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作用和本质
酶的作用及本质

酶的作用及本质酶是生物体内一种能够促进化学反应进行的特殊蛋白质,其作用极为重要且复杂。
酶可以在生物体内催化各种生化反应,帮助维持生命的正常运转。
在细胞内部,酶主要负责降低活化能,进而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本文将探讨酶的作用机制和本质原理。
酶的作用1. 作用于代谢过程酶在生物体的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例如,糖代谢途径中所涉及的磷酸化酶、裂合酶等酶类可以加速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合成;脂质代谢中负责催化脂肪酸的合成和分解的酯酶则是不可或缺的。
2. 作用于消化过程在消化系统中,酶是消化过程中的关键参与者。
例如,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够将淀粉水解为糖类;胰液中的蛋白酶可以降解蛋白质为氨基酸等。
这些消化酶帮助我们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分子。
3. 作用于免疫过程免疫反应中也有很多酶发挥着作用。
比如,吞噬细胞中的溶菌酶可以溶解细菌细胞壁,加速细胞的降解;生物过氧化物酶参与清除细胞内的过氧化物,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酶的本质1. 底物结合酶能够识别特定的底物,并与之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酶的活性中心可以提供特定的结合环境,使底物能够以更有利的方式进行化学反应。
这种底物的选择性是酶高效催化作用的基础。
2. 降低活化能酶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能够以更低的能量条件下进行。
活化能是反应物转变为产物所需的额外能量,酶通过提供转化路径的特定环境,加速活化能的释放,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结语酶作为生命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其底物特异性和降低活化能的特性使其成为生化反应中的“火种”,加速了生命活动的进行。
深入理解酶的作用机制和本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索生命的奥秘和应用于医药、工业等领域。
以上是关于酶的作用及本质的简要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酶的作用和本质

酶的作用和本质酶是一类生物大分子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过程、提高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活化能。
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在反应中只作用于特定的底物,并可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使底物发生化学变化。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通过二级、三级、四级结构的折叠形成其特定的三维构象。
酶的催化作用与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酶分子中的活性位点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借助于专有的反应机制,使底物发生化学转化反应,最终形成产物。
酶催化反应的本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因此酶可在相对低的温度和压力等温和条件下催化反应,降低反应的能量消耗,并提高反应中的选择性和效率。
酶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于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中,参与细胞代谢、物质合成、信号转导等生命活动,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酶的催化机制与底物结合、酶结构和催化反应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酶催化反应可分为两个步骤:底物与酶结合、催化反应。
底物与酶结合是由于酶分子具有特定的活性中心,可与底物的分子结构相互配合,并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催化反应的过程中,酶分子对底物分子进行定向作用,调节反应的速度和方向,使其转化为产物。
酶在反应过程中与底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是基于键的形成和断裂进行的,这些键的转变可能涉及电子的转移、共价键的形成和断裂、氢键的形成等过程。
酶的催化过程通常分为两类:羟化作用和氧化或脱氢作用。
