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模拟试卷
美学模拟试卷

美学模拟试卷笔试题型有填空题、名词解释题、辨析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几种。
辨析题要先辨对错,然后再说明理由。
请注意柯老师的讲课内容,他所强调的重点内容重点复习。
单项选择题(5×2=10分)1.人类最早的美学思想产生于( B )时代A. 原始社会B.文明社会之初C.18世纪D.古罗马2.标志着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诞生的《美学》一书是(C )撰写的。
A.亚理斯多德B.黑格尔C.鲍姆嘉通D.柏拉图3.第一篇专门讨论美的本质的文章是(B )。
A.《乐记》B. 柏拉图的《大希僻庇阿斯》C.亚里斯多德的《诗学》D.黑格尔的《美学》4.美学诞生之后,沿着(C)的道路进行研究的美学家有康德、谢林、席勒、黑格尔、叔本华、克罗齐、杜威……A.心理学美学B.社会学美学C.哲学美学D.科学美学5.在审美关系中,人对现实的把握主要是一种(D )A.认识B.理性思维C.功利考量D.情感体验一、单项选择题(5×2=10分)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一说是(D )提出来的。
A.柏拉图B.康德C.歌德D.黑格尔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索途径?BA.从精神意识中探索美的本质B.从政治领域探索美的本质C.从客观事物中探索美的本质D.从社会生活中探索美的本质3.中国美学界持“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C )。
A.吕荧B.蔡仪C.李泽厚D.朱光潜4.西方“美是和谐”的观念是(B )提出来的。
A.苏格拉底B.毕达哥拉斯C.亚里斯多德D. 黑格尔5.下列选项不是美的特征的一项是(A )。
A.美的主观情感性B.美的客观社会性C.美的感染愉悦性D.美的具体形象性一、多项选择题(5×2=10分)1.美的最高形态是(D)。
A.人的美B.自然美C.社会美D.艺术美2.不属于美的形态的是(D)。
A.悲剧B.喜剧C.优美D.丑3.“采采流水,蓬蓬远春”是(C)。
A.崇高B.悲剧C.优美D.壮美4.不是悲剧的特征的一项是(C)。
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4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4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美学应当划归于【】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人文学科D.实证科学正确答案:C解析: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2.在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中,他认为真正的美是【】A.意识B.理念C.事物D.想象正确答案:B解析:“真正的美是理念”不仅仅是一个美学的判断,也是柏拉图最为基本的哲学本体论判断之一。
答案为B。
3.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最高位置的是【】A.审美需要B.审美经验C.审美趣味D.审美理想正确答案:D解析:审美理想是主体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使自己的审美体验不断升华,从而形成的高层次、高品位的审美追求。
因此,审美理想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最高的位置。
答案为D。
4.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A.早期人类的巫术与狩猎活动B.制造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C.艺术的产生D.审美意识的确立正确答案:B解析: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是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生产的一个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
答案为B。
5.将审美形态看作是一种文化大风格的说法,属于审美形态的众多代表性观点中的哪一类【】A.审美类型B.审美范畴C.审美风格D.人生境界说正确答案:C解析:审美风格的观点是将审美形态看作是一种文化大风格。
答案为C。
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长河落日圆”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观”。
这种审美形态是【】A.崇高B.悲剧C.伟大D.荒诞正确答案:A解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的这些境界从外在形式上分析了崇高的内涵,也就是表现为语言的奔放、色彩的强烈、画面的雄阔、线条的粗犷等特点。
答案为A。
7.在有关崇高的论述中,认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的美学家是【】A.柏拉图B.黑格尔C.康德D.朗吉弩斯正确答案:D解析:朗吉弩斯认为文学作品的崇高风格来自于伟大的心灵,因而“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
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3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3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西方创立“美学”学科的美学家是【】A.柏拉图B.狄德罗C.鲍姆加登D.黑格尔正确答案:C解析:在美学史上,鲍姆加登第一次赋予审美以范畴的地位,认为审美是感性认识的能力,这种感性理解和创造美在艺术中达到完美。
美学即研究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从此,“美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
答案为C。
2.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A.审美教育B.审美形态C.审美活动D.美感正确答案:C解析:美学理论从审美活动出发,最后也是通过审美活动落实到审美教育上,因此,审美活动可以说是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
