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及名词解释汇总整理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及名词解释汇总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的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
自主投资指利率r为零时的投资量。
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对投资项目的产出的需求预期;产品成本;投资税抵免。
q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称为q=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企业的成本。
产品市场的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
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
货币需求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投资动机。
LM曲线:此线上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
LM曲线移动的因素是:名义货币供给量M的变动;价格水平的变动。
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
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
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
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系。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净值(NDP)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
国民收入(NI)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期末考点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点一.名词解释1.最高限价:也称限制价格.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
(p46)2.支持价格:也称最低限价。
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限价。
(p47)3.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p128)隐形成本: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4.吉芬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p84)5.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p329)6.博弈论:是研究在策略性环境中如何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的科学。
(p288)7.纳什均衡:指的是参与人这样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
(p292)8.规模经济: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p142)9.机会成本: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
(p127)10.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的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p24)11.生产的契约曲线:它表示两种生产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所有最有分配(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集合.(p256)1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的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p60)13.生产者剩余: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是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p160)14.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大一西方经济学期末重点

对于手机价格上涨了,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预测。
A. 这家厂商对于计算机的供给量将会相对增加;B. 这家厂商对于计算机的供给量将会不变;C. 这家厂商对于计算机的供给量将会相对减少;D. 这家厂商对于手机的供给量将会相对增加5、如果商品A和商品B互为替代品,那么商品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A. 商品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 商品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 商品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 商品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6、下图给出了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曲线,如果目前市场实际价格等于图中的P0,那么我们可以预期价格的变化趋势是。
PPA. 上升;B. 不变;C. 下降;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均衡价格一般是随着。
A.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8、商品A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商品A自身价格上升将导致。
A.商品A供给增加;B. 商品A供给量增加;C. 商品A需求增加;D. 商品A需求量减少9、如果某一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则该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厂商或生产者出售该商品所得收入。
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10、当消费者收入增加而商品价格保持不变时,预算线将。
A.向右平移;B.向左平移;C.保持不变;D.围绕某一点发生旋转 11、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被称为 。
A.平均可变成本;B.平均不变成本;C.边际成本;D.平均总成本 12、当平均产量曲线达到其最高点时,边际产量曲线 。
A.达到其最高点; B.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C.与横轴相交; D.位于横轴下方13、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A.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B.需求的价格弹性;C.需求的收入弹性;D.供给的价格弹性 14、短期当中 。
A.只存在可变要素;B.只存在不变要素;C.只存在可变成本;D.存在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15、如果两种商品之间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则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 。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要点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要点1.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经济思想包括个人利益追求、自由竞争、分工与专业化、价值理论、比较优势和自由贸易等。
亚当·斯密认为自由市场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2.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的观点。
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调控政府支出、税收和货币政策等手段来稳定经济,并避免经济萧条。
3.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是建立在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注重个体行为和市场机制的经济学理论。
该理论主张市场的竞争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能够实现最优化的经济结果。
4.需求与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意愿和能力,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和价格。
