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梅随想曲》

合集下载

【视频】庆祝七一建党节,经典曲目《红梅随想》献给党--二胡演奏:梁聆聆

【视频】庆祝七一建党节,经典曲目《红梅随想》献给党--二胡演奏:梁聆聆

【视频】庆祝七一建党节,经典曲目《红梅随想》献给党--二
胡演奏:梁聆聆
《红梅随想曲》是著名作曲家吴厚元于1980年为二胡与管弦乐队所写的一首单乐章协奏曲,是以歌剧《江姐》主题曲《红梅赞》及部分旋律等音乐片断为素材而重新构思创作而成的。

她以宏大的气势,悲壮的情调,深刻地塑造了女英雄江姐的高大形象,讴歌了她的革命理想、情操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节,进而表现了人们将这些美好的品格化作对红梅的向往和赞颂。

梁聆聆:副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硕士生导师,紫禁城青年室内乐团团长,二胡硕士,两岸四地中国模范学生展示活动首席国乐顾问,齐齐哈尔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曾获“富利通杯国际中国乐器独奏大赛”二胡专业组二等奖、2014“金胡琴杯”胡琴小型作品展演创作银奖、柏林之夏国际音乐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奖项。

出版个人专辑唱片四张;发表研究二胡艺术、教学理论的学术论文九篇;在瑞典以英文发表论文:《Hälsning från China Conservatory i Beijing》;出版专著三本。

胡琴世界网 --您
身边的二胡专家
微信:ihuqin 新浪微博:胡琴世界网二胡微课堂(QQ群):96375538【胡琴世界网】:权威、专业的胡琴艺术宣传平台,专业的胡琴类视频与文章!如果您有想与大家分享的视频、音频、文章、论文、新闻等资料
请投稿至:**************。

浅析《新疆随想曲》创作手法与艺术内涵

浅析《新疆随想曲》创作手法与艺术内涵

65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11在消息报道中,称他为“戴红领巾的作曲者”。

《新疆随想曲》是储望华先生创作的一首新疆风格的钢琴曲,在创作的过程中,结合了新疆地区音乐文化的特色,利用西方的作曲创作技法,完成了作品的创作,在欣赏钢琴曲的过程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新疆音乐文化的魅力所在,但这也是储望华先生大多数的作品都是创作于文革时期,都是基于个人创作,创作天赋较高,能够呈现出个人的音乐风格。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逐渐提升,这个时期的音乐家、艺术家都展现出了自己的创作天赋,创作出了不少的作品,流传至今,依然展现出了当时人们的精神风貌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2]。

《新疆随想曲》属于地方风格的音乐作品,我国新疆地区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彩,且个人风格明显,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也呈现出了不一样的音乐风格。

储望华先生对于音乐的喜爱十分深厚,后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主修钢琴,在奠定良好的音乐基础之后,不断进行个人创作,相继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其中《新疆随想曲》就是储望华先生所创作的新疆风格的音乐作品,充分展现出了他过人的音乐天赋和音乐才华[3]。

二、《新疆随想曲》创作手法分析(一)多变的调式转换在我国的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区的影响,所诞生的音乐作品许多都具有地方特色。

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呈现出了独特的风格,新疆地区是中国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文化交流汇集较多,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着各大艺术家的注意力,许多艺术家和音乐家相继来到新疆,感受新疆地区的民族文化,并将新疆地区特色的文化作为创作的灵感,加入不同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民族特色。

新疆随想曲是一首极具新疆地方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选用了随想曲这种音乐题材进行作品创作,曲式结构较为自由随意,能够给予表演者充分的自我展示空间,具有较大的想象力,群众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不由自主地被音乐所吸引,沉浸于其中,具有极大的遐想空间[4]。

