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2

合集下载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检测2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检测2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一、选择题。

(每题4分,共48分)1.从冰箱中取出棒冰,剥开包装纸后有“白气”出现,这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升华2.往烧杯里放入一些冰块,用酒精灯加热.如下图所示.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凝华C.汽化D.凝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雪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B.露是小冰晶熔化成的小水滴C.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D.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4.以下事例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冬天,湖水结冰5.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液化B.汽化C.凝华D.升华6.下表是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物质水水银酒精乙醚熔点/℃0 -39 -117 -114沸点/℃100 357 78 35A. 水温度计B. 水银温度计C. 酒精温度计D. 乙醚温度计7.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 B.(2)(4) C. (1)(3) D.(3)(4)8.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汽化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9.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 “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10.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面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11,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A.0 ℃B.10 ℃C.40 ℃D.100 ℃2.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A.钢铁B.玻璃C.蜡块D.沥青3.诗人陆游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河水结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B.液化C.凝华D.熔化4.如图是新宁崀山八角寨美景:峰峦浓雾缭绕,若隐若现,令人心旷神怡.其中雾的形成是()A.汽化现象B.液化现象C.凝华现象D.凝固现象5.“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霜的形成属于()A.凝固B.液化C.凝华D.升华6.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冰雪消融B.壶口冒“白气”C.深秋霜降D.露珠的形成7.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图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8.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室外气温一般在-20 ℃以下,把在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个冻梨拿到温暖的屋子里,一会儿冻梨上全是水珠,则出现的现象可能是()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冻梨液化成了小水珠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冻梨凝固成了小水珠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冻梨熔化成了小水珠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冻梨升华成了小水珠9.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C.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出现的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10.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B.造雪机喷射出的水雾遇到冷空气凝固成“人工雪”C.夏末夜晚湖边的薄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D.炎热的夏天,水中比岸上凉爽,是由于水汽化放热温度降低11.小雨同学“五一节”期间借助厨房的简易器材完成了一项实践性作业:自制霜.她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放在一铺有湿抹布的桌面上,过一段时间后小雨发现在易拉罐的下端有白色的霜出现,拿起易拉罐时发现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了.小雨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易拉罐中的冰加入盐后极易熔化,熔化过程吸收热量B.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是因为水遇冷凝固形成冰C.易拉罐下端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过程要吸收热量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冻肉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表面上结了一层霜,这层霜和实验中易拉罐下端形成的霜成因相同12.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3.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图______是寒暑表,在图甲、图乙中分度值较小(精确度较高)的是图________,图甲的示数是________℃,图乙的示数是________℃.14.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将装有碎冰的试管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__(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在第8分钟末,试管里的冰处于__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_.15.某同学自制了一个空调电扇,先将空可乐瓶的瓶盖旋紧,去掉瓶底,开口朝上,倒入适量的冰水混合物,再将其固定在电扇的后而,打开电扇就能感受到凉风,感到凉风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瓶里的冰熔化________,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其中之二是空气流动加快,瓶里的水蒸发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使空气温度降低得更多.16.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打开锅盖取粽子时要注意防烫伤,因为水蒸气液化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剩下的粽子放入冰箱冷冻后再取出时,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这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17.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在常温下迅速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为气体,________热量,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三、解答题(18题12分,19题12分,20题13分,21题12分,共49分)18.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明采用了水浴法加热.(1)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图中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你指出不足之处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小明纠正了不足,重新调整了装置,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第10 min时,该物质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19.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液体酒精水银凝固点-117℃-39℃沸点78℃357℃(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温度是________℃.(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中的a图线.由a图线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________.