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综合2简答题原题

合集下载

地理必修二部分简答题

地理必修二部分简答题

地理必修二部分简答题1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①人口基数大②乡村人口总是多于城市人口③文化素质普遍低2.我国出现老年化的原因:①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出现的较低生育力②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的寿命大大延长3.由1.2.可知,我国面对人口问题既要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的工作,也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注意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1.美国本土人口迁移,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①东北部气温低,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污染较为严重,地价上涨②而南部和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

2.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现象,老工业区对其的拉力是:①城市环境的改善②老工业区经济重建3. ▲我国民工流:主要目的(务工经商)(1)主要迁出地:四川、广西、山东、安徽(2)主要迁入地:广东、上海、北京、新疆、浙江(3)主要原因:①农村出现大量剩余的劳动力②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和发展的差距③国家推出允许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4)对于迁入地:A积极方面:①为城市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②对城市的发展繁荣起积极作用,促进发展③扩大市场④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⑤为城乡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城市文化多元化发展⑥促进各个产业的发展,方便城市居民的生活B.消极方面:①增加城市公交、卫生、教育、环保等方面的压力(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加城市就业压力等)②给城市的治安带来一定问题(5)迁入地吸引人口大量流入的原因:①地理位置好(位于沿海地区,环境好,气候好等等)②交通发达便利,交通运输网十分完善(海运条件公路运输等)③基础设施完善,文化教育条件好,生活便利,社会保障好④工农业基础好,经济发展程度水平高⑤国家政策的扶持⑥就业的机会多,收入较高(6)对于迁出地:A.积极方面:①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了人地矛盾,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②促进城乡之间(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和交流③增加就业和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B.消极方面:①劳动力的减少②可能会引起迁出地发展的更加落后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1. 未来对新疆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耕地,如何解决?①少占耕地②适当输入或进口农副产品,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④积极开发宜农荒地地理必修二部分简答题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1)住宅区:①位置:位于城市中心和外围工业区之间②布局的原因:接近工作场所,方便购物,环境适宜居住,交通通达度较好,付租能力也中等。

高中地理综合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综合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综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南美洲2.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7集团?A. 美国B. 英国C. 巴西D. 法国3.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4.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最多的火山?A. 印度尼西亚B. 日本C. 菲律宾D. 墨西哥5.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A. 40,000公里B. 20,000公里C. 30,000公里D. 10,000公里6.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A. 沙特阿拉伯B. 俄罗斯C. 伊朗D. 委内瑞拉7.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A. 24小时B. 48小时C. 36小时D. 12小时8.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A. 中国B. 澳大利亚C. 南非D. 加拿大9.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10.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A. 印度B. 中国C. 美国D. 俄罗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

2.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位于______。

3.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______。

4.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______。

5.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______。

6.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______。

7.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______。

8.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

9.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______。

10.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地球的五带划分及其特点。

2. 描述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3. 解释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并讨论其重要性。

4. 讨论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四、综合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分析全球变暖对极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可能的应对措施。

2. 讨论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地理学常考简答题

地理学常考简答题

地理学常考简答题1. 大地震是如何发生的?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

当地壳断裂带积累了足够的张应力时,就会发生地震。

张应力的积累是因为板块运动引起的。

2. 什么是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指地球上火山口喷出岩浆、气体和火山灰等物质的现象。

当地壳中的岩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压力会导致喷发。

3. 水循环是什么?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大气、地表和地下的连续循环过程。

它包括蒸发、降水、蒸发和地下水运动等阶段。

4.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哪个?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全长约6,650公里。

5. 什么是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是指位于副热带地区的气候类型,通常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而湿润。

6. 什么是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它通常用来衡量某一区域的人口分布和人口拥挤程度。

7. 请解释一下国土资源的概念。

国土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总称。

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8. 请解释一下贫困陷阱。

贫困陷阱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无法摆脱的情况。

这种情况通常由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9. 什么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气象要素(如气温、降水)的统计特征发生的变化。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

10. 请解释一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以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

它对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未来的生存至关重要。

以上是地理学常考简答题的答案。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高中地理简答题答题模板(详细)

高中地理简答题答题模板(详细)

