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通用版)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 第二节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通用版)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 第二节

典型例题
右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析题过程
右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自主学习
ZI ZHU XUE XI
01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规模不同的地域分异
空间尺度 全球性 陆地环境
特征 包括 温度带 分异和 海陆 分异等
呈现为陆地 自然带 的分布
2.陆地自然带
纬度
海陆
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的纬度差异。 2.分异基础:热量变化。 3.分布规律:东西向 延伸 、南北向更替。
主导因素 影响因素
成因
热量(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水分(海陆位置) 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延伸方向
东西方向(或纬线方向)
南北方向(或经线方向)
更替方向 南北方向(或纬度变化的方向) 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的方向)
分异规律
图示
典型地区 典型案例
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 地带,以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 和地下水丰富
温带荒漠带
知识归纳
互动探究
HU DONG TAN JIU
02
探究点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导引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 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下 图为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共28张PPT)

垂 直 分 异 规 律 总 结
【学以致用】
荒漠带 草原带 森林带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自然带与气候、植被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900
700
600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900
700
400
300
200 100 00
500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 温带季风气候 温 温 温 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带 带 带 地中海气候 0 草 荒 草 35 亚热带常绿 亚热带季风气候 原 漠 原 带 带 带 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50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10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00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 洋性气 候 地中海 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高 纬 度 地 66°34N 区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带
G苔 原 带
F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 温带落叶 带 阔叶林带 I 草亚 热 带 原常 绿 阔 带 叶林带
温带季 风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 候
中 纬 度 地 区 低 纬 度 地 区
北半球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第七站
1.从非洲往北到欧洲去考察七站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第六站
第五站 第四站 第三站
第二站
第一站
热带雨林带(第一站)热带草原带(第二站) 热带荒漠带(第三站)
亚寒带针叶林带(第六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四站地中海地区) (第五站) 极地苔原和冰原带 大陆西岸自然带由低 (第七站)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一课时)课件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一课时)课件
材料二:科考队员赴南极考察路线图 (1)“雪龙”号自上海出发,到达南极,沿途所经过海域 沿岸都分布有哪些自然带? (2)沿途自然带的递变,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其主 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乘坐“雪龙”号的队员们发现所经海域沿岸没有亚寒 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自然景观,原因是什么?
5.2.1 主要陆地自然带及地域分异规律
必修1
1
情境导入
2
学习目标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主要表现 2、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3、掌握主要地域分异规律及特点
3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P96-P98页课本,并解决以下问题: 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与气候的关系如何? 3、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类型?主要特点及规律如何?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9
新知探究
2、“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
注:一种气候可对应多种自然带,一种自然带也可对应多种气候
10
新知探究
热带雨林
11
新知探究
热带季雨林
12
新知探究
热带草原
13
新知探究
热带荒漠
14
新知探究
温带落叶阔叶林
15
新知探究
亚寒带针叶林
16
新知探究
温带草原
17
新知探究
温带荒漠
6
新知探究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自然带 1、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7
新知探究
2、形成原因 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不同 ②水热组合不同 ③气候类型不同 ④与之相对应的土壤、植被不同 ⑤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自然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差异性讲课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差异性讲课课件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纬度 地带 性
经度 地带 性
特例
太阳辐射 纬线延伸 非洲沿20°E经 纬度更替 线自然带的变化 水分 海陆分布 经线延伸 亚欧大陆中纬度 经度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山地垂直 喜马拉雅山 自然带 垂直自然带 热量
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
请说出以下古文反映了哪种地域差异: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
低纬度地区,一年中太阳高度角较大,地面获得的热量较多,所以气温较高, 植物生长旺盛;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较小,地面获得热量相对较少,所以 气温较低,植物生长力相对较弱。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内蒙古草原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大、 小 兴 安 岭 森 林 带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下列自然带的分布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明
显的是( B )
A.南半球高纬度缺少苔原带和针叶林

