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专题【4】中国近代化的探索ppt课件(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届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共54张PPT)

2018届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共54张PPT)

“公车上书”是怎么回事
我支持变法!
康有为 袁世凯 反对
1898年,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康有 梁启超 光绪 为、袁世凯等人联合各省举子千余人,上书道光皇帝, 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1895
慈禧太后
中国政治家、思 想家、教育家和文学 艺术家,资产阶级改 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广东南海人,人称 “康南海”,主要著 作有《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等。
4.戊戌变法的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 国走不通,必须进行革命。
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维新派要杀的贼指的是谁?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
2、维新派为什么觉得自己“无力回天”?
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小,变法 运动缺乏群众基础,所以很难成功
筹建海军
北洋海军
南洋海军
福建海军
培养新式人才
詹天佑
派遣留学生
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 派了120名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 美留学。不少人成为了近代中国 历史上的佼佼者,如清末思想家 严复,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复旦大学创办人唐绍仪,清华大 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
第一所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1862年,北京 )
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的各个 阶级、阶层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各自做了哪 些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地主阶级(清政府)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
“公车上书”是怎么回事
我支持变法!
康有为 袁世凯
慈禧太后
1898年,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康有 为、袁世凯等人联合各省举子千余人,上书道光皇帝, 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课件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课件

(3年1考)
1898 年6月到9月,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3.时间:_____
4.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5.内容 (1)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私人 (2)经济:鼓励______ 兴办工矿企业。 新式学堂 如京师大学堂)培养人才,翻 (3)文教:开办 _________(
7.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只学习西方技 术,而不改变腐朽的封建统治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是行 不通的。
【史论点睛】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
统治,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只是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 而不是目的。
【知识小拓】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内因: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发展资本主 义,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2)局限: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
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 质。 4.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共和 国的方案也是行不通的。
【温馨提示】
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而中国同盟会是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 党。
【史论点睛】
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4)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6.结果: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杀害_________ 谭嗣同 等六人, 变法失败。 7.性质:一次爱国救亡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8.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传播了资产阶级
思想。 9.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 道路是行不通的。
考点三 辛亥革命(政治层面)
(3年0考)
1.准备革命: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兴中会 ;1905 (1)组织准备:1894年,成立了革命团体_________ 年8月在日本东京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___________ 中国同盟会 , 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PPT课件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PPT课件
维新派要求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改革,建立君主立 宪制国家;而革命派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合作探究三 探究中西方近代化的异同


器物技术
洋务运动
中 19C60—90S 国
思想文化
启蒙运动
西
文艺复兴

14C—18C
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19C90—20C初
政治制度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合作探究二
□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 派的异同
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都推动了中国的近
代化。
异:洋务派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只涉及西方先进技术,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维新派和 革命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要求变革政治制度,兴 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存。激进知识分子主张改 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以达到救国的目的。
年通车);候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等。 4.教育救国:洋务运动时期,创办同文馆
等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京师大学 堂,之后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建立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废除科举制。
归纳总结
概况
①过程: ②特点: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感悟
① 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 ②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思想文化
欧美资产美国 独立


①文艺复兴 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 法国大革命④ 工业革命
(5)学会表述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
。(3分)
①从左图中看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PPT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PPT

康有为: 领导“公 车上书”, 成立强学 会、领导 戊戌变法 等。
孙中山:成立兴 中会、中国同盟 会;倡导“三民主 义”;领导辛亥革 命,成立中华民国; 改组国民党,促成 国共第一次合作
陈独秀:创办 《新青年》, 领导新文化运 动和五四爱国 运动;创建中 国共产党等。
等。
请说说他们对中国近代化得贡献
明进行得道路。(1分)
团结可以团结得力量进行彻底革命,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性质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得必由之路,在 向近代化迈进得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得道路。14 世纪~20世纪初,那是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得时期,“人文主 义”、“民主、法制”“大机器生产”等词汇得出现和使用就是 最好得证明。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想解放运动
上学习西 方民主、
科学得 思想文化

知识再现
(1)前期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自强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安庆内军械所 (最早)
江南制造总局 (最大)
福州船政局
曾国藩
曾国藩 李鸿 章
左宗棠
知识再现
(2)后期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求富
企业名称 上海轮船招商局
开平矿务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创办人
备注
李鸿章 李鸿章
分) ①从左图中看出辛亥革命得指导思想是什么? ②右图中得世纪潮流是指什么? ③用最简短得一句话评价图中得历史人物。
世界潮流 浩浩荡荡 顺之则昌 逆之则亡 ——孙文
①_三民主义 ②__进行革命确立资本主义 制度_ ③_他是中国革命得先行者____
合作探究一□中国近代各政治派别得阶级属性
和救国主张
他属于哪个派 别?提出了什

