伤肢抬高,以减少肿胀和出血,并提高伤者的舒适度。
6. 运送伤者:将伤者尽快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评估。
四、护理措施1. 伤口护理:每天更换无菌敷料,清洁伤口,并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或者感染迹象。
2. 疼痛管理:根据伤者的疼痛程度,赋予适当的药物缓解疼痛。
3. 饮食调理: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促进伤口愈合和骨折修复。
4. 生理功能监测:监测伤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理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5. 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包括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恢复等。
五、并发症预防1. 感染预防: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避免伤口受到外界污染。
2. 血栓预防:鼓励伤者进行肢体运动,避免长期卧床不动,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3. 压疮预防: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合适的床垫和护具预防压疮的发生。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断口与外界环境相通,骨折部位的骨骼、肌肉和软组织暴露在外。
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直接作用于骨骼而引起的,如车祸、跌落或其他剧烈撞击。
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需要紧急处理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的标准步骤:1. 保持安全:在处理开放性骨折之前,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如果有可能,将伤者移到安全的地方,远离任何可能的危险因素。
2. 检查伤者:首先,评估伤者的意识水平和呼吸状况。
如果伤者昏迷或呼吸困难,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然后,检查骨折部位是否有明显的骨骼暴露和出血。
如果有其他伤势,如严重出血或其他骨折,也需要及时处理。
3. 创面处理:在处理开放性骨折之前,应先处理创面。
用干净的纱布或干净的绷带轻轻覆盖创面,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避免直接触摸创面,以免引起更严重的感染。
4. 控制出血:开放性骨折通常伴随着大量的出血。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迫伤口,以控制出血。
如果出血无法控制,可以尝试提高受伤部位的位置,以减少血液流入该区域。
5. 固定骨折:在进行急救处理之前,应尽可能固定骨折部位,以减少疼痛和进一步的损伤。
可以使用物体(如板条、木棍或绷带)固定骨折部位,但要避免直接压迫伤口。
6. 不移动伤者:在急救处理过程中,尽量避免移动伤者,以免引起更多的损伤。
如果必须移动伤者,应尽量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并避免扭曲或拉伸受伤的肢体。
7. 呼叫急救人员: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需要专业医疗人员的处理。
在进行急救处理的同时,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告知他们伤者的状况和所在位置。
8. 疼痛管理:开放性骨折通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
如果可能,可以给伤者服用止痛药物,以减轻疼痛。
然而,在给伤者服药之前,应先咨询医生或急救人员。
9. 观察伤者:在急救处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伤者的状况。
注意伤者的呼吸、意识和循环情况。
如果伤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困难或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骨折是指骨骼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其中开放性骨折是指骨骼断裂导致骨骼外露,伴有软组织损伤的情况。
这种骨折通常需要紧急处理和特殊的护理,以防止感染、减轻疼痛和促进愈合。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一、急救措施1. 确保安全:在进行急救前,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
如果发生在道路上,应立即将受伤者移到安全地带,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 停止出血:开放性骨折通常伴随着大量出血,因此,停止出血是急救的首要任务。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控制出血:-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 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在伤口上,保持压力,直到出血停止。
- 如果血液渗透到纱布或衣物上,不要移除,而是在上面继续加压。
3. 固定骨折部位:开放性骨折需要紧急固定,以减轻疼痛和防止进一步的损伤。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固定骨折部位:- 使用稳定的物体(如板条、棍子等)将骨折部位固定住,避免移动。
- 用绷带或布条固定物体和骨折部位,确保固定牢固。
4. 覆盖伤口:开放性骨折的伤口需要进行适当的覆盖,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轻覆盖伤口,避免直接接触。