(3)另一位同学使用相同装置,仅将水的质量减少,其他条件不变,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________.A.a图像B.b图像C.c图像D.d图像(4)结合图表,分析本实验中应选用________温度计.20.请参与以下实验探究过程:【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甲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__________的高低、液体______________的大小和液体表面________________有关.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___________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乙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________和其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相同.【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1.请你认真阅读下列几份资料,并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海拔高度h/km 0 1 3 6 9 …水的沸点t/℃100 97 91 80 70 …资料1:“大气压”是描述大气对地面物体压力的物理量,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那里的大气压越小;离地面越深的地方(如比地面低得多的矿井),大气压越大.资料2:科学家在研究水的沸点和海拔高度之间关系时,通过实验测出不同高度处的水的沸点大约值(如表所示).资料3: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办法除去糖中的水分.为了使糖在沸腾的时候不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 ℃.资料4:如图所示,为青山、海湾、东京三个城市的等高地形图.【问题】(1)根据你对上述资料的分析思考,你认为在海拔8.848 km的珠穆朗玛峰顶上,水的沸点大约是________℃.(2)资料2给出了水在不同高度处的沸点,决定水沸点高低的因素是“大气压”.请你将水的沸点和大气压之间的关系用文字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如你是制糖集团的老总,准备在青山、海湾、东京三个城市之中选择某个城市办“制糖”分厂,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你会将厂办在________(填城市名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答案一、1.A2.A3.A 4.B5.C6.A7.A 8.A9.C10.D 11.C12.C二、13.乙;甲;38.5;-714.慢;固液共存态;保持不变15.吸热;加快16.不变;放热;凝华17.凝华;升华;吸收三、18.(1)使物质受热均匀(2)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底,温度计的读数不是被测物质的温度(3)60;固液共存19.(1)89(2)保持不变(3)B(4)水银20.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的种类;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温度;夏天在地上洒水来降温(合理即可)21.(1)70.5(2)液体的沸点随着大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大气压减小而降低(3)青山;因为青山所在的海拔高,大气压低,水的沸点也低,这样就能让水在低于100 ℃时沸腾。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2)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2)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2)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以下图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

准确的是()2.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实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3.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以下图中的描绘属于液化的是()4.以下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有()A.冬天雾淞的形成B.笼罩树林的雾逐步散去C.干冰升华制造舞台效果D.春天来了冰雪熔化5.如下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

以下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选项是(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物质的初温是40℃ D.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6.如下图的物态变化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物质状态依次是()A.固态、液态、气态B.固态、气态、液态C.液态、气态、固态D.气态、固态、液态7.如下图,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充足低时都能够液化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8.如下图,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以下相关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9.以下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准确的是(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持续升高10.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下图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分析准确的是()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C.水的凝固点是O℃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右图中甲体温计示数是℃;图乙寒暑表的示数是℃.12.有以下温度:1530℃,120℃,55℃,37℃,25℃,0℃,-12℃,-50℃,请你为以下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温度。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含答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二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等,如果温度计中用“水”做测温物质,当被测物体的温度由0℃上升到10℃时,温度计的示数()A.上升B.下降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2.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A 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C.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D.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3.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C.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4.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时,如图所示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5.妈妈在蒸馒头时,沸腾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热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妈妈的做法不科学D.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6.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7.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8.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和寒冷冬天的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是在车窗的:A.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B.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C.都在内表面D.都在外表面9.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B.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C.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D.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10.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11.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02(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02(含答案解析)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夏天,小明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下图,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会出现小水珠,使得杯壁变得模糊。