B.北美洲中部的温带草原带
C.安第斯山南段同纬度东西两侧的自 然带不同 D.非洲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带
自然带由低纬到高纬的更替
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的更替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分异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 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向内陆 的地域分异 山地的垂直 地域分异
自然带
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有哪些?
【启发提问】
1.我国从南往北的景观排列的序号,自 然带分布的成因? 2.我国从东往西的景观排列的序号,形 成这种景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3.怎样最直观地看出各地的差异?
西岸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优秀课件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优秀课件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5自.2然自地然理地环理境环的境差的异差性异优性秀(共 ppt72课张件PPT)
热 带 雨 林 带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5自.2然自地然理地环理境环的境差的异差性异优性秀(共 ppt72课张件PPT)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5自.2然自地然理地环理境环的境差的异差性异优性秀(共 ppt72课张件PPT)
——分布在热带雨林带两 侧,全年分雨季和干季。 干季长达4~6个月,降水 量500~1500毫米且集中于 雨季。一般乔木不易生长, 主要以高草为主,一般能 长到1~3米高。在草原上, 稀疏分布着一些乔木。乔 木的树冠呈伞状,树皮很 厚,树叶很坚硬,多为羽 状复叶,小叶能活动,树 干内贮有大量的水分。稀 树草原的主要动物有象、 羚羊、斑马、长颈鹿、犀 牛和狮子等。
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性
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 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
形成的原因? 纬度位置差异
海南四季炎热

黑龙江长年冰雪

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性
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 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
形成的原因? 海陆位置差异
西北大漠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5自.2然自地然理地环理境环的境差的异差性异优性秀(共 ppt72课张件PPT)
热带雨林带
——分布在南美洲的亚 马孙河流域、非洲的刚 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海岸 ,以及马来群岛南部等 地区。气候全年高温, 雨量充沛。树木生长异 常茂密,树种繁多。树 林里阴暗潮湿,叶尖经 常滴水,所以称为“雨 林”。丛林中,高大树 上栖息着善于攀援的猩 猩,猿猴,在河湖附近 可以看到皮厚耐热的河 马、大象等动物。
——气候四季分明,夏季 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具有较宽薄的叶片,秋冬 落叶,春夏长叶,故这类 森林又叫做夏绿林。群落 的垂直结构一般具有四个 非常清楚的层次:乔木层、 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地 衣层。藤本和附生植物极 少。各层植物冬枯夏荣, 季相变化十分鲜明。夏绿 林中的消费者动物有鼠、 松鼠、鹿、鸟类,以及狐、 狼和熊等。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共50张PPT)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共50张PPT)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50
22000°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11000°
10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000°
00
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分异基础 主导因素:热量 重要因素:水分
2、分布规律
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类似 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
3、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地下 生物多 水位 样性减 上升 少
变得 温和 湿润
泥沙淤 积减少
洪水频 率减少 或洪水 灾害减 轻
看一看,试一试,你掌握了吗?
1、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A )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
(3)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向土壤提 供了__有__机__质___。岩石通过风化向 土壤提供__成__土__物__质__和__无__机__盐___ (4)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 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作用有: 调__节__空__气__、__涵__养__水__源__、__保__持__水__土__、__防风固沙等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5 苔原带
1
纬度位置——热量
4
E
D C
B A
亚寒带针叶林带
3 2
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森林
草原
荒漠
分异原因:从沿海向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 分异基础:水分
1
荒漠
D
草原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差异性对土地利 用的影响。例如,在干旱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应注重节水灌 溉和水资源保护;在山区,土地利用规划应注重水土保持和 生态修复。
自然保护区设计
自然保护区设计是地理环境差异性在实践中的另一重要应用。通过合理设计自然保护区,可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维 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以上三个尺度的地理环境差异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以及地理环境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为人类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地理 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03
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
纬度地带性
总结词
纬度地带性是指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分布不均,从而形成不同纬度带的气候、 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
究,提高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02
利用GIS技术进行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分析和模拟,为决策提
供科学依据。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03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地理环境差异性数据进行深
度挖掘和学习,提高研究效率和精度。
地理环境差异性研究的社会价值与意义
资源可持续利用
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
详细描述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气候、植被和土壤等特征也会发生变化。例如,从山脚到山顶,随着海拔的升 高,气候逐渐变冷,植被类型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土壤类型也会有所不同。这种垂直地带性在地球表 面的高山、高原地区表现尤为明显。
04
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实践 应用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地理环境差异性在实践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 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制定出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土地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新学指南)