- 不要用棉花球或纱布直接塞入伤口,以免留下纤维残留并增加感染的风险。
5. 给予止痛药:开放性骨折通常伴随着剧痛,可以给予一定剂量的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
但在给予药物前,应尽量了解受伤者的过敏史和现有的药物使用情况。
6.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将受伤者送往最近的医院急诊室或骨科医生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二、护理注意事项1. 保持伤口清洁:开放性骨折的伤口容易感染,因此保持伤口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每天用温盐水或清洁剂轻轻清洗伤口,去除污垢和血液。
- 在清洗伤口前,先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 注意不要用力擦拭伤口,以免破坏新生的组织。
2. 更换敷料:定期更换伤口敷料是必要的,以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的皮肤受损,骨骼暴露在外的一种严重骨折。
它可能导致骨髓感染、组织损伤和严重的出血。
在遇到开放性骨折的紧急情况时,正确的急救处理非常重要,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并提高康复的机会。
以下是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处理的标准步骤:1. 保持镇静并呼叫急救:首先,保持镇静并即将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匡助。
在等待医疗人员到达之前,您可以开始进行急救处理。
2. 制止出血:开放性骨折可能伴有大量出血,因此需要尽快制止出血。
您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直接压在伤口上,以止血。
如果伤口上的纱布变湿了,不要移除,而是继续在上面加压。
如果可能,将伤肢抬高,以减少出血。
3. 防止感染:由于骨骼暴露在外,开放性骨折易于感染。
为了减少感染的风险,您可以用无菌纱布或者干净的布覆盖伤口,但不要直接接触伤口。
不要使用任何药膏或者液体来清洁伤口。
4. 固定骨折部位:尽量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如果可能,您可以使用夹板、木板或者其他可用的物品固定骨折部位。
固定骨折部位有助于减少疼痛和进一步的伤害。
5. 不要试图复位骨折:在急救处理过程中,不要试图复位骨折。
这项任务应该由专业医疗人员在医院中进行。
6. 监测伤者的状况: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您应该密切关注伤者的状况。
观察他们的呼吸、脉搏和意识状态,并在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7. 安慰和鼓励伤者:在这个紧急的情况下,伤者可能会感到恐慌和疼痛。
您可以安慰和鼓励他们,让他们知道匡助即将到来,并尽量使他们保持镇定。
请记住,这些只是一些标准的急救处理步骤,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任何急救处理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
如果您不确定如何处理开放性骨折,最好等待专业医疗人员的到来。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外伤,需要及时的急救和护理来减轻病人的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和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急救步骤1. 保护现场- 确保自己和病人的安全,注意防止二次伤害。
- 尽量不要移动病人,以免加重骨折的损伤。
- 如果病人处于危险的环境中,应先将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2. 停止出血- 佩戴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 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迫伤口,以止血。
- 如伤口出血较多,可使用止血带进行加压止血。
3. 清洁伤口- 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温开水冲洗伤口,以清除杂质和污垢。
- 避免使用酒精或碘酒等刺激性物质清洁伤口,以免引起更严重的感染。
4. 固定骨折- 在急救过程中,不要试图重新复位骨折,以免加重伤害。
- 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固定骨折部位,以减少骨折的移动和进一步损伤。
5. 保持病人舒适- 给病人提供合适的疼痛缓解,如止痛药。
- 保持病人的体温,避免过度着凉或过热。
三、护理注意事项1. 预防感染- 每天更换干净的纱布或绷带,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 定期观察伤口,注意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
-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2. 保持饮食均衡- 提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 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以减少炎症和水肿的发生。
3. 床位护理- 经常翻身,保持皮肤的清洁和血液循环的畅通。
- 使用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以减少压疮的发生。
- 协助病人进行被褥的整理和床位的调整,以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4. 康复训练-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恢复骨折部位的功能。
- 遵循康复师的建议,进行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以加速康复进程。
