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商业智能应用难题 - 访SAP中国区首席顾问鲁百年

合集下载

企业绩效管理的全面范文

企业绩效管理的全面范文

★讲师简介鲁百年☆知名教授、博士、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现任美国BusinessObjects公司中国区售前咨询顾问总监。

曾任美国甲骨文公司高级咨询顾问、高级经理,创智科技股份事业部副总裁、美国SAS研究所北方区销售总监、高级咨询顾问、美国Hyperion公司中国区高级销售经理。

大中华客户关系管理组织电子咨询专家、清华大学MBA班咨询顾问。

调研过国外银行、电信、交通、政府机构、房地产和制药等行业,组织、参与过证券、银行、电信、交通、房地产、医药行业等决策支持项目、数据挖掘项目与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的培训、调研和实施。

★课程对象——谁需要学习本课程★企业总裁、副总★财务总监、营销总监★中层/基层管理者★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实现以下转变1.掌握全面企业绩效管理的概念2.学会如何建立企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跨部门流程3.学会如何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预算规划和制定KPI4.学会如何实时跟踪评估目标的实现、调整策略,实现风险监控5.帮助企业提升形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6.学会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课程提纲——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第一讲现代企业存在的问题(上)1.企业管理中的蝴蝶效应2.企业管理中的六大问题第二讲现代企业存在的问题(中)1.人的心理需求2.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第三讲现代企业存在的问题(下)1.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六大要素2.企业规划的保龄球原则3.企业绩效管理发展历史第四讲什么是企业绩效管理(上)1.CPM的定义2.企业绩效管理的过程(一)第五讲什么是企业绩效管理(下)1.企业绩效管理的过程(二)2.策略层、管理层和操作层的任务第六讲企业绩效管理的方法1.企业绩效管理的传统方法2.企业绩效管理的现代方法第七讲企业绩效的规划与控制1.企业战略规划的三大指标2.预算流程的制作方法第八讲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风险1.企业风险的来源2.企业风险和绩效的平衡3.企业预算流程的W模式4.ABB基于活动的预算第九讲 CRM客户关系管理(上)1.从营销管理看CRM的发展历史2.CRM管理理念—以客户为中心3.CRM管理目标—双赢4.客户满意度管理第十讲 CRM客户关系管理(下)1.客户状态管理2.客户成本管理3.建立有效的营销策略4.企业绩效管理的部流程第十一讲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上)1.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2.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第十二讲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下)1.绩效薪酬体系2.人力资源价值链管理★课程意义——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为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管理和业务发展的问题?企业如何才能跨过这个难关?全面企业绩效管理是用于监控、制定和管理整体企业绩效的方法、准则、过程和系统的组合,包括企业的整体财务运营分析、客户关系管理、企业部流程管理和优化,以及企业的学习创新能力、企业营销的商务模式、组织结构的设定、部门及个人绩效设计、评估和激励策略。

SAP在中国的成功故事

SAP在中国的成功故事

SAP在中国的成功故事作为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SAP凭借其卓越的产品和服务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文将介绍SAP在中国的成功故事,从市场进军、产品创新、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和客户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市场进军SAP于1992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当时,中国的企业管理软件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

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竞争,SAP采取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的举措来打开中国市场。

首先,SAP积极与中国政府及各级行业协会建立联系,参与政策制定和标准建设,以提升自身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同时,SAP加大了对中国本土企业的销售和技术支持力度,提供本地化定制服务,有效满足中国企业的需求。

二、产品创新SAP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多款适应本地企业需求的产品。

其中,SAP ERP软件在中国的成功应用成为一个典范。

SAP ERP软件提供了全面的企业资源管理解决方案,包括财务、供应链、人力资源等多个领域。

它的模块化设计和可定制化特性使得中国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此外,SAP还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推出了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创新产品,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合作伙伴生态系统SAP在中国积极发展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与本土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

SAP通过开放的合作伙伴平台,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中国合作伙伴加入,共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合作伙伴们通过与SAP的合作,提供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能力,为中国用户提供了更加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四、客户案例SAP在中国的客户案例有很多成功的典范。