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是在内壁上出现了水珠B.甲杯中水珠是液化现象,乙杯中水珠是汽化现象C.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D.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2.体温计是一种常用的医疗仪器,给体温计消毒时应该()A.用医用酒精棉球擦拭B.在沸水中煮20分钟左右C.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D.上述做法都可以3.下列情景中,哪一个过程不属于物态变化()A.火炉中,一个铁球被烧红了B.电热吹风下,湿的头发干了C.阳光下,小雪人“流汗”了D.夏天,放冷饮的玻璃杯“冒汗”了4.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A.是晶体,熔点是0℃B.是非晶体,没有熔点C.在4min时,没有出现液态D.在2min至6min过程中物质是固态5.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学生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022年教科版八年级上《第5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083734

2022年教科版八年级上《第5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083734

2022年教科版八年级上《第5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二)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 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B.蒸发放热,沸腾吸热C.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D.蒸发有致冷作用2. 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水银金铜铁酒精氢熔点沸点A.的氢是固态B.纯金掉在铁水中不会熔化C.酒精温度计可以测量沸水的温度D.漠河冬天的气温可达以下,水银温度计可以正常使用3. 小明放学回家,看到妈妈正在做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装热汤的碗很烫,是因为碗含有的热量多B.用燃气灶炒菜,燃气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C.水沸腾时,锅盖边缘上不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D.高压锅煮饭熟得快,是因为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低4. 夏天可以通过洒水或放置冰块来降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B.洒水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C.冰块熔化时从周围物体吸收温度D.冰块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5. 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假如在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A.B.略高于C.D.(C)∘−39106410831535−114−259(C)∘35728562562275078−253−265C ∘−40C ∘−40C ∘−40C ∘0C∘−40C∘−40C∘4C∘6. 坐落在重庆市北碚区的缙云山素有“川东小峨眉”之称,一年四季都能领略不同的美景,图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露珠晶莹 C. 秋天薄雾缭绕 D.冬天瑞雪纷飞7. 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错误的是( )A.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一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B.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C.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会造成损害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8. 小明和小红在实验室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俩分别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得到、两个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B.水的沸点是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C.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液化现象D.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9. 在“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时间的图象(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1)该物质是晶体,理由是:________;(2)在某时刻,温度计测得这种物质的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一定不变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2.用嘴对着镜子“哈气”,镜面会变得模糊,但经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了,在这个过程中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华后升华D.先凝固后熔化3.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的加热,当烧杯中冰块有大半熔化时,则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都不熔化D.无法确定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晶体的是( )A.冰和水B.铜和固态水银C.玻璃和石蜡D.海波和松香5.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雨是水液化形成的B.露是水汽化形成的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6. 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以下一些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 )A.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B.人体正常体温是39℃C.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D.适合人们洗澡水的温度约70℃7.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8.3℃,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 ) (几种物质的熔点:酒精—117℃水银—39℃煤油—30℃冰0℃)A.体温计B.煤油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9.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底下,冰开始熔化,当水面还有冰浮着时,则(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C.冰.水的温度都升高D.冰.水的温度都不变10.下列现象描述一定质量的水在不同条件下蒸发快慢的情况,其中最能说明水蒸发快慢跟水的表面积有关的是()A.温度不同的水,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B.温度相同的水,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C.温度相同的水,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D.温度相同的水,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空2分,共26分)11.寒冷的冬天,冰雕展览会的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小,这是现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简单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简单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各种自然现象中,水都是表现为固态的是( )A. 霜、雹B. 冰、雾C. 雪、露D. 