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TKI治疗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三代EGFRTKI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

三代EGFRTKI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三代EGFRTKI是一类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而设计开发的靶向药物,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首选药物。
然而,长期使用EGFRTKI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本文将对三代EGFRTKI耐药机制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常见的三代EGFRTKI耐药机制有细胞上游信号通路的激活、EGFR突变基因的演化和外显子20插入突变。
一种常见的耐药机制是通过细胞上游信号通路的激活来逃逸EGFR的抑制作用,从而导致EGFR的抗癌作用被削弱。
其中,KRAS突变是最常见的机制,研究发现约30%的EGFR突变阳性患者出现KRAS突变。
其次,MET基因的扩增和活化也是一种常见的耐药机制。
此外,HER2和MEK信号通路的激活也与EGFRTKI的耐药性有关。
另一种重要的耐药机制是EGFR突变基因的演化。
EGFR突变基因可通过原突变、二次突变和新突变等方式演化,以逃避EGFRTKI的抑制作用。
原突变是指EGFR突变基因的原有突变从而引起药物敏感性的丢失。
二次突变则是指在EGFR突变基因的存在下,进一步发生突变改变药物结合的构象,从而导致药物失效。
而新突变则是指在接受EGFRTKI治疗期间,EGFR突变基因发生新的突变。
相关研究表明EGFRT790M突变和C797S突变是常见的演化机制。
第三个主要的耐药机制是外显子20插入突变。
这种突变通常发生在治疗期间,导致EGFR的活性增强,从而增加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增殖能力。
针对三代EGFRTKI的耐药机制,可以考虑以下应对策略。
首先,可以通过联合使用不同机制的靶向药物来绕过耐药机制,例如可以联合使用EGFRTKI和MET抑制剂、HER2抑制剂或MEK抑制剂。
此外,还可以通过靶向新的耐药机制来开发新的药物,例如针对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抑制剂。
另外,可以通过在EGFRTKI治疗中定期监测EGFR突变基因的演化,以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来延缓耐药的进程。
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类型

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目前肺癌的主要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的85%。
驱动基因突变是NSCLC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介绍非小细胞肺癌中常见的几种驱动基因突变类型。
1. EGFR突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经常发生突变的驱动基因。
EGFR突变包括点突变和插入/缺失突变,常见的突变位点有Exon 19和Exon 21。
EGFR突变可以导致受体激活异常,进而促进细胞增殖和进化,是NSCLC中最为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
EGFR突变与亚型NSCLC的发生有关,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有较好的治疗反应。
2. ALK融合基因ALK基因重排是NSCLC中另一种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
ALK基因重排导致ALK蛋白与其他蛋白(如EML4)融合,形成具有激酶活性的融合蛋白。
这种融合蛋白能够激活多个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存。
ALK融合基因在NSCLC中的检出率约为5%,主要见于非吸烟者和年轻患者。
对于ALK阳性的NSCLC患者,ALK 抑制剂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3. ROS1融合基因ROS1基因融合是NSCLC中另一种重要的驱动基因突变。
ROS1融合基因的患者通常是非吸烟者和年轻人。
ROS1融合基因可以激活多个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存。
ROS1融合基因在NSCLC中的检出率约为1-2%。
针对ROS1阳性的NSCLC患者,ROS1抑制剂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4. BRAF突变BRAF基因突变是NSCLC中较为罕见但具有重要意义的驱动基因突变。
BRAF突变通常见于不吸烟的患者,尤其是女性。
BRAF突变可以导致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存。
BRAF突变在NSCLC中的检出率约为1-4%。
对于BRAF阳性的NSCLC患者,BRAF抑制剂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EGFR_TKI联合同步放疗一线治疗EGFR突变型_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EGFR-TKI联合同步放疗一线治疗EGFR突变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袁岳宏,林连兴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放疗科(515031)【摘要】目的评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初治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21例初治的EGFR突变型Ⅳ期NSCLC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包括原发灶及转移灶。
肺原发灶及肺内转移灶剂量36 60Gy(2Gy/次,5次/周);脑转移灶先行全脑放疗40Gy(2Gy/次,5次/周),再采用调强放疗缩野加量11 19.8Gy(2.2Gy/次,5次/周);骨转移灶放疗30Gy(10次)或40Gy(20次)。
自放疗第1天起开始服用吉非替尼250mg/d或厄洛替尼150 mg/d,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
结果21例患者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0.9%和95.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0.1(95%CI5.498 14.702)个月和16.1(95%CI14.771 17.429)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14.3%。
主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乏力及腹泻,多为轻度。
结论EGFR-TKI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初治的EGFR突变型转移性NSCLC不良反应较轻,不会增加放射性损伤及间质性肺病的风险,值得临床进一步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明确该联合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同步放疗;一线治疗;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全部肺癌病例数的80%左右。