供需关系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5.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常见的市场失灵形式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
6.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企业的数量、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以及市场中的价格和利润等。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不完全竞争等。
7.国际贸易与全球化: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活动。
全球化是指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
国际贸易和全球化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增长。
8.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发展是指人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社会制度的进步。
经济增长和发展是不同的概念,但经济增长通常是发展的基础。
9.货币与货币政策:货币是一种交换和储存价值的工具。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等。
10.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的波动过程,包括经济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等阶段。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第一篇: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西方经济学两张复习资料的答案选择:《西方经济学》微观选择判断1~5D D B D B6~10 D A A A B 11~15 B C A C A16~20 B B A A D 21~15 B C A A B26~30 D A A C B 31~35 C D D C A 判断:1~5√ √ × × ×6~10 × × × √ × 11~15 √ √ √ √ √16~20 × √ × × √《西方经济学》宏观选择判断选择:1~5 A A B D B6~10 B D B D A 11~15 B A/D C C A16~20 B B B B A 21~15 D B A B C26~30 A C C D D 判断:1~5× √ √ √ ×6~10 √ × × √ × 11~15 √ × × × ×《西方经济学》微观简答题1、发生下列情况蘑菇的需求曲线将怎样变化?为什么?(1)卫生组织报告,这种蘑菇可以致癌。
(2)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
(3)培育蘑菇工人的工资增加了。
答:(1)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2)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3)需求曲线不变化,成本只影响供给,不影响需求。
2、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价格下降后,需求增加;需求增加后价格又可能回升。
请问这种观点正确与否?为什么?答: 不对,混淆了需求与需求量,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而不是需求增加3、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歉收,但有人认为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可以提高谷物价格,对这两种议论你有何评价?答:从理论上讲,农业歉收导致供给减少,价格上升,粮食是缺乏弹性的商品,提高价格会使总收益增加,对农民有利。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I、实证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时超脱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2、规范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称为均衡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称为均衡数量。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
5、基尼系数:、是根据劳伦斯曲线计算出的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6、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这就是说,这些活动会产生一些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的成本(称为负外部性),或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获得的利益(称为正外部性)。
7、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缩写GDP)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8、自然失业率:是指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自然失业率是衡量自然失业状况的指数,可以用自然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数之比来表示9、内在稳定器: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定器,或者自动稳定器。
10、GDP平减指数的一篮子固定物品包括经济中所有的物品与劳务,是某一年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
二、简答题1、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答:包括价格(商品本身的价格和相关商品的价格)、收入、消费者嗜好及预期等。
相关商品有两种。
一种是互补品,另一种是替代品。
互补品是指共同满足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
两种互补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
替代品是指可以互相代替来满足同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两种替代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1.什么是微观经济学,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这两个经济学的分支是密切相关的,也有所不同—它们研究不同的问题2.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需求定理▪物品的需求量是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的观点需求曲线移动:买者数量、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预测供给曲线移动:投入品的价格、技术、预期例题:用三步法来分析下列事件对音乐下载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事件A:CD价格下降事件B:音乐下载的卖者通过谈判降低了他们出售每一首歌需要支付的特许使用费事件C:事件A和事件B都发生3.市场均衡的含义均衡: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4.生产可能性边界主动学习1参考答案15▪点F :100台电脑, 3000吨小麦▪点F 需要40,000个小时的劳动。
能够但没有效率:不用减少任何物品的生产便能获得更多的两种物品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0100200300400500600电脑小麦(吨)F主动学习1参考答案16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0100200300400500600电脑小麦(吨)▪点H :300 台电脑, 3500 吨小麦▪点H 需要65,000个小时的劳动,因为经济只有50,000个劳动小时,所以不可能。
