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与索赔管理》案例教学法探析

合集下载

建设工程索赔管理案例分析

建设工程索赔管理案例分析

建设工程索赔管理案例分析
在建设工程领域,索赔管理是一个重要且常见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实际
案例,探讨建设工程索赔管理的相关内容,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案例描述
某XX工程公司承揽了一项大型公路建设项目,工程进度较为顺利,但由于当
地气候突变,导致施工进度延误。

同时,设计方在工程标志中存在一处严重错误,需要调整工程设计方案。

这两个因素导致工程无法按原计划顺利进行,影响了工期和成本。

索赔起因
1.气候突变:
–当地气候变化超出预期范围,造成施工条件恶化,无法按计划进行。

2.设计方案错误:
–设计方案中存在严重错误,需要调整设计,导致工程延误。

索赔要求
1.工期索赔:
–工期被迫延长,需要索赔额外的施工时间带来的成本损失。

2.成本索赔:
–由于设计错误和气候影响,工程成本增加,需要索赔额外支出的费用。

处理过程
1.索赔申请:
–工程公司向业主提交了索赔申请,提供了相关证据和支持材料。

2.业主审批:
–业主对索赔申请进行审批,要求工程公司提供更多证据支持。

3.协商解决:
–双方进行协商,最终确定了一定的索赔金额,并签订了索赔协议。

结论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建设工程索赔管理中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工程进度、成本、设计等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及时提出索赔要求,并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与业主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最终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这个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实例,希望可以对建设工程索赔管理有所帮助,使索赔过程更加顺利和高效。

工程索赔管理及案例分析

工程索赔管理及案例分析

建设工程施工 6.2,3 7.3 8.3 11.2 12 13 14.3 16.3,4 18 19.5
合同示范文本 20.2 21.1,2 22 23.3 24 26 27.4 29.1 33.3 (GF-99-0201)35.1 36 39.3 40 41 43
十、索赔的证据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常见的索赔证据主要有:
付合格的施工现场及行驶道路、接通水电等,造成工程拖延和费 用增加 2.业主或工程师变更原合同规定的施工顺序,打乱了工程施工计划 3.业主指令提高设计、施工、材料的质量标准 4.业主或工程师指令增加额外工程 5.业主指令工程加速 6.业主未及时支付工程款 7.设计变更、设计错误或业主、工程师错误的指令或提供错误的数 据等造成工程修改、返工、停工或窝工等。 8.工程数量变更,使实际工程量与原定工程量不同 9. 工程实际地质条件与合同规定不一致
5.因暴风雨造成现场停工8天,要求合同工期顺延8天。 6.由于工程破坏,清理现场需费用2.4万元人民币,业主应予支付。 【问题】 1.监理工程师接到施工单位提交的索赔申请后,应进行哪些工作? 2.不可抗力发生风险承担的原则是什么?对施工单位提出的要求如
何处理?
5 工程索赔管理
5.1 工程索赔的基本理论 5.2 工程项目的工期延误及其索赔 5.3 工程项目的费用索赔
2. 工程索赔的作用 ① 索赔是合同和法律赋予正确履行合同者免受意外损失的权利 ② 索赔是落实和调整合同双方经济责、权、利关系的手段 ③ 索赔是合同实施的保证 ④ 索赔对提高企业和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5.
六、索赔的分类

1. 按索赔当事人分类

➢ 承包商与业主间的索赔


承包商与分包商间的索赔

工程造价法律案例分析(3篇)

工程造价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等领域日益繁荣,工程造价作为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工程造价纠纷频发,给当事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本案例以某房地产开发项目为例,探讨工程造价法律问题。

二、案情简介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于2010年与某施工单位(以下简称“施工单位”)签订了一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施工单位承建一座住宅小区。

合同总价为人民币2亿元,工期为两年。

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工程造价的计算方式、变更条款、付款方式等内容。

项目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变更、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实际工程造价与合同约定存在较大差异。

双方就工程造价问题多次协商未果,最终诉至法院。

三、争议焦点1. 设计变更引起的工程造价增加是否合理?2. 材料价格上涨是否应由双方承担?3. 造价纠纷的处理方式及责任划分。

四、案例分析(一)设计变更引起的工程造价增加是否合理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因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造价增加的,由发包人承担。