远处转移是NSCLC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在延长该类患者生存期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TKI联合替吉奥化疗序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疗效观察

TKI联合替吉奥化疗序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疗效观察张景杰;马建新;王沐;高文广【期刊名称】《河北医学》【年(卷),期】2018(024)010【摘要】目的:探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替吉奥化疗序贯治疗EGFR-TKI获得性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NSCLC、EGFR基因突变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替吉奥联合顺铂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TKI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肿瘤缓解率,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类型,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1年内患者无生存进展期(PFS)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肿瘤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00%VS46.8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CEA、CYFRA211、NSE水平均降低,研究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出现腹泻、恶心呕吐、肌痛、脱发、发热、乏力、贫血、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转氨酶异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FS高于对照组,两组PF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3±1.62 VS8.71±1.85,P<0.05).结论:对于NSCLC、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发生EGFR-TKI获得性耐药后采用TKI联合替吉奥化疗序贯治疗能够延缓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有所缓解,是有效的治疗方式.【总页数】6页(P1722-1727)【作者】张景杰;马建新;王沐;高文广【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河北廊坊 065700;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河北廊坊 065700;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河北廊坊 065700;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河北廊坊 0657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化疗序贯EGFR-TKI治疗EGFR-TKI获得性耐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J], 吕巧妹;金春英;张红娟;荆雷2.EGFR-TKI联合化疗治疗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J],3.化疗序贯EGFR-TKI治疗EGFR-TKI获得性耐药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观察[J], 王紫润;戈伟4.EGFR-TKI联合化疗治疗 EGFR-TKI获得性耐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J], 王惠临;宋向群;周韶璋;赵文华;宁瑞玲;曾爱屏5.EGFR-TKI序贯化疗对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 陈咏梅;蒋志红;陈金云;张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GFR复合少见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34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2021年第1期Tuber & Thor Tumor, Mar 2021,No.l E G F R复合少见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李红霞林海峰陶虹吴卫华郭丽丽仝丽武玮车南颖刘喆【摘要】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为包含少见突变的复合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为 EGFR复合少见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EGFR复合少见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历 资料及治疗经过。
比较患者EGFR基因突变类型、临床资料特征及治疗效果。
结果在我院2014年-2018年病理科检测的EGFR突变阳性的 3 224名患者当中,EGFR复合突变共147例,占比为4.56%,而复合少见突变患者共27例,占比0.84%。
晚期复合少见突变患者中有11名使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 K I)治疗,对这些患者的治疗用药及疗效分析后,使用一代TK I治疗患者6人,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8.4个月,二代TK I治疗患者5人,中位P F S为7.2月,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别。
结论EGFR复合少见突变的患者使用一代或二代 EGFR-TKI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别。