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传动及控制-第六章 辅助元件
液压与气压传动液压辅助元件详解

1、密封件 2、滤油器 3、蓄能器 4、油箱及热交换器 5、其他辅件
密封件
静密封
分类
非金属静密封
橡胶-金属复合静密封 金属静密封 液态密封垫
非接触式密封\间隙密封
自封式压紧型密封
动密封
接触式密封
自封式自紧型密封(唇形密 封)
活塞环 旋转轴油封 液压缸导向支承件 液压缸防尘圈
其他
主要密封件
O形橡胶密封圈 橡胶垫片
聚四氟乙烯生料带 组合密封垫圈 金属垫圈
空心金属O形密封圈 密封胶
利用间隙\迷宫\阻尼等 O形橡胶密封圈 同轴密封圈 异形密封圈 其他 Y形密封圈 V形密封圈 组合式U形密封圈
星形和复式唇密封圈 带支承环组合双向密封圈
其他 金属活塞环
油封 导向支承环
防尘圈 其他
1、O型密封圈:O形封圈是一种截面为圆形的橡胶圈,如图所示。其材料主 要为丁腈橡胶或氟橡胶。O形密封圈是液压传动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密 封件。它主要用于静密封和往复运动密封。其使用速度范围一般为 0.005~0.3m/s。用于旋转运动密封时,仅限于低速回转密封装置。
4.其他 如 抗腐蚀性 耐久性 结构 安装 维护 价格
四、滤油器的安装位置
1、滤油器安装于液压泵吸油口。
可避免大颗粒的杂质进入液压泵,一般采用过滤精度较低的网式滤油器。
2、滤油器安装于液压泵压油口。
器能耐高压。
3、滤油器安装于回油管路。
使油箱中的油液得到净化。此种滤油器壳体的耐压性能可较低。
(a)支撑环;(b)密封环;(c)压环
4、组合式密封装置
组合式密封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元件组成。一部分是润滑性能好、摩擦因数 小的元件;另一部分是充当弹性体的元件,从而大大改善了综合密封性能。
液压传动-第6章液压辅助元件

优点:性能可靠,液压
系统中广泛应用。
A-A
缺点:纸芯强度较低, 且堵塞后无法清理, 经常更换纸芯。
纸芯式滤油器的纸芯
-滤纸
-骨架
滤油器纸芯外形
4. 烧结式滤油器
滤芯是用颗粒状青铜粉压制烧结而成,属于深度 型滤油器。
优点:强度较高,耐高温, 性能稳定,抗腐蚀性能好,
过滤精度高,属精密滤芯。 缺点:颗粒容易脱 落,堵塞不易清洗。
直接和加热器接触的油液温度可能很高,可加速油液老 化,应慎用。
油箱 2-电加热器
§ 6-4 其它辅件
一、管道 二、管接头 三、密封件 四、压力表及压力表开关
一、管道
分类:硬管和软管。 硬管有无缝钢管、有缝钢管和铜管等; 软管则有橡胶管和尼龙管等。 油管计算
内径: d=2.(Q/v)1/2
V形密封圈
组合密封件
常见的密封件
四、压力表及压力表开关
1.压力表
作用:观测液压系统中各工作点的压力。 应用: 常用弹簧弯管式压力表 精度等级以其误差占量程的百分数 选用原则:系统最高压力约为表量程的3/4 在表通道上设置阻尼器,减少压力冲击
压力表实物图
2.压力表开关
功能:小型截止 阀,用于切断与接 通压力表和油路的 通道。
按冷却介质分:风冷、水冷、氨冷等。一般液压系
统中主要采用前两种。
按结构分:水冷却器有蛇形管式、多管式和翅片式 等。风冷式冷却器由风扇和许多带散热片的管子组成。
安装位置:冷却器安装在回油管,避免受高压。
冷却器的外形
冷却器的安装位置
2、 加热器
结构及加热方式 一般采用电加热器; 加热方式为电热丝与油液直接接触。 缺点
位置:压力油路 与压力表之间。
液压传动与控制第6-7章

一、换向基本回路 换向问路是用来使执行元件换向和起停。它主要由各种换 向阀等组成。 1滑阀换向的基本回路
A B
P o
2为采用变量泵进行换向的回路
3行程换向阀控制的换向回路
4行程开关控制的换向回路
A B P o
二、顺序动作基本回路 实现顺序动作。 1.压力控制的 利用油路本身压力的变化, 使执行元件动作,发出讯号, 使执行元件顺序动作。
1
( p3 0)
F p泵 A1 F T回=- v v
2)回油节流调速回路的特性 ①速度负载特性
②功率特性和回路效率(规律和进油一样)
