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的手抄报插画

合集下载

小学生书法对联大全手抄报二年级

小学生书法对联大全手抄报二年级

⼩学⽣书法对联⼤全⼿抄报⼆年级 对联,具有超⾼的艺术⽔平,如⽟不琢不成器;⼈不学不知道。

今天⼩编在这给⼤家带来⼩学⽣书法对联⼤全⼿抄报⼆年级,我们⼀起来看看吧! ⼩学⽣书法对联⼤全⼿抄报⼆年级(⼀) 1.书⼭有路勤为径,学海⽆涯苦作⾈。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苦寒来。

3.学海,让我们游泳;书林,让我们欣赏。

4.你之⼼,在书林⾥;我的脑,在学海中。

5.风声⾬声读书声,声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

6.故作轩窗掩苍翠;要将弦诵答潺湲。

7.天资聪颖慧根尚在;⽣性懒惰才智枉存。

8.⾃学好学勤学学⽽⾃⽤;⽆思厌思废思思⽽⽆功。

9.⽟不琢不成器;⼈不学不知道。

10.学如黄鹤习如鹊;勤如⽻翼奋如翅。

11.懒惰厌学难成器;勤奋博学出状元。

12.努⼒拼搏,今朝汗洒书本;冲刺飞跃,明⽇笑映容颜。

13.胸中万卷风雷动,⽆端直奔笔下来。

14.书到⽤时⽅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15.学如逆⽔⾏⾈,不进则退;⼼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

⼩学⽣书法对联⼤全⼿抄报⼆年级(⼆) 1、成都杜甫草堂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龙腾虎跃⼏诗容;先⽣亦流寓,有长留天地,⽉⽩风清⼀草堂。

2、武汉黄鹤楼 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江东去; 窗户间堂堂⽇⽉,尽四时凭眺,⼏曾见黄鹤西来。

3、黄州⾚壁 铜琶铁板,⼤江东去; ⽉明星稀,乌鹊南飞。

4、九江琵琶亭 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夜; 荻花瑟瑟,魂消明⽉绕船时。

5、镇江北固⼭多景楼 登楼便欲凌云去; 临⽔应知得⽉先。

6、桃花源、陶渊明祠 (1)说甚神仙,看千年⽯洞开时,城郭⼈民还是耕⽥凿井; 阅成古今,听半夜⾦鸡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流⽔桃花。

(2)门前学种先⽣柳;岭上长留处⼠坟。

7、⼴州黄花岗 七⼗⼆健⼉,酣战春云湛碧⾎; 四百兆国⼦,愁看秋⾬湿黄花。

8、杨州梅花岭 葬⾐冠有淮南抔⼟,冰⼼铁⾻伴取岭上梅花; 殉社稷在江北孤城,剩⼭残⽔留得风中劲草。

书法知识的手抄报内容

书法知识的手抄报内容

书法知识的手抄报内容书法知识的手抄报图片1书法知识的手抄报图片2书法知识的手抄报图片3书法知识的手抄报图片4书法知识的手抄报图片51.字形正倚交错,大大小小,开开合合,线条粗细变化明显,跌宕有致。

最末一行写歪了,歪得简直要倾倒,但这样的倾斜并不生硬,反倒更见自由,体现出他的任情恣性的一面,自成格调。

陈容取势险峻,他结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轻,有“来如雷霆收震怒”之美。

他行笔迅捷,用笔有力,发力沉重。

2.朴实无华而兼纳乾坤。

3.老师的字,是成年累月的象征,一笔笔铿锵有力。

4.张扬跋扈,丝毫不受束缚,甚至整行一笔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纵逸,来去无踪。

5.老师的字,如花瓣般,香气远播,越发清芬。

6.龙蛇竞走、磨穿铁砚。

7.其色,其形,其浓淡枯湿,其断连辗转,粗细藏露皆变数无穷,气象万千。

8.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具有了最为生气灌注的特点。

9.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或劲键或婉转,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矫健勇猛的壮士,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

柳体楷诀百韵歌基本笔画运笔方法点基本笔画运笔方法柳体笔画多呈匀衡瘦硬之态,起收、转折多采用魏碑楷书斩钉截铁的方笔写法,刻意追求点画的方正有力,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道劲,显得英气逼人。

柳字舍弃了颜体笔画横细竖粗的态势,也不同于颜体笔画的浑厚宽博。

如“朱、君”。

人们一般把汉字笔画按大类归纳为八种——点、横、竖、撇、捺、折、钩、提,称为“八种基本笔画”,并由此演化出诸多不同的笔画来。

笔画功用横竖立骨架,撇捺展神韵。

折出阳刚气,钩提现精神。

点活如眼睛,顾盼灵气存。

(一)点点是书写笔画的开端,许多笔画起、收笔的顿笔就是一个点,如横、竖都是两点加一画,撇是一点加一画。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点画虽小,却也要起、行、收分明,把握好提按、藏露、快慢、方向等变化,要写得厚重、灵动,各具神态,不能含混不清,状如牛头。

