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赏析

合集下载

园冶读后感

园冶读后感

园冶读后感《园冶》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小说,作者是李斯卿。

小说以小家庭琐事和平凡人物的日常生活为主线,以述说人情世故、家庭和婚姻问题,并呈现了当时社会风俗和道德观念的缩影。

读完这篇小说,我深受启发,对于家庭和婚姻的理解也有了新的认识。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妻园冶和云英,他们是一对好夫妻,生活简单而幸福,但也有许多人情世故和道德观念的困扰。

园冶一直秉持着诚实守信、为人正直的原则,但他在婚姻上却遇到了很多的挫折。

丈母娘不喜欢儿媳妇,因为云英不是大家闺秀出身,没有充足的嫁妆。

园冶一直努力工作,希望能谋得一份好工作,挣得更多的钱来补贴家用。

可是他却总是碰到坏人,陷入了各种困境。

园冶和云英两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做许多辛苦的工作,但他们对彼此的爱从未改变。

通过园冶和云英的婚姻问题,小说中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道德观念。

婚姻是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但它也被一些虚荣、功利的因素所演变。

不同的家庭条件和嫁妆多少都成了衡量婚姻的标准,而爱情似乎变得微不足道。

小说中园冶和云英的婚姻并不是完美的,他们因为贫穷和缺乏社会地位而遭受很多的压力,但他们依然坚持和守护彼此。

他们的婚姻观念值得我们深思,婚姻不能完全建立在物质上,而是应该建立在相互关爱和扶持的基础上。

除此之外,《园冶》还呈现了人情世故的复杂性。

园冶和云英在生活中遇到了许多的困境和挫折,但他们都坚信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有的善良诚实,有的奸诈狡猾。

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小说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浮躁。

我深受启发,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要坚守诚实守信的原则,用善良和宽容来待人,不要被一些功利和虚荣的因素所迷惑。

通过阅读《园冶》,我对于家庭和婚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它是承载着家庭和社会责任的一种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境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信仰和原则,相互关爱和扶持,我们就能够战胜这些困难,实现家庭幸福和美满。

总的来说,读完《园冶》让我对于家庭和婚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园冶》赏析

《园冶》赏析
《园冶》给我们的启示,是让我们在今后的 设计中,在西方几何式设计的冲击下,取 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和发扬民族自然 式设计的精髓。不出于自然,却又融于自 然;能反应自然,又高于自然。
• 另外,中国古典园林深受山水画的影响, 多培养兴趣多了解其他文化学科知识,也 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发挥设计,让我们的设 计更具内涵与意境。
• 以建筑、山水、花木为要素,取诗的意境 作为治园依据,取山水画作为造园的蓝图, 经过艺术剪裁,以达到虽经人工创造,又 不露斧凿的痕迹。
• 造园不是单纯地摹仿自然,再现原物,而 是要求创作者真实地反映自然,又高于自 然。尽可能做到使远近、高低、大小互相 制约,达到有机的统一。
《园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选石
• 第九篇《选石》,罗列了太湖石等十六种 可供掇的山石产地及各种的石料的色泽、 纹理、品质。
太湖石
借景
• 第十篇《借景》以实例说明远借、邻借、 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园冶》的精髓
• 《园冶》一书的精髓,可归纳为“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两句话。 这两句话的精神贯穿于全书。
屋宇
• 第三篇《屋宇》包括了(一)、门楼(二)、 堂(三)、斋(四)、室(五)、房(六)、 馆(七)、楼(八)、台(九)、阁(十)、 亭(十一)、榭(十二)、轩(十三)、卷 (十四)、广(十五)、廊(十六)、五架梁 (十七)、七架梁(十八)、九架梁(十九)、 草架(二十)、重椽(二十一)、磨角(二十 二)、地图 • 分疏了各类建筑名称、功能以及梁深结构类型、 变通方式后的图式。
谢谢观赏
The end
简介
• 《园冶》一书是明代著名的造园专家计成 积几十年建造园林的经验,而写就的一本 园林学著作。该书首先阐述了作者造园的 观点,次而详细地记述了如何相地、立基、 铺地、掇山、选石,并绘制了两百余幅造 墙、铺地、造门窗等的图案。此书为后世 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 仿的范本。

