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

合集下载

基础护理学简答题大全

基础护理学简答题大全

基础护理学简答题大全基础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对病人进行有效护理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基础护理学的常见简答题:1. 基础护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基础护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患者的评估、日常健康照顾、疾病的特殊护理和临终关怀等。

2. 患者进入医院后,护士首先应做什么?患者进入医院后,护士首先应进行健康评估,确定患者的护理需求,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3. 什么是医院物理环境?它对患者有什么影响?医院物理环境是指医院内的环境,包括病房、走廊、手术室、实验室等。

医院物理环境对患者产生影响,不合理的物理环境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4. 护士应该如何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管理?护士应该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管理,包括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控制呼吸机、进行人工呼吸等。

5. 什么是皮肤屏障?它的作用是什么?皮肤屏障是指皮肤的天然防御功能,能够防止体内水分和其他物质的流失。

皮肤屏障受损会导致皮肤发炎、感染等问题。

6. 护士应该如何管理患者的排泄物?护士应该对患者的排泄物进行管理,包括正确收集、处理排泄物,定期清洁消毒等。

7. 什么是基础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基础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患者、关心患者、沟通合作、人道主义等。

8. 护士应该如何管理病房环境?护士应该管理病房环境,包括保持病房安静、整洁、舒适,定期消毒等。

9. 什么是基础护理学的日常健康照顾?基础护理学的日常健康照顾包括对身体各个部位的清洁、饮食管理、锻炼、药物管理等。

10. 什么是临终关怀?它的目的是什么?临终关怀是指对即将去世的患者提供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和关怀,以达到缓解患者痛苦、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基础护理学教案

基础护理学教案

基础护理学教案教案:基础护理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础护理学的概念和内容;2.了解基础护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3.了解基础护理学的原理和方法;4.了解急救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基础护理学的概念和内容;2.基础护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3.基础护理学的原理和方法;4.急救基础知识和技能;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通过讲解医院护理部的工作职责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基础护理学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20分钟)讲解基础护理学的概念和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学的定义、目的和研究范围等。

3.互动讨论(15分钟)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临床实践,分享基础护理学的具体应用实例。

4.案例分析(15分钟)给学生提供几个临床案例,要求学生应用基础护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护理方案的制定。

5.急救基础知识和技能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急救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和包扎、急性中毒处理等。

6.小结(10分钟)总结基础护理学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强调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四、教学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础护理学的概念和内容,使学生了解基础护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临床案例,帮助学生应用基础护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急救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在研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对基础护理学内容的理解。

2.小组讨论记录法: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和交流内容,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案例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能力,包括问题解决和护理方案制定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在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但在急救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中,学生的注意力稍有松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互动和实际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基础护理学重点

基础护理学重点

基础护理学重点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的基础科目之一,它关注的是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

以下是一些基础护理学的重点内容:
1. 解剖学和生理学: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各个系统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 病理学:了解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过程和病理变化,对常见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有基本的了解。

3. 药理学: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和药物的使用方法,包括常用药物的剂量、途径和不良反应等。

4. 科学方法和研究: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培养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护理伦理学和职业道德:了解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包括保护患者权益、保守患者隐私和保密等。

6. 患者评估和护理计划:学习通过观察、询问和体格检查等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然后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7. 基本护理技能和操作:学习基本的护理操作,如体温测量、血压测量、静脉注射、静脉输液、伤口处理等。

8. 传染病控制和预防: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穿脱手套和口罩等防护措施。

9. 教育和健康促进:学习如何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健康教育
和健康促进的服务,包括饮食指导、生活方式指导和药物
管理等。

10. 文献检索和学术写作:学习如何找到和评估相关的护理文献,以及如何进行学术写作和报告撰写。

以上只是基础护理学的一些重点内容,具体的内容和重点
可能会因不同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而有所不同。