要避免凹腹、缺角、臃肿、枯干、粗糙等病笔。

书法家的故事手抄报大全

书法家的故事手抄报大全

书法家的故事手抄报大全手抄报一:书法家的故事书法家的故事(1):掘墓偷艺钟繇是东汉末年人,他对于书法学习十分的执着热衷,几乎已经到达痴狂的地步。

据说他以前在抱犊山读书,为了练习好书法,将山中的石头、树木都写成了黑色。

有一次,他和曹操、韦诞等人谈论书法用笔,因为兴致浓厚,以致于睡前还不断的心摹手画,竟然将被子给划破了几个洞。

韦诞也是当时一位书法家,据说他手头东汉大书法家蔡邕的“笔论”,因此他的书法水平十分高,当时人都推崇他的书法,认为是当朝第一书法家。

钟繇想向韦诞借阅这本“笔论”,但韦诞就是不肯,三番五次的拒绝,钟繇气得捶胸呕血,幸亏曹操用五灵丹救了他一命。

等到韦诞过世后,钟繇便派人从坟墓中挖出那本书,反覆研究,最后了解用笔的奥妙。

书法家的故事(2):潜心苦学墨当饭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

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

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懂的《笔说》。

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

过了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果然有些变化。

一天他的老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一惊,对人说:“这孩子必须是看到书法秘诀了,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到达成年人的水平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必须会淹没我的名声的。

”王羲之并没有因老师称赞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他临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到达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

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

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

原先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

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

【爱书法手抄报图片大全】书法手抄报内容大全_关于书法的手抄报图片_(5)

【爱书法手抄报图片大全】书法手抄报内容大全_关于书法的手抄报图片_(5)

爱书法手抄报图片大全:书法历代名家二米芾米芾[fú](1051-1107),自署姓名米或为芊,芾或为黻[fú]。

北宋书法家、画家。

祖籍安徽无为,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

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

书画自成一家。

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

善诗,工书法,精鉴别。

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宋四家之一。

蔡襄蔡襄(1012-1067),字君谟,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专家,奸相蔡京的从兄。

原籍福建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1030年(天圣八年)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

卒赠礼部侍郎,谥号忠。

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

赵佶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5日),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

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

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在位26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

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

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

并还说如“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赵孟頫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关于书法的手抄报内容资料]书法手抄报内容大全

[关于书法的手抄报内容资料]书法手抄报内容大全

[关于书法的手抄报内容资料]书法手抄报内容大全1、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

——清代学者方玉润《星烈日记汇要·游艺》2、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面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

——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王羲之传论》3、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

——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议》4、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蔡邕《石室神授笔势》5、婉若银钩,漂若惊鸾。

——西晋书法家索靖6、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7、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松年《颐园画论》8、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到底谁耍谁爸爸带着儿子逛动物园,走到猴子区时,爸爸对儿子说:“你想不想看猴子表演?”儿子说:“想!”爸爸于是抓起一颗爆米花,高高地抛往猴子处。

只见老猴子飞身一跃,在半空中接下了爆米花,然后轻巧地落在地面,将爆米花塞入口中。

爸爸又拿出一颗爆米花往上抛,老猴子又是一个飞跃……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要费力将爆米花抛那么高呢?丢在地上让猴子自己捡来吃不是一样吗?”爸爸说:“傻孩子,如果不把爆米花往高处抛,猴子会往上跳吗?你看猴子跳得多滑稽,这就叫‘人耍猴’。

”围栏内,小猴子也在问老猴子:“妈妈,你为什么要跳那么高去接爆米花呢?等爆米花掉在地上后再捡来吃不是一样吗?”老猴子说:“傻孩子,如果我不高高跳起来接住爆米花逗逗他,他还会再丢爆米花吗?这就叫‘猴耍人’。

”。

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书法作品展示

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书法作品展示

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书法作品展示
以下是一些来自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的书法作品展示:
1. 《静态思维》:这幅作品以古朴、雅致的字体勾勒出一朵盛开的荷花。

荷花象征着纯洁和圣洁,表达了人们内心的平静和思考的力量。

2. 《山水之美》:这幅作品以行草字体写下了一首山水诗,画面中卷云流水、奇峰异石,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作品展示了青少年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3.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幅作品大胆运用了传统的隶书字体和现代的色彩搭配,展现了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创新意识。

4. 《心灵的花开》:这幅作品以魏碑字体书写了一段感人的文字,同时配以精致的花卉图案装饰,呈现出一种优雅和温暖的氛围。

5. 《追寻佛国之梦》:这幅作品以楷书字体书写了一段佛教经文,通过简洁而抽象的线条表达了对佛家智慧和慈悲的追求。

这些书法作品展示了全国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知识的理解和创造力表达,展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积极参与。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体现了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努力。