H生产可能性边界 (PPF ):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生产可能性边界可以是直线或曲线▪ 取决于经济将资源从一个行业转向另一个行业时机会成本的变化情况 需求价格弹性取决于:▪ 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 ▪ 物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 物品的定义是宽泛还是狭义 ▪ 时间框架—长期比短期更富有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密切相关 ▪ 拇指规则: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 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陡峭,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 分类:主动学习3参考答案海滨别墅(供给缺主动学习3参考答案新汽车(供给富有弹性)例题:▪ 海滨别墅的供给缺乏弹性的,而新汽车的供给是富有弹性的▪ 假设人口数量的增长使对两种物品的需求都翻了一番(就是在在每种价格水平上,需求量加倍) ▪ 哪种物品的价格变动更大? ▪ 哪种物品的产量变动更大?6.消费者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消费者剩余= 支付意愿–市场价格7.机会成本的概念, 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会计利润= 总收益-总显性成本▪经济利润= 总收益—总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会计利润没有考虑隐性成本,因此会计利润要大于经济利润8.厂商的生产理论9.什么是垄断,垄断的类型,形成机制及其评价垄断:一个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10.公共产品的性质,什么是搭便车,什么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a)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b)假设交易成本为零,只要明确界定产权,市场将保证资源配置的效率,且资源配置与产权的初始界定无关.科斯定理:私人市场可以自己达到有效率的结果11.解决外部性的方法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外部性有负外部性或正外部性之分,这取决于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公共政策:主动学习 24013014050120130Q P 0主动学习24014050120130Q P 0两种方法:▪ 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 例如:▪ 限制排放的污染数量▪ 强制企业采取某种技术来减少排放量▪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决策者提供由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激励。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重要知识点

西方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支付的金额与实际支付的金额之差。
2. 生产者剩余:厂商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得实际收益的金额与他所能承受的最低金额之差。
3. 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4. 机会成本: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产生的代价。
5.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6. 需求收入弹性:商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收入增长百分比的比例。
反映了收入增长百分之一时,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会增长百分之几。
7. 供求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8. 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9. 边际替代率:在保持总效用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某种消费品的消费所能替代的另外一种消费品的数量。
10. 垄断竞争:是一种商品有许多买卖者且卖者商品之间有一定差别从而形成不完全竞争格局的市场结构。
1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者数量的连续增加,其边际效用迟早会出现递减的现象。
12. 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外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没有获得收益或付出成本。
13. 国内生产总值:一国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14. 消费函数: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他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的增加。
这种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即为消费函数。
若用c 表示消费,y 表示收入,则消费函数可表示为c=c (y )。
若假定消费函数为线性,即βαβα、其中,y c +=均为参数。
二、简答题2.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答:(1)GDP 衡量的时间:GDP 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出来的,这个时间通常是1年或1个季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材料西方经济学: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学第一章导言重点掌握内容:一、经济学产生的根源: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它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特点。
相对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是稀缺的。
绝对性:是指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
由于存在着资源稀缺的同时,又存在着资源的浪费,因此产生了经济学。
生产可能线是指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生产两种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结合形成的线。
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
为什么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 资源稀缺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该怎么组合?------------- 资源配置有时生产的大炮与黄油只能在G点上?------- 资源没得到充分利用,既稀缺又浪费如何使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达到H点上?------- 经济制度(市场和计划)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核心是研究给定条件下的最大化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的配置和资源的利用。
其中资源配置又称为选择。
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具体地说, 选择包括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样三个问题。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关于定义的内容:①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②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③中心理论为价格理论;④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基本内容: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科学。
关于定义的内容:①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②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③中心理论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④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基本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二者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二者都是实证分析四、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所谓价值判断就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是坏的判断。
两者区别:1•是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前者不以价值判断为基础,而后者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前者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而后者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3•实证经济学具有客观性,而规范经济学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两者联系:规范经济学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一)需求的含义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是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需求必须具备上述两个条件。