宋飞红梅随想曲教学

宋飞红梅随想曲教学

宋飞红梅随想曲教学
《宋飞红梅随想曲》是一首类似钢琴独奏曲的作品,由中国作
曲家赵季平创作。这首曲子以南京方言的曲牌形式为基础,以
写意的方式展现了北方寒冷的冬天里,红梅如火般热情的盛开
景象。

以下是《宋飞红梅随想曲》的简易教学:
1. 了解曲谱:首先,需要获得《宋飞红梅随想曲》的曲谱。你
可以在音乐书店购买或在线下载。

2. 了解乐曲结构:乐曲分为引子、主曲、尾声三个部分。了解
这些部分的轮廓和表达方式对演奏十分重要。

3. 熟悉谱号和音符:乐谱中有各种音符和谱号,包括标有音高
的五线谱、各种音符的时值符号和演奏指示等。熟悉这些符号
是学习演奏的基础。

4. 分解和练习左手和右手各声部:将乐曲分解成小节,先分别
弹左手和右手的各个声部,逐渐练习正确的指法和手位。

5. 合并左右手:当左右手各部分分别熟悉之后,开始逐渐合并
左右手的声部,并慢慢增加演奏速度。

6. 练习速度和表情:在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后,注意加强演奏
的速度和表情,使曲子更加生动和丰富。
7. 多次重复练习:练习是成功的关键。多次重复练习,加深对
乐曲的理解和掌握。

请注意,这是一个简易教学,仅供参考。如果您希望更深入地
学习《宋飞红梅随想曲》,建议您寻找专业的钢琴教师指导,
并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练习。

浅析门德尔松钢琴作品《随想回旋曲》

浅析门德尔松钢琴作品《随想回旋曲》

音乐表演自由,左手伴奏大部分采用柱式和弦的形式,以E大调的分解和弦对右手的主旋律进行变化发展。

运用这样的创作手法使乐曲既有丰富的和声变化又有流动的音乐情绪。

浪漫主义钢琴演奏的一大特征就是弹性演奏,这个时期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因人而异,但在他们作品中却也有很多共性,比如所呈现出的个人情感和极具个性的创作技法,都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演奏风格。

风格不同演奏方法也不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门德尔松的音乐作品具有古典主义时期的元素,也有他所生活的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所以他的作品具有双重风格。

门德尔松的这首作品的随想部分正是这样的风格背景。

和当时同一时期的绘画艺术风格相近,门德尔松的这首乐曲也是以描绘大自然的景色风光为主,具有很强的歌唱性,虽然乐曲的开头没有Rubato的记号,但在演奏时需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死板的进行演绎,这样的乐曲就会显得呆板无趣,与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绪背道而驰。

演奏时要富有歌唱性,将乐曲的旋律进行合理的分句。

想要使乐曲具有歌唱性不仅要做到合理划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正确理解音乐的节奏韵律和呼吸节奏。

如何能做到节奏韵律和呼吸节奏的把握就要在已划分好的乐句内做适当的节奏自由处理,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弹性节奏。

每部作品都以音符的形式记载和流传下来,而作品本身是作曲家情感的主观再现,但是在流传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信息缺失,如果演奏者仅仅是机械的将谱面所表达的节奏和旋律所表现出来,听众就不会感受到演奏者的情感变对作品的理解,那么表演就是失败的,弹性节奏就是加入自己的理解处理乐曲旋律,使作品私人化,从而更加准确地表达。

乐曲的随想部分旋律清新美妙,自然流畅。

前三小节右手用和声式序引由PP引入,主旋律在左手用八度的音型表现出来,产生朦胧的音乐氛围。

右手的和弦一定要弹奏的非常整齐,在演奏时可以将一些节奏做适当的伸缩处理,由慢到快再到慢的处理加入弱强弱的力度变化,这样的演奏会给人以灵动的音乐感受,如果完全按照4/4拍去常规演奏就无法感受到门德尔松所要表达的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

