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
园冶全文

园冶---全文园冶---全文不佞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笔意,每宗之。
游燕及楚,中岁归吴(江苏),择居润州。
环润皆佳山水,润之好事者,取石巧者置竹木间为假山;予偶观之,为发一笑。
或问日:「何笑?」予曰:「世所闻有真斯有假,胡不假真山形,而假迎勾芒者之拳磊乎?」或曰「君能之乎?」遂偶为成「壁」,靓观者俱称:「俨然佳山也」;遂播闻于远近。
适晋陵方伯吴又予公开而招之。
公得基于城东,乃元朝温相故园,仅十五亩。
公示予曰:「斯十亩为宅,余五亩,可效司马温公『独乐』制。
」予观其基形最高,而穷其源最深,乔木参天,虬枝拂地。
予曰:「此制不第宜掇石而高,且宜搜土而下,合乔木参差山腰,蟠根嵌石,宛若画意;依水而上,构亭台错落池面,篆壑飞廊,想出意外。
」落成,公喜曰:「从进而出,计步仅四里,自得谓江南之胜,惟吾独收矣。
」别有小筑,片山斗室,予胸中所蕴奇,亦觉发抒略尽,益复自喜。
时汪士衡中翰,言于銮江西筑,似为合志,兴又予公所构,并骋南北江焉。
暇草式所制,名《园牧》尔。
姑孰曹元甫先生游于兹,主人皆予盘桓信宿。
先生称赞不已,以为荆关之绘也,何能成于笔底?予遂出其式视先生。
先生曰:「斯千古为文件者,何以云『牧』?斯乃君之开关,改之曰『冶』可矣。
」崇祯辛未知秋杪否道人暇于扈冶堂中题。
兴造论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
古公输巧,陆云精艺,其人岂执斧斤者哉?若匠惟雕镂是巧,排架是精,一架一柱,定不可移,俗以「无窍之人」呼之,其确也。
故凡造作,必先想地立基,然后定期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牵。
假如基地偏缺,邻嵌何必欲求其齐,其屋架何必拘三、五间,为进多少?半间一厂,自然雅称,斯所谓「主人之七分」也。
第园筑之主,犹须什九,而用匠什一,何也?园林巧于因界,精在体宜,愈非匠作可为,亦非主人所能自主义;需求得人,当要节用。
因者:随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树,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
《园冶》和《长物志》比较分析

计成在撰写《园冶》时,采用了深入浅出的语言 风格,使得读者能够轻松理解造园学的精髓。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计成在书中不仅阐述了造园的理论,还结合自己 的实践经验,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和技巧。
丰富的插图和实例
《园冶》中附有大量的插图和实例,这些图片和 实例对于读者理解造园的技巧和理论有着极大的 帮助。
两部著作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 念,影响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方向, 成为园林艺术的经典之作。
对现代的启示
《园冶》与《长物志》中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对现代社会可持续发 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现代园林设计应借鉴两部著作中的思想,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创造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环境。
THANKS
两书在园林文化内涵方面各有特色,《园冶》更注重实用 性和生活化,而《长物志》则更强调艺术性和文化性。两 者都反映了明代园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为后世留下了宝 贵的文化遗产。
05
CHAPTER
结论
对后世的影响
《园冶》与《长物志》对后世园林建 筑和造园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 来的园林设计师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 实践指导。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比较分析《园冶》与《长物 志》,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
术的特点和价值。
探讨两本书在园林艺术领域的贡 献和影响,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
启示和借鉴。
挖掘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
信。
02
CHAPTER
《园冶》简介
作者与成书背景
作者
计成,字无否,号无否子,明末吴江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 家、哲学家、散文家、诗人和书法家,与文徵明、唐寅等人并称“明四家”。