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复合少见突变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Response of Patients with EGFRComplex Rare MutationsLi Hongxia, Lin Haifeng, Tao Hong, Wu Weihua, Guo Lili, Tong Li, Wu Wei, Che Nanying, Liu ZheDepartment of Oncology, Beijing Chest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1149,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utcomes of th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who had EGFR complex rare mutations,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and give better treatment for these patient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and treatment o f 22 patients who had EGFR complex rare mutations in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re are 3 224 EGFR mutation positive patients in all the tested sample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14 to 2018.There was the complex mutations positive in 147 patients (4.56%) and 27 patients (0.84%) with complex rare mutations positive.In these complex rare mutation positive patients, there were 11patients had received EGFR-TKI treatment. Six patients used first generation TKI as treatment, and the medium PFS was 8.4 months.The other 5 patients used second generation TKI as treatment and the medium PFS was 7.2 month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Conclusion For the EGFR complex rare mutations positive patients,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of first or second generation TKI.【Key words】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EGFR; Complex rare mutations肺癌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肺癌 导致的死亡位居各种肿瘤之首,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为肺癌中最常见的一 大类,近些年在NSCLC领域的治疗进展迅速,尤其 是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腺癌是肺癌的主 要组织学类型,表现为多样的组织学形态和基因突 变状态,约占NSCLC的50%,并且发病率逐年升高。
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佳一线治疗方案

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佳一线治疗方案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约50%的亚洲患者和11%~16%的西方患者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主要包括Exon 19 Del和21 L858R);对这类患者,NCCN国际指南目前推荐一线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靶向治疗。
近年来,第二代、第三代EGFR-TKI横空出世,同时众多研究表明联合EGFR-TKI和其他治疗方式(比如化疗和抗血管治疗等)的策略在一线使用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在如此众多的可选方案中,探究哪种一线治疗方案是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优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系统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何建行教授、梁文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在读硕士研究生赵毅为主要第一作者,针对“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的最佳治疗方案”以网络荟萃分析的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2019年10月7日,这项研究在线发表于世界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The BM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最新影响因子为27.604),这是BMJ正刊首次发表来自中国的肺癌治疗相关研究,是我国肺癌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
文章一览当前EGFR-TKI呈现“三代同堂”的盛况:一代的吉非替尼(Gefitinib)、厄洛替尼(Erlotinib)和埃克替尼(Icotinib);二代的阿法替尼(Afatinib)和达克替尼(Dacomitinib);三代的奥希替尼(Osimertinib)。
EGFR-TKI的问世极大改善了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预后。
而一线EGFR-TKI单药治疗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的出现耐药,为了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延缓耐药的出现,在现有可行药物的基础上联合更多临床可用的治疗手段的联合治疗亦进入人们视线,比如,NEJ026研究中厄洛替尼联合贝伐单抗(Erlotinib+Bevacizumab)以及NEJ009研究中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含铂双药化疗(Gefitinib+PbCT:gefitinib+pemetrexed based chemotherapy),较相应EGFR-TKI 单药治疗,均显示出更好的PFS生存获益。
伏美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伏美替尼的临床合理使用及其开展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 伏美替尼的作用机制EGFR基因突变是中国NSCLC患者的常见突变类型,约半数的患者显示出EGFR活性增强,增强的EGFR 信号通过激活与细胞增殖、侵袭、血管生成、转移和死亡抑制等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来促进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7]。
EGFR-TKI可以抑制EGFR的自身磷酸化,阻止肿瘤的进展,而伏美替尼正是针对EGFR基因突变开发的第三代EGFR-TKI。
如图1所示,伏美替尼的结构式与目前指南首选推荐的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的结构式非常相似,但伏美替尼基于奥希替尼的结构进行了修饰,引入了强疏水性三氟乙氧基吡啶结构,这一结构可与ATP结合区域中由L792和M793等残基组成的疏水口袋结合,不仅增强了伏美替尼与EGFR的结合活性和激酶选择性,而且还改善了伏美替尼的代谢特性,抑制了非选择性代谢物的形成。
伏美替尼在人体中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AST5902,其由侧链的N-去甲基化代谢产生,表现出与伏美替尼原型相似的抑瘤活性和选择性,两者均可通过不饱和丙烯酰胺键不可逆地与EGFR 结合,具有双重活性和强抑瘤性;此外,两者均具有高选择性,对野生型EGFR编码产物的亲和力较低,可将野生型EGFR编码产物的抑制作用降至最低,减少相关副作用发生,提高安全性[8]。