功率损失: ΔP= P泵-P缸= P泵ΔQ + p2Q2 可见,有两部分组成: ΔP= P泵ΔQ——溢流损失
ΔP= p2Q2 ——节流损失
回路效率
5.尽量按装在靠近液压系统有冲击、脉动的地方
6.安装于管路上的,作用着一个相当于它人口面积和 管道油压相乘的作用力,因此必须用支持板和托架牢 固地将其主体固定。 7.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每隔六个月要检查一次充气压 力,使之经常保持所定的预压力。 8.在搬运、安装、拆卸之前,应预先把内部的气体及 液压油完全放掉。
1. 简述蓄能器的作用,在使用蓄能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简述滤油器的作用,举出几种滤油器的安装方式。
第七章液压基本回路 一个复杂的液压系统都是有一些基本的液压回路组成的。 所谓基本回路是液压元件组成,以完成特定功能的油路结构。 第一节方向控制回路 方向控制基本回路用来控制液压系统中油路的接通、切 断、和换向,从而使执行元件实现起动、停止和换向。这一 类换向回路常用的有换向、顺序、同步、自锁等基本回路。
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液压缸回油腔的压力p2有时比进油腔的 压力p1还要高得多。由缸的力平衡方程可得p2=(p1A1-F),当负 载F=0、A1/A2=2(即差动缸)时,p2=2p1。这样就会增加密封摩 擦、降低密封件的寿命,引起泄漏增加,效率降低。
气压与液压传动控制技术(第6版)第6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 1液压泵
• 螺杆泵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运转平稳,输油均匀,噪 声小,允许采用高转速,容积效率较高(达90%~95),对油液的污染 不敏感,因此,它在一些精密机床的液压系统中得到了应用。螺杆泵 的主要缺点是螺杆的形状复杂,加工较困难,不易保证精度。
• 6. 1. 4叶片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 1液压泵
• 当柱塞运动到上半周时,定子将柱塞压入柱塞孔中,柱塞孔的密封容 积变小,孔内的油液通过油室和排油口压入系统,这就是压油过程。 转子每转一周,每个柱塞各吸、压油一次。 • 径向柱塞泵的输出流量由定子与转子间的偏心距决定。若偏心距为 可调的,就成为变量泵,图6-10所示即为一变量泵。若偏心距的方向 改变后,进油口和压油口也随之互相变换,则变成双向变量泵。径向 柱塞泵的实物如图6-11所示。 • 2.轴向柱塞泵 • 轴向柱塞泵是将多个柱塞轴向配置在一个共同缸体的圆周上,并使柱 塞中心线和缸体中心线平行的一种液压泵。
• 根据各密封工作容积在转子旋转一周吸、排油液次数的不同,叶片 泵分为两类,即旋转一周完成一次吸、排油液的单作用叶片泵和完成 两次吸、排油液的双作用叶片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 1液压泵
• 单作用叶片泵多用于变量泵,工作压力最大为7. 0 MPa,双作用叶片 泵均为定量泵,一般最大工作压力亦为7.0MPa,经改进的高压叶片 泵最大工作压力可达16. 0 Mpa~21. 0 Mpa. • 1.单作用叶片泵 •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6 -7所示。单作用叶片泵由转子、定子、 叶片和端盖等组成。定子具有圆形内表面,定子和转子间有一定偏心 距。叶片装在转子槽中,并可在槽内滑动。当转子旋转时,由于离心 力的作用,使叶片紧靠在定子内壁,这样在定子、转子、叶片和两侧 配油盘间就形成若干个密封的工作空间。转子顺时针旋转,在左侧的 吸油腔叶片间的工作空间逐渐增大,油箱中的油液吸入。
液压传动-第6章 液压辅助元件

气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图:
(见下图)
1
2
3
图4-16
气囊式蓄能器
