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种子基地报告

合集下载

西藏几种地方野生披碱草种质栽培初报

西藏几种地方野生披碱草种质栽培初报

种 质 资源 是 草原 建 设 的 重要 支 撑 ( 柱 等 , 徐 20 ) 00 。牧草 种质 资 源 的缺乏 严 重影 响 着青 藏高 原 生 态 屏 障 建 设 中 的退 化 草 地 治 理 工 作 ( 建 军 等 , 施 20 ) 0 6 。为此 ,西 藏 自治 区及 区外科 研 人员 从 引进 牧
30
验 ,每个 品种设 3 次重复 ,每 个重复 10 种子 。 0粒
_
草业 与畜牧 2 2 第 期 总 1 期 0 年 6 第9 1 9
CO E U U U A Y M YX
牧 草科 学
12 野 生牧 草物候期观 测及 生物 量 .
据 出苗 测 定 种 子 萌 发 率 ,并 观 测 物 候 期 ( 裕 祥 陈 等 ,20 ) 02 。
2 试 验结果 与分析 ( 见表 2 、表 3 )
m、%
20 09年 6月 在 落 实 好 的试 验 基 地 上 经 过 翻 耕 、 拣 去 杂 草 及 石 头 后 划 小 区 ,每 个 品种 设 3 重 复 , 次 每个 小 区面积 为 3 m 3 0 ,共 9 " 区 。根 0 。(mX1m) 4小
地生长。同时可能由于采集时间与种子成熟高峰期有 差异 ,造成 了有的种子萌发率很低。从种子的萌发率 来看 ,巴青 、当雄 的野 生披碱 草种子 都较 高 ,都 可 以
作为 野生资源进行 驯化 。
m、e m、gm /
表 3 野生牧草的物候期及生物量
3 野生 披 碱草 物候 期基 本一 致 ,可 见西 藏本 地 种 资源适 应 当地气候 。从株 高和鲜 草生 物量来看 ,海拔 436 的当雄披 碱草 、海拔 390 的索县披 碱草 和 1 米 7 米 海拔 410 的 巴青 披碱 草 表现 都 很好 ,可 作 为优 良 6 米 牧草 驯化的种质 资源 。

珍贵树种种苗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珍贵树种种苗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珍贵树种种苗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1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 项目提要 (1)1.2 编制依据 (2)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3)2.1 项目建设背景 (3)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第三章种苗生产基地选址 (4)3.1项目基地选址原则 (5)3.2项目基地选定 (5)第四章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7)4.1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7)4.2主要不利因素及解决方案 (8)第五章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 (8)第六章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与实施进度 (10)6.1建设规模和内容 (11)6.2项目生产实施方案选择及实施进度 (11)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12)7.1环境现状 (12)7.2环境影响分析 (12)7.3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12)7.4环境影响评价 (13)第八章劳动组合、管理与运行管护 (14)8.1人员管理 (15)8.2组织管理 (15)8.3经营管理模式 (15)8.4管护制度和措施 (15)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6)9.1投资估算 (17)9.2资金来源及筹措 (18)第十章效益与风险分析 (18)10.1效益分析 (1)10.2风险因素分析 (1)第十一章结论和建议 (3)**县珍贵树种种苗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 **县珍贵树种种苗生产基地建设1.1.2 项目承办单位:1.1.3 项目法人代表:1.1.4 项目技术支撑:1.1.5项目性质: 新建1.1.6项目主管单位: **县林业局1.1.7 项目建设地点:1.1.8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建设占地200亩的育苗生产基地一处, 年供应各种珍贵树种苗木600万株, 辐射带动20000亩珍贵树种培育产业发展;基地扩建小型鱼塘, 兼作基地蓄水池, 安装喷灌管道5000米, 建设种苗生产大棚20个, 面积10000平方米。

1.1.9建设期限: 二年1.1.10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400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2万元, 流动资产投资288万元。

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作物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农作物新品种被引进和培育出来。

然而,这些新品种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建设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对农作物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提高农民对新品种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能促进新品种的快速推广和应用,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提高农田生产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目标1.建设一个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推动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和培育。

2.提高农民对农作物新品种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3.加强农作物新品种与农田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并总结有效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