《园冶》园林美学研究

《园冶》园林美学研究

《园冶》园林美学研究《园冶》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园林美学著作,其作者是明朝时期的计成。

本文旨在探讨《园冶》中的园林美学思想,分析其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以及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在《园冶》中,计成将园林美学思想融入了园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

他认为,一个好的园林应该具备“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特点,即不仅要体现自然的美,还要展现出人文的美。

同时,计成强调了园林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园林应该尽可能地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而不是与大自然相背离。

在园林的设计方面,计成注重“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根据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来规划园林。

例如,在园林中要注重利用水源,使得园林能够呈现出自然流淌的溪流、瀑布等水景。

此外,计成还强调了园林中植物的重要性,他认为植物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有着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作用。

在园林的建筑方面,计成主张“宜简不宜繁”,认为建筑应该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不要过于繁琐。

他还强调了园林中“景”的重要性,认为园林中的每一个景点都应该有其独特的景观和意境。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园冶》中的园林美学思想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现代园林设计应该注重生态环保,尽可能地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减少对自然的破坏。

其次,现代园林设计应该注重“以人为本”,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喜好为主。

最后,现代园林设计应该注重文化传承,尊重和发扬本土文化传统,使得园林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

总之,《园冶》中的园林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瑰宝,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因地制宜”、“宜简不宜繁”等思想对现代园林设计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从山水到园林——谢灵运山水园林美学研究谢灵运,中国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和画家,他的作品以山水园林为主题,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地位,同时也为中国的园林艺术开创了新的篇章。

本文将从山水和园林两个角度,对谢灵运的山水园林美学进行深入研究。

谢灵运的山水美学谢灵运的山水美学观念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作品中。

他以自然山水为背景,将自然界的宏观景象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创造出极富诗意和哲理的艺术境界。

园冶读后感

园冶读后感

《园冶》读后感《园冶》是中国明代作家冯梦龙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包含了十余个篇章,通过描写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展现了明代社会的风云变幻和人性的复杂多样。

阅读完《园冶》,不禁让我陷入深思,对书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以及艺术手法都产生了一定的感悟。

首先,通过《园冶》中的多个篇章,冯梦龙对各个社会阶层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精准的描绘,展现了他深厚的洞察力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

无论是官员、商人、庶民还是神仙、妖精,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个性。

例如,在《保管草根》中,作者通过富有智慧和勇气的周贵人,揭示了庶民心中的正义感与对不公平的坚决抵抗。

在《道长肚中藏珠》中,作者以一个有趣的情节,轻松诙谐地刻画了一个贪婪的道士的形象,赋予了故事更加生动有趣的色彩。

通过这样生动具体的人物形象,读者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文中所呈现的情节,也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其次,冯梦龙在《园冶》中灵活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变化与惊喜。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作者对情节设置的巧妙运用。

每个篇章的故事情节都非常精彩,通过起承转合的结构,使得读者们在阅读过程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感。

例如,在《孽龙不孽》中,作者通过神秘的呼吸法、喜怒无常的龙王等元素,创造出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此外,冯梦龙还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丰富了文本的表达形式,给读者带来更多的阅读享受。

最后,通过《园冶》中的多个故事情节,不难看出冯梦龙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无论是揭示社会弊病还是对人性的思考,他都以一种幽默、讽刺的方式进行了呈现。

在某种程度上,《园冶》可以看作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讽刺和批判,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揭示出其中的现实问题和人性弱点。

例如,《严丸》中,通过描绘严姐姐的凶恶和冷漠,暗示了当时社会中的不公和虚伪。

而在《董妈养民长寿》中,揭示了当时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

这些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既用幽默的笔调调动了读者的笑点,也让人们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深感关注和思考。

《园冶》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探析

《园冶》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探析

摘要:《园冶》是中国第1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被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造园专著,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本文从生态美学的角度重读《园冶》,对《园冶》中所体现的生态审美观进彳亍探索。

从《园冶》生态美学思想的溯源、《园冶》生态美学思想的体现及《园冶》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3个方面来解读《园冶》。

呼吁当代人从生态美学角度出发,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关键词:园冶;生态审美观;生态美学思想;生态文明建设;和谐1计成及《园冶》概述1.1计成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