二胡曲《秋韵》的演奏技法分析

二胡曲《秋韵》的演奏技法分析

二胡曲《秋韵》的演奏技法分析
邵暄雯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年(卷),期】2021()20
【摘要】二胡曲《秋韵》的曲式结构完整,旋律优美动人,是著名艺术家刘文金先生创作的经典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刘文金运用了西方音乐艺术创作技法,并将我国地方民俗小调的调性与演奏技巧融入作品之中,合理运用本土化民间艺术素材,使这一作品既有协奏曲庞大的气势,又符合中国讲究的“起承转合”之美。

本文主要分析了经典二胡曲《秋韵》的主要内容与内在艺术价值,并指出了二胡曲《秋韵》的曲式结构,总结了创作者刘文金在二胡曲《秋韵》中使用的主要演奏技法。

【总页数】3页(P137-139)
【作者】邵暄雯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艺术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32.21
【相关文献】
1.二胡曲《秋韵》演奏艺术探析
2.二胡曲《查尔达斯》的演奏技法分析
3.二胡曲《秋韵》的演奏技法探析
4.二胡曲《一枝花》的演奏技法分析
5.浅析二胡曲《红梅随想曲》演奏技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_红梅随想曲_二胡演奏技法之剖析

_红梅随想曲_二胡演奏技法之剖析

《红梅随想曲》二胡演奏技法之剖析向玮玮(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安徽合肥230031)[摘要]阐述了《红梅随想曲》的演奏技法,并着重分析了技法与乐曲情感表达的密切关系,“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并由此上升到了艺术魅力的高度。

[关键词]《红梅随想曲》;二胡演奏;指法[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530(2008)02-0084-02《红梅随想曲》是作曲家吴厚元根据歌剧《江姐》主题音乐和重要唱段为音乐素材创作而成的一首单乐章二胡协奏曲。

它以气势恢宏、悲壮抒情的旋律,塑造了共产主义战士江姐的英雄形象,讴歌了老一辈革命者的高尚情操以及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作品结构复杂,篇幅较长,充分拓展了二胡演奏技法的运用。

乐曲由引子、主体的七大部分组成。

[引子]中速,散板的单乐段形成,由三个乐句组成。

旋律气势磅礴,情绪激越、悲壮。

第一乐句1小节—5小节,D宫调式,开始时如冲锋号般的节奏型奏出主调动机。

演奏时需左右手配合,动作敏捷而准确。

音色要刚劲有力,饱满而浑厚。

特别是2小节中的三个“5”,更是此乐句中的重点。

音色更是要随着情的激越而更具有强大爆发力。

之后旋律迂回下行,随之音量变小,音色柔和,情绪也随之平稳。

到5小节句尾处从五声性华彩音型推至高音“I”结束此乐句。

第二乐句6—9小节,句型与第一乐句相同。

乐句开始同样以强有力的音色奏出主题动机。

在7小节的重点音“6”出现后音量随之减弱。

进入9小节由第一乐句中的10连音发展为一个15连音的模进音型,使旋律更加具有推进性。

演奏时也应由慢渐快,音量由弱渐强,最后至高音“3”强收。

第三乐句10小节———结尾,此乐句较长。

音乐呈现出悲壮的气氛,此乐句的旋律进行给人一种环环相扣的感觉。

此句从饱满、挺拔的音色奏出,音乐走向具有一定的动力,速度不可拖延。

当音乐以强音音头推进到11小节的“7”的旋律转入偏音“7”。

音量、音色及速度都发生了变化,情绪也随之稳定,人的思绪也仿佛随着音乐向远处飘去。

浅析二胡、板胡演奏的近现代发展

浅析二胡、板胡演奏的近现代发展

音乐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music art31浅析二胡、板胡演奏的近现代发展姚宁馨(贵州商学院文化与艺术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81)摘要:当今经济、科技与各类产业迅猛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各类艺术随之蓬勃发展,例如我国的传统拉弦乐器二胡、板胡,近一百年来无论从作品创作与演奏层面来看都是历史性的飞跃,特别是在胡琴的演奏技巧与乐曲创作上有重大的突破与创新,开拓了胡琴演奏领域的‘新视野’。

