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2.3.2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案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案 鲁教版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学要求:1、朋友圈的范围,“内圈”和“外圈”的不同。
2、懂得内圈向外圈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朋友圈的范围,“内圈”和“外圈”的不同教学难点:懂得内圈如何向外圈发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
1、板书,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一、交往的“内圈”和“外圈”。
2、看图4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交往对象有哪些?交往范围有多大?
归纳:从范围看:家庭→ 邻里→ 学校→社区→ 社会。
从亲近看:知心朋友→ 一般朋友→ 点头之交。
3、阅读材料,了解内外圈的区别。
认识青少年时期朋友圈的范围、性质。
主要属于“内圈”,应当广朋友。
试想一想,自己的交往范围有什么变化:幼儿园:小学:中学:将来:
二、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1、看组图,阅读材料:交往能力是衡量现代人能否适应开放社会的标准之一,。
近期,专家们在对北京市一些初中、职校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中80%的学生的朋友圈子在4人左右;近70%的学生其朋友大朋友大多来自一个班级;只有30%的学生朋友圈超越了班级甚至学校的范围。
然后讨论:自己的交往圈有多大?我们可通过哪些方式扩大交往范围?
2、阅读小鹏和小亮的故事,然后思考并讨论:小鹏和小亮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和自己的交往范围?自己准备通过哪些方式扩大交往范围?学生回答,共同归纳:A、参加公益或社会活动,是最好的方式;B、正确使用互联网。
三、小结: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懂得多交朋友,谨慎择友,而且要不断扩大范围,通过朋友的帮助让我们成长起来。
四、作业:熟读课文。
用心爱心专心 1。
八年级政治上册《3.2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 鲁教版-鲁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内容标准】二1.2 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危害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二2.7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交往,树立乐于交往的积极生活态度,学会交往、积极交往。
能力目标: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全面看待、积极应对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知识目标:知道交往有“内圈”“外圈”之分,理解交往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的重要性,了解扩大交往的方式和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内容分析】本项目是第三课“在交往中完善自我”的第二个项目,共设置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交往的“内圈”和“外圈”,主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学生的成长,交往也会不断发展,从交往的内外两圈说明交往的X围会逐渐扩大,引导学生培养积极交往的愿望。
第二层次由“内圈”向“外圈”发展,使学生认识到扩大交往会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从而引导学生要积极进行交往;掌握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的主要交往方式;并针对网络的普及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倡导学生趋利避害,正确使用互联网,以此让学生认识到在由内圈向外圈扩展交往时,既要有积极的心态去扩大交往,又要小心谨慎,避免盲从。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在交往中持有开放的心态,但当前大多数青少年在对广交朋友持谨慎态度,由于社会的复杂,使得青少年对外圈的交往就更加慎重了。
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需要抱有正确的、积极的态度,采取合适的方式,扩展交往X围。
所以,第二层次由“内圈”向“外圈”发展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因此,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去理解并学以致用。
【教学活动设计】0 / 41 / 42 / 4教学目标,X老师给你改了,就这样,看后把字的颜色变黑就行了,还有“讲授新课”这里也改了,其他觉得挺好。
初中政治初二政治上册《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掌握基本的国际礼仪和交往技巧。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际友谊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
3.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沟通能力,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与不同国家的朋友建立友谊。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观点、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1.文化差异:讲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对国际友谊的影响。
2.国际礼仪:介绍一些基本的国际礼仪,如问候、称呼、礼物赠送等,帮助学生掌握国际交往的基本技巧。
3.友谊的力量:通过案例分析,阐述友谊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关系的重要性。
4.跨文化交际:分享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经验,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
4.家长评价: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发学生对地球村的思考,提出“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主题。
2.提问:询问学生对友谊的认识,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与朋友相处的。
3.导入: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习如何在国际交往中结交朋友,拓展国际视野。
初中政治初二政治上册《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这一课是初二政治上册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培养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会与不同国家的朋友交往,显得尤为重要。本案例以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结合政治学科的特点,通过情境创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结交朋友,拓展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以人性化的语言传递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课程内容,从而实现政治学科的教育价值。
【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政治上册3-2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学案鲁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政治上册3-2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学案鲁教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3.2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乐于交往的积极生活态度。
2、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学会独立思考。
3、知识:明确交往有内外圈之分,了解交往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的重要性,掌握扩大交往的几种好的方式。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了解交往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的重要性学习难点:掌握扩大交往的几种好的方式。
【自主学习】1、我们的交往圈如何划分?答:(1)如果我们把交往圈分为内外两个圆圈的话,青少年时期的交往关系可以被称之为。
踏上社会后,交往关系将大为拓展,也就形成了交往的。
(2)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交往范围会逐步由扩展,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大。
青少年的交往主要停留在的交往阶段,友情主要集中在之间,而内圈的交往恰恰是。