(四)蓄能器安装与使用注意事项 1.气囊式蓄能器应垂直安装,油口向下。 2.用作降低噪声、吸收脉动和液压冲击的 蓄能器的安装应尽可能靠近振动源。 3.蓄能器与液压泵之间应安装单向阀,以 免泵停止工作时,蓄能器储存的压力油 倒流使泵反转。 4.必须将蓄能器牢固在机架上。 5.蓄能器必须安装在便于检查、维修的位 置,并远离热源。
1.开式油箱中的液面与大气相接触,为了 防止外界污物的侵入而设置防尘箱盖, 盖上装有带空气滤清器的通气器,确保 与大气相通。 2.加压油箱是在有压气体作用下储存液压 油的密闭油箱,液面压力一般都高于大 气压力。
(四)油箱的结构组成
(参见下图)
1.底板与底脚 底板应比侧板稍厚一些,底板油箱的底部 应装设底脚,底脚高度一般为150~200mm, 以利于通风散热及排出箱内油液。 2.隔板 油箱内一般设有隔板,隔板的作用是使回 油区与泵的吸油区隔开,增大油液循环 的路径,降低油液的循环速度,有利于 降温散热、气泡析出和杂质沉淀 。
油温过低-液压泵启动时吸油有困难,系 统的压力损失也增大。 如果液压系统单靠自然散热不能使油温 限制在允许值以下,就必须安装冷却 器; 如果环境温度太低无法使液压泵正常启 动,就必须安装加热器。 冷却器和加热器统称为热交换器。
(一)冷却器
1.冷却器的类型 根据冷却介质不同,冷却器分为水冷和 风冷两类。 (1)水冷却器 ①板式水冷却器如下图所示。 它由波纹板、密封垫和盖板等组成。
二、过滤器 (一)液压油的污染 液压油的污染是指油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杂 质。 这些杂质是由化学反应生成的,有外界进 入的灰尘,有系统运动造成的机械摩擦, 以及前期残留的焊渣等。 为了使液压系统正常工作,必须控制油液 的污染,净化油液的工作由滤油起来完 成。
液压与气压传动 第六章 液压辅助元件汇总.

课时授课计划3、纸芯式过滤器这种过滤器与线隙式过滤器的区别只在于它用纸质滤芯代替了线隙式滤芯,如图6.13所示为其结构。
纸芯部分是把平纹或波纹的酚醛树脂或木浆微孔滤纸绕在带孔的用镀锡铁片做成的骨架上。
纸芯式滤油器是以处理过的滤纸做过滤材料。
为了增加过滤面积,纸芯上的纸呈波纹状。
纸芯式滤油器性能可靠,是液压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滤油器。
但纸芯强度较低,且堵塞后无法清理,所以必须经常更换纸芯。
图6.13 纸芯式过滤器4、金属烧结式过滤器金属烧结式过滤器有多种结构形状。
如图6.14所示是SU型结构,由端盖1、壳体2、滤芯3等组成。
有些结构加有磁环4用来吸附油液中的铁质微粒,效果尤佳。
烧结式滤油器滤芯是用颗粒状青铜粉压制烧结而成,属于深度型滤油器。
烧结式滤芯强度较高,耐高温,性能稳定,抗腐蚀性能好,过滤精度高,是一种常用的精密滤芯。
但其颗粒容易脱落,堵塞不易清洗。
图6.14 SU型烧结式过滤器l—端盖2—壳体3—滤芯4—磁环5、其他形式的过滤器除了上述几种基本形式外,过滤器还有一些其他的形式。
磁性过滤器是利用永久磁铁来吸附油液中的铁屑和带磁性的磨料;微孔塑料过滤器已推广应用。
过滤器也可以做成复式的,例如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中的过滤器,在纸芯式过滤器的纸芯内,装置一个圆柱形的永久磁铁,便于进行两种方式的过滤。
为了便于安装,还有SX型上置式吸油过滤器、SH型上置式回油过滤器和CX 型侧置式吸油过滤器,在液压油箱盖板或侧板上开相应的孔就可以直接安装它们,维护非常方便。
6、过滤器上的堵塞指示装置和发讯装置带有指示装置的过滤器能指示出滤芯堵塞的情况,当堵塞超过规定状态时发讯装置便发出报警信号,报警方法是通过电气装置发出灯光或音响信号或切断液压系统的电气控制回路使系统停止工作。
图6.15 堵塞指示装置三、过滤器的选用和安装1、过滤器的选用选用过滤器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 过滤精度应满足系统设计要求;(2) 具有足够大的通油能力,压力损失小,选择过滤器的流量规格时,一般应为实际通过流量的2倍以上;(3) 滤芯具有足够强度,不因压力油的作用而损坏; (4) 滤芯抗腐蚀性好,能在规定的温度下长期工作; (5) 滤芯的更换、清洗及维护方便。