答案为C。
3.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A.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B.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内在规定性C.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力D.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答案:D解析:审美活动不会直接导致主体的实践性行为,由于情感活动对人的精神具有感染力,可以使审美主体的信念变得更加坚定,故审美理想会给读者的人生实践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影响。
答案为D。
4.丑和荒诞是19世纪中叶以后,尤其是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才成为审美形态的,这体现了审美形态的【】A.贯通性B.二重性C.兼容性D.生成性正确答案:D解析:生成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二是指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
丑和荒诞的出现过程正是第一种生成性的体现。
答案为D。
5.在西方早期,狭义的美主要指的是【】A.崇高B.滑稽C.优美D.喜剧正确答案:C6.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作用在于【】A.惩恶扬善B.愉人耳目C.净化心灵D.克制欲望正确答案:C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作用在于能够唤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并且通过这些情感的宣泄而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快感。
这是亚里士多德理论的核心部分,是理解他的悲剧的社会功用的关键。
全国自考美学(审美教育论)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美学(审美教育论)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 6. 填空题名词解释题1.寓教于乐正确答案:寓教于乐: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谈到文艺的功能时,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原则,认为文艺必须具有真实性,形象性,情感性。
这种寓教于乐的原则实际上是美育和道德教育统一的结果,同时又符合文艺的规律,更有魅力,直接给人以感动。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2.柏拉图的美育观正确答案:柏拉图的美育观:柏拉图是从培养理想国合格公民的角度来看待美育的。
他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也会导致欣赏者的模仿,淫秽内容会把人们教坏,艺术作品应模仿一切好的人物和行为。
柏拉图特别强调音乐的感化作用。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3.席勒的美育观正确答案:席勒的美育观:1795年席勒发表《美育书简》,在书中,席勒第一次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这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
席勒认为,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
他的美育理论从哲学的高度解释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目的,并把审美教育的目的与审美活动的性质内在地统一了起来,明确揭示了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性和回答了完满人性的方式——人性统一的根据就在于自身。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4.马克思的美育观正确答案:马克思的美育观:马克思从对异化现实的批判出发,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确立美育的基本任务。
他认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
他还指出,审美教育也是需要基本条件的,在不能解决基本温饱的情况下奢谈审美教育是不现实的。
同时,没有能力获得基本艺术修养的人,对于艺术的教育作用也是难以接受的。
涉及知识点:审美教育论5.亚里士多德的美育观正确答案:亚里士多德的美育观:亚里士多德认为美育的特殊作用就在于能够通过理性对感性加以节制和净化。
他在阐述悲剧的效果时,认为悲剧有一种“净化”作用,这种借怜悯与恐惧使情感得到净化的作用也是一种情感的陶冶。
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47

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47(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西方创立“美学”学科的美学家是【】(分数:2.00)A.柏拉图B.狄德罗C.鲍姆加登√D.黑格尔解析:解析:在美学史上,鲍姆加登第一次赋予审美以范畴的地位,认为审美是感性认识的能力,这种感性理解和创造美在艺术中达到完美。
美学即研究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从此,“美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
答案为C。
2.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分数:2.00)A.审美教育B.审美形态C.审美活动√D.美感解析:解析:美学理论从审美活动出发,最后也是通过审美活动落实到审美教育上,因此,审美活动可以说是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
答案为C。