基础护理学第一章__护理学基础绪论

基础护理学第一章__护理学基础绪论

护理的定义
护理: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将
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 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 题的反应”。
一、护理学的形成
㈠ 人类早期护理 1.原始社会时期 2.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以家庭为中心的母 系氏族公社 妇女负责照顾 但医疗和护理不分 护理的萌芽, 又称 “自我保 护式” 是护理形成 的起始阶段
(二)教学目的
1、满足病人最基本的需求 2、满足病人心理社会需求 3、满足病人的治疗需要 4、认识自身的价值
1900年后 建立了很多教会医院和附校
二、近代护理的发展 初创 坎坷的百余年 (1835-1949年)
1909年成立中华护士会,1922年 加入国际护士会
1921年北京 协和医院开办高等护理教育 抗战时期 护理工作得到重视 毛泽东主席曾两次亲笔题词(1941、1942) “护理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 “尊重护士,爱护护士”
一、护理学的形成
㈠ 人类早期护理
1.原始社会时期 2.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3.宗教护理时期
博爱 牺牲
巫、医不分
巫、医分开 基督教影响
文明古国对护理的贡献 埃及:干化尸体法 希腊:医学之父 希波克拉底 开始建立医院 印度:环境卫生和良好的卫生习 惯 妇女尤其名门参与护理工作 (罗马:外科非常发达 黄金时期) 家庭化→ 中国 “社会化、组织化”
三、现代护理的发展 前进 起伏的三十年 (1949-1979年) 新中国的成立 护理事业充满生机的开始 ↓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护理事业的停滞和低谷时期
三、现代护理的发展 前进 起伏的三十年 (1949-1979年) 繁荣 发展的护理春天(1979-至今)
三、现代护理的发展 前进 起伏的三十年 (1949-1979年) 繁荣 发展的护理春天(1979-至今)

基础护理学大全

基础护理学大全

名词解释:1.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所指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2.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度以上,体温最低时任高于正常水平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

4.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作一水平线,然后从骼嵴最高点作一垂直线,这样一侧臀部被划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为注射部位,注意避开内角。

5.脉搏短细: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6.嗜睡:是最轻度的意识张碍。

病人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语言或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而缓慢的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刺激去后又很快入睡.7.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8.隔离:是将传染病人、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9.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10.无菌技术:是指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11.等长练习:可增加肌肉张力而不改变肌肉长度的练习称为等长练习。

12.内源性感染:各种病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13.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1分),达数天获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14.继发效应: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后,产生与生理效应相反的作用,这种现象就称之为继发效应。

15.少尿: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16.溶血反应:是受血者或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17.心肺复苏:是对由于外伤、疾病、中毒、意外低温、淹溺和电击等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心跳停止,必须紧急采取重建和促进心脏、呼吸有效功能恢复的一系列措施。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1.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媒介传递给易感宿主。

2.空气传播:以空气为媒介,在空气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随气流流动而造成感染传播,也称为微生物气溶胶传播。

3.生物媒介传播:指动物或昆虫携带病原微生物做为人间传播的中间宿主。

4.易感宿主:是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

若把易感者做为一总体,则称易感人群。

5.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但并非杀灭微生物。

6.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7.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病原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的过程。

8.热力消毒法: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其死亡。

9.潜热;是指当1克100度的水蒸汽变成1克100度的水时,释放出2255J的热能。

10.化学消毒灭菌法:是利用液体或气体化学药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11.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12.无菌区:指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

13.非无菌区: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经过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14.无菌物品: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

15.隔离:是将传染病患者、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借以达到控制传染原、切断传播途径,同时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染的目的。

16.清洁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17.半污染区: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18.污染区: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辐射19.终末消毒处理:是指对出院、转科或死亡患者及其所住病室、用物、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

20.保护性隔离: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或极易感染的患者。

21.生命体征:T、P、R、BP 是生命维持的基本征候,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状况的指标。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课程内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

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病人的护理需求。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护理学基础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课程内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

基础护理学12个月培训内容

基础护理学12个月培训内容

基础护理学12个月培训内容
基础护理学12个月的培训内容通常涵盖以下方面:
1. 解剖学和生理学:学习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各个系统的组成和相互作用。

2. 病理学:学习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3. 药理学:学习各种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用途和副作用等。

4. 基础护理技术:学习测量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方法,掌握静脉输液、注射等基本护理技术。

5. 人体健康与疾病:学习常见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了解保健常识和健康教育技巧。

6. 护理伦理学和法律:学习护理伦理原则、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7. 感染控制与消毒技术:学习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各种感染病的防控措施和消毒技术。

8. 急救技术:学习常见急诊情况的处理方法,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急救技术。

9. 护理评估与护理记录:学习进行护理评估和护理记录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病情观察和信息记录的要点。

10. 护理沟通与协作:学习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的技巧和方法。

11. 护理研究方法:学习护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护理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12. 护理管理学:学习护理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组织协调、人员安排、资源管理等。

