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 陈友龙西方经济学 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复习重点导论1、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重点研究家庭、企业等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家庭和企业的选择表现为市场供求关系,供求收价格调节,同时又影响或决定价格的变动,这是一个互动过的过程。

供给和需求都对价格的变动做出反应,但反应的方向是相反的。

供求之间常常处于非均衡的状态,或者供过于求,或者供不应求,但价格调节通常又能形成一种使其达到均衡的内在力量。

家庭对产品的需求与企业的产品供给,以及企业对要素的需求与家庭的要素供给,大都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而实现均衡的。

因此,微观经济学实际上是关于市场的作用、价格决定、价格调节、稀缺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理论。

3、西方经济学研究的起点是资源的稀缺性,研究对象是在稀缺条件下有效配置资源和分配财富。

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的根本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因此,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需求1、需求的定义2、需求曲线通常用字母D 表示,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横坐标是需求量,纵坐标是商品的价格。

需求曲线直观的表现出需求规律。

3、需求规律的含义。

4、需求函数的线性形式:Q d = α – βP 式中,α和β为大于0的常数。

5、理解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二)供给1、供给的定义2、供给曲线通常用字母S 表示,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横坐标是供给量,纵坐标是商品的价格。

供给曲线直观的表现出供给规律。

3、供给规律的含义。

4、供给函数的线性形式:Q s = γ – δP 式中,γ和δ为大于0的常数。

5、理解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三)市场均衡1、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2、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3、理解供求变动对市场均衡影响的供求规律(四)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义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取值范围[0,+∞]:E P =0,需求完全无弹性;0<E P <1,需求缺乏弹性;E P =1,需求单位弹性;1<E P <+∞,需求富有弹性;E P =+∞,需求具有无限弹性。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一讲导言★稀缺、机会成本、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什么是经纪人?★稀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多样性而言,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源和手段总是有限的。

稀缺不仅包括物质资源的有限性,也包括劳务和时间的有限性。

★机会成本:就是人们在作出一种选择时必须放弃的另外一种选择的收益,即选择的代价。

了解方法:实证方法、规范方法(实证方法就是举例子是错误的,举例子是例证方法。

)实证方法:是一种避开了价值判断,只着眼于证明事实真实性的研究方法,它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明确问题,明确问题的因果关系)规范方法:是从一定价值判断出发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认识观点的研究方法,它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我国是否允许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存在是否要控制,或者通货膨胀3%合理,8%就不合理等等)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狭义的西方经济学,是从理论经济学的角度,指西方国家经济学界有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证的和规范的经济理论。

什么是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为,一门研究人们如何配置和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最大化需求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第二,怎样生产?第三,为谁生产?第四,谁作出经济决策,以什么程序作出决策?什么是经济人?关于经济人的假设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前提。

所谓经济人就是追求自己目标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的人。

经济人假设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经济人具有最大化动机的人;经济人是理性的人;经济人拥有完全信息。

第二讲微观经济学(一)★需求需求函数需求曲线、★供给、供给函数、供给曲线、★均衡价格需求量变化与需求变化是一回事吗?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市场机制是如何产生调节作用的?(★市场机制是怎么形成的,是怎么发挥作用的)(★供求关系: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什么这样做,怎么去理解认识?这就涉及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分析,对消费者的分析、生产者分析)★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某一价格水平下对一种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10年7月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红色部分)

10年7月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红色部分)

10年7月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红色部分)第一篇:10年7月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红色部分)填空选择判断主要看教材配套《自测练习册》,范围是大了点,也没办法。

