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途径
浅谈小学体育活动课的教学

浅谈小学体育活动课的教学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马岭镇中心校罗小兵关键词:活动课内容摘要:学校体育活动课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当地的校本资源。
“开好,开齐,开足”小学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学树立“健康第一”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
怎样组织学生上好体育课,寓教于乐,是当前小学体育活动课教学中值得深思的话题。
我认为小学体育活动课教学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校本资源,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人人参与,发展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形态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身体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淡化测试的甄别与选拔,实现“教测分离”,克服考什么教什么,测什么教什么的弊端。
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不同的人在体育活动上有不同的发展。
笔者认为:一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首先选择的教学内容应具有健身性。
我们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孩子们喜欢的,能激发他们兴趣和积极性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而不是采用训练运动员的那套方式来训练我们的孩子。
以往许多体育教师在教学时都选择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运动项目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并采用竞技性的训练手段来实施这些运动项目的教学,例如:在进行耐力跑的教学时常采用匀速跑,变速跑,定时跑,跟随跑等;这种竞技运动以挖掘人的最大潜力为目的,不是以健身和提高人的整体健康水平为目的,甚至以牺牲人的健康为代价。
许多学校在小学低年级就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速度素质这一竞技运动的理论,并没有很好的考虑学生健康的因素。
学生的运动器官和系统中发育得最迟的是心血管系统,过早地让儿童的心脏承受巨大的负担,对心脏的发育显然是有害无益的。
因此,我们要选择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内容和方法。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要认真考虑是否有利于提高相应学段学生的健康水平。
平时,我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简单的健美操,韵律操,既活动了学生的关节,促进学生身体的协调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体育教学方法有哪些

体育教学方法有哪些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而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体育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对体育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首先,传统教学法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注重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动作模仿和练习。
传统教学法适用于技术动作较为复杂的体育项目,如篮球、排球等,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技术动作的要领。
其次,问题导向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个性化教学法是一种注重个体差异和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再者,游戏化教学法是一种注重游戏化元素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游戏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记忆效果。
最后,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各种体育运动的技术动作和比赛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的要领。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方法有传统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选择。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素质。
希望本文介绍的体育教学方法能够对体育教学工作者有所启发,为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途径

802017年11月刊(总第 55 期)体育教学投稿日期:2017-09-15作者简介:李小艳(1986~),小教二级,本科。
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7)11-080-02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途径李小艳(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和政路小学,甘肃 兰州 730000)体育教学组织是为了在教学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所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合理使用场地器材、防止在教学中发生运动意外伤害的关键。
体育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一线体育教师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尝试,在教学中摸索出了一些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方法,但是有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选择的练习内容随意盲目、练习方式比较单一、技能掌握质量低,使学生缺乏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达不到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法,因此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是关键。
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所以组织教学的目的就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只有合理、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优化课堂、提高效率,因此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1 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途径如何周密地组织体育课堂教学,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线体育教师一直关注思索的问题,也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1.1 抓好突出学生地位的组织教学体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 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在体育教学组织中应抓住学生主体地位的组织教学,采取“寓教于学,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使体育教学课程开展在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
体育教学要做到以生为本,时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正确定位,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学生的学习需要跟随教师的教学而进行,力求实现学生自学的过程。
教师需要在执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以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质量为参考,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发、启发,最终达到课堂效率提升的目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精选)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精选)第一篇:小学体育教学论文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以目标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各地、各校以及教师都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在这个广阔的空间内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耕耘、去创造,以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需要。
一、追求开放多样的教学内容1、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根据儿童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要多样化,一般不少于三个项目,各项目的时间安排不宜过长,组织教学要紧凑。
即使同一内容的教学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例如,在30米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变换跑的形式,如往返跑、各种姿势的起跑、抢物跑、折线跑、过障碍跑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
2、做到教学内容游戏化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有较难的技术,是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的。
把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的改造,让学生在体验乐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
如在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时进行游戏化改造,学大雁排排队、推火车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3、做到教学内容循环化4、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许多的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方面我们的教学内容设计的主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一次郊游,走在平路上——慢跑;爬山——原地高抬腿跑;过独木桥——两手侧平举,足尖跳;盘山道走——曲线行进。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引用学生日常玩耍中对教学内容有帮助的活动,如,打沙包,跳皮筋等。
二坚持教学方法的创新完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安排、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浅谈小学体育课课堂教学