明万历十年即1582年生。

然“不知所终,卒年未详”江苏苏州人,少年时喜好绘画并远近闻名。

众多画家中尤爱荆浩和关仝。

受良好教育,对诗词绘画有相当素养,同时游历大江南北,中年时期回到家乡吴江,开始了园林设计,并创作了《园冶》一书。

然其一生未成就功名,艰辛坎坷。

1.2《园冶》《园冶》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1本造园理论的专著。

由计成所著。

全书共分为3卷,235幅附图。

主要内容为兴造论和园说2部分。

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10篇。

2《园冶》生态美学思想的溯源2.1中国古代诗画的生态意境中国是一个崇尚自然的国家。

中国的诗画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

诗人、画家向往自然风光,把这种感情寄托在诗词及绘画上,通过诗画所创造的“意境”超越自然山水的空间限制,来达到心灵的满足。

在众多诗画中,留恋、赞美自然景观的可谓比比皆是。

在这些诗画中更是亲近自然,吟咏自然。

这些诗画所表现出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并非人类要征服自然。

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正是生态自然观的体现。

在生态保护观中更是不乏诗句。

王建的《寄旧山僧》中“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以及《题金家竹溪》中的“山头鹿下长惊犬,池面鱼行不怕人”,都劝诫人们应保护野生动物,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荆浩,关仝是计成所追寻的2位著名画家,其绘画风格对计成产生深厚的影响。

自然在园林设计上更是深受启发。

《园冶》的造园思想

《园冶》的造园思想

《园冶》的造园思想《园冶》是中国古代最系统的造园名著,也是世界造园学上最早的书籍。

在《园冶》中,计成先生把自己的造园思想总结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他在造园时所追求的意境和艺术效果,也是其造园思想的精髓。

本文就掇山和理水来论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在这两个方面是如何体现的《园冶》是中国古代最系统的造园名著,也是世界造园学上最早的书籍。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古典园林是其中独树一帜且具有重大成就的独特建筑类型,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据有关典籍记载,中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从这个时期之后几乎每朝每代都有特色鲜明的园林产生,但是在《园冶》之前,几乎没有专门描写中国古典园林的著作。

《园冶》一书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之作,其影响非常深远。

《园冶》作者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是明末著名造园家,也是一位文化素养很高、博学多才、见多识广的文人。

《园冶》的撰写,是计成先生在闲暇时整理自己的草稿和图式而最终完成的,他根据其丰富的实践经验,整理了修建吴氏园和汪氏园的部分图纸撰写出此书,该书可以说是计成先生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的经典著作。

在《园冶》中,计成先生把自己的造园思想总结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他在造园时所追求的意境和艺术效果,也是其造园思想的精髓。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实质就是“自然人化”后所形成的“人化自然”,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在造园时,要顺应自然脉理,按照自然山水景物的存在机理和形态特点去构筑景观样式,以达到自然天成的境界。

在书中,计成先生从园林的掇山、理水、相地、花木等方面论述了园林艺术中自然天成和人工制作结合的问题。

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因此掇山、理水,可以说是《园冶》一书中创造山水式园林的重要手段,《园冶》的造园思想正是通过山石、流水的经营布局彰显出来的。

接下来就掇山和理水来论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在这两个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园冶读后感800字

园冶读后感800字

园冶读后感800字《园冶》是明代著名园林艺术家计成创作的一部关于园林艺术的专著,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瑰宝。

这部书不仅详细介绍了园林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方法,还阐述了园林艺术的审美观念和哲学思想。

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园林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园冶》让我认识到了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书中,计成通过对园林景观的描绘,展示了园林艺术的美轮美奂。

他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感。

同时,他还强调了园林艺术的空间处理,通过错落有致的建筑、曲折迂回的小路和丰富多样的植被,营造出一种既具有层次感又富有变化的景观空间。

这种独特的审美观念让我深感震撼,也让我对园林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园冶》让我明白了园林艺术的哲学内涵。

在书中,计成将园林艺术与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相结合,认为园林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

他主张在园林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自然景观的特点,顺应自然的规律,使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同时,他还强调了园林艺术的精神性,认为园林不仅是观赏的对象,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这种哲学思想让我对园林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园林艺术产生了敬畏之心。

