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井冈山实验学校高中语文《表达交流:讴歌亲情,学习写得深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合集下载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内涵,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描绘亲情,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3.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写亲情。

4. 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描绘亲情。

2. 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写亲情。

三、教学难点1. 如何选取典型的材料来表达亲情。

2. 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描绘来表现亲情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学会表达亲情。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的亲情作文,让学生从中学习表达亲情的技巧。

3. 练习法: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亲情写作练习。

五、教学内容1. 亲情的内涵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2. 如何选取典型的材料来表达亲情。

3. 如何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写亲情。

4. 分析优秀的亲情作文,学习表达亲情的技巧。

5. 进行亲情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

2. 讲解亲情的内涵:阐述亲情的定义,解释亲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分析优秀作文:挑选几篇优秀的亲情作文,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表达亲情的技巧。

4. 写作指导:讲解如何选取典型的材料来表达亲情,如何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写亲情。

5. 课堂练习:布置一道亲情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七、课堂练习讲解1. 学生提交作文后,进行批改和点评,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2. 挑选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讲评,分析其表达亲情的优点和不足。

3. 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八、拓展学习1. 推荐一些关于亲情的书籍、电影、歌曲等,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观看和欣赏,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2. 组织一次亲情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亲情的重要性。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亲情的深刻内涵,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亲情的意识和能力,写出充实感人的亲情故事。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亲情。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亲情的定义和内涵,理解亲情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分析亲情文章的特点,学习如何选材、构思和表达亲情。

3. 学习并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亲情。

4. 欣赏和评价优秀的亲情文章,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亲情的定义和内涵,让学生举例说明亲情在自己生活中的体现。

3. 分析亲情文章的特点,让学生了解选材、构思和表达亲情的方法。

4. 讲解并示范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亲情。

5. 学生进行亲情文章的写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6.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7.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亲情的重要性。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亲情文章的特点,掌握写作方法。

3. 采用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亲情。

4. 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互相评价和交流,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2. 学生写作技巧的提高,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亲情。

3. 学生对优秀亲情文章的欣赏和评价能力的提升。

4.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对亲情主题的深入思考。

六、教学资源1. 亲情文章案例:收集一些优秀的亲情文章,用于分析和欣赏。

2. 修辞手法和形象语言的参考资料:提供相关书籍或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和参考。

3. 写作实践的素材:提供一些亲情话题或故事,供学生在写作时选择和使用。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亲情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适用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重要性,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感悟亲情。

2. 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亲情的能力,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学会赞美亲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感悟亲情。

2. 运用文字表达亲情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地表达亲情的感悟。

2. 如何赞美亲情,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与亲情有关的作文范文。

2. 与亲情有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1. 回顾自己与家人相处的点滴,准备分享。

2. 写作文所需的文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播放与亲情有关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感受亲情。

1.2 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相处的点滴,感受亲情。

2. 讲解(15分钟)2.1 教师讲解亲情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2.2 教师讲解如何从生活中发现和感悟亲情,并举例说明。

2.3 教师讲解如何运用文字表达亲情的感悟,并举例说明。

3. 练习(15分钟)3.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写作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3.2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布置1. 根据本节课所学,修改并完善自己的作文。

2. 准备参加课堂展示。

五、课堂展示及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亲情的故事。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赞美亲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反思七、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开展亲情主题的征文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提升写作能力。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分享亲情的感悟,增进家校联系。

八、复习与巩固1. 教师挑选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课堂朗读,让学生感受亲情的美好。

2. 学生结合所学,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巩固所学知识。

九、评价与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2. 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调整自己的写作方向,不断提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表达交流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导学案(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表达交流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导学案(2)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学习目标1.体会亲情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感受。

2.学习把文章写得充实、生动、形象。

学前准备1.课前阅读《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一文,理解感悟话题提出的情感。

2.搜集写作素材。

搜集古今中外讴歌亲情的文学作品、搜集生活中有关亲情的事例。

3. 学法指导:可进行片段作文训练(拆分观点、丰富细节──扩充);提供范文,进行训练,让理论有实践依托。

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1.何谓文章的充实?充实,是指材料丰富、形象丰满。

材料丰富,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富,血肉丰满。

写记叙文,要求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场景描写突出;写议论文,要求论据丰富而典型;写说明文,要求资料丰富。

总之,要力避作文内容陈旧单一、论据苍白无力、资料匮乏的弊病。

形象丰满,指叙事类作文中能够塑造出具体可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做到既能绘声绘形,又能传神,使人物形象有独特的性格、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能真实自然地站立起来。