4.持续推广和应用农作物新品种,提高农田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项目内容和实施步骤1.确定基地地址和规模。

选择土地资源丰富、基本农田质量好、交通便利的地区,以确保基地有好的种植环境和示范效果。

基地规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议划分为不同试验示范区域,每个区域可以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新品种,以便展示不同品种的特点和栽培技术。

2.确定试验示范的农作物新品种。

根据当地的农业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该地区种植和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作物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

同时还应考虑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等特点,以保证试验示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建设试验示范基地设施。

包括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两个方面。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温室、大棚、农田和灌溉设施等,以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辅助设施主要包括实验室、办公室和会议室等,以保证试验示范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4.开展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

根据设计的布局和规划,有组织地进行农作物新品种的种植和管理。

包括进行试验前的土壤检测和调理、种子处理和播种、生长期间的病虫害防治和施肥管理等。

5.统计和分析试验数据。

对试验示范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后续的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和培育提供参考依据。

关于种子调研报告

关于种子调研报告

关于种子调研报告
《种子调研报告》
调研对象:种子市场
一、种子市场概况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民对农产品品质的需求增加,种子市场逐渐成为农业领域的重要一环。

目前,我国种子市场呈现出扩大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种子品种日益丰富,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二、关键问题分析
1. 品种丰富度不同等级地区的种子市场发展水平不一致,南方地区的种子市场发展较为成熟,而北方地区的种子市场发展仍然相对滞后。

2.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上存在着一些低质次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3. 种子市场的监管不够到位,监管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和效果还有待提高。

三、发展对策建议
1. 加强技术支持,增加种质资源。

加强种子育种研究,提高种子品质和适应性,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种子资源。

2. 完善市场监管,加强对种子市场的质量监管,打击低质次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

3. 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农民对种子市场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引导农民选择优质的种子产品。

四、结语
我国种子市场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有发展的机遇。

只有通过加强技术支持、完善监管、提高宣传教育,才能在保障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同时,不断推进种子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国种子企业现状调查报告

我国种子企业现状调查报告

我国种子企业现状调查报告1.引言1.1 概述种子企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科技的不断创新,我国种子企业正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种子企业的发展现状,本报告对种子企业的发展情况、市场竞争情况、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促进我国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创新升级。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将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部分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将对我国种子企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企业数量和产值等方面的数据。

其次,我们将探讨种子市场的竞争情况,包括主要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我们将重点关注种子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探讨当前技术水平、创新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这三个部分的分析,我们将全面了解我国种子企业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与展望。

文章1.3 目的:本调查报告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我国种子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种子市场的竞争情况和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通过对种子企业的调查研究,为政府部门和种子企业提供参考意见,推动我国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旨在为种子企业相关从业人员和投资者提供全面的行业分析和发展前景,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种子市场,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2.正文2.1 种子企业发展现状种子企业是指专门从事种子生产、繁育、加工、销售和技术服务的企业。

我国种子企业发展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规模不一:我国种子企业发展呈现出规模不一的特点,既有大型国有种子企业,也有小型民营种子企业。

大型国有企业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技术研发能力,而小型民营企业则灵活机动,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

2. 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我国种子企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企业拥有先进的种子繁育和加工设备,能够生产高质量的种子,而另一些企业技术落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项目实地考察报告(共7篇)

项目实地考察报告(共7篇)