《园冶》书评及原文

园冶目录《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成稿,崇祯七年刊行。
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
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
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10篇。
该书首先阐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而详细地记述了如何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并绘制了两百余幅造墙、铺地、造门窗等的图案。
书中既有实践的总结,也有他对园林艺术独创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并有园林建筑的插图二百三十五张。
《园冶》是计成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的专著,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一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
同时,《园冶》采用以“骈四骊六”为其特征的骈体文,在文学上也有其一定的地位。
编辑本段《园冶》作者简介计成,字无否,江苏苏州吴江县人,生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
他不仅能以画意造园,而且也能诗善画,他主持建造了三处当时著名的园林—常州吴玄的东帝园、仪征汪士衡的嘉园和扬州郑元勋的影园。
编辑本段《园冶》主要内容和精髓《园冶》共三卷,第一卷卷首冠以《兴造论》和《园说》,是全书的纲领和立论所在,即造园的思想和原则。
《兴造论》突出强调“因、借、体、宜”原则的重要性,《园说》阐明园林用地、景物设计与审美情趣。
后有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篇。
在十篇的论述中,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篇是专门论述造园艺术的理论,也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特别是相地、掇山、借景更是该书精华的精华,而屋宇、装折、窗、墙垣则着重建筑艺术的具体论述。
《园冶》一书的精髓,可归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两句话。
这两句话的精神贯穿于全书。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说明造园所要达到的意境和艺术效果。
园冶的名词解释

园冶的名词解释园冶,这个独特的名词,或许并不常见于日常生活中,但它却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
园冶涉及到一项古老的工艺,它是指利用矿石或硫磺等物质进行冶炼和提炼的技术过程。
在历史长河中,园冶在人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园冶的出现与人类对金属的开发利用密不可分。
毫无疑问,金属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园冶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开采、加工和应用金属的机会。
例如,青铜时代就是园冶技术发展的产物。
青铜的制作需要将铜矿和锡矿冶炼成合金,这项技术的发展满足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工具和武器的需要,也为古代社会的进一步进步提供了动力。
其次,园冶的技术进步对于冶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冶金学是研究金属物质的冶炼、提纯和合金化等过程的科学和技术。
在古代,园冶技术的进步为冶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不同矿石的研究和实验,人们逐渐掌握了冶金的原理和方法,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金属元素。
园冶技术的进步使得冶金学实现了从实践到理论的蜕变,为后来各个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再者,园冶技术的科学性也为其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借鉴。
例如,园冶技术的实践过程需要运用到热力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金属的冶炼和合金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经验。