2.使材料充实的方法A.用排比句铺排材料,使文章充实为了丰富文章内容,可以运用排比句式列举大量的材料,这样既显得材料丰富,又显得有气势。

⑴排比论证没有痛苦的洗礼,就没有曹雪芹笔下悠悠大观园的玉砌青砖,就没有《石头记》的绝世传奇;没有痛苦的洗礼,就没有杜甫诗中句句忧国情、处处辛酸泪的肝胆,就没有“诗圣”的美誉千古流传;没有痛苦的洗礼,又怎能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气势;没有痛苦的洗礼,又怎能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慨叹!⑵反面排比举例及正面排比举例秦桧说,荣华富贵、安逸享乐才是我的追求;慈禧说,不管多少人反对,老祖宗之“法”终不可变……汉文帝说,听了很多意见,我才保持了国家的稳定;刘备说,常听诸葛军师的计策,我才能鼎足三分;波兰谚语说,常问路的人不会迷路:他们很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又有自己的思想,他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B.引用诗文名言,充实材料恰当的引用,不仅能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而且能显示文化修养,特别适合考场作文的使用。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语言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2.掌握描写亲情的语言表达方法3.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加强写作效果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理解亲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2.尊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3.培养对亲情的赞美与感恩之情3. 学习策略目标1.学会合理分配时间,高效完成写作任务2.学会进行事先准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写作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写出描写亲情的记叙文2.能够熟练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 教学难点1.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有感染力2.如何写出真挚动人的亲情记叙文三、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根据给定的资料,学生进行预习,理解文章的主旨内容,整理文章大意,并思考如何刻画亲情。

2. 指导学习1.教师介绍本文题目及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气氛和语言运用技巧。

2.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文章细节关键词、修辞手法,分析亲情表达,以及如何更好地刻画亲情。

3.整合小组讨论结果,展现语言魅力,整理其思维观念,提高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4.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围绕亲情这一主题进行自由发挥。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必要指导。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相互交流,分享写作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提高相互沟通的能力。

2.在小组内分组评选优秀作品,以其为样本优化自己作品,同时对其它组的作品进行批评、分析和评估,提高作文能力。

4. 总结反思1.整体学习的反思和评述2.编写课堂笔记、心得体会3.针对个人存在的问题,认真反思接下来如何努力。

四、教学评估与作业布置1. 教学评估1.能够独立完成描写亲情的记叙文2.能够熟练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培养对亲情的赞美与感恩之情2. 作业布置1.按照教师讲解的口令方法进行口头试讲。

2.要求每位同学完成一篇记叙文作文,题目为“我和家人的一件事”。

3.按照规定要求,撰写书面写作总结。

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5《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5《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5《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及教学反思本文主要探讨人教版高三语文必修5《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一课的教学活动及反思,包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分析等方面。

教学目标本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文章,了解家庭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表达自己对亲情的认知和感悟。

具体目标如下:•了解文章《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的内容和主旨;•通过分析文本,学习描写技巧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含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预习在上课前,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并完成以下预习任务:1.思考自己与家人的关系和亲情体验;2.注意文本中的描写技巧和修辞手法,以及它们对文章效果的作用;3.写一篇读后感,总结个人的认知和感悟。

导入课堂开始,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体验和读后感,以促进情感沟通和情感共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理解阅读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文本分析,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文章的文体和结构;2.文章的主题和主旨;3.文章的描写技巧和修辞手法;4.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和句子。

通过阅读和分析,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并获得更深刻的感悟和认识。

创作写作借助文本分析的基础,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写作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和感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表达自己对家庭和爱的理解和感悟。

总结回顾在本节课的结束前,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并展开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亲情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方法本节课程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讨论法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交流对亲情的看法和体验,并鼓励学生自主表达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阅读教学法阅读教学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本节课程中,通过阅读课文和文本分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写作教学法语文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表达和发挥自己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在本节课程中,通过写作活动,促进学生对亲情的思考和表达,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亲情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感受,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兴趣2、领会到“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谛,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现细腻的至爱至情3、学习把文章写得充实、生动、形象教学重点:口语交流与书面写作教学难点:写得真、写得实、写得细的体悟。

教学方式:启发式,合作交流式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只要我们生活在世间,或者说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离不开亲情。

可以说,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博大无比的亲情中,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亲情吟唱着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对亲情在意,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渴望天空般高远大海般深邃的亲情。

二、请同学说一说有关亲情的诗句并出示汪国真的诗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出家门却永远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母亲的爱》汪国真三、师生共同合作交流:用比喻句来表达对亲情的感悟例:亲情,像一缕和煦的阳光,能融化我们心灵的坚冰;像一段舒缓的音乐,能抚慰你们心灵的伤痛。

