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版01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标】本章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并将其付诸人生实践,从知识和情感两个层面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人生意义。
在知识层面:明确理想、信念、信仰的基本含义,弄清什么是科学的理想信念;在情感层面:确立积极乐观的生活理想、崇高美好的道德理想和正确高尚的职业理想,并且通过升华自身的情感,匡正人生信仰,确立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心。
【教学重点】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确立和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难点】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关于理想信念的几种认识误区;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教学课时】2个课时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人们从孩童时起,就开始憧憬未来,开始为自己设计美好的人生蓝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个性的成熟,识别事物能力的增强,这幅蓝图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充实坚定,从而成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这就是人生理想。
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发展趋势的超前反映,即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给自己构成的未来美好蓝图。
因此,理想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不是空想或幻想,而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符合科学的目标。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因而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毕业生语录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是什么 幻想、空想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 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 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 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 集中体现。
理想的特征
未来城市 柏拉图
• • • • •
超越性 现实可能性 实践性 差异性 政治性
马克思
理想的类型
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 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这河上的桥梁。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名言警句还有哪些? 请同学们列举几个? 提问2:以下的名句和诗歌是 谁写的?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孩儿立志出山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职业理想
• 职业三要素:承担社会义务、 发挥才能、维持生活 • 把个人生活的幸福和满足社会 的需要有机结合
生活理想
• 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家 庭生活
• 健康、文明、科学
信
念
的
涵
义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理想实现“三步曲”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时,痛感国事日 非、人民苦难的现实,急切希望祖国 富强独立。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问同 学们为什么要读书,有的说:“为了 帮助家父记账”,有的说是“为了个 人前途”、“当官发财”。当问到周恩来时, 他庄重的回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毛泽东15岁就身无半文、心忧天下
理。
高尔基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课堂练习
请列出你一生的愿望
约翰戈达德15岁列的志愿表: 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探险; 登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思山; 驾御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 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路; 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 一共127个目标! 他为每一项目标都编了号。 经过几十年努力,已经实现了106个愿望! 因此当选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纽约探险家 俱乐部成员!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 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未来事物的想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 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梦 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 ”(多指有根据的 幻想不同). 幻、幻想不同). 《新华辞典》解释为“对美好未来的设想 ( 新华辞典》解释为“ 多指有根据的、可以实现的、 多指有根据的、可以实现的、区别于梦想、 幻想不同). 幻想不同 ”
•
•
• 于 丹 语 录
1.理想的含义 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 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 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小资料: 小资料: 小资料 教育部大学生职业理想调查: 教育部大学生职业理想调查: 59%的大学生设想在28-35岁间有所成就,20%的 59%的大学生设想在28-35岁间有所成就 20% 岁间有所成就, 成功设想是在25-28岁 的大学生计划在35- 成功设想是在25-28岁。 9%的大学生计划在35-45 岁之间有所作为, 的大学生设计在25岁以下年少 岁之间有所作为, 2%的大学生设计在25岁以下年少 得志, 只有1 的大学生计划在45岁以上大器晚成 岁以上大器晚成。 得志, 只有1%的大学生计划在45岁以上大器晚成。 70%的大学生计划在5年内离开第一份工作。其中, 70%的大学生计划在5年内离开第一份工作。其中, 25%的大学生只打算在第一个单位工作一至两年, 25%的大学生只打算在第一个单位工作一至两年, 29%的人设计两至三年, 2%的学生计划一年以内离 29%的人设计两至三年, 开第一份工作,选择在合同期内跳槽的占18%。 开第一份工作,选择在合同期内跳槽的占18%。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我们身边的人生导师——韩济生院士