本文以曲目介绍为线索,对近现代二胡与板胡两种拉弦乐器演奏的发展阶段做简要浅析。

关键词:中国民族器乐;拉弦乐器;二胡;板胡一、引言中国传统的民族拉弦乐器有众多种类,例如二胡是流传最广的弦乐器,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唐朝时期;二胡原是古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乐器,但现在的二胡并不是最初“奚琴”的样子,在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改革与发展,现代的二胡已经在制作与演奏、曲目创作等方面都具备非常高的造诣。

二胡在近代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性的时期,每个时期不仅见证了二胡演奏技术发展的不同难度,而且从各时期创作的曲目为线索便可探寻出时代性的社会文化大背景。

二、二胡近现代发展史(一)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二胡发展历程自20世纪前半叶刘天华先生将二胡进行改革;1918年至1932年之间结合西洋作曲手法创作的十大二胡曲先后问世标志着此时期二胡的地位从伴奏乐器逐渐成了独奏乐器,刘天华的十首二胡作品大多表达的都是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在黑暗中探寻、挣扎、彷徨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有借美景表达自己追求美好和光明的心志。

20世纪50年代初对无锡盲艺人华彦钧创作演奏的乐曲进行收录整理中得知20世纪30年代华彦钧(阿炳)创作的二胡作品有《听松》《二泉映月》《寒春风曲》。

《听松》是以岳飞追击金兀术的民间传说为素材,表现作者自己刚正不阿的性格。

另一首非常著名的作品《二泉映月》则是表达了从事民族音乐的民间音乐家所经历的辛酸、痛苦和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和愤懑,乐曲是七声G宫徵调式,曲式为自由变奏式多段体结构,演奏用特制二泉胡,定弦比二胡低纯四度。

二胡曲《红梅随想曲》的运弓技巧控制

二胡曲《红梅随想曲》的运弓技巧控制

二胡曲《红梅随想曲》的运弓技巧控制作者:佟萌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6期摘要: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刘天华先生将二胡教学引入高等学府,二胡艺术无论是乐器制作、创作手法和演奏技巧等方面,都有了飞速的发展。

二胡已不再是主要的伴奏乐器,而是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走向了世界的大舞台。

这也促进了二胡演奏技术的提高,人们更加的注重二胡右手的运弓技巧。

本文以《红梅随想曲》为例,分析二胡右手的运功技巧,这些技法的总结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表现乐曲的情感。

关键词:红梅随想曲;运弓技巧[中图分类号]:J63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6--01一、《红梅随想曲》的运弓技巧控制与情感表现乐曲由引子和七个乐段组成[1]。

1=D (1 5弦)【引子】中板刚柔相济的引子的开始乐句与移位模进段落,作者以八度跳进,附点音符夸张及委婉的旋律揭示了“梅花”的刚毅与柔美的性格。

开弓三个重音铿锵有力,非常的有性格,之后模进跳跃的进行中,精致的换弦技法体现了刚柔相继的艺术效果。

而后,乐队以清澈嘹亮的笛声,亲切自然的进入慢板。

进入了主题部分,作者运用歌剧《江姐》中《红梅赞》的曲调片段为基础,通过器乐化地晕染随着速度、力度、节奏变化,使“红梅”主题不断反复出现,有层次的不断深化,终于在第三次展现时,结尾句:八度音程的跳进,使音乐豁然开朗,壮丽。

