飙车事件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青少年飙车有哪些特征,从不同角度解析

我国青少年飙车有哪些特征,从不同角度解析我国青少年飙车有哪些特征,从不同角度解析
如今,飙车逐渐成为部分青少年的休闲娱乐方式,由此给社会治安、青少年成长以及社会风气都来带不良的影响。
我国大陆地区的青少年飙车现象已呈现出从沿海大中城市向内地蔓延之势,仅武汉市就有十多个飙车团伙,共计100人,北京、广东等地还出现了集体性的飙车甚至伤人事件。
所谓“飚车” 就是指占用快车道、超速行驶、拔除消音器行驶等行为。
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40年的美国,当时被称为“飞车”,1947年在加里弗尼亚州因为发生数以千计的飞车集团”地狱天使”(hell’s angel)群聚闹事、损毁财物而被当时社会大众所注意。
从数据来看,青少年飙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大部分飙车族都处于16―25岁之间,其中男性占总数的80%另外的飙车族则有一定经济基础,飙车的车辆主要都是普及型轿车,也有人用改装的奥迪TT、宝马、法拉利、保时捷等,但改装一辆车的费用有时都可以买一辆新车了。
大部分(82%)的飙车青少年装扮非常不正式,随自己的心情穿着,也很少带安全帽;
从心理特征看,飙车青少年最强烈的一个心理感受就是在追风的快感中所体会到的高峰经验(77%),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酷”、“炫”、“刺激”。
除此之外,他们还具有强烈的追求速度的快感(89%)、和朋友一起玩觉得非常开心(67%)、飙车让人觉得很发泄(34%)、自己觉得非常成功(23%)等。
飙车是冒险行为,若是能惊险而成功的演出,。
团伙飙车案件分析报告

团伙飙车案件分析报告根据我对团伙飙车案件的分析和研究,以下是我对此类案件的报告:飙车行为近年来在城市中越来越普遍,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这种行为不仅危及参与者自身的生命安全,还威胁到其他路上行驶的司机和行人的安全。
因此,对团伙飙车案件的分析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团伙飙车案件中,通常会存在一个固定组织和分工合作的结构。
这些团伙成员往往是由一群年轻人组成,具有较强的社交关系和相似的兴趣爱好,同时他们还可能受到一些非法交通组织或社交网络的影响和诱导。
他们会利用互联网或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宣传和组织这类活动。
其次,团伙飙车案件通常会发生在夜间,远离市中心和监控的地方,以减少被抓获的风险。
他们选择人流量较少的道路,比如高速公路或僻静的街道,这样可以更自由地进行飙车行为。
一些团伙甚至会事先准备好路况、警车布控等情报信息,以规避警方的追捕。
团伙飙车案件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
首先,这类行为常常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次,飙车行为会扰乱社会治安,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加,同时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困扰和不安。
此外,这类案件的噪音污染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抱怨和谴责。
对于团伙飙车案件的打击和预防,首先应该加强执法力度。
警方可以通过加大巡逻和布控力度,加强对飙车团伙的打击,同时对涉案车辆进行严厉的处罚和取缔措施,以示警戒。
其次,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呼吁公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不参与和支持这类违法行为。
最后,政府应该加强对公共交通设施的改善和建设,提供更为方便和安全的交通工具,以减少人们对私家车的依赖,从而减少飙车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团伙飙车案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广大公众、政府和警方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够有效地打击团伙飙车行为,维护公众的交通安全和社会秩序。
行车颠簸问题的数学模型与分析

行车颠簸问题的数学模型与分析行车颠簸问题的数学模型与分析行车颠簸问题属于行为工程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目前关于其本质的解释和理论推导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下面将从数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以下是五种方法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1.随机过程方法。
