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历史教案-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历史教案-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历史教案-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和成就;2. 掌握秦汉时期的文化发展背景和历史事件;3. 了解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教学重点:1. 秦汉时期文化的发展背景和历史事件;2. 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教学难点:1. 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教学PPT。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秦汉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Step 2:介绍秦汉时期的文化发展背景(10分钟)通过PPT介绍秦汉时期的历史事件,如秦统一天下、汉朝的建立等,引导学生了解秦汉时期的政治、社会背景,为后续的文化成就做铺垫。

Step 3:学习秦汉时期的经济成就(15分钟)通过PPT介绍秦汉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成就,引导学生了解秦汉时期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Step 4:学习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15分钟)通过PPT介绍秦汉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利工程、纸张、印刷术等科技成就,引导学生了解秦汉时期的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Step 5:学习秦汉时期的艺术成就(15分钟)通过PPT介绍秦汉时期的音乐、舞蹈、戏曲、绘画等艺术成就,引导学生了解秦汉时期的文化艺术繁荣和传统。

Step 6:总结(5分钟)通过总结,让学生回顾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并对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进行思考和讨论。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并写一份小结。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前往博物馆或其他文化遗址进行实地考察,更直观地感受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2. 邀请专家学者给学生讲解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增加教学的权威性和学生的兴趣。

教学设计5: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教学设计5: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一、课前展示主持人提问:1、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2、2、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3、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4、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5、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在政治方面采取措施?6、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在经济方面采取措施?7、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在文化方面采取措施?8、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在军事方面采取措施?二、导入新课秦汉时期,实现了国家统一,经济恢复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频繁,这一切为秦汉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本节课我们将来一起学习一下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医学成就。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呢?生: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造纸术师:那么,有关造纸术同学们了解多少呢?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蔡伦么?请大家自读教材87页,看谁能快速、准确地回答出老师的问题。

板书: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学生自读,并尝试回答问题。

问题:(1)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出现在什么时期?发现地在哪?(2)蔡伦是什么时期的人物?蔡伦最大的贡献是什么?(3)“蔡侯纸”的原料是什么?“蔡侯纸”的特点又是什么呢?板书:1.纸的发明时间:西汉早期名称:麻纸地点:甘肃天水地位: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2、蔡伦改进造纸术时间:东汉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特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质量较高名称:蔡侯纸意义: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师:经过学习,我们知道已知最早的纸出现在在西汉时期,发明造纸术的人不是蔡伦,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术。

师:汉代除了造纸以外,在科学技术方面发展较快的还有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等领域,下面我们看一看其他方面的表现。

板书:《九章算术》和地动仪板书:1、九章算术师:《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内容。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设计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设计
5、动脑筋:有人说蔡伦发明了纸。你认为正确吗?
6、当我们中国人改进了造纸术,并在3-4世纪普遍使用时,同学们知道外国使用什么书写的吗?树皮、树叶、泥版、羊皮,据说欧洲人写一部《圣经》要用三百张羊皮。造纸术发明以后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到了世界各地。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哪位同学结合地图为我们介绍一下造纸术的传播?
2、看来,没有只真是太不方便了,随着秦汉经济的发展读书写字与人民的生活越来越成密切,这就迫切需要一种简便的书写材料,我国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经过不断的摸索,最终发明了纸,请看大屏幕:这是在甘肃天水的一座坟墓里里出土的一张纸,请仔细观察它的特点。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的时间是西汉,用麻作原料。
3、但这种纸粗糙,易脆,书写不流畅,不能推广,
美国著名科学家M·H·哈特在其《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将蔡伦列在第7位,写道:“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纸,世界将会怎么样。”造纸术的发明有什么贡献?
7、造纸术不仅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而且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纸被广泛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你能说说有哪些方面吗?既然纸这么重要,每天需要大量的纸,而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节约用纸。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注意问题
情境引入
一、组织教学,复习提问
[导入]提问:1.秦汉时期包括哪几个朝代?(秦、西汉、东汉)2.这一时期内,我们学过的哪些内容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秦的统一、秦长城、秦兵马俑、汉丝绸之路等)然后总结,秦汉时期,国家统一、人民生活安定、经济迅速发展、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加强,秦汉文化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第17课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设计城关中学于梦晓【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华佗和张仲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感知信息。