这些数据和经验对于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非常重要。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园冶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能够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来满足不同的需求,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园冶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人类文化的繁荣。
在园冶技术的推动下,人们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而是逐渐意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
例如,中国古代工匠们在园冶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两大发明对于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园冶技术的发展还催生出了金属工艺品的制作和艺术等领域的繁荣,为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和艺术传统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园冶》语句摘抄

《园冶》语句摘抄《园冶》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著的一部园林建筑专著,该书以清代盛京园林为主要背景,通过对园林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美化等方面的论述,揭示了园林艺术的精髓和特点。
以下是《园冶》的一些语句摘抄,以展示其独特的风格和思想。
1. "园林者,诗境之胜也,乐事之幽也,居官之乐也。
有微风即效,有暑林而长,有形胜而彰。
"(园林的意义)2. "园中所以锦绣者,以曲水为源也。
"(曲水的重要性)3. "麋鹿一来,忽视而遣。
是以宁静者,人心虚而物情寡也。
" (园林的宁静与人心的关系)4. "色则虽晚而秋,恶则虽靳而丑。
"(园林的色彩搭配)5. "是故众物得其时,则雕塑跃然;人心得其理,则功名自显。
"(时间与园林的关系)6. "启形验质,达名以明者成。
"(园林的规划与效果)7. "园中才女咏春,诱柳引莺;山水婼婼,游人暇步。
"(园林的魅力与人文)8. "祛滞裛积,纳清除浊者,有则丰年,无则饥民。
所以":"营造园林,使人心如风水之清,目光如空气之明,心灵如湖泊之宁静。
"9. "户市先丰而屋宇矜,居人先簇而园寨埋。
"(园林与屋宇的关系)10. "东风腾云泽国,西风聚雨济川。
"(园林的环境利用)11. "然气之滞者,园中所去也;神之散者,园中所调也。
" (园林的调和作用)12. "高岸步,小搏桥,池中添水,池中潭,枯筒穿屋,曲径幽深。
"(园林的设计细节)13. "亭台之华未去也,多掩之而已。
"(拥有亭台的园林特色)14. "昨载游,今载病,明载思。
"(园林与人情的变幻)15. "曲水流长而不绝,游人经之而不厌。
"(曲水对园林的意义)16. "山非禅师,深引多傍;水非浊见,虎步争泪。
园冶

《园冶》《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成稿,崇祯七年刊行。
计成,字无否,江苏苏州吴江县人,生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
他不仅能以画意造园,而且也能诗善画,他主持建造了三处当时著名的园林—常州吴玄的东帝园、仪征汪士衡的嘉园和扬州郑元勋的影园。
《园冶》是计成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的专著,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一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
同时,《园冶》采用以“骈四骊六”为其特征的骈体文,在文学上也有其一定的地位。
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
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
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10篇。
该书首先阐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而详细地记述了如何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并绘制了两百余幅造墙、铺地、造门窗等的图案。
书中既有实践的总结,也有他对园林艺术独创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并有园林建筑的插图二百三十五张。