这是本世纪80年代由俄国著名行为科学家卡普兰所创立,并由该领域中一些权威人士所传播的一种研究行为的研究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多种试验来研究行为问题的规律性,特别是数学模型。
比如让受试者观看一系列事件的重演,在这些事件中一般有几种可能的结果,通过反复试验找出规律性,建立数学模型。
它适用于处理个体行为,也适用于群体行为和组织管理。
其最主要的优点是研究成本低,适合在人少条件简单的情况下使用,而且它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心理探索。
1。
不同种类行为与随机过程模型。
这里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随机过程法与行为的关系并不像随机抽样那样紧密,因为它并不一定要描述行为的概率或发生的顺序。
但对于行为的规律性分析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概率只是行为的表象。
比如两个青年相约去旅游,有三个景点可供选择:黄山、庐山、华山,其中庐山与华山的距离都比黄山远,并且黄山的景色更好。
请问他们会选择哪个呢?这就是一个不同种类行为的问题。
用概率来描述这类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不仅涉及到随机变量,还涉及到许多不确定性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是无法预料的。
例如庐山,作为一个远距离景点,可能黄山的美丽景色吸引了他们,庐山的不良天气则没有吸引他们,而当地居民对此又没有太多了解。
2。
行为影响因素的识别方法。
行为影响因素是指那些能够改变个体行为,并使其发生的外部因素。
具体说,就是环境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某个行为产生与否的各种因素,包括这些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这一方法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来的,在20世纪70年代由卡普兰等人发展起来。
他们认为在实际研究中人们总是会注意自己所控制的东西,忽略自己所不能控制的东西,即遗忘规律。
如何界定飙车及主观动机分析

如何界定飙车及主观动机分析如何界定飙车及主观动机分析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人们深恶痛绝的两大“马路杀手”--醉酒、飙车危险驾驶行为正式入罪。
修正后的刑法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飙车”亦作“飇车”。
一种含义为:传说中御风而行的神车。
另一种含义为:驾车高速行驶。
“飙车”本质是一种方言,意思就是开快车,即超速驾驶。
“飙车”至今还没有明确法律界定。
飙车究竟是什么一种行为?一般是指在道路上通过超速行驶的方式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而严重危害公共安全高度危险的交通违法行为。
飙车行为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现象,也一直是各国打击交通违法行为的重点。
飙车行为不仅影响道路交通安全,也危害到他人及自我的生命安危。
这一切只是为了追求刺激感吗?其实这背后有许多关于家庭、教育、社会风气文化的问题值得探讨。
“飙车”行为一般多发生在心理表现为逆反和冲动青少年之中,而青少年进行“飙车”的原因或动机又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受国外及港澳地区影视作品中“暴走族”、“飞车党”、警匪飞车追逐情节等的影响,和同伴一起追求刺激、快乐、兴奋的感觉;被耸恿而飙,表现英雄气概;好奇心而飙;由于现代城市的喧嚣、躁动和环境的刺激,为发泄情绪(找不到方法发泄情绪);发泄怒气或挫折感;英雄主义的想法,表达自己的叛逆及不屈于公权力;报仇而飙(强中自有强中手,不甘心输给他人);盲目跟从而飙(媒体过份的渲染,造成一种流行的态势,进而有青少年效法模仿)等等。
“飙车”者参与飙车均是出于个人各种非正常、非理性、非合理的原因。
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也为了最大程度地遏制在公路上飙车行为,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此次将飙车的危害行为以刑罚规制是完全必要的。
“飙车”案后的几点思考

“飙车”案后的几点思考作者:林蓉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9年第13期摘要:杭州“飙车”案,肇事者对于生命的漠然,一个年轻生命的凋零,民愤的叠起以及民众对交通部门的拷问,引发了我们关于此起肇事案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飙车;尊重生命;肇事者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0-0050-02杭州“5·7”交通肇事案——仅25岁的浙江大学毕业生谭卓过斑马线时,被一辆疾驰的三菱跑车撞飞,抢救无效死亡。
一场车祸,或许本不该有如此大的波澜,但这场交通肇事激起了大家隐忍在心里太久的愤怒,舆论将它推到了风口浪尖,年轻的肇事者成了“全民公敌”!这场交通肇事的背后,是民意的潜流——人们对“炫富者”的厌恶,对于弱者的同情,对于公正的深度渴求!胡某,肇事者,繁华都市的“富二代”,梦想着成为一个理想的赛车手。