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新学指南)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梳理】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与能量交换(1)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2)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地球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是地理环境整体发展演化的基础,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因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三大循环简图3.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1)生物循环: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迁移运动,能量不断流动,把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2)根本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主要体现。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如下表:生产功能平衡功能性质指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保持环境稳定的功能形成过程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二氧化碳的平衡: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举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长发育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平衡、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稳定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特点(1)变化性: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2)统一性①含义: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②表现:某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演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2.意义: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拨: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 温带混交林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6-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因素 海陆分布。 2.形成基础 水分变化。 3.分布规律 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中纬度
点拨:同一山地,阳坡光热条件优于阴坡,自然带分布的高度高于 阴坡。
-10-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11-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12-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题1】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A ,B ,C ,D 。 (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分布有何特点?自然带的分布反 映出地理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
(3)E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自然带的 地域分异,它的形 成原因为 。
(4)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是受何因素影响?
-18-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5.雪线的分布高度 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下界,其分布高度和山坡的坡向、山体所 在纬度都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
-19-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例题2】 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 趋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3-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图表导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教材图5.7) 读图可获得以下信息:(1)自然带的分布及其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
系。(2)非洲大陆的自然带基本上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3) 亚欧大陆东、西两岸自然带基本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且在温带 地区都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但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中纬度 地带,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4)澳 大利亚大陆的自然带呈半环状分布。(5)美洲大陆西海岸自然带呈 南北狭长的带状分布。
-4-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目标导航




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2.形成基础 热量。 3.分布规律 自然带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 4.分异表现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5-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由中越之间的北仑河口,沿我国东部沿海北行至中朝之间鸭绿江 口,沿途可见到的自然带依次有哪些?体现什么规律?
-16-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3.山地自然带的类型 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如 下图)。
-17-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4.同一自然带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
一般来说,阳坡高于阴坡,这与阳坡热量条件高于同一高度的阴 坡有关,具体如右图(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为例)。
-13-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解析:结合世界自然带分布图可知,A为热带雨林带,B为热带草原 带,C为热带荒漠带,D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各自然带大体以赤道 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明显地反映出纬度地带性规律。E为东非 高原,由于地势高,对流运动减弱,形成了热带草原带。赤道以南的 热带荒漠带受沿岸寒流的影响,呈南北狭长分布。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方法技巧对比法记忆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分布具有相对应的关系,即不同 温度带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现以北半球为例,对应如下:
-15-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1.山麓自然带的确定 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自然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 带与该山所在水平自然带一致,因此,可以根据山麓的自然带确定 纬度带和气候带;反之亦成立。 2.山地自然带谱的数目 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与山地所在纬度、山地的相对高度、山地 海拔相关。一般来说,山地所在的纬度越低越复杂,越高越简单;山 地的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没有;山 地的相对高度越大越复杂,相对高度越小越简单。同一自然带,越 向低纬度,其分布的海拔越高。
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7-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四பைடு நூலகம்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请你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将下列三句诗排序:“风吹 草低见牛羊”“风沙茫茫大如天”“林海茫茫云似雾”。
点拨: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 故排序为:“林海茫茫云似雾”“风吹草低见牛羊”“风沙茫茫大如天”。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1.了解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 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3.掌握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和评价。 4.学会运用地域分异规律,评价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2-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规模不同的地域分异
答案:(1)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 叶林带
(2)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由赤道到两极 (3)非地带性 此处为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使空气的对 流运动减弱,降水偏少,形成热带草原带 (4)寒流(本格拉寒流)。
-14-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8-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因素 海拔的变化。 2.形成基础 水热状况差异。 3.分布规律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9-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在同一山地,同一自然带在向阳坡和背阴坡哪个坡分布的高度较 高?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