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合集下载
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

探究二
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呢?应该怎么做?
探究一解析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的,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事物的联系,人们既不 能忽视或消灭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客观上不存在 的联系。一枚铆钉与一个国家的命运的关系更加说明了 人们如果不认识或忽视客观事物的联系,就会受到客观 联系的惩罚。
内部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 人的生理结构等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物质世界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
整个世界
精神世界
普遍联系的 有机整体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普遍性)来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2
普 遍 性
事物 之间 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
自然界 人类社会 精神世界
探究一
一个粗心的工人在制造铆钉时忘了给其中一枚做个钉帽。恰巧 这枚铆钉被用来给该国元帅的千里马钉马掌。在一次抗击外敌入侵 的战斗中,马掌脱落,但元帅并不知道继续追赶敌人。不久,马的 脚伤太重而马失前蹄。元帅从马上摔下来,被乱马踩死。顿时,群 龙无首,军队大乱。敌军乘机反扑,一举灭掉这个国家。
请问,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
形式:
联系的多样性
直接联系———— 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 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 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 偶然联系 因果联系,整体部分联系……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城门 失火了
“火水鱼”
水池没水了
现象联系与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
看见引力?”
7.1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认为人在联系面前 可以根据事物固有 无能为力的观点是 的联系,改变事物 错误的。 的状态,调整原有 的联系,建立新的 联系。
针对练习:
•
• • • • • • • • •
孩子:“爸爸,小华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 了,你怎么不会呢?” 爸爸:“小华的爸爸总是吃鱼,所以就会游 泳,爸爸我不常吃鱼,怎么会游泳呢。” 孩子:“可是,爸爸你总吃鸡,你会下蛋吗?” 这则笑话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B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联系是客观的 C.联系是可以改变的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你如何看待这种联系?
议一议
联系是客观的,是否 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 能为力呢?
(4)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 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 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 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青藏铁路
南水北调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错误。在实践中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 体联系,其根据是事物的固有联系以 及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而不是自己的 需要。
知识疏理
原理
联系 的普 遍性 联系 的客 观性
世界观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 机整体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 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
方法论
用联系的观点 看问题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 系中把握事物,切 忌陷入主观随意性 和诡辩论
联系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 的多 联系是多样的、有条件的。 展的条件,一切以 样性 时间、地点为转移。
C
B
3 、近年来,科学研究一再证明,世界各地不 断爆发的恶性传染性疾病,绝大多数是因动物 携带的病菌通过多种渠道传给人体造成的。这 给我们的警示是( ) A.联系是普遍的 B.人最终能战胜自然 C .要尊重联系的多样性,做到既要注重客观 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 D.人在联系的客观性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课件7: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第4 页
联系是既然普遍的,是否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比 如我与西班牙的牛有联系吗?为什么?
我
?
第5 页
注意: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 系,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第6 页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联系是普遍的 决定
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第7 页
1. 有人把“8”视为吉利的数字,而把“4”视为不祥的数字 2.喜鹊报喜,乌鸦报丧 3.人的命运由指纹手相决定 4.左眼跳喜,右眼跳灾
第1 页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1课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第2 页
阅读教材54--57,思考: 1、什么是联系? 2、联系有哪些特点? 3、这些特点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3 页
一、联系的普遍性
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 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联系是客观的
决定
第 13 页
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 主观随意 联系具有客观性,但并不意味着人对 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 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建立新的联系。
第 14 页
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
C 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
A.联系的主观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联系的普遍性
三、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页
“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见万有引力?”
现象联系
本质联系
第 17 页
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 立、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主观臆造的联系
一个福娃头上是条鱼,代表鱼 米之乡,于是湖南闹雪灾了! 一个福娃头上是风筝,代表潍 坊,于是山东撞火车了; 一个福娃头上是藏羚羊,于是 西藏出事了; 一个福娃头上是火炬,于是火 炬出事了; 一个福娃头上是熊猫,于是四 川出事了!