年轻的他却因为自己贪婪速度与激情,最终带来的是另一个充满激情的年轻生命的消亡。
在车流量较大的文二西路上,肇事当时不注意行人动态,以超过限速的速度盲目奔驰。
肇事后,他的朋友们在事故现场叼着烟,表情轻松而漠然,好像这只是场小意外而已!这群年轻人似乎在挑战人性容忍的极限!是的,大众被激怒了,对他们的谴责一浪高过一浪。
一群富家子弟将城市道路当做了F1赛道,行人的安全从何而来?他们又将别人的生命放在了哪里?交通肇事虽然不必然是犯罪,但它确是危害他人健康和生命的行为。
道德和法律都要求我们尊重生命,以最虔诚之心去感悟生命的本义。
生命权是人拥有的所有权利的起点,失去生的可能,试问人又怎能有所作为?生命之弥足珍贵,让我们绝不放过任何伤害无辜生命的行为。
在这场交通肇事案中,肇事者对于逝去生命的漠然是引起公愤的原因之一,他视法律为儿戏,在人流如织的市区道路上“飙车”,把自己一时的快意凌驾于他人的生命之上,他理应为其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
“富人交通肇事,应一视同仁”这是这场车祸的又一关键点。
交通安全问题背后的经济影响

交通安全问题背后的经济影响交通安全一直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事故和交通违章不仅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交通安全问题背后的经济影响,并分析相关统计数据和研究结果。
1. 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交通事故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给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根据国际交通安全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
这些损失包括医疗费用、车辆维修费用、法律诉讼费用以及交通堵塞和生产力损失等。
2. 交通事故对医疗系统的影响交通事故给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受伤者需要进行紧急救治和长期康复,这不仅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和人力,还需要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
此外,交通事故还导致了许多严重的伤残,需要长期护理和康复,进一步增加了医疗系统的负担。
3. 交通事故对交通系统的影响交通事故不仅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对交通系统运行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事故导致的道路封闭和维修,交通堵塞,都会造成交通效率的下降和时间的浪费。
据统计,交通堵塞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
此外,交通事故还导致了交通设施的过度拥挤,给城市规划和交通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4. 交通违章行为的经济影响除了交通事故,交通违章行为也给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违章行为包括超速、闯红灯、不礼让行人等行为,不仅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还导致了交通堵塞和社会秩序混乱。
根据研究,全球每年因交通违章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达到了数百亿美元。
面对违章行为的经济影响,各国纷纷加强交通执法力度,提高罚款和处罚力度,以减少违章行为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
5. 提高交通安全的经济效益尽管交通安全问题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但提高交通安全水平也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通过加强交通法规和执法力度,提高驾驶员素质和道路交通设施的完善,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研究表明,每减少一个交通事故,都可以节省大量的医疗费用、车辆维修费用和法律诉讼费用,提高交通效率。
飙车对社会4大危害,真的很可怕!

飙车对社会4大危害,真的很可怕!飙车对社会4大危害,真的很可怕!飙车现象有些大中城市已形成一定气候,给社会治安秩序和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带来极大的危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妨碍正常的交通秩序由于飙车是在公用道路上进行的,它不具有交通的性质,但又要占据道路,而且在行驶中具有极大的攻击性。
因此这些车辆在行驶中肆无忌惮,正常行驶的车辆和行人遇上后只得让行或驻足相望。
这样,必然增加其它车辆紧急制动的频率和减缓行驶速度,有时甚至扰乱交叉口路的交通秩序。