2 伏美替尼的药代动力学伏美替尼及其活性代谢产物AST5902的药代动力学数据来自多项临床试验。
NSCLC患者在20~240 mg/d 剂量范围内,伏美替尼的药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c max)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增加比例略小于给药剂量的增加比例,而AST5902的c max和AUC 增加比例则近似于给药剂量的增加比例[8]。
当给药剂量为80 mg/d,每天给药1次时,伏美替尼和AST5902分别于7 d和14 d后基本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均值分别为1030、762 ng·h/mL[8]。
EGFR—TKI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耐药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EGFR—TKI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耐药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靶向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领域的里程碑,使晚期NSCLC的治疗从标准含铂双药的化疗时代迈进了靶向治疗时代。
但随着EGFR-TKI药物临床应用其耐药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文章就NSCLC患者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分子机制及目前已知的治疗策略作一论述。
隨着全球工业化快速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肺癌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第一的恶性肿瘤,其中最常见的肺癌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总数的80%~85%[1]。
目前,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NSCLC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然而传统的放化疗似乎进入了平台期,无法满足进展期NSCLC的治疗需要。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靶向治疗是肺癌治疗领域的里程碑,能延长EGFR敏感突变NSCLC患者无疾病进展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随着EGFR-TKI 药物临床应用其耐药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一般在8~10个月出现[2],耐药已成为限制EGFR-TKI临床应用的瓶颈。
因此阐明EGFR-TKI的耐药机制,寻找新的药物靶点,研发新的药物成为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获得性EGFR-TKI耐药机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是肺癌最常见的驱动基因之一,尤其在亚裔人群的不吸烟肺腺癌患者中EGFR突变比例高达60%左右[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性可,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Molina JR,Yang
P,Cassivi SD,et a1.Non・mall cell lung cancer:epi- Clin
3讨论
demiology,risk factors,treatment,and
虫国塞旦医型垫!!至!旦筮丝鲞筮!翅垡!i望堕!』壁坚坠坐堕塑!笪!坐丛鲤!塾!呈&坚:!Q!!,!丛:垒!,盟!:!
・45・
当,注意缝合切口时的解剖层次,对合准确,避免腹壁 组织切割或撕裂。⑤术中应严格规范手术操作,彻底 止血,缝合前应将伤口彻底清洁干净,尽量保证无死腔 残留,尤其是对于体型肥胖患者,可放置必要的橡皮片 引流,促进切口愈合。⑥术后至患者完全清醒时,应加 强保护切口,预防切口疝形成。⑦术后应注意改善患 者的全身情况,积极预防肺部感染,避免腹内压增高, 注意保持大便畅通,应用腹带加压包扎切口,嘱咐患者
kinase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2.1近期疗效:近期疗效:125例可评估患者中,其中 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50例(40%),疾病稳定45例 (36%),疾病进展30例(24%),总体缓解率为76%。 其中性别及病理类型、EGFR突变类型对RR有影响, 即女性、腺癌、EGFRl9外显子突变的患者经靶向药物 治疗效果更好(P值均<0.05),有无吸烟史、既往有 无其他化疗、是否有脑转移与疗效无明显的统计学意 义。见表1。
rash(49.6%)and diarrhea(28%).Conclusions
efficiency and better tolerance,SO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DOI:10.3760/cma.j.issn.1674—4756.2015.03.023
cases
of EGFR mutation in NSCLC and accept the
targeted suits and
were
drugs(Gefitinib,Erlotinib)treatment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rate
analyzed
rate
and evaluated.Re-
报告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郑 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
EGFR突变的NSCLC患者共400例,其中按排除标准
剩余125例,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 析并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排除标准:①未使用靶 向药物治疗的患者;②临床病灶不可测量;③有严重的
月,中位生存期为17.8个月。EGFR突变外显子19
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法对肿
瘤组织EGFR外显子19、21突变进行检测。 1.3治疗方法: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每 天口服吉非替尼(250 mg/d)或厄洛替尼(150 mg/d)
缺失患者的中位PFS(11.0个月),外显子21点突变 PFS(9.0个月),两者的中位无进展时间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14)。女性患者的中位PFS(11.0个月) 比男性患者中位PFS(7.0个月)时间长(P=0.02),按 照有无吸烟史、既往化疗史及脑转移情况分析时,无进 展生存期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83、
were
Among the patients,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the disease cpectively.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17.8 mouths.The main toxic reactions EGFR-TKI in treating NSCLC patients had high
万方数据
・46・
生国塞旦匡型垫!!生;旦筮丝鲞筮:≥塑£坐!矍』螋望!!堂!塑垡璺坐!鱼鲤鱼i墼坠!:垫!!:!些:堡:盟!:!