书法手抄报

书法手抄报

书法手抄报书法手抄报内容1:书法历代名家李斯著名书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

《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玡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

钟繇钟繇(yao)(151年-230年),字元常。

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

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钟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

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张芝张芝(公元?—192)字伯英,东汉大书法家,人称之为“草圣”。

敦煌郡渊泉县(今甘肃安西县东)人。

张芝的草书源自杜度,崔瑗,尔后,自立门户。

被庾肩吾《书品》评为“功夫第一,天然次之”.与钟繇,王羲之并列为“上之上”品。

卫夫人卫铄,别称卫夫人,名铄,字茂猗(公元272-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是晋代著名书法家。

卫铄为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

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卫铄夫李矩亦善隶书。

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

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书,卫夫人是“书圣”的启蒙老师。

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世称“书圣”。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玡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著名书法著作有《兰亭序》等。

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1] 。

因此,《书谱》概总为:“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有二王之妙”。

四人被称为古代书家“四贤”。

书法手抄报内容2:书法的五种书体篆书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

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

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

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三年级优秀书法软笔作品

三年级优秀书法软笔作品

三年级优秀书法软笔作品近年来,书法在学校中备受重视,许多学生都投入了学习书法的行列。

在三年级学生的作品中,也能看到一些优秀的书法软笔作品。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我所见过的三年级优秀书法软笔作品。

是一幅名为《童心》的作品。

这幅作品的作者是一位三年级学生,他用软笔书写了两个字——童心。

这两个字的书法非常工整,每一笔都非常有力,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

整幅作品的布局也非常合理,字体的大小、间距的处理都非常得当。

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小学生童心未泯的纯真与活力。

是一幅名为《自由》的作品。

这幅作品同样是用软笔书写的,字体端庄大方。

整幅作品以大字为主,字体的线条流畅自然,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作者在作品的右下角还加上了一个飞翔的小鸟的形象,更加突出了自由的主题。

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小学生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是一幅名为《和谐》的作品。

这幅作品的字体非常工整,每一笔都非常有力,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

整幅作品的布局也非常和谐,字体的大小、间距的处理都非常得当。

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小学生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祝福。

是一幅名为《努力》的作品。

这幅作品的字体非常工整,每一笔都非常有力,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整幅作品的布局也非常合理,字体的大小、间距的处理都非常得当。

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小学生对努力学习的鼓励和支持。

通过这些三年级优秀书法软笔作品的欣赏,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们在书法方面的才华和努力。

他们用自己的笔触,展现出了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学习书法,小学生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向这些小学生学习,用心去感受艺术的魅力,用笔去书写美好的人生。

无论是书法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让我们一起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书法软笔作品,为美好的未来添砖加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书法的手抄报插画
导语:书法,是“国粹”之一,是一门最古老的艺术。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书法的手抄报插画,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我很喜欢书法。

一提到书法,我又是烦恼,又是欣慰,在学习书法的这几年来,让我收获了许多,也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记得四年级的时候,一天无意中看到了正在练书法的桑老师,他手中握着一根毛笔,在一张大大的纸上写下了“持之以恒”四个大字,那几个字是那么的刚劲有力,活灵活现,像一只只跳跃在纸上的精灵。

就这样,我对书法有了一种萌生。

于是我就跟着老师学书法,刚开始老师对我很严格,握着我那微微颤抖的双手在纸上学笔画,可我写的字歪歪的,特别是“一”字,超像一条毛毛虫,再看看旁边的哥哥姐姐们写的字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超过他们,那种羡慕成了我练字的动力,是他推动着我朝书法这方面一直走下去,永不放弃。

一日过一日,我的字由“毛毛虫”变成了可爱的“小精灵”,总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冬天时候,就算再冷,也仍然会看我我那冻得通红的双手在纸上划过,现在想起那段日子,心里总有些酸。

渐渐地,“毛毛虫”变成了秀丽端庄的字,在学校也经常比赛,而比赛的结果总会让我大吃一惊,最近老师还让我去参加全国的书法考级,没想到居然考了5级,当我手上捧着一张厚厚的证书时,心里热乎乎的饿,这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学书法如一炉火练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书法伴随我一天天成长,我身后的脚印也变多了,每一个脚印就像一根树枝勾起了我学书法的每一刻,也留住了我的酸甜苦辣。

也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勇于尝试,哪怕做得不好,只要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结果必定是甜的,有益于成长道路上的。

还让我明白了另一个道理:只要有梦想,有目标,并朝这个目标去奋斗,成功,就在前方,只是因为某种原因看不到它而已,只要你相信它就在前面等着你,而且有一天你也会站在你梦想的地方向全世界的人宣布:“我成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