”在本案中,设计变更是由于开发商的设计团队在设计过程中对部分细节进行了调整,导致施工单位实际施工内容与原设计存在差异。

根据上述规定,设计变更引起的工程造价增加应由开发商承担。

(二)材料价格上涨是否应由双方承担《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因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工程造价增加的,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合同未约定的,由双方协商解决。

”在本案中,合同中未对材料价格上涨的处理方式进行约定。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内容发生变更的,应当按照变更后的内容履行。

”因此,双方应就材料价格上涨问题进行协商,协商不成时,可依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造价纠纷的处理方式及责任划分1. 协商解决:双方应本着诚信原则,充分沟通,协商解决造价纠纷。

协商过程中,可参考以下因素:- 设计变更、材料价格上涨等实际情况;- 合同约定;- 相关法律法规。

二建实务中的工程与索赔案例分析与处理技巧与经验分享与方法总结

二建实务中的工程与索赔案例分析与处理技巧与经验分享与方法总结

二建实务中的工程与索赔案例分析与处理技巧与经验分享与方法总结在二建实务中,工程与索赔案例分析与处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本文将从案例分析与处理技巧以及经验分享与方法总结两个方面来探讨该主题。

一、案例分析与处理技巧在二建实务中,工程与索赔案例的分析与处理是专业技能的表现之一。

以下是一些案例分析与处理的技巧:1.详细了解合同条款:在分析工程与索赔案例之前,首先需要仔细阅读、理解并熟悉合同条款。

合同条款包括了参建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解决工程与索赔案例的基础。

2.收集并整理相关证据:在案例分析与处理过程中,收集并整理相关的文件、合同、通信记录等证据非常重要。

这些证据将有助于明确各方责任,为案件的处理提供依据。

3.分析案例中的分歧点:通过仔细分析案例中的分歧点,可以帮助确定工程与索赔案例的核心问题。

同时,还可以帮助发现可能存在的合同漏洞或问题。

二、经验分享与方法总结在实践中,对于工程与索赔案例的处理,有一些经验和方法是值得分享的。

1.坚持与项目相关的书面记录:无论是与业主、总承包商还是分包商之间的沟通,都应该坚持书面记录。

这样可以避免后期出现纠纷时的证据缺失。

2.重视合同管理:严格控制合同范围内的工程变更,确保所有工程变更都有书面记录和双方确认。

这有助于避免可能导致索赔的工程变更纠纷。

3.及时提出索赔申请:一旦发现工程进展与原合同有出入,需要及时提出索赔申请。

延误申请时间可能会导致索赔无效。

4.寻求专业法律建议:在处理复杂的工程与索赔案例时,寻求专业的法律建议至关重要。

专业律师能够帮助理顺案件,防止可能的漏洞和问题。

总结:工程与索赔案例的分析与处理需要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法律常识以及实践经验。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案例、运用合适的处理技巧和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以上是本文对二建实务中工程与索赔案例分析与处理技巧与经验分享与方法总结的探讨,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通过学习与实践,我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工程与索赔案例的水平与效果。

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工程索赔探析

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工程索赔探析

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工程索赔探析摘要:工程索赔包括工程费用与工程施工期方面内容,它对于施工单位能否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工程索赔的资料是否准确、真实、完整对于工程索赔能否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工程索赔前言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工程索赔是一项复杂的造价管理工作。

随着国内建筑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施工单位以低价中标来承揽工程建设,工程索赔逐渐成为施工单位增加收益的有效途径。

处理施工索赔是建筑公司、业主保障自身的权益的重要手段,探析索赔的基本原则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工程索赔的现状1、索赔意识较弱在现今国际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我国在索赔方面的教训是很多的,也曾遭受过非常大的损失。

所以在经历了这些教训之后,我国的业主和承包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逐渐了解了索赔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了对其的重视程度。

但一些初入国际市场发展的工程企业,对索赔工作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索赔意识还很薄弱。

2、对索赔的意义理解不到位索赔并不是一种无理取闹的行为,而是一种正当的权利,是在合同的实施过程当中再正常不过的行为。

一项有根据的、有理有节的索赔要求并不是什么不合理的行为,而是在正确的履行合同的基础之上应该得到合理化的赔偿。

但是在我国的很大一部分的建筑企业如果害怕提出索赔的话,会损害和业主之间的关系,觉得索赔得了,对于工程项目后期利润的获得是一种负面的影响,害怕进行了索赔之后会引发双方对簿公堂。