但更多的时候,亲情是一份淡淡的牵挂,无论身在何处,心里总有着甜甜的惦念和无尽的感恩。

四、看课件,谈体会。

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打动自己的细节和故事,并写一写小结:亲情是一种深度,是一种没有条件、不求回报的阳光沐浴。

亲情其实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她的本质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情,长者对幼者的疼爱。

可以说,亲情是最朴素的一种感情,不必用任何事物去比拟,也不必用任何词句去修饰。

她只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五、分析例文:1.读《背影》、《祭妹文》、《陈情表》、《江城子》《我与地坛》,讨论这些文章为什么会打动人?2.派代表发言3.总结:写得真充分写得实写得细可见,要想写出讴歌亲情的文章,首先得有对生活的热爱,有对亲情的体验,更要有对亲情的品味。

其次要有丰富的生活和思想。

丰富思想有两个来源,一是自己的生活经历;一是通过对别人经历的体验丰富自己的思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表达交流4.《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教案(邓建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表达交流4.《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教案(邓建军)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要写教学得充实就要写得细、写得真、写得实的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以“品亲情” “析亲情” “写亲情” 三个环节指导学生如何把文章写得充实。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亲情、体验亲情,学会尊重、沟通与回报爱。

教学重、难点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亲情,从而把文章写得充实。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课前阅读必修五“表达交流”中的第二节《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理解感悟话题提出的情感。

2.搜集写作素材。

搜集古今中外讴歌亲情的文学作品、搜集生活中有关亲情的事例。

二、合作探究(一)感悟亲情我为妈妈端洗脚水我的妈妈是一名普通的办公室文秘,每天工作特别辛苦。

繁重的工作压得她喘不过气,遇到工作紧张的时候,妈妈就连早饭甚至是午饭都顾不上吃一口。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给我做完晚饭就睡下了。

有一段时间,妈妈虽然晚上是面带微笑回来的,还和我开玩笑,但是我能看出妈妈内心的疲惫,我很心疼妈妈,就和妈妈说:“周末咱们出去玩几天,放松放松。

”但妈妈却笑着对我说:“没关系,我只是上一天班有点儿累,明天早上就没事了,你抓紧写作业,写完就早点睡。

妈妈去给你热杯牛奶,今天我有点累,就不陪你学习了。

”我回答道:“哦!知道了。

”回到自己的房间,我的心情很低落,一想到这些年来,妈妈起早贪黑地为我付出,从来没有要求过我为她做些什么。

现在我长大了,应该懂事了,我要为妈妈做些什么。

思来想去,除了学习成绩要上去外,我还要每天晚上为妈妈洗洗脚,一盆洗脚水一定会洗去妈妈这一天的疲劳。

开始时妈妈还不同意我这么做,说我只要好好学习,她就很开心,现阶段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但妈妈架不住我的软磨硬泡,最终同意了我这小小的要求。

可是,妈妈只同意我为她端洗脚水,其他的事她自己来,不过偶尔我也会略施小计为妈妈洗脚。

每次给妈妈洗完脚,她都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谢谢,我的乖儿子。

”我就笑着说:“妈妈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说完我们都笑了,笑得很开心,此刻我觉得我们都沉浸在甜蜜幸福的亲情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只知道他好,不知道他有个好妈妈,没有人颂扬过她。
“普通”的具体化:穷。
“善”的具体化:掌勺。
与众不同。
“平常”的具体化:躺椅事件。
“善良”具体化:劝子辞官有上文具体的叙述描写“好妈妈”形象丰满。
【片断练习】
写一件你亲历的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小事,要求写真人讲真事抒真情。
板书设

一、导入新课
二、范文揣摩
她不讲,孩子们格外孝顺她。孩子们长大了,工作了,当官了。她还是照老样子生活,吃平常吃的饭,穿平常穿的衣,做平常做的活儿,说平常说的话,只是对乡亲们格外亲近几分。乡亲们说她好,不像有的人孩子在外面干个芝麻籽大的事就烧不及了。她说:“有啥烧,怕还怕不及哩。”她这是心里话,她怕孩子们当了官就变了,不像个人了。
三、片断练习
四、课后小结
五、作业布置