(内外圈的关系)2、青少年如何在内圈交往?(青少年如何发展好内圈?)答:(1)青少年时期,是我们交往的主要内圈,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在校园里,我们应当。
3、扩大交往范围的重要性?答:(1)交往越广泛,越有利于。
(2)当我们的交往从内圈向外圈发展时,我们的。
4、扩大交往范围的好方式是什么?答:(1),是由内圈向外圈发展,扩大交往范围的好方式。
(2)进行交流等其它方式。
5、网络对青少年的作用:互联网带给。
6、中学生怎么正确利用互联网交往?(如何在国际交往中做友好交往的使者?)答:(1)我们要正确使用。
(2)在没有国界的交往中,我们应该做。
【合作探究】材料: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与国际友人打交道的机会与日俱增。
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购置了计算机,上了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朋友成为“网民”。
有过上网经验的人都知道互联网的巨大作用,学会使用互联网已成为当代人的一项基本能力。
八年级政治上册3.2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学案(无答案)鲁教版

第3课在交往中完善自我3.2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乐于交往的积极生活态度。
2、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学会独立思考。
3、知识:明确交往有内外圈之分,了解交往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的重要性,掌握扩大交往的几种好的方式。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了解交往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的重要性学习难点:掌握扩大交往的几种好的方式。
【自主学习】1、我们的交往圈如何划分?答:(1)如果我们把交往圈分为内外两个圆圈的话,青少年时期的交往关系可以被称之为。
踏上社会后,交往关系将大为拓展,也就形成了交往的。
(2)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交往范围会逐步由扩展,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大。
青少年的交往主要停留在的交往阶段,友情主要集中在之间,而内圈的交往恰恰是。
(内外圈的关系)2、青少年如何在内圈交往?(青少年如何发展好内圈?)答:(1)青少年时期,是我们交往的主要内圈,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在校园里,我们应当。
3、扩大交往范围的重要性?答:(1)交往越广泛,越有利于。
(2)当我们的交往从内圈向外圈发展时,我们的。
4、扩大交往范围的好方式是什么?答:(1),是由内圈向外圈发展,扩大交往范围的好方式。
(2)进行交流等其它方式。
5、网络对青少年的作用:互联网带给。
6、中学生怎么正确利用互联网交往?(如何在国际交往中做友好交往的使者?)答:(1)我们要正确使用。
(2)在没有国界的交往中,我们应该做。
【合作探究】材料: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与国际友人打交道的机会与日俱增。
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购置了计算机,上了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朋友成为“网民”。
有过上网经验的人都知道互联网的巨大作用,学会使用互联网已成为当代人的一项基本能力。
然而,现实生活中大量因迷恋上网而荒废学业的案例,确实让许多中国父母谈“网”色变,同时也令一些中学生朋友犹豫不决。
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2.3.1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案》教案 鲁教版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案》教案(鲁教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乐于交往的积极生活态度。
2、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3、知识:明确交往有内外圈之分,了解交往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的重要性,掌握扩大交往的几种好的方式。
教材内容分析“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主要引导学生认识随着学生的成长,交往也会不断发展;交往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从而引导学生要积极进行交往。
本课分两个层次:交往的“内圈”和“外圈”;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第一层次主要从交往的内外两圈说明交往的X围会逐渐扩大,引导学生培养积极交往的愿望。
第二层次使学生在认识到交往作用的基础上掌握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的主要交往方式,并针对网络的普及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倡导学生趋利避害,正确使用互联网,同时注意慎交友。
本项目的两个内容是紧密相连的,其中交往的“内圈”和“外圈”是教学重点,由“内圈”向“外圈”发展是教学难点。
因此,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去理解并学以致用。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懂得人的交往是不断扩大发展变化的,在今后如何扩大自己的交往X围,并在交往中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教学主要围绕“情景导入,自主感悟----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回归生活,拓展升华----成果交流,积累收获”四环节实施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与策略1.自主学习法:学生在充分阅读、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交往X围谈自己对交往的“内圈”和“外圈”的理解。
探讨恰当的交往方式。
2.课堂调查法:通过课堂调查来了解班级学生的交往X围,分析调查结果,找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典型案例法:利用典型案例,学生通过思考、探索、讨论,明确恰当的交往方式,会正确利用网络发展自己。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代表性的照片;了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交往状况;了解学生对上网的真实看法;搜集典型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
政治八年级上鲁人版2.3.2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案

第二单元学会交往天地宽内容标准1.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2.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3.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的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4.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5.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6.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
7.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8. 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1.认识人生活在社会中必须与他人交往,理解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理解交往礼仪的原则,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3.了解基本的交往技能,初步掌握人际交流与沟通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1.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2.提高对复杂事物的辨析能力,能全面地看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3.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交往礼仪与技能,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文明交往的意识,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2.正确对待交往,学会尊重、宽容、平等待人,营造良好的人际空间,在交往中做个受欢迎的人。
3.善于与人交往,交往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他人,努力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地位和作用本单元主题是“学会交往天地宽”,这一主题既体现了方法要求,又体现了一定的目的要求。
本单元的生活主题是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学会交往天地宽 第三课 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第2框《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案 鲁教版

2、屏幕展示诗歌《别董大》,想一想,天下谁人不识君说明了什么?