计算和问答题主要看下面考核要求里面的红色字体部分。

基本是围绕着这些内容来出的。

第一章导言重点掌握: 1.稀缺性的含义 2.选择的含义 3.机会成本的含义 4.微观经济学的定义 5.宏观经济学的定义6.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掌握: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3.实证分析方法了解:1.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特征2.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关系二章需求、供给、价格重点掌握: 1.需求的定义2.需求曲线与需求定理3.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4.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掌握:1.供给理论2.价格如何调节经济了解:1.价格上限及其影响2.价格下限及其影响第三章弹性理论重点掌握: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2.需求富有弹性与缺乏弹性3.决定一种商品需求弹性的因素4.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5.如何用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与薄利多销掌握:1.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与计算2.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与计算3.供给弹性的含义与计算了解:1.弹性与税收分摊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重点掌握:1.效用与边际效用2.边际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3.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4.消费可能线5.序数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掌握:1.消费者剩余2.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的关系了解:1.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决策2.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3.消费者的储蓄决策4.消费者的投资决策第五章生产理论重点掌握: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与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3.规模经济与企业最适规模掌握:1.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含义与关系2.边际分析与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3.等产量线与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了解:1.企业的委托――代理理论2.不同形式企业的优缺点3.法人治理结构与企业效率的关系第六章成本与收益重点掌握:1.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不同2.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不同3.短期成本分类4.各种短期成本变动的规律5.短期中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6.长期平均成本的规律与形状7.利润最大化原则掌握:1.短期与长期的区别2.长期总成本与短期总成本的区别3.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的含义4.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了解:1.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2.短期成本与停止营业点的关系3.规模经济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第七章厂商均衡理论重点掌握:1.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3.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4.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掌握:1.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2.寡头市场的特征3.垄断市场上的单一定价4.各种市场结构价格与产量决定的比较了解:1.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关系2.围绕垄断的争论第八章分配理论重点掌握:1.劳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2.收入分配目标:公平与效率3.收入分配政策4.工资的决定掌握1.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个人原因2.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制度原因了解:1.生产要素的需求决定2.生产要素的供给决定3.利息、地租、利润的决定4.围绕收入分配政策的争论第九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重点掌握:1.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2.外部性与市场失灵3.垄断与市场失灵4.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中的作用掌握:1.信息不对称的含义2.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行为了解:1.政府失灵的产生2.公共选择理论的含义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重点掌握: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2.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3.通货膨胀率的计算4.失业率的计算掌握: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2.失业的含义3.失业与GDP的关系4.经济周期的含义5.经济增长的含义了解:1.宏观经济学中两个学派的争论2.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十一章长期中的宏观经济重点掌握:1.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2.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3.哈罗德-多马模型4.自然失业及其原因掌握: 1.货币数量论了解: 1.其他经济增长模型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重点掌握:1.总需求曲线的含义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3.总需求曲线的移动4.总供给曲线的含义5.不同的总供给曲线6.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7.总供给曲线的移动8.总需求与总供给如何决定实际GDP与物价水平9.如何运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掌握: 1.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特征第十三章短期中的宏观经济与总需求分析重点掌握:1.消费函数的含义2.投资函数的含义3.总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4.乘数原理掌握:1.消费函数稳定的原因与意义2.生命周期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了解:1.投资波动性的原因2.加速原理3.总需求分析的局限性第十四章货币与经济重点掌握:1.货币市场与利率的关系2.IS曲线的含义3.LM曲线的含义4.IS一LM模型的含义掌握:1.商业银行如何创造货币2.货币需求理论了解:1.金融机构的基本知识2.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第十五章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重点掌握:1.周期性失业及其原因2.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3.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4.供给拉动的通货膨胀5.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掌握:1.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理2.不同流派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3.引起通货膨胀的其他原因了解:1.经济周期的含义2.各种经济周期理论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重点掌握:1.财政政策的运用2.赤字财政政策3.货币政策的运用掌握: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 3.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了解: 1.各派在宏观经济政策问题上的争论2.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3.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第17章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重点掌握:1.国际贸易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2.国际金融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3.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均衡4.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节掌握:1.自由贸易理论2.保护主义贸易理论3.汇率理论4.开放经济中的最优政策配合了解:1.国际收支理论2.国际资本市场第二篇: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考试内容:一、名词解释五题二、选择十题(考察平时积累)三、简述六题(含一道课后计算题)四、论述三题复习重点:第一章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章第四节第六节(注意弹性理论的应用)第三章第二节第四节第四章第一节(注意第三点)第三节第五章第二节第七章第二节(重点看第二点)第八章第二节基本概念第三节第五点第九章第二节基本概念第十章第二节第四节第五节(重点看第四点)第三篇: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提纲

《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提纲

《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提纲复习范围及各章重点绪论重点掌握1.稀缺性与选择得含义,以及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得关系。

2.西方经济学得研究对象。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得含义。

4.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得区别与联系。

一般掌握1.生产可能性得含义。

2.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存量、流量得含义。

上篇微观经济学第一单元需求、供给、均衡价格重点掌握1.需求得定义与需求定理。

2.需求量得变动与需求得变动得区别。

3.供给得含义与供给定理。

4.供给量得变动与供给得变动得区别。

5、均衡价格得形成与变动。

6.供求定理。

7.影响需求与供给得因素。

8、需求价格弹性得含义与弹性系数得计算。

9.需求富有弹性与需求缺乏弹性得含义、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10.弹性理论得运用。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需求得价格弹性与总收益得关系、恩格尔系数、蛛网模型得假设前提与三种蛛网模型得形成条件。

一般掌握1、产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得微观循环流动。

2、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得因素。

第二单元消费者行为理论重点掌握1.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得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得含义。

3.消费者均衡得概念与公式。

4.无差异曲线得含义与特征。

5.消费可能线(预算线)得含义。

6.用图形说明消费者均衡得条件。

7、消费者均衡变动分析:价格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消费者剩余。

一般掌握1、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得关系。

2、收入变动对均衡得影响、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第三单元生产理论重点掌握1.短期分析技术不变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得含义。