首先 , 体育教 学过程 是师 生交往 ,共同发 展的互动过 程 ,改善师 生 之间的 关系 ,让学生在 一个 民主 、平 等的学 习氛围 中得 到健 康发
展, 是促进 低年级 学生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的关键 环节。通过童话 , 寓言 等,逐步培 养集体 意识。教师经常选择一些同伴之间互相的学习 内容 , 通过教师 引导 , 他们在紧张 而愉快 的气氛中 ,默契地完成活 使
创新是淘汰 旧的东西 ,创造新的东西 ,它是一切事物向前发展的 根本 动力 ,是 事物 内部 新的进 步因素通 过矛盾 斗争战胜 旧的 落后因 素 ,最终发展成为新事物的过程。更具体地说 ,创新是创造与革新的 合称 。它具有 :新颖性 、独特性 、价值性 。教师在教学 中要有创新 , 必须建立在工作实践中。 ( ) 系实际教学总结 经验 ,进行创新 。教师在工作 中有许 多 1 联
一
体育教学常规是体育教学 中根据体 育课 的特 点 、教学 规律而提出 的 ,对加强学生 的思想教育 ,培养他们 守纪律 、 讲文 明 、 公物 、懂 爱 礼貌等优 良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 ) 1 教师 以身作 则 ,认真备课 。教 师要在教学常 规上对 自己严 格要求 ,从而为学生树立 良好榜样 。教师 只有 言行得体 ,为人师 表 , 在课前认真进行教案预设 , 才能达成 “ ”与 “ ”的和 谐统一。对 教 学 教学 内容 ,教师课前 要反复 推敲 ,以学生 发展为 中心 ,结 合学生 实
素质 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 ,小学低年级 体育教学应重视发展学 生速 度 、灵敏 和柔韧的身体 素质 ,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 下良好的
基础 。
总之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规律 ,教学中按照规律制定计划 , 选择内容 ,会对他们 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浅谈如何教“活”小学体育课

Ⅻ X EH ' ・I SI O USⅡ I J O王 A A {
腮躜围徊雹∞ 学∞曰固 弱∞
江苏省淮安市王营镇 中心小学
在体 育课 教 学 中. 师 所教 的基 本 教
技 能 只 能 是知 识 的 传授 . 不 是 作 为一 而
2 30 宋宝凤 230
渐 恢 复 到 相 对 安 静 状 态 在 实 际教 学 中 。 个 部 分 的 时 间很 短 。 占整 堂 课 这 只
纸团投入纸 筐。这样 , 不仅锻 炼 了学生 的上 、 下肢 , 而且还培 养 了学 生做 事善 始 善 终 。 究 卫 生 的好 习惯 。 讲 其 次 ,采 用 灵 活 多样 的组 织 教 法 ,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近 年 来 . 育 课 的教 法有 了很 大 的 体 改进 . 出 了 内容 的 故 事 化 、 作 的 形 突 动
感 兴 趣 等 特 点 . 师 应 合 理 选 择 、 排 教 编
教材 . 乏味 的教 材 内容 融 入到 游戏 当 把
觉 中, 以视 觉 、 觉 为主 。 听 因此 , 教 师 在
教 学 中 。 地 器 材 ( 具 ) 准 备 工 作 场 教 的
很重要 , 场 地的设计 、 如 器材 的形 状 和
起 来 。 成 一 个 完整 的 、 有 情 节 的故 编 富 事 . 形 象模 仿 进 行 教 学 , 会 起 到 事 用 将
半 功 倍 的 效果
摆 放 等 。 往 会 产 生很 大 的 作 用 。 往 经常
会 遇 到 这 种 情 况 : 一 些 学 生 看 见 事 先
布 置 好 的 游 戏 场 地 .有 彩 色 鲜 艳 的 三 角旗 、 小木 桥 、 鲜 花 … … 他 们 马 上 有 有
谈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途径