3、索赔证据收集和整理的欠缺因为我国的承包商在对工程索赔的定义上理解模糊,没有正确的理解好索赔的意义。

所以,在平时的工程建设的工作上,就不会刻意的去收集和整理关于索赔的证据。

这就会造成索赔事件发生之后,没有能够使工程师和业主信服的关于要求索赔的证据来,也找不出刻意援引的著名的工程索赔的相关的案例,就造成了索赔的失败。

二、索赔的原则1、严格以合同作为依据。

必须将招标文件及双方合同作为根本的依据,按其规定的有关条例起草索赔意向书,索赔意向书必须包含索赔事件的起因、时间、场所等内容,因此在意向书中应将索赔项目及缘由写明,并应附有计算损失的详细资料及证明。

2021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和索赔-案例分析》

2021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和索赔-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和索赔案例分析案例一背景:某施工单位根据领取的某200m2两层厂房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和全套施工图纸,采用低报价策略编制了投标文件,并获得中标。

该施工单位乙方于某年某月某日和建设单位甲方签订了该工程项目的固定价格施工合同。

合同工期为8个月。

甲方在乙方进入施工现场后,因资金紧缺,无法如期支付工程款,口头要求乙方暂停施工一个月。

乙方亦口头答应。

工程按合同规定期限验收时,甲方发现工程质量有问题,要求返工。

两个月后,返工完毕。

结算时甲方认为乙方迟延交付工程,应按合同约定偿付逾期违约金。

乙方认为临时停工是甲方要求的。

乙方为抢工期,加快施工进度才出现了质量问题,因此迟延交付的责任不在乙方。

甲方则认为临时停工和不顺延工期是当时乙方答应的。

乙方应履行承诺,承担违约责任。

问题:1.该工程采用固定价格合同是否合适2.该施工合同的变更形式是否妥当此合同争议依据合同法律规范应如何处理分析要点:本案例主要考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类型及其适用性,解决合同争议的法律依据。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以计价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价格合同、可调价格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

根据各类合同的适用范围,分析该工程采用固定价格合同是否合适。

解决合同争议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有关规定。

答案:问题1:答:因为固定价格合同适用于工程量不大且能够较准确计算、工期较短、技术不太复杂、风险不大的项目。

该工程基本符合这些条件,故采用固定价格合同是合适的。

问题2: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有关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合同变更亦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若在应急情况下,可采取口头形式,但事后应予以书面形式确认。

否则,在合同双方对合同变更内容有争议时,往往因口头形式协议很难举证,而不得不以书面协议约定的内容为准。

本案例中甲方要求临时停工,乙方亦答应,是甲、乙双方的口头协议,且事后并未以书面的形式确认,所以该合同变更形式不妥。

工程造价调整与索赔管理实务案例

工程造价调整与索赔管理实务案例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工程造价调整和索赔管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工程造价的调整和索赔的发生已经成为常态。

本文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探讨工程造价调整和索赔管理的实务问题。

案例一: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工程造价调整某公司承接了一项大型住宅小区的建设工程,合同签订后,由于市场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导致了工程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

在这种情况下,施工方向业主提出工程造价调整的申请。

经过双方协商,最终确定了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案:根据市场价格指数,按照一定比例对工程造价进行调整,以保障双方的利益。

案例二:工期延误引发索赔某公司承接了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工程,合同约定了工程的竣工时间。

然而,由于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如天气原因、供应链问题等,导致工程的进度延误。

在这种情况下,业主要求施工方承担由于工期延误而产生的经济损失。

施工方则认为工期延误是由于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的,不应承担责任。

最终,双方通过仲裁来解决争议,并达成了一致意见。

案例三:设计变更引起索赔某公司承接了一项高速公路的建设工程,合同约定了工程的设计方案。

然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一些技术难题的出现,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施工方要求业主对设计变更进行赔偿。

业主则认为这是施工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责任,不应承担额外费用。

最终,通过双方的协商和专家的评估,确定了一种合理的赔偿方案。

案例四:质量问题导致索赔某公司承接了一座高层建筑的施工工程,合同约定了工程的质量标准。

然而,在工程竣工后不久,业主发现了一些质量问题,如墙体开裂、漏水等。

业主要求施工方承担由于质量问题而产生的修复费用。

施工方则认为这是由于业主在使用过程中的原因造成的,不应承担责任。

最终,通过双方的协商和第三方的质量评估,确定了一种合理的索赔方案。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调整和索赔管理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二建实务中的工程与索赔案例分析与处理