3.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分数:2.00)A.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B.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内在规定性C.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力D.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解析:审美活动不会直接导致主体的实践性行为,由于情感活动对人的精神具有感染力,可以使审美主体的信念变得更加坚定,故审美理想会给读者的人生实践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影响。
答案为D。
4.丑和荒诞是19世纪中叶以后,尤其是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才成为审美形态的,这体现了审美形态的【】(分数:2.00)A.贯通性B.二重性C.兼容性D.生成性√解析:解析:生成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二是指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
丑和荒诞的出现过程正是第一种生成性的体现。
答案为D。
5.在西方早期,狭义的美主要指的是【】(分数:2.00)A.崇高B.滑稽C.优美√D.喜剧解析:解析:本题属于美学理论常识题,要求考生理解记忆。
6.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作用在于【】(分数:2.00)A.惩恶扬善B.愉人耳目C.净化心灵√D.克制欲望解析: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作用在于能够唤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并且通过这些情感的宣泄而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快感。
全国自考美学(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美学(多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 )A.维特根斯坦B.杜威C.李泽厚D.费希纳E.布洛正确答案:A,B,C2.美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 )A.审美意识B.审美意象C.美学思想D.美学学科E.审美形态正确答案:A,C,D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 )A.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B.完全是马克思独创C.具有生成性D.认为物质生产劳动决定其他一切实践E.具有自发性正确答案:A,C,D4.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的四种境界是( )A.自然境界B.功利境界C.道德境界D.天地境界E.审美境界正确答案:A,B,C,D5.下列属于西方的审美形态的是( )A.神妙B.崇高与优美C.喜剧和悲剧D.丑和荒诞E.意境正确答案:B,C,D6.马克思揭示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本质特征的著作是(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B.《德意志意识形态》C.《判断力批判》D.《共产党宣言》E.《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正确答案:A,B7.在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我们不应该把美看成是( )A.某种固定不变的物质实体B.某种具有客观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价值C.开放性的系统D.某种单纯的因素所构成的某种单一的现象E.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正确答案:A,D8.原始人类在物质生产中的审美创造有( )A.器物造型B.固定装饰C.器物装饰D.非固定装饰E.语言活动正确答案:A,C9.中国哲学之“道”,具有统摄性,其可以统摄下列哪些审美形态? ( )A.喜剧与悲剧B.荒诞与丑C.阳刚与阴柔D.意与境E.形与神正确答案:C,D,E10.中国古代文论对于悲剧心理与文学创作关系进行了很多的探讨,下列属于这种探讨的是( )A.净化说B.发愤著书C.不平则鸣D.穷而后工E.文以载道正确答案:B,C,D11.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关于这些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悲剧诞生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有关B.日神精神代表梦境状态C.酒神精神代表迷醉状态D.日神代表音乐艺术的振奋E.酒神代表造型艺术的静态正确答案:A,B,C12.古希腊对美的研究很多,但对丑研究却不够。
自考《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整理

自考《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整理【文章一】1、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D.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2、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C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B.维柯《新科学》C.鲍姆加通《美学》D.黑格尔《美学》3、美感产生于DA.游戏B.摹仿C.巫术D.社会实践4、“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CA.席勒B.柏拉图C.亚里土多德D.尼采5、美感开始于CA.异性的吸引B.游戏的冲动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D.祭招的崇拜6、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CA.精神产品B.物质产品C.人工制品D.自然物7、下列不属于美育特点的是BA.感性B.感染性C.愉悦性D.规范性8、“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DA.王国维B.蔡元培C.李大钊D.李泽厚9、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AA.优美B.悲壮C.滑稽D.崇高10、下列学说不属于中国古典学的是DA.言志说B.心生说C.