5. 心理支持- 给予病人积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其保持乐观的心态。
- 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以帮助病人应对骨折带来的生活变化和挑战。
四、结论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来进行。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断端直接暴露在外,与外界环境相通的一种骨折类型。
这种骨折通常由外伤引起,可能导致严重的出血和感染,因此需要紧急的急救和护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二、急救措施1. 保护现场在发现开放性骨折的现场,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然后快速评估现场的安全情况。
如果有危险物品或环境,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点。
2. 停止出血开放性骨折通常伴随着大量出血,因此必须迅速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可以使用直接压迫的方法,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迫伤口,以减少出血。
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但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患者的血液循环。
3. 清洁伤口在停止出血后,需要对伤口进行清洁。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温开水进行冲洗,以清除伤口中的污物和细菌。
注意要轻柔地清洁,避免对伤口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4. 遮盖伤口清洁伤口后,需要用干净的纱布或敷料进行遮盖,以保护伤口免受外界污染。
遮盖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5. 固定骨折断端在急救过程中,应尽可能固定骨折断端,以减少进一步的损伤和疼痛。
可以使用夹板、绷带或其他合适的固定方法,固定骨折部位,同时保持患者的舒适。
三、护理措施1. 疼痛管理开放性骨折通常伴随着剧痛,因此需要及时进行疼痛管理。
可以使用镇痛药物,如吗啡或非处方镇痛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
同时,也可以使用冷敷或热敷的方法,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2. 感染预防开放性骨折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感染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在处理伤口时,应佩戴洁净的手套,并保持手部的清洁。
同时,也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定期更换敷料,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伤口愈合开放性骨折的伤口愈合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伤口评估和护理。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伤口的情况,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或感染的迹象。
同时,也要注意保持伤口的湿润,避免伤口干燥,可使用适当的敷料或药膏来促进伤口愈合。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与外界直接相通,骨折端突出皮肤或黏膜的一种骨折类型。
这种骨折情况下,骨折端暴露在外,易受感染,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对于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开放性骨折的急救流程1. 确保安全:首先,急救人员需要确保自身和伤者的安全。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爆炸等,应迅速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地点。
2. 停止出血:开放性骨折往往伴随大量出血,应迅速采取措施止血。
可以使用压迫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迫在出血部位上,直到出血停止。
3. 保护骨折部位: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骨折部位进行过多的触碰和移动,以免进一步损伤。
可以使用软垫或厚棉被等物品固定骨折部位,减少移动。
4. 清洁伤口:开放性骨折的伤口易受感染,因此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保持伤口清洁。
可以用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温开水轻轻冲洗伤口,以去除杂质和污垢。
5. 处理伤口:在清洁伤口后,可以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料覆盖伤口,以防止继续污染。
避免直接用手触碰伤口,以免引起感染。
6. 固定骨折: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将骨折部位固定,以减少疼痛和进一步损伤。
可以使用夹板、绷带或其他固定器材,将骨折部位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
7. 给予止痛药: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剧烈疼痛,可以给伤者口服止痛药,如布洛芬等,以缓解疼痛。
二、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注意事项1. 感染预防:开放性骨折伤口易受感染,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并避免伤口受到污染。