2 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汉口球场街肖先生反映,近一段时期以来,半夜总有一群飙车的青少年在楼下折腾,发动机的噪音常把一家人吵醒,“122”交通事故报警服务台也常在夜间接到群众的报警,称“飙车族”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可见飙车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
参加飙车的车辆,均系大功率摩托车,有80%以上卸掉了消声器,以代替喇叭和提高车速。
这样一来,车辆声惊人,有时在夜深人静,只要飙车一过,闹得四方不安。
同时,由于飙车卸掉消声器又是持续大油门运行。
因此,燃烧不彻底,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和身心健康。
3 诱发交通事故飙车速度快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如1997年5月20日夜晚,在长江大桥111号电杆处,一对身着情侣装的男女青年同摩托车一起趴在路面。
过路的司机赶紧停车准备救人,走近一看,摩托头盔失去了作用,脑髓和鲜血流了一地,后查明他们正是一双飙车男女。
飙车是利益和“名誉”的竞争,即使发生交通事故,也不会停车报警,而是逃之夭夭,这样就增加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难度。
4 易于滋生刑事、治安案件在”飙车族”中,真正属于“大款”的人员无几,而绝大部分是生活无着落,求财欲望很高而又好吃懒做的人,他们有的无钱买车,只得去窃取车辆或购买赃车;有的无钱下注,惨败输本后,将黑手伸向他人腰包;有的输本后翻脸,大打出手,发生械斗。
“杭州飙车案”的关键词解读

做了大量报道 。 网民 帖 子铺 天盖 地 。 当 有 消 息 称 肇 事 者 因 为 高 额 赔 偿 可 能 获 轻 判 时 ,新 浪 网 上 很 多 网 友 评 论 — — “ 钱 就 可 以 买 人命 啊 ” 这 就 是 努 力 赚 有 “
确 地 反 映 民意 ,甚至 演化 成 网 络 暴 力 。 网络 暴 力是 一 种 语 言暴 力 , 网民 通 过 谩
烈 的 对 比 使 事 件 引 起 网 上 数 以 万 计 的
帖子 和 评 论 ,杭 州 飙 车 案 ” 为 网络 舆 “ 成 论 激 荡 的 公 共 议 题 。这 里 , 们 可 从 以 我
民 很 容 易 聚 集 起 来 自 由地 发 表意 见 , 而 且 网 上群 体 性 事 件 影 响 的面 积 大 、 围 范
“ 州飙车 案"的关键词解读 杭
●李雅 菲
【 关键词 】 杭 州飙 车案 网络舆论 信息鸿沟 议程设置
2 0 年 5月 7日晚 上 8时 许 ,5岁 09 2
二、 网上 群 体 性 事件
当 各 大 网 站 和 全 国性 媒 体 报 道 这
个 事 件 的 时 候 , 州 当 地 的 报 纸 《 江 杭 钱
分 析 这 些信 息 , 易 失 去 理 性 , 易 在 容 容
不会 引起 公 众 的兴 趣 , 是 案 件 中受 害 但 人 和 肇 事 者 的 身 份 被 网 民 和 媒 体 贴 上
了标 签 , 有 了特 殊 的 符 号 意 义 。 一 方 具
是 浙 江 大 学 通 信 工 程 专 业 毕 业 的 “ 进 上 青 年 ” 另 一 方 是 冷 漠 、 不 在 乎 、 车 , 毫 在 祸现 场 谈 笑 自如 的 “ 二 代 ” 富 。身 份 上 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飙车事件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唐璐陈莉朱丽静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第21期
摘要:飙车事件的频发严重威胁了公共安全,本课题从飙车的机会成本切入,以交易成本理论和博弈论的视角对飙车事件进行研究,得出飙车事件频发的原因是管制不够:处罚力度小,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效率低下。
本课题从管制者和飙车者角度出发,结合国内与国外对飙车事件的管理与处理方法,提出我国应提高飙车者的机会成本,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关键词:飙车;机会成本;政府管制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1-0038-01
一、飙车事件概况
中国人口众多,且近些年由于我国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毫无疑问,机动车辆的普及是交通事故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
而且最近这几年,因飙车而发生的事故也有所增加。
所谓飙车,是指以竞技、追求刺激、娱乐或者赌博为目的,机动车在道路、广场、校区等地方超速行驶、相互追赶,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道路交通安全的驾驶行为。
二、飙车事件形成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造成飙车事件频发的因素很多,如飙车者社会责任心不强、交通管制者执法不严以及交通管理制度不合理等。
本文主要从飙车的机会成本切入,以经济学中交易成本理论和博弈论的分析视角对飙车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从机会成本角度的分析