回顾过往: 始终没有放弃济世救人的理 想。不管时代或者机会将自己放 到哪里,始终不忘勤奋、努力、 刻苦的工作,不断的动脑筋,思 考求索。
共同奋斗目标,是对未来社会政治制度和结构
的要求与构想,对未来社会面貌的预见。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 社会理想制约影响个人理想:生活理想、职业 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是人生理想的大厦 的最高层次,最高阶段。个人理想升华到社会 理想,才更深刻、更富有意义。 • 个人理想又是社会理想的起点和基础。任何一 个社会所提出的任何远大的理想必须成为社会 成员行为的内在要素,才有实现的可能。
课后认真思考后,为自己写下:
• 大学毕业时我要实现的目标是: • 工作10年后我要实现的目标是: • 工作30年后我要实现的目标是:
• 离开这个世界后,我希望人们这样评价我:
衷心希望大家
立志高远 始于足下 谱写美好人生诗篇
理想的类型
从根源—需要划分: 对生活条件的需要 — 生活需要 — 生活理想
生活理想即一个人按照自己对生活意义的理 解以及自己的生活情趣,对未来生活方式、生活 结构、生活目标的追求和向往。
理想的类型
从根源—需要划分: 对劳动的需要 — 职业需要 — 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即人们对未来的工作部门、工作种 类以及工作业绩的追求。 • 职业对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第一,职业是人的谋生手段。
美好人生。
不牢固,容易发生改变。
理想的形成
形成于青年前期和中期
• 指中学的高中生和低年级的大学生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理想、信念的意义和作用,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重点]1、树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曲折性艰巨性和[教学难点]青年学生对理想问题存在的片面的、模糊的认识,存在“渺茫论”、“怀疑论”、“无用论”和“无关论”等错误思想。
[教学过程]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
理想人人都有,但不同的人的理想也是各不相同的;即使同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他的理想也会有所调整和变化。
2、理想的特征(1)时代性。
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它必然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
古代文人的理想: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这个理想是很难达到的。
达不到,那么就退而求其次,叫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近代中国人民的理想: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经过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摆脱了外来的剥削和压迫,实现了民族独立。
当代中国的时代理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广大群众的共同理想。
当代大学生:除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大学生的个人理想的主流,那就是寻找机会,谋求发展。
(2)阶级性。
资产阶级的理想:资本主义制度永世长存!无产阶级的理想: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实现共产主义。
(3)现实性和超前性。
(4)实践性。
(赵本山小品《有钱了》)3、理想的层次(1)从性质上分:高尚理想和庸俗理想(2)从时序上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3)从内容上分: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个人又分为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二)、信念的含义和特征1、信念含义。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掌握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掌握科学的理想信念的具体内容;领会理想、信念和信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能力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能树立远大的个人理想;能区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能初步树立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素质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引导大学生培养自觉抵制低级理想和非科学信仰的意识和能力;坚定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培养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如何把握有关"信仰"的几个问题。
2、理想、信念、信仰与理想信念的关系。
二、难点
1、关于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问题。
2、几种需要澄清的错误认识。
【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讲授法;课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社会实践教学法。
【教学时数】理论教学:4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课堂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举例: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旅游,分三组。
第一组只说:跟我走,去哪里,有多远都不知道。
第二组说明:跟我走,10公里远,走2小时。
第三组说:跟我走,10公里远,每一公里有一个标志。
结果:第一组走了不到2小时就有人叫累了,"怎么还没到?""究竟要到哪里去?"有人不想走了。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思考:
• 看了这段优美的舞蹈,很多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是什 么打动了我们?