液压系统的辅助元件

液压系统的辅助元件液压系统的辅助元件包括密封件、油管及管接头、滤油器、储能器、油箱及附件、热交换器。
辅助元件特点:(1)数量大(如油管及管接头)、(2)分布广(如密封件)、(3)影响大(如六油器、密封件)。
从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来看,辅助元件只起辅助作用,但从保证系统完成任务方面看,却分常重要,选用不当会影响系统寿命、甚至无法工作。
一、密封件(在液压系统中起密封作用的元件)密封是防止工作介质泄漏和外界灰尘、异物入侵的主要方法内泄指元件内部各油腔间的泄漏,它会降低液压系统的容积效路、严重时使系统建立不起压力而无法工作。
外泄指油液泄漏于元件的外部、造成工作介质浪费并污染周围物件和环境,影响系统工作。
尘物入侵会引起或加剧元件磨损,加大泄漏。
1、密封的分类:1)按密封原理分:间隙密封和按触密封两大类。
间隙密封是利用运动件之间的微小间隙起密封作用。
如:泵、马达的柱塞与柱塞孔、阀体与阀芯之间的密封。
接住密封是靠密封件在装配时的予压缩力和工作时密封件在油压力作用发生弹性变形所产生的弹性按触力来实现,很广泛。
2)按触密封件的运动特性分:固定密封和动密封。
固定密封指用于固定件之间的密封,动密封指用于有相对运动的零件之间的密封。
2、常用的密封元件:常用的密封元件以其断形状命名,有O形、Y 形、小Y形、U形、J形、L形等,除O形外,其他均为唇形密封件,此外还有活塞环、密封垫、密封胶等其他密封件。
二、油管及管接头油管用来保证液压系统工作液体的循环和能量的传输,管接头把油与油管或油管与油管连接起来,构成管路系统。
它们应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密封性、小的压力损失及拆装方便。
1、油管的种类(按材料分类)1)无缝钢管:耐油性、抗腐蚀交好,抗高压、变形小,应用于中高压系统。
有冷拔、热轧两种。
2)橡胶软管:分低压软管和高压软管(加有钢丝编制层350-400kg/cm)。
能吸收液压系统的冲击和振动,装配方便。
3)紫铜管:管壁光滑、阻力小,只适用于中、低压系统油路(小于50 kg/cm),通常只限于做仪表和控制装置的油管。
液压辅助元件

管接头的种类很多,按接头的通路分有直通式、角通式、三通 式和四通式;按接头与阀体或阀板的连接方式分有螺纹式、法兰式 等;按油管与接头的连接方式分有扩口式、焊接式、卡套式、扣压 式、快换式等。具体的管接头规格品种可查阅有关手册。油管与管 接头的常见连接方式如表6-2所示。
表6-2 名称 结构简图
液压系统中常用的管接头 特点 利用环面进行密封,简单 可靠;连接牢固;采用 厚壁钢管,装拆不便 用卡套套住油管进行密封,轴 向尺寸要求不严,装拆简便; 对油管径向尺寸精度要求较 高,采用冷拔无缝钢管
固定铰接管接头
6.1.3 软管及管接头
选取软管时,用户应选取样本中软管所标明的最大推荐工作压力不小于最大 系统压力的软管,否则会降低软管的使用寿命,甚至损坏软管。
对于冲击特别频繁的液压系统,建议使用耐脉冲压力的软管。 应该在软管质量规范允计的温度范围内使用软管。 工作环境的温度长期过高或过低的系统,建议采用软管护套。 软管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如果经常与硬物接触或摩擦,建议在软管外部加弹簧护套。 内径要适当,管径过小会加大管路内介质的流速,使系统发热,降低效率,产生过大的压 力降,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如果软管采用管夹或软管穿过钢板等间隔物时,应注意软管的外径尺寸。
充气式蓄能器是利用气体的压缩和膨胀来储存和释放能量的。为了安全,所充气体一般为 惰性气体或氮气。常用的充气式蓄能器有活塞式和气囊式两种,如图6-7所示。 (1)活塞式蓄能器 图6-7 (a)所示为活塞式结构。 (2)气囊式蓄能器 图6-7 (b)所示为气囊式蓄能器结构。
图6-7 充式蓄器 1-充气阀;2-气 囊;3-体;4-限 位阀
表6-3
硬管装配时允许的弯曲半径