篇一:项目工程实地考察汇报材料项目工程实地考察汇报材料一、感谢:1、感谢各级各位领导来我校现场指导工作。

2、感谢为我校争得梦寐以求的项目工程。

二、汇报:1、学校概况:现在10个教学班,其中初二初三各三个班,初一四个班,在校师生800余人,其中在岗教师48人,学生760余人。

现有两幢教学楼及宿舍,一幢师生食堂,建筑面积共2700㎡左右。

2、学校瓶颈:①设施简陋破旧。

近200㎡土木结构的师生食堂建于70年代初,基脚几经修复更替。

无论风霜雨雪,师生就餐都挤靠在临时搭建的铁棚下,无教师集体办公室,无电教室。

②生均面积不足。

学校现有建筑面积2700㎡左右(教学楼、食堂、宿舍、公共卫生间),目前尚有150余名师生租住在民家,部分学生住在教室里,两个班级的学生在教室就餐。

③资金极度短缺,临时工友3人,代课教师5人,均由学校负责发放工资,还要支付民家租金,学校几乎每期都在负债运转。

三、学校设想: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计划新建师生食堂和宿舍各一幢,遵循“严控标准,严禁负债”的原则,新建食堂三层共700㎡,宿舍楼四层共840㎡,分别建于学校的西面和东面,另外要搬迁公厕一幢两层,这种设想也只限于缓解目前的生均面积的紧张状况。

四、学校请求:1、恳请各级各位领导伸出援手,尽快解决落实项目工程,并尽力增拨资金。

(电教室、办公室仍未解决)2、恳请各级各位领导能否让我校本期动工,实施食堂建设,以防明年春季开学学生流失。

古井中学 2011年11月9日篇二:实地考察报告阿左旗驼中王公司3.8万亩人工种植梭梭、肉苁蓉基地建设实地考察报告7月10日公司领导李洋带领新老员工深入公司种植基地,实地拍摄了解人工种植梭梭、肉苁蓉生长情况,考察取样当地水资源,植被自然生长环境,总体结果不容乐观,与公司最初种植目标差距较大,需要不断督促管理种植。

一、自然资源状况项目区地处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西南边,地形北高南低,坡降3%,地表形态均以固定、半固定沙地为主,沙丘平均高3-7米。

种子实验报告8篇

种子实验报告8篇

种子实验报告种子实验报告8篇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种子实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种子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

二、实验材料:生长状况良好的绿豆种子10颗、两个透明塑料杯(自制)、脱脂棉、水三、实验过程1、制作培养杯:将脱脂棉平铺在塑料杯中。

2、将10颗绿豆种子放在盛有水的杯中浸泡一夜后,各取5颗放在两个透明塑料杯中方法是用镊子将种子放在脱脂棉与瓶壁之间,然后小心向杯中加水至水面离杯底2cm高,将一个培养杯放在温度(约25摄氏度)有光处(如窗台),另一个放在温度相同的黑暗处。

3、每天定时(早上9点)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拍摄照片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同时进行文字描述。

在描述时注意描述植物长出来结构的名称(胚根、子叶、真叶、胚轴);描述叶片颜色、胚轴颜色;测量并记录幼苗高度的变化。

四、实验结论:1、我们发现种子萌发时先长胚根再长子叶。

2、子叶的形状是圆扁形,真叶是披针形。

3、黑暗中发芽的绿豆胚芽是网状状。

2、我认为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

五、发现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以下问题:如果把长出胚根的种子放到没水的地方,它就会生长缓慢。

五、感想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三个懂得了生命的奥秘。

当我们把种子放下去时,就种下了一种对生命的希望,看着它们一点一点的长高,它们茁壮成长,心中感到喜悦。

种子的长大,正如人生的巅峰一般,是需要一步一步攀登的!种子实验报告2一、做实验1.材料工具(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

种子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种子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种子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1.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种子基地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

种子基地是一个用于种植和培育各种植物种子的设施,其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种子供应,满足市场对种子的需求。

通过对市场需求、技术实施、竞争情况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将评估种子基地的潜力和可行性。

2.市场需求分析当前,全球农业种子市场快速发展,并且对高质量和多样化的种子需求正在增加。

此外,农业生产现代化和技术进步也对种子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建立一个种子基地以满足市场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市场对以下几类农作物种子的需求较为迫切: - 粮食作物 - 经济作物 - 蔬菜作物 - 果树作物根据这些市场需求,种子基地将以多样化的种子供应为目标,致力于培育各类高质量种子,并确保种子的良好保存和种植效果。

3. 种子基地建设方案3.1 地点选择种子基地的地点选择将直接影响到运营成本和种子品质。

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建议将种子基地建设在以下几个区域: - 气候条件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种子生长和培育至关重要。

- 地理位置便利:便于种子运输和市场销售,以降低物流成本。

- 拥有良好的土地资源:土地质量良好,土地面积足够支持种子培育。

3.2 设施建设种子基地的设施应包括以下方面:- 种子培育区:建立温室等设施,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以促进种子的生长和繁殖。