例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是SAP的重要合作伙伴和用户。

中国移动利用SAP提供的企业管理软件,实现了对业务流程的全面优化和管控,提高了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SAP的支持,中国移动实现了跨地区、跨业务线的协同办公,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实施商务智能 需要目标驱动——访SAP Business Objects中国区首席顾问鲁百年

实施商务智能 需要目标驱动——访SAP Business Objects中国区首席顾问鲁百年

实施商务智能需要目标驱动——访SAP Business Objects
中国区首席顾问鲁百年
白云川
【期刊名称】《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版》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很多时候,企业实施信息化是IT部门提出需求,而业务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系统上线后与业务的关联度差,最终系统无人问津。

业务部门有了强烈的需求后,才能驱动信息化的实施,需求在企业信息化系统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需求明确后,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了解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明确实施目标。

以业务驱动,目标导向,系统才能成功上线同样,实施商务智能更是如此。

【总页数】0页(P54-55)
【作者】白云川
【作者单位】《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版》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13
【相关文献】
1.百年通用为何濒临破产?——访IBM(中国)运营战略首席顾问白立新 [J], 周彦
2.Business Objects公司商务智能系列案例之四:商务智能助力中国网通 [J], 张

3.BEA助企业成功实施SOA——访BEA公司中国区首席技术顾问喻思成 [J], 王征
4.实施商务智能需要目标驱动——访SAP Business Objects中国区首席顾问鲁百年 [J], 白云川
5.BI:为信息化冲刺--访Business Objects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杨君霈先生[J], 丁海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塑“智慧企业”愿景,应对瞬息万变的挑战

重塑“智慧企业”愿景,应对瞬息万变的挑战

43重塑“智慧企业”愿景,应对瞬息万变的挑战 SAP 全球蓝宝石大会(SAPPHIRE NOW )中国峰会日前在线盛大开启,这是有着30多年历史的SAP 全球蓝宝石大会首度线上呈现。

SAP 全球CEO 柯睿安深入阐述了智慧企业的三大突出优势:韧性、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

他呼吁大家共同踏上智慧企业转型之路,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SAP 执行董事会成员傅美黛通过对话客户,分享了企业如何通过明智的技术投资,赢得差异化优势,加速业务增长。

SAP 大中华区总裁纪秉盟做了“与新常态共生,后疫情时代的领导力”的主题演讲。

他说:“疫情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加速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打造智慧企业从未如此重要和迫在眉睫。

数字化程度越高的企业,越能更好地适应客户变化的需求,继续交付生产并取得成功。

科技驱动我们进入了新常态,S A P 将致力于携手生态伙伴,助力客户成功上云。

”SAP 中国总经理李强的演讲题为“在中国,为中国——SAP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他说:“作为数字经济核心企业、工业互联网的领导企业和新基建积极参与者,SAP 正在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分工体系,聚焦25个行业,推动企业在全产业链上实现数字化转型,为深化供给侧改革赋能。

我们也一直致力于与各级政府合作,打造面向中小企业的创新赋能平台。

”中国峰会云集了来自领先企业的决策者,并在云中见证了SAP 与多家中国企业的签约。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引入SAP S/4HANA 、SRM 、Ariba (采购云)等组合解决方案,构建业财一体化平台,实现可视化的业务立体集成,贯通各部门全业务价值链,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益。

麦吉丽生物将利用SAP S/4HANA Cloud (ERP 云)与Concur (差旅费用云)优化企业内部运营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海内外业务和账务统一平台可视化,并满足公司未来IPO 对企业规范透明管理的要求。

并利用Analytics Cloud (分析云)建立预算管理平台,落实各项经营战略目标。

SAP给中国带来什么

SAP给中国带来什么

SAP给中国带来什么
曲力秋
【期刊名称】《新经济》
【年(卷),期】2002(000)001
【摘要】11月22日,中国入世尘埃落定未几,SAP公司联合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孔翰宁博士就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访华之旅。

他想向中国的各方人士传达这样一个信息:SAP是入世后中国企业值得真正信赖的伙伴。

尽管是第一次访问中国,全球企业管理软件领袖SAP公司联合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孔翰宁博士还是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紧紧的。

在为时两天的访问中,孔翰宁博士先后拜访了中国政府、企业客户,参加了SAP公司与中国石化战略合作及ERP项目签约仪式,作客央视访谈节目,以及与中国媒体朋友进行了近距离沟通。

