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管理)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合集下载

食品生产工厂设计基础课程手册

食品生产工厂设计基础课程手册

食品生产工厂设计基础课程手册介绍本手册为食品生产工厂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辅助材料,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食品生产工厂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包括食品工程设计原理、食品生产工厂工艺流程设计、食品生产设备选型和布局设计等内容。

课程目标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将能够:- 了解食品生产工厂设计的重要性和基本原理;- 掌握食品生产工厂的工艺流程设计方法;- 理解食品生产设备的选型和布局设计原则;- 能够评估和改进现有食品生产工厂的设计方案。

课程大纲本课程包括以下主题的研究:1. 食品生产工厂设计导论- 食品生产工厂设计的重要性和基本原理- 法律法规对食品生产工厂设计的要求2. 食品生产工厂工艺流程设计- 食品生产工厂的主要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工艺流程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和考虑因素3. 食品生产设备选型和布局设计- 食品生产设备的分类和选型原则- 设备布局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设备选型和布局设计中的重点考虑因素4. 食品生产工厂设计案例分析- 分析和评估不同类型食品生产工厂的设计方案- 提出改进现有设计方案的建议和方法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理论授课:讲解食品生产工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案例分析:分析和评估不同类型的食品生产工厂设计方案;- 小组讨论:讨论和分享学生对食品生产工厂设计的理解和想法;- 实践操作:进行食品工程实验和设计模拟。

考核评估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 课堂参与和讨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课程作业:学生完成相关课程作业,如案例分析和设计报告;- 期末考试:学生需要参加并通过期末考试。

参考资料1. 食品工程学导论,李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2. 食品工厂设计手册,王建国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年3. 食品工艺流程设计与设备选型,张晓明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以上为《食品生产工厂设计基础课程手册》的简要介绍。

希望本手册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食品生产工厂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4301319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修读学期第六学期学分 2 学时32 课程英文名称Design of Food factory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及机械设计基础、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程原理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卫生营养、多样丰富、健康的要求日益提升的今天,优秀的食品工厂是改善人们生活进行高效、高质加工产品的需要,由于食品工厂设计是多学科、多技术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很强的科学技术,也是食品工程原理结合食品机械、电工学进行具体应用的重要方面,因而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不可取代的作用。

由于涉及内容广本课程教学有如下指导思想:本课程知识内容面广,实践性强,是整个大学知识综合应用的关键,因而努力使课堂内容结合工作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讲解;安排学生适量作业,以强化知识应用能力,特别是根据工艺参数要求,进行物料、能量、给排水、制冷、电力、管道的系列计算;结合生产见习,分析理解实际之中的食品工厂分析其合理性和存在的不足;应用计算机技术,从事食品工厂设计工作;对于工厂中通用技术,需补充以适应应用深度与广度;食品工厂设计结合环境保护与“三废”治理综合应用以求良好的综合效益。

三、课程教学目标1. 掌握食品工厂由项目建议书到交付使用建设程序,以及食品工厂设计所包含内容。

2. 重点掌握食品工厂工艺设计,从产量确定到工艺方法选用,能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配套造型,由相应工艺要求确定管道、输送设备的尺寸及工作能力。