二建实务中的工程与索赔案例分析与处理在二级建造师实务中,工程与索赔案例的分析与处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提高工程师们对工程和索赔问题的处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本文将以分析与处理工程与索赔案例为主题,为读者提供相关的实务经验和知识。

一、工程案例分析与处理1.1 施工图纸变更引发的索赔案例某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因为业主的需求变更导致施工图纸需要修改,这导致工期延长和施工成本增加。

工程师要针对此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首先,工程师需要通过与业主沟通,了解需求变更的原因及程度,同时评估变更对工程造成的影响。

然后,工程师应与业主、设计师和施工单位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如重新编制施工图纸、协商工期延长或索赔等。

最后,工程师应书面记录变更事项和处理结果,以备后续使用。

1.2 工程质量问题引发的索赔案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是一个常见的挑战。

工程师需要分析该类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例如,某建筑工程出现了墙体渗水问题,导致业主要求索赔。

工程师应首先对渗水问题进行全面的技术分析,确定渗水原因并评估损失程度。

然后,工程师需要与建筑材料供应商、施工单位和业主共同协商解决方案,如重新处理渗水部位、更换材料或索赔等。

最后,工程师应及时记录整个处理过程和结果,以备备案和参考。

二、索赔案例分析与处理2.1 业主索赔案例的分析与处理业主索赔是工程师在实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这类案例,工程师需要有一定的处理经验。

例如,某工程项目出现工期延误,导致业主要求索赔。

工程师首先应评估工期延误的原因、责任归属和索赔金额。

然后,工程师需要与业主沟通,解释工期延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如加班加点工作、调整施工计划或商议索赔金额,以尽量减少产生的纠纷和损失。

最后,工程师应与业主签订索赔协议,并详细记录索赔事项和处理结果。

2.2 分包商索赔案例的分析与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分包商也可能提出索赔要求,这对工程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考验。

有关工程造价管理中工程索赔的探讨

有关工程造价管理中工程索赔的探讨工程索赔是工程造价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指的是施工单位因不可抗力或其他合同约定的情况下,提出索赔要求,要求业主支付额外的费用或赔偿金。

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来说,合理的索赔管理对于维护双方的权益,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工程索赔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工程索赔的概念和分类工程索赔是指施工单位根据合同约定,基于工程项目遭遇不可抗力或业主在合同约定范围内发生的行为,提出的要求额外支付费用或赔偿金的行为。

根据索赔的主体和目的,可以将工程索赔分为以下几类:1. 材料索赔:指施工单位因业主提供的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或者提供的材料种类与原合同不符而导致的额外费用要求。

2. 设备索赔:指施工单位因为业主提供的设备存在故障或不符合要求而导致的额外费用要求。

3. 工期索赔:指施工单位因不可抗力或者业主的行为导致工期延误而提出的索赔要求。

4. 人工索赔:指施工单位因为业主提供的施工人员不符合要求或人工成本发生变动而导致的额外费用要求。

二、工程索赔的解决原则在工程索赔的解决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合同优先原则:在处理工程索赔时,应以已签订的合同为依据,根据双方在合同中所约定的条款和条件进行处理。

2. 事实优先原则:在确定索赔的合理性和合规性时,应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和判断。

3. 合理优先原则:索赔的要求应合理合法,不能损害其他合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需要考虑业主的经济承受能力。

4. 协商优先原则:在处理索赔问题时,应优先通过双方协商的方式解决,以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

三、工程索赔的解决流程针对工程索赔问题,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解决:1. 提出索赔要求:施工单位应及时将索赔要求以书面形式提交给业主,并附上相关的证据和支持材料,以确保索赔要求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2. 讨论和磋商:双方应进行充分的讨论和磋商,明确索赔的事实和理由,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新工科背景下案例教学模式探讨——《工程造价与索赔管理》课程循环式案例教学模式改革

科技风2020年9月科教论坛DO#10.19392/ki1671-7341.202025015新工科背景下案例教学模式探讨——《工程造价与索赔管理》课程循环式案例教学模式改革石晓波申芳肖跃军周建亮宁德春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研究所江苏徐州221116摘要:为遵循我国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理念,提升研究生工程项目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培养其职业胜任力,优化和改革《工程造价与索赔管理》研究生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循环式案例教学模式。