高中地理简答题答题模板(详细)地理位置分析:1.海陆位置:描述该地处于陆地还是海洋边缘,对气候、经济等方面的影响;2.经纬度位置:描述该地所处的经度和纬度,对气候、季节等方面的影响;3.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描述该地所处的大洲或国界位置,对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影响;4.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等对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影响;5.经济和军事位置:描述该地的经济和军事地位,对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影响;6.相邻地区:描述该地的相邻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区,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1.主要地形类型:描述该地的主要地形类型,如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等;2.地势起伏:描述该地的地势高低起伏程度,如大、小、平缓、陡峭等;3.地势特征:描述该地的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如山峰、峡谷、河流、湖泊等。

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描述该地的地势特点,如哪里高哪里低,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等。

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描述该地的地形分布特点,如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如东部是平原,西部是山地等。

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1.等高线的分布:通过等高线的分布来判断地形地势高低;2.河流流向:通过河流的流向来判断地势高低;3.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等。

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特征:1.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2.云贵高原:崎岖不平;3.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4.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5.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1.流水的侵蚀:如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瀑布、丹霞地貌等;2.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如喀斯特地貌;3.流水的冲积作用:如平原、冲积扇、三角洲和冲积岛等;4.风力的侵蚀作用:如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戈壁、雅丹地貌等;5.风力的沉积作用:如沙丘、黄土高原等;6.冰川的侵蚀作用:如挪威的峡湾、五大湖、欧洲的许多湖泊等;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如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8.岩层断裂上升:如泰山、庐山、华山等;9.板块相撞:如高大山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等;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如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如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等;12.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如夏威夷群岛、XXX的列斯群岛等;13.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14.向XXX: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15.渭河平原的成因:地壳断裂下陷,流水的沉积作用。

地理简答题整理及答案

地理简答题整理及答案

1.为什么长江是我第一大河?答: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2.地上河形成原因?答: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

3.水土流失的原因?答:地形陡峭,降水集中在夏季,土质疏松,植被稀疏,过垦过牧,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4.黄土高原地表特点?答:千沟万壑,支离破碎5.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耕地少,后备耕地不足。

6.重要的铁路干线?答:三横:京包线---包兰线:北京--大同--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兰州陇海线---兰新线:连云港—徐州—郑州—西安—宝鸡—兰州—吐鲁番—乌鲁木齐—阿拉山口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上海—杭州—南昌—株洲—贵阳—昆明五纵(自西向东依次是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京哈线:北京—秦皇岛—沈阳—长春—哈尔滨京沪线: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京九线:北京—南昌—九龙京广线: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焦柳线:焦作—宜昌—柳州宝成—成昆线:宝鸡—成都—昆明7.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①冬季我国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以北有结冰期,以南无结冰期)②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③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④与800mm等降水量线相似⑤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⑥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⑦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⑧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8.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答: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等。

9.“上天”“下海”分别指什么?答: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10.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的特点?答: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11.香港与内地的合作模式?答:前期:前店后厂(店—香港;厂---珠江三角洲)后期:粤港合作模式12.北方地区春旱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原因:气温升高快,蒸发量大,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措施:①南水北调;②跨流域调水;③发展节水农业13.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是什么?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生地会考地理简答题综合

生地会考地理简答题综合

生地会考地理简答题综合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是因为东部地区()
A. 经济基础好
B. 自然资源丰富
C. 交通条件发达
D. 自然条件优越
2. 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之一,其中影响我国最大的气候因素是()
A. 季风
B. 气温
C. 降水
D. 风向
3.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
A. 南丰北缺
B. 东丰西缺
C. 南丰东缺
D. 东丰南缺
4.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 东部季风区
B. 西部非季风区
C. 山地、丘陵区
D. 高原、盆地区
5.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人口最多的是()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二、简答题
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自然、人文方面有哪些差异?
2.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在自然、人文方面有哪些差异?。

地理简答题真题及答案解析

地理简答题真题及答案解析

地理简答题真题及答案解析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环境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涉及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

地理考试是评价学生对地理知识和理解能力的一种方式。

在地理考试中,有一类题目是简答题,需要学生提供较为详细的回答。

下面将通过一系列简答题真题及答案解析的方式,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1. 什么是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球系统和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主要分支。

自然地理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资源等;人文地理研究人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什么是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地球是一个略带扁球体,近似于椭球。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1公里,极半径约为6356.8公里。