3. 根据工艺方案的工艺条件要求,可进行相应电力、给排水、供汽、制冷负荷的估算,进行公用系统的容量设计。

4. 能进行合理的食品工厂设计的模拟练习。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学时分配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讲授实践第1章绪论 1 1 0第2章基本建设程序和工厂设计的组成 3 3 0第3章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图设计 2 2 0第4章食品工厂工艺设计18 18 0第5章辅助部门 1 1 0第6章工厂卫生安全及全厂性的生活设施 1 1 0第7章公用系统 4 4 0第8章环境工程 2 2 0(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食品工厂设计这门课程的意义和作用以及食品工厂设计的特点;2. 学会食品工厂设计的特点;3. 掌握食品工厂设计的内容。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项目名称:年产500吨红薯干生产项目设计参加人:班级组别:设计时间: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第二节设计原则第三节建筑规模和产品方案第四节项目进度建议第五节主要原辅料供应情况第六节厂址概述第七节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运输第一节总平面布置第二节工厂运输第三章劳动定员第四章车间工艺第一节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第二节物料衡算第三节车间设备选型配套明细表第五章管道设计第一节管道计算与选用第二节管道附件与选用第三节管路布置第六章项目经济分析第一节产品成本与售价第二节经济效益第三节投资回收期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1.1设计依据1.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下发的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任务及安排1.1.2我国现行的有关工厂设计的技术规范及标准1.1.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文1.1.4设计委托书1.2建筑制图标准1.2.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1.2.2《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1.2.3《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1.2.4《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1.2.5《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011.2.6《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1.2.7《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1.3用水标准1.3.1生产用水工厂应有足够的生产用水,水压和水温均应满足生产需要;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如需配备贮水设施,应有防污染措施,并定期清洗、消毒1.3.2非饮用水不与产品接触的冷却用水、制冷用水、消防用水、蒸汽用水等必须用单独管道输送,不得与生产(饮用)用水系统交叉连接,或倒吸入生产用水系统中这些管道应有明显的颜色区别1.3.3蒸汽用水直接或间接用于加工产品的蒸汽用水,不得含有影响人体健康或污染产品的物质1.4 厂区环境和道路1.4.1厂区环境1. 4.1.1工厂不得设置于易遭受污染的区域,否则应有严格的食品污染防治措施。

食品厂课程设计书

食品厂课程设计书

食品厂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食品厂的基本概念、流程和重要性,掌握食品厂的操作和管理知识,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责任感。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食品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掌握食品厂的主要生产流程和操作方法。

–了解食品厂的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知识。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食品厂的生产流程和操作步骤。

–能够运用食品厂的管理方法和技巧。

–能够评估食品厂的食品安全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食品厂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厂的基本概念、生产流程、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知识。

具体内容如下:1.食品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食品厂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食品厂的基本情况。

2.食品厂的生产流程和操作方法:详细讲解食品厂的生产流程,包括原料处理、加工、包装、储存等环节,以及相关的操作方法和技术。

3.食品厂的管理体系:介绍食品厂的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以及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4.食品安全知识: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危害因素和控制方法,以及食品厂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责任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食品厂的基本概念、生产流程和管理体系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食品厂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厂的操作和管理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食品厂的生产流程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与食品厂相关的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成果评价与反馈
设计成果:包括工厂布局、设备选型、工艺流程等
评价标准:包括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等
评价结果:对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反馈意见:收集用户、专家、同行等对设计成果的意见和建议,为改进设 计提供参考
未来食品工厂设计的展望
智能化:采用先进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储存运输:包括冷藏、冷冻、运输等
加工处理:包括蒸煮、烘烤、油炸、 冷冻等
质量控制:包括检测、检验、记录等
包装处理:包括包装、贴标、封口等
环境保护:包括废水处理、废气处理、 噪音控制等
食品工厂布局设计
功能区域划分:生产区、仓储区、办公区等 设备布局:生产线、包装线、检测线等 物流设计: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运输路线 安全设计:消防设施、安全通道、紧急出口等 环保设计: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噪音控制等 节能设计:节能设备、节能照明、节能空调等
食品安全: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生产效率:提高食品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食品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 量和竞争力
法律法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食品生产合法合规
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
熟悉食品工厂的工艺流程和布局
储存运输:包括冷藏、冷冻、运输等 质量控制:包括检测、检验、记录等 废弃物处理:包括回收、处理、排放等
食品工厂平面布置图
工厂布局:包括生产区、仓储区、办公 区等
卫生要求: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包括 清洁区、污染区等
生产流程:从原料处理到成品包装的 流程设计
安全要求:包括消防、电气、机械等 安全设施的布局