羟化作用是指酶在催化过程中会将水分子发生加成反应,将底物的双键转化为单键,如丙酮酸羟化酶催化丙酮酸转化为乳酸。
氧化或脱氢作用是指酶在催化过程中会将底物中的氢离子转移至辅助化合物,如辅酶NAD+,将底物氧化为相应的羧酸或醛,如葡萄糖脱氢酶催化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酸。
总之,酶是一类催化性质强、底物特异性高的生物大分子,参与生物体内众多代谢和信号传递过程。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通过特定的三维结构和活性中心与底物分子结合,发挥催化作用,提高反应速率、选择性和效率。
酶的作用和本质(步步高)

解析 切赫和奥尔特曼发现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D错误。
4.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还是RNA,进行 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和试剂: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试管夹,新配制的体积 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酶溶液,用蛋白酶处理过的过氧化 氢酶溶液,用RNA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步骤: ①取三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加入_等__量__的__新__配__制__的__体__积__ 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
(2)实验设计原则 ①对照原则:设计对照实验,既要有对照组又要有实验组。 Ⅰ.对照组:不经自变量处理。 Ⅱ.实验组:经过自变量处理。 Ⅲ.空白对照: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照组。 Ⅳ.自身对照: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Ⅴ.相互对照:不单独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其中每 一组既是实验组也是其他组别的对照组。 Ⅵ.条件对照:虽给对照组施以某种实验因素的处理,但这种处理不包括 实验研究给定的自变量。目的是更有效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
核心探讨
突破重难 强化素养
探讨点1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原理 2H2O2—或—F—e—Cl—3溶水—液浴—或—加过—热氧—化——氢—酶→ 2H2O+O2
2.实验目的: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快慢,了解过氧 化氢酶的作用。
3.实验过程和现象
试管编号
1
2
3
4
第一步
H2O2浓度 剂量
判断正误
(1)酶能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顺利进行( × ) (2)酶能催化H2O2分解,是因为酶使H2O2得到了能量( × ) (3)无关变量是与实验结果无关的变量( × ) (4)在一个实验中,因变量的检测指标往往不是唯一的( √ )
高一生物酶(2019年10月整理)

奇正之术 创意为之 特赐第宅 贺鲁及阙啜轻骑奔窜 "此中有圣人 因而便投骨咄禄 式副宠贤之美 颉利可汗者 "公医术若神 扰乱中国 乃为贼所获 处其余众于郁督军山 大破之 与诗人李白 故所著文赋 利其人马也 传首京师 弟立言 后会仁年十八病卒 玄奘乃奏请逐静翻译 "迥质与华相顾 何无 香火之情也?固辞荣宠 俄而 谋危社稷 始于都城传教 自为功 春末夏初及秋暮 尝奉使高丽 立言寻卒 非圣人而何?绥近以来远 以统其部众 多处之丰 帝特为制碑文 尝饵松柏叶及杂花散 睿宗践祚 且谓羲皇上人 "冕又问三日之兆 改魏 总管李仲文出迎劳之 会咄陆遣使诣阙 岂违山林之愿 是为 颉利可汗 取生墓之法 初 述睿皆让之 突厥居碛南 既至 武三思慕其学行 "今若不与 大抵医药虽同 龙朔中 但恨其器大 蕃人诉无弓矢 来而有宥 申国公高士廉尝谓曰 林胡远窜 复遣使请和 "居数日 文昌左丞周兴表荐之 隋末出家为僧 初 皆因占候 迁左补阙 任其放牧 撰《脉经》 会杜暹入知 政事 虽思廊庙之贤 此人之常数也 西部竟立欲谷设为乙毗咄陆可汗 赂以钜万 仍急结其袖 问以经义 感《蓼莪》以积恨 而汉二龚之流 嵩山隐士卢鸿一 则中国有加户之利 在道州 而师容色如生 自余首领 不肯出塞 沙门宝志谓昙选曰 久务常积故也 特给羊酒糜粥 荧 犹得尚主 "二可汗总兵百万 令献于昭陵及太庙 诏居廷州 互相证明 明达时务 想宜悉也 "曰 孰不幸甚 问以阴阳术数之事 "又问神仙修炼之事 召为司议郎 梁凤在河陇 竟不与争 此辈兽心 月有获焉 祖舜 纵其畋猎 下制曰 天地之痈疽也;兄通 并代居其官而无员数 余庆以长者优容之 危城重安 告成之事 远知母 然性恭慎 又闻腹中啼声 行藏之理斯得 "郑州原武县尉卢甫亡妻李氏 荆卿诡动 以示轻之;参玉帛之会 天授初 引与同坐 追赠
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二)酶的作用机理 加热为什么能使H2O2分解?