雨、雹2、下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下列仪表不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是( )A. 寒暑表B. 体温计C. 数字式温度计D. 温度计4、某粗心的护士用体温计给一高烧病人量过体温,示数为39.5 ℃,消毒后没有甩就给另一病人量体温,结果示数为39.5 ℃.那么这名病人的体温( )A. 一定为39.5 ℃B. 可能高于39.5 ℃C. 一定低于39.5 ℃D. 低于或等于39.5 ℃5、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6、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 ℃时,小华开始计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甲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的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B. 水从89 ℃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4 minC. 通过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D. 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乙中b所示7、汽车开了空调后,前挡风玻璃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则( )A. 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B. 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C. 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 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8、关于水沸腾时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只在表面发生剧烈汽化B. 水只在内部发生剧烈汽化C. 持续加热,水温不断上升D. 持续加热,水温保持不变9、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 )A. 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B. 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C. 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D.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10、如图,发现水烧开了可纸杯却没有烧着,对此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 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B. 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C. 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D. 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12、“地面的水_____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中,这就形成了________.”对于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 )A. 汽化、液化、凝固、云B. 蒸发、液化、凝华、雨C. 蒸发、液化、凝华、云D. 蒸发、凝华、液化、雨二、填空题:13、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两玻璃板变干的快慢.小明探究的问题是:水蒸发的快慢与________是否有关.14、用蒸笼蒸馒头时,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运动,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__现象,________很多热量,使_______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___________,使手不会被烫伤.15、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为60 ℃,当温度达到________℃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________(会/不会)升高,当____________后,继续加热,就不可能赤手从油锅中取铁球了.16、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这种“白气”其实是;而且在较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1)冬天,冻了冰的衣服也变干了__________;(2)冰雪化成水__________;(3)霜的形成__________;(4)夏天,自来水管常“出汗”__________.(5)大气中水蒸气凝成小水珠,形成降雨__________.2.把正在凝固的水放到0 ℃的房间里,水将__________继续凝固.(填“能”或“不能”)3.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中出来的气.夏天用口吹气能使热水变凉,这是因为加速了热水的__________,使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使手表面温度升高.4.在敞口的锅中烧水,直到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这时水的温度将__________.5.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人们发明了一种“沙漠冰箱”——罐中罐.它是由一个内罐和一个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如图4—25所示,使用时将食物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撒些水,这样就能起到保鲜作用.请回答:图4—25(1)经常在两罐间撒些水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2)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6.由于水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因此天然水总是溶有杂质,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水.如图4—26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图4—267.今年开春以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__________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__为雨滴落在地面上(填物态变化名称).二、选择题1.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有以下说法:(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最小刻度值;(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3)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要留在被测液体中.其中正确的是A.(1)(2)(3)(4) B.(1)(3)C.(2)(4)D.(1)(2)(3)2.露、霜的形成分别属于下列哪些物态变化A.液化、凝华 B.汽化、凝华C.液化、升华D.液化、凝固3.冰水混合物在吸收热量的过程中A.冰升温化成水,水温不变 B.冰温不变,水温升高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不变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升高4.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4—27所示.则该图线可能是图4—27A.冰的熔化图线B.松香的熔化图线C.玻璃的凝固图线D.铁水的凝固图线5.某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能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其主要原因是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6.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B.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C.冰雪熔化了D.冰棒冒出了“白气”7.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A.酒精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8.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都保持不变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故蒸发快慢与温度无关C.水的沸点为100 ℃,故水温达到100 ℃就一定会沸腾D.80 ℃的水可能正在沸腾9.在图4—28中,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内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容器内盛的液体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10.图4—29是从实验得到的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4—29A.图象的AB段表示熔化过程B.象的CD段表示熔化过程C.