食品工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食品工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食品工厂课程设计说明书项目名称:3万吨/年城市餐后油转化生物柴油项目设计参加人:班级组别:设计时间:成绩:目录第一章总论1设计的依据、内容及范围2设计原则3车间设备配置原则4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5产品执行标准6项目进度建议7 主要原辅料供应情况8 厂址概述9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运输1总平面布置2运输第三章劳动定员第四章车间工艺1工艺流程简述2原材料消耗3物料衡算及主要设备选型第五章管道设计1管道计算与选用2管道附件与选用3管路布置第六章项目经济分析第一章总论1.1设计的依据、内容及范围1.1.1研究依据1、关于编制《3万吨/年城市餐后油转化生物柴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6、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印发2009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备选项目的通知》;7、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的规定;8、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材料;9、现场勘查所得的资料和数据;1.1.2研究内容及范围我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对河南能源有限公司的发展规划进行了充分细致的调查,针对其提出的采用城市餐后油(泔水油)生产生物柴油的项目,我们对项目的技术、设备、建设条件及地方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咨询研究,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报告根据国家对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定,对项目建设的依据、必要性、可行性和条件进行了论述,对生产规模、技术方案、设备选择、公用工程、环保、消防安全、劳动保护及卫生、节能、招投标、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和财务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分析和评价,为项目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1.2设计原则1.2.1总平面设计原则总平面设计应按批准的设计说明书和可行性报告进行,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后,严格遵照设计文件要求布置设计,既要结合厂址自然条件围绕现代化建设因地制宜,又要注重技术经济性、节约用地、节约投资和留有发展余地。

食品厂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食品厂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食品厂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食品厂的设计原则和规范,掌握食品厂的布局规划和装备设施的选择方法,掌握食品生产流程的设计和优化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进行食品厂的设计和改进工作。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厂设计原则和规范(1)食品厂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2)食品厂的卫生标准和安全规范(3)食品厂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4)食品厂的设备选型和布局规划2. 食品厂的布局规划和装备设施选择方法(1)食品厂的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2)车间、仓库和办公区的布局规划(3)食品厂的设备选型和配置方法(4)食品厂的环境条件和工艺流程要求3. 食品生产流程的设计和优化方法(1)食品生产流程的类型和特点(2)食品生产流程的调试和改进方法(3)食品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提高效率方法(4)食品生产流程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4. 食品厂设计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1)食品厂设计实践案例分析(2)食品厂设计改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3)食品厂设计项目的方案编制和评估方法(4)食品厂设计领域的创新技术和趋势研究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教师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研究、实践操作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在食品厂设计和改进项目中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究和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实践环节1. 参观食品厂安排学生参观实际工作中的食品厂,了解食品厂的布局规划、设备配置和生产流程设计等实际情况,与企业业界进行互动交流,加深学生对食品厂设计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2. 设计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食品厂设计案例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食品厂设计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设计方案的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创新能力,并进行实际设计项目的方案编制和评估。

3. 设计项目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食品厂设计和改进项目实践,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项目的实施和优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一、引言食品工厂设计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食品工厂设计的能力和实践技能。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二、课程设计目的食品工厂设计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食品工厂设计的能力,使其具备食品工程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食品工厂设计的各个环节,理解食品工厂的布局、设备选型、工艺流程等方面的要求,掌握食品工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食品工厂规划布局设计:学生需要学习食品工厂的规划布局原则和要求,了解不同食品工厂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合理的工厂布局方案。

2. 设备选型与配置:学生需要学习食品工厂的设备选型和配置原则,根据不同食品的工艺流程和产能要求,选择适合的设备,并进行合理的配置。

3. 工艺流程设计:学生需要学习不同食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了解各个工艺环节的要求和关键点,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

4. 环境与安全设计:学生需要学习食品工厂的环境与安全设计原则,包括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要求和食品安全管理措施,设计符合卫生要求和安全标准的工厂。