《园说》部分内容简介《园说》是全书的总论,作者从造园艺术出发,就园林所要达到的意境做了描绘,其中最为精辟的莫过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了。
它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一个纲,也是人们评价一个园林艺术作品的重要信条,两篇文字都不仅长,但言简意深。
第一篇《相地》列举山林、城市、村庄、郊野、宅旁、江湖等不同环境中的园林选址和景观设计要求。
第二篇《立基》重点叙述各类园林建筑以及假山选址立基的艺术和技术要领。
第三篇《屋宇》,分疏了各类建筑名称、功能以及梁深结构类型、变通方式后的图式。
第四篇《装折》即装修,说屏门、天花、门窗隔扇等可折装木柞的式样与做法。
第五篇《门窗》讲述园林建筑门窗多种外形轮廓与做法。
第六篇《墙垣》,揭明不同材质所构成不同类型墙垣及其施工要领。
第七篇《铺地》概述各种材料铺装地面形成种种花纹图案。
园冶经典名句和解析

园冶经典名句和解析园冶的经典名句包括: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这句话的意思是,园林虽由人为构建,但其呈现出来的景象却如同天然形成的一般。
强调了园林设计的巧夺天工,以及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
2.“三分匠,七分主人。
”这句话指的是,在园林的营造过程中,设计者的规划比工匠的施工更加重要。
强调了设计者对于园林整体布局和设计的把握,以及其在营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3.“借景有因,切要四时。
”这句话的意思是,借景需要找到好的原因,同时要充分考虑四季变化,使景色与季节相协调。
强调了园林设计中因地制宜、相互借景的重要性。
4.“景到随机,在涧共修兰芷。
”这句话指的是,景色因地而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强调了园林设计中灵活变通、因地制宜的原则。
5.“俗则屏之,嘉则收之。
”这句话指的是,对于低俗的景物应该加以遮挡,美好的景物则应尽可能收入视线之中。
强调了园林设计中对于景物的选择和组织的重要性。
6.“围墙隐约于萝间,架屋蜿蜒于木末。
”这句话描述的是园林中的围墙和建筑若隐若现,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景象。
强调了园林设计中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7.“山楼凭远,纵目皆然;竹坞寻幽,醉心既是。
”这句话描述的是通过登高望远,将四周美景尽收眼底;在幽静的竹林中漫步,使人心情愉悦。
强调了园林设计中景观的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舒适感。
8.“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这句话描述的是轩敞明亮的建筑和宽敞的窗户,能够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的美景。
强调了园林设计中建筑采光和景观视野的重要性。
9.“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之耸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这句话赞美了自然景色之美以及人的巧妙布置,让园景宛如天然生成。
10.“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这句话总结了园冶的理论精髓,即好的园林作品应该是人工巧妙地借助和参照自然,营造出宛如天然的美景。
(完整版)《园冶》全文

《园冶》全文【自序】不佞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笔意,每宗之。
游燕及楚,中岁归吴(江苏),择居润州。
环润皆佳山水,润之好事者,取石巧者置竹木间为假山,予偶观之,为发一笑。
或问曰:“何笑?”予曰:“世所闻有真斯有假,胡不假真山形,而假迎勾芒者之拳磊乎?”或曰:“君能之乎?”遂偶为成“壁”,睹观者俱称:“俨然佳山也。
”遂播名于远近。
适晋陵方伯吴又于公闻而招之。
公得基于城东,乃元朝温相故园,仅十五亩。
公示予曰:“斯十亩为宅,余五亩,可效司马温公‘独乐’制。
”予观其基形最高,而穷其源最深,乔木参天,虬枝拂地。
予曰:“此制不第宜掇石而高,且宜搜土而下,令乔木参差山腰,蟠根嵌石,宛若画意;依水而上,构亭台错落池面,篆壑飞廊,想出意外。
”落成,公喜曰:“从进而出,计步仅四百,自得谓江南之胜,惟吾独收矣。
”别有小筑,片山斗室,予胸中所蕴奇,亦觉发抒略尽,益复自喜。
时汪士衡中翰,延予銮江西筑,似为合志,与又于公所构,并骋南北江焉。
暇草式所制,名《园牧》尔。
姑孰曹元甫先生游于兹,主人皆予盘桓信宿。
先生称赞不已,以为荆关之绘也,何能成于笔底?予遂出其式视先生。
先生曰:“斯千古未闻见者,何以云‘牧’?斯乃君之开辟,改之曰‘冶’可矣。
”时崇祯辛未之秋杪否道人暇于扈冶堂中题。
园冶卷一【兴造论】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