缘情说D.表现说11、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C)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12、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D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13、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D)A.自然B.社会C.人生D.艺术14、美学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A)A.毕达哥拉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5、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指的是( )A.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16、“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A )A.历史性B.民族性C.阶级性D.地域性17、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A )A.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B.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C.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D.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1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C)A.《论美书简》B.《判断力批判》C.《审美教育书简》D.《美学》1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A.人类的生产劳动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C.人类社会的分工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20、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D )A.毕达哥拉斯B.爱迪生C.托马斯·班纳特D.博克【文章二】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C )A.培养审美能力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D.规范社会文化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 D )A.虚拟性B.敏感性C.想象性D.情感性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 B )A.审美快感B.意象C.形式D.物象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 )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
全国自考美学(审美形态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美学(审美形态论)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悲剧作为审美形态,与其发展紧密相关的西方艺术形式是( ) A.绘画B.喜剧C.悲剧D.史诗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审美形态论2.人们感受到悲剧美的内涵,引起情感的激荡和振奋,从而实现的审美愉快指的是( )A.以悲为美B.以喜为美C.以丑为美D.以荒诞为美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审美形态论3.悲剧审美形态在人的审美体验上一般表现为( )A.喜剧感B.悲剧感C.崇高感D.愉悦感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审美形态论4.悲剧的审美价值一般是表现为审美存在中的主客体的冲突、斗争的过程,这就是人生存在体验的( )A.审美性B.肯定性C.愉悦性D.否定性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审美形态论5.古希腊悲剧中,反映人的存在与无隋命运的抗争的代表f生悲剧是( )A.《普罗米修斯》B.《俄狄甫斯王》C.《雅典的泰门》D.《安提戈涅》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审美形态论6.从基本形态看,西方悲剧理论源于( )A.喜剧艺术B.希腊艺术C.罗马艺术D.悲剧艺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审美形态论7.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是古希腊的( )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朗吉弩斯D.毕达哥拉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审美形态论8.亚里士多德系统总结古希腊悲剧艺术的著作是( )A.《诗学》B.《理想国》C.《诗艺》D.《论崇高》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审美形态论9.德国古典美学时期,标志着美学史上对于悲剧的探讨进入了新阶段的理论,是黑格尔提出的悲剧的( )A.“矛盾冲突”B.“对立统一”C.“感性显现”D.“恐惧怜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审美形态论10.尼采对悲剧发生进行了深入探讨,他的悲剧理论主要体现在其著作( )A.《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B.《美学》C.《悲剧的诞生》D.《判断力批判》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审美形态论11.在人们的情感表现上,喜剧的主要载体形式是( )A.滑稽B.悲C.荒诞D.笑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审美形态论12.喜剧具有的外在形式特征是( )A.荒诞B.丑C.不和谐D.优美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审美形态论13.