5. 项目经济评价:学生需要学习食品工厂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和指标,包括投资估算、成本分析、效益评价等,为食品工厂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

四、课程设计方法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方法包括: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介绍食品工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食品工厂的设计和规划,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

3.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项食品工厂设计的课程设计,包括规划布局设计、设备选型与配置、工艺流程设计、环境与安全设计等方面,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和能力。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背景食品工厂设计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食品工厂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具备食品工厂设计能力。

本课程面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主要涉及食品工厂的总体规划、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和布局等方面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悉食品工厂的设计流程,掌握食品工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日后从事食品工艺工程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 掌握食品工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了解食品工厂设计的规划和布局要点;3. 熟悉食品工厂的各类设备选型和使用要求;4. 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食品工厂的设计任务。

三、教学内容1. 食品工厂总体规划设计建筑物布局、道路和交通设计、供水与排水系统设计等。

2. 食品工厂工艺设计主要包括食品加工工艺流程图的绘制、加工设备的选型与布局、工艺参数的设定等。

3. 食品工厂设备选型与布局设备选型包括根据加工工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设备布局包括合理安排设备的位置和流线,保障生产流程的连续性。

4. 食品工厂环境卫生与安全设计设计合理的卫生分区、卫生通道和通风设备,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

5. 食品工厂能源消耗与管理设计能源消耗和管理措施,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食品工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领学生熟悉相关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践操作结合实际案例和工程项目,让学生进行食品工厂设计的实践操作,包括工艺流程图的绘制、设备选型和布局的设计等。

3. 课堂讨论安排学生针对实际问题和案例进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价方法1. 课堂小测验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设计作业下发设计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食品工厂的设计任务,评价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测试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工厂管理-食品工厂设计指导书 精品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1前言课程设计是一个具有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学完理论课后的继续学习过程。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受到一次工厂设计的初步训练,为设计和今后从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食品工厂设计是一门技术与经济密切相结合的应用科学,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步学到和掌握设计的真正要领。

正确的设计思想和相应的设计技术与经验,不仅对新的工厂设计有用,而且对已生产的工厂如何正确地操作设备、发现及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工艺及设备结构的各种措施,都是十分必需的。

一个工厂的总体设计是由各个车间设计所构成。

一个完整的车间又包括生产各工段及辅助工序。

总体设计或车间设计都是由工艺设计和其它非工艺设计(设备的机械设计、土建、采暖、通风、自控、电气、动力、给排水、安全防火、环境保护与经济概预算等)组成。

而工艺设计人员主要担负工艺设计部分,其他工种设计人员担负非工艺设计部分。

车间工艺设计常包括下列项目。

(1)方案设计:主要任务是选择生产方法和确定工艺流程。

(2)工艺计算:主要任务是进行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及其它相关的计算。

(3)设备的选型或设计计算:主要任务是选择或设计设备的有关结构尺寸、数量。

(4)车间布置设计。

(5)工艺管路布置设计。

(6)其他非工艺设计的考虑(主要任务是向非工艺设计人员提供正确和完整的设计条件)。

(7)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8)概预算的编写。

工艺设计可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上述前三项工作主要在初步设计阶段完成;第四、及第六项要按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两段进行;第五项目是施工图阶段的主要工作;第七和第八项工作应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之中.工艺设计人员接受设计任务后,必须充分研究和领会设计任务的要求并作好一切必要的设计准备工作后,即可开展工艺设计工作。

当车间工艺设计告一段落,其他非工艺设计项目就可以着手进行,而非工艺设计的依据就是工艺设计提供的有关设计条件。

显然,工艺设计是工厂设计的主体,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起组织与协调作用,但工艺设计又必须有各种专业的配合和协作,才能完成整个设计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厂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食品厂设计》课程主要讲述食品工厂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

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设计理论和培养学生实际设计食品厂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