【总页数】3页(P64-66)
【作者】曲力秋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51.666
【相关文献】
1.SAP的中国真相波澜——画皮SAP:世界最大软件公司的中国真相 [J],
2.SAP中国研究院系列专栏之一——SAP Business One的中国支点 [J], 马荟
3.SAP入股东软寻求突破SAP和东软的结合是技术和渠道的嫁接,可能会给SAP
带来中小企业市场上的突破 [J], 范胜军
4.中国SAP用户协会(筹)汽车行业专题组大会暨2012年SAP中国汽车行业高峰论坛召开 [J],
5.在中国,SAP可以做得更好SAP中国区总裁张烈生对话《IT时代周刊》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构建企业数据战略——访SAP公司大数据专家卢东明

构建企业数据战略——访SAP公司大数据专家卢东明

1 0 4 《 企 业 管 理》 杂 志2 0 1 3 年 第 六 期
i n En t er p r i s e
养数 据意识 ,建立 自己的数据 战略 ,
们 就 可 以 毫 无 顾 忌 地 对 着 昙 花 拍
卢 东 明 :什 么 是 战 略? 对 于
以适 应大 数据 时代 的 发展变 化 。他 照 ,哪怕 照几 百 张照 片都 可 以。甚 企 业 来 说 , 战 略 更 多 的 是 一 种 观
数据分 析 能力处 理每 天 2 0 0万个 订 深 刻 地 影 响 着 我 们 。其 实 , 早 在 1 9 9 7 年 ,斯 坦福 大学 的 P a t i t S a f o
比如 ,阿迪 达斯 的经销 商每 天都 会 单 , 并且监督超过 8 0 亿美 元的存货 。
总有 一 天 ,“ 很 多 公 司 会 收 集 门店 的销售 数据 ,并将 它们上 对 于 在 途 存 货 的 管 理 ,Mc Ke s s o n 就预言 : 传 至 阿 迪达 斯 总 部 。收 到 数 据后 , 阿迪 达斯 总 部 会 对数 据 进 行 整合 、 开发 了一种供 应链模 型 ,它根据 产 突 然 发 现 它 们 的 主 要 业 务 就 是 数 品线 、运 输费 用甚 至碳排放 量等 方 据 ” 。 2 0 0 3年 ,马 云也 说 过 : “ 未
9大 数 据 的 数 据 观
企 业管理 : 进 入大数据 时代 ,
大 变化 ,我 们 应 该 怎 样 认 识 大 数 据
时代 “ 数据 ” 的概 念 呢 ?
们把现在称为 “ 大 数 据 时代 ” , 因 成数 十 项收购 ,以提 升 自己的数 据
I T i n En t e r pr i s e

Business Intelligence,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记SAP鲁百年博士专访

Business Intelligence,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记SAP鲁百年博士专访

Business Intelligence,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记SAP鲁
百年博士专访
李雨来
【期刊名称】《程序员》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说起Business Intelligence,很多人会想到OLAP,或是沃尔玛的“啤酒和尿布”的经典案例。

但Business Intelligence这个名词的起源却很少有人了解。

在十多年前,业界流传着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这个概念也就是决策支持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世纪末,有一位叫伯纳德·利奥托德的人首先提出了Business Intelligence这个名词。

【总页数】2页(P108-109)
【作者】李雨来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13
【相关文献】
1.数字印刷的市场化道路:数字印刷在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J], 潘晓东
2.实施商务智能需要目标驱动——访SAP Business Objects中国区首席顾问鲁百年 [J], 白云川
3.实施商务智能需要目标驱动——访SAP Business Objects中国区首席顾问鲁百
年 [J], 白云川
4.智慧水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访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智慧水利分会会长李纪人[J], 徐红
5.于歆杰:做好在线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J], 王世新;郑艺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AP助力数字转型 助推商业重构

SAP助力数字转型 助推商业重构

SAP助力数字转型助推商业重构作者:吴崝来源:《软件和集成电路》2016年第05期企业拥抱互联网技术的程度越高,他们的运营将会越高效,并最终转化为生产效率的提升。