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性上来看,悲剧与喜剧都是分裂的,悲剧是内容大于形式、压倒形式,喜剧则是形式大于( )A.内容B.形式C.结构D.文字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审美形态论14.丑与荒诞代表了社会人生的负面价值,体现的是美好事物的( ) A.积极性因素B.否定性因素C.肯定性因素D.推动性因素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审美形态论15.从社会历史发展看,丑是社会历史范畴、美学范畴和审美形态,但首先是( )A.历史学范畴B.社会学范畴C.人类学范畴D.文化学范畴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审美形态论16.从人类学角度看,丑的产生依赖于人类初始形成的( )A.美感B.丑感C.愉悦D.审美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审美形态论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试题型有填空题、名词解释题、辨析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几种。
辨析题要先辨对错,然后再说明理由。
请注意柯老师的讲课内容,他所强调的重点内容重点复习。
单项选择题(5×2=10分)1.人类最早的美学思想产生于( B )时代A. 原始社会B.文明社会之初C.18世纪D.古罗马2.标志着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诞生的《美学》一书是(C )撰写的。
A.亚理斯多德B.黑格尔C.鲍姆嘉通D.柏拉图3.第一篇专门讨论美的本质的文章是(B )。
A.《乐记》B. 柏拉图的《大希僻庇阿斯》C.亚里斯多德的《诗学》D.黑格尔的《美学》4.美学诞生之后,沿着(C)的道路进行研究的美学家有康德、谢林、席勒、黑格尔、叔本华、克罗齐、杜威……A.心理学美学B.社会学美学C.哲学美学D.科学美学5.在审美关系中,人对现实的把握主要是一种(D )A.认识B.理性思维C.功利考量D.情感体验一、单项选择题(5×2=10分)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一说是(D )提出来的。
A.柏拉图B.康德C.歌德D.黑格尔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索途径?BA.从精神意识中探索美的本质B.从政治领域探索美的本质C.从客观事物中探索美的本质D.从社会生活中探索美的本质3.中国美学界持“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C )。
A.吕荧B.蔡仪C.李泽厚D.朱光潜4.西方“美是和谐”的观念是(B )提出来的。
A.苏格拉底B.毕达哥拉斯C.亚里斯多德D. 黑格尔5.下列选项不是美的特征的一项是(A )。
A.美的主观情感性B.美的客观社会性C.美的感染愉悦性D.美的具体形象性一、多项选择题(5×2=10分)1.美的最高形态是(D)。
A.人的美B.自然美C.社会美D.艺术美2.不属于美的形态的是(D)。
A.悲剧B.喜剧C.优美D.丑3.“采采流水,蓬蓬远春”是(C)。
A.崇高B.悲剧C.优美D.壮美4.不是悲剧的特征的一项是(C)。
A.基调的悲怆性B.内容的严肃性C.情节的集中性D. 冲突的尖锐性5.“悲剧是将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C )说的。
A.黑格尔B.马克思C.鲁迅D.王国维美学模拟试题12009-12-28 09:12:05| 分类:美学阅读18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填空1.德国美学家鲍姆嘉敦于1750 年出版了《美学》一书,标志着美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
2.拍拉图认为,美的根源是,而美感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神凭附于人,使人处于状态、灵魂重新回忆起上界的美而引起。
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3.中国儒家认为,美就是。
4.美感的特征主要是、、、。
5.年,德国美学家出版了《美学》一书,这是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6.关于美的本质,狄德罗下的定义是:;而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
7.古罗马提出崇高美的美学家是;而近代把崇高作为美学范畴引进美学的美学家是。
8.中国当代美学界对美的本质的认识主要有四派观点,分别是主观论、客观论、主客观统一论、客观论社会论统一论。
二、解释1、审美距离说:是由英国心理学家、剑桥大学教授布洛提出来的。
他认为美感是由于主体与对象在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时产生的,即主体与现实功利目的保持距离,客体与其它事物的联系完全割断,是美感发生的根源。
这个观点,就叫做“距离说”。
距离说是从心理上解释美感产生的原因,即主体与客体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时,客体对于主体才是美的。
2、通感: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指审美活动中一个美的事物引起某一种感官的反应的同时也引起另外感官的反应的心理现象,也叫感觉的挪移。
其心理机制是联想。
3、美学:指专门研究客观存在的美和人对客观美的反映和创造的学科。
它以审美关系为研究中心,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4、审美移情说:是一种解释美感本质的理论。
代表人物是立普斯。
它的主要内容是:人在审美活动中把自我的情感移注到非自我的对象中去,使对象具有人的情感,成为自我的象征,自我在欣赏对象过程中获得无限自由,从而产生愉快。
这种理论,它把美感的根源归结为人的心理调节的作用,抹杀了美感的客观基础,因而是唯心主义的。
5、美感:是一种对美的审美活动过程及由此引起的精神愉悦的心理状态。
它根源于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6、净化:西方美学理论之一。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
认为悲剧可以唤起人们悲悯和畏惧之情,并使这类情感得以净化,获得无害的快感,从而达到某种道德教育的目的。
“净化”开始是宗教术语,意思是“净罪”。
公元前七至八世纪从色雷斯传入希腊的奥尔弗斯教,把灵魂从肉体的禁锢中解脱出来称为净化,触犯诸神和沾染不洁的恐惧使奥尔弗斯教徒感到有赎罪和净化的必要。