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等教学环节已完成了,但未进行系统、独立的设计。

为使学生较全面的受到设计技能的锻炼,还需要进行食品工厂设计基础的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应达到下列目的:1.巩固和具体应用食品厂设计及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了解食品工厂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进行食品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为今后阅读和设计食品厂工艺设计图纸及编写有关资料奠定基础。

2.通过拟定食品厂工艺设计方案和初步设计,让学生掌握具体实践与理论要求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阅读和初步设计还可以使学生熟悉有关食品厂工艺设计的标准、规范等并在设计中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条件(一)拟建食品工厂地址:全国各地,按照指导教师要求指定拟建厂所在地,也可以按照设计者自己的意图更改并说明原因。

(二)有关设计题目:1.年生产能力为5万吨的大米生产车间工艺设计;2.年生产能力为2万吨的大米生产车间工艺设计;3.年生产能力为5000吨的碳酸饮料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4.年生产能力5000吨的果汁饮料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5.年生产能力为5万吨的啤酒厂啤酒车间工艺设计;6.年生产能力为2万吨的啤酒厂啤酒车间工艺设计;7.日处理鲜奶50吨的乳制品厂液体乳制品生产车间工艺设计;8.日处理鲜奶100吨的乳制品厂液体乳制品生产车间工艺设计;9.年生产能力2000吨的豆乳制品生产车间工艺设计;10.年生产能力3000吨的豆乳制品生产车间工艺设计;11.日处理鲜奶50吨的乳粉生产车间工艺设计;12.日处理鲜奶100吨的乳粉生产车间工艺设计;13.年生产能力为1万吨的碳酸饮料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14.年生产能力2万吨的果汁饮料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15.年生产能力1万吨的啤酒厂啤酒车间工艺设计;16.年生产能力为10万吨的啤酒厂啤酒车间工艺设计;17.年生产能力1万吨的大豆油生产车间工艺设计;16.年生产能力为5万吨的大豆油生产车间工艺设计;以上题目也可以按照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自行拟定。

三、要求(一)应当完成的文字资料1.食品厂工艺设计说明书;内容为:设计任务书、产品方案、物料衡算、水气电用量估算、设备选择和计算、管路计算、车间面积、车间布置情况说明。

2.主要设备明细表;将所有设备用一览表表示出来。

(二)应绘制的图纸1.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图,要求为生产工艺流程草图。

A12.食品生产车间设备平面图;A1按照施工图的画图标准进行绘制设备平面布置图。

内容有:定位轴线、车间建筑物和构件的轮廓、设备外形轮廓、设备在平面图上的安装定位尺寸、轴线尺寸、设备名称及相关的设计说明,字体采用仿宋体书写。

图之格式同机械制图。

3.剖视图A2至少要绘制一张设备剖视布置图,绘图要求同车间平面图。

4.管路布置图;A2在车间平面图的基础上,绘制车间管路的平面布置图,线型按照标准绘制。

四、设计说明在设计过程中应多参考相关专业的知识,设计的内容要附合其他专业的要求,尽量使设计在各方面达到高质量。

五、对学生要求1、按照任务书的要求按时完成。

2、课程设计期间任何学生不准缺席,不准缓考。

3、在指定教室进行。

4、具体设计方法按指导老师的指导进行。

附一、年产1万吨啤酒设计说明书实例1 设计任务书设计项目:年产10 000t啤酒厂设计设计地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设计规模:淡季日产20t,旺季日产60t原料:大麦麦芽、大米、酒花成品:12度淡色啤酒⑴产品质量标准感官指标:透明度清亮透明,无明显悬浮物和沉淀物浊度(保质期)/EBC单位≤1.0形态泡沫洁白细腻,持久挂杯泡持性/s ≥210色度/EBC单位 5.0~9.5香气和口味有明显的酒花香气,口味纯正,爽口,酒体谐调,柔和,无异香、异味理化指标:酒精含量/% ≥3.7原麦汁浓度/% 12±0.3总酸含量/0.1mL·L-1≤2.6二氧化碳含量/% ≥0.40双乙酰含量/mg·L-1≤0.13⑵产品卫生标准:卫生指标按GB2758执行产品用途:广泛用于食品及餐饮行业。

