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核舟记》测试题
核舟记的练习题

核舟记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 《核舟记》是哪位作者的作品?A. 苏轼B. 李白C. 王维D. 杜甫正确答案:A2. 《核舟记》中描述的核舟是由什么制成的?A. 石头B. 金属C. 木头D. 核桃壳正确答案:D3. 核舟上的人物雕刻得非常精细,以下哪个描述不正确?A. 人物表情丰富B. 人物姿态各异C. 人物穿着华丽D. 人物大小一致正确答案:D4. 《核舟记》中提到的“东坡赤壁”,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曹操B. 孙权C. 苏东坡D. 王羲之正确答案:C5. 核舟的制作技艺体现了哪种文化?A. 书法文化B. 绘画文化C. 雕刻文化D. 建筑文化正确答案:C二、填空题6. 《核舟记》中,作者描述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件艺术品是用________制成的。
7. 核舟上雕刻的人物中,有一人正在________,体现了作者对人物动作的精细刻画。
8. 核舟的制作者在雕刻时,采用了________的手法,使得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
9. 《核舟记》中提到的“东坡赤壁”,与苏东坡的________有关。
10. 核舟的制作技艺,体现了我国古代________的高超技艺。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核舟记》中核舟的制作特点。
12. 《核舟记》中,作者通过核舟表达了哪些思想或情感?13. 根据《核舟记》的内容,分析核舟上的人物雕刻艺术。
四、论述题14. 论述《核舟记》中所体现的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
五、阅读理解题15. 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 这段文字描述了核舟的哪些部分?(2) 核舟的窗户上刻有哪两句话?这些句子分别出自哪里?(3) 从这段描述中,你能感受到作者对核舟的哪些情感?六、应用题16. 如果你有机会参观一个关于《核舟记》的展览,请你设计一个展览的宣传海报,并简要说明你的设计思路。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核舟记》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王安石C. 欧阳修D. 司马光答案:A. 苏轼2. 《核舟记》中描述的核舟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A. 玉石B. 金属C. 木头D. 核桃壳答案:D. 核桃壳3. 核舟上的人物形象主要有哪些?A. 渔翁和小孩B. 书生和老者C. 将军和士兵D. 僧侣和信徒答案:B. 书生和老者4. 核舟记中,苏轼对核舟的制作技艺有何评价?A. 技艺平平B. 令人赞叹C. 难以置信D. 毫无价值答案:B. 令人赞叹5. 核舟记中提到的“舟子”指的是什么?A. 船夫B. 船上的人C. 船的主人D. 船上的物品答案:B. 船上的人二、填空题6. 《核舟记》中,苏轼描述的核舟上共有______人,其中______人坐着,______人站着。
答案:五,二,三7. 核舟记中,苏轼提到核舟的尺寸是______。
答案:长约八分有奇8. 在《核舟记》中,苏轼认为核舟的制作者______具有极高的技艺。
答案:王叔远9. 苏轼在《核舟记》中提到,核舟上的人物形象生动,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舟尾横卧一棹,舟中坐三人,东坡右手执卷轴10. 《核舟记》中,苏轼对核舟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用______来比喻核舟的精巧。
答案:鬼斧神工三、简答题11. 苏轼在《核舟记》中是如何描述核舟的精细程度的?答案:苏轼通过细致的观察,描述了核舟上的人物、船只、器具等细节,如舟尾横卧一棹,舟中坐三人,东坡右手执卷轴,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舟尾横卧一棹,棹左右舟子各一人。
舟子的神情、动作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显示出极高的精细程度。
12. 《核舟记》中,苏轼对王叔远的评价是什么?答案:苏轼对王叔远的评价非常高,他认为王叔远的技艺达到了令人赞叹的地步,用“技亦灵怪矣哉”来形容王叔远的技艺,认为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论述题13. 根据《核舟记》的内容,分析苏轼对核舟艺术的理解和评价。
核舟记试题及答案