因此,传统企业向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颠覆性过程,需要反思公司文化、战略、运营组织乃至外部合作等方方面面。

一场数字化革命正在中国风起云涌。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

企业拥抱互联网技术的程度越高,他们的运营将会越高效,并最终转化为生产效率的提升。

因此,传统企业向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颠覆性过程,需要反思公司文化、战略、运营组织乃至外部合作等方方面面。

这一过程产生的利好也十分明显—成功而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能使企业的销售利润在5年内提升50%。

也因此,国家、政府、企业、个人等各个层面都在主动推动和加速数字化转型之路,从最初提出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到如今开始具体实施战略,数字化转型似乎已迫在眉睫。

“论坛主题是‘数字经济下的商业重构’,关键词是‘商业重构’,我们期待和客户共同探讨商业重构的含义。

”SAP大中华区总裁纪秉盟在近日的上海论坛上说道,“我们迎来了新一波的变革浪潮,市场正在变化,旧的商业模式变得过时。

变化是永恒的主题,而我们正在和客户一起应对变化。

我们招聘、保有、使用人力资源的方式正在不停地变换中,在业务中我们审慎思考它的业务模式是什么。

目前,只有27%的企业制定了清晰的数字化战略。

到2018年,全球企业20000强的67%会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战略核心,这种转型已经开始。

”有了预备转型的结构和企业文化,是否就能够支撑和驱动数字化转型的历程?有了正确的领导者和人才,是否就能够驾驭这样一个战略的方向?准备开始或是已经开始数字化转型历程的企业,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轨道去帮助自己实施这样的战略。

纪秉盟认为,帮助企业进行数据化转型有以下几步要走:第一步,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破解商业智能应用难题-访SAP中国区首席顾问鲁百年[超级大灰狼发表于2011-11-5 16:11:48]近两年,商业智能成为企业新一轮信息化应用的热点,被称为企业信息化的下一个金矿。

一方面,行业不再拘泥于电信、金融等数据集中的大行业,而是向更多的行业扩展;另一方面,商业分析已不再是高层或者核心管理层专属,而是为更多的员工使用。

从技术创新上,SaaS 商业智能、移动商业智能等应用模式使更多的企业或者更灵活的方式应用商业智能。

在这样的利好因素下,企业的应用如何能够良好对接,真正实现商业智能提升企业决策智慧的价值。

主持人:畅享对话,畅导专业,畅所欲言,各位会员下午好,感谢大家关注我们本期的畅享对话。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是破解商业智能的应用难题。

我们今天为大家请来了一位非常资深,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专家鲁百年博士。

鲁博士是SAP BusinessObjects中国区的首席顾问。

这块也就是一个官方的头衔了,我觉得大家可能更多的还是认为鲁博士是商业智能这个领域非常权威的专家,今天我们也是非常有幸能够跟鲁博士讨论这样一个话题。

鲁博士也是在清华、北大等等这些学校做客座教授,跟一些EMBA的学员上课。

我想鲁博士今天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商业智能的专家,也会从一个企业管理的专家,从应用的角度跟大家做一些深入的探讨,今天我们还是非常有幸做这样的对话。

大家应该也会有非常多的收获,欢迎鲁博士。

鲁百年:谢谢。

主持人:我们在谈到这两年信息化热点的关键词的时候,鲁博士可能我们之前交流的时候已经谈到了,比如像云计算,像商业智能等等,商业智能已经是非常热的话题。

我们也看到有些分析机构说商业智能会在未来五年会是一个非常热的领域。

我想在开始的时候鲁博士这块已经非常清楚。

鲁博士是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是不是认为在应用的这个角度来讲,商业智能是不是到了非常热的这样一个阶段。

另外商业智能本身它有个什么样的特点?鲁百年:这是非常好的一个话题,实际上商业智能已经做得不是一年、两年了,已经非常长的时间了,最少应该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