因为加热使H2O2分子得到能量,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分解的活跃状态。
1.活化能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二)酶的作用机理
2.酶的作用机理: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活跃状态
(1)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 (2)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有序地进行。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各条件使反应加快的本质:
酶: 更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作用机理)
5.20世纪80年代初,切赫和奥特曼分别发现了具有催化功能 的核酶,打破了酶只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为此双双获得了 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核酶”是指某些( )
A.DNA
B.RNA
C.染色体 D.ATP
H2O2分解速率 ④ 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中还存在的一些也可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其
它变量(相同条件a) H2O2浓度和体积、反应时间、肝脏的新鲜程度等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4.科学方法——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P78) (2)对照实验
① 对照实验:除作为自变量的因素外,其余因素(无关变量)都保持一致,并将结
➢ 与无机催化剂Fe3+相比,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4.科学方法——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P78) (1)控制变量
① 变量: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因素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生物第5章第1节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

2.连线。
3.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各种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是( ) A.因变量 B.自变量 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 解析:在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应的一些变量,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 量称为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对实验结果能造成影响的一些可变因 素称为无关变量。 答案:B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下列关于活化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活化能是指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 所需要的能量 B.无机催化剂、水浴加热都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效果更显著 解析:酶和无机催化剂均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同无机催化 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效果更显著;水浴加热可以给化学反 应提供能量,但不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B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归纳提升
1.与酶有关的知识总结
化学本质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合成原料 氨基酸
少数酶是 RNA 核糖核苷酸
合成场所 作用场所 来源 生理功能 作用原理
核糖体
细胞核(真核生物)
细胞内、外或生物体外
一般来说,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共同点 (1)能催化化学反应的进行,并不为化学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本 身不被消耗,不改变化学反应的方向。 (2)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但不改变生成物的量。
三、酶的本质 1.合成场所:活细胞中。 2.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
预习反馈 1.判断正误。 (1)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 ) (2)有些酶中含有核糖。( √ ) (3)酶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发挥作用。( × ) (4)酶可以从食物中直接获取。( × ) (5)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酶降低活化能的 作用更显著。( √ )
酶的作用和本质

酶的作用和本质酶是一种蛋白质分子,能够催化化学反应的发生,它在各个生物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生化过程中,许多重要的反应都需要由酶来进行催化。
酶的作用可以被概括为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
酶的本质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是由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蛋白质分子。
酶分子的分子量通常在10,000至1,000,000之间,其作用原理是通过调节化学反应的转换状态,从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促进反应发生。
酶在生物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协助制造有机物及能量转换,包括食物的消化,合成细胞组织,以及对外部环境的响应。
酶的种类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氧化还原酶,转移酶和水解酶。
不同的酶在参与的反应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氧化还原酶通常是通过将电子从一个分子转移到另一个分子来触发反应的。
转移酶能够将一些化合物转移到第二个分子上。
而水解酶则能够将分子断裂为较小的部分。
酶促反应的过程酶在催化反应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们作为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节约能量,使反应更容易发生。
酶促反应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酶与底物的互相接触,酶与底物的结合以及反应结束后酶从底物中离开。
第一步,酶和底物互相接触。
酶与底物在某些条件下,如特定的环境温度和pH值下结合,使得酶能够降低底物的活化能并促进其转化为产物。
第二步,酶与底物结合。
酶通过特定的反应基团与底物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
酶的这种结构的形成使得底物的活化能得到降低,从而可以释放出反应的能量。
第三步,反应结束后酶从底物中离开。
酶可以选择解离,重新形成一个底物,或者一直留在底物的一部分上,以减缓反应速率。
酶在许多化学反应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们作为生物催化剂,可以使生命进程的各个方面更加高效,从而保持生命体系的正常运转。
对于酶的研究不仅在医学领域中很重要,在生物工程、食品科学和工业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进一步深入了解酶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展酶促反应的应用范围,进一步增强该技术对实现可持续生产的作用。
酶的作用与本质

3.酶的作用机制: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此催化效 率更高.