该模式以具体案例教学为基础重新梳理排布教材的知识点,通过课前(教师知识准备)、课中(学生知识获取)和课后(教师/学生知识扩展)三个阶段开展案例教学,借助S-T分析法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行为进行定量表达,评价教学效果和指导完善教学过程,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断循环提升学生实际问题处理能力#关键词:新工科;循环式案例教学模式;工程造价与索赔管理一、绪论自2017年以来,教育部全面启动和部署新工科建设,提岀采用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增强我国工程教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工程管理教学模式应遵循新工科的理念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培养适应技术和管理岗位及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工程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工程管理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专业课程《工程造价与索赔管理》,具有实践性、政策性、专业性、综合性等特点。

大多数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缺乏工程实践经验,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给研究生灌输解决工程造价与索赔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论,学生的知识结构被固化为教材中的章节结构,不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的形成。

案例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提升研究生在真实复杂的工程项目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就目前《工程造价与索赔管理》研究生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施情况来看,存在教学案例选择不合理、缺乏时效性、案例编排缺乏连贯性、案例教学多媒体资源以及新型技术如BIM应用不足 等问题,没有凸显出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能力培养中的真正优势(1)#基于此,提岀以研究生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循环式案例教学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创新教育研究, 2019, 7(6), 724-729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9 in Hans. /journal/ceshttps:///10.12677/ces.2019.76123Analysis on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ofEngineering Cost and Claim ManagementXiaobo Shi, Wanying Liu, Jianliang Zhou, Yuejun Xiao, Dechun NingSchool of Mechanics and Civi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Received: Nov. 14th, 2019; accepted: Nov. 28th, 2019; published: Dec. 5th, 2019AbstractProject Cost and Claim Management is the basic course for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tudents. The case teaching mode that combines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trend of future classroom teaching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cost and claim management course,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 to study and design the case teaching ideas and case library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ode.KeywordsCase Teaching, Project Cost and Claim Management, BIM Technology《工程造价与索赔管理》案例教学法探析石晓波,刘婉莹,周建亮,肖跃军,宁德春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徐州收稿日期:2019年11月14日;录用日期:2019年11月28日;发布日期:2019年12月5日摘要工程造价与索赔管理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利用信息化技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模式是未来课堂教学发展的趋势。

本文通过对工程造价与索赔管理课程教学背景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课程特点及教学内容对该课程的案例教学思路和案例库建设过程进行研究设计,并对案例教学模式进行应用探讨。

石晓波等关键词案例教学,工程造价与索赔管理,BIM技术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通过黑板、投影仪等一系列授课方式传递书本和教案上的信息,学生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以听讲和做笔记的方式学习所有课程。

由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获取知识的状态,导致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学习效率不高。

在此背景下,案例法逐渐引入教学课堂,案例教学是激发学生上课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有利途径,学生的角色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课堂教学模式由此发生了新的转变。

2. 《工程造价与索赔管理》课程改革背景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因建筑工程承包双方对建筑工程承包责任及法律观念不强等造成工期延误、施工质量差等问题引起的工程造价纠纷与索赔时有发生。

《工程造价与索赔管理》是我校面对工程管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工程造价与索赔相关理论知识,初步构建专业知识体系,并逐渐具备对实际案例对工程造价成本进行控制以及工程索赔事项处理的能力。

由于工程类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及特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难以完成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存在以下问题:2.1. 教学内容不深入《工程造价与索赔管理》课程涉及建筑工程造价、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程索赔处理等多方面理论知识,由于课程内容覆盖广,课时少,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在深度上点到为止[1]。

为了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掌握更多有价值的专业知识,如何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选取重点使得教授内容能够真正为学生在实际工程中提供理论帮助是目前课程教学面临的一大难点。

2.2. 缺乏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本课程现有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主导课堂的课本理论教学为主的灌输式教学,学生作为观众,老师将教学知识单向传递,缺少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教材理论性强,学生无法深入工程背景中思考问题,难以培养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课程内容“老旧”现代施工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工程的建设速度和规模日益增加,从而对工程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利用BIM技术等信息化管理方法对工程造价、工程质量等进行控制已成为了建筑业的研究热点。

土木工程类课程往往具有很强的工程背景,课堂教学内容需以实际工程作为载体,课程教材的更新速度滞后于建筑业发展的速度,理论知识死板,课程案例老旧,学生难以接触到实际工程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从而对专业学习丧失兴趣,就业时也难以满足建筑行业对管理人才的高要求。