最早不叫商业智能,叫决策支持系统,到现在为止,很多的企业还叫这样的概念。

后来人们慢慢的把它起了另一个名字商业智能就是BI。

BI为什么能火呢?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在里面。

很多人都知道BO原来的老板伯纳德.利奥托德,他写了一本书叫《商业智能》。

他写完之后在全球的很多地方全部翻译成了各个国家的文字,在中国也出过很多次。

很多人一下就知道了还有商业智能。

从此人们慢慢把决策支持淡化了,而认为它叫商业智能。

这几年大家听得更火的可能叫BA,业务分析,这是几个不同的概念。

为什么它能活起来呢?毕竟是行业的发展,业务的需求。

前几年看ERP,任何一个企业上系统分三个大的层次。

核心业务系统,核心业务系统就是企业的生产系统。

在电信行业里像计费系统,网管系统,离开了之后业务根本没法做。

像银行的有核心银行系统。

保险的有核心保险的业务系统,最基本的生产系统,在生产行业制造业里叫MES,MES叫制造执行系统,这是最基本的生产系统。

有了生产系统之上,把生产变成自动化控制。

在它之上叫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企业怎么样做管理,任何一个企业都分上游,中游,下游。

企业的上游就像我这张图,底下是核心业务系统,中间的任何一个企业里面分作上游,中游和下游。

企业的上游指的是供应商,企业的中游指的是企业内部的管理,企业下游指的客户。

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分作这三大块,企业的上游、中游、下游。

企业的上游在前几年火起来的概念叫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意思,供应链管理。

那供应链管理管什么,我怎么样跟供应商下订单,供应链怎么给我供货,什么时候可以运到仓库,整个下订单过程的一个管理,包括供应商的管理,这块都叫供应链SCM。

这几年也在它的发展之上,更大的概念叫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总而言之这是前端的。

企业内部的管理我们叫ERP,ERP是什么意思呢?大家都知道叫企业资源规划,企业资源规划说穿了是管人、财、物,最基本的三块。

这任何一个企业在管的东西,任何一个企业都离不开人、财、物三块。

还有一个是下游管理叫CRM,就是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这几年比较火的几个概念。

把它连在一起,企业内部要做企业管理的时候。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产品,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企业。

银行是什么?服务,金融服务行业,还有它的服务业产品,这几年很火的另一个东西叫PLM产品的生命周期,这一块加起来是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里做管理。

它做得最多的是运营系统,运营系统是什么呢?比如企业里要做最基本的,要把财务管起来。

管财务的话要报账,然后要销售,要把账计平了,这是ERP里做得最多的,做的财务会计。

这些都是运营的日常事情。

有了所有的这些信息之后,我怎么样能把信息利用起来。

举个例子,任何一个企业老板都会问一个问题,说我现在的现金流出了问题,老板马上问什么原因造成现金流出的问题呢?谁知道?财务系统里知道吗?不知道,采购系统里知道吗?也不知道。

投资系统里知道吗?不知道。

这块自然而然就会上升到上面,要做决策之池,要商业智能,要做分析。

这个系统也是三个层次,一个叫做核心业务系统,中间叫管理信息系统,上面叫决策支撑系统。

历史的发展,只要核心业务系统有了,中间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做得差不多,几乎上面都要做分析,做决策,这是行业的需求,肯定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再加上ERP这几年做得越来越火,像金融行业几乎做得最好,电信行业里面它的业务系统做得很好,这是最好的。

决策支持系统,商业智能也是做得最早的。

这几年制造业里越来越重视商务智能,还有零售行业里现在关心得非常大。

前几年我都不敢做零售行业,原因在哪?零售行业总说我赚钱一分一分赚来的,我花这么多钱是值还是不值。

我最近跟零售行业打交道,他们确实他需要了,后面我再跟大家分享他为什么需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所以,我说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家肯定是需要的。

所以,现在各个企业都把重点放在这上面。

厂商也是一样,最明显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几大做商业智能的厂商全部让人收购了。

BO、Hyperion、Cognos,三大最基本都没有了。

为什么?IBM,SAP,Oracle这些大的企业很看上这一块,所以他们完全相信用购买的模式去壮大自己的业务,因为需求越来越大。

主持人:而且跟它之前的产品也是非常好的补充。

鲁百年:基本上可以这样理解。

主持人:我们看一下鲁博士这张图,就大概会有这样的概念。

我们之前一直认为BI它还是非常高端的领域。

我们之前都说要ERP普及,但从来没有说过要普及BI。

大家会觉得这是比较高端的领域,而且它应用得比较好的就像您刚才说的在金融行业,在电信都是比较高端的,而且说得非常多的行业。

那时候总是会有这样一个概念,BI它是高高在上的,或者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近几年我们也发现它有变化,您刚才说了一部分,行业已经扩展了,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开始了BI的应用。