【方法论】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 任何一个事物能够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 系的统一整体。
原理总结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 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 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请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分析这些现象。
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塑料袋的 生产、使用和人类生活、环境保护具有密切的联系。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正视客观联系而不能忽视客观联 系。而针对塑料购物袋泛滥的危害,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出 台相关规定,限制或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正是正视了事 物的客观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各种条件。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认识事 物的有利条件,也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一切以时间、 地点、条件为转移。我们既要看到塑料袋给我们带来的方 便,又要看到它给人类带来了环保灾难。
本课主要内容
1.什么是联系? 2.联系有哪些特点? 3.各种特点给我们什么启示?(方法论)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什么是联系?
事物之间
自然界
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
联 系
外部联系
相互制约
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雾霾致高速封闭,航班停航,飞机延误。
严重雾霾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危害生命 安全。
雾霾天会诱发多种疾病。雾霾对于患有哮喘的人 群会引起气短、胸闷等不适,造成肺部感染。 PM2.5对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有较大的破坏 力,会增加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诱发脑梗死
雾霾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切身相关。雾霾 不仅破坏环境,干扰我们的出行,最严重 的危害是对人体的危害,严重雾霾会危及 我们的生命。
联系的普遍性
一、 联系的普遍性
(一)原理内容: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 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 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 (1)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 的联系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 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二)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家电 家具
玻璃
建筑 材料
水泥
房地产
其他 产品
卫浴灯饰
广告
服务业
物业管理
装修 设计
在思维领域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
继承与发展 继承与发展 继承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
继承与发展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 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 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 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 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 的画面。 ——恩格斯
联系的普遍性是否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都 有联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 事物之间都有联系。注意:联系是有条件 的。
如:电风扇由发动机、扇叶等部分组成,这是风 扇这一事物的内部联系,而风扇要给人带来清风, 就必须给它插上电源,没有电,风扇就不会工作 了,电源是风扇能给人带来清风的条件。
7.1世界是普遍联系(共27张PPT)

( 1)联系具有普遍性
2.联系的特征
(1)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内部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 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一切事物都与周围 横向联系 其他事物联系着 纵向联系 自然界 人类社会 相互联系的统一 整体。
遍联 性系 的 事物之间 普
整个世界
人的思维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2.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一个概念,三个特征)
1.概念:
2.特征: (1)联系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 (2)联系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联系多样性:要求我们逐一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 和发展的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①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 观的。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 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人类通过科技创新不仅解决全球 互联网发展的问题、驱动全球经济的协调 发展,还让互联网科技的创新力量惠及全 人类。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 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 体联系。网络购物、社交网络……互联网 正改变着人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为 人类的发展勾勒出未来的美好蓝图。
1、【答案】(1)联系具有普遍性。雄安新区的 规划考虑地理位置、基本条件以及定位体现出坚 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 周边部分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同 时具有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规 划建立雄安新区体现了在把握事物故有联系的基 础上,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雄安新区的规划,不仅 考虑现有的自然条件,还要考虑各种社会环境, 这体现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分析和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联系的特征
(1)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内部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 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一切事物都与周围 横向联系 其他事物联系着 纵向联系 自然界 人类社会 相互联系的统一 整体。
遍联 性系 的 事物之间 普
整个世界
人的思维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2.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一个概念,三个特征)
1.概念:
2.特征: (1)联系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 (2)联系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联系多样性:要求我们逐一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 和发展的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①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 观的。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 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人类通过科技创新不仅解决全球 互联网发展的问题、驱动全球经济的协调 发展,还让互联网科技的创新力量惠及全 人类。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 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 体联系。网络购物、社交网络……互联网 正改变着人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为 人类的发展勾勒出未来的美好蓝图。
1、【答案】(1)联系具有普遍性。雄安新区的 规划考虑地理位置、基本条件以及定位体现出坚 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 周边部分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同 时具有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规 划建立雄安新区体现了在把握事物故有联系的基 础上,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雄安新区的规划,不仅 考虑现有的自然条件,还要考虑各种社会环境, 这体现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分析和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高中政治必修4: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
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 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呢? 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呢?