结合造纸术发明前后的有关图片、视频、图表等历史资料,体会造纸术发明的必然性、时代性和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能整理、归纳秦汉时期有关造纸术、医学和数学地震学等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杰出成果。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视频资料和文字材料,了解华佗、张仲景的主要医学成就及事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秦汉时期科学技术成果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们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并能从学习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08年奥运会开幕式片断(四大发明的展示片段)过渡: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盛大的开幕式场面,通过这个平台,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四大发明。

今天我们就从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开始,从三个不同的视角探寻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学生大声读出要学习的内容:造纸技术誉全球九章仪器广流传济世名医世人赞生:速读课本,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探究过程。

学生边看书,边作标记,同桌、同组相互交流。

师:检查学生自学成果。

1、目前已知世界最早的纸是时期的纸2、时期的蔡伦造纸术,后人把这种纸叫做。

3、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是一部数学名著。

4、东汉张衡制造了,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5、东汉著名的医生有和。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一)造纸技术誉全球师:在纸还没有发明之前,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出现过哪些书写材料?启发学生回答。

教案昌盛的秦汉文化

教案昌盛的秦汉文化

教案:昌盛的秦汉文化第一章: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1.1 教学目标了解秦朝的统一过程及其历史意义掌握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其特点1.2 教学内容秦朝的统一过程:秦国的发展、兼并六国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秦朝的法制:法律制度、焚书坑儒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分析秦朝统一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图片、地图展示秦朝的疆域范围,加深学生对秦朝统一的认识讨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优势与不足,引导学生思考秦朝的统治策略第二章:秦朝的经济发展与变革2.1 教学目标了解秦朝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影响掌握秦朝的变革措施及其意义2.2 教学内容秦朝的农业发展: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秦朝的商业与货币:统一度量衡、货币流通秦朝的变革措施:均田制、免役制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秦朝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农业技术改进的原因和影响通过图片、史料展示秦朝水利工程的伟大成就,如都江堰、灵渠等讨论秦朝商业与货币统一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秦朝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三章:秦朝的文化与艺术3.1 教学目标了解秦朝的文化艺术特点及其成就掌握秦朝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3.2 教学内容秦朝的文字:小篆的推广与影响秦朝的文学:诗歌、散文的发展秦朝的艺术:雕塑、绘画、建筑的风格特点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秦朝文字统一的意义,分析小篆在书法艺术中的地位通过范文、诗句感受秦朝文学的风格,引导学生欣赏秦朝文学的魅力欣赏秦朝雕塑、绘画、建筑的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探讨秦朝文化艺术的影响第四章:汉朝的建立与统一4.1 教学目标了解汉朝的建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掌握汉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4.2 教学内容汉朝的建立:刘邦称帝、汉朝的建立背景汉朝的统一措施:行政区划、法治建设汉朝的对外关系:和亲政策、丝绸之路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秦朝的衰落,分析汉朝建立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地图、史料展示汉朝的统一措施,加深学生对汉朝统一的认识讨论汉朝的对外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汉朝对外交往的意义第五章:汉朝的经济发展与变革5.1 教学目标了解汉朝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影响掌握汉朝的变革措施及其意义5.2 教学内容汉朝的农业发展:耕作技术的改进、农田水利工程汉朝的商业与货币:市场繁荣、货币制度汉朝的变革措施:轻徭薄赋、开放民间贸易5.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汉朝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农业技术改进的原因和影响通过图片、史料展示汉朝农田水利工程的伟大成就,如郑国渠、白渠等讨论汉朝商业与货币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汉朝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第六章:汉朝的文化与科技成就6.1 教学目标了解汉朝的文化特点及其成就掌握汉朝的科技发展及其影响6.2 教学内容汉朝的文学:楚辞、汉赋、唐诗的起源汉朝的史书:司马迁与《史记》汉朝的科技成就:农学、天文、医学、工程学6.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汉朝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分析其文学特点通过阅读《史记》选段,让学生感受司马迁的史学成就展示汉朝科技成就的史料,引导学生了解汉朝科技的发展水平和对后世的影响第七章:汉朝的宗教与思想7.1 教学目标了解汉朝的宗教信仰及其影响掌握汉朝的思想体系及其发展7.2 教学内容汉朝的宗教:道教、佛教的传入与影响汉朝的思想: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体系汉朝的文化政策:尊儒术、废黜百家7.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道教和佛教在汉朝的传入和传播,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通过文献资料,让学生了解汉朝主要思想体系的特点和发展讨论汉朝的文化政策,引导学生思考汉朝对思想文化的态度和影响第八章:汉朝的社会生活8.1 教学目标了解汉朝的社会结构及其特点掌握汉朝的社会生活状况及其影响8.2 教学内容汉朝的社会结构:士族、平民、奴隶的地位与生活汉朝的社会生活:生活习惯、服饰饮食、婚姻丧葬汉朝的民间信仰:祭祀、迷信、宗教信仰8.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汉朝的社会结构,分析其社会特点通过图片、文献资料,让学生感受汉朝的社会生活状况讨论汉朝的民间信仰,引导学生思考汉朝社会生活的多元性第九章:汉朝的边疆政策与民族关系9.1 教学目标了解汉朝的边疆政策及其影响掌握汉朝的民族关系及其特点9.2 教学内容汉朝的边疆政策:和亲、军事征服、设置郡县汉朝的民族关系:汉族与匈奴、西域各民族的关系汉朝的边疆开发:丝绸之路、边疆贸易9.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汉朝的边疆政策,分析其对国家统一的影响通过地图、文献资料,让学生了解汉朝的民族关系和边疆开发讨论汉朝的边疆政策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汉朝的民族政策及其现实意义第十章:秦汉文化的传承与影响10.1 教学目标了解秦汉文化对后世的传承与影响掌握秦汉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10.2 教学内容秦汉文化的传承:文字、文学、艺术、科技的传承秦汉文化的影响:政治制度、社会习俗、思想观念的影响秦汉文化在其他文明中的传播:丝绸之路、文化交流10.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秦汉文化在各个领域的传承,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通过文献、实例,让学生感受秦汉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讨论秦汉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秦汉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作用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昌盛的秦汉文化"展开,共包含十个章节。