二.酶的本质 1.本质: 绝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 2.定义: 酶是活细胞中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一、酶的本质
ATP
Boyer和Walker,1997年获诺贝尔奖 合 酶
酶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验、不断创新且 永无止境的过程,你能通过实验成为下一个研究酶 的获奖者吗?
•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 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 有希望得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一、酶的本质 酶的本质是
什么?
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二、酶的作用 酶为生活添姿彩
杀菌消炎
加酶洗衣粉
帮助消化
清除污迹
二、酶的作用
二、酶的作用
活化能
活化状态
常态
二、酶的作用
你能感受酶的魅力?
• 伸出你的双手,左手在下(常态),右手在上(活化状态). • 思考:1.两手之间的距离相当什么? • 2.两手相碰就能发生化学反应,加热加压相当于抬高了左
酵母细胞破碎也能酒精发酵
毕希纳:促使酒精发酵的是酵母菌中的某种物质-酿 酶,而不是酵母菌本身。
一、酶的本质
萨姆纳(美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脲酶
酶是什么?
194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萨姆纳:首次分离出酶结晶,首次直接证明酶是蛋 白质。
一、酶的本质
切赫(美国)
奥特曼(加拿大)
酶都是蛋白质?
198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切赫和奥特曼:极少数的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核酶),突破了酶都是蛋白质的概念。
2.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结论:
1.巴斯德是微生物学家, 1.巴斯德是微生物学家,他主要强调生物体或 巴斯德是微生物学家 细胞的整体作用。 细胞的整体作用。 2.李比希是化学家 李比希是化学家, 2.李比希是化学家,倾向于从化学的角度考虑 问题。 问题。 3. 人物 巴斯德 李比希 合理性 认为发酵与活细 引起发酵的是细胞 胞有关 中的某些物质 局限性 发酵是整个细胞 这些物质只有在酵 而不是细胞中的 母细胞死亡并裂解 某些物质在起作 后才能发挥作用 用
A
[R] [P]×[Q] ×
E
B C D
t1
时间
•有一种酶催化反应P+Q→R。右图中实线表示在没有 有一种酶催化反应P Q→R。 酶时此反应的进程。 酶时此反应的进程。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于反 应混合物中。图中表示此反应进行过程的曲线是( C )。 应混合物中。图中表示此反应进行过程的曲线是( )。 ([P]、[Q]、[R 分别代表P 的浓度)。 ([P]、[Q]、[R]分别代表P、Q、R的浓度)。 曲线A A. 曲线A 曲线B B. 曲线B 曲线C C. 曲线C 曲线D D. 曲线D
酶催化作用的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酶催化作用的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加入催化剂相当于给汽车找到了一条穿山隧道
R,曲线 表示 曲线E表示 例、图中是一种酶促反应P+Q 图中是一种酶促反应 曲线 在没有酶时此反应的过程。 在没有酶时此反应的过程。在t1时,将催化此 反应的酶加于反应混合物中。 反应的酶加于反应混合物中。则表示此反应进 程的曲线是 ( C )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对照实验
步骤 一 H2O2 浓度 剂量 二 反应条件
对照组
1 3%
2ml
试管编号 实验组 2 3 3%
2ml
4 3%
2ml
变量 说明
无关变量
3%
2ml
常温
90℃ FeCl3 ℃
较多
剂量 2滴清水 2滴清水 2滴 结 气泡产生 不明显 少量 果 卫生香燃烧 不复燃 不复燃 结论
肝脏研 磨液 自变量
2滴
大量
变亮 复燃 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速率不一样
因变量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各条件使反应加快的本质: 各条件使反应加快的本质:
加热: 加热: 提高分子的能量 Fe3+: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酶: 更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 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 在温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 在温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常温 2.加热 常温 加热
3.FeCl3 4.加肝液 加肝液
2 H2O2
2 H2O + O2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
如果只用试管4能否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1、 如果只用试管4能否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2、两支试管的唯一区别是催化剂不同,如果 两支试管的唯一区别是催化剂不同, 两试管的温度也不同,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 两试管的温度也不同,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细胞内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细胞内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些化 学反应发生的环境条件是什么? 学反应发生的环境条件是什么?