《园冶》让我学到了很多园林设计和施工的方法。

在书中,计成详细地介绍了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制宜等。

他还介绍了许多具体的设计技巧,如借景、障景、点景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对于我今后学习和欣赏园林艺术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园林施工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如选材、布局、施工等。

这些内容让我对园林工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对园林艺术产生了实践的欲望。

《园冶》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园林艺术专著。

它不仅让我领略了园林艺术的美,还让我明白了园林艺术的哲学内涵和实践方法。

我相信,通过学习《园冶》,我会在园林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园冶经典名句和解析

园冶经典名句和解析

园冶经典名句和解析园冶的经典名句包括: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这句话的意思是,园林虽由人为构建,但其呈现出来的景象却如同天然形成的一般。

强调了园林设计的巧夺天工,以及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

2.“三分匠,七分主人。

”这句话指的是,在园林的营造过程中,设计者的规划比工匠的施工更加重要。

强调了设计者对于园林整体布局和设计的把握,以及其在营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3.“借景有因,切要四时。

”这句话的意思是,借景需要找到好的原因,同时要充分考虑四季变化,使景色与季节相协调。

强调了园林设计中因地制宜、相互借景的重要性。

4.“景到随机,在涧共修兰芷。

”这句话指的是,景色因地而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强调了园林设计中灵活变通、因地制宜的原则。

5.“俗则屏之,嘉则收之。

”这句话指的是,对于低俗的景物应该加以遮挡,美好的景物则应尽可能收入视线之中。

强调了园林设计中对于景物的选择和组织的重要性。

6.“围墙隐约于萝间,架屋蜿蜒于木末。

”这句话描述的是园林中的围墙和建筑若隐若现,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景象。

强调了园林设计中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7.“山楼凭远,纵目皆然;竹坞寻幽,醉心既是。

”这句话描述的是通过登高望远,将四周美景尽收眼底;在幽静的竹林中漫步,使人心情愉悦。

强调了园林设计中景观的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舒适感。

8.“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这句话描述的是轩敞明亮的建筑和宽敞的窗户,能够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的美景。

强调了园林设计中建筑采光和景观视野的重要性。

9.“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之耸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这句话赞美了自然景色之美以及人的巧妙布置,让园景宛如天然生成。