教学设计2: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教学设计2: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目标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

②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通过引导学生依据地动仪剖面图,分析其原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③通过归纳秦汉时期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成就,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④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并能从中感受到我国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激发民族自豪感,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秦汉时期许多科学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造纸术的发明不仅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而且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数学和医学方面的成就东汉的《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对我国和世界数学产生影响。

这一时期中国的医学水平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一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此项发明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3.张衡发明地动仪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当时对地震现象还不能做出科学地解释,以为是神灵主宰,造成了人们的恐惧。

张衡冲破神学迷信思想的束缚,制造出地动仪,通过实际检测,宣扬了他的科学观念,具有进步意义。

比欧洲此类的发明早1700多年,显示出我国古代科学家非凡的创造力。

难点:地动仪初一的学生对于地震的知识只是初步了解,物理还没有学习,而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无论是地震学知识,还是物理上的力学知识,都是学生难以深刻理解的;对于地动仪的作用学生容易误以为只有预报、预测地震才有用,而对及早了解地震的意义认识不足,这些都会对学生学习和理解产生一定的障碍,因而将这一部分内容定为难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教学设计

昌盛的秦汉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设计课题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科目历史授课对象初一学生授课教师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的一课,课文所在的第三单元共8节课较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了我国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等历史知识。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到秦汉时政治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军事强大、民族交流加深,所有的这一切,可以说都为秦汉文化的昌盛提供了条件。

通过本课的学习为初一学生初步铺垫“一个时代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势必为这个时代文化的繁荣奠定基础”的历史观点,为今后的学生打下基础。

二、本课教学立意:政治经济强大,造就文化繁荣。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1)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