管子外径 D/mm 弯曲半径 R/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uting size 尺寸计算
油管尺寸主要包括内径 d 和壁厚δ。 The inner diameter 油管内径 d
Large enough to prevent undue pressure loses。
足够的管子通径以减小压力损失
q d 2 (m) v
(6 19)
q-flow-rate through pipe 管中流量 [m3/s] v-fluid velocity in pipe 管中流体速度[m/s]
Charged gas accumulators 充气式 应用广泛。有活塞式、气囊式和隔膜式等形式。
3. 气囊式蓄能器( Bladder type accumulators )
结构 Fig. 6 - 1
Gas valve(充气阀)
Bladder (气囊) Steel shell(钢瓶壳体)
Poppet valve(限位阀或 提升阀)
T
Kh A 计算出的 ∆T 加上环境温度应不超过油液的
最高允许温度。
6.4 Piping/Tubing and Connectors
管道及接头 作用:用于连接各液压元件,并输送液压油。 1. Oil piping 油管
Types and features 类型与特点 Tab. 6-1 Rigid tubes 硬管 Steel tube 钢管 耐油,强度高刚性好,工作可靠,但装配 时不便弯曲。常在拆装方便处用作压力管道。
辅 助 元 件
6.1 Accumulators 蓄 能 器
6.2 Filters 滤 油 器
6.3 Reservoirs 油 箱
6.4 Piping and Connectors 管道及接头
6.1 Accumulators 蓄能器
蓄能器用来蓄存系统多余的压力油液,并在需 要时释放出来,是液压系统中的储能元件。
对功率较大且连续工作的液压系统,必要时
还应进行个工作循环的平均发热量为各 个工作阶段发热量的时均值:
1 n ( Pii Poi ) ti T i 1
式中:T — 工作循环周期;
Pii — 第 i 个工作阶段系统的输入功率;
工作原理
Fig. 6 - 2
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低于气体压力时,气囊膨 胀将液体排出。 液压系统工作压力高于气体压力时,液体充 入钢瓶压缩气囊。 图形符号
p液 > p气 : 油液流入蓄能器储存;
p液 < p气 :
气囊膨胀给系统供油; p液 = p气 : 平衡状态,无液体交换。
蓄能器的容量计算 蓄能器的工作状态 气囊式蓄能器有三种工作状态:
1. 作用 Pg. 186 ~ 187
补油 保压 应急能源 吸收压力脉动,缓和液压冲击 减小油液温升
2. 类型 Pg. 185
Weight loaded accumulators 重力式
蓄压恒定不变,但结构庞大,反应慢。
Spring loaded accumulators 弹簧式
结构简单,反应灵敏,但容量小,不适用 于高压或高频的工作场合。
n-safety coefficient for steel pipe 钢管安全系数 8, p≤7 MPa
n= 6, 7MPa < p≤17.5 MPa
4, p >17.5 MPa
Selection considerations 选用考虑的问题 Static and dynamic pressure 耐压 Flow-rate 通流量 Serviceability and compatibility with fluid 实用性兼容性 Vibration 振动
pmax——最大冲击压力(MPa)
p ——阀口关闭前管内压力(MPa)
l ——冲击管长(m) t ——阀口关闭时间(s) 实际选用时,一般要求所选蓄能器的额定 容积至少应比计算值大5%。
4. 蓄能器的安装与使用
蓄能器应油口向下垂直安装
所充的气体应是氮气等惰性气体
蓄能器与液压泵之间应设置单向阀 蓄能器与系统管路间设截止阀
压力油管
The wall thickness 管壁厚度δ
Strong enough to bear on hydraulic shock pressure.