(二)需求的不同表达方式1需求的表达之一:需求表以表格的形式来表述需求这个概念2、需求的表达之二:需求曲线以图形的形式来表述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自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嗜)好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6、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7、政府的消费政策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例外:炫耀性商品和吉芬商品1.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如左图2.需求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如右图。
2■需求的变动案例研究:减少香烟需求量的两种方法Q第二节均衡价格 一、均衡的含义需求、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一、 供给与供给曲线 (一)供给的含义指生产者(厂商)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条件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商品量。
作为供给,必然具备两个条件: 有出售愿望有供应能力 二)供给的不同表达方式1、 供给的表达方式之一:供给表以表格的形式来表述2、 供给的表达之二:供给曲线 S 以图形(几何)的形式来表述供给这个概念 二、 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一)影响供给的因素 (1) 厂商的目标 (2) 商品自身的价格 (3) 生产成本(要素价格) (4) 生产的技术水平 (5) 相关商品的价格 (6)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7) 政府的政策三•供给定理: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例外:有些商品的供给量是固定的,价格上升,供给也无法增加,如文物•艺术品.劳动力•石油•土地 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如左图 供给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如右图2■供给的变动O Q某商品的P 止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禁止在电视上 做香烟广告 等使香烟的需求减少, 需求曲线左移。
香烟需求从a 点移b 点,图(a )P 車(b )提高香烟价格,需求减少,香烟需 求从c 点移到d 点,如图(b )1•均衡:指经济事物中的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能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2.局部均衡: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3.—般均衡: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1.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2.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3.均衡价格的调节机制:市场机制4.均衡价格形成的条件:商品、要素自由流动需求者、供给者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并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价格不受政府干预,自由升降没有垄断供求定理: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需求均衝价格均衡产量増加不变上升增加减少不笑下降诫少不变増加下降增加不变谯少上升减少増加增加不确定増加减少谯少不硕定减少増加减少上升不确定诫少増加下降应用实例:加入"7。
后中国汽车市场价格变化*<2第三节价格机制与价格政策一、价格机制1、内涵:又称为市场机制,是指价格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与规律.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市场机制2、价格机制在调节经济过程中是有条件的,即:第一,各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
第二,存在市场。
第三,市场竞争的完全性和公平性。
3、价格调节经济的作用第一,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是传递信息,提供刺激,并决定收入分配。
第二,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
第三,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需求。
第四,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供给。
第五,价格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1•支持价格 2.限制价格D(1)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支持价格一定高于均衡价格。
(2)支持价格的运用对经济发展和稳定有其积极意义。
以对农产品的支持价格为例,从长期来看,支持价格政策确实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第一,稳定了农业生产,减缓了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第二,通过对不同农产品的不同支持价格,可以调整农业结构,使之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第三,扩大农业投资,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有利于保护某些生产者,如农民,以及一些劳动者的利益有利于保护国内产业发展(关税本质上也是保护价格)(3)支持价格的负作用主要是会使财政支出增加,使政府背上沉重的包袱。
难易操作,低则不起保护作用,高则增加政府支出加重政府财政负担不利于被保护者提高竞争力商品积压、摊派、强制购买变相降价走私严重2•限制价格(1)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均衡价格。
⑵限制价格的实行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⑶限制价格的实行也有不利作用:第一,价格水平低不利于刺激生产,从而会使产品长期存在短缺的现象;第二,价格水平低不利于抑制需求,从而会在资源缺乏的同时造成严重的浪费;第三,价格水平不合理是社会风气败坏,官员腐败等不良风气的经济根源之一。
排队抢购、黑市交易、搭配销售;商品质量低劣、服务差;变相涨价钱权交易、滋生腐败、败坏社会风气;政府财政支出增加价格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任何市场经济中,价格都是这样调节经济的,在不同的市场经济背景中,其发挥作用的大小要受具体条件的限制。
票贩子为什么打击不尽?是机会成本的选择和市场的需求导致的,对一部分人而言,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所以宁愿排队等侯。
这样,他们付出的机会成本就是他们的时间,而不用支付超出票面价格的金钱。
而对另一部分人而言, 他们可能工作很忙或者其它各种原因无法排队而得不到票。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机会成本就是高于票面价格的那部分金钱。
因为他们觉得高出的那部分价格相比排队等候和买不到票带来的损失要小一点儿。
追究到底,这还是市场对价格的调节,有需求才会有供给。
我国政府对粮食实行的是支持价格还是限制价格?为什么?支持价格。
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是支持价格。
支持价格般应用于农业。
支持价格政策确实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1稳定了农业生产,缓解了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2通过对不同农产品的不同支持价格,可以调整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使之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动3扩大了农业投资,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指出发生下列几种情况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是左移、右移,还是不变?为什么(1)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这种蘑菇会致癌;(2)另外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3)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4)蘑菇种植的工人工资增加了(1)对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