(2)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通过引导学生依据地动仪剖面图,分析其原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指导学生总结秦汉时期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从教科书提供的材料中,有针对性地提取有效信息。

采用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活动与探究、发散思维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张衡,张仲景等淡泊名利崇尚科学的精神。

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和主题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华佗和张仲景。

难点:地动仪的工作原理。

初一的学生还没有接触物理学知识,对此的了解有一定的难度。

如何让学生感受一个时代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势必为这个时代文化的繁荣奠定基础五、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学生,学生认知比较感性,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历史学科学习,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能力。

教学设计4: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教学设计4: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2)“蔡侯纸”出现于哪一个朝代?它使用的原料有哪些?
(3)今天,人们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纸”(将废旧纸张或纸制品回收,经过加工,重新制造出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纸),有什么重要意义?
Ppt出示答案:(1)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简、木简、帛、纸。(2)东汉。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等。(3)目前,我国自然资源有限,特别是森林资源不足,使用“再生纸”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播放08奥运会开幕式片断(四大发明的展示片段)
引出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二、新知识学习
(一)
书写材料的革命-----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了解纸的发明、改进历程,体会纸对人类文化的重要贡献及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提出问题,引导小组合作探究:(1)世界上其他国家又是用什么材料来书写文字的呢?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呢?(2)是谁解决了造纸成本高的难题?他是如何解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过程(可续行)
学习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评价及技术应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
提问:作为一名中国人,你能说出中国的四大发明吗?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体会我国历史上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动仪剖面图,分析其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张衡等科学家以知识、品德为重的高尚情操,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认识造纸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等名医名著。

知道《九章算术》。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华佗和张仲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感知信息。

结合造纸术发明前后的有关图片、视频、图表等历史资料,体会造纸术发明的必然性、时代性和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能整理、归纳秦汉时期有关造纸术、医学和数学地震学等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杰出成果。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视频资料和文字材料,了解华佗、张仲景的主要医学成就及事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秦汉时期科学技术成果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们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并能从学习中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08奥运会开幕式片断(四大发明的展示片段)过渡:通过这段视频我们感受到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宏大场面,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也通过这一平台,展示在世人面前。

四大发明是中国历史上的四颗璀璨的明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项发明造纸术,下面我们就共同走进纸的发明年代,去领略那时祖先的聪明才智。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这节课我们从以下三个部分学习秦汉文化在科技领域的昌盛局面。

一、书写材料的革命-----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二、数学地震学的领先-----《九章算术》和地动仪三、中医药学的贡献-----麻沸散和《伤寒杂病论》过渡:纸是文字的载体,书写的材料,伴随着纸的诞生,一场书写材料的革命也随之展开。

(一)书写材料的革命-----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师:纸在发明以前,人们是用什么材料来记录信息和书写文字的呢?启发学生回答。

师: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呢?启发学生回答。

师:世界上其他国家又是用什么材料来书写文字的呢?展示其他文明古国的书写材料。

过渡:显然以上是材料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于是人们继续寻找新的书写材料,最终发明了理想的书写材料纸。

PPT:西汉早期麻纸图师:这是甘肃天水出土的一张古纸,据考证,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它出现在我国的什么时期?师:它的出土说明在西汉早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发明了纸,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

师:这时纸的原料是麻质纤维,成本比较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是谁解决了造纸成本高的难题?他是如何解决的呢?启发学生看书回答。

师:这些原料有什么优点?启发学生回答。

师:蔡伦不仅降低了造纸的成本,还进一步完善了造纸的工艺,提高了纸的质量。

播放《汉代造纸工艺流程》视频资料师:这套造纸工艺简单、科学、合理至今仍在沿用。

由于蔡伦造出的纸价格便宜,质量又高,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引发了一场书写材料的革命。

3-4世纪纸取代竹木简和丝帛成为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利的促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师:我们的祖先不仅发明了造纸技术还将造纸技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PPT:展示造纸术的传播动态示意图。

师:通过对传播过程的了解,你从中获得什么信息?启发学生回答师: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贡献呢?我们通过几段材料来感悟一下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PPT:出示材料材料一:据说,欧洲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价值昂贵。