石晓波等3. 案例教学研究设计案例教学是指基于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进行教学,案例中包含着角色信息、工程信息、环境信息和事件发生经过等供分析和研究的重要数据信息,案例教学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专业性思考,有助于理解复杂问题同时将理论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和协作。

3.1. 案例教学法基本思路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BIM技术已作为一项新的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并在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进行管理具有巨大的应用优势,新技术的推广也对工程管理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利用案例法授课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BIM技术的认识、培养应用BIM技术的能力,并能够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和索赔管理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教学法在本课程的基本应用思路是:首先根据课程内容划分知识点,根据不同知识点从案例库中选取相应的实际工程案例信息作为教学资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先由教师结合案例背景讲授基本知识要点,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利用工程案例资料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BIM技术学习、应用以及案例分析,在具体的工程情境中主动思考探索,再以课堂讨论和汇报形式展示BIM技术在案例研究中的应用过程及案例分析结果,教师通过对学生讨论和汇报的评析,评析内容包括案例知识点涉及、案例分析思路及方法及案例引发的思考等,从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达到学以致用[2]。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采取了“初步学习、粗识浅析–加深理解、培养能力–巩固知识、掌握方法”的学习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和兴趣度,增强了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还有助于学生构建框架清晰且印象深刻的知识体系。

案例教学法设计思路见图1。

图1.案例教学法设计思路石晓波等3.2. 课程案例库建设1) 课程案例特点真实性:部分课程案例是教师根据抽象、理论性的知识点改编或杜撰应用于课程讲解中,虚构的工程案例缺乏严密性和逻辑性,经不起推敲。

教学过程中要选取有实际工程背景的案例,以事实为依据,具体可靠[3]。

不仅能让学生深入实际工程情境中思考问题、获取相关知识,还能初步掌握工程项目管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在就业时满足用人单位的期望。

典型性:由于课程任务多、时间紧,案例内容一定要服务于具体的课程知识点,采用大量案例来解释说明所有知识点是不可行的。

因此,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取舍,“取”理论知识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课程内容采用案例教学,“舍”条理清晰、简单易懂的知识点和粗学内容,采用传统的教师讲解课堂模式加快教学进度;“取”包含一个或多个明确的知识要点、原理或特色鲜明、分析难度适中的代表性案例,达到“一案多理”、“一案明理”的教学效果,“舍”难度过浅或过深、包含知识点混杂无重点的随意案例。

前沿性: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智慧工地等研究热点是目前建筑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极具研究价值和行业人员关注的前沿问题。

选取含有新施工工艺、新管理方法的课程案例能够让学生与时俱进,在收获课本内容的同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启发性:案例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主动思考,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4]。

具有启发性的案例可以产生多种问题分析方式和解决方法,能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发生思想上的交流碰撞,丰富学生的思维模式[5]。

2) 案例库建设过程为满足课程案例具有前沿性、真实性和典型性等要求,需要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案例采集方式[6]。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BIM实验室拥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案例信息,包括工程建设图纸、BIM三维模型、施工组织计划,更可通过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了解获取工程实际施工进度、工程造价变更及现场索赔事项的发生及处理过程等,可为研究生提供多工程信息和BIM技术软硬件支持,BIM实验室需安排专人负责案例库建设与管理工作,案例获取来源可为学校参与建设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实习项目和校企合作中企业单位建造项目等多种途径。

案例库要根据课程所涉及到的不同知识点进行规范化建设,每个案例的设计要包括章节、知识点、案例名称、案例内容、BIM技术应用点、案例分析过程等多方面内容,详细的教学案例设计便于教师针对不同知识点和知识难度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教学。

案例库需定时补充更新,在教学过程中若出现案例过难、无特殊代表性、涉及知识点广而杂等情况,应及时更改教学案例设计或补充案例库。

在学生的思考与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对教学案例探索出新的知识点或案例分析结果,案例库在教学过程中日益补充完善,使得案例教学模式逐步趋于成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4. 《工程造价与索赔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应用4.1. 课程案例库架构及资源应用根据《工程造价与索赔管理》课程不同的案例教学方式,可将案例库分为两大应用类型:利用BIM 技术进行工程造价和索赔管理的实践型案例库和通过BIM技术了解工程实例以帮助分析索赔等问题的理论型案例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