10.“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这句话总结了园冶的理论精髓,即好的园林作品应该是人工巧妙地借助和参照自然,营造出宛如天然的美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 另外,中国古典园林深受山水画的影响, 多培养兴趣多了解其他文化学科知识,也 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发挥设计,让我们的设 计更具内涵与意境。
实用文档
谢谢观赏
The end
实用文档
兴造论
• 首篇〈兴造论〉,语出惊人,大胆提倡以 设计师主导造园活动,这跟以往依靠主人 或匠人的悠久传统有天壤之别。因此计成 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肯定设计师 地位的人。
实用文档
园说
• 《园说》是全书的总论,作者从造园艺术 出发,就园林所要达到的意境做了描绘, 其中最为精辟的莫过于“虽由人作,宛自 天开”了。它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一个 纲,也是人们评价一个园林艺术作品的重 要信条,两篇文字都不仅长,但言简意深。
工要领。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铺地
• 第七篇《铺地》包括了: • (一)、乱石路 • (二)、鹅子地 • (三)、冰裂地 • (四)、诸砖地 • 述各种材料铺装地面形成种种花纹图案。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掇山
• 第八篇《掇山》,以大量篇幅陈述了园山、 万山等八种假山以及石池、峰、峦、岩、 洞、涧、水、瀑布等堆砌方法、工程技术 要领和艺术追求。
• 分疏了各类建筑名称、功能以及梁深结构 类型、变通方式后的图式。
实用文档
沧浪亭复廊 实用文档
装折
• 第四篇《装折》即装修,说屏门、天花、 门窗隔扇等可折装木柞的式样与做法。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门窗
• 第五篇《门窗》讲述园林建筑门窗多种外 形轮廓与做法。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墙垣
• 第六篇《墙垣》,包括了: • (一)、白粉墙 • (二)、磨砖墙 • (三)、漏砖墙 • (四)、乱石墙 • 揭明不同材质所构成不同类型墙垣及其施
《园冶》赏析
实用文档
简介
• 《园冶》一书是明代著名的造园专家计成 积几十年建造园林的经验,而写就的一本 园林学著作。该书首先阐述了作者造园的 观点,次而详细地记述了如何相地、立基、 铺地、掇山、选石,并绘制了两百余幅造 墙、铺地、造门窗等的图案。此书为后世 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 仿的范本。
了“因、借、体、宜”原则的重要性;园 说,全书的总论,阐述了园林用地、景物 设计、审美情趣等造园理论;相地,分别 对六种不同的园基类型提出了具体的布局 设计的要求;立基,论述了园林中房舍与 景区基础总体布局的关系;屋宇,涵盖了 园林中所有的房舍建筑形式;列架,描述 了园林屋宇建筑的屋梁构架形式,强调绘 制平面结构图的重要性;装折,不仅包含 了现代的“装饰”含义,还包含了园林屋 宇内外空间结构的布实用局文档 安排。
实用文档
相地
• 第一篇《相地》包括:
• (一)、山林地
• (二)、城市地
• (三)、村庄地
• (四)、郊野地
• (五)、傍宅地
• (六)、江湖地
• 它列举山林、城市、村庄、郊野、宅旁、
江湖等不同环境中的园林选址和景观设计
要求。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 第二篇《立基》包立括:基
• (一)、厅堂基 • (二)、楼阁基 • (三)、门楼基 • (四)、书房基 • (五)、亭榭基 • (六)、廊房基 • (七)、假山基 • 重点叙述各类园林建筑以及假山选址立基
实用文档
• 以建筑、山水、花木为要素,取诗的意境 作为治园依据,取山水画作为造园的蓝图, 经过艺术剪裁,以达到虽经人工创造,又 不露斧凿的痕迹。
实用文档
• 造园不是单纯地摹仿自然,再现原物,而 实用文档
《园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园冶》给我们的启示,是让我们在今后的 设计中,在西方几何式设计的冲击下,取 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和发扬民族自然 式设计的精髓。不出于自然,却又融于自 然;能反应自然,又高于自然。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否,号否道人。生于明万历十年 (1582 年),卒年不详,是我国古代杰出 的造园艺术家。
• 计成早年学画,工山水,也喜欢吟诗。由 于他的多才多艺,故而促成了他在造园方 面的杰出成就。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计成
• 《园冶》初关名《于园《牧》园,冶由》郑元勋题词,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选石
• 第九篇《选石》,罗列了太湖石等十六种 可供掇的山石产地及各种的石料的色泽、 纹理、品质。
实用文档
太湖石
实用文档
借景
• 第十篇《借景》以实例说明远借、邻借、 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实用文档
《园冶》的精髓
• 《园冶》一书的精髓,可归纳为“虽由人 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两句话。这两句话的精神贯穿于全书。
的艺术和技术要领。
实用文档
屋宇
• 第三篇《屋宇》包括了(一)、门楼 (二)、堂(三)、斋(四)、室(五)、 房(六)、馆(七)、楼(八)、台 (九)、阁(十)、亭(十一)、榭(十 二)、轩(十三)、卷(十四)、广(十 五)、廊(十六)、五架梁(十七)、七 架梁(十八)、九架梁(十九)、草架 (二十)、重椽(二十一)、磨角(二十 二)、地图
实用文档
• 《园冶》是一部罕见的古代设计学术专着, 它运用了分类方法,深入探讨造园的理论 和实践,全书合兴造论、园说、相地、立 基、装折、屋宇、栏杆、门窗、墙垣、铺 地、掇山、选石、借景等十三篇,涉及造 园各个方面,很有系统。
实用文档
• 本 屋卷宇包、含列了架《兴、造装园论折冶、几园大》说部概以分述及。相兴地造、论立强基调、
阮大铖作序。 • 时有进士曹履吉(字符甫)来江都访汪士衡,
汪在寤园招待曹,约计成相陪。曹元甫对 寤园很欣赏,询问计成到底用了什么方法, 可将关仝、荆浩的画境实现成真?计成遂 呈著作手稿于客。曹元甫过目,脱口而出: “此乃前无古人的开创,称牧虽不失谦虚, 称冶却当之无愧!”计成终于崇祯甲戌年 将书付印,更名《园冶》,时年五十有三。 他在书尾〈自识〉中表示,欲将书传给两 个儿子计长生、计长吉,希望他们能有一 技之长,可以谋生糊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