必要时,可以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 饮食调理:开放性骨折的伤者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持,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骨折复位。
可以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等。
3. 伤口观察:护理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伤口的情况,如有红肿、渗液、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康复训练:在骨折初期,应避免过度使用骨折部位,以免引起进一步损伤。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骨折是指骨骼断裂或破裂的一种损伤,其中开放性骨折是指骨骼断裂后,骨骼穿破皮肤露在外面,形成开放性伤口的一种严重骨折。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康复的机会。
一、急救措施1. 保护现场: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如果可能,将患者移至安全地点,避免继续暴露在危险环境中。
2. 控制出血: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大量出血,应迅速采取措施止血。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压迫物直接压迫在伤口上,以减少出血量。
3. 骨折固定:在进行急救前,应尽量避免移动患者的骨折部位,以防止进一步的损伤。
如果伤者需要转移,可以使用夹板、软垫等固定骨折部位,以减少疼痛和进一步的骨折移位。
4.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温水轻轻清洗伤口,以去除污物和异物。
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物质清洗伤口,以免引起更多的疼痛和刺激。
二、院内护理1. 伤口处理:在清洁伤口后,可以使用抗菌药膏或消毒液涂抹在伤口上,以预防感染。
然后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保持伤口清洁和湿润。
2. 疼痛管理: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可以给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同时,可以使用冰袋或热敷物来减轻肿胀和疼痛。
3. 防止感染:开放性骨折易于感染,应加强伤口的观察,如发现伤口红肿、渗液、发热等感染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
同时,要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4. 营养支持:开放性骨折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质来促进骨折愈合和组织修复。
因此,要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5. 康复训练:在伤口稳定后,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被动活动、主动活动和功能锻炼。
这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促进骨折愈合。
三、并发症预防1. 感染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避免交叉感染。
必要时,可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 血栓预防:开放性骨折患者长时间卧床不动,易发生血栓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病情摘要
患者赵指义,男,59岁,因“车祸致左下
肢疼痛20分钟”向我院急诊科120呼救,于9:10 到达现场。
查体:自述左下肢疼痛,可见畸形。
测BP 153/90mmHg,P 82次/分,R 20次/分。
处
理:监测生命体征,止血包扎,夹板固定,安全转运。
于9:30返回医院,送入外科继续治疗。
相关知识
定义
凡骨折部位或其附近皮肤、粘膜破裂,造成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者,称为开放性骨折。
原因
一、间接暴力损伤:
强烈暴力扭曲肢体,先造成骨折,继而骨折断端移位,自内向外,刺破肌肉、软组织,最终突破皮肤造成骨断端外露。
二、直接暴力损伤:
是外界暴力,先伤及皮肤,次伤及软组织,再伤及骨骼。
暴力自外界向内,外界污染进入内部,骨折与创口在同一平面。
多合并有广泛而严重的组织损伤,软组织挫裂、缺损,残缺不全难以一期缝合,也不适宜一期缝合;骨折也多为粉碎骨折。
分类
根据软组织损伤的轻重,可分为三度:
第一度:皮肤由骨折端自内向外刺破,软组织损伤轻。
第二度:皮肤破裂或压碎,皮下组织与肌组织中度损伤。
第三度: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与肌肉严重损伤,常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特点: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开放伤、细菌污染、异物存留,细菌在能局部迅速繁殖,导致骨感染,严重者可致肢体功能障碍、残废,甚至引起生命危险。
治疗关键:控制感染、使创口顺利愈合、骨折顺利愈合,最大限度保持关节功能。
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
先救命,后保肢
正确辨认开放性骨折的皮肤损伤情况
及时彻底清创
采取可靠的手段稳定骨折断端
采取有效的方法闭合创口,消灭创面
及时应用TAT
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现场急救护理要点
现场急救护理措施
1.抢救生命
按急救原则处理,先检查后救治,查明开放性骨折的部位,是否还有其他部位受伤。
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
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