核舟记试题及答案### 核舟记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 《核舟记》是明代作家魏学洢所作,记述了一位技艺高超的工匠用核桃雕刻成的一艘小船。
2. 核舟上雕刻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共计______人。
3. 核舟的尺寸非常精巧,长约______分,高约______分。
4. 核舟的窗户可以自由开合,共______扇。
5. 核舟的船舱内还雕刻有______字,字体为______体。
#### 二、选择题1. 《核舟记》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魏学洢C. 王安石D. 欧阳修答案:B2. 核舟上雕刻的人物中,以下哪一项不是?A. 苏东坡B. 佛印C. 黄庭坚D. 李白答案:D3. 核舟的窗户可以开合,以下哪一项描述不正确?A. 窗户可以自由开合B. 窗户上雕刻有花纹C. 窗户是固定的,不能开合D. 窗户上雕刻有文字答案:C4. 核舟的尺寸描述正确的是?A. 长约八分,高约三分B. 长约三分,高约八分C. 长约一分,高约三分D. 长约三分,高约一分答案:A5. 核舟的船舱内雕刻的字是什么?A. 清风徐来B. 天涯共此时C. 明月几时有D. 把酒问青天答案:A####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核舟记》中核舟的雕刻内容和特点。
答:《核舟记》中的核舟雕刻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苏东坡、佛印、黄庭坚等人物,以及船舱、窗户、船桨等细节。
核舟的尺寸精巧,长约八分,高约三分,窗户可以自由开合,共六扇。
船舱内还雕刻有“清风徐来”四字,字体为行书。
整个核舟展现了工匠高超的技艺和对细节的精细把握。
2. 《核舟记》中对核舟的描述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核舟记》中对核舟的描述体现了作者对工匠技艺的钦佩和赞美之情。
通过对核舟精细雕刻的描述,作者表达了对工匠精湛技艺的惊叹,以及对这种传统工艺的尊重和传承的期望。
#### 四、论述题1. 论述《核舟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核舟记》以其精细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核舟记》文言文练习测试题(排版 带答案)

《核舟记》文言文练习测试题(排版带答案)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罔.不()贻.()有奇..(;)黍.()箬.篷()糁.()峨冠.()髯.()衣褶.()诎.()椎髻..(、)虞.山()..(、)壬戌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2、诎右臂支船( )3、左手倚一衡木(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1.有奇巧..因.势象.形( )()()..人( ) 2.罔不3.尝贻余...核舟一()()() 4.盖.大苏泛赤壁云()()5.高可.二黍许..( )()() 6.启.窗而观( )7.箬篷..( )()()8.雕栏相望.焉( )..覆之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0.石青..糁.之()()11.中峨冠..而多髯.者()()()12.如有所语.()13.其.两膝相比.者()()14.佛印绝类..弥勒( )15.矫.首昂视( )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17.珠可历历..仰面( )..数也( ) 18.居右者椎髻19.其人视.端容.寂()()()()20.若.听茶声然.( )()21.其船背稍夷.( )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23.长曾.不盈.寸()()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四、解释多义词。
①以、木:②曰:能以径寸之木()()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以至鸟兽、木石()()文曰“初平山人”()③奇:④有:明有奇巧人()明有奇巧人()长约八分有奇()长约八分有奇()⑤为:⑥而:为宫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启窗而观()为人五;为窗八()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⑦可:⑧云:高可二黍许()盖大苏泛赤壁云()珠可历历数也()此中人语云()五、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核舟记考试题

《核舟记》测试题姓名学号一.填空(14分)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核舟记》作者是 (朝代) (人名)。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中的句子。
3、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6分)1盖.大苏泛赤壁云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3诎右臂支船4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5珠可历历数也 6高可二黍许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8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3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4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四、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
(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8分)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是一个“①”的桃核,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②”,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部分有箬竹叶做成的船篷、③、雕着花纹的栏杆。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雕刻者④。
答案:一.填空(14分)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虞初新志》。
《核舟记》作者是明末(朝代)魏学洢(人名)。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苏轼__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
3、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6分)(务必要牢牢的按照课下注解解释)1盖.大苏泛赤壁云:表推测的句首语气词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同“又”3诎右臂支船:同“屈”弯曲4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高高的帽子5珠可历历数也:分明可数的样子 6高可二黍许:大约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8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高起而宽敞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表情形态。
核舟记练习题(打印版)