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具有客观性,但并不是说人们对 事物的联系是无法改变的。 事物的联系是无法改变的。人们可以根 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A
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是否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 都有联系
议一议
众所周知,中国人有许多都喜欢“ 众所周知,中国人有许多都喜欢“8” 而不喜欢“ 和“6”而不喜欢“4”和“7”。原因是他 认为: 意味着发, 意味着顺, 们认为:“8”意味着发,“6”意味着顺, 与死亡有关, 与生气有关。 而“4”与死亡有关,“7”与生气有关。 那么“ 那么“8”和发,“4”和死之间确实 存在着必然联系吗? 存在着必然联系吗?
联系的含义 联系 联 系 的
联系 联系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 一个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包括哪些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包括哪些观点? 包括哪些观点 (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 )联系具有客观性, 握事物。 握事物。 (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 )联系具有多样性, 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 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 为转移。 为转移。 (4)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 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5)整体和部分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既要树立全 )整体和部分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最优目标;又要重 视部分,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视部分,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课件8: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3)联系的多样性
直接联系
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
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
现象联系
必然联系
偶然联系
横向联系
纵向联系
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方法论要求: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 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第 13 页
下列事例属于什么联系?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唇亡齿寒 时势造英雄 无风不起浪 虚心使人进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第 17 页
①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中国方 案”五点主张锁定网络空间,兼顾各类联系,坚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②“中国方案”五点主张立足客观现实,顺应人们诉求,既注意客观条件,又恰 当运用主观条件。 ③“中国方案”五点主张尊重各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状况并关注文化间的交流, 既把握事物内部条件,又关注事物外部条件。 ④“中国方案”五点主张锁定智能互联带给人类的空前发展机遇,正视互联网存 在的问题,既认识事物有利条件,又重视事物不利条件。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1课时
第1 页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用以下列题材作画:
第2 页
“踏花归去马蹄香”
“深山藏古寺”
“蛙声十里出清泉”
第3 页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特点: 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1)联系的普遍性
讨论:喜鹊报喜,乌鸦 报丧……这种联系是客 观的吗?生活中还有类 似的例子吗?
第 10 页
破坏雨林
水土流失 联系具有客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个世界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 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
3、联系具有客观性
A.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 分为:自在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它们都是客观的
3
3、联系具有客观性
A.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 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 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C.联系是客观的,但是人可以根据事物固 有联系,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不是,因为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只有当条件具备的时候才会有联系.
6
原理
内容(世界观)
要求(方法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 把握事物;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 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 态,建立新的联系。
一切事物和周围事物联系 联系具 着;事物内部各部分、要 有普遍 素相互联系;世界是一个 性 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19
3、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寻求最优 目标
依据
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整体具有部 分所不具备的功能.(世界观或原理)
(2)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 发展
依据
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关键的部分会 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世界观或原理)
《 只要驼背能直, 庸 管你生死乎? (1)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其中, 人 整体统率部分,处于主导,具有部分所不具 治 有的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会影响部 思考: 驮 分。(世界观) 如此治 (2)这就要求我们要处理整体与部分关系时, 》 驼违背了
教练排兵布阵, 队员各司其职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喝,可是油缸里只有一点点油,谁也喝 不到。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一只老鼠咬住另一只老鼠的尾巴, 三只老鼠连成一串,换班下去喝。 第一只老鼠最先吊下去喝,他想油只有一点点,我先喝个饱。 上面两只老鼠见第一只老鼠喝起来没完,都急得很,最上面的老鼠 急得说:“给我们留一点”,可一张嘴,下面的两只老鼠就到缸里 去了,他一慌也跟着掉了下去。结果三只老鼠都再也未能爬出来。
系
5、系统优 化的方法
1、联系的 含义及普遍 性 2、联系的 客观性
(对应)方法论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 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 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 优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 整体的发展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 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 37 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这三只老鼠有没有按系统优化方法的原则要求和综合的思 维方式去做? 没有。 (1)第一只老鼠只顾自己利益,没有着眼于整体,,违 背了整体性原则。 (2)三只老鼠在整个过程中配合不当,结构无序、欠佳。 违背了有序性原则和优化原则, 即没有将彼此联系起来考 虑问题。所以不能最终达到系统最优,不能实现整体功能 34 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一)整体与局部是辩证统一 的关系
1、整体与部分的区别
(1)整体和部分的含义不同 整体 部分
事物的全局及发展的全过程
事物的局部及发展的各个阶段
生活中的整体与部分
(1)人体与其组成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2)学校与其职能部门(如:教务处、政教处、总务 处、办公室、团委、各年级、各班)
(3)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氧原子
A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B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C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D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 18 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一)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内涵不同 区 别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 它是一;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 的各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联系具 有客观 性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 物本身所固有的,是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
联系具 有多样 性(条
件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别,事物的联系也是 条件,一切以时间、地 多种多样。 点、条件为转移。 7
第七课 第二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8
探究与共享
盲人摸象
坐井观天
从哲学的角度 说说他们的可笑 之处在哪里?