容, 激发学 生兴趣 , 同时学 生大都还处 在课 问休息 活动 的兴奋状 态 中的特 其要抓 住主教材 与辅助教 材 的 内在 联系进 行组 织教 学 ,以提
程中, 教师 采取 一定 的组 织教学 形式来 完成一 定的教 学任 务 ,
从而实现 教师 的“ 教” 和学生 的 “ 学” 的 目的 。然 而 , 教 无定 法 ,
三、 根据儿 童生理和 心理特点组 织教学
儿童 的生理和 心理特 点 主要表 现为 : 有意注 意时 间短 , 兴
任何教 学方法 和组织 形式都是 根据 一定的教 学 内容和教 学对 奋过 程和无 意注意 占优势 , 好奇 、 好动 、 好模 仿 、 好 竞争 等。 同
二、 根 据 教 材 特 点 组 织 教 学
学活 而不 乱 , 顺 利过 渡 。同 时 , 教 顺在教 学 中要充 分发 挥 “ 手 势、 眼神 、 语 言” 的作 用 , 即用 “ 手 势指挥 , 眼 神暗示 , 语 言激励 ” 组织方 法 。“ 手势、 眼神 ” 是无 声 的语 言 , 具有其 它组 织方法 不
点, 采用趣 味游戏 , 如: “ 请你跟 我这 样做 ” , 或“ 反 口令 训练 法” 高教学效 果 。灵活运用 组织方法 。针对 儿童生理和 心理特 点 , 等方法集 中学 生注意 力 , 使他们 兴奋 的情 绪稳 定下来 ; 基 本部 在教 学 中, 教师 的组织教 学要尽 量体现 出 “ 新、 奇、 活” 的原则 , 分 是体育 课 中的重点 部分 , 教师应 力求做 到精 讲多练 , 语 言生 采用 多种多样 的 、 生动活 泼的 , 使 学生能 够产 生强 烈兴趣和 新 动, 并不 断改 变练 习方 法 , 如 在练 习中 引入 竞 争性 游戏 , 不 同 鲜感 的组织形 式 , 以增 强教 学 的吸引 力 , 激 发学 生的学 习兴 趣
学校组织体育课活动的方式