管壁厚度足以承受冲击压力
pd ( m) 2[ ]
[σ]-permitted stress 许用应力
(6 20)
[σ]=σb/n,σb : extension strength 抗拉强度
② 液压泵
③ 输油管 ④ 空气滤清器 ⑤ 回油管 ⑥ 清洗侧板 ⑦ 排油塞 ⑧ 隔板
⑨ 吸油管
⑩ 液面显示计
11
箱体
3. 设计注意事项
油箱容量主要根据热平衡来确定。为防止油液溢 出,油面应不超过油箱高度的 80%。 油箱应完全封闭,以防脏物进入。 液压系统对油温要求较高时,应设置加热或冷却
装置。
Leak tightness 连接紧密无泄漏
Environment protection 环保
2. Connectors 管接头
管接头实现液压元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Types 类型 Fig. 6-6 ~ 10
Flared connector 扩口式管接头 Fig. 6-6
Joining style connector 焊接式管接头 Fig. 6-7
因此: V 0
1 0 n
1 n
V p0 n p0 n ( ) ( ) p1 p2
1 1
作吸收冲击用时的计算公式 缓冲最大冲击力所需的蓄能器最小容量V0为:
4q p max (0.0164l t ) V0 (m L) pmax p
式中 q ——阀口关闭前的流量(L/min)
Clip style connector 卡套式管接头 Fig. 6-8
Hosepipe connector 橡胶软管接头 Fig. 6-9
Quick connector 快速管接头 Fig. 6-10
对管接头的要求 拆装方便,连接牢固,密封可靠,外形尺寸 小,通油能力大,压力损失小以及工艺性好等。
4. 安装位置
安装在泵的吸油管路上(吸油滤油器) 保护液压泵不吸入较大的杂质。 滤油器的通流能力应大于液压泵流量的2倍。
安装在压油管路上(管道滤油器)
用于滤除进入液压系统的杂质。
滤油器应能承受油路上的工作压力和冲击压力。
安装在回油管路上(回油滤油器) 保证流回油箱的油液清洁。 可选耐压较低的滤油器,并允许有较大的压降。
p1×70% (消除脉动)
充气状态
充液状态
供油状态
作辅助动力源时的计算公式 根据玻义尔气体定律,有: p0· 0n = p1· 1n = p2· 2n V V V
式中p0 、p1、p2均为绝对压力,指数n =1~1.4。
蓄能器向系统提供的有效液体体积为:
p p0 V V1 V2 ( ) V0 ( ) V0 p1 p2
图形符号
普通滤油器 滤去的杂质颗粒公称尺寸10 ~ 100μm以上; 精滤油器 滤去的杂质颗粒公称尺寸5 ~ 10μm以上; 特精滤油器 滤去的杂质颗粒公称尺寸1 ~ 5μm以上; 图形符号
有足够的通流能力 通流能力指在一定的压降和过滤精度下, 允许通过滤油器的最大流量。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过滤材料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不致被破 坏。
用于吸收冲击压力和脉动压力的蓄能器应尽量
安装在靠近振源处
6.2 Filters 滤油器
1. 作用
滤去混入液压油中的各种杂质,保持油液的 清洁度。
2. 对滤油器的要求
有足够的过滤精度 过滤精度:指滤油器所能滤去的最小杂质颗 粒的大小。 按过滤精度的不同分为:
粗滤油器
滤去的杂质颗粒公称尺寸100μm以上;
Copper pipe 紫铜管 价高,承载能力低(<10 MPa),抗冲击和 振动能力低,易使油液氧化,但易弯曲成形。用 于仪表和装配不便处。 Flexible hoses 软管 Plastic pipe 塑料管 耐油,价低,装配方便,长期使用会老化。 用作回油管与泄油管(油压 < 0.5 MPa)。
Poi — 第 i 个工作阶段系统的输出功率;
ti — 第 i 个工作阶段的持续时间;
n — 一个工作循环中总的工作阶段数。
油箱单位时间内的散热量:
' Kh A T
式中:Kh — 油箱散热系数(可查表确定); A — 油箱散热面积; ∆T — 系统温升。( ∆T=油温-环境温度) 达到热平衡时有: ' 得:
0.5~1.5 [m/s] suction lines 吸油管
2.0~3.0 [m/s] return lines 回油管 4.0 [m/s] p<5MPa
v=
4.0~5.0 [m/s] p=5-10MPa 5.0~6.0 [m/s] p=10-20MPa 7.0 [m/s] p>20MPa
Pressure lines
充气状态
充液状态
供油状态
充气状态 充气压力为 p0,气体的体积为V0 。 ( V0即蓄能器的总容积) 充液状态 当气体压力上升至系统最高工作压力p2时, 其体积为V2。
供油状态
气体压力下降至系统最低工作压力p1时, 体积为V1。
最高与最低工作压力p2、 p1由系统设计时确定。 充气压力一般有: p1×90% (补油) p1×100% (应急能源) p 0= p1×60% (消除压力冲击)
3. 类型
Wire filter 网式滤油器 Fig. 6-3 a) 油液流经滤油器时 由铜丝网上的小孔起滤
清作用。
结构简单,清洗方
便,通油能力大,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