- 种子保存区:建立种子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种子的保存和质量。

- 种子处理区:进行种子的清洗、处理和包装等工作,确保种子品质。

3.3 人员组织和培训种子基地的运营需要一支高素质和专业的团队。

在人员组织方面,需要设立以下职位: - 基地负责人:负责整体的运营和管理工作。

- 种子培育员:负责种子的培育和生长工作。

- 种子保存员:负责种子的保存和管理工作。

- 种子处理员:负责对种子进行处理和包装工作。

此外,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提供相关培训,确保员工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农业产品在西藏的应用一、什么是物理农业产品?凡是采用物理方式,就是:电、磁、光、声、热、核等手段来进行农业活动的即是物理农业产品。

“物理农业”是针对原来流行的“化学农业”而言的,其特点是环境友好、无污染、绿色生态。

二、为什么要强调物理农业?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种植业生产开始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农药喷洒就是其中的主要手段之一,如图1所示:图1这种方式的后果是:很大一部分农药直接或间接残存于各种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以及土壤和水体中,造成农药残留。

高毒农药残留的农产品、食品会导致人、畜急性中毒。

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农副产品,虽然不会出现急性中毒症状,但长期食用会引起人和动物的慢性中毒,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影响到下一代。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因农药残留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问题履遭禁运,农产品出口因质量安全问题每年经济损失数额惊人。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严重污染,已经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很多农民因为环境污染导致疾病而穷困,特别是在原来号称人间天堂的苏杭江南地区,很多地方已经变成了“癌症村”“侏儒村”。

这种状况必须要尽快的得到改善,否则不但祸害子孙,也是贻害我们自身。

三、物理农业产品包括哪些类型?图2是物理农业技术的示意框图:图2这里我们着重介绍3种类型产品,即:除雾防病促长系统、土壤电消毒技术、光诱灭虫技术。

四、除雾防病促长系统:物理农业中一项最为重要应用是空间电场防病促生系统也称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是目前物理农业领域重点推广的新技术,它不但具有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功能,还具有非常优良的病害预防能力。

它是一种既能促进作物生长又能预防病害的全方位物理技术。

1)空间电场产量倍增效应:正向空间电场可调控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在空间电场环境中补充二氧化碳,植物可获得快速生长,对于根菜类可获得比平时高1倍的生长速度,而果菜类和叶菜类也可获得比常规环境高1.3-1.7倍的生长速度。

图3图3是应用了空间电场设备的蔬菜大棚。

2)空间电场植物病害消失效应:在正向空间电场环境中,由于空间电场的空气净化灭菌作用,植物的气传病害会显著减少。

在空间电场作用下,越高湿的环境植物病害越少生长也越好。

3)空间电场生物效应:我国自1988年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和企业的资助的基础上就开始了。

这些项目涉及空间电场与植物生长发育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涉及动物疫病空间电场自动控制原理的研究,还涉及空间电场对食用菌生长发育。

这些项目的研究揭示了大自然隐藏的另一秘密:自然界中的植物生长以及病害的发生频度原来还要受到大气电场的控制。

同时我国科学家又开展了模拟大气电场变化的空间电场生物效应的研究,发现了正向空间电场不仅能够调控植物的光合作用还能够很有效地预防植物病害,同时还发现了在正向空间电场环境中增施二氧化碳,温室萝卜生长速度可提高1倍左右,叶菜类蔬菜可提高70%左右,这就是著名的空间电场产量倍增效应。

4)空间电场产量倍增效应:正向空间电场可调控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在空间电场环境中补充二氧化碳,植物可获得快速生长,对于根菜类可获得比平时高1倍的生长速度,而果菜类和叶菜类也可获得比常规环境高1.3-1.7倍的生长速度。