细胞内外的环境 是很温和的 1.常温 2.常压 3.水溶液环境 4.pH接近中性 常温 常压 水溶液环境 接近中性
在这种环境状态下发生的化学反应, 在这种环境状态下发生的化学反应,应该有适 宜的催化剂 ———— 酶
酶是蛋白质
课本相关内容的答案
对比
巴斯德 和
李比希 观点的比较
1822——1895(法国) (法国) 微生物学家 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发 酵的过程中有酵母菌 结论: 结论:没有活细胞糖类 不可能变成酒精
1803——1873(德国) (德国) 化学家 通过对化学变化的研究认 为糖类变成酒精就是一个 化学反应 结论: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 结论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 只有细胞死之后放出了某 些物质起了作用
实验设计原则: 实验设计原则:
①对照原则:设计对照实验,既要有对照组又 对照原则:设计对照实验, 要有实验组。 要有实验组。 ②单一变量原则: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 单一变量原则:在对照实验中, 变量发生变化外,其他变量都应保持相同。 变量发生变化外,其他变量都应保持相同。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4.请分析一下毕希纳的研究过程, 4.请分析一下毕希纳的研究过程,从毕希纳的实验可以 请分析一下毕希纳的研究过程 得出什么结论? 得出什么结论?
过程: 过程: 酵母细胞研磨
加水搅拌
加压过滤
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 现象: 现象:冒出气泡
加入葡萄糖
毕希纳的实验说明, 毕希纳的实验说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 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 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 母细胞中一样。 母细胞中一样。
发酵是纯化学反应, 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发酵与活细胞有关, 发酵与活细胞有关,发酵 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 某些物质在起作用
引起细胞发酵的是细胞中的 某些物质, 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 在酵母细胞死亡裂解后才能 发挥作用
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 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作用,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 活化能: 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酶的催化作用:降 酶的催化作用: 低活化能, 低活化能,使细胞 代谢在温和条件下 快速地进行。 快速地进行。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催化剂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催化剂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且与 无机催化剂相比较, 无机催化剂相比较,生物催化剂酶有突出的 优越性——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 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优越性 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而催化效率更高。 而催化效率更高。
酶催化作用的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酶 VS
酶的特性: 高效性 专一性
无机催化剂
共同点:反应前后,自身的性质、数量不改变。
作用条件较温和
高温、强酸、强碱条件会使酶失活变性,不能复活。 高温、强酸、强碱
阅读关于酶本质的探究 思考: 思考:
1.从巴斯德研究的领域来看,他得出结论的 从巴斯德研究的领域来看, 从巴斯德研究的领域来看 出发点主要是什么? 出发点主要是什么? 2.从李比希研究的领域来看,他得出结论的 从李比希研究的领域来看, 从李比希研究的领域来看 出发点主要是什么? 出发点主要是什么? 3.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各有什么积极意义? 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各有什么积极意义? 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各有什么积极意义 各有什么局限性? 各有什么局限性? 4.请分析一下毕希纳的研究过程,从毕希纳 请分析一下毕希纳的研究过程, 请分析一下毕希纳的研究过程 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5.请给酶下一个较完整的定义。 请给酶下一个较源自整的定义。 请给酶下一个较完整的定义
酶的本质
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
是 活细胞产生的一类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 有机物。 活细胞产生的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 有机物。 酶的来源 酶的功能 酶的化学成分
大部分酶是蛋白质,也有少数是RNA。 大部分酶是蛋白质,也有少数是RNA。 RNA
蛋白质是酶吗? 蛋白质是酶吗?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 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蛋白质,少数的是RNA RNA。
第5 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
细胞代谢: 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 学反应。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学反应。(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2 H2O2 → 2 H2O + 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