核舟记练习题(打印版)# 核舟记练习题## 一、阅读理解### 题目1:理解与分析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1. 王叔远的技艺特点是什么?2. 核舟的制作材料是什么?3. 核舟的主题是什么?### 题目2:细节理解阅读上文,回答以下问题:>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有石青糁之色。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 核舟的尺寸大约是多少?2. 核舟的舱室是如何设计的?3. 核舟的窗户上刻有哪些诗句?## 二、词汇运用### 题目3:词语解释解释以下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 奇巧人2. 径寸3. 箬篷### 题目4:词语运用根据所给词语,造句:1. 因势象形:_____2. 罔不:_____3. 石青糁:_____## 三、写作练习### 题目5:写作表达假如你是王叔远,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创作核舟的过程和感受。
## 参考答案### 题目1:1. 王叔远的技艺特点是能够利用极小的材料制作出精细的工艺品。
2. 核舟的制作材料是木头。
3. 核舟的主题是苏轼泛舟赤壁。
### 题目2:1. 核舟的尺寸大约是八分多长,高约二黍。
2. 核舟的舱室设计为中轩敞,用箬篷覆盖。
3. 核舟的窗户上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题目3:1. 奇巧人:指技艺高超的人。
2. 径寸:形容非常小的尺寸。
3. 箬篷:用箬竹叶编织的篷。
### 题目4:1. 因势象形:这幅画因势象形,生动地展现了山水之美。
2. 罔不:他对各种乐器都很熟悉,罔不精通。
3. 石青糁:这些古老的石碑上,石青糁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 题目5:(此部分由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和想象完成,以下为示例)在我手中,每一块木料都有它的灵魂。
核舟记测试题

《核舟记》测试三(满分40分)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14分)
1.尝贻余
...核舟一()()() 2.启.窗而观( ) 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4.如有所语.()
5.矫.首昂视( )6居右者椎髻
..仰面( )
7.其船背稍夷.( )8.盖简.桃核修狭
..者为之()()
9.诎.右臂支船() 10.左手倚一衡.木()
二、解释多义词。
(10分)
①为:②而:
为宫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启窗而观()
为人五;为窗八()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③可:④云:
高可二黍许()盖大苏泛赤壁云()
珠可历历数也()此中人语云()
三、文常积累与默写。
(13分)
1.核舟的作者是。
《核舟记》的作者是,字,(朝代)嘉善人;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中的句子。
3.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4.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5.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四、简答: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3分)。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

《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1.给加粗字注音。
(1)罔不(2)贻(3)箬篷(4)八方有奇(5)石青糝之(6)髯(7)天启壬戌(8)篆章2.解释加粗词。
(1)罔不:(2)尝贻余核舟一:(3)绝类弥勒:(4)诎右臂支船:(5)篆章:(6)视端容寂:(7)曾不盈寸:(8)桃核修狭者:3.《核舟记》选自________朝人________编辑的________,《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朝人________。
4.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在介绍核舟时先用________一词(原文中词)总括,结尾再用________一句话相照应,高度评价了王叔远高超的技艺。
5.根据文中表数量的形式,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古汉语表数量的用法。
二、阅读阅读课文1~3节,回答问题。
(1)下面句中加粗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xú)者为东坡B.苏黄共阅一手卷(juǎn)C.石青糁之(sǎn)D.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2)下面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高可(大约)二黍许B.矫(举)首昂视C.两膝相比(比较)D.清风徐(缓缓地)来(3)在这段中找出一个通假字并解释:________同________解释________(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B.士卒多为用者C.为人五,为窗八D.中轩敞者为舱(5)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从这三段文字中各找一点理由。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6)第三段细致描写鲁直“如有所语话”,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珠可历历数也”是为了说明什么?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核舟记(明朝魏学洢)
姓名:班级:学号:
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
1、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有:可:;许:
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
盈: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
修狭:
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
5、左手倚一衡木“衡”同
6、其两膝相比者比:
7、珠可历历可数也历历: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若:。
了了:
9、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
为:
10、八分有奇奇:11、虞山王毅叔远甫甫:
12、罔不因势象形。
罔不:;因:;象:
13、尝贻余核舟一。
贻: 14、盖大苏泛赤壁云。
盖:15、雕栏相望焉。
相望: 16、石青糁之。
糁:17、东坡现右足。
现: 18、如有所语。
语:19、佛印绝类弥勒。
绝类:。
20、矫首昂视。
矫:
21、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
22、其船背稍夷。
夷:
二、翻译句子
1、苏、黄共阅一手卷
译文:
2、舟尾横卧一楫译文:。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译文: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
5、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
6、尝贻余核舟一译文:。
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译文:
8、技亦灵怪矣哉译文:!
9、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
10、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文:
三、回答以下问题
1、能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2、最能表达作者对核舟的感情和态度的句子是!
3、舟上并没有“赤壁”二字,你是怎么知道苏轼和朋友游的是赤壁?答:
4、第二段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然后才介绍黄庭坚和佛印?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