接着,乐队强大的音势演奏“红梅”的主题音乐,二胡以激动地副旋律跟进模仿。

而后汇成强大的音流,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宽广的胸怀及对美好理想的坚定信念。

随着音区、速度的变化,要随时调整运弓的速度和力度,并结合揉弦,扎实的运弓。

既要强调歌唱性,又要充分发挥二胡的音色特点,从而达到器乐的声腔化,以昂扬亢奋的激情,不断深化“梅花”刚与柔的品格。

【二】小快板作者以模进的手法,音区由低到高,音势由弱到强,意境由远及近。

从不同侧面塑造主人公的音乐形象:时而朝气蓬勃,时而欢快灵巧,时而歌声悠扬,时而果断刚强,时而生动活泼,风趣幽默,时而又铿锵有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段 是富有表情 的慢板 ,刻 画 了江姐 内心世 界的美好 ,赞美 了梅花傲 雪和 朴实 的高 尚品质 。这一部 分又分为 三个 小的段 落a、 a 、a。,以 《红梅赞 》的旋律为音乐 的主题 ,经过变奏和展开 ,使音 乐情 感得到 一步步升 华。演奏 时,三个小段落要 逐段 的由静 到动 , 由柔美 到开阔,气息也要 由平静到起 伏。
第 七 段 是 急 板 ,奋 进 地 。 由 乐 队 引 出 ,进 入 终 曲 的急 板 , 体 现 出后人在 前人 的感 召鼓 舞下继承发 扬中华 民族优 良的精神 面貌 。最 后一句要 注意呼吸 ,最后一个抖 弓注意突 强后再慢慢渐 强,最后 以 强 弓收尾 ,乐 曲在二胡与乐队的全奏中 以磅礴 的气势结束。
心情绪的变化 ,把一个思想深 刻 ,情 感浓烈的崇高的革命者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 关键词 :感人肺腑 ;韵律性 ;内心情感
《红梅 随想 曲》气 势磅 礴 , 宽容大 气 ,温柔 抒 情 ,深入 的 了 解 了其创 作背景和 写作特 点,才知道能够感 人肺腑 的原 因 。首先 , 《红梅随想 曲》有一个真实感人 的核心人物一一江姐 ,1948年6月 14 日,由于叛徒 的出卖 ,江姐不 幸被捕 ,受尽 了 国民党 军统特务 的各 种酷刑 ,面对敌人 的严刑拷打 ,江姐始终坚 贞不屈 。乐 曲正是 以歌 剧 《江姐 》主题 曲 《红梅赞 》部分旋律片段为 乐思 ,由著名作 曲家 吴 厚 元 重 新 创 作 而 成 , 以宏 大 的气 势 ,悲 壮 的情 调 ,深 刻 地 塑 造 了 江姐的 高大 形象 ,讴 歌 了她 的革命理想 、情操 和大义凛 然的英雄气 节,进而表现了 境之 中,使 音乐充满 了舒畅和欢 悦的情 绪 ,体现 出乐观开 朗的精神面貌 。
第 三段是散板 ,运用 了戏 曲音乐 中拖腔 的形式 。材 料是主题 核 心的延伸发展 ,深刻表现 了江 姐面对 战友牺牲时 的痛 苦心情 。演奏 时要 掌握好爆 发力与持久力相 结合 的运 弓方法 。要 突强后转弱 ,再 渐强 ,最后 l要强收 。后面两句的前三个音要坚决 、果 断。前三个 音 则要 变柔一 点,引出后面哭腔 般的音乐 。充满对未来 无 比坚定地 信 心 ,进 入 乐 队激 烈 的小 快 板 之 中 。