学校组织体育课活动的方式一、体育课活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体育课活动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能素质,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领导才能的培养。
二、个体与集体的结合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校组织体育课活动时可以采用个体与集体结合的方式。
即在体育课活动中既有个人项目,也有团体项目。
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个人项目的训练,提高个体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三、分年级组织比赛学校组织体育课活动时,可以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比赛项目,使学生在体育课活动中能够体验到不同的运动项目和角色。
例如,初中阶段可以设置足球、篮球等团体项目,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和协作意识;高中阶段可以增加一些个人项目,如田径比赛、游泳比赛,促进学生个体能力的提升。
四、校内与校际比赛结合学校组织体育课活动时,可以将校内比赛与校际比赛相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竞技平台。
学校内部的比赛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校际比赛则可以与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交流,共同提高。
这种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能够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荣誉感。
五、增设特色活动为了增加学生对体育课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学校可以增设一些特色活动。
例如,组织一场主题化的运动会,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到乐趣和挑战;组织健康生活讲座,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健康知识,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为学校组织体育课活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学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发布体育课活动信息,提高学生参与的传播效果。
此外,还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在体育课活动中有更真实的体验感受。
七、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为了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学校可以在体育课活动中设立学生干部岗位,如班级体育委员、体育社团的负责人等。
通过担任这些职位,学生可以学会组织和协调的能力,提高自己的领导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有效地 组织教 学 。
对 同一 教 材 的重 复 练 习 如 果 每 次 都 采 用 同 样 的 组 织 教 学方 法 , 生 自然 会 感 到 枯 燥 无 味 而 分 散 注 意 。 学 因 此 , 于 同一 教 材 的 重 复 练 习 , 师 要 根 据 “ 型 ” 对 教 动
【中 图 分 类 号 1 3 . 6 06 3 9 【 献 标识码】 文 A 【 文章 编 号 ] 0 1 1 8 2 0 ) 2 0 5 - 0 1 0 —4 2组 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 年 级 投 掷 教 材 第 一 次 课 的 要 求 是 教 会 学 生 投 掷 方 的教学 内容和教学 对象而 变化 的。怎样抓 好小学 体育 法 ; 第二 次则要 求学 生初 步 掌握 投 掷方 法 , 过多 次 通 课 的组织教学 , 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下 面谈几点看法 。
规 律逐 步提高动作 难 度 , 当改 变组 织 教学 方 法 , 适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如 上 面 举 的 投 掷 一 例 , 着 课 随 时 的 变 化 , 师 可 采 用 “ 靶 ” 类 趣 味 性 游 戏 或 竞 教 打 一
抓好 体育课 堂 常规 的组 织 教学 。体 育 课 堂 常规
20 0 9年 1 2月
新 教 师 教 学
N e Te c e a hi w a h r Te c ng
De 20 c, 09 N0 . 2 1
第 1 期 2
浅 谈 小 学 体 育 课 组 织 教 学 的 基 本 途 径
敖 日格 乐
( 内蒙 古 锡 林 浩 特 市 蒙 古 族 小 学 , 蒙 古 , 林 浩 特 ,2 0 0 内 锡 0 60 )
的重 复 练 习 , 学 生 进 一 步 掌 握 投 掷 方 法 等 , 一 次 使 每
重复练 习 的难 度 都 有 所 提 高 。对 此 , 师 在 教 学 中 教
1 根据 体 育 课 之 特 点 组 织教 学
在小 学体 育 教 学 中 , 师要 根 据 体 育 课 是 通 过 教 身体 的各 种练 习 , 体力 活 动 与思 维 活动 紧 密结 合 , 使
备; 上课开始 时 的组 织 教 学特 别 重要 , 师要 抓 住 学 教
儿 童 的生 理 和 心 理 特 点 主 要 表 现 为 : 意 注 意 有
兴 好 好 好 生大都 还处 在 课 间休 息 活 动 的兴 奋 状 态 中 的特 点 , 时 间 短 , 奋 过 程 和 无 意 注 意 占优 势 , 奇 、 动 、 好 一 学 意 采 用 趣 味 游 戏 , :请 你 跟 我 这 样 做 ” 或 “ 口令 训 模 仿 、 竞 争 等 。 同 时 , 节 课 中 , 生 的 注 意 力 、 如 “ , 反 志和情 绪 等心 理 活 动 的变 化 也 是 不 同 的 。教 学 中 , 练 法 ” 方 法 集 中 学 生 注 意 力 , 他 们 兴 奋 的 情 绪 稳 等 使 定下来 ; 基本部 分是 体育 课 中 的重 点部 分 , 师应 力 教 师 要 充 分 利 用 儿 童 生 理 和 心 理 特 点 进 行 组 织 教 学 。 教 合 理安排 教学 内容 。由于 学 生注 意 力 在课 的 前 求做到精 讲 多 练 , 言 生 动 , 不 断 改 变 练 习方 法 , 语 并 意 情 如在练 习 中引 入 竞 争 性 游戏 , 同形 式 的分 组 练 习 半 部 达 到 高 峰 , 志 力 在 课 的 中 后 部 达 到 高 峰 , 绪 不 教 等 , 高 学 习 兴 趣 ; 束 部 分 。 学 生 的情 绪 极 易 松 则在课 的后 半 部 达 到 高 峰 。根 据 这 一 特 点 , 师 在 提 结 懈 , 时 教 师 的组 织 教 学 更 不 能 忽 视 , 采 用 一 些 调 组 织 教 学 中应 把 新 教 材 安 排 在 课 的 前 半 部 分 。有 利 此 应
赛 等 , 到 激 趣 的 目的 。 达 是 规范体 育 课 的必 要 条 件 。教 师 必 须 严 格认 真 , 坚 不 同教 材 的 组 织 教 学 , 学 体 育 包 括 田径 、 类 、 小 球 持不懈 地抓好 体育 课 堂 常规教 育 。尤其 是 要 抓好 整 技巧 、 武术 、 操 等 多 种 教 材 , 同 的 教 材 有 其 不 同 的 体 不 队 集 合 、 装 、 神 状 态 、 貌 行 为 、 织 纪 律 、 生 服 精 礼 组 学 特 性 。因此 , 师 在 教 学 中要 善 于把 握 教 材 特 点 。 教 守则 、 地 器 材 的 布置 与 收 拾 等 常规 训 练 与教 育 。 场 挖 掘 教 材 潜 力 , 组 织 教 学 与 教 材 特 点 有 机 结 将 在教学 中 , 师要 严 格 要 求 , 复 训 练 , 学 生 变 成 教 反 使 合 , 变 传 统 中单 一 的 千 篇 一 律 的 组 织 教 学 形 式 , 改 变 自觉行动 , 以保证 体 育课 的顺利进 行 。 学 生 被 动 的 接 受 为 主 动 的 学 习 , 而 充 分 发 挥 每 个 从 抓好 体育课 各 阶段 的组 织 教学 。体 育教 学 过 程 学 生 的 主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 高 教 学 效 果 。 如 田径 教 提 是 由开始 、 准备 、 本 、 束 四个 部 分组 成 的 , 基 结 由于 四 材 的“ ” 教 师 可 以充分 利 用 跑 的特 点 , 用 竞 赛 、 跑 , 运 部 分 教 学 内 容 和 学 生 情 绪 各 不 相 同 , 此 , 学 中 教 因 教 奔跑 游戏等 增加教材 的趣 味性 。 师 要灵活 地组织教 学 , 分调 动 学 生 的学 习积 极性 , 充 切 忌 出 现 先 紧 后 松 、 头 蛇 尾 的 不 良现 象 。上 课 前 , 3 根 据 儿 童 生 理 和 心 理 特 点 组 织 教 学 龙 教 师 要 组 织 学 生 布 置 好 场 地 器 材 等 , 上 课 作 好 准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