cell lung
cancer,
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o.small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6随访:采用电话方式随访,125例患者均有随访
资料,末次随访时间为2014年5月1 Et。 2结果
展(PD)。近期有效率(RR)包括完全缓解(CR)和部
分缓解(PR)。按照WHO抗癌药物毒性表现及分级 标准评价不良反应。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survival,PFS)为首次用药到明确疾病进展或死亡
的时间。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皮疹62例(49.6%),其次为腹 泻35例(28%),咳嗽6例(4.8%),口腔炎9例 (7.2%),食欲减退32例(25.6%),恶心16例 (12.8%)。皮疹多数为轻度,可自愈。其他不良反应
2012,18(8):453.
(收稿日期:2014—11—03)
(本文编辑:马文娟)
EGFR—TKI治疗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闰晓慧李醒亚刘瑞清 【摘要】
目的 观察靶向药物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12
年1月至2014年1月河南省两家医院伴有EGFR突变并接受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治疗的125例非小细 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并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25例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40%(50/ 125),疾病控制率为76%(95/125),中位生存期为17.8个月,女性、腺癌、EGFRl9外显子突变的患者有效率更高。 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49.6%)、腹泻(28%)等。结论EGFR—TKI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较好的疗 效,患者耐受性尚可,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肺肿瘤;靶向治疗;EGFR突变;疗效
心肺疾病。其中男46例,女79例;年龄31~85岁,中
位年龄61岁。病理类型:腺癌105例,鳞癌15例,腺 鳞癌5例。吸烟状态:吸烟35例,不吸烟90例。既往 接受化疗者50例,未接受化疗者75例。脑转移25 例。患者既往接受其他含铂类化疗方案不限。近期疗 效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一 曲in solid tumors)统一评定,分析影响靶向药物治疗
26(11):822-823.
陈双,曾德强.疝修补术后人工补片感染的防治[J].中国实用外 科杂志,2012,24(6):343—344. 李基业,马颂章.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J].腹部外 科,2012,17(1):64-65. 高原,王宝昌,邢海林,等.老年腹壁切口疝的病因分析及预 防[J].实用临床医学,2012,4(2):31-32.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 疗方案(草案)[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19(2):125.
表1 12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特点与疗效的关系(例)
inhibitor,EGFR—TKI),选择性与表皮生长因子
growth factor
受体(epidermal
receptor,EGFR)基因TK 催化区的位点结合,阻断EGFR.TK传导,达到抗肿瘤 的作用H。5 J。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应用靶向药 物EGFR—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5例。现
・47・
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有明显疗效。
本研究中有25例脑转移患者,脑转移患者的中位PFS (9月),与既往的研究报道相近。虽然与无脑转移患 者疗效相比未见统计学意义,但比一般传统的化疗方
法疗效要好。
综上所述,靶向药物EGFR—TKI治疗EGFR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较高的疗效,不良反应轻,患者耐
0.983、0.389)。 2.4不良反应:对125例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
直至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病情进展(PD)或死 亡。服药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定期进行
肿瘤病灶影像学检查。
1.4疗效评定标准:按RECISTl.1标准分为完全缓 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无变化(SD)及病情进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EGFR—TKI in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illall cell lung
cancer
YA^
Xiao・hui+,LI瓜昭一ya,LIU
450052,China
Rui—qing.+The First
Affiliated
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效果显著,复
发率较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颂章,李基业,郑民华.成人腹股沟疝、股疝和腹部手术切口疝 手术治疗方案(2003年修订稿)『J1.中华外科杂志,2012,4(2):
p 1J
乔海初.阑尾切口二层缝合法58例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经对症治疗后均能缓解。见表2。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 分析。Kaplan—Meier方法计算中位生存期和中位PFS。 万方数据
生国塞旦匡型垫!!至!旦筮垒!鲞筮!翅£堕塾!!塑』螋垡型堕塑!!堕!塑丛唑!塾塑!尘:!Q!!:!丛:丝:盟!:!
表2 125例非小细胞肺癌主要不良反应分析(例)
cancer(NSCLC)in
Henan
Province.Methods
to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 of 125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2012
two
January
2014 in
hospitals in Henan.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