2、对待顺境与逆境的态度
• 第一、要珍惜顺境,力争在顺境中有所作为。
• 第二,正确对待逆境,逆境只是增大了人们向理想、目标前进的难度 ,而不是消解了实现理想的可能性。 • 一方面面对逆境时不要惊慌失措、悲观失望,而要分析出现逆境的原 因,寻找战胜逆境的办法,从而树立战胜逆境的心理; •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促成逆境向顺境的转化族的前途命运相结合,个 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 才是有意义的。自我超越为价值奉献奠定了基础,价值奉 献则为自我超越指明了方向。
(三)立志须躬行
• 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
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伯森.汉姆的故事 • 1983年,恐高症患者伯森.汉姆徒手攀登,登上了400多米高 的纽约帝国大厦,创造了吉尼斯纪录。汉姆94岁的曾祖母闻 讯后,特意从100公里外的格拉斯堡徒步赶来,老人要以这样 特殊的方式,给曾孙的创纪录庆祝活动添彩。不经意间,她 竟又创造了一个百岁老人徒步百公里的世界纪录。 • 《纽约时报》的一位记者采访老人,问她在徒步而来时,是 否因为年龄等原因动摇过。老人一脸轻松道:“小伙子,一
思考:
• 这组数据给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
• 实现理想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从实现达到理想 的彼岸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奋斗。
• 避免的误区——急于求成
(二)正确对待现实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 1、顺境与逆境的区分是相对的 • 思考: • 究竟是顺境对人成长成才有好处,还是逆境对人成长有好 处?你们持什么样的观点呢?
• “有100次的失败和挫折,就要有101次的奋 斗和追求。” • ——张海迪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20年后,当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追访当 年参与调查的学生们的时候,发现,当年 白纸黑字把自己人生目标写下来的那些人, 无论从事业的发展还是生活水平上说,都 远远超过了另外那些没有这样做的人。这4 %的人所拥有的财富居然超过了其他96% 的 人的总和。这96%的人忙忙碌碌,一辈 子都在直接间接地,自觉不自觉地帮助4% 有眼光的人们实现他们的奋斗目标。 ——《青年参考》
——裴多菲(匈牙利)
2、信念的特征
稳定性:信念不仅具有理智上 的坚信不疑,而且得到情感上 的强烈支持。 多样性:信念反映着需要,信 念因需要的丰富多彩而多种多 样的。 执著性:人们对某种理论主张 或思想见解坚信不疑,并要努 力身体力行,不达目的 誓不 罢休。 亲和性:这是信念在感情上的 反映。德同即相聚,道合须志 同。
饱食、暖衣、 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
孟子
一个人在他 的生命盛年,只知 道吃吃睡睡,他还 算什么东西,简直 不过是一头牲畜。
莎士比亚
点评:
这种愿望是不能称其为理想的,根本的一 点就在于它是原始的,是没有脱离动物属性的。 我们不能称它为理想,我们只把它看作是欲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 是 生活目的。雷锋则说,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 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这就说明,人生一世, 应 该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否则,人生就没有意义。
“孩子,我这儿有一个秘方,它可以 使你重见光明,但你要切记,只有你 弹断第一千根琴弦的时候才可打开琴 盒,取出秘方”。小瞎子含泪称 “是”,老瞎子含笑而去。
寒来暑往。小瞎子牢记着师父的 嘱咐,不停地弹啊弹啊。时光在琴 弦上悄然流走了,昔日的小瞎子已 成了双鬓如雪、胡须似瀑的老瞎子。 终于有一天,“小”瞎子手中的第 一千根琴弦弹断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在论及理想信念时, 海伦 ·凯勒有这样一句非 常形象而生动的话 : “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 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 满足于在地上爬。”
海伦· 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盲
①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②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③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 ④理想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①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性质和人们所处经济政治 文化地位不同,所处的阶级与阶级地位不同,对社会发展 规律认识和把握的深度和广度不同,所形成的理想也必然 不同。
聋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被视为二十世纪最富感召力的作家之一 。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三节 驾起通往理想信念的桥梁
4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案例导入:陈果的悲剧
陈果,中央音乐学院的一名在读 学生,学习好,也遵守纪律,在大家 眼里是一名好学生。 1999年学校的领导老师发现她练“法轮功”后,通过多次 努力,想把她从“法轮功”的圈子里拉回来,她也曾有过转化, 表示不再参加“法轮功”的活动。可是2000年寒假回到家里受 其母亲影响,又出现了反复。2001年1月23日,在天安门广场和 其母亲一道自焚,以求所谓的“升入天国”,走向“圆满”, 被烧成重伤。陈果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M02467_为人民服务是一种信念.mpg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2.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1.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2. 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3. 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案]
抗洪英雄李向群的理想追求
李向群出生于海南省一个富有家庭。入伍前,他是 一个运输队的“小老板”。他父亲对他说:“搭帮党的富 民政策,使我们家逐步富裕起来,可我们家中还没有一名 共产党员,你到部队后一定要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带 着父母的嘱托,他来到部队。工作、训练事事争当先进。 一年后,他探亲回家。母亲第一句话就问他:“孩子,入 党了吗?”他红着脸说:“快了。”当他从广播、电视中 知道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时,一种军人的责任感油然而 生。探亲假并未到期,部队并未催促,他就主动告别父母, 乘飞机尽快赶回部队。果然不出所料,部队开到湖北长江 抗洪前线。他豁着生命,七天七夜奋斗在大堤上,先后晕 倒三次,每次醒来后他又出现在战友面前。党组织根据其 表现,让其火线入党,但他还没有来得及交一次党费,过 一次党的组织生活,在第四次累倒时永远没有再站起 来…… 请问:李向群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理想?他的 追求值得吗?