2018届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专题一 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 (共24张PPT)

2018届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专题一 中外近代化探索历程 (共24张PPT)

1868年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的道路,使资产阶级的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扩大。
首页 末页
新航路的开 辟
15~17新航路的开辟后,一场持续数百年的殖 民掠夺、殖民扩张和殖民侵略活动拉开序幕。 通过“三角贸易”等方式而完成的资本原始积 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首先从英国开始 的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从而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使资本主义 制度最终战胜了封建制度。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 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西方国家开始走上工业 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道路,同时也巩固和加 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甲午 中日 战争 失败
为了变 法图强 。
首页
末页
八国 联军 1911 侵华 年 战争
辛亥革 命 (政治 近代化 )
①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孙 中山:三民主义; ②意义:推翻了满清的统治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 心。 ①口号:民主、科学 ②主阵地:陈独秀创办的《 新青年》 ③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 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 战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了《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 立宪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 “第一个人权解放宣言”,成为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 命的旗帜。独立战争是美国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法国大革命中颁布了《人权宣言》,彻底摧毁了法国 封建专制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思想。
两次 鸦片 战争 失败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 近代化的探索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 近代化的探索

结果:戊戌变法失败(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9月慈禧太 谭嗣同 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杀害________ 百 日 维 新 等六人) 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 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 资产阶级 思想的
传播奠定了基础; 宣传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是中国政治近 代化的开端
第二单元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复习课件
【概念解释】近代化 其过程就是经济工业化、商品化; 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思想理性化、科学化。
一、课标导航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 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 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 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 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进 步 性为中国的______ 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考点二: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 的影响。
背景:甲午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 动破产,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重要性。 公车上书 序幕:1895年春,康有为 ______、_______ 梁启超 等发起“_________”,反对 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定国是诏” ,标志 1898 年6月到9月,光绪帝颁布_____ 百 起止时间:_______ 日 着变法开始。(前后103天,所以又叫“百日维新”)。 维 ①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新 主要 内容 工矿企业 (发展近代 工商业) ②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_________ 京师大学堂 ③思想文化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___________ 北京大学前身),翻译西方书籍, 言论 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___ ④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

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化探索(可修改).ppt

专题复习中国近代化探索(可修改).ppt
8、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 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课程标准
9、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 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10、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11、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 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 要史实。
知识概括
⑴、政治运动: 在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下,中国追求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政治运 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是它只是学习 西方的军事器物,只是经济领域的变革;戊戌变法和 辛亥革命把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由经济领域的变革发展 到政治领域的变革,开始追求西方的民主制度;新文 化运动又把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由政治领域的层面推广 到思想领域,出现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知识概括
⑵、经济:近代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迈向资本主义工 业社会。这是资本主义政治运动在经济上的折射。
知识概括
⑶、思想文化:近代社会中西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使中 国思想文化发生了深刻变革。其中突出了向西方学习 的主线。
魏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提出“师 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则是魏源思想的具体实践;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效法西方,推行维新 改革,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支持 ;孙中山领导辛 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 民主。新文化运动后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推动了 中国共产党建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2、请完成下表:
思想
世界开始连成 一个整体
政治制度 确立
经济




复思
兴想
新 航 路 开 辟
英美
国 资 产 阶 级

【岳麓版】中考复习方案:专题4《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ppt课件

【岳麓版】中考复习方案:专题4《近代化(现代化)的探索》ppt课件

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 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 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代 前 期 的
戊戌变 法
学习西
维新改革,实行君 主立宪,发展资本
主义
上书、创办报刊、建学会学堂; 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
实行改革
有利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参与政权,有利于资本主义 发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
改革目标等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命题规律
专题(十)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影响
有一定成效,经 济发展平稳,市 场繁荣,但未摆 脱苏联模式束缚
有一定成效,但 由于政策上的连 续失误和一些不 切实际的提法, 给苏联党和国家 带来了许多问题
加剧了苏联的经 济危机、政治危 机和社会危机, 直接导致苏联解

经济建设取得巨 大成就,综合国 力增强,人民生 活水平不断改善, 民主法制建设加
背景 目的 时间
明治维新
幕府面临封建统 治危机和民族危

富国强兵,摆脱 沦为半殖民地的
危机
1868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面临农奴制危机, 国内革命运动爆发
摆脱农奴制危机, 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1861年
人物
明治天皇
亚历山大二世
中国戊戌变法 19世纪末民族危 机日益加深、资 本主义初步发展
救亡图存,发展 资本主义
2.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 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基础。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