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海波继续吸热D.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海波不吸热也不放热11.图4—30是水的沸腾图象 下列对此图象的理解正确的是图4—30A.水在AB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水在AB 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水在BC 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水在BC 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不变12.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 ℃,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 ℃,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 ℃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 ℃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A.41 ℃、60 ℃B.21 ℃、40 ℃C.35 ℃、56 ℃D.35 ℃、36 ℃ 13.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取出后,它的示数 A .一直升高 B .一直降低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14.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吸热,它的温度一定升高B .物体放热,它的温度一定降低C .物体温度不变,它一定没有吸热,也没有放热D .物体放热,它的温度可能不变15.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提供错误条件的是A.铁−−→−放热铁水 B.水蒸气−−→−放热水 C.液氮−−→−吸热氮气D.碘−−→−吸热碘蒸气 16.下列有关天气现象及其成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刮风是水蒸发太多形成的 B.大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霜是地面附近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雪花是高空水蒸气凝华形成的17.夏天,小明从冰箱中拿出一杯冰冻饮料,过一会杯壁上有许许多多小水珠,这是 A.杯内的水渗透出来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C.空气遇冷液化而成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18.高压锅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 A.密封性好,减少了热损失 B.增大压强,提高了沸腾温度 C.增大压强,降低了沸腾温度 D.传热快,缩短了沸腾时间19.冬天,在暖和的室内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 B.冰花结在玻璃窗上室内的一面C.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20.某同学认真阅读了课本中的熔点表以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熔点表中所有物质都是晶体B.熔点表中各物质的凝固点等于其熔点C.熔点低于0 ℃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或气态D.铝的熔点为660 ℃,温度为660 ℃的铝应为液态21.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量结果为36 ℃,所测温度低于实际温度可能…A.使用前未将水银面甩回最低位置B.体温计置于腋下的时间太长C.体温计未与身体直接接触D.没有及时读出体温计显示的数据22.针对我国土地沙化及沙尘暴日益严重的形势,专家们建议:要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改善土壤环境.你认为专家们的建议主要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23.海南岛夏日的天气真奇妙:每当烈日当空,导致地表温度急剧上升,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忍;傍晚前后,常会有一场不小的阵雨,下雨时以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感到空气湿热;但过一阵子,特别是一阵风刮过之后,大地和空气便清凉了.人们也感到凉爽了.请你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提出其中包含的至少两种物理现象和原理.过程与方法1.据某市报报道:天津一小男孩睡觉时,臀部将压在下面的打火机焐炸,丁烷气体外泄,致使屁股局部速冻成伤.请你运用所学过的热学知识解释产生这种事故的原因.2.烧水的水壶刚放在炉子上烧时,会看到水壶底部出现一层水珠,水珠滴在燃着的煤饼上,发出哧哧的声音,乍看起来好像水壶漏了,但过了一会儿,水珠消失,水壶并没有漏,试解释这种现象.3.黑龙江省漠河镇中学的师生们,做水的凝固实验,现在请你也来参与,他们将开水瓶内的热水倒在烧杯中,拿到室外,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右边坐标上画出水的凝固图象.图4—31时间(min) 1 2 3 4 5 6温度(℃)65 45 28 13 0 0时间(min) 7 8 9 10 11 12温度(℃) 0 -10 -17 -22 25 27时间(min)13 14 15 16 17 18温度(℃) -28 -29 -30 -30 -30 -30 通过图象,请回答:(1)水的凝固点是多少?(2)黑龙江漠河当时的气温是多少?4.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图4—32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图4—32A.水的温度有关B.水的表面积有关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D.上述三个因素都有关5.设计一个简易实验,验证“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将你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写出来).6.取一张光滑的厚纸,照图4—33那样做成一个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过一会儿,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烧着,实际做一做,并且说明纸锅为什么不会烧着.图4—337.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该同学实验装置及读温度的方法如图4—34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图4—34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图示器材外,还需要火柴和__________(3)如图4—35中的四个图表示的是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按它们出现的前后顺序排列起来:__________(只写字母)图4—35科学探究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水和酒精,张明同学依据已学过的知识,提出了一种方案.依据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可将水和酒精分开.为此,他利用家中的电冰箱的冷冻室做了如下实验:他将配有不同比例的水和酒精的混合物放入冷冻室中,并用温度计监测混合液的(1)请你仔细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和记录的现象,张明同学是否能将水和酒精从混合液中分开?(2)在水中添加酒精对水的凝固点有何影响?(3)这个结论在实际中有何应用?章后小结☆测一测,你学得怎样知识与技能一、1.(1)升华(2)熔化(3)凝华(4)液化(5)凝华、液化、熔化2.不能3.蒸发;液化4.不变5.(1)使水蒸发吸热,降低罐内温度;(2)使水的蒸发加快6.汽化;液化7.升华;凝华;熔化二、1.D 2.A 3.C 4.D 5.A 6.D 7.A 8.D 9.A 10.C 11.D 12.C13.D 14.D 15.A 16.A 17.B 18.B 19.A 20.D 21.C22.减慢水蒸发23.烈日当空,地表温度上升,下雨后周围水蒸气增多,汗液难于蒸发,所以感到酷热难忍,一阵风刮过之后,加快了水蒸气周围的空气流通,使汗液蒸发加快,所以人也感到凉爽了.过程与方法1.焐炸是因为打火机内丁烷液体变热汽化,体积增加,压强增大而爆炸,丁烷外泄后迅速汽化吸热,由于吸热速度快而使屁股局部速冻成伤.2.开始壶底出现水珠是周围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壶底液化而成小水珠;当水珠滴到煤饼上时,由于温度较高,水珠又迅速汽化,所以发出哧哧的响声,并且水珠逐渐消失.3.作图象略(1)水的凝固点是0℃.(2)黑龙江漠河当时的气温是-30℃.4.A5.提示:可以找两块毛玻璃片,其中一块滴一滴水,而另一块滴一滴水后让水滴均匀分布在毛玻璃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均匀分开的毛玻璃上水消失了,而另一个还有水珠.6.水沸腾时吸热且温度不变,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所以纸锅不会被烧着.7.(1)①玻璃泡触及容器底;②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不相平.(2)秒表(3)BDAC科学探究(1)不能.(2)水的凝固点下降.(3)在汽车的水箱里加入酒精,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在冬天夜里将机器冻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