我国对于飙车行为的处罚力度相对较小,违法成本低,使违法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感受不到切肤之痛,无形中放纵违法行为的横行。
飙车者在飙车的过程中获得的快感远远大于处罚带来的痛苦,也就是效用大于成本。
因此处罚力度不够是飙车屡禁不止的一大原因,政府应该加大处罚力度,增加飙车者飙车的机会成本。
(二)从政府管制角度的分析
飙车现象的普遍存在说明了政府的管制不够到位,因此加强政府的管制是必要的飙车现象屡禁不止,原因在于对飙车者及交通执法者管制不够及相关的交通管制法律法规在质量数量和
体系化方面的不足。
目前,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飙车者采取罚款,吊销执照的处罚,对严重行为以交通肇事罪惩处。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处罚力度亟需加强,罚款、吊销执照、交通肇事罪已经不能引起肇事者的重视,应以刑法来处理飙车事故。
(三)从博弈论角度的分析
我们可以将飙车者和管制者看为两个行动方,两个行动的决策相互影响。
在这里“局中人”是飙车者,在飙车前,他们对城市交通管理和管制者可能采取的举措进行分析,选择了被处罚的概率最小的方式。
也就是说,城市交通管理措施在前,飙车族根据他们的决策来决定、调整自己的策略。
超速飙车现象屡禁不止,除了驾驶者的原因外,管理者也应负一部分责任。
被发现飙车后,驾驶者会利用钱与权来减少处罚,甚至免于处罚消除违规记录。
三、国内外对于飙车事件的管理对比
(一)国内的管理及处罚措施
我国现在对道路飙车现象的整治方法不够完善,并且对于超速甚至飙车的处罚力度也不够严厉。
经常飙车的,只要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不会受到刑罚惩罚,一般只是行政罚款,最多是吊销驾驶证。
即使是飙车造成人员伤亡,也是以交通肇事罪惩处,刑期一般是3年以下,除非是造成多人死亡,惩罚力度才可能在3年以上7年以下。
总而言之,这样的执法力度是不够的,我们要制定出更加全面完善的政策措施。
(二)国外的管理及处罚措施
1.法国。
2005年,法国政府将超速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凡超速过50公里以上的属犯罪行为。
超速行驶的车辆按照不同严重程度罚款135欧元至1500欧元不等,并按不同情况扣减记分。
超速达40公里至49公里,罚款750欧元。
超速50公里以上,罚款1500欧元,同时可并处吊销驾驶证3年或监禁3个月的严厉处罚,甚至可能被收车辆,若对罚款熟视无睹,将加倍处罚,如果再不理会,法院将传发票。
2.美国。
美国将超速驾驶与酒后驾车、吸毒后驾车及闯红灯一并规定为故意犯罪,不仅处罚重,而且肇事后赔偿额高。
如在美国纽约州,因超速肇事的可判处1至7年有期徒刑、劳役、罚款、记分、停止或吊销驾照。
(三)小结
通过国内外的比较可知,国外的处罚力度远大于我国,处罚及时且有效。
从管理方法方面看,国外的更加先进完善。
因此我国应该在借鉴国外交通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更加完善的交通管理制度。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加强交通管理,核心是提高执行力与管控力,根本途径是增加违法的成本或代价,有效解决监管无效率和违法成本低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飙车者:增加违法的机会成本
1.以刑法规制。
刑法中关于交通肇事处罚的规定还不足,没有起到减少杜绝醉驾飚车的作用,亟需认真修改。
具体而言,在公路上飙车多次、或者一次超速特别严重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隐患的,即使没有造成危害结果,也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于在公路上飙车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应该在交通肇事罪基础上加重处罚,或者规定为单独的罪名,加大处罚力度。
2.提高罚款金额。
罚款金额要结合本人收入的高低或者肇事车辆的价值,按百分比交纳,而且上不封顶,让他们对罚款金额更加重视,使罚款金额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对管制者:加强政府管制力度
提高监管者的责任意识。
有责任才会有责任心,才能负责任,监管者也需要被监管、被问责、被处罚,这样监管才会有质量,有效率。
严厉打击受贿徇私行为。
如增加罚款金额,严重者进行通报批评,甚至进行记过处分,以此影响他们将来的升职及单位各项评选,更甚者免除其职务。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刘伟忠.公共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张耀辉.产业组织与规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陈正刚.美国、加拿大道路交通管理掠影[J].交通管理研究所,2001(1).
作者简介:唐璐,浙江财经学院08级本科生,主修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