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得关系。

3.规模经济得含义与原因。

4.等产量线得含义与特征。

5.等成本线。

6.两种生产要素得最适组合、公式表达与图形分析。

一般掌握1.生产函数。

2.一种生产要素得合理投入。

3.扩展线。

4.规模报酬与规模弹性。

第四单元成本与收益理论重点掌握1.短期与长期得含义。

2.短期成本得分类及其变动关系。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完整版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完整版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完整版)三亚市实验中学陈忠整理考试题型及考试要求考试题型——问答题辨析题论述题考试要求——问答题:简明准确回答所问概念、原理或问题。

辨析题:先回答“对”或“错”;然后回答判断对或错的依据。

思考题:核心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所涉及的理论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或思路);二是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分析观点及对策。

一、导言(括号内的数字为教材页码)稀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多样性而言,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源和手段总是有限的。

(14)机会成本:人们在作出一种选择时所必须放弃的另外一种选择的收益,简言之,机会成本就是选择的代价。

(14-15)实证方法:避开价值判断,只着眼于证明事实真实性的研究方法,它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11)规范方法:从一定价值判断出发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认识观点的研究方法,它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12)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国家经济学界有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证的和规范的经济理论。

(1)什么是经济学?一门研究人们如何配置和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最大化需求的社会科学。

(19)经济学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四个基本问题: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第二,怎样生产? 第三,为谁生产? 第四,谁作出经济决策,以什么程序作出决策?(18)什么是经济人?追求自己目标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的人。

(27)二、微观经济学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某一价格水平下对一种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38)需求函数:在一定时间段内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需求量与决定这些需求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Dx=F(Px,Py,Pz,…,M,T,E)(40)需求曲线:表示商品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函数关系的几何图形。

(40)供给:生产者或者卖者在一定时间内对应不同的价格愿意并且有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44)供给函数:在一定时间内某种商品的可能的供应量与影响这些供应量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各章各章重点及复习内容重点

西方经济学各章各章重点及复习内容重点

各章重点及复习内容第一章1.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经济学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配置即选择,它包括几个相关的问题3.西方经济学分为两大类4.稀缺第二章1.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2.“经济人”假设3.基本内容体系框架4.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因素、需求、需求强调两个方面和需求曲线需求定理5.供给概念强调三个要点影响供给量的主要因素、供给曲线、供给定理6.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呢?过剩或超额供给的状况是如何形成的、均衡价格与均衡量的求解7.均衡价格变动的影响分析:需求量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需求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供给量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供给的变动及其曲线的移动;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需求变动的影响、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对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影响8.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49.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及公式、中点公式法、几何法弹性计算;需求弧弹性的五种类型、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厂商的销售收入的关系、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0. 供给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及公式、中点公式法、几何法弹性计算;供给弧弹性的五种类型、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11. 需求的交叉弹性、公式、弹性系数值的符号决定12. 需求的收入弹性、判断商品第三章1.效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表示方法区别和联系2.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理解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关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①含义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③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几个特点、消费者均衡及前提假设(基数效用条件下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的最大化)、需求曲线的推导、边际效用理论的运用——消费者剩余4.序数效用论者是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考察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偏好假定、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等效用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几种特殊情况5.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6.消费者的预算线(恒等变形:X2=-P1/P2·X1+I/P2-P1/P2为斜率,可以看出这是两商品的价格之比;I/P2为纵轴截距)、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差别、预算线的变动7.序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8.消费者剩余9.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定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推导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推导、根据恩格尔曲线来区分必需品、奢侈品和劣等品、恩格尔定律6、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内涵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区分、吉芬商品第四章1.一种变动投入的生产函数2.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4.厂商最优生产要素组合5.总产量函数、平均产量函数、边际产量函数定义和曲线及其相互关系6.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划分7.等产量曲线及其特点8.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9.等成本线含义和表达式、等成本线的移动10.要素最优组合(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化、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化11.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生产要素的组合12.何为规模报酬(收益)、规模与产量之间变动关系的三种情况。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精心整理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  精心整理

需求、供给和均匀价格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营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4、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5、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其中主要有:该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

6、需求函数:Qd=f(P)=a+bP,其中P为商品的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b为负值。

7、供给函数: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8、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主要有:该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9、供给函数:Qs=f(P)=a+bP,其中P为商品的价格;Qs为商品的供给量,b为正值。

10、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的价格。

11、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表现为变动点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变动。

12、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13、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表现为变动点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变动。

14、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15、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16、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则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