师: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好朋友,希望和他们永远是朋友。可是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使朋友成为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呢?
生说,师提示,导入新课。
二、学习目标
1、懂得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交往中不断完善自己。
《学会交往天地宽》是鲁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的第二节,本项目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随着学生的成长,交往也会不断发展;交往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从而引导学生要积极进行交往。本课分为两个层次:交往的“内圈”和“外圈”;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第一层次主要从交往的内外两圈说明交往的范围会逐渐扩大,引导学生培养积极交往的愿望。第二层次使学生在认识到交往的作用的基础上掌握由“内圈”向“外圈”发展的主要交往方式,并针对网络的普及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倡导学生趋利避害,正确使用互联网,同时注意谨慎交友。
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3.【知识】
明确交往有内外圈之分,懂得扩大交往范围的重要性,掌握扩大交往的几种好的方式。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由‘内圈’向‘外圈’发展‛,即积极扩展交往范围。
难点
由‘内圈’向‘外圈’发展‛,即积极扩展交往范围。
五、教学
过程设计
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六、练习及检测题
《学习与评价》P19第1、3、6、8、10、11、14题。
七、作业设计
《学习与评价》P20
必做题:第18题。
选做题:第16题。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年级
八
科目
思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景:自习课上同学们正在做作业,小明被一道题难住了,他要求同桌帮他讲讲,如果你是他的同桌你会怎样做?
指导学生做同步学习
讨论:
交往对我们的作用是什么?
四人一组
回答
阅读相关材料
对本课进行小结
根据自己的体会给同桌写一句话
读 听
学生回答
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回答
为什么要交往?
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
学生思想升华
好()较好()一般()不好()
8、导致心情不佳的事件或课堂突发事件及处理
学生学习状况
9、学生听课的反应
认真()较认真()一般()不认真()
10、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认真()较积极()一般()不积极()
11、本节课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以及不同学生学习的闪光点
12、课后应个别辅导的学生及存在的问题
主要优点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一步认识到交往的重要作用,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能力]
在向外圈发展时,要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
[知识]
了解外圈交往的重要性
重点
难点
交往的内圈和外圈
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教法
学法
点拨、指导、参与讨论、启发
讨论、欣赏、感悟、体验
教学准备
你了解交往的内圈和外圈吗?
中考考题
思考:
小明交往的范围如何?他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扩大的自己交往的范围?
你准备通过哪些方式扩大自己交往的范围?
这么简单还不会,你太笨了
这里有一个条件你没看到吗?
耐心地帮他讲解
相关链接
说出自己在本课中的感受
30`
40`
45`
课堂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讲授时间
实际教学时间
整体感觉
1、自我感觉这节课的教学成功吗?
想一想自己交往的范围有什么变化?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将来
学生欣赏
看后讨论
四人一组,并把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实话实说:
学生感悟
如何理解交往的内圈和外圈?
青少年时期的交往关系可以称为内圈,踏上社会之后,由于工作和职业关系,需要更多的交往关系,也就形成了外圈
思考:内圈交往是外圈交往的准备,我们应该在内圈交往的基础上,积极突破内圈交往的藩篱及早进入外圈交往
板书设计
内圈和外圈的区别
珍惜内圈交往
交往越广泛,越有益
参加公益活动
互联网
交往内圈和外圈
由外圈向内圈发展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教学过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导
入
歌曲《朋友》导入
这首歌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
听讲理解
激发求知热情
思考并尝试回答
5`
互
动
探
究
交往的内圈和外圈
区别
珍惜
听到这首歌后,你想到了什么?指导学生讨论,可以把讨论的结果用笔记下来,
教导处检查意见
年月日
不足之处
成功()较成功()一般()不成功()
2、授课后感到快乐吗?
成功()较成功()一般()不成功()
3、值得咀嚼的精彩片断
4、这节课最不满意的教学环节或某个知识点的片断
教师教学状况
5、体态语言的运用和微笑教学
好()较好()一般()不好()
6、师生交往互动、课堂气氛
好()较好()一般()不好()
7、教堂媒体恰如其分的运用
提问并鼓励表扬
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必要的点评
点拨指导
一位阿拉伯哲人告诉人们,“一个没有交往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能漂泊到人生的大海中去的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情景体验:
下课了,大部分同学都到操场上去活动了,他们玩得很开心,而小明坐在教室里没有去,因为他不会玩这些游戏,很多同学也想和他玩,可他担心自己学不会,不愿去玩,感到很孤独,这时他应该怎么办?
指导学生
鼓励学生回答,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必要的点评。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自己的交往的对象有哪些?交往的范围有多大?
指导学生得出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交往的范围会越来越大。
提出问题:
如何看待内圈和外圈的关系?
师:由于我们现在还没有进入社会,还处在内圈交往阶段,这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青少年时期,朋友圈是我们交往的主要内圈,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朋友相处的时间甚至多于家人,我们应该0`
教学过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互动探究
由内圈向外圈发展
交往越广泛越有益
公益活动
互联网
指导学生讨论
出示材料
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