2 产品方案2.1 生产规模啤酒厂年产量为1.0×104t厂建设采取统一的规划布局,规范化建设,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完全采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将逐渐形成规模。

2.2 主要原料的规格本工艺采用符合我国啤酒麦芽标准QB1686—93的优质麦芽。

2.3 生产品种及数量生产品种为12度淡色啤酒。

年产量1.0×104t。

采用640mL瓶装生产。

设计淡季日产量为20t,旺季日产量为60t。

2.4 产品质量及标准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58 发酵酒卫生标准GB4544 啤酒瓶GB4789.1~4789.28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GB4928 啤酒试验方法GB5739 啤酒塑料周转箱GB6543 瓦楞纸箱GB10344 饮料酒标签标准GB4927—91 啤酒质量标准质量特征:富有洁白、细腻又持久的泡沫,悦目明快的色泽,酒液清亮,饮后有爽口和醇厚感。

3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3.1工艺流程选择论证3.2 工艺流程图↓↓↑↑↓↓↓↓↓3.3 工艺要点⑴粉碎粉碎使原料表面积增加,与水接触面积增加,糖化时间减少,收得率增加。

麦芽可粉碎成麦皮、粗粒、细粒、粗粉、细粉五个部分。

要求麦芽皮壳破而不碎,胚乳部分尽可能细一些。

⑵糖化制备麦芽汁的主要过程是糖化。

将粉碎后的麦芽,在带底部搅拌的糖化锅中与45℃的水混合,利用麦芽自身的酶,使麦芽和辅料中的淀粉和蛋白质等的不溶性高分子物质水解成为可溶性低分子物质,如糊精、糖类、胨、肽、氨基酸等,这就是糖化过程。

本项目采用的糖化方法是国内常用的糖化方法──二次煮出糖化法。

该方法简单来说,首先将辅料与部分麦芽在糊化锅中与45℃温水混合,保温20min,然后用10min时间升温到70℃,再保温20min,其后再用15min时间升温煮沸,让其沸腾40min,称第一次煮沸,得到糊化醪。

与次同时,麦芽和水在糖化锅内混合,45~55℃保温30~90min,使麦芽所含蛋白质分解,称为蛋白质休止。

将煮沸之糊化醪泵入糖化锅中,使混合醪温达到65~68℃,保温搅拌进行糖化。

待糖化醪无碘色反应后,从糖化锅中取出部分醪液进入糊化锅进行第二次煮沸,尔后再次泵入糖化锅混合,使糖化锅中醪液升温至75~78℃(液化温度),静置10min即可送去过滤。

⑶过滤糖化工序结束后,意味着麦芽汁已经形成。

采用过滤方法尽快将麦汁和麦糟分离。

过滤的好坏,对麦汁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麦汁过滤分为过滤和洗糟两个操作过程。

过滤的目的是获得清亮的麦汁和较高的麦汁收得率。

要求麦汁过滤速度正常,过滤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麦汁低吸氧,具有正常的色、香、味。

⑷煮沸煮沸在煮沸锅中进行。

使多余的水分蒸发,使麦芽汁浓缩到规定浓度;使酒花有效成分溶入麦汁中,赋予麦汁独特的酒花香气和爽口的苦味;使麦汁中可凝固蛋白质凝固析出,以提高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破坏全部的酶活性,麦汁进行灭菌,以获得定型的麦汁。