我们也看到它不像以前阳春白雪,不管是中小企业也好,还是在应用的模式上也会有新的变化,接下来谈到这几个问题的时候,鲁博士也会跟大家做介绍。

刚才鲁博士也提到了,我们现在这些三大都已经去了别人那,现在大家都是一家人。

SAP 和BO合并之后,BO这边的一些动态大家也非常的关注。

我想正好有这个机会鲁博士来到了这里,我们也知道SAP发布了4.0的解决方案,鲁博士也可以把这个解决方案和这几年BO的发展过程跟大家介绍一下。

鲁百年:看一下SAP为什么会出现BI4.0,会出现EIM4.0,就是BO产品的4.0。

最主要的原因是发展的需求,为什么呢?咱们回顾一下历史大家就知道了。

BO最早是做多维分析的公司,1990年成立的一家公司。

他们做多维分析,最早的产品就是Web Intelligence,我一直把它叫例外分析。

从一个问题找到它的原因,一层层的去找原因,这叫例外分析。

后来由于它很看好报表,所以收购了一家公司叫水晶报表的公司,原来叫Crystal Decision,所以就有了水晶报表。

这两个进来之后有了报表,又有了多维分析,这是它最大的强项,在做报表的时候,大概十多年前,每次做报表的时候,一张报表大概需要40多分钟。

客户说脸长得很漂亮,但是干起活来太慢,什么原因呢?因为缺少数据的整合和分析。

BO就干了一件事情,大概六七年前有一个做数据抽取整合清晰加载的工具买了进来,就是我们的DI,Data Integration。

把这个整合进来以后,把数据整合好,分析的速度效率就提高了,这是必然的。

没有它你分析得再好,你速度效率太慢,领导早都急了,这才有第二块产品就是EIM。

咱们先看一下后面这块,开始有了商业智能,商业智能最多的是多维分析,数据分析做得多。

紧接着有了报表分析,报表分析以后这块做得很好,后来由于速度慢,他们自然会说能不能把数据整合起来,数据错了,结果就错了,所以就发展到第二个方向EIM。

SAP在收获BO 之前,我们主要是两大产品线,一块是BI,一块叫EIM,这两大块是什么呢?有时间再跟大家具体的来看。

刚才说了,一个是做前端展现的,一个做后端数据处理的。

因为数据的错误导致得来的结果是错的,Rubbish in, Rubbish Out,垃圾进垃圾出。

EIM这是它的强项,做数据整合,精确。

在它之前BO还有一个产品叫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r。

SAP也有一个产品战略管理,这两块合起来是我们现在做的产品SSM,企业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包括什么东西呢?平衡计分卡,包括现在国资委要求的EV A,包括最基本KPI指标的设定,包括战略地图等等,我们放在这个产品里面它是做企业战略的。

在它之外还有一个预算的东西,SAP跟别的公司做法不一样,收购了这个产品,并不是我把这个产品继续卖,而是要做整合,原来SAP有一个做预算的产品,叫BPS。

BO原来有一个预算的产品叫SRC,现在还有一个产品,我们买了一个Outlook Soft产品,叫BPC,把这三个产品合并在一起,就有了我们的预算和合并报表的产品。

这是企业绩效管理一块。

企业一个叫开源,还有一个叫节流。

节流对成本怎么控制呢?我们要做成本控制,就是利润和成本的分析,我们叫PCM,Profitability and Cost Management利润和成本分析。

除此之外,我们企业还要做合并报表,还要做最基本信息的披露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企业绩效管理的解决方案。

叫做EPM。

古代人打仗的时候一个手拿矛,一个手拿盾,矛是杀敌的,盾是防御的。

对于企业来讲也是一样的,企业杀敌抢战场多赚钱,就是我们的EPM企业的绩效管理。

那盾是哪块呢?是我们说的GRC,而GRC是什么呢?国资委推出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个部委,要求今年的1月1号,每一个国资委企业、上市公司都得做这个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