毕达哥拉斯学派吸收并改造了奥尔弗斯教的净化概念,而表示用科学和音乐净化灵魂以摆脱肉欲,用医药和体育净化肉体以强壮体魄。
三、判断(先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再说明理由。
每题5分,共10分)1.美感与理智不能并存。
答:错误。
美感过程虽然以情感活动为主,但理解如盐之于水,悄悄起作用,理解越深,美感越强烈,大量审美事实足以证明。
2. 艺术美是最高形态的美。
3.社会崇高的美感过程是从推拒到吸引。
4.不美的异化劳动也可以创造美的产品。
5.美感是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统一。
6. 现实美是最高形态的美。
四、简答1、简述美感与生理快感的区别。
2、简述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一悲剧理论概念黑格尔的悲剧理论是其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黑氏认为,悲剧的实质就是伦理实体的自我分裂与重新和解,伦理实体的分裂是悲剧冲突产生的根源,悲剧冲突是两种片面的伦理实体的交锋。
在自然的冲突、人与外界的冲突、心灵的自我冲突这三种冲突中,心灵的自我冲突是最高冲突。
悲剧冲突具有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和社会性,冲突双方在实现自己片面的伦理要求时都把同样有辩护理由的对方排除掉,因而双方都是有罪的。
悲剧冲突必然导致四种方式的“和解”,它体现了永恒正义的胜利和分裂了的伦理实体在更高程度上的和谐统一。
[编辑本段]二悲剧理论分析《安提戈涅》以《安提戈涅》为例, 国王克瑞翁所代表的是第二种伦理力量, 安提戈涅则是第一种伦理力量的代表。
假如安提戈涅让哥哥暴尸荒野则违背了她所代表的家庭伦理道德, 从而否定了自己, 假如埋葬了哥哥则违反了国家的法律与国王克瑞翁发生冲突, 但是,“一切外化为实际客观存在的概念都要服从个别具体化的原则。
”安提戈涅选择了前者与国王发生冲突, 被国王囚禁在石牢中, 结果自杀了, 因而导致王子海蒙(已与安提戈涅订婚) 和王后的自杀, 只剩下克瑞翁一人孤苦寂寞地空守王位。
在黑格尔看来, 家庭伦理和国家的安全荣誉两这种伦理力量本来处于和平统一状态, 在悲剧里外化为不同的人物性格(克瑞翁和安提戈涅) , 这两者由于实在的片面性, 他们都是合理的: 国王必须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 从而处死安提戈涅的哥哥; 而安提戈涅由于家庭的伦理道德, 必须收葬哥哥。
然而, 他们又都是错误的, 国王的举动破坏了家庭的伦理道德, 而安提戈涅则触犯了法律的神圣性和君主的意志, 他们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一方的行动必然引起另一方的反对, 结果双方都遭到失败(安提戈涅自杀, 国王孤零一人) , 但又坚持了各自的合理性, 失败的是国王和安提戈涅而取得胜利的是他们所代表的普遍的伦理力量, 这些普遍的伦理力量在新的高度上取得了和谐。
《安提戈涅》是黑格尔最爱引述的悲剧实例, 但是, 如果我仔细分析这出悲剧就会发现黑格尔对冲突的悲剧性的论述并没有揭示这出悲剧的真正悲剧性实质。
在黑格尔看来, 冲突的悲剧性在于:“这种冲突中对立的双方各有它那辩护的理由, 而同时每一方拿来作为自己所坚持的那种目的和性格的真正内容却只能是把同样有辩护理由的对方否定掉或破坏掉。
”然而, 国王和安提戈涅的真正悲剧性在于: 国王的行动有其辩护的理由, 他自认为是合理的, 但与他对抗的是安提戈涅背后所代表的、有实体力量的、绝对正确的伦理力量: 家庭伦理道德, 因而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同样, 安提戈涅所面对的并不是国王(国王本身是无所谓的) 而是国王所代表的法律的权威、国家的荣誉这种具有绝对意义的伦理力量。
他们都是以伦理力量的具体形式去反对另一种伦理力量, 或者以个体去反对整体。
个体并不是自足的, 是作为整体的特定形式而存在的, 它必然为整体的进步铺平道路。
因而, 它的毁灭就有了必然性, 这样, 行为的合理性与失败的必然性便形成了悲剧性的实质。
可见, 正如黑格尔的唯心论窒息了他的辩证法一样, 他同样为了在悲剧中演习辩证法而没有揭示悲剧的实质。
3、比较优美与崇高的不同特征。
五、论述1、柏拉图说,悲剧和喜剧都是模仿人性的低劣部分,悲剧会使人养成“痛苦癖”,喜剧会使人染上“小丑习气”。
你赞成柏拉图的观点吗?为什么?请各举一例说明你的观点。
2、举例说明审美联想的内涵和类型。
3、举例论述悲剧的审美意义。
提示:悲剧的实质主要讲清什么是悲剧,审美意义主要讲悲剧对人的教育意义和美感意义,具体请看讲稿。
名词解释:1、美学;2、美感;3、优美;4、崇高;5、悲剧;6、喜剧;7、移情说;8、距离说;9、审美联想;10、审美想象。
在复习思考题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要学会比较,比如,优美和崇高的比较;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比较等。
二、要注意理解审美中一些因素的关系,比如:审美中情和理的关系;悲剧美感中悲和喜的关系,也就是痛苦和愉快的关系等。
三、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凡是论述题都要会举例说明,或者注意对一些审美现象要会进行理论分析。
美学模拟试题一、填空(每空格1分,共16分):1、1750 年,德国美学家鲍姆嘉敦出版了《美学》一书,这是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2、关于美的本质,黑格尔的定义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
3、“里仁为美”是孔子提出的美的观念;“充实之谓美”是孟子提出的美的观念。
4、中国当代美学界对美的本质的认识主要有四派观点,分别是主观论、客观论、主客观统一论、客观论社会论统一论。
5、一般说,审美心理的构成元素主要是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
二、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美学2、崇高3、喜剧4、美感5、移情说6、通感1、美学:指专门研究客观存在的美和人对客观美的反映和创造的学科。
它以审美关系为研究中心,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2、崇高:是一种与优美相对立的、从不和谐走向和谐的美。
其感性特征是大、粗、刚、直、涩、动,其美感特征是:审美心态是动荡不安,心境复杂,情感波澜大起大落;想象和理解活动活跃;心理过程由推拒到吸引,从痛苦到愉快。
3、喜剧:是一种以丑为嘲弄、鞭挞、清算对象,以可笑性为基本特征的艺术形式。
是一种撕破丑的假面具的审美形式。
4、美感:是一种对美的审美活动过程及由此引起的精神愉悦的心理状态。