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得地球在两极处稍微变扁,赤道周长为约40075公里。

3. 什么是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发生的各种形式的运动和变动。

包括构造运动和地表运动两个方面。

构造运动主要指地板运动,如板块运动、地震、火山爆发等;地表运动主要指风化、侵蚀、沉积等地表现象。

4. 解释一下气候和气候变化的概念。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的平均值和统计特征,包括气温、降水量、湿度、气压等。

气候变化指的是长期时间尺度上气候要素的变化,包括气候的长期趋势、季节性变化和年际变化等。

气候变化是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如太阳的辐射变化、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等。

5. 解释一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的区别。

土地利用指的是人类对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如农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林地等。

土地覆被则指的是地表被不同类型的植被、裸地、河流、湖泊等自然要素所覆盖的情况。

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而土地覆被则是自然环境的结果。

6. 解释一下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的概念。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常用公式为总人口数除以总面积。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包括人口聚集区和人口稀疏区。

地理简答题

地理简答题

地理简答题1、分析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答:地处温带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沿岸地区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山脉多东西走向,平原广阔,有利于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长驱直入。

2、若该区域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试分析图中河流适于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水量丰富;无冰期;全年降水均匀,河流水量稳定。

3、1)没有选择在两河距离最短的甲、乙之间开挖运河的原因。

答:甲乙两地之间距离虽短,但等高线较密,工程艰巨,不利于开挖运河。

2)根据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条件,简要分析丙村发展成为小城镇的有利条件。

答: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临近公路,交通便利。

3)某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比较落后,为发展经济,你认为该村优先发展何种产业?说明理由。

答:发展交通运输,加强对外联系,原因是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发展采煤或煤化工工业,原因是该村周围分布有煤炭资源;发展旅游业,原因是该村周围有温泉等资源;发展果树种植,因该村地处山地丘陵区,适宜发展果树种植业;4、简述该地形成棉花带的优势自然条件。

答:光热充足;有丰富的灌溉水源;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5、纬度近似的东南亚和西亚两地,造成其降水差异很大的主要因素是。

答:海陆位置不同6、简述澳大利亚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答: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大分水岭)山地。

7、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区,试分析这种分布特点的成因。

答:东南沿海;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等。

8、分析容易发生雾霾的天气特征。

答:晴、无降水、气温低、微风等天气。

9、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带,由西向东气温年较差的变化规律是由小变大再减小,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

影响上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答:有多变少再增多,海陆分布。

10、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差小,全年降水均匀。

(注:亚洲没有这个气候类型。

)11、1)俄罗斯的地势特点是:东高西低。

2)俄罗斯传统上属于国家,有世界上最大的林,该国平原广阔,但粮食生产确没有实现大面积种植,原因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图5示意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

① 阿特巴拉河▲ 4307山峰︿1500﹀等降水量线(mm|年)~河流
表3 尼罗河径流量构成
(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16分)
(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6分)
(3)简述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

(14分)
2.(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区域内A、B、C三座城市构成一个联系紧密的城市群。

三座城市都有纺织、装备制造和文化等产业,各城市主要产业的年产值见表1。

判断不同产业在不同城市的集中程度,可以通过计算区位商来确定。

某城市的某个产业区位商越大,表示该产业越集中于该城市,理论上,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该产业应尽量向该城市集聚,以实现合理分布,形成产业集群
某城市的某个产业j的区位商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城市i不同产业的年产值,为城市i全部产业的年总产值;为城市群内j产业的年总产值;为城市群全部产业的年总产值。

(1)已知A城的纺织业、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的区位商分别为1.03、1.07和1.39,B城的纺织业、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的区位商的分别为0.71、1.29和0.83.据表1计算C城三大产业的区位商,利用计算结果确定上述三大产业在理论上应分别向哪座城市集聚?(9分)
(2)如果该城市群为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其以北的洞庭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实施了退耕还湖等措施,面积又开始扩大,请说明其生态意义。

近年来,沿湖芦苇种植有所增加,请分析这将对洞庭湖产生什么影响?(8分)
(3)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以长江三角洲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和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内,在接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时区位优势明显,试分析长株潭城市群承接珠江三角洲玩具制造业和长江三角洲飞机制造业的可行性,并说明理由。

(9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