第 二 段 是 朝 气 蓬 勃 的 小 快 板 , 由 六 个 小 乐 段 组 成 。 在 乐 队 协 奏 如流水般 的过渡乐 句之后 ,热烈欢快的节奏 型引 出了独奏 部分欢 快 喜悦 的副 部主题 ,旋律 由主题音 乐发展而成 ,借 由民间锣 鼓的节 奏 型 ,活泼 具有生命 力 ,体现 出积 极乐观 的精 神面貌 。第 -d,段 的 旋律采用 了变奏 的手 法,音乐上 更加流畅 ,力度 较第一 小段 要弱 , 有 轻巧感 。紧接着音 乐由歌唱般 的旋律和轻巧 的快 弓段落组 成 了第 三 小段 ,前 一部分 比较舒 缓 ,演奏 的时候运 弓要 宽 ,内心要 有律动 感 ,心 中要 随着琴声 而歌唱 。后 一部分的快 弓同时表现 了主 人公果 断和 坚毅 的性 格 。之后 的第 四、第 五 、第六 小段情 绪 更加 活跃 乐 观 。 比较有特 点 的是 降B调 的第 四小段 ,音 乐素材来 源于歌 剧 中莹 山游击 队音 乐,极富 四川 民歌 的风 味,仿佛将人们 带到 了湘 鄂赣革
第 四段是深情 的慢板 ,是江 姐对亲人和 战友深情地倾 诉 。第 一 句要静静 地进入 ,运 弓要平稳 ,左手揉 弦幅度要小 ,力度 要轻 ,才 能有 空旷且深情 的感觉 。在演 奏时 ,运 弓幅度要大 ,要配合身体 的 张力 ,表 现 出内敛 、坚强 的情感 。最后一句 演奏 的时 候要渐慢 ,慢 慢地结束深情 、柔美的倾诉 。
《红梅 随想 曲》由引子和七个 段落组成 :引子为 自由的散板 , 由二胡独奏 似序 曲般 的将音乐 的情 绪展开 ,这 个旋律在 前奏 中作 了 四次弓I伸和 自由模进 发展 ,加上 乐队的进入和烘 托 ,把人们 的情感 带入 了作 曲者所创作 的情 境之 中。在演奏时速度 不要太快 ,运 弓要 大刀阔斧 ,用全身 的感觉去配合感 情的起伏 ,并且要用大 幅度 的, 频 率较 快 的揉 弦去 演奏 才 可 以达到 浑厚 激 昂的音 响效 果 。之后 的 十五连音推 动 了旋律 的发展 ,演奏 时要 由慢到 快, 由弱渐 强,直至 到高音 3以通透 明亮 的音质 结束 。弓l子最后 的部 分给人 一种环环 相 扣的感觉 ,旋律富有戏 剧性 ,动力 性 。慢慢 的,使人 的思绪 慢慢飘 向远 方 ,过渡 到 山清 水秀般 的音 响状态中 。再 次进 入慢起 时, 出现 了 四 度 、五 度 , 以及 上 行 八 度 的 五 声 音 阶 ,要 特 别 注 意 音 准 的 准 确 性,最后三个长音意境深远,发音通透,一定要注 意呼吸的调整 。
第 五段演奏 时要连贯舒展 ,气息饱满 ,要 以大幅度 的揉弦相配 合 。而后 是快 弓段 落 以勇往直 前的音乐形 象将乐 曲推 向了高潮 。演 奏时要注 意音 的清 晰和颗粒性 。在 演奏最后 七个音 的时候 要尽量把 弓子拉开 ,使音符充满张力和势不可挡的动力 。
第 六 段 是 再 现 部 , 由二 胡 与协 奏 的 部 分 以 非 常 激 情 的 状 态 和 宏 大的气势 在主调上 交织演奏 ,体现 出后人对 革命先烈 的缅 怀之情 。 第一句演奏 时要情绪饱 满 ,每个音 都带有强劲饱 满 的音头 ,使音 乐 有强大的力量 。
浅 析 红 梅 随 想 曲
陈 倩 倩
(曲阜师 范大学音 乐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黄河之声 2015年第l0期
摘 要 :《红梅 随想 曲》是 由作 曲家 吴厚元先生根据 歌剧 《江姐 》主题 曲 《红梅赞 》为 乐思创作而成 。作品不是讲述 《江姐》这 个革命故事 ,而 是另辟蹊径 ,以江姐 内心情感 的起伏为主线 ,发展音乐 ,从 各个角度尽情 的抒发江姐 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