古公输巧,陆云精艺,其人岂执斧斤者哉?若匠惟雕镂是巧,排架是精,一梁一柱,定不可移,俗以“无窍之人”呼之,其确也。
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然后定其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率。
假如基地偏缺,邻嵌何必欲求其齐,其屋架何必拘三、五间,为进多少?半间一广,自然雅称,斯所谓“主人之七分”也。
第园筑之主,犹须什九,而用匠什一,何也?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愈非匠作可为,亦非主人所能自主者,须求得人,当要节用。
“因”者: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赏
Hale Waihona Puke 卷3 门窗卷后崇禎甲戌歲,予年五十有三, 歷盡風塵,業遊已倦,少有 林下風趣,逃名丘壑中,久 資林園,似興世故覺遠,惟 聞時事紛紛,隱心皆然,愧 無買山力,甘為桃源溪口人 也。自嘆生人之時也,不遇 時也;武候三國之師,梁公 女王之相,古之賢豪之時也, 大不遇時也!何況草野疏愚, 涉身丘壑,暇著斯「冶」, 欲示二兒長生、長吉,但覓 梨栗而巳。故梓行合為世便。
卷一 園說
凡結林園,無分村郭,地偏為勝,開林擇剪蓬 蒿;景到隨機,在澗共修蘭芷。徑緣三益,業 擬千秋,圍牆隱約於蘿間,架屋蜿蜒於木末。 山樓遠,縱目皆然;竹塢尋幽,醉心既是。軒 楹高爽,窗戶虛鄰;納千頃汪洋,收四時之爛 縵。梧陰匝地,槐蔭當庭;插柳沿提,栽梅繞 屋;結茅竹里,濬一派之長源;障錦山屏,列 千尋聳翠,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剎宇隱環窗, 彷彿片圖小李;巖巒堆劈石,參差壁大癡。蕭 寺可以卜鄰,梵音到耳;遠峰偏宜借景,秀色 堪餐。紫氣青霞,鶴聲送來枕上;白蘋紅蓼, 鷗盟同結磯邊。看山上箇籃輿,問水拖條櫪杖; 斜飛碟雉,橫跨長虹;不羨摩詰輞川,何數季 倫金谷。一灣僅於消夏,百畝豈為藏春;養鹿 堪遊,種魚可捕。涼亭浮白,冰調竹樹風生; 暖閣偎紅,雪煮爐鐺濤沸。渴吻消盡,煩頓開 除。夜雨芭蕉,似雜鮫人之泣淚;曉風楊柳, 若翻蠻女之纖腰。移竹當窗,分梨為院;溶溶 月色,瑟瑟風聲;靜擾一榻琴書,動涵半輪秋 水。清氣覺來几席,凡塵頓遠襟懷;窗牖無拘, 隨宜合用;欄杆信畫,因境而成。製式新番, 裁除舊套;大觀不足,小築允宜。 4
装拆
凡造作難於裝修,惟園屋異乎家宅,曲折有條,端方非額, 如端方中須尋曲折,到曲折處環定端方,相間得宜,錯宗 為妙。裝壁應為排比,安門分出來由。假如全房數間,內 中隔開可矣。定存後步一架,餘外添設何哉?便徑他居, 復成別館。磚牆留夾,可通不斷之房廊;板壁常空,隱出 別壺之天地。亭台影罅,樓閣虛鄰。絕處猶開,低方忽上, 樓梯僅乎室側,臺級藉矣山阿。門扇豈異尋常,窗欞遵時 各式。掩宜何線,嵌不窺絲。落步欄杆,長廊猶勝;半牆 窗隔,是室皆然。古以委花為巧,今之柳葉生奇。加之明 瓦斯堅,外護風窗覺密。半樓半屋,依替木不妨一色天花; 藏房藏閣,靠虛簷無礙半彎月牖。借架高簷,須知下卷。 出幙若分別院;連牆儗越深齋。構合時宜,式微清賞
相地
5
立基
6
屋宇
卷2 栏杆
欄杆信畫化而成,減便為雅。古之回文萬字,一概屏去,少留涼床佛座 之用,園屋間一不可製也。予歷數年,存式百狀,有工而精,有減而文, 依次序變幻,式之於左,便為摘用。以筆管式為始,近有將篆字製欄杆 者,況理畫不勻,意不聯絡。予斯式中,尚覺未盡,儘可粉飾。 欄杆圖式 筆管式:欄杆以筆管式為始,以單變雙,雙則如意。變畫以勻而成,故 有名。無名者恐有遺漏,總次序記之,內有花紋不易製者,亦書做法, 以便鳩匠。 錦葵式:先以六料欑心,然後加瓣,如斯做法。斯一料欑心。斯一料 瓣。 波紋式:為斯一料可做。 梅花式:用斯一料, 瓣料直,不欑榫眼。 聯瓣葵花式:為斯一料可做。 尺欄式:此欄置腰牆用,或置 外。 短欄式。 短尺欄式。
园 冶
内 容
卷首 卷一
园冶
卷二
卷三 卷后
卷首
。自 序。 不佞少以繪名, 性好搜奇,最喜關仝、荊浩筆意,每宗 之。遊燕及楚,中歲歸吳(江蘇),擇居潤州。環潤皆佳山 水,潤之好事者,取石巧者置竹木間為假山;予偶觀之, 為發一笑。或問日:「何笑?」予曰:「世所聞有真斯有 假,胡不假真山形,而假迎勾芒者之拳磊乎?」或曰「君 能之乎?」遂偶為成「壁」,靚觀者俱稱:「儼然佳山 也」;遂播聞於遠近。適晉陵方伯吳又予公開而招之。公 得基於城東,乃元朝溫相故園,僅十五畝。公示予曰: 「斯十畝為宅,餘五畝,可效司馬溫公『獨樂』製。」予 觀其基形最高,而窮其源最深,喬木參天,虯枝拂地。予 曰:「此製不第宜掇石而高,且宜搜土而下,合喬木參差 山腰,蟠根嵌石,宛若畫意;依水而上,構亭臺錯落池面, 篆壑飛廊,想出意外。」落成,公喜曰:「從進而出,計 步僅四里,自得謂江南之勝,惟吾獨收矣。」別有小築, 片山斗室,予胸中所蘊奇,亦覺發抒略盡,益復自喜。時 汪士衡中翰,言於鑾江西築,似為合志,興又予公所構, 并騁南北江焉。暇草式所製,名《園牧》爾。姑孰曹元甫 先生遊於茲,主人皆予盤桓信宿。先生稱贊不已,以為荊 關之繪也,何能成于筆底?予遂出其式視先生。先生曰: 「斯千古為文件者,何以云『牧』?斯乃君之開關,改之 曰『冶』可矣。」崇禎辛未知秋杪否道人暇於扈冶堂中 3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