2.紧急止血
有伤口出血,应迅速判明出血性质,选择有效的暂时止血方法。
成年人出抓达800—1000ml,
就可能造成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因此制止外出血是现场急救的重要任务之一。
较常用的为加压包扎。
一般开放伤口可用无菌棉垫或干洁的布单局部加压包扎,即可止血,又可防止伤口再被污染。
指压血管止血法
用手指将出血部位动脉的近心端,用力压在邻近的骨骼上,阻断血运来源,是对外出血的常见急救方法。
止血带止血法
如有大血管活动性出血时,可用止血带止血。
但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正确使用,不然将给伤员带来危害。
止血带应用的注意事项
止血带应尽量靠近伤口。
但在双骨部位(如前臂、小腿)不能使用止血带,应分别绑于上臂1/2处和大腿上2/3处;
衬垫要平整垫好,防止局部压伤;
止血带松紧以制止出血为度,过松造成出血更多,过紧容易损伤神经;
止血带应有明显标记,记录上止血带时间,向护送者和伤员本人交代应放松止血带的时间;一般不可持续至1h以上,过1h者应每0.5~1h松解1-2min,同时在伤口加压止血,以免肢体坏死。
止血带松紧要适中,不然静脉血被止住了,而动脉血却未止住,不但起不到止血作用反而增加出血。
3.包扎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越早越好,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
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
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包扎的注意事项
接触创面的里层敷料应选用相对最干净的材料
包扎范围应超出创面边缘5—10cm
包扎时勿用手接触创面,动作要轻柔,特别对骨折伤员不可造成继发性损伤
包扎的松紧度要适宜,既保证敷料固定牢靠,有效的加压止血,又不影响肢体血液循环。
在血管和神经表浅或集中的部位要有足够厚的衬垫,以免压伤。
如腋窝、肘窝、腘窝及腓骨小头处:皮肤直接相接触处也应衬垫隔开.如指(趾)间;
加压缠绕绷带时应由肢体远端向近端实施加压。
常见的错误方法
卫生纸包扎伤口止血作用不大,而且为院内处理留下麻烦。
在伤口近端用布条等进行止血,压力不够,不能阻止动脉血供应,却阻断了静脉血的回流,伤口出血增加。
将脱出的组织和器官复位增加了感染的几率。
4.患肢固定
临时固定为减小伤员痛苦、防止骨折断端活动增加周围软组织、血管、神经损伤以及诱发休克的发生,患肢需给予有效的临时固定。
一般可使用夹板等固定。
固定范围应超过骨折部位上、下各一个关节。
原则上骨折未经固定不应随意搬动伤员或移动伤肢,如必须搬动而当时又确无适当的外固定物,应利用躯干或对侧肢体固定。
5.输血输液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若患者失血过多,血压下降,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应立即建立两条静
脉通道,一条输液,另一条用输血器输入代血浆。
保持输液及输血浆通畅,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6.氧气吸入
迅速给予氧气吸入用氧气管接氧气袋或者氧气筒吸氧,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
7.必要止痛
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
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
但合并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8.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
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
临床急救护理措施
1.做好接受病人前期护理
在接到病人入院通知后,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好一切急救物品(吸痰器、呼吸机、压舌板、开口器、氧气、监护仪、止血带、绷带等)及急救药品(止血药、升压药、抗休克药等),同时准备好病床。
2.做好伤情评估
(1)注意气道是否通畅;
(2)呼吸功能状况如何,是否存在呼吸困难;
(3)循环方面的改变。
主要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和末梢循环的改变;
4)注意中枢神经系统状况,主要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
(5)观察是否休克,休克的程度;注意血压、尿量的变化;观察敷料的渗血情况,患肢肿胀程度,皮肤的颜色、温度、弹性、感觉和活动度、足背动脉搏动及末梢循环情况等;针对病情实施有效救治;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工作,为病人手术争取时间。
3.救护措施
(1)病人一入院,立即给予舒适的体位,尽量减少搬动,防止骨折移位,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出血症状。
(2)立即建立输氧管、输液管、导尿管“三管”,并建立2条静脉通道。
(3)迅速采集血液标本,急验血常规、血型,配血,并给病人清洗血污。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尿量的变化,每15~30分钟测BP、P、R一次,记录每小时尿量和24小时出入量。
低血容量休克病人加快输液、输血速度,补充血容量,并注意保暖。
呼吸异常者,如有分泌物、呼吸道堵塞者应立即吸引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
(5)尽快协助医生进行伤口加压包扎止血,进一步固定骨折处,防止移位。
早期行伤口清创缝合,防止感染,一般认为伤口污染在6~8小时内清创,是防治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4.做好术前准备
在进行救护的同时,尽快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如备皮、皮试,通知手术科室、手术医生;给病人做好心理疏导,缓解病人的情绪,使之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