2010年经济学部分复习提纲

2010年经济学部分复习提纲

2010年经济学部分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简史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一节需求理论第二节供给理论第三节均衡价格理论第四节弹性理论第三章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基数效用论第二节序数效用论第三节收入和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第四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四章生产和成本第一节生产函数第二节成本函数第三节短期生产函数第四节短期成本函数第五节长期生产函数第六节长期成本函数第七节厂商的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第五章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第二节完全垄断市场第二节垄断竞争市场第六章寡头市场与博弈第一节寡头市场第二节博弈论基本概念第七章生产要素定价理论第一节生产要素定价理论概述第二节工资、地租和利润第八章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市场失灵及其原因第二节微观经济政策第九章宏观经济核算第一节宏观经济的循环模型第二节国民收入指标体系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第十章凯恩斯模型第一节凯恩斯革命第二节消费和储蓄第三节投资、乘数与加速数第四节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五节IS—LM模型第十一章AS—AD模型第一节总供给曲线第二节总需求曲线第三节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第十二章通货膨胀和失业第一节通货膨胀及其影响第二节通货膨胀的原因第三节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第十三章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第一节经济周期第二节经济增长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经济政策概论第二节财政政策第三节货币政策第四节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第五节相机抉择和政策目标的矛盾与协调参考书:许纯祯等编著《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今晚刚上完陈友龙的考前辅导,为方便复习,整理了内容,想想不如放在网上与同学共享。

如有没去的同学或者可以参考,希望能有所帮助。

这位老师上课不用书,只记笔记,因此有好多内容都是笔记上的,据老师说书上也能找到。

答案以书本内容为主。

因为前半段课老师都在讲三次作业的答案,所以留下来划重点的时间不是很多,个人感觉很匆忙,重点也很多,老师也没特指哪些最重要,我的整理几乎是将老师说的都写了下来。

另据,有修过的同学说还是要花时间复习,因为有挂科重修的。

西方经济学考前重点介绍
授课教师:陈友龙教室:新址报告厅时间:2010.12.13号18:00
绪论
什么是经济学
什么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总量)
稀缺涵义、诀择涵义
什么是经济变量
什么是二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定义
规范经济学定义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供求理论
什么是需求
什么是供给
供求定理
需求量与需求的变动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最低限价与最高限价
需求弹性的三种情况及其计算(公式)
恩格尔定律
什么是相关商品(包括互替商品与互补商品)
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
什么是效用
什么是效用基数论
边际效用
效用基数论的消费者均衡是什么
什么是效用序数论
无差异曲线是什么
效用序数论的消费者均衡是什么
第三章生产理论
什么是生产及其生产函数
什么是边际收益递减
明确规模收益的三个阶段
七个成本概念和三个收益概念
什么是机会成本
什么是停止营业点和收支相抵点
什么是短期
什么是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如何理解利润最大化原则(规律):即MR和MC的关系
第四章厂商均衡
四种市场结构
四种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以及他们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重点是4种市场结构当中的完全竞争市场
第五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什么是工资
什么是地租
什么是利息
什么是利润(包括什么是正常利润)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的决定(即怎么通过生产要素来决定)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国民收入和有效需求不足
五个总量定义及其基本关系
国民生产总值定义及其计算
什么是洛伦茨曲线
什么是基民系数
明确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原因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
什么是灵活偏好(从内涵和外延的角度来定义)
什么是灵活偏好陷阱(即凯恩斯陷阱)
第二章国民收入均衡
什么是国民收入均衡
四个部门的国民收入均衡及其条件
什么是理想状态的国民收入均衡
明确紧缩缺口及其涵义
明确膨胀缺口及其涵义
搞清投资乘数
理解IS-LM曲线及其涵义
第三章通货膨胀
什么是通胀
如何测定通胀
通胀种类(3类7种)
通胀原因
通胀作用
通胀对谁有利对谁不利
如何治理通胀
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
什么是货币政策(从内涵和外延角度)
银行的职能
货币乘数及其确定(货币乘数即国内所说的派生存款)
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主要有三种,公开市场、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他们如何调节经济)什么是内在稳定器
财政政策的作用过程(即紧缩政策与扩张政策的运用)
考试题型
1、填空题(10题,每题2分)
2、单选题(5题,每题2分)
3、多选题(5题,每题2分)
4、简答题(1或2题,每题4或5分)
5、计算题(1或3题,每题4或5分)
6、论述题(1题,15分)
考试总分:70
考试方式:闭卷
另外,老师最后留了两道思考题:
微观:试述均衡价格及其形成过程
宏观:关于有效需求不足
备:思考题是什么,老师也没说,有同学猜测可能是考试的论述题,因此写上,仅作参考
其他:本人是10年的会计专升本学生,如有同专业同学,愿意的话,可以加我QQ(34495279)论讨,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