(4)人的一生与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老年期
整体
部分
思考:钟表是由各个零部件组成,但任何一个零部件 都不具有计时的功能,说明了二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间是什么关系?
(2) 整体与部分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 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从属于整体,服务于整体。
如:
• 水由氢和氧化合而成,氢和氧都没有 水的功能。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 地位、作用、 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功能不同 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 系
相互依赖 密不可分 相互影响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为 部分。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 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15
1986年1月28日,美国 “挑战号”航天飞机失事,造成 7名宇航员遇难,几十亿资金化 为乌有。原因只是因为一个很不 起眼的密封圈在点火后破裂,燃 烧火焰热流外溢波及油箱,引起
(2)相互影响
密封圈破裂,航天飞机失事。” 部分 影响 整体
部分也影响整体,甚至在 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 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 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1、俗话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 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 ) 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局部的性质和意义的体现离不开整体。 C、既要统观全局,又要照顾局部。 D、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8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就告诉我 们( ) A.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B.要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C.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1+1+1=0 即 ‹3
28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为什么1+1+1<1? 部分如果以无序、不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 整体的功能小于部分的功能之和。 即1+1<2(条件:系统的内部结构无序、欠佳) 29
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方法论)
A.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科学发展观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2)系统的基本特征 (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36
世界观
辩 证 的 联 3、联系的 多样性 系 4、整体和 观 部分辩证关
4
4、联系的多样性
A.原因:事物的多样性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 B.形式: 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C.要求: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
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 点和条件为转移。
5
思考: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那是
否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
(或说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39
2、苏轼在《琴诗》中写道:“若言琴上有琴 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琴、指头、琴声 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 A、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 B、系统与要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D、整体功能总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 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30
还是原来的马,只是调换 了出场的顺序,就可以转败 为胜。
田忌 上
败
上
齐威 王 上
田忌 上 胜
齐威 王
中
败
中
中
胜
中
下
败
下
31
下
败
下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飞机的任何一个零件都不能自己飞上天
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13
2、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1)两者不可分割 整体由部分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 存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成 其为部分。
14
战国时期燕太子丹的故事
据说燕国太子丹百般讨好荆轲,为的是要 荆轲去刺杀秦王,在临行前的宴会上,太子 丹特意叫来一个能琴善乐的美女为荆轲弹琴 助兴。荆轲听着悦耳的琴声,看着美人那双 纤细、白嫩、灵巧的手,连连称赞:“好手! 好手!”并一再表示:“但爱其手。”听着 荆轲的称赞,太子丹立即命令人将美人之手 斩断,放在盘子里,送给荆轲。 思考:这则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C.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优化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 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
24
一个和尚挑水吃(2桶水)
25
两个和尚抬水吃(1桶<4桶)
26
三个和尚没水吃 (0桶<6桶) 1+1+1≠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