5)空间电场植物病害消失效应:在正向空间电场环境中,由于空间电场的空气净化灭菌作用,植物的气传病害会显著减少。

在空间电场作用下,越高湿的环境植物病害越少,生长也就越好。

6)空间电场动物疫病锐减效应:在畜禽舍内设臵空间电场,动物的空气传播疫病会显著减少,空气质量优异,臭味小,动物生长健康。

7)空间电场蘑菇速生效应:在负向空间电场环境中,香菇、灵芝、杏鲍菇、鸡腿蘑、金针菇等蘑菇或食用菌由孢子转化为菌丝、菌丝转化为子实体的速度表现为明显加快的现象称为空间电场蘑菇速生效应。

讯变的正向空间电场也有这种效应,但持续恒定的正向空间电场则不显著。

空间电场蘑菇病害锐减效应,在负向空间电场环境中,食用菌栽培中通常呈现的青霉、曲霉、根霉、木霉等真菌性病害明显减少的现象称为空间电场蘑菇病害锐减效应。

8)空间电场的建立:正向空间电场适用于植物生长发育与病害预防,也可用于畜禽疫病预防。

一般建立正向空间电场的电力系统采用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植物上方空间由若干绝缘子将电极线悬吊起来,电极线与地面就组成了“光合作用促进电容器”。

当主电源向“促光合电容器”输入直流高电压且电极线带正电位时,电极线就与地面之间就形成了正向空间电场。

负向空间电场适用于畜禽疫病防治、蘑菇生长调控和病害预防。

一般建立负向空间电场的电力系统采用畜禽舍空气电净化自动防疫系统或食用菌空间电场促蕾防病系统,畜禽舍或菇房上空间由若干绝缘子将电极线悬吊起来,电极线与地面就组成了“防疫电容器”、“促蕾电容器”。

当主电源向“防疫电容器”、“促蕾电容器”输入直流高电压且电极线带负电位时,电极线就与地面之间就形成了负向空间电场。

9)空间电场生物效应的应用:空间电场生物效应的揭示促使了空间电场调控动植物生长与病害或疫病预防技术诞生。

其中,物理植保技术、畜禽舍电净化自动防疫技术、空间电场促蕾防病技术、环境安全型温室、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环境安全型菇房等一系列涉及空间电场生物效应应用的技术和设施设计理论都开始了应用,并推动了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的进步。

10)发展方向:随着应用基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范围的扩大,空间电场生物效应的更多细节会被揭示出来,动植物的调控技术也将进一步得到细化。

在植物生长发育调控方面,空间电场生物效应的应用最合适的场合就是植物工厂和环境安全型温室,因此最多的研究将是空间电场调控植物光合作用的机理和病害预防技术。

在食用菌生长发育调控方面,空间电场生物效应应用最合适的场合是环境安全型菇房,今后最多的研究将集中在空间电场对不同种类的食用菌调控方式的研究上,尤其是在发菌和出菇生长速度调控方面。

在动物疫病预防方面,空间电场生物效应应用最合适的场合是环境安全型畜禽舍和环境友好型畜禽养殖场,因此,今后更多的研究将集中在空间电场防疫的机理、方法和设臵方面。

五、土壤电消毒杀虫技术:土壤电消毒杀虫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高科技技术,土壤电消毒杀虫方法是指通过在土壤中通入直流电或正或负脉冲电流引起的电化学反应生成物以及电流来杀灭土壤微生物、根结线虫、韭蛆、蛞蝓等土壤病原和分解前茬作物根系分泌的有毒有机酸以及解吸难溶矿物质营养的物理植保方法。

使用化学农药来对土壤进行消毒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诟病,1992年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已将很多土壤化学处理药剂作为了淘汰项目,之后的近二十年各种新的消毒药剂和方法不断涌现。

作为土壤化学消毒的各种物理的替代技术更是推陈出新,热力法、微波法、臭氧法,然而,一路实践下来都暴露出了这些方法很多无法改进的缺陷。

我国科学家于21世纪初提出了土壤电消毒理论,并主导开发了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技术和装备,至2010年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法已在中国多个省市还是了试验示范,很多试验示范点在枯萎病、黄萎病、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突破,土壤电消毒法已成为了世界植保界瞩目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四川川能公司重点推动的新技术。