5
请同学们说一说:一个大学生何以会成为李洪志歪理邪 说的忠实信徒,以至于走上自焚的道路?陈果与法轮功5.MPG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6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思考:
你的理想信念是什么?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十一五”(2006-20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达约 8.5%,人均GDP将超过2000美元;
“十二五”(2011-2015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达约8%, 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
“十三五”(2016-202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达约7%, 人均GDP将超过5000美元。
理想与幻象、空想 幻象: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一种想象,与 现实有很大差距,但在将来有实现的可能。如:常娥 奔月。 空想: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但它是缺乏根据 的随心所欲的想象,是违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不能 实现的。 理想、幻象、空想都体现了人们的主观性,但理想的 内容有客观性、符合规律性,幻象的内容是对客观性 的超越,空想是纯粹的主观性。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二)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1. 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2. 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3. 我国改革发展新任务的挑战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1.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 2.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诗歌朗诵:《理想》
7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案例:比利时的一家杂志,曾对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做
了一次专题调查。调查的题目是:“你最后悔的是什 么?”并列出了实际相生活中容易后悔的事情,供被 调查者选择。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结果。 有 72%的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以致事业无成。 由澳柯玛出资3000万元,购买视美乐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的全部知识产权, 其实这个事例很简单,要想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 就得付出别人不愿付出的东西。没有计划没有理想信 念的去生活很好过,但一旦当我们回首往事没有可以 值得回忆的记忆,我们的后悔都已经无济于事。还不 如趁着年轻,还有机会竞争的时候好好把握,为实现 自我的人生理想而拼搏。
2.信念的特征: (1)信念的稳定性 (2)信念的实践性 (3)信念的层次性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意志坚定性而非正确性的两个典型:
彭湃烈士
法轮功练习者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 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 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 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 情愿的啊!
——方志敏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信仰: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 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1.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定向作用) 2.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动力作用) 3.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支撑、提升、凝聚作用)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P15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 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 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 中体现。
9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2、理想的特征:P16
3. 马克思主义以改革世界为己任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牢固树立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 ☆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 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科学预见。
②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 的一致性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历 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因而对人们有着巨大的感召 力,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③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四、正确对待几种误区
走出“渺茫”的认识误区: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是一 种可望而不可及的良好愿望,是渺茫的幻想。 走出“怀疑”的认识误区: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理想存有种种 疑虑,认为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宣传共产主义理想超出了人们的 思想觉悟,因此,他们主张只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不 提共产主义最高理想。 走出“无用”或“无关”的认识误区:将社会理想与个人 理想分离开来,认为社会理想的实现与现实生活中的个人的发展关系不 大,也不能给人们带来任何实惠,对于个人成才和人生幸福都不具有实 际价值。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主讲教师
1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标:
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崇高的理想和信 念可以点燃人的生命之火,激发人的聪明才智。
①了解理想与信念的内涵及联系,明确理想信 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追求共 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继往 —— 继承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 开来 ——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继续破浪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 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 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理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