知识链接:
1记叙文写得充实的标准;
2学习写得深刻的方法:通过一个故事和细节描写来表现讴歌亲情
收获:
1.写议论文要写得深刻,写记叙文要写得充实;
2.学会用情写作。
她有几个孩子,是用奶水汗水泪水养育大的。别的人家给儿女们痛说家史,说老的吃了多少多少苦,受了多大多大罪,他们才得活命才有今天,叫儿女们铭记在心,别忘了报答父母的大恩大德。她不,虽然她吃的苦受的罪比别人大一百倍,她从来不给孩子们讲这些,她心里没想过叫孩子们报恩。孩子们叫她也讲讲。她指指院里树上的鸟窝,说:“鸟还喂子哩,当妈的不该养活孩子?”
教学流程设计
【范文揣摩】妈 妈乔典运
她是一位极普通的农村大娘,没有过轰轰烈烈的业绩,连救助别人的好事也很少做过。她太穷了,实在无力去接济别人,只能陪着流眼泪的人流眼泪。每逢有人讲自己如何英雄如何舍己为人时,她就会想起某年某月某日,一个要饭的来到自己门口,锅里没有一口饭,屋里没有一把米,没有打发人家。想起这些她就脸红、叹气,觉得自己活得不像个人。村里人可不这样看她,都说只有她才是个真善人。吃食堂时,大家选她打饭,掌握勺叉。一天三两二两粮食,有时一两半两,分成三顿,又分到每勺里能有几粒糁子?掌勺的要想对你好,从锅里猛地捞一勺,便稠的多稀的少,不管别人死不死保你活着。要想坑你,从上面给你撇一勺,便全是清水没有稠的,别人活不活保你得死。她不,不论给谁打饭,打之前都要先把锅咕咚咕咚搅搅,搅匀了再打,人们喝到碗底比比,沉在下面的糁子都差不多。社员们说她好,承她的情,她不领情,她说:“我给你打多了?”有的干部们去打饭,叫她别搅,从锅底盛。她装作没听见,还照样搅,便说她是瞎子,她不认帐,她说:“给你打少了?”后来批她斗她,说她不分好人坏人,不分敌人自己人,没有立场,没有觉悟,叫她检查,她怯怯地说:“我想……”质问她想什么?她喃喃地说:“我想都是人!”
一次,儿子捎回来一张竹子做的躺椅,她看了很不高兴,说:“买个这干啥?”
儿子表白道:“您上岁数了,有时候累了坐坐躺躺方便些。”
她说:“我不要,想坐了有小椅,想躺了有床,你再拿走。”
儿子很为难,解释说这是最低档次的东西,不算个什么。她说:“别看左邻右舍只隔个山墙,我只要躺下去大腿往二腿上一翘,马上就变成十里八里远了,谁还和咱来往?”
“这可不是玩的,你要觉着自己没这个能耐,赶紧回去给上级说说辞了,别误了公家的大事!”她说得十分恳切,看着他。
“我学着当。尽量当好。”他看看她眼睛里的焦急不安,便低下头不敢再看了。
这天夜里,娘儿俩睡在一起。他睡着了,她可没睡着,她一直想到天明,想些什么她也说不清了。
儿子要走了,问:“妈还有啥事没有?”
在她坚持下,儿子只好把躺椅又拿走了。
过了几年,一天人们来给她报喜,说县里开人代会,她的儿子选上县长了。她没喜,心里倒像突然塞了块石头。他怎么能当县长?他会当吗?一天里捎了三趟信儿叫儿子回来。儿子以为出了什么事,散会后半夜赶回家里,见妈好好的,就急切地问:“妈,有啥事?”
她叫他坐下,怀疑地问:“听说你当县长了,真的?”儿子说:“真的。”“你能干得了吗?”“这──”儿子笑笑不知怎么回答。
“妈没能耐,你们从小跟着妈没享过妈的一天福。”她突然双手拉住了儿子,眼泪噗噗嗒嗒流下来,呜咽着说:“你当县长了,妈也不求享你的福,妈只求你一件事,别叫人们提着你的名字骂你妈,行吗?”
“妈!”他不由也流下了眼泪,心里好酸,说:“妈,我报答不了你的恩情,要再叫人家骂你,我还算你的儿子吗!”
他走了,去当县长了。妈的话片刻不停地伴着他,一年一年地过去了,人们都说他是个好县长。每当他听到颂扬之词时,他就想,我真是这么好吗?小心,别叫人背地里骂我妈妈。于是,他就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随时检点自己的一举一动,工作做得更好了,对群众更亲近了。
课题
江西省井冈山实验学校高二语文《表达交流:讴歌亲情,学习写得深刻》教案(人教版必修五)
目标
1.用真挚的心灵感悟亲情,挖掘亲情。
2.运用动人的语言描写亲情,捕捉丰富的细节表现亲情。
教学重点
用真挚的心灵感悟亲情,挖掘亲情,讴歌亲情。
教学难点
运用动人的语言描写亲情,捕捉丰富的细节表现亲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