以上仅为基础护理学12个月培训内容的一般范围,实际的培训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培训机构和课程设置有所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试题(上)
一选择题
〔一〕A1题型
1下列属于心理环境范畴的是〔B〕
A人的循环系统功能情况 B精神紧张程度 C人的教育情况 D大气污染程度 E医院标识的情况
2成年人肺泡总面积约为〔C〕
A35~50㎡ B45~60㎡ C 55-70㎡D 65~80㎡ E 75~90㎡
3 医院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少于〔B〕
A 0.5m
B 1m
C 1.5m
D 2m
E 3m
4病室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D〕
A 14~16℃,30%~40%
B 16~18℃,40%~50%
C 16 ~18℃,50%~60%
D 18~22℃,50%~60%
E 22~24℃,60%~70%
〔二〕A2题型
5 下列不属于医院社会环境调控范畴的是〔E〕
A 人际关系
B 工作态度
C 病友关系
D 医院规则 E病室装饰
6 护士的基本任务不包括〔C〕
A 预防疾病
B 促进健康 C抢救生命 D 恢复健康 E 减轻痛苦
7 下列病室通风的目的中不合适的是〔D〕
A保持空气的新鲜 B 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C 降低空气中的微生物密度 D 减少热量散失 E 使患者精神振奋,心情愉快
8 下列关于光线对人的作用不正确的是〔E〕
A红外线能被皮肤吸收,使皮肤及深部组织受到温热作用 B 适量的日光照射,使人食欲增强,舒适愉快 C 紫外线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D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各种射线都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E 光线对人的心理无作用
9 属于医疗服务环境的是〔A〕
A 医疗护理技术、人际关系、精神面貌及服务态度
B 医院环境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
C 医院的建筑设计、基本设施
D 深层次的抽象的有形的
E 医院的规则制度
10 下列不属于医院规章制度的是〔C〕
A 耐心解释,使得患者理解
B 让患者对其周围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自主权
C 满足患者需求,患者的行为举止可以不受限制、
D 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E 鼓励患者自我照顾
〔三〕A3/A4题型〔11-13题共用题干王女士,68岁,因心肌梗死入院,护士为患者调控医院物理环境
11 适宜的病室温度应为〔D〕
A 16-18℃
B 18-20℃
C 20-22℃
D 22-24℃ E24-26℃
12 适宜的病室色调是〔A〕
A奶色 B 橘色 C 黑色 D 红色 E 紫色
13 日间病室的噪声应控制在〔E〕
A120dB以下 B100dB以下 C80dB以下 D60dB以下 E40dB以下
二填空题
1 人类环境中内环境包括(生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 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影响因素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辐射)污染、噪声污染、吸烟污染、温度过高或过低、(辐射)、(废料)和(室内污染)
3护理的基本任务是﹛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促进健康
4 医院环境可分为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

社会环境有分为﹛医疗服务﹜环境和﹛医院管理﹜环境。

5护士应尽可能的为患者创造安静的环境,特别注意“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和关门轻
6 一般室温保持在﹙18-22﹚℃较为适宜,新生儿及老年患者,室温以保持在﹛22-24﹜为佳。

三名词解释
1 环境: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护患关系: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和帮助性的人际关系。

四解答题
1 简述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

答:﹛1﹜服务的专业性:在医院环境中工作的对象患者,而患者是十分复杂的生命机体。

因此,护理工作专业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应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熟悉的操作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照顾患者的生活,提供专业的生活护理精神护理营养指导等服务,并在新技术新专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满足患者需求。

﹛2﹜安全舒适性:医院是患者治疗病痛,恢复健康的场所,应在治疗性安全生物环境安全和医患、护患关系和谐方面都满足患者安全的需要。

﹛3﹜管理统一性。

2请从护患关系因素的角度,简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措施。

答:﹛1﹜在护理活动中,护士要善于运用语言,通过恰当的交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的疾病,减轻消极情绪,帮助患者肯定自己的价值与自尊。

﹛2﹜行为举止上,医护人员的仪表和神态应该庄重、沉着、热情、关切、机敏、果断,操作时要稳、准、快、轻,从行为举止上消除患者的疑虑,带给患者心理上的安慰。

﹛3﹜情绪上,护理人员应学会控制自己,时刻以积极的情绪去感染患者,是患者乐观开朗,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优美令人愉悦的心理环境。

﹛4﹜工作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可使患者获得安全感、信赖感。

五论述题
赵女士,52岁,因消化道出血入院,患者对医院规章制度不熟悉而焦虑,试述护士接待患者入院是应采取的重要护理措施。

答:医院规章制度既是对患者行为的指导,又是对患者的一种约束,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协助患者熟悉院规,可帮助患者适应环境。

﹛1﹜耐心解释,取得理解。

﹛2﹜让患者对其周围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自主权。

﹛3﹜满足患者需求。

﹛4﹜提供有关信息与健康教育。

﹛5﹜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6﹜鼓励患者自我照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