所以,那时欧洲的图书馆,用铁链子把书锁在桌子上,以免丢失;学生在学校里也买不起书。

……造纸术的西传大大降低了书籍的成本造价,加速了文化教育的社会化和平民化进程。

——摘自《东方之光》材料二:“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

------美国德克•卜德材料三:“没有纸的发明,就不可能有现代文明。

……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纸,世界将会怎么样。

造纸术改变世界面貌。

”------美国 M.H.哈特通过以上材料分析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师:纸除了做为书写材料传承着人类的文明,记录着人类历史外,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用途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过渡: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向我们展示了祖先的聪明才智,秦汉时期祖先在数学地震学方面也同样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能力。

(二)数学地震学的领先-----《九章算术》和地动仪这一部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88页,完成下面表格。

PPT:《九章算术》书影(并作说明)PPT:地动仪复原模型图(并作说明)过渡:数学地震学的领先确实让我们感到骄傲,这一时期,我们祖先在医学方面的成就也同样然我们感到自豪。

(三)中医药学的贡献-----麻沸散和《伤寒杂病论》师:中国医药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一位名医扁鹊,他创立了望、闻、问、切四诊法,秦汉时期更是名医辈出,其中成就最突出、影响最大的是华佗和张仲景。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汉代的两位名医。

首先我们来学习华佗。

请大家观看华佗的视频材料。

在看视频时注意总结出华佗在医学上的突出贡献和感受他的一些优秀品质。

播放视频资料《华佗》师:华佗在医学上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呢?学生根据视频获取信息回答。

师:华佗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比西方国家早发明大约1600年。

华佗以其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赢得人们的广泛赞誉,直到今天,人们仍称赞医术高明的医生为“华佗再世”。

师:关于张仲景,我们通过以下材料来感受一下他的医学成就和优秀品质。

PPT:展示材料材料一: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张仲景不仅“勤求古训”,认真学习和总结前人的理论经验。

还“博采众方”,广泛搜集民间的药方和治疗方法,结合自己的医疗经验,加以总结提高,写出了《伤寒杂病论》。

书中全面地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被后世的中医奉为经典。

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此书经后人整理校勘,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材料二:张仲景做了长沙太守后,仍时刻不忘救治人民的疾苦。

按当时的规定,他这一级别的官,不能随意接近百姓,他想出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坐在大堂上接诊,挨个地仔细给群众治病。

为纪念张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叫“坐堂医生”。

材料三:有人说:“医学之有张仲景,犹如儒学之有孔仲尼。

”你从以上材料中获取到哪些信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资料,获取以下信息。

1.张仲景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全面地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医术高明)2.关心百姓疾苦,……(医德高尚)。

3.在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师:由于张仲景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他的《伤寒杂病论》为祖国中医学奠定了基础。

所以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师:关于两位名医你还知道哪些事情呢?学生畅所欲言,回答知道的有关两位名医的事情。

三、总结收获,整合提升师:这节课我们通过三个部分领略了秦汉时期在造纸、数学、地震学、医学等科技领域的杰出成就。

西汉开始用麻造纸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造纸术书写材料的革命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的传播及作用《九章算术》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领先昌盛数学地震学的领先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华佗“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中医药学的贡献五禽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师:这些科技成就中有些在当时世界上还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哪位同学告诉大家哪些科技成就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生:答。

(幻灯依次出现领先的科技成就)师: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科学家的聪明智慧和非凡的创造能力,并使秦汉的科技领域呈现出兴旺发达的昌盛局面。

师: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各民族和地区间的交往日益加强,为秦汉时期科技的发达昌盛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科技的发达固然有时代的原因,但是,科学家的个人努力和优秀品质也是促进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这节课我们共接触到秦汉时期的四位科学家,他们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PPT:名言共勉: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君子不怕官位不高,只怕品德低下;不以俸禄不多为羞,只以知识贫乏为耻。

----张衡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张仲景生:讨论交流,展示交流结果。

师:这些优秀品质是他们取得巨大成就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古代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努力学习、勤于探索、开拓创新,为个人的成功奠定良好基础。

教师寄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