煮沸要求适当的煮沸强度,分批添加酒花,在预定煮沸时间内,使麦汁达到规定浓度,保持有明显酒花香味和柔和的苦味,以保证成品啤酒有光泽、风味好、稳定性高。

煮沸时间70~90min,麦汁的煮沸强度应达到8%~10%,凝固性氮达1.5~20mg/L。

⑸冷却麦汁煮沸定型后,必须立即进行冷却,使温度适合酵母发酵的需要。

要求冷却时间短,麦汁无细菌,并且不混浊,沉淀损失少,操作简单,可减少人力。

本工艺采用“下面”酵母发酵,因此麦汁温度应冷却至4~8℃。

⑹发酵本工艺采用“前锥后卧”发酵方式。

先在锥形发酵罐中进行啤酒发酵和双乙酰还原,然后送入卧式贮酒罐中进行后发酵。

在主发酵结束,外观发酵达65%左右,酒温降至5~6℃时,先回受酵母,再将嫩啤酒送入贮酒罐内。

此时双乙酰还原需在贮酒罐内继续进行,贮酒罐兼有后发酵、成熟和贮酒三重作用。

贮酒罐需设有和发酵罐同样的冷却夹套降温设施。

倒灌之后,进行后发酵和双乙酰还原,气压缓慢上升至0.08MPa左右,待双乙酰下降达到要求后,急剧降温至0~1℃,进行贮酒。

贮酒时间7~14d。

4 工艺计算4.1 物料衡算4.1.1 基础数据表1 啤酒生产基础数据项目名称% 说明原料利用率98.5麦芽水分 6定额指标大米水分13无水麦芽浸出率75无水大米浸出率95原料配比麦芽75大米25冷却损失7 对热麦汁言发酵损失 1.5过滤损失 2损失率包装损失 2空瓶0.5瓶盖 1商标0.1总损失率啤酒总损失率12.5 对热麦汁言4.1.2 100kg原料(麦芽+大米)生产12度淡色啤酒的物料计算⑴热麦汁量原料麦芽收得率=0.75(100-6)%=70.5%原料大米收得率=0.95(100-13)%=82.65%混合原料收得率=(0.75×70.5%+0.25×82.65%)×98.5%=72.43%则100kg原料产12度热麦汁量为:72.43/12×100=603.6kg12度麦汁在20℃时的比重为1.047100℃的麦汁比20℃的麦汁体积增加1.04倍热麦汁体积=603.58/1.047×1.04=599.5L⑵冷麦汁量599.54×(1-0.07)=557.6L⑶发酵液量557.6×(1-0.015)=549.2L⑷滤过酒量549.2×(1—0.02)=538.2L⑸成品酒量538.2×(1—0.02)=527.5L4.1.3 生产100L12度淡色啤酒的物料计算100公斤混合原料生产成品啤酒量为527.5L⑴则生产100L12度啤酒需用混合原料量为:100×100/527.5=18.95kg⑵麦芽耗用量18.95×75%=14.21kg⑶大米耗用量18.95×25%=4.74kg⑷酒花耗用量100L 热麦汁加入酒花量定为0.2kg100×599.5/527.5×0.2%=0.227kg⑸热麦汁量100×599.5/527.5=113.7L⑹冷麦汁量100×557.6/527.5=105.7L⑺发酵液量100×549.2/527.5=104.1L⑻滤过酒量100×538.2/527.5=102.0L⑼成品酒量100×527.5/527.5=100L⑽湿糖化糟量设排出的湿麦糟含水分80%麦糟量=14.21×80100)95100(94.0--⨯=16.68kg 大米糟量=4.74×80100)95100(87.0--⨯=1.03kg 湿糖化糟量=16.68+1.03=17.71kg⑾酒花糟量设酒花在麦汁中浸出率为40%,酒花糟含水分以80%计,则酒花糟量为:0.227× 100)80100(100)40100(⨯-⨯-=0.68kg ⑿酵母量(以商品干酵母计)生产100L 啤酒可得2kg 湿酵母泥,其中一半作生产接种用,一半作商品酵母用 即为1k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