图4就是其中的一款土壤电消毒机:图4六、光诱灭虫技术:1、杀虫灯原理及构造:其实光诱灭虫技术很早就被应用了。

上世纪60年代,就有应用紫外灯(黑光灯)诱杀大豆、高粱、谷子等的害虫的研究报导,70年代中国农村在集体所有制条件下,种植业就开始推广使用煤油灯诱虫,有交流电源条件的地方,也有用白炽灯、普通荧光灯或紫外灯诱虫,后来又有高压汞灯、双波灯、频振灯、节能灯、节能宽谱诱虫灯、LED灯诱杀害虫的研究与应用。

各病虫测报站一直使用灯光诱虫技术进行虫情预报;现在,不少林场已开始推广杀虫灯防治林业病虫害,不少有机产品生产基地采用灯光诱虫防治病虫害,不少养殖户已开始使用灯光诱虫,增加高蛋白饲料,喂养鱼类、禽类、蛙类。

灯光诱虫是替代化学防治病虫害,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佳生物保护方法,也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综合效益的动物高蛋白饲料收集方法。

灯光诱虫已经有超过40年的应用历史,在诱虫灯周围1m半径范围内虫害较重,必须特别防治,在原来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的条件下,而且过去人们都没有意识到化学药剂的凶残性,故灯光诱虫没有能在大面积种植业中推广应用。

本灭虫器新产品的技术特点:1)光源采用双光源,即各一只10W的无极紫外光灯和无极荧光灯。

这两盏灯用以模拟波长210~780nm的宽光谱诱虫光源,这种210~780nm的宽光谱诱虫光对98%的各类害虫都有强烈的诱引作用。

因为光源无灯丝电极,所以光源的寿命很长。

2)采用3000V的高压电网来击杀害虫。

高压电网的灭虫效果最好,不存在被击杀的害虫再次逃逸的弊端,因为它要逃逸就必须再次通过高压电网。

3)采用进口时钟芯片DS12C887来管理灭虫器每天时时刻刻的运行,不采用光控方式,因为光控容易出错,而且精度差,无法完成更为精细的动作。

采用这种优良的时钟芯片,就为本项目极力推广的“时间分隔”方式灭虫法奠定了良好基础。

4)采用最新的单片微电脑AT89S52为主控芯片,通过编程可以完成所有需要的一系列控制动作,以达到灭虫器最佳的灭虫效果。

5)最新研究结果证明:绝大多数害虫不但对210~780nm的宽光谱有强烈的诱引趋光特性,同时发现一部分害虫对连续光谱较为敏感,但大部分害虫却对脉冲形式的光谱更为兴奋特别敏感。

人们通过测试发现:昆虫对移动的目标反应更加兴奋更愿意接近,对静止的目标反应迟钝比较疑豫。

事实上随风摇曳中的树叶花朵对昆虫吸引力非常大,而天敌们都是在静静守候中来吃掉它们。

本项目新产品由于采用无极灯,不受灯丝电极的限制,可以瞬时启动,既可以工作在连续光波的状态,又可以工作在高频率的脉冲光波状态,这就为新型灭虫器提高杀灭虫效率奠定了坚实良好的基础。

6)现今市场流行的杀灭虫产品,因为无法区别益虫和害虫导致统统被杀灭而饱受质疑。

本项目新产品是采用“时间分隔”来尽量保护益虫。

众所周知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扑捉的都是害虫,蜻蜓一般是在黄昏的时候出来活动,所以天黑之前灭虫器不工作。

在夜间1—3点钟,是蜘蛛、赤眼蜂最活跃的时候,这些昆虫是害虫们的天敌,所以这个时段灭虫器也不能开机。

通过大量实验统计数据分析,可以更加细化这种时段的分隔。

昆虫具有很精确的生物钟,各种昆虫的活动时段都有不同,比如一些害虫是白天出来活动,一些害虫是夜晚4点以后才出来。

对白天特定时段活动的害虫这个时候就不要开荧光灯,只需要打开紫外光灯即可,并且设臵为脉冲振荡工作方式,而且仅是在害虫最为活跃的时段工作一段时间后即关机,这样等等设臵以后,我们就能够达到既最大程度杀灭了害虫,也尽可能的保护人类的益虫朋友。

7)目前在地面及地下的害虫,以蝼蛄和地老虎为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